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页岩气排采工艺的技术现状及效果分析_张宏录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页岩气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具有丰富的资源储量和广泛的分布区域。
我国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但在勘探开发方面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推动我国页岩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一、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目前,我国页岩气的勘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在资源评价方面,我国页岩气的勘探水平虽有所提高,但整体处于起步阶段。
缺乏系统化的资源储量评价体系和技术标准,导致资源评价的不确定性较大。
而在勘探技术方面,我国页岩气勘探主要依赖于国外引进的技术和设备,多数勘探项目存在技术装备、人才和经验等方面的不足。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投入相对不足,导致部分地区页岩气勘探工作滞后。
虽然目前我国页岩气的勘探领域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仍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1. 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我国页岩气的开采技术和装备相对滞后,部分技术难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
2. 资源勘探精度不高。
当前页岩气的资源评估中,尤其是页岩气的储层特征、储层裂缝网络等方面的勘探技术还不够成熟,导致资源勘探的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加强勘探技术研究。
3. 勘探投入不足。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工作投入相对不足,导致页岩气的勘探出现滞后局面,需要提高勘探投入,提升资源勘探的范围和精度。
4. 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页岩气资源勘探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和制度不完备的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三、发展建议1. 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
加强页岩气的相关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提高页岩气开采和勘探的技术水平,推动页岩气资源的有效开发。
2. 完善资源勘探技术和装备。
加强页岩气勘探工程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引进,提高勘探设备和技术水平,降低勘探成本,提高资源勘探的精度和效率。
延川南区块煤层气排采工艺技术现状及建议

降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 ,2 煤层渗透率在 002 . ~ 3 0 13m . 5 d之 间 ,1 煤 层 渗 透 率 在 006 7 0 . 2 026m 之间,煤储层渗透率较低。 . 5d 2 截止 2 1 年 8 ,华东分公 司延川南 区块煤 01 月 层气共有排采井 3 5口,开井 3 5口。其 中:螺杆泵 排采井 2口, 电潜泵排采井 1 管式泵排采 3 口, 2口。
关键 词 :煤层 气 排采 工 艺技 术 检 泵 周期
Co le ta e P o u t n Te h oo y a d T c nc lSau n ab d Meh n r d ci c n lg n e h ia tts a d o
S g e to s i n h a o t l c u g sin n Ya c u n S u h B o k
t u t o e e ab d me a e i o T i p p ri t d c sY n h a u l k C M O rd cin W el i i ft o le t n r w. hs a e r u e a c u n s t bo B rW p o u t l n y h h n no oh c o s tc n lg i a o i n ,a d f d o tte s rw p p rW i e po e s o i i g h e man p o lm f e h oo y st t n l t g n n u ce u n t r c s fm n n ,t i rb e s o ui f i i h m O h h or p n i g tc nc l u eme s rst t e c r s o d n e h ia o tr a u e o i rv e w oeb o k Y n h a B d v lp n e e a e cn mp o et h l lc a e u C M e eo me t v lh s h n l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传统能源逐渐枯竭,我国页岩气的勘探已经成为新的重点领域。
目前,我国页岩气的勘探进展缓慢,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展望未来,我国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政策支持,进一步拓展页岩气勘探的深度和广度,建立健全的产业体系,以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目前,我国页岩气的勘查开发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等地。
这些地区具有较大的地质储层,但勘查难度大、成本高。
在页岩气勘探方面,我国的技术仍需提高,尤其是在水力压裂技术、地质模拟技术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与此同时,政策支持也不够,需要更多的鼓励和优惠政策,才能刺激企业积极投入页岩气勘探中。
针对我国页岩气勘探的现状和发展需要,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勘探效率和储量1.加强水力压裂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页岩气开采效率。
建立完善的压裂流程和参数优化方法,提高水力压裂的效率和质量。
2.加强地质模拟和预测技术研发,减少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成功率。
建立完善的页岩气构造模型,提高气藏预测的准确性。
3.推广新技术,如CO2注入增产技术,提高产量和采收率。
二、加大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例如对页岩气勘探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资金扶持政策等,鼓励企业积极投入到页岩气勘探研究中。
2.加强与国际资本的合作,引入外部资金和技术,提高勘探效率,优化产业结构。
3.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紧密围绕国家的产业战略发展,建设健全垂直一体化、水平联动的渐进式产业体系,构建产业生态。
三、加强环保,合理开发资源1.加强环保措施,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噪音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治理,保持生态平衡,推行绿色生产和绿色发展。
2.合理开发资源。
采用科学的采掘方案和盘活技术,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合理进行勘探开发,充分利用页岩气储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国页岩气勘探仍需要在技术、政策、环保等方面加强。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新突破及前景展望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新突破及前景展望近年来,页岩气成为了新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也将页岩气开发视作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一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勘探开发工作的加速推进,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为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就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新突破及前景展望进行探讨。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的新突破主要体现在技术上的创新和应用。
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提升,中国已经建成了多个页岩气示范工程,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
中国在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技术、地震勘探等方面都有了重要的进展,为页岩气的高效勘探和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中国还积极引进和开展国际合作,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和经验,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这些技术突破为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为更多页岩气资源的发现和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新突破还体现在政策支持和市场化改革方面。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政策,包括加大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资金支持、优惠政策的实施、产业链的完善等,为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保障。
中国还积极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加快推动能源市场化进程,为页岩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了更加灵活、多样的市场环境。
这些政策支持和市场化改革的新举措,为页岩气的全面勘探开发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方向和更加稳定的市场预期。
随着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新突破不断涌现,中国页岩气的前景也变得更加光明。
中国页岩气资源的丰富规模为中国提供了巨大的能源储备,能够有效应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页岩气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约为5000万亿立方米,为中国的能源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页岩气的产业化发展也将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持续动力。
页岩气产业化发展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为相关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中国经济整体的竞争力。
对我国的页岩气现状及开采的研究

对我国的页岩气现状及开采的研究摘要:页岩气藏具有两低两高的地质特征:低孔隙度,低渗透率,高含水饱和度,高非均质性。
这就决定了该类气藏的开发特点:自然产量低,往往达不到工业气流标准,一般要进行大型压裂措施、产量递减速度慢、生产周期长,一般超过30年。
页岩气藏开发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我国页岩气资源量丰富,目前尚处于开发初始阶段,开发潜力巨大。
在不久的将来页岩气必将成为我国能源供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能源安全提供有力保证。
关键词:页岩气我国开采一、概论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页岩气的形成和富集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
较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以稳定的速率产气。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页岩气是主体上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泥岩、高碳泥岩、页岩及粉砂质岩类夹层中的天然气,它可以生成于有机成因的各种阶段天然气主体上以游离相态(大约50%)存在于裂缝、孔隙及其它储集空间,以吸附状态(大约50%)存在于干酪根、粘土颗粒及孔隙表面,极少量以溶解状态储存于干酪根、沥青质及石油中天然气也存在于夹层状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甚至砂岩地层中为天然气生成之后,在源岩层内的就近聚集表现为典型的原地成藏模式,与油页岩、油砂、地沥青等差别较大。
与常规储层气藏不同,页岩既是天然气生成的源岩,也是聚集和保存天然气的储层和盖层。
因此,有机质含量高的黑色页岩、高碳泥岩等常是最好的页岩气发育条件。
页岩气发育具有广泛的地质意义,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盆地中,只是由于埋藏深度、含气饱和度等差别较大分别具有不同的工业价值。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泥页岩裂隙气、泥页岩油气藏、泥岩裂缝油气藏、裂缝性油气藏等大致与此相当,但其中没有考虑吸附作用机理也不考虑其中天然气的原生属性,并在主体上理解为聚集于泥页岩裂缝中的游离相油气。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目前,我国页岩气勘探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
尽管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页岩气勘探规模还相对较小。
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我国在页岩气技术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与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在页岩气水平钻井、水平压裂等技术方面还有待提高。
特别是在水平井控制技术和产能评价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我国页岩气勘探成本较高。
由于我国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国内市场对页岩气的不成熟,导致勘探成本相对较高。
如何降低勘探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关于页岩气的政策环境尚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页岩气的政策支持还不够明确,包括勘探和开采方面的税费政策、土地使用政策以及环保政策等。
政策的不确定性给企业的投资和勘探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大对页岩气技术的研发投入。
通过加强研究和合作,提高我国在页岩气勘探关键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引进和人才培养,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技术水平。
降低页岩气勘探成本。
通过改进勘探工艺流程、提高采收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等一系列措施,实现勘探成本的降低。
也可以加大对页岩气勘探的财政和税收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页岩气勘探的投入。
完善相关政策环境。
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页岩气勘探的政策支持。
加强与国际主要消费市场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页岩气项目,提高我国页岩气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在加大页岩气勘探力度的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环境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确保勘探和开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我国页岩气勘探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机会。
通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降低勘探成本、完善政策环境以及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可以推动我国页岩气勘探的快速发展,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新突破及前景展望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新突破及前景展望一、页岩气勘探开发新进展1. 技术突破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主要表现在水平钻井技术、多级压裂技术、地质勘探技术等方面。
通过水平钻井技术,可以实现对页岩气的有效开采;多级压裂技术则可以提高页岩气的产量和开采率;而地质勘探技术可以更准确地掌握页岩气的分布情况,为勘探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2. 成本降低中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成本一直是行业的关注焦点。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中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成本有了明显的下降。
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降低了企业的勘探开发成本,这为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3. 产量提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中国页岩气的产量也在不断提升。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页岩气的产量已逐年增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例如在四川盆地的页岩气田,其产量已经超过了传统天然气田,成为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一大亮点。
二、取得的成绩1. 资源储量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页岩气资源国家,页岩气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
根据权威机构的测算,中国的页岩气资源储量超过了1000万亿立方米,位居全球前列。
这为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产业链完善在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相关产业链也逐渐完善。
从勘探到开发,再到运输和利用,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这对于提升页岩气产业的整体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3. 环保效益相比传统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方式,页岩气勘探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更小,具有更好的环保效益。
这也符合中国近年来提倡的绿色发展理念,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前景展望1. 发展空间广阔中国页岩气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目前我国的页岩气产量占比还相对较低,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成本的不断降低,以及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未来页岩气的市场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2. 技术创新持续在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方面,中国将继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勘探开发的效率和产量。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我国页岩气储量丰富,但是勘探与开发相对滞后。
截至2016年底,我国探明页岩气储量为6846.89亿立方米,其中,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辽宁、新疆等地储量较大。
但是,我国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首先,我国页岩气开发技术还不够成熟。
页岩气的勘探和开采技术相对于传统天然气的开采技术更加复杂,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我国页岩气开发技术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其次,我国页岩气的地质条件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由于页岩气是一种难以采集的非常规天然气,其勘探难度较大。
此外,我国页岩气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勘探工作也面临许多挑战。
最后,环保问题也是我国页岩气开发面临的重大问题。
页岩气的开采需要进行大量的水力压裂作业,这会对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防止环境污染,是我国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我国加快页岩气勘探和开发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勘探和开发能力。
首先,应该加强技术研发。
高新技术是页岩气开发中的核心。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研究力度,引进和消化国际先进的技术,提高我国页岩气生产技术水平,并切实抓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其次,应该强化相应的政策支持。
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大力投资于页岩气开发,同时对勘探成本适当降低,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促进页面国资本入市。
此外,政府还应该切实抓好各级政府部门的配合工作,做好企业对政策支持的信息公开和服务。
最后,应该加强环保工作。
在勘探和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发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政府和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环保制度,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强制性缴纳环境保护资金,监测环境污染指数等,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总之,我国需要加强对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提高技术水平和政策环境,解决好环保问题,以更好地推动页岩气产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页岩气排采工艺技术现状
1.1 排 采 工 艺 的 选 择 原 则 1)压裂后首先 采 取 控 制 放 喷 排 液 方 式,待 井 口 压 力为零,放喷排液结 束 后,依 据 排 采 井 的 储 层 特 性、地 层供液情况优选合适的排采工艺。 2)排 采 工 艺 方 式 主 要 有 气 举 、泡 沫 排 水 采 气 、电 潜 泵、抽汲、机抽等方式 。 [4] 1.2 排 采 工 艺 方 式 排采工艺方式 主 要 有 气 举、电 潜 泵、抽 汲、机 抽 等 方式 。 [5-6] 统计8口 页 岩 气 井 中,气 举 4 口 井,电 潜 泵 2 口 井 ,机 抽 1 口 井 ,抽 汲 1 口 井 。 其 中 气 举 占 50% 。 1.3 气 举 气 源 的 选 择 气举气源主要有膜制氮气和天然气 。 [7] 邻井 有 高 压气的井选天然气气 举,邻 井 没 有 高 压 气 的 井 选 择 膜 制氮气气举。膜制氮气气举比天然气气举在注气量、 产 气 量 、产 水 量 等 方 面 更 平 稳 (表 1)。 1.4 气 举 方 式 的 选 择 气举方式主要 有 正 举 和 反 举。 通 过 对 建 页 HF-1 井的分 析 可 看 出 ,采 用 套 管 气 举 方 式 均 比 油 管 气 举 效
图3 建页 HF-1井气举诱喷排采曲线
2.5 宁 201-H1 井 排 采 效 果 分 析 宁201-H1井压后该井具有自喷能力,目前 6 mm 油嘴测试日 产 气 14×104 m3,套 压 24 MPa,压 裂 液 总 量 22 140 m3,返 排 率 15% 。
3 认识与建议
通过对我国页岩 气 井 排 采 现 状 分 析,取 得 了 以 下 认识: 1)页 岩 气 井 自 然 产 能 低 ,但 水 平 井 优 于 直 井 (2~3 倍 ),普 遍 产 水 ,开 采 方 式 主 要 以 气 举 、泡 沫 排 水 采 气 方 法 为 主 [8]。 2)对于有天然 气 气 源 的 井,直 井 采 用 天 然 气 气 举 排 水 采 气 方 式 进 行 生 产 ,水 平 井 采 用 气 举 、泡 排 及 气 举
作者简介:张宏录,1966年生,高级工程师,硕士;1989年毕业于原江汉石油学院采油工程 专 业;现 从 事 机 械 采 油 工 艺 的 研 究 及 其 推 广 应 用 工 作 。 地 址 :(210031)江 苏 省 南 京 市 浦 口 区 新 马 路182 号 。 电 话 :(025)58869515,13851762716。E-mail:zhl5456@sina. com
· 50 ·
天 然 气 工 业 2012年12月
气举方式
天然气气举
油管气举 套管气举
膜制氮气气举
油管气举 套管气举
注气量
波动较大 波动较大
波动较大 平稳
表 1 气 举 方 式 对 比 一 览 表
产气量
产水量
油 、套 压
波动较大 递增
平稳 平稳
波动较大 波动较小
平稳 平稳
缓慢递减且压差较大 平稳递减且压差较小
平稳递减且压差较大 平行变化且压差较小
气水比
波 动 大 ,呈 锯 齿 状 波 动 较 大 ,平 缓 递 减
平稳 平稳
果较好,产量较高 且 带 水 稳 定。 但 考 虑 气 井 实 际 情 况 (外输压力为1.25 MPa),且 与 产 量 线 性 关 系 较 好,则 优选套管气举方式进行排水采气,即 输 压 1.25~1.39 MPa,产气量为4 000~5 000 m3。 说 明 套 管 注 气、油 管 生 产 时 ,气 举 效 果 较 好 。 页 岩 气 井 自 然 产 能 低 、生 产 时间较短,且普遍产 水;气 举 生 产 方 式 效 果 较 好,带 水 明 显 (图 1)。
+泡排组合方式进行排水采气 。 [9] 3)对于无天然 气 气 源 的 井,膜 制 氮 气 气 举 是 页 岩 气(致密砂岩气)主 要 排 采 工 艺,膜 制 氮 气 气 举 适 应 于 产液量较大的排采井。 4)泡排工艺 适 应 于 产 液 量 低 于 10 m3 的 排 采 井, 目前泡 沫 排 水 采 气 工 艺 尚 不 能 满 足 水 平 井 排 液 要 求 。 [10] 5)电 潜 泵 排 采 工 艺 适 应 于 高 液 量 页 岩 气 井 的 排 采,但不适应于产液量低于30m3 的排采井。
第32卷第12期 开 发 工 程
· 51 ·
并拌注液氮40m3,施工结束后,套压43 MPa,油压47 MPa,关 井 24h 压 力 扩 散,后 分 别 采 用 6、10、12 mm 油嘴、油 管 针 阀 控 制 放 喷,5 月 29 日 气 产 量 最 高 达 14 750m3,后 期 采 用 8 mm 油 嘴 放 喷,气 产 量 10 800 m3/d,目 前 气 量 呈 下 降 趋 势 。
后 ,进 行 气 举 排 液 。3 次 气 举 ,共 气 举 出 液 体 71 m3;敞 口观察,期间均无气显示。测试井底流压为 7.6 MPa, 动液面深度为833m,Cl- 含量为27 000~28 000mg/L, 检验为地层水,折算产 水 速 度 2.24 m3/d。2011 年 12 月28日,换73mm 管柱 后 仍 无 液 无 气 产 出,测 试 结 束 封 井 (图 2)。
2.2 泌页 HF-1井排采效果分析 泌页 HF1 井 于 2012 年 1 月 8 日 完 成 15 级 分 段 压 裂 ,压 后 获 最 高 日 产 油 23.6 m3、日 产 天 然 气 900 m3 工业 油 气 流。 截 至 4 月 7 日 累 计 产 油 722 m3,产 气 24 635m3。该井目前日产油6m3 左右,日产气200~ 500 m3,已 持 续 稳 定 3 个 月 时 间 。 原 油 密 度 为0.86g/ cm3,黏度为14mPa·s(70 ℃),属正常原油。 2.3 建页 HF-1井排采效果分析 建页 HF-1井 2011 年 9 月 14 日 ~17 日,逐 级 采 用水力泵送、电 缆 传 输 方 式,实 施 桥 塞 坐 封 + 射 孔 联 作,完成其余6级压 裂 施 工,钻 塞 后 控 制 放 喷,套 压 为 零后采用液氮助排、泡 沫 助 排,后 期 采 用 天 然 气 助 排, 最高日产气量 12 700 m3,目 前 产 气 量 超 过 2 000 m3 (图 3)。 2.4 涪页 HF-1井排采效果分析 涪页 HF-1井钻塞后于3月23日分别用6、10、15 mm 油嘴控制套管放 喷,初 期 套 压 16 MPa,24h 后 降 为零,返 出 液 726.2 m3,返 排 率 4.8%。 最 高 产 气 量 1 500m3。4月8日 ~11 日 采 用 膜 制 氮 气 气 举,气 举 深 度 2 000~2 400 m。 气 举 后 放 喷 ,井 口 不 返 液 ,不 产 气。5月26日实施 酸 压 解 堵 施 工,共 用 酸 液 110 m3,
第32卷第12期 开 发 工 程
· 49 ·
中国页岩气排采工艺的技术现状及效果分析
张宏录 刘海蓉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华东石油局工程院
张 宏 录 等 .中 国 页 岩 气 排 采 工 艺 的 技 术 现 状 及 效 果 分 析 .天 然 气 工 业 ,2012,32(12):49-51. 摘 要 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页岩气排采工艺是提高 页 岩 气 开 发 水 平 的 关 键 技 术 ,常 用 的 泡 沫 排 水 采 气、气 举 排 水采气、电潜泵排水采气及有杆泵排水采气等技术都有一定的应用条件和缺陷。因此,优选合适的页岩气 排 采 工 艺 就 显 得尤为重要。为此,通过分析我国页岩气排采井工艺选择的原则和排采工艺方式以及气举气源及气举方 式 的 对 比 ,重 点 论述、分析了目前国内已投产的5口页岩气井气举方式及排采效果,提出了对不同页岩气排采工艺的认 识。 研 究 结 果 表 明:气举是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的首选排采工艺,气举气源 主 要 有 膜 制 氮 气 天 然 气 ,采 用 套 管 气 举 方 式 的 排 采 效 果 优 于 油管气举方式;泡沫排采工艺适应于产液量低于10m3 的排采井;电潜泵排采工艺只适应于高液量页岩气井的排采。 关键词 页岩气 工艺 气举排采 泡沫排采 电潜泵排采 现状 分析 DOI:10.3787/j.issn.1000-0976.2012.12.009
参 考 文 献
[1]邱中建,邓松涛.中国非常规天然气的战略地位[J].天然 气 工 业 ,2012,32(1):1-5.
[2]陈建渝,唐大卿,杨楚鹏.非 常 规 含 气 系 统 的 研 究 和 勘 探 进 展 [J].地 质 科 技 情 报 ,2003,22(4):55-59.
[3]翟光明,何文渊,王世洪.中 国 页 岩 气 实 现 产 业 化 发 展 需 重 视 的 几 个 问 题 [J].天 然 气 工 业 ,2012,32(2):1-4.
图 2 东 峰 2 井 排 采 效 果 曲 线
图1 建页 HF-1井气举生产关系曲线
2 页岩气井排采效果分析
2.1 东 峰 2 井 排 采 效 果 分 析 2011 年 12 月 10 日 15:40 开 始 返 排。 先 使 用 3 mm 油嘴,后增大,8h后至敞井,油压 由 22.4 MPa降 为零(11.5h后),靠 自 身 能 量 排 液 6d,累 计 799 m3, 期间点 火 燃 烧 时 长 40h,最 高 高 度 1.2 m,返 排 6d
中国页岩气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其 资 源 量 有 30 ×1012 m3[1],但页岩气的开发工程 难 度 较 大,国 内 相 应 的关键技术并未取得 大 的 突 破,未 形 成 页 岩 气 的 工 业 化生产能力 。 [2] 其中,页 岩 气 (致 密 砂 岩 气)排 采 工 艺 技术在整个开 发 过 程 中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3] 页 岩 气 (致 密 砂 岩 气 )常 用 的 排 采 工 艺 主 要 有 泡 沫 排 水 采 气 、气 举 排水采气、电潜泵 排 水 采 气 及 有 杆 泵 排 水 采 气 等。 但 每种排水采气工艺 都 有 一 定 的 缺 点。 例 如:泡 沫 排 水 采 气 适 用 于 低 压 、水 产 量 不 大 的 气 井 ,尤 其 适 用 于 弱 喷 或 间 歇 自 喷 气 水 井 ;气 举 排 水 采 气 适 用 于 排 量 大 、日 排 液量高达300m3 的气 井,适 宜 于 气 藏 的 强 排 液;电 潜 泵排采工艺适应于高 液 量 页 岩 气 井 的 排 采,但 不 适 应 于产液量低于30m3 的 排 采 井;有 杆 泵 排 水 采 气 对 于 气液比高、出砂、含有 硫 化 物 或 其 他 腐 蚀 性 物 质 的 井, 容 积 效 率 降 低 ,该 排 采 工 艺 用 于 大 斜 度 井 时 ,抽 油 杆 柱 在油管中的磨损将 损 坏 油 管,增 加 维 修 作 业 费 用。 笔 者 通 过 对 目 前 国 内 页 岩 气 (致 密 砂 岩 气 )排 采 工 艺 现 状 进 行 分 析 ,找 出 排 采 工 艺 中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提 出 相 应 的技术对策,将对提高 页 岩 气 (致 密 砂 岩 气)整 体 开 发 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