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阳痿早泄不育和五劳七损的珍贵药方源自中国第一部官修本草经

合集下载

阳痿早泄清代传世名方———补阳还五汤

阳痿早泄清代传世名方———补阳还五汤

阳痿早泄清代传世名方———补阳还五汤
清代京城有一个名医叫王清任,他写的《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中就有一首可以治男性疾患的补阳还五汤,其效果堪称经典,今天我们就看看这个方子。

它的组方是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

我们来看个医案,前几个月门诊来了35岁的一位患者,他就是阳痿,好几年了,遍用药无效,西医,中医,都试过了,撞遍南墙,还主动和老婆要求离婚,但是他老婆没有放弃,鼓励他继续求医。

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面色发黄,有点懒言少语,不想说话,同时还有身体乏力,精神差的表现,把脉发现他的脉象沉涩,看舌苔看到他的舌苔薄白,还有点发紫。

于是我心里有数,直接用清代王清任的名方,黄芪,当归,蜈蚣,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

结果这人看到这方子就问我:“医生你这方子补脾胃还是补肾气的?”
我说:“你知道你之前为什么好不起来吗?就是因为补这个字,这个方子什么都不补,而是活气血,相信我,一周后再看。


一周后他再来,果然喜悦之色浮于脸上,我让他接着20天,诸症悉平。

大家知道为什么吗?我们来看这名患者脉象和舌苔。

脉象沉涩,舌苔发紫,这说明气血不畅,气滞血瘀。

所以我们直接用王清任的名方加减,王清任这个人非常擅用黄芪,善用到什么地步呢,由补阳还五汤就可见一斑,它的组方是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其他的药都是几克,但是黄芪他却用了120克,为什么重用黄芪?黄芪重点是补气,其他的药都是活血化瘀,所以患者气滞血瘀,而这个方子治的就是气滞血瘀,当然我们做了加减,加了蜈蚣,蜈蚣可以通经活络,引阳气。

他身体气足了,血活络了,宗筋得到了滋养,自然就好起来。

早泄中药方剂

早泄中药方剂

早泄中药方剂早泄是指阴茎插入阴道后,在女性尚未达到性高潮,而男性的性交时间短于2分钟,提早射精而出现的性交不和谐障碍,严重印象夫妻感情。

下面小编准备了早泄中药方剂,希望对您有帮助!早泄中药方剂[早泄中药方剂一]龙胆草15克,黄芩10克,栀子9克,泽泻12克,木通10克,车前子9克,当归10克,生地、甘草9克。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清泻肝经湿热,适用于肝经湿热所致的早泄。

[早泄中药方剂二]生地黄10克,山萸肉、山药、知母、黄柏、泽泻、丹皮、金樱、沙苑蒺藜10克,龙骨、牡蛎各30克。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滋阴潜阳,适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早泄。

[早泄中药方剂三]附子、肉桂各6克,熟地、山萸肉各9克,茯苓10克,泽泻、山药各12克,丹皮10克。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益肾固精,适用于肾气不因所致的早泄。

[早泄中药方剂四]人参、白术各9克,黄芪12克,当归10克,茯神9克,远志、枣仁各6克,龙眼肉12克,木香、甘草各6克。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补益心脾,适用于心脾虚损所致的早泄。

[早泄中药方剂五]人参15克,茶叶5克。

水煎服,日服1剂,分2次服。

本方补气助阳,适用于因肾阳不足所致的早泄。

[早泄中药方剂六]狗肉500克。

八角、小茴香、桂皮、生姜、大蒜、胡椒面、精盐各适量。

将狗肉入清水中净洗几遍,切小块,用开水烫一过,人热油锅中炸至金黄捞出。

另取砂锅1只,倒人狗肉及八角、茴香、桂皮、大蒜、生姜。

加水浸没,旺火烧沸,转小火烧2小时,调入精盐,胡椒面,稍焖即成。

[早泄中药方剂七]麦冬15克,生地黄20克,鲜藕节150克,芡实12克,金樱儿15克,山萸肉20克。

藕节捣烂取汁,与各料同水煎,取汁。

每天2剂。

滋阴降火、安神固精;对早泄、梦遗、耳鸣、心悸、乏力、腰痛有疗效。

[早泄中药方剂八]芡实15克,茯苓10克,大米适量。

将芡实、茯苓捣碎,加水适量,煎至软烂时再加入淘净的大米、继续煮烂成粥。

《本草纲目》补肾治阳痿早泄药方

《本草纲目》补肾治阳痿早泄药方

《本草纲目》补肾治阳痿早泄药方
摘要:阳痿即勃起功能障碍是指在企图性交时,阴茎勃起硬度不足于插入阴道,或阴茎勃起硬度维持时间不足于完成满意的性生活。

治早泄药方1:须元参3克、枸杞子10-15肉苁蓉2-3片。

做法:将须元参切成片,将三种原材料开水闷泡2-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每天只放一次原材料,反复冲泡至无色无味。

具有补肝肾、阳痿早泄、暖腰膝、壮阳、固精、暖胃等功效。

(明代《本草纲目》)。

治阳痿药方2:冬虫夏草15克、老雄鸭1只。

将冬虫夏草放于处理干净的鸭腹内,再加水炖熟,经调味后便可食用。

具有治疗、遗精、腰膝酸痛、久咳虚喘、病后体虚等功效。

(清代《本草纲目拾遗》)
治阳痿药方3:杜仲末10克、猪腰1枚。

先将措腰洗净切,再拌入杜仲末,后以荷叶包裹,煨熟后食用。

主治肾虚腰痛、高血压、胎动不安等疾病。

(明代《本草权度》)。

治疗阳痿早泄、遗精滑精的秘方、偏方、验方、古方集锦(下)

治疗阳痿早泄、遗精滑精的秘方、偏方、验方、古方集锦(下)

治疗阳痿早泄、遗精滑精的秘方、偏方、验方、古方集锦(下)31.早泄汤【组成】金樱子500克,党参、续断、淫羊藿、蛇床子各50克,白酒250毫升。

【用法】将上药打粗末,浸于白酒2500毫升中,密封瓶口,半月后启用。

上药可浸白酒2~3次。

每日早、晚各服25毫升,连服10天为1个疗程。

可服至病愈。

【功效】温肾固精。

【主治】本方适用于肾阳不足之早泄、阳痿,精子活动力低下,精液稀少等。

32.和还丹【组成】淫羊藿、五味子、菟丝子、山茱萸、桑椹、何首乌各适量。

【用法】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日服3次,早、午、晚各服6克,1~2钱白酒为引,3周为1个疗程。

【功效】温肾益精。

【主治】本方适用于肾精不足之早泄,伴见腰酸乏力,眩晕耳鸣,视物昏花,须发早白等。

33.壮阳益智汤【组成】熟地黄15克,枸杞子、菟丝子各12克,肉苁蓉、当归、杜仲、怀牛膝、五味子、益智仁各10克,炒刺猬皮3克(研末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补肾益智。

【主治】本方适用于肾阳不足之早泄,健忘失眠,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频等。

34.王子丸【组成】菟丝子、蛇床子、覆盆子、沙苑蒺藜、韭子、五味子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鳇鱼胶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20~30丸,白开水送服。

【功效】补肾固精。

【主治】本方适用于少年精血未满,房事过早,以致精关不摄,始而精腐变浊,久则元精滑溢而肾气不固之早泄。

35.金锁固精丸【组成】蒸芡实、莲须、炒沙苑蒺藜各60克,龙骨、牡蛎(煅)各30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莲子糊为丸,每服9克,每日2次,盐汤下。

【功效】固涩止泄。

【主治】本方适用于脾肾两虚,精关不固之早泄,小便白浊,甚则遗尿或失禁,伴腰酸乏力,失眠多梦等。

36.治精滑梦遗方【组成】金樱子、芡实、白莲花蕊、煅龙骨各等份。

【用法】共为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淡盐汤下。

【功效】涩精止涩。

【主治】本方适用于脾气虚弱,肾精不固之早泄,伴气短乏力,食欲不振,遗精,小便白浊等。

本草纲目治疗早泄药方

本草纲目治疗早泄药方

本草纲目治疗早泄药方阳痿早泄自古以来对男性来说都是一个谈之色变的问题,在古代时候,那个科学医学等没有什么高度发展的时代,他们是怎么治疗这个男性隐疾的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本草纲目治疗早泄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本草纲目治疗早泄药方:补肾丸【组成】蛤蚧1对,熟地黄45g,菟丝子45g,金樱子45g,巴戟天45g,肉苁蓉45g,紫河车30g。

【功效】温肾助阳,温养肝肾。

【主治】早泄、阳痿,肾阳虚衰、下元不固证。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6g,每日2次。

【经验】方中蛤蚧性微温、味咸,入肺、肾二经,为血肉有情之品,功善温补肾阳,兴阳起废,为君药,凡是久病虚损之疾,均可配合用之。

《本草纲目》谓其“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

故阳痿、遗泄属于虚寒证者,均可用之。

蛤蚧、肉苁蓉、菟丝子、金樱子、巴戟天滋阴补阳,为臣药;紫河车乃血肉有情之品,大补气血,峻补肾阴,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填精、固摄下元之功。

朱老指出,蛤蚧入药以尾部力量最强,故无尾者不用。

用时须剔去细鳞,去头足,以黄酒浸透后烘干研作细粉,宜入丸、散剂。

临床注意:苔黄舌质红,下焦有湿热或相火炽盛者,不宜用此方。

本草纲目治疗早泄药方:加味右归丸【组成】熟地黄15g,山茱萸15g,枸杞子15g,山药30g,附子9g,肉桂6g,茯神15g,酸枣仁15g,龙骨15g,牡蛎15g,五味子9g,炙甘草9g。

【功效】温阳补肾,安神宁志。

【主治】早泄、遗精或滑精、阳痿,肾阴亏虚,阴虚及阳,肾脏亏损,心肾不交之肾阳虚证。

症见男子早泄、遗精或滑精、阳痿,伴有精神萎靡,面色白,形寒畏冷,四肢欠温,少寐易醒,梦多,健忘,夜间尿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经验】本方具有温补肾阳、兼益精血、扶阳滋阴的作用。

方中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五味子滋补肝肾、养血益精;附子、肉桂温阳益肾;茯神、枣仁、龙骨、牡蛎宁心安神、镇惊固涩;炙甘草益气温中、调和诸药。

探秘古方

探秘古方

来源:39健康网 2010年02月05日11:12
中国有一个古方叫“秃鸡散”,能治疗“男子五劳七伤、阴萎(即阳痿)不起、为事不能”。

相传隋朝有个蜀郡太守吕敬,已有70岁,服了秃鸡散后,还生了3个儿子。

一次太守夫人把药倒在庭院中,雄鸡食之,即赶上雌鸡,啄雌鸡冠,使雌鸡冠秃,因而得名“秃鸡散”。

原来秃鸡散方药中有补肾壮阳之药,如肉苁蓉、菟丝子、蛇床子、五味子、远志等,是提高性欲、治疗阳痿的良药。

这个故事尽管夸张,不过我们老祖宗确实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验方效药。

这些方药与饮食疗法结合起来,可谓美食疗疾两不误。

清蒸虾仁童子鸡童子鸡去内脏。

取虾仁30克,加葱、姜、料酒,盐适量,塞入鸡腹内。

上笼蒸透即可食用。

卤麻雀麻雀数只,加茴香、八角、酱油、盐、花椒,料酒、水适量,大火烧开,小火烧酥烂,加糖,然后大火收汁。

每日食用3~5只。

大蒜拌羊肉羊肉250克,煮烂,大蒜15克,捣成泥状。

然后将蒜泥、盐,辣酱油和熟油适量,与羊肉充分拌匀,即可食用。

能壮阳起痿。

海参羊肉汤海参250克,羊肉250克,洗净后加水煨炖烂酥,加生姜、盐再炖片刻,即可食肉喝汤。

每周2次。

牛鞭枸杞煲牛鞭一根,枸杞子30克,加生姜,盐、料酒煮烂。

牛鞭、枸杞子都可食用。

有补肾温阳之功。

韭菜炒鳝丝鳝鱼250克,韭菜250克,放入油中用大火炒透,再加入盐,料酒用小火煮熟。

补力甚厚,能提高性欲、治疗阳痿。

蛤蚧海马酒蛤蚧一对,海马一对,白酒(50度)1000克,放入密闭容器中浸泡15天即可饮用。

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克。

历代宫廷秘传壮阳方——古今种子第一方“五子衍宗丸”

历代宫廷秘传壮阳方——古今种子第一方“五子衍宗丸”

历代宫廷秘传壮阳方——古今种子第一方“五子衍宗丸”“五子衍宗丸”是中医补肾固精助肾阳的经典名方,又名五子丸、五子补肾丸,广泛用于治疗肾虚腰痛、阳痿、不育等疾病。

早在唐代,五子衍宗丸方剂就成为宫廷贵族养生保健的秘方,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衍”,为广布常流之意。

本方五药皆有“子”字,取“以子补子”之义,有添精补肾,滋身壮体和助于生育繁衍后代的作用,故称“五子衍宗丸”。

它对男性不育症有独特的疗效,被誉为“古今种子第一方”和“补阳方药之祖”,素有“五子壮阳、六味滋阴”之说,六味即指六味地黄汤。

一、神奇的传说话说大唐玄宗年间出了一个仙,此仙名叫张果,因为他老啊,所以后来就管他叫张果老了(即后世传说“八仙过海”中“张果老”的原型)。

据《唐书》记载,确有其人,本是民间的江湖道士。

他自称生于上古尧帝时候(这老仙至少活了3000年),有长生不老之法。

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的丈夫)不时征召他,都被他婉拒了。

武则天也召他出山,张果老就在庙前装死,时值盛夏,不一会,他的身体腐烂发臭。

武则天听后,只好作罢。

但不久就有人在恒山中再次见到他。

大周又变回了大唐,唐朝皇帝是姓李的,所以他们个个信道教,那么咱们的大仙张果当然高兴啦。

正巧这个时候,唐玄宗派人来召见他,他就高高兴兴去见皇帝。

为什么几代皇帝都要找这位张大仙呢?原来皇帝们是想向他寻找长生不老的秘方,张果老拿出一张秘方,就是“五子守仙方”。

要知道当年唐玄宗初识杨玉环时,要比她整整大上三十三岁。

唐玄宗已是年逾花甲,而杨贵妃正是二十七岁的少妇。

为了满足杨贵妃的生理要求,唐玄宗动用了全国之力,一定要保证皇帝有一个强壮的身体。

自从吃了这个五子守仙方之后,唐玄宗才能够一展男人的活力,给后史留下了无限想象的华清池畔的天真烂漫。

有人要问现代的诺贝尔奖金得主是否也在服用,那就不得而知。

这个秘方在李唐灭亡之后就流传到了民间了。

当然,这并不影响历代宫廷帝王们服用它。

最有名的就是宋朝的真宗皇帝,这位因为狸猫换太子和潭渊之盟而名闻天下的皇帝从小身体就弱得很。

专治五劳七伤的古典中药方

专治五劳七伤的古典中药方

专治五劳七伤的古典中药方
五劳七伤是中医理论中描述的一种疾病分类,指的是由于长期
的劳累和精神压力导致的身体不适。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古典中药方,据说可以治疗五劳七伤。

1. 四物汤,由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组成。

四物汤具有补血、调经的功效,适用于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等症状。

2. 十全大补汤,由黄耆、党参、白术、茯苓、巴戟天、熟地黄
等组成。

十全大补汤具有益气补血、调理脾胃的作用,适用于气血
不足、体虚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3. 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

四君子汤具有
健脾益气、补中益气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乏力等
症状。

4.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牛膝、枸杞子、丹
皮组成。

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益精补血的作用,适用于肾阴
不足、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症状。

5. 安宫牛黄丸,由牛黄、雄黄、砂仁、没药、麝香等组成。

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心火亢盛、失眠多梦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方剂的使用应该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来决定,最好在中医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五劳七伤的治疗还应结合休息调理、饮食调节等综合措施,以达到全面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第一部官修本草经——唐朝《新修本草》中关于治疗阳痿早泄不育和五劳七损的珍贵药方:
一、治阳痿
<篇名>阴痿
内容:白石英(《本经》微温)阳起石(《本经》微温)巴戟天(《本经》微温)肉苁蓉(《本经》微温)五味子(《本经》温)蛇床子(《本经》平)地肤子(《本经》寒)铁精(《别录》微温)白马茎(《本经》平)菟丝子(《本经》平)原蚕蛾(《别录》热)狗阴茎(《本经》平)雀卵(《别录》温)
——说明:阴痿即阳痿。

铁精亦称铁花。

出煅铁炉中,细如尘,以色紫质轻者为佳。

「气味」平、微湿。

白马茎味咸平。

主伤中脉绝,阴不起,强志益气,长肌肉,肥健,生子。

原蚕蛾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雄性全虫。

又名晚蚕蛾。

具有补肝益肾,壮阳涩精。

主治肾阳虚弱,阳痿早泄,遗精滑精,尿血白浊,腰膝酸痛,阴茎涩痛等功效。

二、治遗精
<篇名>泄精
内容:韭子(《别录》温)白龙骨(《本经》平,《别录》微寒)鹿茸(《本经》温,《别录》微温)牡蛎(《本经》平,《别录》微寒)桑螵蛸(《本经》平)车前子叶(《本
经》寒)泽泻(《本经》寒)石榴皮(《别录》平)獐骨(《别录》微温)
——说明:韭子即韭菜子,韭菜子为百合科植物韭菜的干燥成熟种子,韭菜子别名韭子、韭菜仁,韭菜子有补益肝肾、壮阳固精的功效,韭菜子有治疗肾虚阳痿、腰膝酸软、遗精、尿频、尿浊、带下清稀的作用,阴虚火旺者忌用韭菜子。

白龙骨即龙骨:为古代大型哺乳类动物象类、三趾马类、犀类、鹿类、牛类等骨骼的化石。

主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

獐骨为鹿科动物獐的骨骼,《日用本草》:"味咸。

"【功用主治】①《别录》:"主虚损泄精。

"②《日华子本草》:"益精髓,悦颜色。

"
三、治不育
<篇名>无子
内容:紫石英(《本经》温)石钟乳(《本经》温)阳起石(《本经》微温)紫葳(《本经》微寒)桑螵蛸(《本经》平)艾叶(《别录》微温)秦皮(《本经》微寒,《别录》大寒)卷柏(《本经》温、《别录》平,微寒)
——说明:紫葳即凌霄花。

卷柏又名一把抓、老虎爪、长生草。

四、治五劳七损,元气衰竭
<篇名>虚劳
内容:丹砂(《本经》微寒)空青(《本经》寒,《别录》大寒)石钟乳(《本经》温)紫石英(《本经》温)白石英(《本经》微温)磁石(《本经》寒)龙骨(《本经》平,《别录》微寒)茯苓(《本经》平)黄(《本经》微温)干地黄(《本经》寒)茯神(《别录》平)天门冬(《本经》平,《别录》大寒)薯蓣(《本经》温,《别录》平)石斛(《本经》平)沙参(《本经》微寒)人参(《本经》微寒,《别录》微温)玄参(《本经》微寒)五味子(《本经》温)肉苁蓉(《本经》微温)续断(《本经》微温)泽泻(《本经》寒)牡丹(《本经》寒,《别录》微寒)芍药(《本经》平,《别录》微寒)牡桂(《本经》温)远志(《本经》温)当归(《本经》温,《别录》大温)牡蛎(《本经》平,《别录》微寒)五加皮(《本经》温,《别录》微寒)白棘(《本经》寒)覆盆子(《别录》平)巴戟天(《本经》微温)牛膝(《别录》平)杜仲(《本经》平,《别录》温)柏实(《本经》平)桑螵蛸(《本经》平)石龙芮(《本经》平)石南(《本经》平)桑根白皮(《本经》寒)地肤子(《本经》寒)车前子(《本经》寒)麦门冬(《本经》平,《别录》微寒)干漆(《本经》温)菟丝子(《本经》平)蛇床子(《本经》平)枸杞子(《别录》微寒)大枣(《本经》平)枸杞根(《别录》大寒)麻子(《本经》平)胡麻(《本经》平)葛根(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