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ppt
合集下载
《雨巷》 课件ppt(24张PPT)

社会黑暗困顿 的大环境。
油纸伞对于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
写实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家一般都用油纸伞,比较普遍;
写意
雨水打在油纸伞上,飘忽朦胧,与悠长悠长的雨巷相映衬,刚 好营造出一种幽静朦胧的意境。
油纸伞给人一种怀旧的距离感,在独特的环境中能产生一种清远的氛围。
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有人认为是一首理想诗,你认为呢?
合 作 探 究
诗中主要书写了哪些意象?
我
雨巷
油纸伞
篱墙 丁香姑娘
合 作 探 究
丁香姑娘具有怎样的特点,象征着什么? 忧愁迷茫 楚楚动人 优雅 惹人爱怜 小家碧玉 像梦一般出现又消失
“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了诗人在大革命失败 后苦苦追求的革命前景和希望。
戴望舒的雨巷是光指江南雨季的小巷吗?这些意象指什么?
运用象征手法,朦胧、 含蓄。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 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 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 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情怀,并 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妙用复沓句
第三节:“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第四节:“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用两个“飘”表现丁香姑娘的 倏忽而至。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丁香姑娘的一切都在雨的哀曲 里消散了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寻梦者ppt课件

等到自己“鬓发斑斑,
眼睛朦胧”的时候,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那“金色的贝”才终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吐出了“桃色的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 珠”,“寻梦者”的
来了。
理想终于实现了:
“一个梦静静地升上
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 来了,
最后一节与篇首呼应:“你的 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 妍的花来了”,在次加强梦的 绚丽多彩。首尾相互呼应形成
寻梦者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现代派诗坛领袖
戴望舒(1905.3.5~1950.2.28) 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 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 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 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恩等。浙 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人。他 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 属。”诗集有《我的记忆》《望 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 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 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
共结并蒂莲
沉浸在失恋伤痛中的戴望舒,当时住在刘呐鸥的江湾公园的公寓, 与穆时英一家挨得很近,为了抚慰戴望舒爱情的伤口,穆时英将 自己的妹妹穆丽娟介绍给戴望舒。小他12岁的穆丽娟的清纯、秀 丽一下就迷住了戴望舒,使他很快从感情的困厄中挣脱出来,并 于第二年结婚。但1938年5月,戴望舒全家由上海乘船到香港后, 两人间的感情逐渐有了分歧,他们常常因一点小事而大动干戈。 据穆丽娟忆起当年生活时说:“他对我没有什么感情,他的感情给 施绛平了。”1940年冬,穆丽娟回到上海决定离婚,戴望舒得知 消息后,便给穆丽娟发出“绝命书”:“从我们有理由必须结婚的那 一天起,我就预见这个婚姻会给我们带来没完的烦恼。但是我一 直在想,或许你将来会爱我的。现在幻想毁灭了,我选择了死, 离婚的要求我拒绝,因为朵朵(大女儿戴咏素)已经5岁了,我 们不能让孩子苦恼,因此我用死来解决我们间的问题,它和离婚 一样,使你得到解放。尽管这封"绝命书"写得如此伤感,还是未 能动摇穆丽娟离婚的决心。戴望舒只好在离婚协议上签字,根据 协议,戴咏素归戴望舒抚养。
2024年度寻梦者戴望舒诗歌朗诵PPT模板

通过寻梦者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时 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鼓励人们 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2024/3/23
诗歌中的“梦”既指个人的梦想,也 指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
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象征主 义手法,展现了戴望舒独特的艺术风 格。
6
02
诗歌内容解读
2024/3/23
7
结构与布局
01
02
影视作品
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深入探讨寻梦 者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
25
观众互动环节:分享你心中“寻梦者”形象
现场互动
邀请观众上台分享自己 心中的“寻梦者”形象 ,可以是亲人、朋友、 偶像等,讲述他们的故 事和追梦经历。
2024/3/23
26
线上互动
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发 起话题讨论,让更多人 参与分享自己心中的“ 寻梦者”形象和相关故 事。
社会角色差异
03
中国文人寻梦多体现为一种个体情感的宣泄,而西方寻梦者则
更多地承载着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使命。
22
06
艺术拓展:以寻梦者为题材创作作品欣 赏
2024/3/23
23
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呈现
音乐作品
通过不同风格的音乐,如古典、流行、民谣等,诠释寻梦者的情感 与追求。
舞蹈作品
运用现代舞、芭蕾舞、民族舞等舞蹈形式,展现寻梦者在追梦路上 的挣扎与奋斗。
情感传递
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 变化,传递诗歌中的情感,引导听 众进入诗歌的意境。
12
语速、停顿和重音处理
语速控制
根据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控制朗 诵的语速,使朗诵更具节奏感和
音乐美。
停顿处理
2024/3/23
诗歌中的“梦”既指个人的梦想,也 指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
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象征主 义手法,展现了戴望舒独特的艺术风 格。
6
02
诗歌内容解读
2024/3/23
7
结构与布局
01
02
影视作品
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深入探讨寻梦 者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
25
观众互动环节:分享你心中“寻梦者”形象
现场互动
邀请观众上台分享自己 心中的“寻梦者”形象 ,可以是亲人、朋友、 偶像等,讲述他们的故 事和追梦经历。
2024/3/23
26
线上互动
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发 起话题讨论,让更多人 参与分享自己心中的“ 寻梦者”形象和相关故 事。
社会角色差异
03
中国文人寻梦多体现为一种个体情感的宣泄,而西方寻梦者则
更多地承载着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使命。
22
06
艺术拓展:以寻梦者为题材创作作品欣 赏
2024/3/23
23
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呈现
音乐作品
通过不同风格的音乐,如古典、流行、民谣等,诠释寻梦者的情感 与追求。
舞蹈作品
运用现代舞、芭蕾舞、民族舞等舞蹈形式,展现寻梦者在追梦路上 的挣扎与奋斗。
情感传递
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 变化,传递诗歌中的情感,引导听 众进入诗歌的意境。
12
语速、停顿和重音处理
语速控制
根据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控制朗 诵的语速,使朗诵更具节奏感和
音乐美。
停顿处理
戴望舒:雨巷(精美课件)_图文

【欣赏诗艺】
3、词的重叠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 ,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 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 ”,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 二、三节间的“彷徨”。
【欣赏诗艺】
4、诗歌的押韵
《雨巷》共7节,每节6行, 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 巷,悠长,彷徨,姑娘,芬 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使得 音节舒缓悠扬。
中国古典诗词的“丁香”情结
【欣赏诗艺】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
中国古典诗词的“丁香”情结
【欣赏诗艺】
手卷真珠上玉钩, 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 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楚暮, 接天流。
——南唐·李璟
【质疑探究】
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 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 的出现, 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 彩虹。
【质疑探究】
2、“雨巷”的象征意义
当时黑暗而沉闷 的社会现实
没有声音 没有欢乐 没有阳光
【欣赏诗艺】
二、朦胧优美的意境
象征手法
既明白又朦胧,既确定又飘忽 。
感情表现得更加含蓄蕴藉,也给读 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戴望舒:雨巷(精美课件)_图文.ppt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
【写作背景】
在当时血雨腥风的年代里,白色恐怖笼罩了全国,革命 转入了低潮。戴望舒和当时一部分知识青年一样,感到大革 命失败以后幻灭的痛苦,心头忧郁,极度苦闷,在孤寂中咀 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 然而却还有有着一些朦胧的希望,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 和追求的双重情调。《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境的体现 。
优选戴望舒雨巷ppt(共23张PPT)

❖ 你说你曾一度迷失在无边的诗海,寂寞地被困在冷冷的 雨季。你说,她翩然而至,在这寂寞的雨季唤醒了你沉 睡已久的心灵。
❖ 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孩,只因伞 下那双透明闪亮的双眸,嘴角轻含的淡淡忧郁,呵 !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女子,竟使你许久不曾开启 的心房,如花般静静地绽放。
❖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 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在特定时代的哀婉 的心曲。今天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走近戴望舒, 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一样的姑娘 的芬芳。
丁香先生:忧愁感伤、寂寥迷惘
三、知人论世:原因探究
作者用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等 典型的意象,准确的传达出了“忧伤 ”这种典型情绪。那为什么戴望舒这 么忧伤呢?
忧伤
?
1、失恋的痛苦:
在爱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恋爱在1927年,他爱恋着同学施
蜇存的妹妹,后来恋爱失败了,戴望舒十分痛苦。
"雨巷"象征了人生际遇上的低谷。
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
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雨巷"象征了人生际遇上的低谷。
今天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芬芳。 (pánghuáng)
构成了全诗迷离,凄凉又哀伤的超然意境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 实又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1924年考入 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 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 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 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的领 袖。《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 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 》“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戴望舒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 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孩,只因伞 下那双透明闪亮的双眸,嘴角轻含的淡淡忧郁,呵 !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女子,竟使你许久不曾开启 的心房,如花般静静地绽放。
❖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 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在特定时代的哀婉 的心曲。今天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走近戴望舒, 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一样的姑娘 的芬芳。
丁香先生:忧愁感伤、寂寥迷惘
三、知人论世:原因探究
作者用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等 典型的意象,准确的传达出了“忧伤 ”这种典型情绪。那为什么戴望舒这 么忧伤呢?
忧伤
?
1、失恋的痛苦:
在爱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恋爱在1927年,他爱恋着同学施
蜇存的妹妹,后来恋爱失败了,戴望舒十分痛苦。
"雨巷"象征了人生际遇上的低谷。
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
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雨巷"象征了人生际遇上的低谷。
今天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芬芳。 (pánghuáng)
构成了全诗迷离,凄凉又哀伤的超然意境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 实又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1924年考入 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 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 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 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的领 袖。《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 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 》“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戴望舒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新《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戴-望-舒(共25张PPT)剖析

视觉:“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嗅觉:“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触觉:“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黄河的水夹泥沙 在指间滑出”“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 婴孩手中乳” 味觉: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深沉的爱国之情
切肤的沦亡之痛
线索:手掌的感受。
4、“辽远的一角”是指什么?
指敌后人民的抗日根据地,没有被侵 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
我 用 残 损 的 手 掌
摸 索 这 广 大 的 土 地
灰烬
表达了对侵略者
血和泥 无比的痛恨,对
沦陷区 像牲口一样 祖国支离破碎的
活,像蝼蚁 惨状无比痛心。
一样死。
对
比
太阳
表达了作者对
解放区
春
解放区的无比
驱逐阴暗, 带来苏生。
向往,因为她 是民族的希望。
我撑着油纸伞,独自 撑着油纸伞
彷徨在悠长、悠长
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戴望舒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5、读“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 婴孩手中乳”一句,这是诗中第二次出现“我 用残损的手掌”,有什么作用?“恋人的柔 发”“婴孩手中乳”这两个意象选用得恰如其 分,你认为好在哪里? 强调。因爱国而受到敌人迫害的“我”在这 块温暖明朗的土地上找到了安慰。
这两个意象使人对解放区倍感亲切。
6、“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 样死……”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起了什么作用?
深沉的爱国之情
切肤的沦亡之痛
线索:手掌的感受。
4、“辽远的一角”是指什么?
指敌后人民的抗日根据地,没有被侵 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
我 用 残 损 的 手 掌
摸 索 这 广 大 的 土 地
灰烬
表达了对侵略者
血和泥 无比的痛恨,对
沦陷区 像牲口一样 祖国支离破碎的
活,像蝼蚁 惨状无比痛心。
一样死。
对
比
太阳
表达了作者对
解放区
春
解放区的无比
驱逐阴暗, 带来苏生。
向往,因为她 是民族的希望。
我撑着油纸伞,独自 撑着油纸伞
彷徨在悠长、悠长
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戴望舒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5、读“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 婴孩手中乳”一句,这是诗中第二次出现“我 用残损的手掌”,有什么作用?“恋人的柔 发”“婴孩手中乳”这两个意象选用得恰如其 分,你认为好在哪里? 强调。因爱国而受到敌人迫害的“我”在这 块温暖明朗的土地上找到了安慰。
这两个意象使人对解放区倍感亲切。
6、“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 样死……”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起了什么作用?
雨巷戴望舒PPT精品文档

戴 代走望诗进人舒。(作又19称者05“.3雨.5~巷1诗9人50”.2,.28中)国现现
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
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浙江杭县( 今杭州市余杭区)人。
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
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
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
5
返回
雨巷
悠长,悠长,又寂寥
雨:细雨——阴暗潮湿 哀曲——凄迷悲凉
巷:青石板——幽深、神秘 篱墙——颓圮、古旧
既有雨的愁苦的意味, 又有巷的压抑、迷茫
6Hale Waihona Puke 返回丁香开在暮春时节, 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 外形单薄细弱, 开花时一团一团,形状象结 所以又称 “丁香结”。
丁香
7
丁香
•竹叶岂能消积恨, 丁香空解结同心。 ——韦庄
主旨:借幽深的雨巷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借美好的“丁香一般的姑娘“表达了对美好 的向往。
朦胧恍惚的风格给整首诗加上了美丽的色彩。
19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我摸/索白用/残这山损广的的大手的雪掌土地峰:冷到彻骨, 这黄这一河角的/已水变成夹灰烬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这南那一一片的角湖水//只该田是是血我,和的泥家你;乡当, 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在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2
朗读这首诗,读准字音。 本诗传达出一种什么情绪?
愁怨、忧伤、寂寞……
3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首诗, 思考以下问题(请作批注):
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
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浙江杭县( 今杭州市余杭区)人。
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
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
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
5
返回
雨巷
悠长,悠长,又寂寥
雨:细雨——阴暗潮湿 哀曲——凄迷悲凉
巷:青石板——幽深、神秘 篱墙——颓圮、古旧
既有雨的愁苦的意味, 又有巷的压抑、迷茫
6Hale Waihona Puke 返回丁香开在暮春时节, 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 外形单薄细弱, 开花时一团一团,形状象结 所以又称 “丁香结”。
丁香
7
丁香
•竹叶岂能消积恨, 丁香空解结同心。 ——韦庄
主旨:借幽深的雨巷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借美好的“丁香一般的姑娘“表达了对美好 的向往。
朦胧恍惚的风格给整首诗加上了美丽的色彩。
19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我摸/索白用/残这山损广的的大手的雪掌土地峰:冷到彻骨, 这黄这一河角的/已水变成夹灰烬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这南那一一片的角湖水//只该田是是血我,和的泥家你;乡当, 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在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2
朗读这首诗,读准字音。 本诗传达出一种什么情绪?
愁怨、忧伤、寂寞……
3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首诗, 思考以下问题(请作批注):
戴望舒ppt

一份情愁
他在等待, 等一朵丁香花的开放
黄 瑶
1006040254
戴望舒(1905.3.5—1950.,原 名戴朝安,又名戴 梦鸥。笔名艾昂甫、 江思等。 望舒是神话传说中 替月亮驾车的女神, 美丽温柔,纯洁幽 雅,所以也是月亮 的别称。
这幢粉墙黛瓦、泥壁木 窗的中式里弄楼房,为 著名诗人戴望舒故居, 著名诗篇《雨巷》之 “原型”。诗中的雨巷 有大塔儿巷的影子,小 巷的幽静悠长和略带忧 郁的气质给了童年、少 年和青年都在此生活的 戴望舒创作的灵感。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 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 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 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 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 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三、诗体的散文美
戴望舒从《我的记忆》开始,逐渐摆脱 格律诗的樊篱,开始为自己制造“最适 合自己走路的鞋子”,即以自由的散文 化手法传达感情。这种现代口语形式的 自由诗体,显示出了戴望舒诗歌所具有 的另一种艺术美——散文美,这种创作 风格也确立了诗人现代派诗歌的地位。
谢谢大家!
。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
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 “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 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 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行走的彷徨者。 “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 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 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 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 渺茫的、难以实现的。
他在等待, 等一朵丁香花的开放
黄 瑶
1006040254
戴望舒(1905.3.5—1950.,原 名戴朝安,又名戴 梦鸥。笔名艾昂甫、 江思等。 望舒是神话传说中 替月亮驾车的女神, 美丽温柔,纯洁幽 雅,所以也是月亮 的别称。
这幢粉墙黛瓦、泥壁木 窗的中式里弄楼房,为 著名诗人戴望舒故居, 著名诗篇《雨巷》之 “原型”。诗中的雨巷 有大塔儿巷的影子,小 巷的幽静悠长和略带忧 郁的气质给了童年、少 年和青年都在此生活的 戴望舒创作的灵感。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 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 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 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 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 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三、诗体的散文美
戴望舒从《我的记忆》开始,逐渐摆脱 格律诗的樊篱,开始为自己制造“最适 合自己走路的鞋子”,即以自由的散文 化手法传达感情。这种现代口语形式的 自由诗体,显示出了戴望舒诗歌所具有 的另一种艺术美——散文美,这种创作 风格也确立了诗人现代派诗歌的地位。
谢谢大家!
。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
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 “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 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 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行走的彷徨者。 “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 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 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 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 渺茫的、难以实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望舒1940年冬致穆丽娟
第一句: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 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 诚挚。 “寂寞”,既写诗人奔赴墓地时的心境, 更借此形成此诗之中心意象。“寂寞”是 诗人自己的强烈感受。“寂寞”同时也隐 指女作家一生特别是晚期的境况:“半生 遭白眼冷遇”,“我的心情永远是如此抑 郁”,“如今我只感到寂寞!”(萧红自 述。) 二者融而为一,构成了诗篇的基点和最主 要的感情色调。
戴望舒、结婚照.ppt
戴望舒、杨静及其子女.ppt
戴望舒、穆丽娟结婚照
戴望舒、杨静及其子女
戴 望 舒 手 迹
1. 萧红与戴望舒
萧红(1911-1942)是身 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 现代女性作家。她原名张 迺莹,另一笔名悄吟,出 生于黑龙江呼兰。 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 场》。1936年东渡日本。 l940年抵香港,发表中篇小 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 小说《呼兰河传》。
2. 诗歌的意蕴分析
第三句: “我等待着”,暗指对抗战胜利的期盼 ,亦可以看作对命运多舛人生的省察。 “长夜漫漫”,喻指风雨如晦的敌寇统 治,那是女作家贫病交加郁郁而终、诗 人系狱饱受折磨的政治背景,是二人结 下深厚情谊的外在原因;也可分析出内 中所包含的漫漫艰辛人生长路之寓意。录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1944年12月20日 载于《新华日报》1946年1月22日
2. 诗歌的意蕴分析
本诗是哀悼友人之作,题旨多见, 难得的是作者将这样一首四行短诗 写得充满蕴涵。
2. 诗歌的意蕴分析
5、诗的思想内涵
家事:家庭变故、朋友情谊、内心的煎 熬。(传记学批评) 国事:外敌入侵,苦难无边,无尽的等 待。 天下事(人类):生死之辩。人的生存境 遇,存在之思。
5.1从诗人的个人际遇理解本诗
“茶花”:高洁、自然、清纯、朴素、秀 逸的象征。 “红山茶”:使上述感情更加深沉,在 委婉中蕴含着激情。它如同一把燃烧的 火炬,照亮了这个世界,同时也映衬着 两位作家动人的精神品格。
二、作品分析
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1944年11月20日
1、诗的版本。
版本一。
墓边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偷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1944年9月10日载香港《华侨日报· 文艺周刊》 33期,原题《萧红墓边口占》。
1935年12月,在 鲁迅的帮助下,成 名作《生死场》出 版,鲁迅为之作序。 萧红由此蜚声文坛。
1938,萧红与萧军分手。 1939年与端木蕻良在武汉结婚。 1940年1月,萧红与端木蕻良抵香港,在这 里创作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 1942年1月22日,萧红被误诊, 死在一所临时医院。葬于香港浅 水湾。 死前有言:“我将与蓝天碧水永 处”。
3.何以经典?
从类型上说,这首诗仿效了悼亡诗的传 统,但由于诗人和被追悼者的关系只是 作家之间的倾慕,所以它在借助悼亡诗 的基本情景的同时,又迅速偏离了典型 的悼亡诗的图式,转而探询人生的奥义 。
4、诗的特点
语言干净、朴素、洗练,富于质感、充 满了暗示。 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 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着激情。 在对比中展开思想,结构平衡而协调(长 与短、轻与重、动与静、焦灼与安逸、 生与死)。
1. 萧红与戴望舒
戴望舒亦是近代文 坛上的大家。一首 《雨巷》令人追思 无限。本诗是他的 另一名篇
1. 萧红与戴望舒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 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而在此之前, 萧红已应望舒的约稿,在戴主持的《星岛日报 》之《星座》副刊发表作品。1940年秋,萧红 晚期的主要作品《呼兰河传》,也经望舒之手 在《星岛日报》连载。1942年1月20日,萧红 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25日,葬于浅水湾丽 都酒店海边。当年11月,戴望舒与好友叶灵凤 一同第一次拜谒萧红墓,摄有照片,“口占” 初稿当即在此时吟就。
第四句: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写诗人所 感受到的女作家此时此地之心境。体 现出一种特殊的意境与心态。
3.何以经典?
这首诗最令人吃惊的地方,就在于展露 了一种诗歌的成熟。这种成熟不仅涉及 到诗人的心智(特别是生与死,自然与 人生的关系,对自身境况的意识),也 洋溢在诗歌的语言上(如此干净,朴素 ,洗练,而又富于暗示性);更为重要 的、还在于其中所包含的不同层面的成 熟之间的相互协调。
2. 诗歌的意蕴分析
第二句: “放一束红山茶”在墓中人“头边”,写出生 者与逝者之间祭奠与被祭奠的关系,描绘了一 幅惯常经见却又是不寻常的仪式,流露出作家 间纯真的怀念和哀思 作者敬献的一束红山茶花,如一柄燃烧的火炬 ,隐喻和赞扬亡者生命之灿烂,亦映照出悼者 心情的庄严与热烈,也表达了对残暴者的默默 抗争。
1930年,逃婚出走至北平,考入 女师大附中,后被未婚夫汪殿甲 追到,1932年被抛弃在哈尔滨的 东兴顺旅馆,险些被卖到妓院以 抵还六百多元的食宿费。孤苦无 助、重病缠身的她向报社求助, 报社编辑萧军借松花江发大水的 时机救出萧红。萧红也从此走上 写作之路。1933与萧军自费出版 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
一、戴望舒生平简况
1905年生于浙江杭州。 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 学学习法文。 1926年起开始文学创 作,加入共青团。 1928年发表《雨巷》 被称为“雨巷诗人”。 1929年4月,诗集《我 底记忆》出版。
1932年赴法国留学。 1933年,诗集《望舒草》出版。 1935年回国。 1936年,与穆丽娟结婚。 1937年,出版《望舒诗稿》。 1938年,在香港主持 《星岛日 报》文艺副刊《星座》。 1940年,妻子返回上海,后离婚。 1942年春,被投入日本监狱。 1943年,与杨静结婚。 1949年,与杨静离婚,返国。 1950年2月28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