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一章 导论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1导论

国际经济学-1导论

背景知识
• 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迅速;近年来出口增速高于GDP增速。
背景知识
• 以波音787为例
背景知识
• 我国历年进出口总额:1978-2011(亿美元)
20000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出口
进口
19 78
19 85
国 际 经 济 学
裴建锁 E-mail: jpei@ Tel: 64493319 答疑:周四下午3.30-5.00;博学楼1202 公邮:econ202_z@(密码:64493319)
第一章 导论
• 背景知识 • 国际经济学研 究对象 • 国际经济学研 究内容 • 国际经济学分 析方法
• 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应用经济学→扩展到国际层面 • (国际贸易:应用微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开放经 济宏观经济学:应用宏观经济学) • 开放经济的一般经济规律 • 通过国际之间货物(包括服务)和要素(包括资 本)流动,和国际范围内的市场结构的变化(合 作、竞争方式等等): • →资源在全球范围配置(有效?)
引力模型
• 倾向同临近国家/经济总量大的国家进行贸易(引力模型) • 如:2010年美国出口商品目的地(CAN, EU, MEX, CHN, JP)
引力模型
• 倾向同临近国家/经济总量大的国家进行贸易(引力模型) • 如:2010年日本出口商品目的地( CHN, US, EU, KR, TW)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9 91
19 93
19 95
19 97
19 99
20 01
20 03
20 05
20 07
20 09

国际经济学教程(黄卫平彭刚) 第一章 绪论

国际经济学教程(黄卫平彭刚) 第一章 绪论
中的延伸和应用,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 部分
• 国际资源配置、国际经济福利分配和可持续发展
研究是国际经济学重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三、 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异同
• 经济运行主体的异同:相同 • 经济运行目的的异同:相同 • 经济运行范围的异同: • 经济运行机制的异同 • 经济运行形式的异同:都是市场在运行 • 经济交流方式的异同 • 经济交流场所的异同
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 对象与结构
一、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 封闭经济状态 • 开放经济状态 • 国际分工
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特征
• 宏观微观相结合 •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相结合 • 理论与政策相结合 • 吸收与评价相结合
济学 2、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基础上发展 的,它不是与经济学同步产生的,首先是西方 经济学的产生。
二、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
• 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 • 国际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后期,是微观经济学与
宏观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国际经济学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
国际经济学
第一章 绪论
•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对象及其与其
他经济学科的关系
• 国际经济学是在人类经济不断发生的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 产生与发展
一、总体经济学自身发展的历史沿革和脉络体系
1、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家庭 企业 国民经济 开放经济 家政学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国际经

第一章 国际经济学绪论

第一章 国际经济学绪论
人为干预以及货币因素的情况下,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贸易利益的分配、贸易模式等问题,基本内容是纯理论探讨, 围绕静态比较利益和动态比较利益及其发展而展开。
2.国际贸易政策研究(关税、非关税) 贸易政策在多数情况下是以各种垄断因素对自由贸易实 行的某种限制,当然也有政府为鼓励自由贸易而制订的政策, 这些政策对贸易从而对经济会产生相应的影响。贸易政策比 纯理论更符合贸易的实际,更适合于案例分析。
三、主要内容
▪ 国际经济学微观部分:

实物经济(Real Economy) ,又称国际贸易理论。主
要研究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贸易的模式以及贸易
的利益。国际贸易政策考察贸易限制的措施及其影响,贸易
保护的原因和效果。
▪ 一、国际贸易研究(古典、现代、当代) 1.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 以生产要素国际间不能流动为前提,在排除政府和其他
▪ 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 开放经济的宏观调控研究等
重商主义 (14世纪到18世纪)
绝对优势理论 ( 1776年亚当·斯密)
比较优势原理 ( 1817年大卫·李嘉图)
贸易条件的决定 (穆勒、马歇尔)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勒纳&萨缪尔逊)
要素禀赋理论 H-O ( 1919年,赫克歇尔
1933年,俄林)
▪ 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 他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各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相互 依赖加深的过程
二、产生与发展过程
▪ (一)西方经济学的产生 ▪ 经济学的发展最初是从对家庭的研究开始的,以
家庭有限收入如何追求最大的经济福利为出发点。 (家政学) ▪ 随着家庭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增多,企业出现了。 企业在既定资源下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消费者 在既定收入水平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 ▪ 微观经济有机结合形成国民经济,以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的 宏观经济学产生。(宏观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王怀民-第一章 导论

国际经济学王怀民-第一章 导论



现代新古典贸易理论:H-O理论及以此为基础的比 较优势理论。除了赫克歇尔和俄林以外,哈勃勒、 里昂剔夫、勒纳以及萨缪尔森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 物。H-O理论、HOV(H-O-Vanek,1968)模型、 HOS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斯托尔帕-萨 缪尔森定理、里昂剔夫悖论及其解释(要素密集度 逆转、要素需求逆转、自然资源说、人力资本说和 关税结构说),以及动态国际贸易理论如希克斯关 于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雷布津斯基定理、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 论等。返回

四、国际经济学的教材体系及内容安排


本课程分上三部分 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二部分:国际金融理论 国际金融政策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 学
第三部分:要素流动 国际经济秩序 区域经济一体化







课外阅读书目和期刊 1.《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大卫· 李嘉图 2.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 3. 《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研究》 亚当· 斯密 4. 《国际贸易新理论》保罗· 克鲁格曼 5. 《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 俄林 6. 《国际经济学》 Dominick Salvatore 7.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 保罗· 克鲁格曼 8. 《价值增值论—国际经济分析的价值理论》 张幼文 9. 《国家竞争优势》 迈克尔· 波特 10.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 保罗· 克鲁格曼 11. 《经济学》 萨缪尔森、曼昆、斯蒂格利茨 12.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实践》海闻
二、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传统贸易理论(产业间贸易)
古典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第一章国际经济学教案导论(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一章国际经济学教案导论(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国际经济学的含义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开放条件下的生产、交换行为以及价格、货币和宏观政策。

由国际贸易经济学和国际货币经济学组成。

(研究世界范围内商品、服务和资本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活动的学科)二、国际经济学的产生1、家政学:家庭是经济行为的基本单位,追求在收入既定情况下的福利最大化。

家政学――家庭―――收入既定福利最大2、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企业为经济活动中心,研究企业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的利润,消费者在收入既定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效用。

微观经济学着重探讨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如何生产。

3、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如经济增长、就业等)进行分析。

宏观经济的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

4、国际经济学随着历史的发展,国家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彼此经济关系日益紧密,国家于是成为国际经济往来和活动的主体,出现了各种国际经济往来的形式,国际经济因而产生。

为了探讨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在联系,就有必要产生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即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在国际经济中的延伸和应用,是西方经济学的分支学科。

国际经济学的两大特征(1)国际交易不同于国内交易。

国际交易中普遍存在对贸易和要素流动的自然的和人为的阻碍。

如,劳动力和资本在国家间的流动性远远低于其在一国之内自由流动的程度;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一国之内一般是不存在的;各国使用不同的货币,使得国际交易远比国内交易复杂得多。

(2)国际经济关系发生在各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之间。

各国政府制定政策考虑的往往是本国的福利和稳定,而非全世界的福利和稳定,因此往往导致在一国看来是最佳的选择,而在世界范围内看并非最佳;此外,经济间的连锁机制使得一国的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仅会影响着本国的资源配置,同时还会影响他国的资源配置。

三、国际经济学的发展1、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1)古典贸易理论: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2)新古典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标准模型、H-O 模型(3)当代贸易理论:打破了已往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基本假设,研究重点由国家间的差异转向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方面,着重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的新特点以及贸易政策。

国际经济学(萨尔瓦多)第10版中文完整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萨尔瓦多)第10版中文完整ppt课件

2021/5/10
完整最新ppt
4
国际贸易纯理论
供给方因素 (成本)
技术 要素禀赋 生产规模
国际贸易
价格差异
贸易 贸易 福利 基础 模式 效应
需求因素 市场结构及其它因素
收入 偏好 文化、传统等 垄断竞争 寡头市场
图示:国际贸易纯理论基本研究内容及思路
2021/5/10
完整最新ppt
5
国际贸易理论
2021/5/10
完整最新ppt
2
主要内容
一、微观国际经济理论
国际贸易纯理论 国际贸易政策
二、宏观国际经济理论
外汇理论与政策 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与政策 内外平衡政策
三、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四、国际经济协调
2021/5/10
完整最新ppt
3
国际贸易纯理论的几个关键问题
各国为什么参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什么? 贸易模式的形成及变动 国际贸易的影响
2021/5/10
完整最新ppt
19
重商主义 The Mercantilist Views on Trade
背景 a. 1600至1800年之间,重商主义思想流行于大
部分西欧国家,如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 国; b. 利用国家干预和保护主义政策促进经济繁荣 ; c. 主要代表人物:Thomas Mann(英)等
2021/5/10
完整最新ppt
25
4、分工的原由
人类特有的倾向 不同交易主体的差异性及差异的内生性
2021/5/10
完整最新ppt
26
5、分工和交换
分工的好处和利益必须通过交换来实现; 市场机制是决定分工模式和实现分工利益的最
有效的机制; 国际分工意味着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产的专业

国际经济学第1章-文档资料38页

国际经济学第1章-文档资料38页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 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大产量组合。 (大炮和黄油)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推导:
2× 2模型;基本假设:(1)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 是完全竞争的;(2)所有商品的生产技术条件都是既定的, 且规模收益不变;(3)所有生产要素的总供给都是固定不 变的;(4)生产要素可在各部门间自由流动;(5)所有 要素都充分利用;(6)经济活动中不存在外部性
微观经济学原理是研究国际贸易相关问题的理论基础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positive analysis)实证分析解决——是什么 (normative analysis)规范分析解决——应该是什么 国际经济学中,较多采用实证分析而较少采用规范分析
20.09.2019
6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内容
Y
X的相对价格线
Y1
E
O X1
完全竞争市场上 商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以Y衡量 X价格为Px/Py X边际成本就是X的
机会成本
X的相对价格等于X的机会成本
X
20.09.2019
17
国际贸易主要分析工具(二)
社会无差异曲线与需求
(个体)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两种商品或两组商品的不同数量 的组合对消费者所提供的效用是相同的曲线。代表消费者偏好与 福利
(实际含义)
20.09.2019
9
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
第二、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且生产要素不超过 两个。2*2*1,2*2*2
几何形式模型
第三、国际贸易理论多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第四、大多数贸易理论都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

国际经济学第一章 绪论

国际经济学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结构
2021年4月10日星期六
一、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 国际分工即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生产的国际专 业化,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 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外延伸的过程和结果。
❖ 国际分工是国际经济最基本的出发点 ❖ 国际经济学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
简答数量8分 1 1 1 1 1 1 2 1 1 1 1
计算与论述20分 总分
0
15
0Leabharlann 17015
0
15
0
15
0
15
0
23
0
15
0
13
0
15
0
15
第一章 绪论
国际经济学
绪论 国际贸易纯理论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国际收支分析
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 要素的国际流动(资本 劳动力 技术)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秩序分析
❖ 经济发展则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变革, 即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
第一章 绪论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2021年4月10日星期六
家庭
企业
国民经济
开放经济
家政学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
3.国际经济的产生
2021年4月10日星期六
❖ 经济交流方式的异同:大同小异,但是会在不同 条件下有一定程度的修正,例如商务交流更强调 时空分离,货币支付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 经济交流场所的异同:国际市场中市场机制更容 易得到贯彻,市场的竞争性体现得更为完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1
二、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传统贸易理论(产业间贸易)
古典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H-O理论、特定要素模型等传统贸易理论的分类
新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 新新贸易理论(产品内贸易)继续
2020/12/11
• 传统贸易理论的划分依据:
2020理论:H-O理论及以此为基础的 比较优势理论。除了赫克歇尔和俄林以外,哈勃 勒、里昂剔夫、勒纳以及萨缪尔森是这一时期的 代表人物。H-O理论、HOV(H-O-Vanek,1968 )模型、HOS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斯 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里昂剔夫悖论及其解释 (要素密集度逆转、要素需求逆转、自然资源说 、人力资本说和关税结构说),以及动态国际贸 易理论如希克斯关于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雷布津斯基定理、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返回
国际经济学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绪 论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目的
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一门 学科。其研究目的是解释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 内在机制。
国际经济学与世界经济的区别:第一,国际经济学研究 国际经济关系,世界经济研究国别经济。第二,研究方法 不同。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的 理论基础是政治经济学。
2020/12/11
• 四、国际经济学的教材体系及内容安排
• 本课程分上三部分
• 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 第二部分:国际金融理论

国际金融政策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

• 第三部分:要素流动

国际经济秩序

区域经济一体化
2020/12/11
• 课外阅读书目和期刊 • 1.《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大卫·李嘉图 • 2.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 • 3. 《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研究》 亚当·斯密 • 4. 《国际贸易新理论》保罗·克鲁格曼 • 5. 《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 俄林 • 6. 《国际经济学》 Dominick Salvatore • 7.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 保罗·克鲁格曼 • 8. 《价值增值论—国际经济分析的价值理论》 张幼文 • 9. 《国家竞争优势》 迈克尔·波特 • 10.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 保罗·克鲁格曼 • 11. 《经济学》 萨缪尔森、曼昆、斯蒂格利茨 • 12.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实践》海闻
2020/12/11
二、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进口配额政策、出口补贴
政策、反倾销政策等。 2.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 国际收支理论 汇率理论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
2020/12/11
三、国际经济学涉及的问题
1.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关系 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很快,原因是什么? 3.国际贸易研究三类问题:贸易基础、贸易模式和贸易利益。如 何看待其他国家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问题? 4.为什么发达经济体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 5.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有没有影响?其中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6.我国是不是操纵汇率的国家?人民币是不是被低估了?真实汇 率是多少? 7.我国的外汇储备(国家储蓄)为什么这么多?是不是太多了? 如何管理?还该不该增持美国国债? 8.我国的加息预期导致股市下跌,美国提高贴现率却导致美元升 值,美国股市上涨。为什么?
2020/12/11
• 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学派的出现被认为是经济学 中爆发了一场全面革命的标志。这场革命被称为边际 革命。这场革命使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生产、 供给和成本,转向现代经济学关注的消费、需求和效 用。边际效用概念的引入实现了这种重点转移。 边际效用学派的代表人物应该是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 ,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和奥国学派的门格 尔。返回
2020/12/11
• 13.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林毅夫 • 14.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大经贸战略 》薛荣久 • 15. 《国际贸易学 》赵春明 • 16. 《关税理论政策与实务 》王普光 • 17. 《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 • 18.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 》盛斌 • 19.《国际贸易政策学 》朱立南 • 20.《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21. 《世界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 22.《国际贸易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23.《国际贸易问题 》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 • 24.《世界经济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 • 25.《国际经贸探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古典贸易理论:亚当·斯密和其之后边际革 命(1870)之前的贸易理论。如绝对优势 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约翰·穆勒(1848) 的相互需求理论等。
• 早期新古典贸易理论:边际革命边际革命之 后、H-O理论(Hecksche, 1919; Ohlin, 1933)之前的贸易理论。之所以称其为新古 典主要是为古典贸易理论提供了新的分析方 法和工具。如马歇尔和埃奇沃斯(1894) 更加系统地阐述了穆勒提出的相互需求理论 ,并用提供曲线对此进行说明。现代新古典 贸易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