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培训
用电安全培训知识内容

用电安全培训知识内容
一、安全用电,需注意以下方面:
1、不赤手赤脚去修理或移动家中带电的线路或设备,如台扇、洗衣机、电视机等等,以免触电。
2、不用金属碰电,手湿不碰电源,不用湿布擦灯具、开关等电器用具。
3、正确安装三孔插座,不随意将三眼插头改成两眼插头。
4、正确使用电源线,不乱拉、乱接电线。
4、不私自在原有的线路上增加用电器具。
6、正确使用家用电器,不使用不合格的用电设备。
7、养成良好习惯,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将电熨斗、电吹风、电炉等电器电源插头拔下。
8、正确使用电源线,禁止用铅线、铜线等替代熔线用作保险丝等等。
9、使用漏电保护器,预防人身触电和电气火灾的发生。
二、安全用电常识
安全用电小常识
1、用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绝缘必须良好,灯头、插座、开关等的带电部分绝对不能外露,以防触电。
2、不要乱拉乱接电线,以防触电或发生火灾。
3、不要站在潮湿的地面上移动带电物体或用潮湿抹布擦试带电的家用电器,以防触电。
4、保险丝选用要合理,切忌用铜丝、铝丝或铁丝代替,以防发生火
灾。
5、所使用的家用电器如电冰箱、电冰柜、洗衣机等,应按产品使用要求,装有接地线的插座。
6、检修或调换灯头,即使开关断开,也切忌用手直接触及,以防触电。
7、如遇电器发生火灾,要先切断电源来抢救,切忌直接用水扑灭,以防触电。
8、发现有人触电,应先设法断开电源(如在高处触电,还要采取防止触电者跌落受伤的措施)然后进行急救。
安全用电知识培训全文

对地绝缘电阻R' 的大小。
若输电线绝缘良好,绝缘电阻R'
Ib
较大,对人体的危害性就减小。
但导线与地面间的绝缘可能不良
( R‘ 较小),甚至有一相接地,
这时人体中就有电流通过。
2 两相触电
这时人体处于线电压下
通过人体的电流:
Ib
Ul Rb
380 0.38A 1000
380mA 50mA
触电后果更为严重
触电是由于电流流过人体所导致的。 触电后身体身体上的电流出入口会 有灼伤痕迹。
引发短暂刺痛及 肌肉收缩
丧失知觉、 肌肉痉挛, 甚至呼吸及心跳停止
触电急救方法
电源未切断前不 可接触伤者
若电源未能切断 应以不导电的物件移
开电源或电线
立刻打电话找救护车 送医院
将伤者移到安全的地 方, 检查伤者的呼吸 及心跳,若心跳停止, 应立刻实施人工呼吸
及心肺复苏抢救
由于电能在形态上不具有直观性,且转换为其它能量的速度又非常之 快,因此,电气事故的发生及后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每例事故的发 生都来的十分突然,令人猝不及防。 但是,任何事故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人们在思想上充分重视安全 用电问题,掌握安全用电的知识和技术,在用电实践中采取正确的防 范措施,就可以避免或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以后,也可以 把损失最大限度的减少。
双相触电
3 跨步电压触电
在高压输电线断线落地 时,有强大的电流流入 大地,在接地点周围产 生电压降。如图所示。
U 电位分布
跨步电压 双脚跨步
接地点
0.8m 20m
4 雷击触电
野外施工要特别提防雷击事故
大客车遭雷击起火
1)雷击的形成:雷雨云对地面突出物产生放电,感应电压高达几十--
2024年用电安全培训知识(三篇)

2024年用电安全培训知识1、入户电源线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2.入户电源总保险与分户保险应配置台理,使之能起到对家用电器的保护作用。
3、接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插座要安全可靠,损坏的不能使用,电源线接头要用胶布包好。
4.临时电源线临近高压输电线路时,应与高压输电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10KV及以下0.7米,35KV1米,110KVI.5米,220KV3米,500KV5米)。
5、严禁私自从公用线路上接线。
6、线路接头应确保接触良好,连接可靠。
7、房间装修,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要放在专用阻燃护套内,电源线的截面应满足负荷要求。
8、使用电动工具如电钻等,须戴绝缘手套。
9、遇有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救火。
10、家用电器接线必须确保正确。
有疑问时应询问专业人员。
11、家庭用电应装设带有过电压保护的调试合格的漏电保护器。
以保证使用家用电器时的人身安全。
12、家用电器在使用肘,应有良好的外壳接地,室内要设有公用地线。
13、湿手不能触摸带电的家用电器、不能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家用电器,进行家用电器修理必须先停电源。
14、家用电热设备,暖气设备一定要远离煤气罐。
煤气管道发现煤气漏气时先开窗通风,千方不能拉合电源,并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
15、使用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件,必须远离易燃物品,用完后应切断电源,拔下插销以防意外。
16、发现家用电器损坏,应请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修理,自己不要拆卸,防止发生电击伤人。
17、严禁在高低压电线下打井,竖电视天线和钓鱼。
18、发现电线断落,无论带电与否,都应视为带电,应与电线断落点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19、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直接接触触电者,应用木棒或其它绝缘物将电源线挑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20、电源插头、插座应布置在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并经常给家中的老人和孩子讲解家庭安全用电常识,增强老人和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员工安全用电常识培训范文(三篇)

员工安全用电常识培训范文第一章电的基础知识一、电的基本概念电是一种基本物理量,是带电粒子所表现出的现象。
电的单位是安培(A)。
二、电的种类1. 直流电:电流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2. 交流电: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
三、电压和电流1. 电压(电势差):电荷运动的驱动力。
2. 电流: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的电荷数量。
四、电阻和导体1. 电阻:抵抗电流通过的大小。
2. 导体:易于电流通过的物质,如金属、水和人体。
五、电的危害1. 电击:电流通过人体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2. 烧伤:电流过大时会导致烧伤。
3. 短路:电路中电流直接流过无限导通的通道,容易引发火灾。
第二章电器用电安全常识一、使用电器的注意事项1.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器。
2. 定期检查电器的电线和插头是否损坏。
3. 插拔插头时,要轻拔轻插,避免暴力操作。
4. 未使用的电器要拔掉插头,避免长时间待机。
二、电线安装和维护1. 电线要求整齐、规范,避免接头暴露。
2. 不要随意改动电线布线,避免电线盘成一团。
3. 定期检查电线的绝缘层是否完好。
三、用电器时的注意事项1. 不要同时使用过多电器,避免电线过热。
2. 用电器时,要保持干燥,避免触电事故。
四、电器故障处理1. 发现电器故障时,要立即停止使用,并请专人进行维修。
2. 不要自行拆卸电器,以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第三章防止电击的措施一、接地保护1. 将导体与地面接触,形成传导电流的路径。
2. 使用接地插头或接地设备,确保电器设备接地。
二、绝缘保护1. 绝缘材料不会导电,在安全范围内使用绝缘材料。
2. 环境中使用的绝缘材料要符合国家标准。
三、人身绝缘1. 在电工作业时,要穿绝缘手套和鞋。
2. 避免穿戴带有导电材料的衣物。
四、电器设备安全使用1. 在高温、高湿度或易燃易爆环境中,要使用防爆电器设备。
2. 避免在有水或潮湿的地方使用电器设备。
第四章应急措施一、发生电击事故时的应急处理1. 首先立即切断电源。
2. 如果无法切断电源,可以使用绝缘材料将人与电流隔离。
安全用电常识培训

安全用电常识培训尊敬的各位学员,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2024年安全用电常识培训》。
电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电力的使用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提高安全用电意识,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些重要的安全用电常识。
首先,我们要了解电的基本特性。
电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极强的穿透力,能够通过导体在瞬间传递巨大的能量。
因此,正确使用和处理电能至关重要。
一、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1.绝缘原则:确保用电设备与电源之间有良好的绝缘,防止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伤害。
2.接地原则:将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3.漏电保护原则:安装漏电保护器,能在发生漏电时迅速切断电源,保护人身安全。
4.过载保护原则:通过过载保护装置,如熔断器或断路器,防止因电流过大而引发火灾。
二、家庭用电安全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家中的电线、插座和电器,确保它们没有老化、损坏或松动。
2.正确使用电器:按照电器的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不要超负荷使用,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
3.避免湿手插拔:在插拔电源插头时,要确保双手干燥,避免湿手接触电源。
4.儿童安全:将电源插座和电线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儿童玩耍时发生触电事故。
三、公共场所用电安全1.标识清晰:公共场所的电源开关、插座等应设置清晰的标识,以便于识别和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处理。
2.消防设施: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应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以备不时之需。
3.应急处理:公共场所应制定详细的用电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正确处理突发情况。
四、户外用电安全1.避免雷雨:在户外遇到雷雨天气时,应避免使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靠近树木、铁塔等导电物体。
2.远离高压线:在户外活动时,应远离高压线,避免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钓鱼等。
3.户外用电设备:在使用户外用电设备时,如帐篷灯、电烤炉等,应确保设备有良好的绝缘和接地措施。
用电安全培训3篇

用电安全培训第一篇:电源及插头插座的安全使用电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而电源及插头插座是电能传递的重要通道,其正确使用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电源及插头插座的安全使用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一、电源的安全使用1.选择正规的电器制造厂家生产的电源,质量可靠。
2.电源应与电器的电压匹配,不得相互错配使用。
3.电源的电缆不能随意裸露,应使用绝缘包覆良好的电线。
4.电源接头应紧固牢固,接口处不得有裸露的金属或碳化物物质。
5.电源接线不得高于合理承受电压,电缆不得过度拉伸。
6.在电源故障或使用异常时,应及时停止使用,处理之后再使用。
7.遵循相关规定,勿私自拆解或改装电源。
二、插头与插座的安全使用1.插头与插座应使用正规生产厂家制造的,具有相应认证标志,规格相符合。
2.插头与插座不得随意加装配件,也不得私自拆卸,更不得随意打乱线路。
3.插座安装位置要合理,最好放在不易受潮、紫外线照射和高温的地方。
4.使用插头时要确保手部干燥,不可将插头盲目插入插座。
5. 当插头使用时间过久或微痕溃损时,应及时更换。
6.插头与插座的接触处应保持清洁、干燥。
7.插座的额定电流应与电器的功率相适应,插头不能插入负荷高于其额定电流的插座中。
电源及插头插座的安全使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安全,一旦出现故障往往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建议大家务必严格遵循相关规定,按照正确方法操作,防止出现事故的发生。
第二篇:用电前的安全检查及预防措施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电器设备,而正确的用电是能够有效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用电前的安全检查及预防措施的知识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一、用电前的安全检查1.排查电线是否处于磨损或裸露,是否有老化及其他损坏情况。
2.检查电器是否带有认证标志,选用具有防火防爆等特殊功能的超强电线。
3.合理分配用电负载,避免过度负荷。
4.排查电线内是否有异物阻塞,如老鼠咬断的电线等。
5.检查电器的电流接口是否松动,是否有漏电情况。
企业用电安全教育培训

一、前言用电安全是企业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关系到企业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企业的正常运营和财产安全。
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预防用电事故的发生,企业应定期开展用电安全教育培训。
本文将从用电安全的基本知识、常见用电事故案例分析、用电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用电安全基本知识1. 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电流: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的流动。
电压:电荷在导体两端产生的电势差。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 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指在正常或故障情况下,人体接触时不会造成伤害的电压。
我国规定,安全电压为36V以下。
3. 电气设备的分类电气设备分为三类:高压设备、低压设备和混合电压设备。
4. 电气设备的绝缘绝缘:用非导电材料将导体包裹起来,防止电流外泄。
5. 接地与接零接地:将电气设备的金属部分与大地连接,将漏电电流引入大地。
接零:将电气设备的金属部分与电源的零线连接,将漏电电流引入零线。
三、常见用电事故案例分析1. 触电事故案例:某企业员工在检修设备时,未断开电源,误触带电部位,导致触电身亡。
分析:员工在检修设备时,未遵守断电操作规程,直接接触带电部位,造成触电事故。
预防措施:加强用电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断电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断电后再进行检修。
2. 火灾事故案例:某企业员工在设备检修过程中,未切断电源,操作不当导致设备短路,引发火灾。
分析:员工在检修设备时,未断开电源,操作不当导致设备短路,产生高温,引发火灾。
预防措施:加强用电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断电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断电后再进行检修;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防止设备老化、损坏。
3. 高压触电事故案例:某企业员工在操作高压设备时,未穿戴绝缘防护用品,导致高压触电身亡。
分析:员工在操作高压设备时,未穿戴绝缘防护用品,直接接触高压带电部位,造成高压触电事故。
预防措施:加强用电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穿戴绝缘防护用品;加强高压设备的维护保养,防止设备老化、损坏。
安全用电常识培训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安全用电常识培训安全用电常识培训电,作为一种神秘的现代科学,很多人知道触电的危害,却不知道如何更好地用电,特别是家用电器的用电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安全用电常识培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全用电常识培训1电力作为一种最基本的能源,是国民经济及广大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
由于电本身看不见、摸不着,它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只有掌握了用电的基本规律,懂得了用电的基本常识,按操作规程办事,电就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
否则,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电气故障,导致人身触电,电气设备损坏,甚至引起重大火灾等。
轻则使人受伤,重则致人死亡。
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用电安全问题。
一、触电1、触电的危害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或者带电体与人体之间闪击放电,或者电弧及人体时,电流通过人体进入大地或其他导体,形成导电回路,这种情况,就叫触电。
触电时人体会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按其伤害程度不同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伤。
它可以使肌肉抽搐,内部组织损伤,造成发热发麻,神经麻痹等。
严重时将引起昏迷、窒息,甚至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
通常说的触电就是电击。
触电死亡大部分由电击造成。
电伤是指触电时,人体与带电体接触不良部分发生的电弧灼伤,或者是人体与带电体接触部分的电烙印,由于被电流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等侵入人体皮肤引起的皮肤金属化。
这此伤害会给人体留下伤痕,严重时也可能致人死亡。
电伤通常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造成的。
电击和电伤也可能同时发生,这在高压触电事故中是常见的。
2、触电电流的大小对人体的危害程度(1)当人体流过工频1mA或直流5mA电流时,人体就会有麻、刺、痛的感觉。
(2)当人体流过工频20~50mA或直流80mA电流时,人就会产生麻痹、痉挛、刺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
自己不能摆脱电源,就有生命危险。
(3)当人体流过100mA以上电流时,人就会呼吸困难,心脏停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用电基本知识
电力作为一种最基本的能源,是国民经济及广大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
由于电本身看不见、摸不着,它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只有掌握了用电的基本规律,懂得了用电的基本常识,按操作规程办事,电就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
否则,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电气故障,导致人身触电,电气设备损坏,甚至引起重大火灾等。
轻则使人受伤,重则致人死亡。
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用电安全问题。
一、触电
1、触电的危害
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或者带电体与人体之间闪击放电,或者电弧及人体时,电流通过人体进入大地或其他导体,形成导电回路,这种情况,就叫触电。
触电时人体会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按其伤害程度不同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伤。
它可以使肌肉抽搐,内部组织损伤,造成发热发麻,神经麻痹等。
严重时将引起昏迷、窒息,甚至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
通常说的触电就是电击。
触电死亡大部分由电击造成。
电伤是指触电时,人体与带电体接触不良部分发生的电弧灼伤,或者是人体与带电体接触部分的电烙印,由于被电流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等侵入人体皮肤引起的皮肤金属化。
这此伤害会给人体留下伤痕,严重时也可能致人死亡。
电伤通常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造成的。
电击和电伤也可能同时发生,这在高压触电事故中是常见的。
2、触电电流的大小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1)当人体流过工频1mA或直流5mA电流时,人体就会有麻、刺、痛的感觉。
(2)当人体流过工频20~50mA或直流80mA电流时,人就会产生麻痹、痉挛、刺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
自己不能摆脱电源,就有生命危险。
(3)当人体流过100mA以上电流时,人就会呼吸困难,心脏停跳。
一般来说,10mA以下工频电流和50mA以下直流电流流过人体时,人能摆脱电源,故危险性不太大。
3、与触电电流大小有关的因素
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表现为触电电流的大小。
引起触电电流大小的变化,与以下因素有关。
(1)人体电阻:
人体电阻主要是皮肤电阻,表皮~厚的角质层的电阻很大,皮肤干燥时,人体电阻约为6~10kΩ,甚至高达100kΩ;但角质层容易被破坏,除了质层的皮肤电阻约为800~1200Ω;内部组织的电阻约为500~800Ω。
(2)触电电压:
电压越高,危险性就越大。
人体通过10mA以上的电流就会有危险。
因此,要使通过人体的电流小于10mA,若人体电阻按1200Ω算,根据欧姆定律:U=IR=×1200=12V。
如果触电电压小于12V,电流小于10mA,人体是安全的。
我国规定:特别潮湿,容易导电的地方,12V为安全电压。
如果空气干燥,条件较好时,可用24V或36V电压。
一般情况下,12V、24V、36V是安全电压的三个级别。
(3)触电时间:触电时间越长,后果就越严重。
触电电流与时间的关系为:电流的毫安乘以持续时间,以mA·s表示。
我国规定50mA·s为安全值。
超过这个数值,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4)触电部位及健康状况:触电电流流过呼吸器官和神经中枢时,危害程度较大;流过心脏时,危害程度更大;流过大脑时,会使人立即昏迷。
心脏病、内分泌失调、肺病、精神病患者,在同等情况下,危险程度更大些。
4、触电的几种方式
触电最常见的形式是电击,也是最危险的。
触电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单相触电:
定义:人体接触一根火线所造成的触电事故。
单相触电形式最为常见。
①中性点接地电网的单相触电。
当人体接触其中一根火线时,人体承受220V的相电压,电流通过人体→大地→中性点接地体→中性点,形成闭合回路。
触电后果比较严重。
②中性点不接地单相触电。
当人体接触一根火线时,触电电流经人体→大地→线路→对地绝缘电阻(空气)和分布电容形成两条闭合回路。
如果线路绝缘良好,空气阻抗、容抗很大,人体承受的电流就比较小,一般不发生危险;如果绝缘性不好,则危险性就增大。
(2)两相触电:
人体同时接触两根火线所造成的触电为两相触电。
当人体同时接触两相火线时,电流经B相火线→人体→C相火线→中性点构成闭合回路。
380V线电压直接作用于人体,触电电流300mA以上,这种触电最为危险。
(3)跨步电压触电:
三相线偶有一相断落在地面时,电流通过落地点流入大地,此落地点周围形成一个强电场。
距落地点越近,电压越高,影响范围约10m左右。
当人进入此范围时,两脚之间的电位不同,就形成跨步电压。
跨步电压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会使人触电。
高压线有一相触地尤其危险。
在潮湿地面,低压线断线触地形成的跨步电压也在10V以上,对人体也会造成伤害。
时间长了就会有生命危险。
(4)雷击触电:
雷雨云对地面突出物产生放电,它是一种特殊的触电方式。
雷击感应电压高达几十--几百万伏,其能量可把建筑物摧毁,使可燃物燃烧,把电力线,用电设备击穿、烧毁,造成人身伤亡,危害性极大。
目前,一般通过避雷设施将强大的电流引入地下,避免雷电的危害。
5、触电的原因
(1)缺乏电器安全知识
(2)违反操作规程,人体接触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
(3)设备不合格,由于设备绝缘损坏,设备金属外壳带电,人体无意接触外壳。
(4)维修不善。
(5)高压线220kV、110kV、35kV、10kV等的接地点、短路点、跨步电压形成的对人体的伤害。
低压设备应用广泛,接触低压设备的人多。
多种情况下是触及点不带电,偶尔因某种原因带电,大多是设备设计安装有缺陷,运行不合理、保护装置不完善等原因。
二、安全用电常识
1、要想保证用电的安全,家用电器、办公电器等用电设备就一定要安装使用漏电保护开关。
漏电保护开关要经常检查,每月试跳不少于一次,如有失灵立即更换。
保险丝烧断或漏电保护开关跳闸后要查明原因,排除故障才可恢复送电。
2、千万不要用铜线、铝线、铁线代替保险丝,空气开关损坏后立即更换,保险丝和空气开关的大小一定要与用电容量相匹配,否则容易造成触电或电气火灾。
3、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线可靠连接,单相用电要用三蕊电缆连接,三相用电的用四蕊电缆连接。
保护在户外与低压电网的保护中性线或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保护中性线必须重复接地。
4、电缆或电线的驳口或破损处要用电工胶布包好,不能用医用胶布代替,更不能用尼龙纸包扎。
不要用电线直接插入插座内用电。
5、电器通电后发现冒烟、发出烧焦气味或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6、不要用湿手触摸灯头、开关、插头插座和用电器具。
开关、插座或用电器具损坏或外壳破损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未经修复不能使用。
7、厂房内的电线不能乱拉乱接,禁止使用多驳口和残旧的电线,以防触电。
8、电炉、电烙铁等发热电器不得直接搁在木板上或靠近易燃物品,对无自动控制的电热器具用后要随手关电源,以免引起火灾。
9、工厂内的移动式用电器具,如座地式风扇、手提砂轮机、手电钻等电动工具都必须安装使用漏电保护开关实行单机保护。
10、发现有人触电,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者,要尽快拉开电源开关或用干燥的木棍、竹杆挑开电线,立即用正确的人工呼吸法进行现场抢救。
11、电气设备的安装、维修应由持证电工负责。
12、各种电气设备插头应经常保持完好无损,不用时应从插座上拔下,从插座上取下电线插头时,应握住插头,而不要拉电线。
工作台上的插座应安装在不易碰装的位置,若有损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13、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设备,如风扇、照明灯等设备时必须先断开电源,并保护好电源线,不得随便乱拉乱拽以免磨损、挤压、拉断;严禁带电移动或维修、试验各种电器设备(包括家用电器)。
劳动者的安全生产权利与义务
一、劳动者的安全生产权利:
1、知情权:有权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应急
措施。
2、建议权: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3、批评权:有权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
4、拒绝权: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5、紧急避险权: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时,有权停止作业或撤离作业场所。
6、伤亡求偿权: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时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和获得赔偿
的权利。
7、获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
劳动防护用品。
8、受教育权:掌握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职业技能。
二、劳动者的安全生产义务:
1、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
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所需要的安全生产知
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时,应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