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素材:感动中国候选人支月英 扎根山村育人才
支撑起深山孩子的希望

坚强其实,支月英是一个坚强的女性。
从1980年到2021年,从正是豆蔻年华的19岁到步入花甲的61岁,从观下村到泥洋村再到白洋村民小组,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她总是风雨无阻地跋涉在长达几十里的山路上。
支月英是进贤人。
支月英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进山的情景。
那一年的夏天,她只身一人来到泥洋小学教书。
想想多少年过去了,而那时的她,正是如花的年龄。
从奉新坐班车来到终点站观下村,司机说,从观下去泥洋,还有20里山路。
支月英带着简单的行李,正在路边不知所措时,一辆进山的拖拉机开了过来。
山路上,拖拉机冒着黑烟,有气无力地爬着。
砂石路九曲十八弯,这边一个深坑,那边一个大洞,不时扬起一阵阵沙尘。
支月英站在拖拉机上,双手紧紧扶住栏板,不多时,衣服灰白了,头发灰白了,骨头都快被颠得散架了。
大山包里,野草和杂树丛中,一栋两层的石头房子出现了。
这就是泥洋小学。
在来澡下之前,支月英想象过山区的偏远和荒凉,但没想到眼前的泥洋是如此偏远和荒凉。
那晚,山腰有人家办喜事,放电影,学校老师和村里人全看电影去了,人生地不熟的支月英一个人待在房间里。
窗外山风呼啸,林中鸟兽怪叫。
颠簸,疲惫,口渴。
初来乍到,能喝的水在哪里?那天刚好下了一场雨,雨水顺着屋檐流下来。
支月英找来杯子接雨水,一边喝着雨水,一边流着泪。
一夜辗转支撑起深山孩子的希望记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支月英环球深度·G-Column ·Pioneer行动者*难眠,她在心里想着:我要离开这里,我得离开这里。
清晨的鸡鸣,唤醒了大山。
支月英走出房间,刚下楼就有一群山里孩子围了过来。
衣服破破烂烂,小脸上脏兮兮,怯生生的眼神,充满了对新来老师的好奇。
孩子们显得有些可怜的眼神,打动了支月英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她早就听说过,因为山高路陡,因为艰苦孤独,泥洋的老师,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大都待不了多久。
难道我也要成为一个“逃兵”?党员父亲热心村里公益事业、农妇母亲乐善好施的基因,在支月英的身体里生长:我要留下来,我要为农村孩子改变命运出一点力,我要带着他们去看海。
感动中国支月英事迹材料及观后感【优秀】

感动中国支月英事迹材料及观后感【优秀】【2017年感动中国支月英事迹材料及观后感一】35年来,她走得最多的路,是崎岖、坎坷的山村小路;35年来,她想得最多的人,是天真、可爱的山村孩子;35年来,她做得最多的事,是寂寞、艰苦的山村教学;35年来,她心中始终笃定的一个目标,那就是教好深山的每一个孩子……,做一棵大树、守望那片深山。
今天,她做到了,用35年的坚守做到了。
她就是2010年度“感动奉新士佳人物”,2011年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3年宜春市最美劳动者、道德楷模,2013年张丽莉式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龚全珍式好干部、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的女教师支月英。
一、山村讲台,默默地坚守1980年,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通过考试,毅然选择宜春地区奉新县澡下乡泥洋村小学当了一名深山孩子王,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不通班车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一到目的地,她发现那里比想象中的还要艰苦的多,学校地处奉新和靖安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这里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有20多里,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爬行。
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支老师象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做饭。
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穷,前些年,教师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
过了一年又一年,家长们不但是看到支月英硬是坚持下来,还看到她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一个个送孩子回家,跟他们聊聊,像自己亲弟弟、妹妹一般对待,他们才信任这位姑娘了,于是议论开了,“嗨,这位姑娘靠得住,恐怕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风言冷语说的,莫想啊,你看咯,顶多两年就会走掉,我们这地方哪能留住这般好的姑娘啊!2017年感动中国秦玥飞观后感及事迹材料:秦玥飞2010年从耶鲁大学毕业,怀着改变中国农村的热望,他在2011年来到湖南成了名大学生村官,至今已经五年。
感动中国初三作文

感动中国初三作文感动中国初三作文【篇1】感动的力量,有的时候来自瞬间的壮举;有的时候也会来自于经年累月,一生只为一事来。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我为她感动。
——题记今天,我在家中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仪式。
其中,一位扎根在大山里的教师,用自己36年的青春,都花费在大山孩子的身上,她就是支月英老师。
《感动中国》委员会给她的颁奖致辞是这样的;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大山。
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
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
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这位老师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
让一个从牙牙学语的孩子到慢慢识字,到知道懂礼貌,有学问,一直到飞出大山,支月英为他们付出了许多。
本来可以走出大山的支月英,却选择留在大山里。
有的人说支月英是傻子,她特傻,她是这样回答的;“大山里需要我这样的傻子。
”2022年的一天,支月英的一只眼睛已经看不见了。
她的女儿长大对她说“妈妈,你是一个好老师,但不是我的好妈妈。
”支月英长期在学校里陪着大山里的孩子,给了她们像母爱一样的爱,但对自己的两个女儿却充满了亏欠。
支月英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自己的信念。
1980年,支月英来到偏僻的白洋村小学,每天跋山涉水,来到这里。
家人曾想让支月英回家,她也动过心,如果人人都想着走出大山,大山里的孩子谁来教育?支月英用自己三十六年的青春,教育出两代人。
从“支姐姐”变成“支妈妈”。
支月英的这种精神,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坚定,什么是操守。
看了这个真实的故事,让我内心感动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有一次,我看见家门口有好多小朋友都骑着自行车,轻松自如,随心所欲,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于是,便央求妈妈给我买一辆自行车。
买回来后,我发现,原来骑自行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先开始,一只大大的“拦路虎”挡在我面前,上不了车。
妈妈告诉我,首先,推着自行车,等自行车的速度越来越快时,在座上去。
我按照妈妈说的做,自行车越来越快,我还没坐上去,就摔了个眼冒金星。
XX感动中国观后感支月英

XX感动中国观后感支月英导语:支月英,女,汉族,196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
她几十年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下面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提供到的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XX年感动没有惊天动地,有的只是小小的奇迹,感动中国,有着不一样的感动。
支月英,一名乡村教师他无私奉献,乐于助人。
她虽是名普通乡村教师,但却有着不一样的经历。
她和其他大学毕业的老师一样,被分配到乡下。
她不顾乡村教师生活和教学的辛苦,毅然决定留在乡下教学,而其余老师却纷纷申请离职,但支月英其实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只是他看见那些孩子们的眼睛,还是决定留下。
她希望满足这些留守儿童的愿望,给他们老师爱以及母爱。
之月英每天都会早早,挨家挨户家教育孩子,36年,支月英为山村付出许多。
她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有办法管,两个女儿从来都没有享受过母爱,而她却把母爱给了自己毫无干系的学生,他也教出1000多名学生,整整两代人。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神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是更多的,心中无法言喻的。
《感动中国》这档栏目已经历经了几十年,在这几十年里它展现出了多少的英雄人物!有平凡的村民,官员,还有令人仰慕的科学家。
这一天,老师组织我们观看XX——XX《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同学们都很认真的观看,在这次的颁奖典礼上一共列举出五位感动中国的人物,有人造卫星的设计者——孙家栋;不顾自己,冲入火海救人的王峰;不畏艰苦,将自己的一生投身于教育事业的乡村教师——支月英;名校毕业,去农村当村官的秦玥飞;坚持梦想,勇往直前的战斗机飞行员——张超。
在这五位感动中国的人物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乡村教师——支月英,因为她是一个敢于奉献的乡村教师,支月英用了自己的一生做了自己最想做的一件事,那就是去大山支教,36个春秋,她一直留在大山中教育孩子,并且希望孩子们走出大山,去过更好的生活。
支月英事迹有感

支月英事迹有感支月英,女,汉族,196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
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龚全珍式好干部”、江西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XX年2月8日,获得“感动中国XX年度人物”十大人物。
支月英事迹有感,欢迎阅读。
支月英事迹有感一:35年来,她走得最多的路,是崎岖、坎坷的山村小路;35年来,她想得最多的人,是天真、可爱的山村孩子;35年来,她做得最多的事,是寂寞、艰苦的山村教学;35年来,她心中始终笃定的一个目标,那就是教好深山的每一个孩子……,做一棵大树、守望那片深山。
今天,她做到了,用35年的坚守做到了。
她就是XX年度“感动奉新士佳人物”,XX年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XX年宜春市最美劳动者、道德楷模,XX年张丽莉式优秀教师,XX年全国模范教师龚全珍式好干部、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的女教师支月英。
1980年,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通过考试,毅然选择宜春地区(现宜春市)奉新县澡下乡泥洋村小学当了一名深山孩子王,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不通班车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一到目的地,她发现那里比想象中的还要艰苦的多,学校地处奉新和靖安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这里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有20多里,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爬行。
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支老师象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做饭。
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穷,前些年,教师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
过了一年又一年,家长们不但是看到支月英硬是坚持下来,还看到她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一个个送孩子回家,跟他们聊聊,像自己亲弟弟、妹妹一般对待,他们才信任这位姑娘了,于是议论开了,“嗨,这位姑娘靠得住,恐怕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风言冷语说的,莫想啊,你看咯,顶多两年就会走掉,我们这地方哪能留住这般好的姑娘啊!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她留在大山与一双双渴望知识大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经常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地说:“嗯,这姑娘不错,是位好老师……”当然,这个“好”不是短暂一两天、一月或是一年的,更不是一个、两人或几个人说了算的,要得到长久的口碑并非这么简单。
2018感动中国人物: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事迹

编号:_____2018感动中国人物: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事迹学校: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第1 页共5 页2018感动中国人物: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事迹XX年2月8日,支月英获“感动中国XX年度人物”。
以下是关于支月英事迹。
感动中国XX年度人物支月英事迹材料:支月英,女,汉族,196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
她几十年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
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
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
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龚全珍式好干部”、江西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承诺:36年扎根乡村讲台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一到白洋教学点,她发现这里条件比想象中还要艰苦。
学校地处江西省奉新县和靖安县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要20多里地,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爬行。
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
支月英像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
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穷,前些年,教师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
但过了一年又一年,乡亲们不但看到支月英坚持了下来,还看第 2 页共 5 页到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都一个个送孩子回家,像自己亲人一般对待。
于是乡亲们议论开了:“这位老师靠得住,肯定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不同声音,“莫想啊,顶多再过两年就会走掉,我们这地方哪能留住这般好老师啊!”冬去春来,寒来暑往。
支月英先进事迹材料参阅-精选范文

支月英先进事迹材料参阅今天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各位介绍的是支月英先进事迹材料参阅,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更多精彩内容更新尽在这里,敬请关注。
今年55岁的支月英,现任澡下镇白洋村教学点负责人。
1980年,支月英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来到海拔近千米的偏远山区——澡下镇泥洋小学任教。
36年来,支月英一直扎根山区教育,精心培育桃李,把青春和热血无私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们。
在长期的农村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勇挑重担,认真钻研业务,勤于教学实践,积极推动学校发展,以酷爱教育的事业心、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同事、群众和组织的认可,支月英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全国师德楷模、省五一劳动奖章”等。
记者一见到支月英,她满脸愧疚地说:“前段时间出去到外地去办事,没有给孩子们好好上课,很对不起孩子们。
”为了表示歉意,在回来途中,她特意在县城给孩子们买了棒棒糖带上山。
1980年,19岁的支月英通过考试,在距县城100余里的澡下镇泥洋教学点当起了小学老师。
没想到这一待,就是34年。
34年来,她坚守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大山深处教书育人。
在深山里她教育了整整两代人,从风华正茂的“支姐姐”教成了“支妈妈”“支奶奶”。
长期超负荷工作,支月英这些年常常头晕眼花,她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声带结节等病症,2019年因视网膜出血,她的一只眼睛已经看不见东西。
但是,支月英割舍不下孩子们,“我每个月都存不下钱,很多花在看病吃药上,每天都要吃药。
上课嗓子实在太累讲不动了,我就放课件光碟给孩子们看。
”山路弯弯,绵延崎岖。
10月11日上午10时,从奉新县城经过近2小时颠簸,记者眼前出现了一栋二层的小楼。
院门上的“白洋教学点”字样映入眼帘,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孩童朗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支月英一边以手势演示,一边带领孩子们朗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支月英事迹观后感范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支月英事迹观后感范文她,我们都不陌生。
她曾经也是大学生,她也有自己的孩子,可是她不是去照顾自己的女儿,而是去照顾另一些孩子。
她就是支月英。
支月英是一个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她毕业后去参加教师考试,但是她毅然放弃城里的学校,选择去了扎根山区教学,那里很偏僻,下了车还要走好几百公里的山路,但是她知道那里的孩子更需要她,因为一股爱,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留了下来。
一留就是36年,她把她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她整整影响了两代人的童年。
她的学生涂莎的理想也是成为支月英一样的好老师。
记得涂莎说过:“那时候的我们,渴望知识,有老师给我们上课,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
”她的`女儿说:“妈妈,你是一个好老师,但你不是一个好妈妈。
”听到这,我感觉鼻子酸酸的,她的博爱深深感染着我,她放弃了对女儿的陪伴,但是她的学生也是千千万万个小家庭的希望啊!她用她的博爱,影响了几千几万个家庭的孩子,让他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让他们受到教育,从而有机会走出大山,去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
她的学生也受到她的影响,试想如果她的学生能把她的博爱接力下去,那中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栋梁之才的!中国的贫富差距现在还是较大,一个老师能够选择放弃优越的条件,而选择艰苦的地方,如果不是一种爱的力量支撑着她,她何以在那里整整36年!支老师,她用自己的微薄收入给学生添置学习用品,用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学生改善教学条件,无私地教育学生知识,这深沉的爱让我感动不已。
这样的老师,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她真的如诗句所赞美的那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想到我自己,现在有如此优越的生活环境,有爸妈的宠爱,有温柔的老师,每天坐在干净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
我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好好学习,积极进取,希望长大以后也能成为支老师那样伟大的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素材:感动中国候选人支月英扎根山村育
人才
导读:2017中考作文素材:2016感动中国候选人支月英扎根山村育人才
在离江西省奉新县城上百里、离乡镇60多里的偏僻小山村,一位“娃娃王”的动人故事被人广泛熟知。
故事的主人公36年如一日坚守山旮旯,凭借自己的一片爱心,整整教育了两代人,可谓桃李满园。
她就是现年55岁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支月英。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教育事业方兴未艾,师资队伍青黄不接,尤其是边远山村,时年只有十九岁的支月英,毅然选择了招聘山村小学教师的考试,最终成功考上了。
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生气地说:“你要是去了那山角落做老师,我一辈子都不认你这个女儿!”母亲的话让她如同五雷轰顶。
冷静后,她紧紧搂住母亲,“娘啊,我的老娘!您怎能不认我,我是您的骨肉哇。
”母亲没有说话,只是泪水不停地滚落下来,滴在女儿的脸庞上。
在母亲的反对声中,支月英开始了她的乡村教师生涯。
刚到那儿,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姑娘能有耐心教孩子么,她肯定是过渡一下,坚持不了几天就溜掉。
之所以百姓会这么认为,是因为之前有好多年轻老师在那里教过,不满一年也就离开了。
可是,后来家长们看到支月英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都一
个个送孩子回家,跟他们聊聊,像自己亲弟弟、妹妹一般对待,他们才信任这位姑娘了,于是议论开了,“嗨,这位姑娘靠得住,恐怕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风言冷语说的,莫想啊,你看咯,顶多两年,就会走掉,这地方哪能留住这姑娘啊。
两年过去了,她渐渐与家长熟了,同孩子感情更深了。
多数家长才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地说:“嗯,这姑娘不错,是位好老师!”
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到处杂草丛生,支月英带着学生除草、修整操场。
一到冬天,刺骨的寒风吹进教室,孩子们冻的难受,支月英买来薄膜、钉子,自己动手把教室的`窗户修补好,把寒风拒之窗外,让孩子们在教室里暖洋洋的。
当初工资只有二十几块,有的孩子交不起学费,家长迟迟不让孩子来报名,支月英先垫付了。
“没有办法,你不交,他不交,学校不要关门么,”支月英说。
可是垫着垫着,自己有时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支月英只得去借,支月英老公发现后大动肝火,“跟你活咯鬼,像叫花子一般。
”支月英总是笑着对老公说:“日子会好起来的。
”
后来,支月英被提拔为校长,她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各项管理还必须做好。
由于交通非常阻塞,支月英带领老师从二十华里外的地方,挑着七、八十斤的课本,一步一步回到学校。
现年55岁的支月英常常头晕眼花,经过医生检查,血压偏高,导致视网膜出血,严重影响视力,只有一只眼睛能够正常使用,领导
几次找到她,给她调换环境,安排一点轻松的工作,支月英总是微笑地说:“谢谢领导关照,我能坚持一天就挺住一天,因为我舍不得这些娃娃们。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支月英虽然身体状况有时力不从心,还曾一度病倒在讲台上,但她还是执着坚守自己的岗位,夜晚还在灯下批改学生作业,钻研教材,备课写教学论文。
【中考作文素材:2016感动中国候选人支月英扎根山村育人才】
1.2017高考素材: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候选人支月英事迹材料
2.2017感动中国支月英的感人故事
3.2017感动中国人物支月英观后感
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支月英观后感
5.《感动中国人物支月英》观后感范文
6.感动中国人物支月英观后感
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支月英》的观后感
8.中考素材:2017感动中国候选人宁波守塔人”入围的资料
上文是关于中考作文素材:感动中国候选人支月英扎根山村育人才,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