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常识教案

合集下载

大班安全《安全用电常识》教案

大班安全《安全用电常识》教案

大班安全《安全用电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以下内容:1.安全用电的意义;2.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3.安全用电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和方法。

难点:如何对学生进行实际示范操作。

三、教学准备1.电气知识和电器使用说明书;2.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隐患事例图等教学辅助材料;3.课堂实例操作用电器材。

四、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5分钟)让学生观看一段电器使用不当引起安全事故的视频,并引导学生思考:电器使用不当可能会给生活带来哪些危害?如何避免这些危害的产生?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PPT或教案板书等方式,对安全用电的概念进行讲解,包括安全用电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家庭中常见的安全隐患。

3. 注意事项的介绍和讲解(20分钟)1.安全隐患的警示标志:通过安全隐患标志板,介绍家中的安全隐患,如高温警示、雷电警示等;2.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介绍家庭电器的使用时应注意事项,如禁止在乱七八糟的地方使用电器,电器使用后一定要拔掉插头等。

4. 安全用电操作示范(20分钟)准备安全用电器材,示范如何使用,如何插拔插头等。

5. 学生操作环节(3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在一旁协助和指导,关注学生注意事项的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操作。

6. 讲解归纳(10分钟)再次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总结操作中学到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引导学生探讨更多的安全隐患和避免安全隐患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学生实际操作时的表现;2.学生的作业(让学生针对自己家中的安全隐患进行调查,编写一份安全用电守则);3.学生的考试成绩。

2. 评价标准1.操作和作业的完成情况;2.考试的得分情况。

六、教学后记这次教学,学生表现非常积极,根据任务和要求,认真听讲,并且积极思考,操作过程中也非常认真。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深刻理解到了电器使用不当是可能危害到自身的安全,也学会了如何避免这些危害的产生。

安全用电教案(11篇)

安全用电教案(11篇)

安全用电教案(11篇)用电安全主题班会篇一活动目标:1、了解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

2、通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让每个幼儿能够知道电会发生危险,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重点)幼儿肯定对电从那里来这个问题很难回答(难点)活动准备:电线一段、插座一个、“电”的标志一个、电器图片几张。

活动过程:1、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电器的用途: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电器产品,你知道哪些电器呢?它们有什么作用?2)这些电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是这些电器要工作,都离不开什么呢?3)你知道电从哪里来?(发电站)4)教师小结:电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它了。

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电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2、出示电线,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仔细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教师介绍:这是电线,里面是铜线,会导电。

外面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我们抓在手里没有电。

但是塑料坏了,我们就会碰到电,发生危险。

3、组织幼儿讨论:1)如果你们家的电线破了,怎么办?(用专用胶布包裹)2)如果你看见电线断落在路上,应该怎么办?(绕过去)4、出示插座,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2)教师介绍:这是插座,里面有铜丝或铜片,可以导电,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护层。

如果将手伸进去,就会碰到铜片,电就会传到人的身上,发生危险。

除了人和铜会导电,水也会导电,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湿的手接电源。

3)出示“电”的标志,让幼儿认识,并知道看见“电”的标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5、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这样做对吗?通过图片使幼儿知道简单的安全用电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我利用看各种家用电器的图片,激发他们的兴趣。

预防触电安全教育教案7篇

预防触电安全教育教案7篇

预防触电安全教育教案7篇预防触电安全教育教案【篇1】活动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知道电的重要性(2)懂得不正确用电的危害,学会正确用电并懂得保护自己防止触电活动准备:多功能电线插座、安全用电视频、多媒体设备。

活动过程:(1)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威力很大的东西,用得好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不正确使用则会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的可能会危及我们的生命。

请小朋友仔细想想,刚刚我们做早操时是什么让我们听得那么清楚感觉那么大声呢?(音响)那音响是不是直接就能发生很大的声音来呢?(不能)那又是什么推动音响发出那么响亮的声音呢?(电)原来是电推动音响发出那么大声音的,你们再想想看我们生活中哪里还需要用电呢?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方面需要用电,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电作用真不小,是我们生活的小帮手呢。

(2)电的作用那么大并且无时不刻的存在,那我们是不是任何条件下任何时候都可以随便玩电呢?(将问题抛给幼儿,如果幼儿回答是就举反例,说不是就引导幼儿一起来看视频)(3)播放安全视频1。

请幼儿说一说在视频里看到了什么,有哪些行为是不允许很危险的;教师总结幼儿的话。

(4)出示多功能电线插座。

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插座有没有通电(没有)我们应该怎么样正确使用(鼓励幼儿大胆说),哦,小朋友说(不能用湿手开开关,不能拿笔插插孔等)。

那我们就需要用插座的时候再接上电源,不用的时候就像这样把插座收起来放在安全的地方,请小朋友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哪些插座(投影、风扇、接送卡处等)——为了我们的安全和节约用电,老师请小朋友们监督,有不用的插座还在接通电源就请告诉老师,我们及时拔下来。

(5)那是不是没有接通电源的电线就安全就可以玩呢?掉下来的电线安全吗?我们一起来看安全用电动画视频《为什么不能摸断了的电线》(6)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电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和便利性,也知道了正确使用电的方法,不用手摸断了的电线,不用的插头要拔下来等。

安全用电教案【8篇】

安全用电教案【8篇】

安全用电教案【8篇】安全用电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中发生火灾、触电和煤气中毒等事故的原因及造成的严重后果。

2、能识别一些有安全隐患的行为和场景,学会避免并阻止事故的发生。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教学重点:1、了解家中发生火灾、触电和煤气中毒等事故的原因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

2、能识别一些有安全隐患的行为和场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现代家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中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方便及乐趣。

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

二、发散思维,了解潜在危险(案例一)董博,6名哈医大学生中的唯一幸存者,事发后,他的心理受到了难以愈合的打击,在他们(牛牛范文★.)实习的中日友好医院内,接受着治疗。

2月4日,立春,北京的天一扫往日的雾霾。

哈医大09级第五临床学院康复科的董博要帮老师整理资料,整夜未归。

走出办公室,已是早晨7点,令他感到奇怪的是,每每这个时间,与他一起实习的另外5个兄弟,应该出现在医院才对。

习惯地摸出电话,董博给另外5个同学打去电话,一个未接,两个未接,打了5个人的电话,没有一个人接电话,董博有些慌了,冥冥中感觉有事情要发生,他飞奔回他们共同居住的地方——樱花东街3号楼。

先是拍门,无人回应,董博掏出钥匙开门,迎面的是一股浓重的煤气味儿,他冲入屋内,几个兄弟都在床上,一动不动,有的口吐白沫,有的鼻子出血……(案例二)哈尔滨国润家饰城火灾时间:20xx年1月6日20时30分许地点:上海市沪南路20xx号的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损失:造成6人死亡,12人受伤。

起火原因:电线线路老化,店里人员忘记关系取暖设备。

安全隐患:安全出口被封堵,室内消火栓位置不明显、上锁封闭。

现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些东西可能引发哪些安全问题?(学生自由交流)总结:触电,煤气中毒,火灾,甚至是伤亡。

三、防患于未然,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冬天的冷是刺骨的,但冬天的暖,也是入心的。

《安全用电》教案共3篇

《安全用电》教案共3篇

《安全用电》教案共3篇《安全用电》教案1教案名称:安全用电课程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1. 理解什么是电。

2. 洞悉电对人体的危害,了解防止电击事故的各种方法与措施。

3. 掌握用电的基本安全知识。

教材参考:1. 《小学电教材》2. 《小学安全教育读本》三、教学流程:1. 热身环节(5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问候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小游戏、讲笑话等方式进行热身。

如:猜猜我的脑袋里在想什么?一边快乐地开心解答,一边进行气氛营造。

2. 教学重点(10分钟)教师讲解电的概念及应用领域,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电器,如灯、电视等。

让学生观察电器形态,感受电器带来的便利。

3. 上课主篇(15分钟)教师将学生一起带到校园里的物理实验室,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电的危害。

本次实验可以采用模拟电击情况,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的威力。

教学实验具体步骤:(1)将带电的电线放置在研碎纸里反复插拔,引发火花,介绍电的本质和危害性;(2)再由教师分别拿着带手套和不带手套的手用力触摸电线,观察和讲解其危害以及使用安全防护工具的重要性。

4. 讲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15分钟)教师通过分享观察家庭用电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如用电器损坏不修理;用电线路不整理、擅自拉线等,以此引发学生对电器安全的重视。

随后,教师讲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如(1)用电热器、电吹风等要远离水源;(2)不拆装电器开关,不用潮湿的手触摸电器;(3)用电器要选择符合相关标准并经过检测合格的产品;(4)离开家或睡觉前,要将电器断电,并拔下插头等。

5. 小结与检验(10分钟)教师呼吁全体学生,要形成良好的用电习惯,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电击事故;要灵活掌握使用电器的方法,因地制宜、适当节能等等。

最后进行问答环节,检验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6. 课堂延伸(5分钟)引导学生回家与家长一同整理家庭用电设施,修缮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家庭用电安全等级,加强实践知识的运用。

小班安全教案《安全用电器》5篇

小班安全教案《安全用电器》5篇

小班安全教案《安全用电器》小班安全教案《安全用电器》精选5篇(一)学习目标:1. 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2. 掌握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小班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安全用电的意义和方法;2. 正确使用插座和电线;3. 学会节约用电。

教学准备:1. 插座示范模型;2. 不同种类电器的图片;3. 用电器安全标识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5分钟)1.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电器,并问他们知道哪些电器。

引导他们谈谈这些电器的作用和使用方式。

二、讲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10分钟)1. 通过展示图片和绘本,向学生介绍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和意义。

强调电器的危险性和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

三、讲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15分钟)1. 通过示范和图片,向学生介绍正确使用插座和电线的方法和技巧。

教会他们如何正确插拔插头,如何避免使用破损的插座和电线等。

2. 向学生展示用电器安全标识的图片,教会他们认识标识的含义,如高温警示、禁止触摸等。

四、实践活动(15分钟)1. 在课堂上设置安全用电实践区域,让学生亲自操作插拔插头、连接电线等。

2. 给学生分发小册子,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回答一些安全用电的问题。

五、总结(10分钟)1. 复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回顾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注意事项。

强调正确使用电器的重要性,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用电习惯。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回家检查自己的家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写一篇关于家庭安全用电的小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并掌握了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作文的布置,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将更加注重安全用电,并积极传递安全用电的知识给家人和同学。

小班安全教案《安全用电器》精选5篇(二)教案名称:小班安全教案《安全的玩》教案主题:培养幼儿正确的游戏和活动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防触电安全知识教育教案七篇

防触电安全知识教育教案七篇

防触电安全知识教育教案七篇防触电安全知识教育教案篇1一、班会目标:1、通过学习防电安全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触电引起原因,以及那情况会引起后果。

2、怎样让学生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逃生自救保护自己。

3、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能力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4、学生回家能够和爸爸妈妈交流防电相关安全知识。

二、班会难点:树立自护、自救的观念,增强安全意识。

三、班会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意外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

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找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我们的做法:a、特别是平常我们看完电视之后,只用遥控器关电视其实此时的电视仍处于待机状态。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一定要亲手把电视机关上,并拔掉插头。

b、提醒爸爸妈妈,一定要他们仔细检查,并把我们今天学的告诉他们。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雷电时,应关闭正在使用的各种电器,特别是电视机。

(6)发现有人触电时要设法及时关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二)用课件展示各种火灾实录,从中学习自救知识。

师生共同总结种逃生的方法。

1、室外火灾关门求生的方法:测试门的温度,用水把棉絮浸湿,堵住门和窗户。

2、室内火灾,学生要弯着腰用衣袖堵住口鼻。

(三)教师介绍火灾报警须知:牢记火警电话“119”。

事发时可用任何一部电话拨打。

无论欠费与否。

防触电安全知识教育教案篇2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日常安全用电常识,规范日常用电行为,以及触电后基本的救护措施,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安全用电教案15篇

安全用电教案15篇

安全用电教案15篇安全用电教案1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课针对小学生的实际,重点讲了怎样安全用电,指出了应该注意的几点。

一是初步了解安全用电的一般常识,做到爱护一切电路设施。

二是指出人体是传电的,不能用手特别是用湿手,触摸接通电源、家用电器以及一切电器设施。

本课既属于认识范围,让学生认识电的作用,也属于知识范围,让学生掌握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做到爱护电力设施。

二.教学目标:1、知道电可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方便,生活离不开电。

2、知道不安全用电会有危险。

3、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知道电可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方便,生活离不开电。

知道不安全用电会有危险。

四.教学难点:通过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场景,逐步掌握安全用电的常识。

教学准备:1、由不安全用电而造成的事故的资料。

2、有关安全用电的拓展知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新课讲述: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家用电器的普及,现代生活中已离不开电。

(但是接连不断发生的触电事故也让害怕。

触电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我们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并严格按照用电的要求去做,我们就可以驯服电,让它做我们的好朋友,为生活服务。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呢?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讨论的。

进入新课1.提问:小朋友电是从哪里来的呢?讲述:水电站,火电厂,核电站,热电厂,风电场,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2.电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你知道哪些跟电有关的物体?3.我们的生活离不了电,但电器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危害4.同学们,你们犯过这些错误吗?5.那你们知道如何安全用电吗?讲述:①睡觉前或外出前应拔去带电源的插头。

②保持绝缘部分干燥,不用湿手扳开关,不在电线上晾衣服。

③使用插头时不要触碰带电的金属部件,拔插头时,用手提紧不导电的部分,不可拉着电线提插头。

电是老虎,当我们进行不安全操作时,它会张开凶恶的大嘴吃人,而电又是绵羊,如果我们摸清了它的脾气,讲究安全使用,那它会乖乖地为你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用电常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记住安全电压的数值、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
形式、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2、【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在生活中按安全用电的要求去做。

3、【德育目标】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并向其他
人宣传安全用电常识。

二、教学重点:安全用电常识。

教学难点:辨别导体、绝缘体。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通过图片“万家灯火”、“城市夜景”、“电火灾害”等图片展示,引出“电”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美好和安全隐患,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安全用电(即家庭用电要遵守,用电常识要谨记)。

大家看了美丽夜景的图片和温馨家庭的照片,这一切都离不开电。

电能给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变革和便利。

但电又是双刃剑,用电不当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安全用电。

2、课程讲解
(1)家庭用电要遵守——“三不能”和“三不要”。

通过问题设立,将课堂主角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最终归纳出家庭用电的“三不能”和“三不要”。

内容设计:
“三不能”:问题设立→案例分析和讨论→归纳总结
问题设立:①下列哪种胶布可以用来包破损电线?
②下列金属丝可以代替保险丝么?
③断丝灯泡可以重复利用么?
归纳总结:①不能用医用胶布(白色)包电线。

因为这种胶
绝缘性能差,容易漏电。

包电线必须用黑色
绝缘胶布
②不能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

用铜丝、
铁丝易失去保险作用很容易烧毁电表等
设备,会造成火灾以至更大的事故。

③不能将断丝的灯泡搭起来再用。

断丝后搭
起来的灯泡比原来的更亮,但这时的功率
增大了,超过了灯泡设计的承受能力,会
使灯泡爆炸。

“三不要”:问题设立→案例分析和讨论→归纳总结
图片展示:常见的不正确用电方法
归纳总结:①不要用湿布、湿手触摸、擦拭电器外壳。

②不要乱动损坏的电线、插座和灯头。

③不要不懂装懂
(2)用电常识要谨记——“二知道”、“二不”、“一定期”
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案例分析。

教师引导、讲解,使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能够分辨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归纳“二知道”、“二不”、“一定期”。

内容设计:
“二知道”:问题设立→案例分析和讨论→归纳总结
问题设立:①下列哪些物体能导电,哪些不能导电?
②你知道常见的电压都有多少么?
归纳总结:①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
和不纯净的水等。

缘体--不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塑料、橡胶、
纸张、棉织品、木头等都是绝缘体。

注意:水、井水、雨水、江河湖海中的水都是不纯
净的水所以绝缘体受潮也能变成导体。

②知道什么是电压和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的
电压才是安全电压。

“二不”、“一定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讲授。

“二不”:不接触高于36伏的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不超负荷用电。

“一定期”:为了减少事故、要定期检查电线、开关、电灯、灯口及家用电器的插头、引线。

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修理。

3、课堂总结:
(1)家庭用电要遵守——“三不能”和“三不要”。

(2)用电常识要谨记——“二知道”、“二不”、“一定期”
4、课后作业:
(1)同学们观察一下自已家用电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做一名安全用电小宣传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