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钦州市总体规划
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钦州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钦政办〔2015〕31号

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钦州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钦州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钦政办〔2015〕3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理区管委,市直各委、办、局:《钦州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4月24日钦州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五年,“十三五”规划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科学编制和组织实施“十三五”规划,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对我市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建成“三枢纽一新城”、实现“五年跨越、十年巨变”奋斗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为做好我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编制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战略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凝聚各方智慧,准确研判世情、国情、区情和市情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机遇和挑战,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编制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使其成为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纲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二)编制原则1. 全面落实中央精神和自治区决策部署。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把握好中央、自治区对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落实好中央对广西、自治区对北部湾经济区和钦州的各项政策,紧紧结合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系统研究梳理各类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提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
《钦州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

QINZHOU PLANNING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钦州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
第二节公共交通................................................................................................... 66 第三节客货运交通............................................................................................... 67 第四节步行及自行车交通................................................................................... 68 第五节停车场....................................................................................................... 69 第六节公共加油加气站....................................................................................... 74 第十三章市政工程设施 ................................................................................... 75 第一节给水工程................................................................................................... 75 第二节排水工程................................................................................................... 78 第三节电力工程................................................................................................... 83 第四节通信工程................................................................................................... 89 第五节燃气工程................................................................................................... 94 第六节热力工程................................................................................................... 97 第七节环卫工程................................................................................................... 98 第八节管线综合................................................................................................. 102 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 ...................................................................... 107 第一节城市消防................................................................................................. 108 第二节城市防潮、防洪、排涝......................................................................... 112 第三节城市抗震................................................................................................. 113 第四节城市人防................................................................................................. 116 第十五章附则 ............................................................................................... 118 附录.............................................................................................................. 119 一、名词解释..................................................................................................... 119 二、计算规则..................................................................................................... 125 三、用词说明..................................................................................................... 132 四、附图............................................................................................................. 132 五、编制依据..................................................................................................... 142
钦州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

钦州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旅游发展规划⽬标定位:以江海湖岛、⾃然⼭林和英雄⽂化、陶艺⽂化、海洋⽂化为特⾊,以海洋⽣态旅游、滨海休闲度假、⼭林养⽣旅游、民俗⽂化体验为主要功能的国际旅游⽬的地和泛北部湾重要滨海旅游集散中⼼。
布局结构:“⼀带三⽚三基地”。
⼀带:指滨海旅游带;三⽚:指⾃然⼭林游赏⽚、民俗⽂化观光⽚、⽣态⽥园体验⽚三⼤旅游空间;三基地:钦州主城区、三娘湾旅游区和灵⼭县城三个综合性旅游服务基地。
规划区“四区”划定1、四区划定禁建区:以⽣态⾼敏感区为基础,增加需要严格保护的基本农⽥。
⾯积约448.69平⽅公⾥,占规划区总⾯积的31.12%。
限建区:限建区以⽣态中敏感区为基础,结合发展要求,增加三娘湾旅游度假区,同时扣除规划的城镇建设⽤地和⼯业园区发展⽤地。
⾯积约527.97平⽅公⾥,约占规划区总⾯积的36.61%。
适建区:适建区以⽣态低敏感区为基础,增加需要重点发展的新增城镇建设⽤地和规划⼯业区⽤地。
⾯积约387.34平⽅公⾥,约占规划区总⾯积的26.86%。
已建区:即现状建设⽤地,⾯积约92.25平⽅公⾥(包括填海区14.25平⽅公⾥,不计⼊⽐例测算),约占规划区总⾯积的5.41%。
2、分区管制政策禁建区:禁建区范围内禁⽌与⽣态保护不相协调的建设⾏为。
限建区:限建区以预留控制为主。
需在该区进⾏建设时,应作出相应的⽣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同时落实⽣态补偿措施。
适建区:应注重与⽣态环境和⾃然⼭⽔格局的协调,具体地块的开发与建设指标应遵循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合理的开发强度,坚持集约发展。
新开发地区发挥交通引导作⽤,循序进⾏市政公⽤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已建区:注重梳理内部空间,通过⽤地布局调整和功能疏解,控制合理的建筑密度和⼈⼝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
结合传统风貌区的保护,对⽼城实施有机更新。
加强公共设施配套和绿化建设,逐步完善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提倡公交优先的交通政策。
钦州发展规划

1、城市发展定位:钦州将建设成为面向中国-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大西南开发开放的前沿阵地。
钦州将会是北部湾临海核心工业区——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
具有岭南风格、滨海风光、东南亚风情的宜商宜居城市。
2、发展战略:实施“东进、南拓”和“通江达海”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把钦州打造成由主城区、钦州港区、犀牛脚滨海新区、大番坡滨海新区组成的滨海组团式城市结构。
根据钦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钦州市将会实施实施“东进、南拓”和“通江达海”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2020年形成由主城区、钦州港区、茅尾海滨海新城组成的滨海组团式结构。
主城区,以行政、商贸、科教文化、居住和都市型工业为主要职能。
高起点规划建设河东区,美化改造河西区,形成“一江两区”的城市格局。
实施“一带、两轴、外环”的开发策略。
“一带”,指钦江两岸商务旅游经济带。
“两轴”,指以河西区的钦州湾大道—人民路为主轴,打造市级商业中心区,建设金湾片传统商业步行街区、钦州湾广场大型新兴商业区和钦北区行政、文化、商业中心区;以河东新区的中心绿轴为主轴,打造市级行政、文化、信息、休闲娱乐和商贸核心区。
“外环”,指围绕环城路、金海湾大街开发建设专业批发市场、高等及职业教育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钦州港区,包括金鼓江工业区和大榄坪工业区,重点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和港口物流,配套发展居住、商业、教育、文化,打造临港工业新城区。
茅尾海滨海新城,建设以高档生态居住区、生态办公区为主,配以滨海旅游、高科技产业、商务会展和居住,打造城市副中心职能。
3、交通规划建设1)五条高铁线2012年开建,广西进入高铁时代,钦州进入25分钟南宁生活圈。
高铁:按照国际铁路联盟的定义,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的铁路就可以称为高速铁路。
随着我国大力建设高铁网络规划的实施,广西的高铁网络也将在未来几年内构建完成到2012年,南宁至广州、广西沿海铁路、柳南客运专线等广西首批高速铁路项目将建成。
按照规划,2012年,南广铁路、广西沿海铁路(南宁至钦州北、钦州北至北海、钦州北至防城)、柳州至南宁客运专线、合浦至湛江铁路将建成通车。
港口岸线资源开发SEA指标体系的应用

3 以钦 州 港 为例 进行 港 口岸 线 资 源 开发 生态 适 宜 性 分 析
根据 《 钦州市总体规划》 (93 2 2 )和广西大型临海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钦州港总体规划岸 19- 0 0 线为港 口岸线 ,钦州港岸线资源开发的定位 目 标为 :利用港 口后方陆域开阔、未开发土地多、环境容 量大、岸线资源好等条件,以建设工业码头为主 , 相应建设深水通用泊位,逐步扩大港 口规模 ,发展 临海工业 ,成为临海工业港 口.对港口岸线资源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 的范围主要应根据港 口功能的性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中指标体系的结构模式 ,根据重点指标和相关指标 区分 ,确定相应的港 E l 岸线 资源 开发 S A 的指 标体 系 层次 结构 . E
其 中重点指标 的评价主题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 、生态环境、固体废物、岸线资源、土 地资源 、水资源 .其中的每一个 主题 又可分别针对驱使力指标 、状态指标 、响应指标 来确定不同
的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指标.相关指标则主要从社会经济角度来选取.
2 港 口岸 线 资 源 开 发 的 生 态 适 宜 性 分 析
港 E岸线 资 源开 发适 宜 性分 析是 分析 岸线 资 源作 为 港 E使 用 时 的适合 性 ,这是 港 口岸 线 资源 开发 l l
[ 收稿 日期 ]20 — 1 2 07 1 — 2 [ 回日期 】20 — 3 0 修 08 0 — 3 [ 作者简介 ]曹宝根 (99 ) 男 , 1 一 , 6 讲师 , 事航 海技术与海事 管理研究 从
第1 3卷
第 4期
集 美大 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Ju a o me U i r t( a r c ne orl f i i nv sy N t a S i c ) n J ei ul e
钦州三娘湾旅游度假区旅游总体规划(图文混排的说明书及附件)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SURVEY &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TOURISM INFRASTRUCTURES PLANNING
旅游产业发展SWOT分析
SWOTS ANALYSIS OF TOURISM INDUSTRY
附件 APPENDIX
上海合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英国合乐集团)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钦州市三娘湾旅游度假区旅游总体规划(下册)——规划说明•附件
1
背景概况
BACKGROUND OVERVIEW
发展背景
DEVELOPMENT BACKGROUND
上位规划解读
MASTER PLANNING
4. 海洋生态威胁:港区快速发展的同时,将对钦州港区的海洋生态系统构成巨大的挑战,在 发展过程中,应开发与保护并重。
钦
州
市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上海合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英国合乐集团)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基地概况
BASE OVERVIEW
3基地概况
BASE OVERVIEW
3.1 自然环境
3.1.1 地质地貌
基地概况
BASE OVERVIEW
3.3 区位状况
3.3.1 宏观区位分析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东邻粤、港、澳,北连华 中,背靠大西南,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广西周边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省接 壤,区位条件优势明显。其中,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 合部,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2006 年末总人口1255万人。
钦州市城区供水水源及输水线路选择

钦州市城区供水水源及输水线路选择陈卫军【摘要】分析了钦州市城区供水存在的水源单一及未来供水量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可供选择的水源情况.通过比较屯六水库引水和茅岭江调水两个水源方案的供水可靠性、投资及其它工程建设条件,选择屯六水库引水为推荐方案,并介绍了该方案的工程总体布置等基本情况.【期刊名称】《广西水利水电》【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3页(P27-28,54)【关键词】钦州市;城区供水;水源选择;输水线路;屯六水库;茅岭江调水【作者】陈卫军【作者单位】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11.11钦州市区位于广西南部,背靠大西南,面临北部湾,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钦州市市辖区2014年末总人口146.63万人,钦州市城区含钦南区、钦北区,2014年末钦州市城区人口45.3万人。
根据《钦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2~2030)》,钦州市城区发展定位是: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北部湾沿海生产性服务中心、港口工业城市。
规划至2030年,市城区人口规模达165万人,其中主城区75万人,茅尾海滨海新城区28万人,钦州港区62万人;建设用地规模达276.13 km2。
现状钦州市城区分主城区、港区两个片区独立供水,两片区管网不连通。
主城区由钦江青年水闸供水,港区由金窝水库(含大风江调水)、对坎龙水库供水。
本次规划钦州市中心城区水源方案选择为:钦州市城区已建钦江青年水闸水源、金窝水库扩容工程(含大风江调水工程)、在建的郁江调水工程、已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由于郁江调水工程把钦江和大风江输水通道连到了一起,使得钦州市2030年供水水源仍然单一,一旦发生极端天气和各类突发事件,致使现状水源供水能力不足或完全不能供水,则钦州市城区将面临无水可用的严峻问题,城区供水抗风险能力和供水保障安全性不足。
为同时解决城区供水能力不足、供水水源单一问题,需增加独立的供水水源,使得钦州市城区形成多水源供水格局,增加城区抵抗风险能力,提高城区供水保障安全性。
某年钦州城中村改造工作方案[大全]
![某年钦州城中村改造工作方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32da88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0.png)
某年钦州城中村改造工作方案[大全]一、项目背景随着钦州城市的快速发展,城中村问题日益突出。
基础设施落后、安全隐患严重、环境卫生问题突出,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
为此,我们提出了某年钦州城中村改造项目,旨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二、改造目标1.提升城中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居住环境。
2.完善基础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3.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4.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区域经济效益。
三、改造范围本次改造范围包括钦州市区内的所有城中村,涉及居民约10万户,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
四、改造内容1.基础设施改造:主要包括供水、供电、排水、通讯、道路等。
2.房屋拆除与重建: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房屋进行拆除,新建符合规划的住宅。
3.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学校、医院、市场、公园等。
4.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城中村居民从事第三产业,提高收入水平。
五、改造步骤1.调查评估:对城中村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居民需求,评估改造项目的可行性。
2.规划设计: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改造方案,明确改造目标、范围、内容、步骤等。
3.征求意见:广泛征求居民、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完善改造方案。
4.实施改造:按照改造方案,有序推进改造工作。
5.监督验收:对改造项目进行监督、验收,确保改造质量。
六、政策支持1.财政资金支持:政府将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改造项目的实施。
2.土地政策:对改造范围内的土地进行收储,保障改造项目用地需求。
3.税收优惠:对参与改造项目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4.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改造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七、效益分析1.社会效益: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经济效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区域经济效益。
3.城市形象提升: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4.环境效益:减少安全隐患,改善环境卫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八、风险评估1.政策风险:改造项目涉及政策调整,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钦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修编目的把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机遇,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发展要求,加快钦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促进钦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有效指导钦州城乡统筹和中心城市科学发展。
规划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结合钦州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钦州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将钦州建设成为具有岭南风格、东盟风情、滨海风光的的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
规划修编重点1、研究跨越式发展的城市目标和定位,突出城市特点,把握城市发展重点,形成城市竞争新优势。
2、协调城市跨越式发展的空间需求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关系,以资源环境为基础,研究生态保护、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综合协调产业发展的方向、规模、结构和时序,科学安排城镇空间布局。
3、构建支撑跨越式发展的特大城市空间框架,合理引导城市紧凑集约发展,建立适应产业发展规律的弹性空间生长模式。
4、建立和优化与城市空间框架相匹配的综合交通体系,构筑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系统,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和客运系统,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合理扩展。
5、营造现代化城市风貌,彰显城市自然与人文特色,建设滨海新城区,塑造宜商、宜居、宜游的城市新形象。
规划依据1、基本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4)《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建规[2005]2号)(5)《广西壮族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6)《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7)《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8)《钦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相关依据(1)《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城镇群规划纲要(2006-2020)》(2)《广西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建设十一五规划》(3)《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港口布局规划》(4)《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5)《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规划》(6)《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7)《广西沿海石油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8)《钦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纲要)(2003~2020)》(9)《钦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10)《钦州市工业重点产业“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发展目标》(11)《钦州规划综合研究报告》(12)《钦州市海洋功能区划》(13)《钦州市保税港区总体规划》(14)《钦州市沿海工业产业布局规划》(15)其它相关规划规划期限与范围1、规划期限:2008年——2025年,近期:2008年——2012年;中期:2013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25年;远景:X年。
2、规划范围市域:包括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两区两县,总面积约10843平方公里。
规划区:包括钦州中心城区、大垌镇、久隆镇、康熙岭镇、东场镇、大番坡镇、犀牛脚镇、龙门港镇,陆域总面积144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带状滨海地带,钦防铁路和钦北铁路以南、进港公路以西至茅尾海,以及鹿耳环江以西,对坎龙水库、金窝水库以南至钦州湾,总面积约372平方公里。
城市定位开放钦州:面向中国-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大西南开发开放的前沿阵地。
现代钦州:北部湾临海核心工业区,经济充满活力、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
特色钦州:具有岭南风格、东盟风情、滨海风光的宜商宜居城市。
城市发展目标近期目标(2012年):中心城市跨越式发展的空间格局基本拉开,以滨海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业得到积极发展,临港工业得到大力发展,保税港区运作良好,钦州成为北部湾地区重要的基础工业和出口加工基地。
中期目标(2020年):基本形成主城区、茅尾海滨海新城、港区一体化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钦州成为面向中国-东盟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性的专业服务中心,综合发展的开放城市。
远期目标(2025年):以发展大型临海工业、港口物流,为城市、港口服务的第三产业和以滨海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业等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区域性生产服务中心,具有岭南风格、东盟风情、滨海风光的宜商宜居城市。
城市总体发展策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层面对钦州的发展要求,以港兴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互动发展,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壮大县域经济,加强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注重改善民生,全面推进以“开放钦州、现代钦州、特色钦州”为中心的和谐钦州建设,全力推动钦州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城市性质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北部湾沿海生产性服务中心、港口工业城市。
城市职能以港口和保税港区为依托,建成服务大西南、辐射东盟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保障基地,北部湾沿海生产性服务中心、科教、文化、体育等专业性服务中心,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
城市规模1、市域户籍人口:现状(2007年)355.99万,近期(2012年)375万,中期(2020)400万,远期(2025年)410万;常住人口:现状(2007年)319.99万,近期(2012年)340万,中期(2020)420万,远期(2025年)450万;城镇人口:现状(2007年)98.24万,近期(2012年)136万,中期(2020)218.4万,远期(2025年)270万。
2、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远期(2025)年130万人,其中:主城区75万人,茅尾海滨海新城区28万人,钦州港区27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远期(2025年)234.97平方公里(其中填海面积7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9.98平方米(扣除填海面积)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1、城乡统筹发展思路以城带乡、以工补农,通过城镇和工业的集聚发展带动乡村地区劳动力转移和乡村地区的发展;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规划集中布局的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延伸,辐射带动乡村地区的发展;以乡促城,加快农业产业化、特色化步伐,促进资源整合和人口向城镇集中,协调解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
2、城镇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城镇发展协调,以钦州港及相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带动,强化钦州中心城市功能、优化空间结构;加快发展灵山和浦北县城,构筑县域综合性中心;积极发展基础较好、区位优越的重点镇,集聚发展工业,提升城镇功能;完善一般镇配套设施,服务周边农村。
构建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一般镇的“中心集聚、轴线拓展”开放式的城镇组织体系。
3、乡村发展战略积极发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整合乡村土地资源,促进乡村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提高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标准,因地制宜,建设特色村庄。
城镇发展战略实施“港口带动,区域统筹,强化中心,跨越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乡协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水平近期(2012年)40%,中期(2020)52%,远期(2025年)60%。
城镇职能结构规划钦州市城镇职能结构分成四级,即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一般镇(含4个农场),城镇职能分为综合型、工业交通型、工贸型、旅游服务型和集贸型。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形成以1个大城市(中心城市)、1个中等城市(灵山县城)、8个小城市(镇)、43个乡镇和4个农场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结构。
市域空间发展总体结构规划形成“一区、三轴”的城镇空间格局。
1、一区:钦州都市发展区包括钦州中心城区,大垌皇马工业集中区,东场水源保护区等,为统筹城乡发展、辐射带动全市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以港口、工业、城市为发展重点,规划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结构。
2、三轴:一主两副主轴:为南北城镇发展轴,依托南北高速、六景高速、325国道和南钦铁路等构成的交通走廊,发展成为人口产业密集、分工合作密切、基础设施通道密布的城镇发展轴线,为钦州对接南宁、面向粤港澳和东盟地区的重要经济联系通道。
沿线重点集聚发展临港工业、加工制造业、集装箱物流业,合理引导小城镇和产业区空间布局。
两副轴:包括灵山城镇发展轴和浦北城镇发展轴。
灵山城镇发展轴:由钦州市主城区经陆屋和灵山县城向寨圩方向的发展轴,依托钦州至灵山的交通走廊,促进灵山、钦南区人口、产业向该轴线地区城镇和工业园区集聚,加强与钦州中心城区,特别是钦州港区的产业发展和相关功能配套,培育为承接发达地区经济辐射的新增长点。
浦北城镇发展轴:由寨圩经浦北县城至泉水方向的发展轴,依托经过县域南北向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加强与北海和粤港澳地区的经济合作,培育轴线地区的城镇和工业园区,成为承接发达地区经济辐射的重要增长点。
市域综合交通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建设面向东盟、辐射大西南,以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为骨架,以沿海港口、重要枢纽为节点,多方式、集约化的交通运输体系。
区域目标: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我国沿海主要航运中心之一,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门户城市。
省级目标: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主要的交通口岸、北部湾经济区交通主枢纽。
市域目标:构建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之间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网络。
1、公路规划形成“一环五射一纵一横”的高速网络布局。
规划13条一级公路,16条二级公路和6条主要三级公路。
2、铁路规划4条铁路干线:南防铁路、钦黎铁路、钦北铁路、钦港铁路。
规划预留钦(州)防(城)城际轨道、钦(州)北(海)城际轨道。
3、内河航道与港口按照国家三级标准疏浚钦江,茅岭江、大风江等航道维持现状等级不变。
规划形成“三大港区、三小港区、两小港点”的港区布局体系;“三大港区”:钦州湾西、中、东港区、,“三小港区”:茅岭港区、沙井港区、那丽港区,“两小港点”:东场港点、沙坪港点。
市域空间管制禁建区:包括水源保护区、湿地、基本农田、陡坡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等。
限建区:以小流域边界为划分单元,以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为基础,结合城镇发展要求,包括一般镇、一般农田、生态较敏感区域。
适建区:包括都市发展区、重点镇发展用地以及工业区所在地。
旅游发展规划目标定位:以江海湖岛、自然山林、英雄文化和陶艺文化为特色,以海洋生态旅游、滨海休闲度假、山林养生旅游、民俗文化体验为主要功能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泛北部湾重要滨海旅游集散中心。
布局结构:“一带三片三基地”。
一带:指滨海旅游带;三片:指自然山林游赏片、民俗文化观光片、生态田园体验片三大旅游空间;三基地:钦州主城区、三娘湾旅游区和灵山县城三个综合性旅游服务基地。
规划区“四区”划定1、四区划定禁建区:以生态高敏感区为基础,增加需要严格保护的基本农田。
限建区:以生态中敏感区为基础,增加一般镇发展区域和三娘湾旅游度假区。
适建区:以生态低敏感区为基础,增加需要重点发展的新增城镇建设用地和规划工业区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