动力装置
船舶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

船舶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
船舶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能源转化为机械能,使船舶能够行驶。
船舶动力装置由以下部分组成:
1. 主机:主要由柴油机或蒸汽轮机组成,通过提供动力来驱动船舶前进。
2. 船舶螺旋桨:将柴油机或蒸汽轮机输出的能量转化为推进力,使船舶前进。
3. 燃油系统:提供燃油,保障主机正常运行。
4. 冷却系统:使主机的运转温度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5. 润滑系统:对主机运转的各个部件进行润滑,减少磨损和摩擦力。
船舶动力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
1. 燃油由燃油系统输送到柴油机或蒸汽轮机中,形成能源。
2. 能源被转化为机械能,由主机传递给船舶螺旋桨。
3. 船舶螺旋桨通过浸泡在水中的叶片运转,将机械能转化为推进力,推动船舶前进。
4. 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不断为主机提供保护,确保主机的正常运转。
总的来说,船舶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能源转化为机械能,通过船舶螺旋桨将机械能转化为推进力,驱动船舶前进。
同时,燃油系统、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起到配合作用,确保主机的运转和船舶的安全。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择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择汽车动力装置(汽车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参数选择直接关系到汽车的性能、燃油经济性、排放水平等方面。
对于不同类型的汽车和使用环境,需要根据需求进行不同的参数选择。
本文将从发动机类型、缸数、排量、功率、最大扭矩、燃料经济性和排放水平等方面介绍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择。
首先,发动机类型是选择的第一个重要参数。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燃油发动机和电动发动机两种类型。
燃油发动机又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选择发动机类型要根据汽车的使用环境和个人需求来决定。
如果是长途高速行驶,柴油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更好;如果是城市内短途行驶,电动发动机的零排放和低噪音更有优势。
其次,缸数和排量是决定发动机性能的重要参数。
一般来说,缸数越多,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越大,但燃油消耗也相应增加。
排量越大,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也越大,但燃油消耗也相应增加。
选择缸数和排量要根据汽车的使用需求来决定,如果需要更高的动力表现,可以选择多缸、大排量的发动机;如果追求更低的油耗,可以选择少缸、小排量的发动机。
功率和最大扭矩也是衡量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功率决定了汽车的加速能力和最高时速,一般来说,功率越大,加速能力和最高时速越高。
最大扭矩决定了发动机的爬坡和牵引能力,一般来说,最大扭矩越大,爬坡和牵引能力越强。
选择功率和最大扭矩要根据汽车的使用环境和个人需求来决定,如果需要更好的动力表现和爬坡能力,可以选择功率和最大扭矩较大的发动机。
燃料经济性和排放水平是选择发动机的另外两个重要方面。
燃料经济性指的是汽车行驶一定距离所消耗的燃料量,一般用百公里油耗来表示。
排放水平指的是发动机排放的有害物质含量,一般用排放标准来表示。
选择燃料经济性和排放水平时,要根据个人对节能环保的需求来决定,如果追求更低的燃油消耗和更低的排放水平,可以选择符合更高排放标准的发动机。
除了上述参数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发动机的选择,如可靠性、维护成本、使用寿命等。
舰艇动力装置

舰艇动力装置舰艇动力装置是指为船只提供动力的设备和系统。
在舰艇领域中,动力装置是船体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为它决定了船只的最高速度和性能,可以直接影响到军舰在海战中的胜负。
本文将探讨船用动力装置的各个方面:一、船艇动力装置的种类船艇动力装置可以分成几种类型,各自具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
在选择舰艇动力装置时,需要考虑成本、适用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1、内燃机内燃机是最常用的动力装置之一,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燃料,如柴油、汽油和天然气等。
内燃机可以提供高功率,但比较嘈杂,需要定期维护。
2、蒸汽动力蒸汽发动机是比较古老的一种动力装置,主要使用高压蒸汽来转动螺旋桨。
蒸汽机的优点是可以长时间运行,但因为它是基于热能的原理,所以加热时间较长,同时需要处理蒸汽排放问题,难度比较大。
3、水力动力水力是利用水流产生动力的一种技术,可以使用涡轮机或喷射器等装置来提供动力。
根据船只的不同要求,可以选用不同的水力动力装置,但使用场合较为局限。
二、船用动力装置的选型在选择舰艇动力装置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比如船只的尺寸、航行速度、使用环境等。
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成本和可靠性,确保选择的装置符合船只的需求。
1、船只的尺寸和重量船只的大小和重量是选择动力装置时的重要因素。
较小的船只可以使用内燃机、蒸汽发动机或水力动力等装置,而较大的船只通常需要选择更大功率和可靠性的装置来满足船只的动力需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船只的负载能力和最大航速等因素。
2、航行环境航行环境也是选择船用动力装置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如果是在水平面较为平静的内河湖泊中航行,一般可以选用功率较小的动力装置;如果是在海上航行,需要考虑船只要经历的波浪和风力等因素,选择更大功率和更加可靠的动力装置。
3、使用效率和成本选择适当的船艇动力装置不仅需要考虑其能否满足动力需求,还需要考虑其使用效率和成本。
一般而言,内燃机使用比较广泛,但也需要定期维护。
另外,从动力转换效率和环境污染等方面来看,蒸汽发动机和水力动力等技术也有其优劣之处。
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

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船舶动力装置是为保证船舶正常营运而设置的动力设备,是为船舶提供各种能量和使用这些能量,以保证船舶正常航行,人员正常生活,完成各种作业。
船舶动力装置是各种能量的产生、传递、消耗的全部机械、设备,它是船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船舶动力装置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主动力装置、辅助动力装置、其他辅机和设备。
主动力装置,又称推进装置,是为船舶提供推进动力,保证船舶以一定速度巡航的各种机械设备,包括主机及其附属设备,是全船的心脏。
主动力装置包括主机、传动设备、轴系、推进器等。
当启动主机,即可驱动传动设备和轴系,使推进器工作。
当推进器,通常是螺旋桨,在水中旋转时就能使船舶前进或后退。
主动力装置以主机类型命名,主要有蒸汽机、汽轮机、柴油机、燃气轮机和核动力装置等五类。
现代运输船舶的主机以柴油机为主,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蒸汽机曾经在船舶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但已经几乎全被淘汰。
汽轮机在大功率船上长期占有优势,但也日益为柴油机所取代。
燃气轮机和核动力装置仅为少数船舶所试用,尚未得到推广。
为满足军用舰艇的需要,将蒸汽、柴油、燃气三种动力联合加以采用,作为船舶的推进装置成为联合动力装置。
联合动力装置的型式有蒸燃联合、柴燃联合、燃燃联合等。
这几种联合动力装置在商船上应用极少。
此外还有一种联合动力装置型式——电力推进装置。
这种装置是船舶柴油机驱动发电机将电力产生并提供给船舶电站。
核动力以反应堆代替普通燃料来产生蒸汽的汽轮机装置。
反应堆中核裂变产生的大能量,被不断循环的冷却水吸收,后者又通过蒸汽发生器将热量传给第二个回路中的水,使之变为蒸汽后到汽轮机中作功。
核动力装置主要用于大型军舰和潜艇。
1959年美国在客货船“萨凡那”号上试用功率20000马力核动力装置成功;1960年苏联在破冰船“列宁”号上采用核动力装置,功率44000马力。
此后,联邦德国和日本也分别建造了核动力商船。
这些船在试航一段时间后,出于法律和民意上的原因停驶。
船舶动力装置

绪论动力装置含义:保证船舶正常航行、作业、停泊以及船员、旅客正常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机械设备的综合体。
组成:推进装置辅助装置机舱自动化船舶系统甲板机械基本类型:柴油机推进动力装置汽轮机推进动力装置燃气轮机推进动力装置核动力推进动力装置联合动力推进动力装置联合动力推进动力装置的特点:优点:a. 重量尺寸小; b. 操纵方便,备车迅速;c. 自巡航到全速工况加速迅速;d. 具有多机组并车的可靠性;e. 管理与检修费较低。
缺点:a. 必须配备不同燃料及相应的管路及贮存设备;b. 主减速器的小齿轮数目多,结构复杂;c. 在减速器周围布置有难度。
三大指标:技术指标经济指标性能指标对船舶动力装置的要求:机电设备安全可靠经济性好具有一定的续航力良好的操纵性主辅机选型合理, 其他:机桨匹配、自动化、建造成本、重量与结构尺寸、检测与维修、各种规范要求等续航力:是指船舶不需要到基地或港口去补充任何物质所能航行的最大距离或最长时间,是根据船舶的用途和航区确定的。
与动力装置的经济性、每海里航程燃料消耗及其它物质的贮备等有关。
2机动性:是指装置中的各种机器设备,改变工况时的工作性能。
3可靠性:是用船舶动力装置在使用阶段的故障发生率和因此而发生的停航时间来考核,常以主,辅机修理间隔时间作为衡量依据。
4经济航速:是指船舶营运时能取得某种经济效果的航速,常用的经济航速有以下几种:节能航速,最低营运费用航速和最大盈利航速。
直接传动是主机直接通过轴系把功率传给螺旋桨的传动方式,在主机与轴系中无其它传动设备,在任何工况下,螺旋桨与主机具有相同的转速与转向。
特点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燃料费用低;维修保养方便;噪声低;传动损失小;推进效率高间接传动是通过传动设备(机械的、电动的或液动的),使主机与轴系连接在一起的一种传动方式。
重量与尺寸小;主机的转速不受螺旋桨要求的转速限制;轴系布置方便;带倒顺离合器时可选用不可逆转的主机;有利于多机并车、单机分车与轴带发电机布置。
蒸汽动力装置

安装布置
安装布置
蒸汽动力装置的安装布置以俄罗斯“现代”级(SOVERMENNY)驱逐舰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主锅炉、蒸汽轮机 及齿轮箱通常设置在同一个水密舱中, 组成完整的一套蒸汽动力装置。通常左、右舷分别安装布置主锅炉、蒸汽 轮机及齿轮箱。原则上机舱中各设备的布置应便于安装、调试、操作、维修与损害管制, 并尽可能使机舱内形成 一环形通道, 以便于舰员在应急状态下及时到达战位。
特点
特点
蒸汽动力装置由于汽轮机采用高参数工质和高转速工作转子的连续工作过程, 所以机组功率大;工作时运转 稳定、噪音小、振动小、工作可靠性好, 寿命长、使用期限可高达105小时以上;可使用劣质燃料油等。但由于舰 用蒸汽动力装置的单位功率的质量大, 尺寸大, 管路系统复杂;燃油消耗率大, 装置效率低;在相同的燃料储藏 量, 其续航力低;机动性差, 暖机所需时间长, 工况过渡时间也长, 对于舰船动力来说是其致命的弱点, 因此从 发展的眼光来看限制了舰船蒸汽动力装置的发展。
大一动力装置知识点汇总

大一动力装置知识点汇总动力装置是指用于提供力量和驱动力的各种设备和系统的总称。
在大一的学习中,了解动力装置的基本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一学生总结并介绍一些与动力装置相关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基础知识。
1. 动力装置的定义动力装置是指用于传递力和能量的机械设备和系统。
它包括了各种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和控制装置等。
动力装置可以将能源转化为有效的力和运动,推动机械设备的工作。
2. 动力装置的分类动力装置可以按照其能源来源和传动形式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1) 按能源来源分类:燃油动力装置、电力动力装置、气动动力装置等;(2) 按传动形式分类:机械传动装置、液压传动装置、气动传动装置等。
3. 动力装置的元件与组成部分动力装置由多种元件和组成部分构成,包括发动机、传动装置、控制装置、液压元件等。
发动机是动力装置的核心部分,负责将能源转化为有效的力和运动;传动装置则负责将发动机的输出力传递给其他设备;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和调节动力装置的工作状态;液压元件则负责调节液压装置的能量传递和控制。
4. 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其所使用的能源形式和传动方式有关。
例如,燃油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是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从而产生动力;电力动力装置则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电机驱动设备工作;液压动力装置则利用液压传动介质,通过液压元件实现能量传递和控制。
5. 动力装置的应用领域动力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机械、航天航空等。
燃油动力装置通常用于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电力动力装置则广泛应用于电机设备和工业生产中;液压动力装置则常见于重型机械和液压设备。
6. 动力装置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动力装置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未来,动力装置的发展趋势包括: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排放和污染、提高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嵌入智能化技术等。
例如,电气化、智能化和节能环保等技术将成为未来动力装置发展的重要方向。
船舶动力装置

第一章 绪论一、 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及组成船舶动力装置是保证船舶正常航行、作业、停泊及船上人员正常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机械设备的综合体。
船舶动力装置的任务是产生各种能量,并实现能量的转化和分配,以利于船舶正常航行和作业。
有船舶“心脏”之称。
船舶动力装置也称“轮机”,主要由推进装置、辅助装置、船舶管路系统、船舶甲板机械、机舱的机械设备遥控及自动化组成。
1. 推进装置推进装置是指发出一定功率、经传动设备和轴系带动螺旋桨,推动船舶并保证一定航速前进的一整套设备。
包括:1) 主机:指推动船舶航行的动力机。
2) 传动设备:包括离合器、减速齿轮箱、联轴器、电力推进专用设备。
3) 船舶轴系:包括传动轴、轴承、密封件。
4) 推进器:能量转化设备。
2. 辅助装置辅助装置:除供给推进船舶的能量之外,用以产生船舶上需要的其他各种能量的设备。
包括:1) 船舶电站:作用---供给辅助机械及全船所需要的电能。
组成---发电机组、配电板、其他电气设备。
发电机组主要由柴油发电机组、汽轮发电机组、轴带发电机组、余热发电机组。
2) 辅助锅炉装置:作用---民用船舶用它产生低压蒸汽,以满足加热、取暖及其他生活需要。
组成---辅助锅炉及为其服务的燃油、给水、鼓风、送气设备及管路、阀件等。
3) 船舶管路系统:作用---用来连接各种机械设备,并传递有关工质。
组成---动力管路、船舶系统。
4) 船舶甲板机械:作用---保证船舶航向、停泊及装卸货物所需要的机械设备。
组成---锚泊机械设备(锚机,绞盘)、操舵机械设备(舵机及操纵机械、执行机构)、起重机械设备(起货机,吊艇机及吊杆)。
5) 机舱的机械设备遥控及自动化:组成---对主、辅机和有关机械设备等的远距离控制、调节、检测和报警系统。
二、船舶动力装置的类型及特点类型:柴油机动力装置、汽轮机动力装置、燃气轮机动力装置、联合动力装置、核动力装置三、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特性指标动力装置的基本特性指标是指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性能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动力装置:为船舶提供各种能量,保证船舶正常航行,作业,人员生活安全所需的机械设备综合体。
2.推进装置:提供船舶正常航行所需提动力的一整套设备。
辅助装置:提供船舶除推进装置以外的其他所需能量的设备。
船舶轴系:是船舶动力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推进装置中,从发动机的输出法兰到推进器之间,以传动轴为主的一整套设备。
3.轴线:从主机到螺旋桨间的轴系,往往是由几段位于同一直线相互连接起来的轴。
4.离合器:是在主动轴运转时把从动轴接合或脱开的一种传动设备。
5.可调螺距螺旋桨装置:是通过转动桨叶来改变螺距,从而改变船舶航速或正倒航的一种螺旋桨推进装置。
6.管路系统:泛指为专门用途而输送流体的成套设备,以保证船舶动力装置可靠正常地工作以及船舶安全航行而设置的辅助机械、辅助设备、检测仪表、附件以及管路的总称。
7.柴油机特性:是指它在某一工作条件下的一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简答:
1.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
(1)推进装置(主机、船舶轴系、传动设备、推进器)(2)辅助设备(船舶电站、辅助锅炉装置)(3)船舶管路系统(动力管路系统、船舶管路系统)(4)船舶甲板机械(锚泊机械设备、操舵机械设备、起重机械设备)(5)机舱自动化设备
2.船舶动力装置的主要任务:
为船舶提供各种能量,保证船舶正常航行、作业、人员生活的安全所需的机械设备综合体。
3.船舶动力装置的类型:
(1)柴油机动力装置(2)汽轮机动力装置(3)燃气轮机动力装(4)联合动力装置(5)核动力装置。
4.柴油机优点:(1)有较高的经济性(2)重量轻(3)具有良好的机动性
缺点:(1)单机功率低(2)柴油机工作中振动噪声大(3)大修期短(4)柴
油机在低转速工时稳定性差(5)滑油耗率较高
4.船舶推进装置的发动机与传动设备的组合分类:
(1)柴油机推进装置(2)汽轮机推进装置(3)燃气轮机推进装置(4)联合式推进装置(5)核动力推进装置
5.推进装置型式及其特点:
型式:(1)直接传动推进装置(2)间接传动推进装置(3)特殊传动推进装置(可调桨推进装置、电力传动推进装置、Z型传动推进装置)
6.直接传动优点: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燃料费用低维护保养方便、传动损失小、推进效率高。
缺点:重量尺寸大、利用发动机倒车机动性差。
7.间接传动优点:重量与尺寸小、主机转速不受螺旋桨要求的转
缺点:装置结构复杂、初期投资增加、传动损失大、传动效率相对较高。
8.可调桨
优点:在部分负荷下有较好的经济性、能合适船舶阻力变化、完全利用主机的功率缺点:结构比较复杂,整个装置制造、安装及维修保养困难,造价高。
9.轴系的基本组成:
(1)传动轴(推力轴、中间轴)(2)轴承(推力轴承、中间轴承、尾轴承)(3)传动设备(联轴器、减速器、离合器)(4)轴系附件(润滑、冷却、密封装置、轴系接地装置)
10.轴系作用:轴系位于主机的输出法兰和螺旋桨之间,起着连接它们的作用。
11.轴系的任务:将主机发出的功率传递给螺旋桨,同时又将螺旋桨所产生的推力传给船体,以实现推进船舶的使命。
12.轴系设计要求:
(1)工作可靠且使用寿命长(2)结构简单(3)传动损失小(4)对船体变形敏感性小(5)良好的抗震性能(6)重量尺寸小。
13.中间轴承的设置要点:
(1)尾管无前轴承者,则中间轴承尽量靠近尾管前密封(2)中间轴承设在轴系上重量集中处附近(3)热源附近避免设中间轴承(4)每根中间轴一般只设一个中间轴承14.推力轴承作用:承受螺旋桨产生的轴向推力,并传递给船体,使船舶航行,同时还承担推力轴的径向负荷。
(滑、滚)
14. 中间轴承作用:为了减少轴系挠度而设置的支撑点,它用来承受中间轴本身的重量以及因其运动或变形而产生的径向负荷,从而保证中间轴有一个确定的横向位置。
滑、滚)15.轴承负荷分配与调整:
(1)轴承负荷过重原因:轴承间距过大,轴承位置不合适
措施:重新布置轴承位置与间距大小
(2)轴承负荷很小或为零原因:船体变形
措施:加大轴承间距甚至取消这道轴承
(3)轴承负荷为负值原因:相邻轴承负荷过重或轴承间距太小所造成
措施:增大轴承间距或取消一道轴承
16.尾轴管装置的任务:是用来支承尾轴,并保持船体的水密性,防止舷外水大量漏入船内,亦不致使滑油外泄。
17.隔舱填料函功用:传动轴从主机到螺旋桨,在其通过一些舱壁时必须在舱壁上开孔,这
样有水密要求的舱壁在其开孔处必须装设隔舱填料函,以保证水密舱室的水密性。
18轴套作用:在尾轴轴颈的金属套筒,可用作防止轴颈的擦伤和腐蚀。
19.尾轴密封装置分为(首部密封装置)和(尾部密封装置)对于油润滑的密封装置,其首
部密封装置的任务是(封油)使润滑油不漏入船舱内,而尾部密封装置担负着防止油的漏出,又防止舷外水的侵入的双重任务。
20.尾轴管装置的润滑与冷却:尾轴管装置中的尾轴、尾轴承及,密封元件的动、静摩擦副之间均处于强烈摩擦之中,必须提供足够的滑油或水等润滑剂进行润滑和冷却。
否则,各摩
擦副之间形成干摩擦,使轴承发热受损,缩短其使用寿命并影响船舶的正常营运。
21.可调螺距螺旋桨
优点:(1)部分负荷下的经济性较好(2)适应船舶阻力的变化,使主机发出额定功率(3)主机或齿轮箱可不装转向装置(4)提高船舶的机动性和操纵性缺点:(1)调距桨和轴系构造复杂,制造工艺要求高,所用材料较好,因此造价高。
(2)桨榖中的桨叶机构难于维修和养护,可靠性差。
(3)调距桨的叶根较厚,容易产生空泡。
22.工况的影响因素:
(1)船舶阻力发生变化(2)操纵方式的变化(3)船、机、桨本身性能的变化。
23.船舶阻力:(1)附属体阻力(2)兴波阻力(3)摩擦阻力(4)形状阻力
填空:
1. 推进装置是由(主机)(传动设备)(轴系)及(推进器)组成,它是动力装置的主体。
2.传动轴一般由(推力轴)(中间轴)(螺旋桨轴)组成
3.螺旋桨和螺旋桨轴的连接型式:(机械连接)(液压无键套和连接)(环氧树脂胶合法)
4.中间轴的结构型式主要有(整段法兰式)和(可拆法兰式)两种
5.推力轴一般有(固定法兰式)和(可拆联轴节式)两种
6.中间轴承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两种
7.中间轴一般设在(推力轴)和(尾轴)之间。
8.常用的滑动式中间轴承,按其润滑方式可分为:(单油环式)(双油环式)(油盘式)
9.中间轴承润滑油膜形成三个阶段:(干摩擦阶段)(半液体润滑阶段)(液体润滑阶段)
10.油膜形成的厚度主要影响因素:(轴颈与轴承间的载荷大小)(相对速度)(间隙与滑油粘度)
11.尾轴管装置一般由(尾管)(尾轴承)(密封装置)(冷却润滑系统)组成
12.尾轴管装置的结构按其轴线数目,可分为(单轴系)(双轴系);按其润滑方式可分为(油
润滑)和(水润滑)两种。
13.一般油润滑尾管轴承使用(白合金材料)而水润滑的尾管轴承使用(铁梨木)(桦木层压板)(橡胶)等材料
14.尾管的结构型式主要有(整体式尾管)和(连接式尾管)两种
15.制动器有(带式)(抱砸式)和(气胎式)三种
16.联轴器螺栓连接两个阶段,其作用一是(传递主机转矩)二是(传递船舶倒车时螺旋桨的拉力)
17.联轴器分为(刚性联轴器)(弹性联轴器)和(万向联轴器)
18.刚性联轴器有(法兰联轴器)(夹壳联轴器)和(液压联轴器)三类
19.隔舱填料函按其本体结构可分为(整体式)和(可分式),
20.可分式隔舱填料函又分为(正圆型)(椭圆偏心型)(正圆偏心型)三种。
21.轴系材料具有(耐高温性)(高的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以及良好的耐磨性)同时要符合船舶建造规范的要求
22.耦合器可分为(离合器型)(调速型)(联轴器型)三种基本形式
23.齿轮箱作用:(减速)(转向)(离合) 并车、分车。
24.调距桨装置一般包括五个基本部分:(调距桨)(传动轴)(调距机构)(液压系统)(操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