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中医症候积分量表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中医症候量表

(完整word版)中医症候量表
b.头痛如针刺或如炸裂(7分)
[附加分]:高粘滞血症(5分)
肢体
a.肢痛不移(5分)
总分
b.爪甲青紫(6分)
5.气虚证
舌质舌体
a.舌淡(3分)
二便
a.大便溏或初硬后溏(1分)
b.舌胖大(4分)
b.小便自遗(2分)
c.胖大边多齿痕或舌痿(5分)
c.二便自遗(4分)

a.稍动则汗出(2分)
肢体
a.手足肿胀(2分)
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
中风病证候量化诊断标准
1.风证
起病
a.48小时达到高峰(2分)
舌体
a.舌体颤抖(5分)
b.24小时达到高峰(6分)
b.舌体歪斜且颤抖(7分)
c.病情数变(6分)
目珠
a.目珠游动或目偏不瞬(3分)
d.发病即达高峰(8分)
b.正常(0分)
肢体
a.两手握固或口噤不开(3分)
弦脉
a.是(3分)
2、证候诊断说明:
证候诊断得分
≥7分为证候诊断成立。
7-14分轻度
15-22分中度
≥23分重度

a.口多粘涎(2分)
神情
a.表情淡漠或寡言少语(2分)
b.咯痰或呕吐痰涎(4分)
b.神情呆滞或反应迟钝或嗜睡(3分)
c.痰多而粘(6分)
脉象
a.滑或濡(3分)
d.鼻鼾痰鸣(8分)
头昏沉
a.有(1分)
舌苔
a.腻或水滑(6分)
b.无(0分)
b.厚腻(8分)
体胖臃肿
a.是(1分)
舌体
a.胖大(4分)
b.否(0分)
b.安静时汗出(3分)
b.肢体瘫软(3分)

(word完整版)中医症候积分量表

(word完整版)中医症候积分量表
□4沉重如裹,活动困难
目干
□1无
□2双目少津
□3双目滞涩不爽,视物常模糊
□4双目干燥,昏暗不明
口干
□1无
□2口微干
□3晨起口干少津
□4整日觉口干时欲饮
耳鸣
□1无
□2轻微
□3耳鸣重听,时发时止
□4耳鸣不止,听力减退
五心烦热
□1无
□2手足心微热
□3心烦手足心灼热
□4烦热不欲衣被
午后潮热
□1无
□2偶而
□3反复
中医症候积分
(请在四项备选结果中选择其中之一,并记录相应的“分值")
常见症状
量 化 分 数
倦怠乏力
□1无
□2肢体稍倦,可坚持轻体力工作
□3四肢乏力,勉强坚持日常活动
□4全身无力,终日不愿活动
胁肋胀痛
□1无
□2偶有
□3常有
□4持续
口苦
□1无
□2晨起口苦
□3经常口苦
□4口苦持续不解
口淡
□1无
□2口中轻微无味
□4明显,经常出现
盗汗
□1无
□2头颈部汗出为主,偶有
□3胸背潮湿,反复出现
□4周身潮湿如水洗,经常出现
舌:
苔:
脉象:
中医辨证:
□4食量减少1/2以上
恶心呕吐
□1无
□2偶有恶心
□3时有恶心,偶有呕吐
□4频频恶心,有时呕吐
烦躁易怒
□1无
□2有时情绪不稳,烦躁发怒
□3易烦躁发怒,但多数能控制
□4经常烦躁发怒,难以自我控制
腰酸
□1无
□2晨起腰酸,捶打可止
□3持续腰酸,劳则加重
□4腰酸如折,休息不止

精选 中医症候量表

精选 中医症候量表
病历号年龄姓名性别 中风病证候量化诊断标准
1.风证
起病
a.48小时达到高峰(2分)
舌体
a.舌体颤抖(5分)
b.24小时达到高峰(6分)
b.舌体歪斜且颤抖(7分)
(6分)c.病情数变
目珠
a.目珠游动或目偏不瞬(3分)
发病即达高峰d.(8分)
分)b.正常(0
肢体
a.两手握固或口噤不开(3分)
弦脉
分)a.是(3
3.痰证

(2涎多口a.粘分)
神情
a.) (2表情淡漠或寡言少语分
(4痰涎吐呕或咯b.痰)分
b.)(3神情呆滞或反应迟钝或嗜睡分
(6粘而痰c.多分)
脉象
(3滑或濡a.分)
(8鸣痰鼻d.鼾分)
头昏沉
分有a. (1)
舌苔
(6腻或水滑a.分)
)(0分b.无
(8 b.厚腻分)
体胖臃肿
) (1分a.是
舌体
(4 a.胖大)分
) (2分a.有
舌苔
(5a.苔少或剥脱苔分)
分)b.无(0
光红无苔b. (7分)
耳鸣
分)a.有(2
神情
(1心烦易怒a.)分
分b.无(0)
(2心烦不得眠b.)分
干燥
分a.咽干口燥两目干涩或便少尿少(2)
(3c.躁扰不宁分)
脉象
分a.弦细或细数(1)
总分
诊断标准使用说明1、评分说明:分。每一证候的得分是将诊断这一证候的各项所得最高分相加而成。满分均为30、证候诊断说明:2证候诊断得分分为证候诊断成立。≥7轻度分7-14中度15-22分重度23≥分
)b.肢体抽动(5分
分)b.否(0
肢体拘急或颈项强急(7分)c.

中医病症积分量表

中医病症积分量表

中医病症积分量表一、背景介绍:中医病症积分量表是一种常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评估患者病情的工具。

通过将各种病症进行分类,并使用积分的方式给予权重,可以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和疾病类型。

二、目的:本文档的主要目的是介绍(完整版)中医病症积分量表的内容和使用方法,帮助医生、医学研究者和中医爱好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量表。

三、(完整版)中医病症积分量表内容:1. 病症分类:将各种常见的中医病症进行分类,如头痛、肩颈痛、胃痛等。

2. 病症权重:每种病症都被赋予一个积分权重,该权重反映了该病症对患者整体病情的重要程度。

权重的确定基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

3. 病症积分计算:根据患者病情的症状和体征,在每个病症分类中选择相应的病症并计算积分,最后将各个病症的积分相加得出总积分。

4. 积分解读:根据患者的总积分,可以判断其病情的程度,进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中药调配。

四、(完整版)中医病症积分量表的使用方法:1. 确认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如观察舌苔、测量脉搏等。

2. 选择相应的病症和计算积分: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从每个病症分类中选择相应的病症,并根据权重计算积分。

3. 汇总积分和解读结果:将各个病症的积分相加得出总积分,并根据总积分的范围进行病情解读。

4. 制定治疗方案和调配中药: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和疾病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调配适当的中药。

五、注意事项:1. 量表的使用需要具备一定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

2. 各类病症的权重可能会根据不同的中医流派和地域有所差异。

3. 量表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和治疗还需要结合其他的临床信息和医生的判断。

六、结论:(完整版)中医病症积分量表是一种有助于中医临床实践的评估工具,它能够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疾病类型,并为制定治疗方案和调配中药提供依据。

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症候评价量表(附)

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症候评价量表(附)
口感时饮水,口苦如涩

胸闷气短

偶有发生
经常出现
持续存在


偶有咳痰
痰液较多,且难咳出
痰涎雍盛,喉中有痰鸣
面色晄白

面唇无华
面唇色淡
面唇苍白
气短自汗

偶有少量汗出
汗液较多
安静休息时仍有自发出汗

异常(2分)
好转(1分)
正常(0分)

舌质

舌苔

脉象
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量表


无(0分)
轻度(2分)
中度(4分)
麻木严重,触之感觉消失,严 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


无(0分)
轻度(1分)
中度(2分)
重度(3分)
流涎

进食说话时偶有少量流涎
安静休息时亦有自发流涎
流涎严重,持续而不能停止
吞咽困难

进食时稍有食物停滞感觉,进食
速度不受影响
进食时食物停滞感觉明显,进食速
度较正常慢
不能自主吞咽,进食必须依靠 鼻饲管
饮水呛咳
整夜不能入睡,需药物才能入睡
心悸健忘

偶有心悸健忘
常有心悸健忘
频繁发生心悸健忘
面红目赤

轻微面红目赤
明显面红目赤
目赤如鸠,面赤如妆
咽干口苦

口微干,晨起口苦
口干少津,口苦食不知味
口感时饮水,口苦如涩
发热恶风

偶有发热恶风
发热恶风时常出现
发热恶风持续不能消退
口渴不欲饮

偶有口渴
常有口渴
持续口渴,饮水难以缓解

(完整word版)中医症候量表.docx

(完整word版)中医症候量表.docx

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中风病证候量化诊断标准1.风证a.48 小时达到高峰(2 分 )舌体a.舌体颤抖(5 分 )起 b.24 小时达到高峰(6 分 ) b.舌体歪斜且颤抖(7 分 )病 c.病情数变(6 分 )目珠a.目珠游动或目偏不瞬(3 分 )d.发病即达高峰(8 分 ) b.正常(0 分 )肢a.两手握固或口噤不开(3 分 )弦脉a.是(3 分 )b.肢体抽动(5 分 ) b.否(0 分 )体c.肢体拘急或颈项强急(7 分 )头晕头 a.头晕或头痛如掣(1 分 )总分痛 b.头晕目眩(2 分 )2.火热证舌 a.舌红(5 分 )面目呼 a.声高气粗或口唇干红(2 分 )质 b.舌红绛(6 分 )吸气味 b.面红目赤或气促口臭(3 分 )a.薄黄(2 分 )发热a.有(3 分 )舌b.黄厚(3 分 ) b.无(0 分 )苔c.干燥(4 分 )脉象 a.数大有力或弦数或滑数(2 分 )d.灰黑干燥(5 分 )口中感 a.口苦咽干(1 分 )大a.便干便难(2 分 )觉b.渴喜冷饮(2 分 )B. 便干三日未解(3 分 ) a.有(1 分 )便尿短赤c.便干五日以上未解(4分) b.无(0 分 )神a.心烦易怒(2 分 )b.躁扰不宁(3 分 )总分情c.神昏谵语(4 分 )3.痰证a.口多粘涎(2 分 )神情a.表情淡漠或寡言少语(2 分 )b.咯痰或呕吐痰涎 (4 分 ) b.神情呆滞或反应迟钝或嗜睡(3 分 )痰c.痰多而粘(6 分 )脉象 a.滑或濡(3 分 )d.鼻鼾痰鸣(8 分 )头昏沉 a.有(1 分 )舌 a.腻或水滑(6 分 ) b.无(0 分 )苔 b.厚腻(8 分 )体胖 a.是(1 分 )舌 a.胖大(4 分 )臃肿b.否(0 分 )体b.胖大多齿痕(6 分 )总分4.血瘀证a.舌背脉络瘀张青紫(4 分 )舌b.舌紫暗(5 分 )c.有瘀点(6 分 )质d.有瘀斑(8 分 )e.青紫(9 分 )头 a.头痛而痛处不移(5 分 )痛 b.头痛如针刺或如炸裂(7 分 )面色脉象a.睑下青黑(2 分 )b.口唇紫暗(3 分 )c.口唇紫暗且面色晦暗(5 分 )a.沉弦细(1 分 )b.沉弦迟(2 分 )c.涩或结代(3 分 )[ 附加分 ]:高粘滞血症 (5分 )肢 a.肢痛不移(5 分 )总分体 b.爪甲青紫(6 分 )5.气虚证a.舌淡(3 分 ) a.大便溏或初硬后溏(1 分 )舌质b.舌胖大(4 分 )二便 b.小便自遗(2 分 )舌体c.胖大边多齿痕或舌痿(5 分 ) c.二便自遗(4 分 )a.稍动则汗出(2 分 ) a.手足肿胀(2 分 )汗 b.安静时汗出(3 分 )肢体 b.肢体瘫软(3 分 )c.冷汗不止(4 分 ) c.手撒肢冷(4 分 )体态 a.神疲乏力或少气懒言(1 分 )面色 a.面白(1 分 )声音 b.语声低怯或咳声无力(2 分 ) b.面白且面色虚浮(3 分 )c.倦怠嗜卧(3 分 )脉象 a.沉细或迟缓或脉虚(1 分 )d.鼻鼾细微(4 分 ) b.结代(2 分 )心悸 a.活动较多时心悸(1 分 ) c.脉微(3 分 )b.轻微活动即心悸(2 分 )总分c.安静时常心悸(3 分 )6.阴虚阳亢舌 a.舌体瘦(3 分 )热象 a.午后颧红面部烘热或手足心热(2 分 )质 b.舌瘦而红(4 分 )头晕 a.有(2 分 )舌 c.舌瘦而红干 (7 分 )目眩 b.无(0 分 )体 d.舌瘦而红干多裂(9 分 )盗汗 a.有(2 分 )舌 a.苔少或剥脱苔(5 分 ) b.无(0 分 )苔 b.光红无苔(7 分 )耳鸣 a.有(2 分 )神 a.心烦易怒(1 分 ) b.无(0 分 )情 b.心烦不得眠(2 分 )干燥 a.咽干口燥两目干涩或便少尿少(2 分 )c.躁扰不宁(3 分 )脉象 a.弦细或细数(1 分 )总分诊断标准使用说明1、评分说明:每一证候的得分是将诊断这一证候的各项所得最高分相加而成。

(完整版)中医疾候积分量表

(完整版)中医疾候积分量表

(完整版)中医疾候积分量表1. 引言中医疾候积分量表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中医疾候症状的工具。

通过对患者疾候症状的积分评估,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其身体病理状态,进而为中医师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完整版中医疾候积分量表的设计和使用方法。

2. 设计理念中医疾候积分量表的设计理念是基于中医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

量表包含多个维度,涵盖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病理状况,包括气血津液、脏腑功能、情志状态等。

每个维度都对应着一定的症状,并为这些症状设定了积分。

通过对患者疾候症状的积分评估,可以定量地评估其中医疾候状况。

3. 使用方法中医疾候积分量表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

患者需根据症状描述选择对应的程度,并为每个症状给出积分。

量表共包含多个问题,每个问题包含不同选项,患者需选择与自身情况最相符的选项,并为其积分。

在评估过程中,患者应按照实际情况回答问题,并根据自身体验为症状评分。

评分过程中要求患者尽量客观、准确地描述症状程度,并遵循量表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4. 评分标准中医疾候积分量表的评分标准是一套根据中医理论制定的标准,旨在准确反映患者症状的程度。

具体评分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量表维度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症状程度的描述,如轻、中、重等。

- 症状对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程度,如影响较小、影响较大等。

- 症状的持续时间,如持续时间较短、较长等。

- 病情的发展趋势,如稳定、逐渐加重等。

评分标准应明确、准确,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5. 结论中医疾候积分量表是一种帮助中医师评估患者中医疾候症状的工具。

通过对患者疾候症状的积分评估,可以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其身体病理状态,从而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量表的设计和使用方法应结合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完整版中医疾候积分量表的介绍,希望能对中医师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有所帮助。

全版:中医疾病症状计分表

全版:中医疾病症状计分表

全版:中医疾病症状计分表
1. 前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全版的中医疾病症状计分表,以帮助医生和病人更好地了解和评估中医疾病症状。

该计分表基于中医理论和实践,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中医疾病。

2. 计分表
3. 使用说明
- 医生和病人可根据病人的实际症状,在每个症状对应的分值范围内选择一个分值,以反映病人的症状程度。

- 病人可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适当的分值,并在就医时向医生提供该计分表,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病情。

4. 注意事项
- 本计分表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意见。

- 在使用本计分表时,请务必结合其他医学检查和医生的专业意见,综合评估病情。

感谢您使用本中医疾病症状计分表,希望能为您的健康提供一定的帮助!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心呕吐
□1无
□2偶有恶心
□3时有恶心,偶有呕吐
□4频频恶心,有时呕吐
烦躁易怒
□1无
□2有时情绪不稳,烦躁发怒
□3易烦躁发怒,但多数能控制
□4经常烦躁发怒,难以自我控制
腰酸
□1无
□2晨起腰酸,捶打可止
□3持续腰酸,劳则加重
□4腰酸如折,休息不止
便溏
□1无
□2每日少于3次,大便不成形
□3每日3-6次,不成形
盗汗
□1无
□2头颈部汗出为主,偶有
□3胸背潮湿,反复出现
□4周身潮湿如水洗,经常出现
舌:
苔:
脉象:
中医辨证:
□4每日7次以上,成稀水样
小便Hale Waihona Puke 黄□1无□2小便稍黄
□3小便深黄而少
□4小便黄赤不利
面色萎黄
□1无
□2面色黄而尚润泽
□3面色黄而欠润泽
□4面色黄而干枯
面色无华
□1无
□2面色欠润泽
□3面色淡白,无血色
□4面色苍白无血色,兼虚肿
肢体困重
□1无
□2有困重感,尚不影响活动
□3肢体沉重,活动费力
□4沉重如裹,活动困难
中医症候积分
(请在四项备选结果中选择其中之一,并记录相应的“分值”)
常见症状
量化分数
倦怠乏力
□1无
□2肢体稍倦,可坚持轻体力工作
□3四肢乏力,勉强坚持日常活动
□4全身无力,终日不愿活动
胁肋胀痛
□1无
□2偶有
□3常有
□4持续
口苦
□1无
□2晨起口苦
□3经常口苦
□4口苦持续不解
口淡
□1无
□2口中轻微无味
□3口淡较重
□4口淡不欲饮食
口腻
□1无
□2偶觉口腻
□3时有口中粘腻
□4持续口中粘腻
自汗
□1无
□2动则汗出
□3稍动即汗出
□4不动汗自出
腹胀
□1无
□22偶有腹胀或食后腹胀
□3腹胀较重,每日达6小时
□4整日腹胀或腹胀如鼓
脘闷
□1无
□2偶尔
□3经常
□4整日
食欲不振
□1无
□2食量减少1/3以下
□3食量减少1/3以上
□4食量减少1/2以上
目干
□1无
□2双目少津
□3双目滞涩不爽,视物常模糊
□4双目干燥,昏暗不明
口干
□1无
□2口微干
□3晨起口干少津
□4整日觉口干时欲饮
耳鸣
□1无
□2轻微
□3耳鸣重听,时发时止
□4耳鸣不止,听力减退
五心烦热
□1无
□2手足心微热
□3心烦手足心灼热
□4烦热不欲衣被
午后潮热
□1无
□2偶而
□3反复
□4明显,经常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