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职毕业生生源表

合集下载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招生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招生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招生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8.12.29•【字号】鲁教学字〔2018〕29号•【施行日期】2018.1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招生工作的通知鲁教学字〔2018〕29号各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调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考试录取办法的通知》(鲁教学字〔2017〕21号),为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以下简称专升本)招生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招生计划我厅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根据招生院校办学基本情况并结合往年专升本招生情况,确定了2019年专升本招生学校、专业和招生人数(见附件1)。

各招生院校要严格招生计划管理,按照公布的招生计划组织招生,不得擅自突破或减少招生计划。

二、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一)招生对象。

1.我省普通本专科院校(含高职院校)应届普通高等教育专科(高职)毕业生;2.具有普通高等教育专科(高职)毕业学历,且具有山东省辖区户籍的退役士兵(含2019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高职)毕业的退役士兵);3.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2019年转段学生。

(二)报考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2.专科学习期间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专科学习期间受到记过或留校察看纪律处分,但报考前已解除处分的;3.身体健康;4.专科阶段必须获得专科毕业证书。

三、报考专业限制报考医学类专业专升本的考生,其专科阶段学习专业须为医学类或医学类相关专业;将来需要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其专科阶段学习专业等条件须符合医师资格考试相关规定。

报考美术学、音乐学、体育教育专业的考生,其专科阶段学习专业应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其他专业招生不受考生所学专业的限制。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9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9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办学 60 多年来,学校在复合型 IT 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学实践成果 连续五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学校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 16 万余名优秀人才,众多校友成为阿里巴巴、中电熊猫、长虹、海 信、海尔、创维、中芯国际、厦门宏发、北信源、京东方等国内电子 企业的领军人物,据统计全国 IT 百强企业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掌门人 为我校校友。学校被誉为“IT 企业家摇篮”和“卓越会计师沃土”。 学校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较强,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
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办学规 模、水平、质量和效益等各项指标均位于浙江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拥有一支以国家及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术造诣深 的知名学者为带头人,中青年专家教授、博士等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 教学科研队伍。全校教职工 2300 余人,专任教师 1600 余人,正高职 称 290 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1100 余人。拥有院士 3 名,浙江省 特级专家 2 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4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 金获得者 4 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2 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 工程人才 5 人、青年长江学者 2 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 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3 人、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6 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 15 人。设有国家“111 计划”学 科创新引智基地 1 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 1 个。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一、学校概况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现设下沙、文一、东岳、下沙东 及青山湖等 5 个校区,占地面积 2500 余亩;下设 20 个学院及教学单 位,举办 1 所独立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 25000 余人,教职员工 2300 余人。学校拥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来华留学生教育、继 续教育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 59 个本科专业,拥有 2 个国家 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 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 专业、7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 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是省属 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4 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 业认证。设有 6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8 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5 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9 个领域的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工商 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国际商务硕士 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审计硕士专业学位、艺术硕 士专业学位、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及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 学位授予权,具有硕士推免权和雅思考点。拥有 4 个国防特色学科、 2 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 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4 个浙江 省一流学科(A 类)、7 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 类)、1 个浙江省哲学 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 个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 个浙江省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浙江省

护理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对策分析

护理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对策分析

护理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我国护理专业教育不断发展,护理专业的教育层次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其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发展前景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本研究分析该专业的就业前景、毕业生影响就业的因素及相应对策,旨在为解决护理专业就业难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生;对策;就业;护理自2019年高职院校百万扩招计划以来,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深化教育改革,扩大了招生规模,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层医疗机构输送大批护理专业人才[1]。

近年来,由于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用人单位对学历层次的要求一再提高,护理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遇到瓶颈,出现就业难、对口就业率下降等。

目前,受疫情影响,世界经济受到重创,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稳就业保民生对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深远意义[2]。

因此,有必要对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护理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新的思路。

1.护理专业就业前景依据我国卫生部要求,我国医院的医护比例应达到 1:2 ,重要科室医护比例应达到1:4,而目前全国医护比例只有1:0.61,差异较大,这为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3]。

国内形势: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为了适应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社会对护理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同时科学技术的日益进展和医疗卫生服务的不断深度改革,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所提高。

继续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士队伍总量。

到2025年底,全市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3.3人,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比达到1:1.25,床护比达到1:0.6[4]。

国际形势:随着国际医疗市场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激增,护士都是非常短缺的状态,这种状态会在今后持续几十年。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护理人才的专业水平和基础知识水平、基本操作技能等各方面的综合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符合这个社会标准,能真正进入到这个行业的人才并不多。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2019届毕业生推介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2019届毕业生推介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2019届毕业生推介学校简介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举办高等教育已逾30年,积累了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

学校2009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验收,2018年通过了“广东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单位”验收。

学校办学规模在广东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生源遍及全省各地及全国14个省(区)。

学校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社会需求,设有材料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经济管理、机电技术、教育与教育技术、外语、艺术设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8个教学系部,开设涉及理、工、文、管与艺术类的48个专业(包括8个重点专业),在校生近13000人;全校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23%,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57%。

学校立足江门,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显著提升,其中智能产品开发、学前教育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学校高度重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校中厂,厂中校”,为学生技能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条件,全校建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20多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高职教育实训基地3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7个;建有校内实训实验室180多间;学校积极探索“政校园企”协同联动、“一会两平台”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牵头组建“江门市职业教育联合会”,获得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项,江门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江门市模具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10多个产学研基地和培训基地落户学校;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学校目前承担科研课题及教改项目近300项。

学校注重学生职业素质训练,把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贯穿于育人始终。

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技能比赛中频频获奖,“双证书”获取率逾98.5%,连续五届在“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捧得“优胜杯”,连续三届获奖数量及团体总分均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一名。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19质量年度报告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19质量年度报告

(一)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产业扶贫......................................... 56 (二)运用资源优势,开展职教帮扶......................................... 57 (三)培训特殊人群,构建和谐社会......................................... 59 (四)满足社区需求,开展技能培训......................................... 60 (五)加强技术服务,实现多方共赢......................................... 62 (六)参与公益服务,提升师生素质......................................... 64 七、挑战与展望 .............................................................66 (一)面临挑战 ..........................................................66 (二)展望未来 ..........................................................66 表 4 计分卡 ……………………………………………………………………………………10 表 9 学生反馈表…………………………………………………………………………………19 表 13 资源表………………………………………………………………………………………40 表 15 国际影响表…………………………………………………………………………………47 表 16 落实政策表…………………………………………………………………………………54 表 20 服务贡献表…………………………………………………………………………………65

2020届高职(专科)毕业生人数统计表【模板】

2020届高职(专科)毕业生人数统计表【模板】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五高)
34
0
34
2019年11月
新能源汽车技术
22
8
30
2020年5月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65
0
65
2020年5月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70
1
71
2020年5月
汽车营销与服务
17
29
46
2020年5月
机械设计与制造
74
6
80
2020年5月
数控技术
30
3
33
2020年5月
模具设计与制造
25
2020年1月
小计
338
50
388
商务管理系
电子商务
50
134
184
2019年12月
物流管理
22
65
87
2019年12月
旅游管理
9
40
49
2019年12月
酒店管理
13
37
50
2019年9月
市场营销
20
36
56
2019年12月
小计
114
312
426
农业技术系
畜牧兽医
150
130
280
2019年9月
园林技术
2019年12月
服装设计与工艺
2
25
27
2019年12月
环境艺术设计
16
18
34
2019年12月
老年服务与管理
3
37
40
2019年12月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
0
85
85
2019年12月

高等职业教育指标及相关内涵说明

高等职业教育指标及相关内涵说明

高等职业教育指标及相关内涵说明一、填写说明1"名称”省级年报请填写“省份名称(省代码)”;学校年报请填写“学校全称(教育部编排的高等学校5位代码)”。

2.数据指标内涵、数据值、统计时段除特别说明,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一致。

备注中“引用”指由“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自动获取。

学校只填写备注为“学校填报”的数据。

3.注意对照数据表标注的计量单位,仅填写数字,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4.若数据为零值,请填”(F;若该指标无数据,则填“一”。

二、“计分卡”指标及相关内涵说明“计分卡''系综合衡量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管理评价工具,共采集指标7个,包括字段11个(表1)。

表1计分卡1.毕业生人数:指当年学校具有学籍的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课程,考试合格,取得毕业证书的学生总数。

2.毕业生去向落实人数:指已落实就业去向的应届毕业生人数。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与核查工作的通知》(教学厅函(2023)19号)文件要求,“就业率”变更为“毕业去向落实率“。

落实就业去向毕业生包括签订就业协议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参军、出国劳务和升学毕业生。

毕业生升学人数为毕业生通过3+2分段培养、专升本选拔考试、出国升学、考研等渠道继续升学的人数。

统计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31日。

3.毕业生本省去向落实率:指在本省落实就业去向毕业生人数/毕业生人数XIO0%。

统计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31日。

4.月收入:指应届毕业生月收入平均水平,包含奖金、提成、住宿、住房公积金等折算成的现金总和。

统计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31日。

5.毕业生面向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指应届毕业生就业去向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数。

统计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31Bo6.自主创业率:指应届毕业生创业人数/毕业生人数×100%o统计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31日。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编报2019年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职业教育招生计划的通知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编报2019年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职业教育招生计划的通知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编报2019年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职业教育招生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9.02.22•【字号】浙发改社会〔2019〕79号•【施行日期】2019.0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编报2019年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职业教育招生计划的通知浙发改社会〔2019〕79号各市发展改革委、教育局,省级有关单位,各有关高校:为加快推进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适应职业教育人才一体化培养的趋势性要求,服务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经研究,按照整合统筹的思路,从2019年起将原有“3+2”、五年一贯制办学模式统一为“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培养模式,五年制学前教育大专班培养模式保持不变。

现就编制2019年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职业教育招生计划事项通知如下:一、继续扩大“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招生计划“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职业教育合作中职学校须为等级中职学校(含省级以上重点技工学校)及非等级学校的名专业(品牌、优势特色)和示范(骨干、特色、新兴)专业,对地方重点扶持的中职学校给予适当倾斜。

“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招生专业、招生计划由举办的高职院校和挂钩中职学校共同研究,并征得所在地发改和教育部门同意,由高职院校汇总上报。

各校在编制生源计划时要考虑地区平衡,根据设区市中职教育专业结构布局情况,合理安排跨设区市招生计划数。

“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职业教育专业原则上是行业岗位技术含量较高,专业技能训练周期较长,技能熟练程度要求较高,适合中高职统筹培养,社会需求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工作要求。

中职学校招生专业一般应为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高职院校招生专业原则上需有一届以上毕业生,每校控制申报专业数量。

学生学籍管理、奖助学、收费等政策由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协商后在招生前告知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职毕业生生源表
总数本市外地
序号学院及专业
总数男生女生总数男生女生总数男生女生机械工程学院539 505 34 363 340 23 176 165 11
1 数控技术195 184 11 14
2 134 8 5
3 50 3
2 数控技术(中西)7
3 70 3 72 69 3 1 1 0
3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13
4 131 4 91 87 4 44 44 0
4 模具设计与制造46 38 8 1
5 13 2 31 25 6
5 精密机械技术59 53
6 34 29 5 25 24 1
6 材料工程技术31 29 2 9 8 1 22 21 1
智能制造学院517 340 177 319 200 119 198 140 58
7 电气自动化技术205 193 12 133 122 11 72 71 1
8 物流管理187 81 106 105 45 60 82 36 46
9 计算机网络技术69 45 24 38 19 19 31 26 5
10 信息安全与管理39 10 29 33 8 25 6 2 4
11 智能控制技术17 11 6 10 6 4 7 5 2
航空航天学院266 174 92 113 64 49 153 110 43
12 飞机电子设备维修37 35 2 7 6 1 30 29 1
13 飞行器制造技术(航天器方向)56 54 2 33 33 0 23 21 2
14 无人机应用技术48 41 7 17 13 4 31 28 3
15 空中乘务125 44 81 56 12 44 69 32 37
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526 474 52 248 222 26 278 252 26
16 机电一体化技术274 263 11 138 133 5 136 130 6
17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129 128 1 53 53 0 76 75 1
18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36 13 23 12 3 9 24 10 14
19 应用电子技术28 20 8 13 9 4 15 11 4
20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59 50 9 32 24 8 27 26 1
软件与通信学院256 157 99 49 27 22 207 130 77
21 软件技术101 64 37 14 6 8 87 58 29
22 物联网应用技术98 66 32 24 17 7 74 49 25
23 移动通讯技术57 27 30 11 4 7 46 23 23
经贸管理学院270 41 229 166 24 142 104 17 87 24 会计电算化106 10 96 55 3 52 51 7 44
25 电子商务18 9 9 11 7 4 7 2 5
26 会展策划与管理50 4 46 49 4 45 1 0 1
27 老年服务与管理14 0 14 14 0 14 0 0 0
28 连锁经营与管理45 12 33 26 6 20 19 6 13
29 人力资源管理37 6 31 11 4 7 26 2 24
应用外国语学院186 23 163 52 6 46 134 17 117
30 应用德语49 5 44 5 0 5 44 5 39
31 旅游管理37 3 34 23 2 21 14 1 13
32 商务日语21 7 14 10 2 8 11 5 6
33 应用西班牙语33 6 27 2 1 1 31 5 26
34 应用英语46 2 44 12 1 11 34 1 33
艺术学院185 99 86 68 36 32 117 63 54
35 产品艺术设计28 19 9 10 6 4 18 13 5
36 动漫制作技术48 24 24 16 7 9 32 17 15
37 环境艺术设计47 30 17 12 10 2 35 20 15
38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46 21 25 24 10 14 22 11 11
39 音像技术16 5 11 6 3 3 10 2 8
新能源系90 75 15 34 29 5 56 46 10
40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30 25 5 15 14 1 15 11 4
41 风力发电工程技术28 22 6 10 7 3 18 15 3
42 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32 28 4 9 8 1 23 20 3
全校合计2835 1870 946 1413 931 464 1423 940 483
2019届联合培养本科毕业生生源表
总数本市外地
序号专业
总数男生女生总数男生女生总数男生女生
1 机械设计制作及其自动化30 27 3 30 27 3 0 0 0
2 自动化联合培养29 19 10 29 19 10 0 0 0
3 软件工程30 17 13 30 17 13 0 0 0
全校总计89 63 26 89 63 26 0 0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