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基础知识
中级主管技师(理化检验技术士)基础知识考点辅导

基础知识色谱法:又称层析法,以待测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吸附、分离、离子交换或其它亲和作用的差异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各种分离分析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常用于有机物分析: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是将固定相均匀地涂布在光洁的玻璃板或金属板上形成薄层,将试样放在薄层上,再用流动相将试样展开分离,然后根据比移值定根据待测组分斑点大小或颜色深浅或其性,它方法定量。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灵敏、快速、准确的现代色谱分析方法;是以气体为流动相,固定相装填在玻璃管或金属管中,试样中待测组分经分离后,用检测器检测,并由记录仪记录成色谱图,然后根据保留值定性,由峰高或峰面积进行定量;气相色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色谱分析法;采用高压泵输送液体流动相,并选用分离效果极高的固定相对待测组分进行分离,再结合其它检测技术进行定性定量;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测定灵敏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光化学分析法:又称为光谱分析法,是以物质的光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即利用物质发射的辐射能或物质对辐射的吸收、散射、折射、衍射等性质。
主要的分析方法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比浊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某一波长范围的光的吸收作用,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是历史悠久、应用最广泛的光化学分析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较高、选择应用性较好,应用广泛的特点。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又称原子吸收光谱法;当特定波长光通过样品蒸时,被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根据透射光强度减弱的程度,求得样品中待测元素含量;选择性好,干扰少,精密度具有灵敏度高,好,应用范围广等特点荧光分析法:是利用一定波长的紫外-可见光照射某些物质,这些物质就会发射出特定波长和不同强度的可见光,从而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主要特点:灵敏度高。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化学原理,验证化学理论,探索未知的化学现象。
要想安全、有效地进行化学实验,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一、实验仪器与设备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
1、试管这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
它通常由玻璃制成,可用于少量物质的反应、加热、收集少量气体等。
2、烧杯用于溶解物质、配制溶液、进行较大量的反应等。
3、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4、酒精灯加热的常用工具,使用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即检查灯芯是否平整、酒精量是否合适;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
5、托盘天平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
使用时要先调零,左物右码,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6、集气瓶用于收集和贮存气体。
7、长颈漏斗和分液漏斗长颈漏斗用于向反应容器中添加液体,分液漏斗则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8、蒸发皿用于蒸发溶液,得到固体。
9、玻璃棒在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中都有重要作用,如搅拌、引流等。
10、锥形瓶常用于反应容器,也可用于接收蒸馏液体。
二、化学试剂化学试剂的种类繁多,根据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固体试剂常见的有氯化钠、氢氧化钠、氧化铜等。
固体试剂的取用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用镊子。
2、液体试剂例如盐酸、硫酸、酒精等。
液体试剂的取用,少量时用胶头滴管,大量时直接倾倒。
在使用化学试剂时,要注意试剂的纯度、浓度和保存方法。
有些试剂需要密封保存,防止其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有些试剂需要避光保存,以免分解。
三、实验安全安全是化学实验的首要问题。
1、防火许多化学试剂都是易燃的,在实验室内严禁烟火。
如果不慎发生火灾,要根据火势大小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如用湿布覆盖、使用灭火器等。
2、防爆有些化学反应会产生气体,如果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能会发生爆炸。
高中化学面试萃取试讲教案

高中化学面试萃取试讲教案
教学内容:萃取
教学目标:了解萃取的基本概念,掌握萃取的操作步骤和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萃取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技巧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乙醇、水、萃取瓶、漏斗、滤纸、玻璃棒、试管等。
2. 实验步骤:准备好实验步骤和操作流程。
3. 实验思考题:准备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分析和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介绍什么是萃取,为什么要进行萃取实验,萃取实验的应用领域等。
二、实验操作:
1. 将乙醇和水混合在一起,观察混合物的性质。
2. 将混合物倒入萃取瓶中,加入适量的乙醇,轻轻摇动,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3. 等分层后,打开萃取瓶的塞子,分取上层和下层液体。
4. 将上层和下层液体分别放入试管中,观察性质并加以比较。
5. 结果分析和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两层液体?各自是什么物质?如何得到纯净物质?
三、总结:总结萃取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原理,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四、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实验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萃取实验,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实验设计和思考能力。
希望学生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进行实验操作,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第十三部分萃取基础知识

第十三部分萃取基础知识一、选择题(中级工)1、处理量较小的萃取设备是(D )。
A 、筛板塔 C 、混合澄清器 2、萃取操作包括若干步骤,除了( A A 、原料预热 C 、澄清分离 3、萃取操作的依据是(A )。
A 、溶解度不同B 、沸点不同4、萃取操作温度一般选(A )。
人、常温 (低温5、萃取操作应包括(A )。
A 、混合一澄清C 、混合一蒸馏 6、萃取操作中,选择混合澄清槽的优点有多个,除了( C )。
A 、分离效率高B 、操作可靠C 、动力消耗低D 、流量范围大7、萃取剂S 与稀释剂B 的互溶度愈(),分层区面积愈(),可能得到的萃取液的最高浓度y max 较高。
(B )A 、大、大B 、小、大D 、大、小8、萃取剂的加入量应使原料与萃取剂的交点M 位于(B )。
A 、溶解度曲线上方区B 、溶解度曲线下方区C 、溶解度曲线上D 、任何位置均可 9、萃取剂的温度对萃取蒸馏影响很大,当萃取剂温度升高时,塔顶产品(A )。
A 、轻组分浓度增加B 、转盘塔D 、填料塔)。
B 、原料与萃取剂混合D 、萃取剂回收C 、蒸汽压不同 8、高温D 、不限制 B 、混合一蒸发 D 、混合--水洗C 、小、小B、重组分浓度增加C、轻组分浓度减小D、重组分浓度减小10、萃取剂的选用,首要考虑的因素是(C )。
A、萃取剂回收的难易B、萃取剂的价格C、萃取剂溶解能力的选择性D、萃取剂稳定性11、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是溶质和原溶剂分别在两相中的(D )。
A、质量浓度之比B、摩尔浓度之比D、分配系数之比12、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越大,说明该萃取操作越(A )。
A、容易C、困难13、萃取是分离(D )。
A、固液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C、固固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B、不变D、无法判断B、气液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D、均相液体混合物的一种单元作14、萃取是根据(D )来进行的分离。
A、萃取剂和稀释剂的密度不同C、溶解度之比B 、萃取剂在稀释剂中的溶解度大小C 、溶质在稀释剂中不溶D 、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溶质稀释剂中的溶解度 15、萃取中当出现(D )时,说明萃取剂选择的不适宜。
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_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
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 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5.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6.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7.吸收法: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8.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
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
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抽提蒸馏基础知识

保密大连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开工资料之二芳烃基础知识抽提装置大连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二零零六年十月目录第一章装置概况 (2)第二章工艺原理 (3)第一节工艺说明..............................................................3第二节工艺操作参数 (15)第三节工艺描述和关键控制 (22)第三章开工 (27)第一节开工准备程序 (27)第二节开工程序 (30)第三节化验分析 (33)第四章停工 (36)第五章事故处理 (38)第一节装置故障诊断 (38)第二节紧急事故处理 (39)第六章特殊程序 (41)第七章安全技术 (42)第一章抽提蒸馏装置概况芳烃抽提蒸馏装置是芳烃联合装置的一个生产单元。
该单元采用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的环丁砜抽提蒸馏工艺(SED),从上游重整汽油C6~C7馏分中分离得到混合芳烃(苯和甲苯)和非芳烃。
所生产的混合芳烃送芳烃精馏部分进一步分离得到苯和甲苯产品,非芳烃作为副产品直接送产品罐区。
轻芳烃(苯、甲苯)主要来源于催化重整生成油和乙烯装置副产的裂解加氢汽油。
从这两种汽油中分离芳烃一般采用溶剂抽提法(液液抽提工艺)或抽提蒸馏法。
其中有以甘醇类为溶剂的Udex法,以N-甲基砒咯烷酮为溶剂的Arosolvan法,以环丁砜为溶剂的Sulfolane 法,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的IFP法,以N-甲酰基吗啉为溶剂的Morphylane法,以及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以环丁砜为抽提蒸馏溶剂的SED法。
与液液抽提相比,抽提精馏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等优点,比较适合从富含苯的窄馏份原料中回收纯苯。
环丁砜抽提蒸馏(SED)分离芳烃是一个典型的物理分离过程,该工艺采用含水环丁砜为溶剂,主要利用溶剂对烃类各组分相对挥发度影响不同的基本原理,通过萃取精馏达到分离芳烃和非芳烃的目的。
化工设备知识培训--塔设备基础知识

化工设备知识培训–塔设备基础知识一、塔设备概述塔设备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设备,它主要用于气体或液体的分离、净化和反应。
塔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塔底、塔体、塔顶以及进出料管道等。
二、塔设备的分类塔设备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塔设备包括萃取塔、吸收塔、吸附塔、蒸馏塔等。
2.1 萃取塔萃取塔主要用于分离混合物中的有机物质,它通过溶剂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组分分离出来。
萃取塔一般由填料、萃取液进入装置和混合物进入装置的管道等组成。
2.2 吸收塔吸收塔主要用于气体吸收液体中的溶质,常用于气体净化和气体分离过程中。
吸收塔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填料、入口喷头、气体进出口口和液体进出口等。
2.3 吸附塔吸附塔主要用于吸附物质的分离和净化,常见的应用是通过将固体吸附剂与流体接触,将流体中的目标分子吸附在吸附剂表面或孔隙中。
吸附塔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填料、进出料管道、吸附剂装置等。
2.4 蒸馏塔蒸馏塔主要用于对混合液进行精馏,根据组分的沸点差异,将混合液分离为不同的组分。
蒸馏塔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塔壳、塔盘、回流管、塔顶和塔底等。
三、塔设备的工作原理塔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有物理吸附、化学反应、萃取、吸收和蒸馏等几种。
3.1 物理吸附物理吸附是指分子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使之附着在固体表面。
物理吸附主要是靠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和静电作用力实现的。
3.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达到分离、净化或反应的目的。
化学反应一般需要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
3.3 萃取萃取是指通过溶剂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组分分离出来。
萃取过程中,溶剂与混合物中的物质之间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将目标组分转移到溶剂中。
3.4 吸收吸收是指气体通过与液体接触,将气体中的溶质吸附到液体中的过程。
吸收过程中,气体与液体之间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使溶质从气体相转移到液体相。
3.5 蒸馏蒸馏是指利用混合液中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使其中的易挥发组分先蒸发,然后冷凝为液体,从而实现混合液的分离。
精油萃取方法的基础知识

精油萃取方法的基础知识严格说来,植物精油(Essential Oil)指的是透过蒸馏方式萃取出植物的挥发性芳香分子。
尽管如此,精油这个名词也被泛指为用各种方法萃取出来的植物芳香物质,这些方法包含用溶剂萃取,液态二氧化碳分离,以及目前较新的环保冷煤(Phytol)萃取法等。
除了挥发性的分子之外,这些其他非蒸馏方式萃取的精油也含有较大的非挥发性分子(例如蜡质),本章就来看一下这些不同的精油萃取法以及萃取出精油的特色。
蒸馏法蒸汽蒸馏法的精油萃取过程虽然蒸馏法最早可追溯自5000年以前的美索不达米亚,然而现今植物精油所使用的蒸馏法其实是由中古世纪的阿拉伯人所发明的。
其蒸馏技术并被现今法国的香水之都——格拉斯(Grasse)所发扬光大。
一般来说,叶子,花朵等较为柔软的植物部分不需经过事前处理就可以放入蒸馏槽中,而木材、树皮、种子及根部等较坚硬的部分就要先经过切割、压碎或磨碎的处理来帮助芳香精油的释放。
一些植物如香蜂草、玫瑰等一经采收就必须马上进行蒸馏,因为一经采收,这些植物内部的酵素就会开始破坏内含的精油物质,而有些植物则不这么脆弱,例如甘菊花瓣在蒸馏前必须先将花瓣干燥处理;广藿香在蒸馏前还必须经过干燥及发酵的过程。
一旦在蒸馏槽中,这些植物就会被水蒸汽团团包围,这时精油就会因蒸汽的热度而突破植物的储油细胞释放出来;而带有植物精油的水蒸汽会透过隔著冷水的玻璃管而慢慢凝结成水滴滴出,这时与水分离的精油就会透过一个狭窄颈部造型的瓶子(虹吸瓶)而被虹吸出来。
有些蒸馏厂商会使用直接蒸馏法,方法类似上述的过程,只是芳香植物会直接浸在水中加热产生水蒸汽,然而这种方式似乎会使得精油被直接「燃烧」掉。
如果要保留精油的疗效及特殊气味,最好避免使用这种蒸馏方式。
有些精油如白千层(Cajeput)等,必须采用再次蒸馏法去除灰尘或是树脂类的杂质,而伊兰伊兰精油(Ylang Ylang)则会分馏几次以取得不同品质级数的精油。
例如第一次蒸馏所得的精油称为特级伊兰(YlangExtra),而持续蒸馏三次可累积出较次等的精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部分萃取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中级工)1.处理量较小的萃取设备是( D )。
A.筛板塔 B.转盘塔 C.混合澄清器 D.填料塔2.萃取操作包括若干步骤,除了( A )。
A.原料预热 B.原料与萃取剂混合C.澄清分离 D.萃取剂回收3.萃取操作的依据是( A )。
A.溶解度不同 B.沸点不同 C.蒸气压不同 D.挥发度不同4.萃取操作温度一般选( A )。
A.常温 B.高温 C.低温 D.不限制5.萃取操作应包括( A )。
A.混合一澄清 B.混合一蒸发 C.混合一蒸馏 D.混合一水洗6.萃取操作中,选择混合澄清槽的优点有多个,不包括( C )。
A.分离效率高 B.操作可靠 C.动力消耗低 D.流量范围大7.萃取剂S与稀释剂B的互溶度愈( B ),分层区面积愈( ),可能得到的萃取液的最高浓度y max,越高。
A.大大 B.小大 C.小小 D.大小8.萃取剂的加入量应使原料与萃取剂的交点M位于( B )。
A.溶解度曲线上方区 B.溶解度曲线下方区 C.溶解度曲线上 D.任何位置均可9.萃取剂的温度对萃取蒸馏影响很大,当萃取剂温度升高时,塔顶产品( A )。
A.轻组分浓度增加 B.重组分浓度增加C.轻组分浓度减小 D.重组分浓度减小10.萃取剂的选用,首要考虑的因素是( C )。
A.萃取剂回收的难易 B.萃取剂的价格C.萃取剂溶解能力的选择性 D.萃取剂稳定性11.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是溶质和原溶剂分别在两相中的( D )。
A.质量浓度之比 B.摩尔浓度之比C.溶解度之比 D.分配系数之比12.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越大,说明该萃取操作越( A )。
A.容易 B.不变 C.困难 D.无法判断13.萃取是分离( D )。
A.固液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 B.气液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C.固固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 D.均相液体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14.萃取是根据( D )来进行的分离。
A.萃取剂和稀释剂的密度不同B.萃取剂在稀释剂中的溶解度大小C.溶质在稀释剂中不溶D.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溶质稀释剂中的溶解度15.萃取中当出现( D )时,说明萃取剂选择得不适宜。
A.K A<l B.K A=1 C.β>1 D.β≤l16.当萃取操作的温度升高时,在三元相图中,两相区的面积将( C )。
A.增大 B.不变 C.减,J D.先减小,后增大17.对于同样的萃取回收率,单级萃取所需的溶剂量相比多级萃取( B )。
A.较小 B.较大 C.不确定 D.相等18.多级逆流萃取与单级萃取比较,如果溶剂比、萃取相浓度一样,则多级逆流萃取可使萃余相浓度( B )。
A.变大 B.变小 C.基本不变 D.不确定19.分配曲线能表示( C )。
A.萃取剂和原溶剂两相的相对数量关系 B.两相互溶情况C.被萃取组分在两相间的平衡分配关系 D.都不是20.混合溶液中待分离组分浓度很低时,一般采用( C )的分离方法。
A.过滤 B.吸收 C.萃取 D.离心分离21.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 C )。
A.分配系数大于l B.分配系数大于1C.选择性系数大于1 D.选择性系数小于122.能获得含溶质浓度很少的萃余相,但得不到含溶质浓度很高的萃取相的是( B )。
A.单级萃取流程 B.多级错流萃取流程C.多级逆流萃取流程 D.多级错流或逆流萃取流程23.三角形相图内任一点,代表混合物的( C )个组分含量。
A.一 B. C.三 D.四24.填料萃取塔的结构与吸收和精馏使用的填料塔基本相同,在塔内装填充物,( A )A.连续相充满整个塔中,分散相以滴状通过连续相B.分散相充满整个塔中,连续相以滴状通过分散相C.连续相和分散相充满整个塔中,使分散相以滴状通过连续相D.连续相和分散相充满整个塔中,使连续相以滴状通过分散相25.维持萃取塔正常操作要注意的事项不包括( C )。
A.减少返混 B.防止液泛C.防止漏液 D.两相界面高度要维持稳定26.下列关于萃取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密度相差大,分离容易但萃取速度慢B.密度相近,分离容易且萃取速度快C.密度相差大,分离容易且分散快D.密度相近,分离容易但分散慢27.研究萃取操作时,经常利用的最简单相图是( B )。
A.二元相图 B.三元相图 C.四元相图 D.一元相图28.用纯溶剂S对A、B混合液进行单级萃取,F、x F不变,加大萃取剂用量,通常所得萃取液的组成y A将( D )。
A.提高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29.有四种萃取剂,对溶质A和稀释剂B表现出下列特征,则最合适的萃取剂应选择( C )。
A.同时大量溶解A和B B.对A和B的溶解都很小C.大量溶解A,少量溶解B D.大量溶解B,少量溶解A30.与精馏操作相比,萃取操作不利的是( D )。
A.不能分离组分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的混合液B.分离低浓度组分消耗能量多C.不易分离热敏性物质D.流程比较复杂31.在萃取操作中用于评价溶剂选择性好坏的参数是( C )。
A.溶解度 B.分配系数 C.选择性系数 D.挥发度32.在溶解曲线以下的两相区,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曲线范围会( A )。
A.缩小 B.不变 C.扩大 D.缩小及扩大33.在原料液组成及溶剂化(S/F)相同条件下,将单级萃取改为多级萃取,如下参数的变化趋势是萃取率( B ),萃余率( )。
A.提高不变 B.提高降低 C.不变降低 D.均不确定二、单项选择题(高级工)1.萃取操作的停车步骤是( D )。
A.关闭总电源开关一关闭轻相泵开关一关闭重相泵开关一关闭空气比例控制开关B.关闭总电源开关一关闭重相泵开关一关闭空气比例控制开关一关闭轻相泵开关C.关闭重相泵开关一关闭轻相泵开关一关闭空气比例控制开关一关闭总电源开关D.关闭重相泵开关一关闭轻相泵开关一关闭总电源开关一关闭空气比例控制开关2.单级萃取中,在维持料液组成zr、萃取相组成YA不变的条件下,若用含有一定溶质A的萃取剂代替纯溶剂,所得萃余相组成zR将( C )。
A.增高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3.将原料加入萃取塔的操作步骤是( A )。
A.检查离心泵流程一设置好泵的流量一启动离心泵一观察泵的出口压力和流量B.启动离心泵一观察泵的出口压力和流量显示一检查离心泵流程一设置好泵的流量C.检查离心泵流程一启动离心泵一观察泵的出口压力和流量显示一设置好泵的流量D.检查离心泵流程一设置好泵的流量一观察泵的出口压力和流量显示一启动离心泵4.若物系的界面张力σ与两相密度差△ρ的比值(σ/△ρ)大,宜选用( B )萃取设备。
A.无外能输入的 B.有外能输入的 C.塔径大的 D.都合适5.下列不适宜作为萃取分散相的是( B )。
A.体积流量大的相 B.体积流量小的相C.不易润湿填料等内部构件的相 D.黏度较大的相6.下列不属于超临界萃取特点的是( A )。
A.萃取和分离分步进行 B.分离效果好 C.传质速率快 D.无环境污染7.下列不属于多级逆流接触萃取的特点是( D )。
A.连续操作 B.平均推动力大 C.分离效率高 D.溶剂用量大8.在B-S完全不互溶的多级逆流萃取塔操作中,原用纯溶剂,现改用再生溶剂,其他条件不变,则对萃取操作的影响是( B )。
A.萃余相含量不变 B.萃余相含量增加C.萃取相含量减少 D.萃余分率减小9.在表示萃取平衡组成的三角形相图上,顶点处表示( A )。
A.纯组分 B.一元混合物 C.二元混合物 D.无法判断10.在萃取操作中,当温度降低时,萃取剂与原溶剂的互溶度将( C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11.萃取操作温度升高时,两相区( A )。
A.减小 B.不变 C.增加 D.不能确定12.萃取是利用各组分问的( C )差异来分离液体混合物的。
A.挥发度 B.离散度 C.溶解度 D.密度13.对于同样的萃取相含量,单级萃取所需的溶剂量( B )。
A.比较小 B.比较大 C.不确定 D.相等14.萃取操作只能发生在混合物系的( B )。
A.单相区 B.二相区 C.三相区 D.平衡区15.将具有热敏性的液体混合物加以分离,常采用( C )方法。
A.蒸馏 B.蒸发 C.萃取 D.吸收三、判断题(中级工)1.萃取剂对原料液中的溶质组分要有显著的溶解能力,对稀释剂必须不溶。
( × )2.在一个既有萃取段,又有提浓段的萃取塔内,往往是萃取段维持较高温度,而提浓段维持较低温度。
( √ )3.萃取中,萃取剂的加入量应使和点的位置位于两相区。
( √ )4.分离过程可以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过程两大类,萃取是机械分离过程。
( × )5.含A、B两种成分的混合液,只有当分配系数大于1时,才能用萃取操作进行分离。
( × ) 6.液一液萃取中,萃取剂的用量无论如何,均能使混合物出现两相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 × ) 7.均相混合液中有热敏性组分,采用萃取方法可避免物料受热破坏。
( √ )8.萃取操作设备不仅需要混合能力,而且还应具有分离能力。
( √ )9.利用萃取操作可分离煤油和水的混合物。
( × )10.一般萃取操作中,选择性系数β>1。
( √ )11.萃取操作时选择性系数的大小反映了萃取剂对原溶液分离能力的大小,选择性系数必须大于1,并且越大越有利于分离。
( √ )12.萃取塔正常操作时,两相的速度必须高于液泛的速度。
( × )13.萃取剂S与溶液中原溶剂B可以不互溶,也可以部分互溶,但不能完全互溶。
( √ )14.分配系数K值越大,对萃取越有利。
( √ )15.萃取操作的结果,萃取剂和被萃取物质必须能够通过精馏操作分离。
( × )16.液一液萃取三元物系,按其组分间互溶性可分为四种情况。
( × )17.萃取温度越低,萃取效果越好。
( × )18.在填料萃取塔正常操作时,连续相的适宜操作速度一般为液泛速度的50%~60%。
( √ ) 19.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主要用来萃取热敏水溶性物质。
( × )20.在体系与塔结构已定的情况下,两相的流速及振动、脉冲频率或幅度的增大,将会使分散相轴向返混严重,导致萃取效率的下降。
( √ )21.在原料液组成及溶剂化(S/F)相同的条件下,将单级萃取改为多级萃取,如下参数的变化趋势是:萃取率不确定,萃余率提高。
( × )22.萃取塔操作时,流速过大或振动频率过快易造成液泛。
( √ )23.萃取塔开车时,应先注满连续相,后进分散相。
( √ )24.在连续逆流萃取塔操作时,为增加相际接触面积,一般应选流量小的一相作为分散相。
( × )四、判断题(高级工)1.单级萃取中,在维持料液组成x F、萃取相组成y A不变的条件下,若用含有一定溶质A的萃取剂代替纯溶剂,所得萃余相组成x R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