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前的准备工作

合集下载

井下采制样工操作规程(3篇)

井下采制样工操作规程(3篇)

井下采制样工操作规程井下采制样工是矿山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岗位,其主要职责是在井下通过采样工艺,提取岩石、矿石等材料的样品,作为后续矿石分析、质量监控等工作的基础。

以下是井下采制样工的操作规程,详细介绍了其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工作前的准备1. 井下采制样工在工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了解井下采样工作的相关风险和防范措施。

2. 熟悉岩石、矿石等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特点,了解采样工艺的要求和流程。

3. 检查和准备好所需的采样工具和设备,包括取样器具、采样袋、标签等。

4. 确保所使用的采样工具、设备等符合相关质量要求,经过合格检测和维护。

5. 检查传送带、工作区域等设施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安全性,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保养。

二、采制样工作流程1. 接受任务:根据上级安排,接受采制样任务。

了解采样点的位置和采样目的,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准备工作:根据采样点的位置和特殊要求,穿戴好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3. 采样点的选择:根据采样质量控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点。

应避免选择有明显异物或受污染的位置进行采样。

4. 采样器具的准备:根据采样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具,如锤子、凿子、锯子等。

确保采样器具清洁、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检验。

5. 进行采样:根据实际情况和采样要求,在选定的采样点进行样品的采集。

应注意采样过程中的安全和操作规范,尽量避免对工作环境和采样样品的污染。

6. 样品的处理:将采集好的样品进行必要的处理,如破碎、混合等。

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7. 样品的包装和标识:将处理好的样品装入采样袋中,并在采样袋上进行标识,包括采样点位、采样时间等信息。

确保样品的来源和采样信息的准确性。

8. 样品的传输和保管:将包装好的样品送至指定的地点,交由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检测和分析。

在传输和保管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样品的受损和污染。

三、工作中的注意事项1. 注意个人安全:井下采制样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应始终注意个人安全。

水质采样前的准备工作(标准版)

水质采样前的准备工作(标准版)

水质采样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采样负责人
负责制定采样计划并组织实施。

2、制定采样计划
①充分了解该项监测任务的目的/要求;
②对要采样的地点周围情况了解清楚;
③熟悉采样方法、容器的洗涤、样品保存技术;
④了解有关现场测定技术。

内容:确定采样点位、测定项目和数量、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以及需要进行的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等。

3、采样器材与现场测定仪器的准备
①采样器材主要是采样仪器、样品容器、辅助设备。

②现场测定仪器主要是pH计、DO仪、分光光度计等。

4、其他相关物资的准备
滤膜/滤筒、吸收液、固定剂、全程空白、样品标签、空白记录、仪器使用记录、作业指导书、校准设备、反馈信息表、检测计划表、电源、绳索、费用申请等等。

化验室采样安全守则

化验室采样安全守则

化验室采样安全守则化验室是进行科学讨论和试验的紧要场所,其中的化学品常常特别不安全。

化验室的采样过程中,必需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下面是化验室采样安全守则,包括步骤、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

一、采样前的准备工作1.1、对于所需要采集的物质进行了解。

了解物质的名称、不同状态下的特点、安全数据与风险评估,并明确安全操作的过程、方法及流程。

1.2、稳定操作的试验室内环境。

确保操作室内空气清爽、室内文件、仪器和设备无遮挡。

1.3、取得正确的采样器材、样品瓶及包装材料。

样品瓶要求无毒、无味、密闭性好,标签信息必需清楚明确,比如样品名称、采样位置、时间、负责人名字等。

二、采样正式操作2.1、为本身穿好合适的试验室安全装备。

依据本身采样需要选择合适的试验室安全装备进行自微创手术模拟的采样操作,必要时可佩戴电子呼吸器、手套、防护面罩等。

2.2、谙习并遵从样品采集的采集程序。

在进行样品采集操作前要确保谙习并遵守采集程序,各项参数设置正确,并遵守相关操作规定。

2.3、调整好样品采集器材的阀门等,使其在采集样品的同时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2.4、采样时要避开采样点四周污染源如废柴纸、化学品等或相关的人员,按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精准牢靠采集样品。

2.5、特别注意对可能具有毒性、腐蚀性等不安全化学物质进行采样,必需同时实行措施削减操作人员的接触,如天然气,臭氧等。

2.6、遵守好试验室规定。

在试验室中不得吃东西、喝水、套耳机等,加强与同事之间的沟通,严禁操作人员孤立工作。

2.7、注意珍爱本身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在采集完毕后,要压实样品瓶盖,以避开后期样品损毁,同时洗手,洗脸。

三、采样后的应急措施3.1、当发觉样品带有毒性、气味大等情况时,要立刻通知其他人封控采样现场,布置专人对现场进行喷雾、洗水、甚至撤离人员。

3.2、对于一些留样容器、采样装置要适时处理。

当留样容器内残留液体或其他废物时,须定期清理,大量或不安全液体一般需封存或立刻处理,不得任意处理。

煤炭采样安全操作规程

煤炭采样安全操作规程

煤炭采样安全操作规程煤炭采样是煤炭质量检验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的采样操作能保证采样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为了保障采样过程中的安全,以下是煤炭采样安全操作规程。

一、采样前的准备工作1.明确采样目的和方法:在开始采样前,确定采样的目的和采样方法,合理安排采样顺序,确保采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了解采样地点的安全情况:了解采样地点的地形、气候、地质等情况,尤其要注意矿井、煤堆等采样场所的安全状况。

3.检查采样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检查采样设备是否完好,特别是刀具的尖端是否锋利,采样杯、螺旋传送器等是否干净卫生。

同时,检查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口罩等。

二、采样现场的安全操作1.穿着合适的服装:在采样现场穿着合适的工作服,避免穿着过宽松或容易扯坏的衣物,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保持安全距离:在采样现场保持合适的安全距离,避免站在刀具后面或煤堆附近,防止采样时可能出现的煤炭坍塌、刀具破碎等情况对自身造成伤害。

3.正确使用采样工具:采样时要正确使用采样工具,如采样钳、采样刀等。

使用钳子时要注意将采样钳牢固地握住,避免采样时钳子脱落;使用刀具时要控制力度,避免刀具滑动造成伤害。

4.注意刀具的方向和采样点:在采样时要控制好刀具的方向和采样点,避免将刀具朝向自己或他人,同时也要避免采样点过于接近其他人或其他物体。

5.注意时间和频率:在采样时要合理控制采样时间和频率,避免过长时间的连续采样导致采样人员疲劳,影响采样的准确性。

6.保持周围环境整洁:采样现场要保持整洁,注意清理掉煤炭碎屑和其他杂物,避免采样时滑倒或划伤等意外事故。

三、采样后的安全操作1.清理采样现场:采样完毕后,要及时清理采样现场,将采样钳、刀具等归位,并将采样点周围的煤炭碎屑清理干净,确保采样现场的安全整洁。

2.正确保管采样样品:采样完毕后,要将样品正确保管,防止其受潮或交叉污染。

封存样品时要使用密封袋或容器,并标明样品的编号、采样点、日期等信息,确保样品的准确性。

表面采样操作规程

表面采样操作规程

表面采样操作规程表面采样操作规程一、引言表面采样是一种用于土壤、水体、空气等环境介质的采样方法,旨在获取真实、可靠的样品以进行分析和监测。

为了保证采样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二、采样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采样点位:根据采样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位,并做好标记。

2. 准备采样工具和器材:包括采样容器、工作台、刷子、气压泵等。

3. 准备采样记录表格:用于记录采样地点、时间、采样人员等信息。

三、采样现场操作1. 登记信息:在采样记录表格上填写采样地点、时间以及采样人员等信息。

2. 判断环境状况:观察采样点位周围的环境状态,如是否有明显的异常气味、颜色变化等。

3. 采集土壤样品:使用专门的工具,比如挖土器或样品筛,将土壤样品采集到干净、密封的采样容器中,避免污染。

4. 采集水体样品:根据采样点位的不同,可以选择浸没式采样器、水样瓶等工具,将水体样品采集到容器中。

5. 采集空气样品:使用气体采样器或气囊等工具对空气进行采样,注意避免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

6. 采样完毕后,将采样容器密封,避免样品的挥发、溢出等情况发生。

四、采样后的处理1. 清洗工具和器材:将使用过的采样工具和器材进行清洗,避免交叉污染。

2. 样品封存:将采集好的样品进行标签、编号,并存放在合适的环境中,避免湿度、温度等因素对样品造成影响。

3. 采样记录整理:将采样记录归档,并进行整理和汇总,以备后续的分析和报告编制。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土壤样品中有杂质:在采样前可以使用刷子等工具将杂质清除掉,或选择其他位置进行采样。

2. 水体样品受到污染:在采样时要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样品,使用专门的工具进行采样,确保样品的纯度。

3. 空气样品收集难度大:需要根据具体的采样目的和方法选择合适的采样工具,可以结合气压泵等设备来采集样品。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在采样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如佩戴手套、口罩等。

2. 避免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有害环境。

井下采制样工操作规程(三篇)

井下采制样工操作规程(三篇)

井下采制样工操作规程井下采制样工是指在井下进行样品采集和制样工作的人员。

井下采制样工作涉及到煤矿、金属矿山等各种采掘工作。

为了确保采制样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特制定井下采制样工操作规程,以便指导井下采制样工的安全操作。

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1 落地(井口)检查:井下采制样工在下井之前,首先要对落地(井口)进行检查,确保工作井筒、吊桶和井口设备安装完好,登井工具、通信设备等完备,并进行检测确保安全。

1.2 仪器设备准备:井下采制样工应根据工作需要,准备好相应的采样器具、制样设备及其他辅助设备,并检查其是否正常运转,确保设备完好。

1.3 工作地点检查:井下采制样工在到达工作地点之前,应对工作地点进行检查,包括煤层情况、气体浓度、顶板及其他地质因素,确保没有危险存在。

二、操作规程2.1 采样操作规程:2.1.1 在采样前,井下采制样工应了解所要采样的煤层情况,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和采样器具。

2.1.2 井下采制样工在进行采样时,应确保采样器具的清洁和无损,同时应注意防止误操作造成污染。

2.1.3 在进行采样时,井下采制样工应注意避免煤层剧烈变化、裂隙或天然裂缝的部位进行采样,以确保采样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1.4 井下采制样工在采样时,应根据煤层的粒度要求选择恰当的采样方法,以及根据煤层湿度、粘结性等要素,选择适当的采样器具,保证采样的准确性。

2.2 制样操作规程:2.2.1 井下采制样工在开始制样工作前,应清洗好制样设备,以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制样的干净度。

2.2.2 在制样过程中,井下采制样工应注意制样设备的合理安排,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制样的精确性。

2.2.3 井下采制样工在制样过程中应根据煤层的湿度、粘结性等要素,调整制样器的工作参数和速度,以确保制样的质量和准确性。

2.2.4 井下采制样工在制样过程中应及时记录相关的数据,以便后续数据分析和评价。

三、操作注意事项3.1 安全第一:井下采制样工在操作过程中,应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严格遵守煤矿的安全规定和标准,确保自身安全和工作区域的安全。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下的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价值。

采集地下水样品是地下水水质监测和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采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水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采样前的准备工作、采样技术和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地下水样品采集的技术指南。

一、采样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采样点位:首先需要明确采样点位的位置,可以通过地下水水文地质调查和前期水质监测资料分析确定。

采样点位应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避免选择受人为干扰和其他污染源影响的点位。

2.确定采样时间:采样的时间应根据所研究的目的和特点进行合理选择。

一般而言,在地下水水位相对稳定的干旱季节进行采样,以获得相对稳定的地下水水质数据。

3.准备采样设备:采样设备要干净、完整,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以防止交叉污染。

常用的采样设备包括水样采集瓶、采样器、采样管等。

二、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1.采样点位选择:在确定好采样点位后,将采样器或者采样管缓慢地逐渐插入到地下水位以下,直至触及底部,再缓慢地向上拉取,使采样器或采样管内充满地下水。

避免在采样点位的上游或下游采集,以免受到其他非目标点位的干扰。

2.采样设备处理:在采集前进行充分的水样采集瓶清洗和消毒,以防止样品污染。

可以使用洗涤剂和稀释的酸溶液进行清洗,然后用酒精或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消毒方法可以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或者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处理。

采样器或采样管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

3.采水体积控制:在采样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空气接触地下水样品,以减少溶解氧的增加和水中挥发性物质的损失。

一般而言,取样量应控制在水样瓶的1/3至2/3容积之间。

4. 采样深度控制:地下水样品的深度应根据地下水的性质和要求来确定。

对于浅层地下水,一般在接近井孔底部10cm左右采集样品;对于深层地下水,应选择水位最低的深度进行采样。

三、注意事项1.采样过程中不可使用手直接接触水样,以免样品受到人为污染和水质变化。

2.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水样被阳光直射或暴晒,以防止溶解氧增加和水质发生变化。

说如何正确进行水质样品采集

说如何正确进行水质样品采集

说如何正确进行水质样品采集在进行水质样品采集时,正确的操作步骤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保证采集到可靠准确的样品,并且避免污染和误差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正确的水质样品采集方法,以确保采样结果的有效性。

一、采样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采样点:根据目的和研究要求,在采样区域内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采集。

要考虑水域的流动情况、水深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

2. 准备采样工具:根据采样任务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如玻璃瓶、塑料瓶或采样袋等,并确保其干净无污染。

3. 检查采样装备:确认采样装备是否齐全,如采样容器盖子、密封胶带、标签、温度计等,并进行必要的清洗和消毒。

二、采样操作步骤1. 洗手:在进行采样前,请务必洗净双手,以防止手部污染样品。

2. 预先处理:对于需要测试溶解氧、氨氮等参数的水样,可以在采样前加入适当试剂进行预处理,以保持样品的原始特性。

3. 进行现场测试:根据需求,在采样现场进行一些即刻测试,如PH值、电导率等。

这些快速测试结果可以使采样更加准确。

4. 采样方法选择:根据水体的特征和采样目的,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

常见的采样方法包括表层采水法、投放式采水法和浮游植物网采法等。

5. 保持现场卫生:在采样过程中,避免水样受到外部污染,需注意不要接触容器内壁和样品盖,避免交叉污染。

6. 标注信息:在采样容器上标明采样点的位置、日期、时间等必要信息,以便后续分析与比对。

7. 样品数量: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确定采样数量,在保证样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最少采集。

三、采样后的处理1. 密封样品:在样品采集完成后,尽快将容器密封,以防止外界污染物的进入。

2. 样品保存:将采集好的样品放置在适当的温度下保存,如需要冷藏或冷冻的样品应及时进行处理。

3. 清洗工具:采样完成后,将采样工具进行彻底清洗,以避免交叉污染问题的发生。

4. 采样记录:将采样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采样点的信息、样品编号、保存条件等,方便后续对样品进行分析。

四、避免误差的控制1. 样品取样时间:尽量选择合适的天气状况进行采样,避免降雨、极端温度等因素对采样结果造成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样前的准备工作
●现场调查
●采样仪器的准备
一、现场调查
目的: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必要时可预采样。

●调查内容: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
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
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

●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
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

●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
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
续时间等。

●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
在状态、估计浓度等。

●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
及其使用情况、个人防护设施及使用状况等。

二、采样仪器的准备
●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和空气采样器的性能和
规格,应符合GB/T 17061-1997要求。

●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的空白、采样效率和解
吸效率或洗脱效率。

●校正空气采样器的采样流量。

在校正时,必须串联与采样相同的空气收集器。

●使用定时装置控制采样时间的采样,应校正定时装置。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要根据待测物质在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存在状态、各种采样方法的适用性以及采样点的工作状况及环境条件等来选择。

●空气样品采集的质量保证
●采样效率
●采样点的选择
●采样对象的选择
●采集空气样品的量
●采样的时机和频率
●采样时间
●采样误差
●样品的空白试验
●采样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