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1)

合集下载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让学生掌握进行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普查和抽样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

2. 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

3. 普查和抽样调查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案例及问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普查和抽样调查解决实际问题。

4. 方法讲解:教师讲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进行调查的基本技能。

5.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反馈: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普查和抽样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讨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3.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调查报告,分享调查过程和结果,其他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价学生对普查和抽样调查概念、方法的理解程度。

2. 调查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际调查中的操作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3. 同学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调查报告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八、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普查和五次抽样调查情况,对比分析数据。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运用普查和抽样调查进行研究。

3. 介绍普查和抽样调查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年级数学上册《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教学设计
4.案例分析,拓展思维:提供一些典型的调查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调查方法、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等方面,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学策略:
a.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b.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问卷星、Excel等,辅助学生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1.教学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调查主题,如学校食堂满意度、课外活动参与度等。
2.小组讨论:各小组针对选定的调查主题,讨论并设计调查问卷,确定调查方法。
3.教师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给予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完善调查问卷。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教师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完成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2.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并能运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3.掌握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描述的基本方法,能运用图表、统计量等展示调查结果。
4.能够根据调查目的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分析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6.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参与家庭、社区等实际调查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反馈与评价: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调查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沟通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过于内向,不愿主动发表意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调查实践,提高其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1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1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案教学任务对于数据收集的方法,学生多是凭借一些生活的经验,对此缺乏一种理性的思考.为此,本节将介绍数据收集的两种常用方法:普查和抽样调查,并希望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确两种方式的特点,从而能够具体情境的要求中选用适当的调查方式.此外,统计作为处理现实世界数据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教学中首先要求素材本身的真实性,以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其次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大家的合作精神;最后要注意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教学目标1、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2、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4、能根据具体情境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5、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活动内容:社会调查(提前一天布置),以4人合作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情况,进一步了解人口的区域构成,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民族构成等.活动目的:通过这个活动,希望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人口普查知识,为了下一环节的研究进行铺垫.二、情境引入,理解概念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妈妈:“孩子,再帮妈妈买鸡蛋去.”妈妈:“这次注意点,上次你买的鸡蛋有好几个是坏的.”孩子:“妈妈,这次的鸡蛋全是好的,我每个都打开看过了.”妈妈:“啊!”在这个故事中,体现了数据收集调查的两种方式:普查与抽样调查.定义:为了特定目的对全部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三、调查方式的选择(个人独立完成后,4人小组汇总,讨论,最后派代表进行总结回答.)1、下列调查中,你认为应该采用哪种调查方式,并说出自己选择这一观点的理由.(1)了解你们班同学周末的时间是如何安排的.(2)了解一批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3)了解我国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4)要保证嫦娥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重要零部件采用何种方式检查.(普查)(5)全国中学生的节水意识.(6)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2、结合以上实例,尝试写出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普查的优点:通过调查总体来收集数据,调查的结果准确.抽样调查的优点:通过调查样本来收集数据,工作量较小,便于进行.普查的缺点:工作量大,难度大,而且有些调查不宜使用普查.抽样调查的缺点: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3、说明什么时候用普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什么时候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1)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时;当要研究的问题要求情况真实、准确性较高时;调查工作较方便,没有破坏性等等,此时用普查方式获得数据较好.(2)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大;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调查具有破坏性时,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较好.四、合作学习思考教材P160页的“议一议”.(1)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小明调查的对象选自公园里的老年人,常去公园里活动的老年人,平时一定注意身体的保健,一定注意修身、养性、加强体育锻炼,所以身体较健康.另一方面,公园建在城市里,相对于农村中的老年人去公园的较少.这100人中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城市和乡村等等不同层次的老人是否都有所选取.选取人数的比例是否合理,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都是我们在收集数据中应该考虑的.所以,小明收集的数据缺乏代表性和广泛性.小颖收集的数据来自医院看病的100名老年人.这部分人相对体质较弱,用这些数据得到的调查结果不准确,因为收集的数据缺乏代表性和广泛性.小华仅仅调查了10位老年人,因为样本太小了,所以不能据此推断某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2)为了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应当怎样收集数据?与同伴交流.(3)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4)代表性、广泛性分别指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所要考察的总体中包含的个体数很多,有时总体中个数较多且总体有明显差异的几个部分组成时,我们应注意抽出的样本就必须有较强的代表性.每个部分都应抽取到,而且应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广泛性是指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均有被选的可能.(5)大样本一定能保证调查结论准确吗?(4人小组交流)阅读教材“读一读”的内容.活动目的:通过这个环节的设置,让学生明确在收集数据过程中要注意代表性、广泛性.活动效果:通过几个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对抽样调查样本选取的思考,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五、布置作业完成教材随堂练习和习题6.2的内容.。

7.1普查与抽样调查(1)-教学设计

7.1普查与抽样调查(1)-教学设计

沭阳如东实验学校初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7.1普查与抽样调查(1)设计:李保国审校:蒋云日期:2014-2-26 教学目标:1.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意义;2.认识普查、抽样调查、全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并能应用具体调查方式;教学重点;理解全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教学难点:辨别出某个调查方式中的全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作业布置:课本第8页的练习,第10页习题7.1 第2题教学过程:一、合作探究你建议如何进行下列各项调查(P6.讨论)?与同学交流.普查的概念:,抽样调查的概念: .请说出上面几项调查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是总体,是个体;是样本,是样本容量.二、个性展示1.为了了解我市七年级学生的体重,对全市七年级全体学生的体重进行的调查是____,而对部分学生(例如1000名)的体重进行的调查是____.全市七年级学生体重的全体是,每个七年级学生的体重是___,从中抽测的10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___ .2.下列各项调查,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如果是抽样调查,请指出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1)调查全班每位同学的穿鞋尺码.(2)从一批洗衣机中抽取5台,调查这批洗衣机的使用寿命.(3)某厂要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从中抽取10发炮弹进行测试,由这10发炮弹的杀伤半径来估计这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三、整合提升:例请指出下列调查哪些适合做普查,哪些适合做抽样调查?(1)我国的所有动物园里有多少只老虎.(2)南京市一个中学生一年的零花钱平均是多少.(3)我校七年级学生平均每天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是多少.(4)调查一天内离开南京的人口流量.(5)了解一批烟花炮竹的质量.你能举例说明哪些调查适合做普查,哪些调查适合做抽样调查吗?议一议:你认为普查与抽样调查各有什么优缺点?例1. 请指出下列调查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1)在医院调查1000名老年人一年中生病的次数,以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2)选取各班学号为偶数的学生,调查学生对校服式样的意见.(3)在大学生中调查我国青年喜欢上网的人数比例.(4)为了调查盐城市小学生的视力状况,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例2.在抽样调查时,抽取的样本要有代表性,下列调查时抽取的样本是否合适?如不合适,你打算如何抽取样本?(1)为了解全校学生每学期读课外书的数量,随机调查了10个学生每学期读课外书的数量;(2)调查每天在某一路口的汽车流量时;用7﹕ 00 — 8﹕00 的车流量作为样本.四、课堂小结五、反馈训练1.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身高情况,小亮随机抽查了200名学生,(1)、调查的总体是;(2)、个体是;(3)、样本是;(4)、样本容量是;2.我们班同学的视力状况如何?调查方式:;总体是:;个体是: .3.下列调查中,你认为应该采用哪种调查方式,并说出自己选择这一观点的理由.(1)了解你们班同学周末时间是如何安排的;(2)了解一批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3)抽血了解小杰血钙含量情况.(4)要保证嫦娥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重要零部件采用何种方式检查.(5)全国中学生的节水意识;(6)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7)了解某班上哪位同学感染了H5N1禽流感.教学反思:。

八年级数学下册《7.1.1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7.1.1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课题: 7.1 普查与抽样调查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2.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3.能够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难点:能够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新知导学】1.阅读课本6—7页,完成下列问题:(1)新学期开始时,我校将对每一位同学的身高进行测量,这样的调查方式叫做. (2)在环保教育活动中,我校将对部分学生(100名学生)进行“植树节是哪一天”的问卷调查,这样的调查方式叫做.【新知归纳】1.普查:为而对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称为普查.2.抽样调查:为而对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3.总体:把称为总体.4.个体:把组成总体的称为个体.5.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6.样本容量:叫做样本容量.【例题教学】例1.在下列问题中,为了得到数据是采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1)为了买校服,了解每个学生衣服的尺寸.(2)某养鱼专业户为了了解鱼塘中鱼的平均质量.(3)商检人员在某超市检查出售的饮料的合格率.(4)某班拟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为了确定春游的地点,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例2 .说明在下列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各是什么?(1)为了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10只试验.(2)为了考察某公园一年中每天进园的人数,在其中的30天里对进园人数进行统计.思考:你认为普查与抽样调查各有什么优、缺点?举例说明。

1.为了解某产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性,某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在这个调查中,总体是()A.某产品B.某人买的100件商品C.某产品促销广告中所称的中奖率D.100件商品的中奖率2. 下列调查方式中,采用了“普查”方式的是()A、调查某品牌电视机的市场占有率B、调查某电视连续剧在全国的收视率C、调查七年级一班的男女同学的比例D、调查某型号炮弹的射程3. 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的是()A.调查市场上某种白酒的塑化剂的含量;B.调查某鞋厂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折次数;C.了解某火车的一节车厢内感染禽流感病毒的人群;D.了解某城居民看江苏卫视的时间4.调查下列问题:(1)市场上某种食品的某种添加剂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2)检测某地的空气质量;(3)一批电视的使用寿命:(4)调查全市的中学生一天的学习时间;其中适合抽样调查的是:5. 为了了解某种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了30只灯泡进行检验。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定义2.掌握两种调查方式的区别3.明确总体、个体、样本之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 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总体、个体、样本间的关系.难点:调查方式的选择和样本的选择.【教学环节】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通过小明调查价格的不同方式,初步感知两种调查方式的区别与联系(一)普查①定义:为某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②主要方法: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电话调查等.③适用范围:调查范围小、调查不具有破环性、数据要求准确全面.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二)抽样调查①定义: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②主要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③适用范围:调查对象涉及面广,范围大,或受条件限制,或具有破坏性等.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样本:从总体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注意:样本没有单位)问题:①全小区居民的节水意识;②七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二、选择合适的方式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①普查的优点:可直接得到较为全面、可靠的信息.②抽样调查的优点:调查范围小, 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当调查对象少、不具有破坏性,或需要知道全部数据时,选择普查;当调查对象多、没必要知道全部数据,或调查对样本具有破坏性时选择抽样调查;在抽样调查时,样本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四、小结与作业布置回顾两种调查的定义、适用范围及相关名词通过作业题单消化巩固。

71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1.docx

71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1.docx
爱你们的父母吗?放学1叫家后是否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你们认为家务活都包括什么?你常在家干什么?
[师生共同讨论小结]
1、出示例1: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当考
教学反思
察我国人I」年龄构成时,总体就是具有屮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 驻的人口的年龄,个体就是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年龄。
[师生共同探讨,小结如下]
分析:(1)调杳bl的:X校所有八年级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
总体:X校八年级全部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河曲…X”
个体:符合条件的每一位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调杏方式:采用普杳.
注: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个体数目又多,工作量大,我们不方便对全国所有八年级 学生进行调查,所以不能用普查的方式得到这个数据.
A、调查全体女生B、调查所有男生C、调查九年级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名学生
五、
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丰富我们的知识面,学到老,是我们良好的生活态度!
请同学们自学后指出调杳目的、总体、个体.
2、出示例2:为了考察XX学校XX班同学每周干家务劳动的时间.请同学们指出调杏 目的、总体、个体.
3、议一议
⑴你们学校所有八年级(六个班)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是多少?
⑵全国所有八年级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是多少?你能用普杳的方式得到这个 数据吗?你准备如何获得这个数据?与同伴交流.
可以用怎样的方法获得这个数据?
讨论: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备白优缺点,哪个所得数据与实际较接近?
⑶你能用普杳的方式调杏某一天离开你所在地区的人口流量吗?
⑷你愿意采用普查的方式了解一批口光灯管的使用寿命吗?
4、学生H学以下概念:抽样调查、样本、样本容量。

初中初一数学下册《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一数学下册《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教学设计
(2)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表示和解释。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调查主题,如学校食堂满意度、环保意识等。
2.小组内讨论调查问卷的设计,包括问题的设置、选项的制定等。
3.各小组展示调查问卷,其他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完善问卷设计。
4.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提高自身能力: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探究的学习习惯。
2.利用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调查方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软件或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调查方法。
(3)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
3.注重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调查任务的难度,提高他们的挑战性。
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较强的团队意识,但在调查问卷设计、数据分析等环节可能存在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引导他们从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适当降低调查问卷设计的难度,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问卷设计的要点,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
主备:审核: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样本容量等基本概念;
2、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3、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4、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这里有红、黄、绿、蓝、黑、白六种颜色的积木,哪一种颜色最受你们班同学们的喜爱?意见不一怎么办?开展调查,让数据说话吧!这一章,我们要做许多这一类的调查,通过收集数据、观察统计图表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结论.
二、新知讲授
活动一:你建议如何进行下列各项调查?你认为做这些调查有什么作用?与同学交流.
(1)人口普查;(2)一批灯泡使用寿命的调查;(3)“新闻联播”收视率的调查;(4)你校学生身高的调查.普查: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普查.
抽样调查: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简称抽样).
活动二:思考:抽样调查与普查相比各有什么优缺点?
练习1:请指出下列调查哪些适合做普查,哪些适合做抽样调查?
(1)盐城市的所有动物园里老虎的只数. (2)北京市的一个中学生一年的零花钱的平均数. (3)要了解一箱葡萄的口感. (4)长江中现有鱼的种类.
在统计里,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我们引入了几个概念:
(1)总体:所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2)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3)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4)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见数学书P7 举例)
练习2:下列各项调查,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如果是抽样调查,请指出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1)调查你班每位同学穿鞋的尺码;(2)从一批洗衣机中抽取5台,调查这批洗衣机的使用寿命;(3)调查一个社区所有家庭的年收入;(4)从一批袋装食品中抽取10袋,调查这批食品中防腐剂的含量. 活动三:通过调查收集数据
我们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四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怎样才能知道结果?举手表决、问卷调查等.问卷调查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调查方式,采用这种方式要设计好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应包括哪些内容?问卷设计的内容应包括调查中所提的问题、备选答案以及说明等.就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
年月日
在下面四类电视节目中,你最喜爱的是()(单选)
A、新闻
B、体育
C、动画
D、娱乐
注:填完后,请将问卷交数学课代表。

如果想了解男、女生喜爱节目的差异,问卷中还应该包含什么内容?
应加“男□女□(打勾)”这一项.
问卷设计好后,请每位同学填写,然后收集起来.例如,调查的结果是:
DCADBCADCD CDABDDBCDB DBDCDBDCDB ABBDDDCDBD
活动四: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1)用表格整理数据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数据所蕴含的规律,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你认为应该怎样整理我们收集到的数
据?划“正”字.这就是所谓的划记法. 下面我们利用下表整理数据. 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 节目类型
划记 人数 百分比 A 新闻
B 体育
C 动画
D 娱乐
合计
上表可以清楚地反映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
(2)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上表中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从上面的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三、例题讲解
1、某厂为了了解顾客对该厂开发的某个新产品的需求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100名顾客做了社会调查.在
这个问题中,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 __________,样本容量______________.
2、为了解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身高,若对该市八年级的所有学生的身高进行调查,这是 查;现对其
中的 1000 名学生进行调查,此时这是 查,其中该市八年级学生的身高的全体是 ,
每个八年级学生的身高就是 ,样本是 ,其中1000是这个样本的 .
3、下列问题中,哪些是用普查方式,哪些是用抽样调查方式来进行调查的?
(1)要了解某旅游团中男女比例; (2)要了解南京市人均居住面积情况;(3)检查炮弹的射程;
(4)为了了解你所在的班级中的每个同学穿鞋的尺码,向全班同学进行询问.
4、某学校计划成立下列学生社团:
为了解同学们对上述学生社团的喜爱情况,应开展调查,收集数据.
(1)你准备采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2)怎样通过调查获得数据? 调查一般采用“书面问卷”的形式进行.
小明设计了如下调查问卷,并抽取了50名同学进行调查.
调查问卷 年 月 日
调查结果:ECFDA BDACD ADBAE BCADC GBBGC
BDF AE DDCDF BCABC ECADF DCDCC
根据上面调查结果,(1)请你填写下面的表;(2)画出条形统计图;(3)观察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并从
上面的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喜爱各社团的学生人数统计表
社团代号
A B C D E F G 人数
百分比
四、小结
社团名称 文学社 英语俱乐部 动漫创作社 合唱团 航模工作室 生物实验小组 健美协会 社团代号 A B C D E F G 班级 你喜爱的一个学生社团(只写代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