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胸 腰椎MRI解剖
腰椎解剖与病变CT影像表现PPT课件

腰椎间盘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及常见的腰部疾患,他基本的病理变化时椎间盘的 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是指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较局限,形态规整, 大部被纤维环包绕。突出部位多见于L4~5椎间隙,其次为L5~S1椎间 隙
分三种类型: 1.中央型椎间盘突出 2.侧后型椎间盘突出 3.外侧型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的CT分型及诊断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腰椎解剖与病变CT影像表现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目录
• 腰椎的横断面的解剖
- 椎体腰椎 - 关节突关节 - 椎间盘 - 脊椎韧带 - 椎管
• 基本病变的CT表现 -腰椎退行性变(椎间盘、椎体、椎小关节及韧带)
腰椎的横断面解剖——椎体腰椎(续)
L3 椎体长径开始短于横径, 椎管呈三角形, 椎体后壁逐渐变平
L4 椎体横径与大于椎体长径, 椎管呈三角形, 椎体后壁扁平
腰椎的横断面解剖——椎体腰椎(续)
L5 椎体横径明显大于椎体长径, 椎体平面呈椭圆形 椎管呈三叶形, 椎体后壁呈弧形后突。
腰椎的横断面解剖——关节突关节
关节突关节由相邻两个椎骨的上下关节突构成,关节面上覆盖着 一层软骨。上部腰椎的关节突关节面呈矢状位,下部腰椎的关节 突关节面呈冠状位。
正常关节突关节面光滑, 关节间隙均匀, 无骨质异常
腰椎的横断面解剖——椎间盘
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透明软骨终板和sharpey,s纤 维组成。髓核呈半透明的凝胶状外观,主要由由软骨 基质和胶原纤维成的纤维软骨组成。髓核含水80%--90%,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纤维化。髓核位于椎间 盘中心稍后方,与内层纤维环无明显界限。纤维环是 一系列呈同心圆排列的纤维板结构,形成并不完整的 环而围绕髓核,起着包膜的作用。纤维环非常坚固, 能抵御放射状张力及扭转和弯曲时的压力,是椎间盘 负重的重要组织。透明软骨终板由透明软骨组成,是 椎体的上下软骨面,构成髓核的上下界,在椎体和髓 核之间起到生物力学和代谢界面的作用。 Sharpey‘s纤 维围绕于椎间盘的最外层,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起 到椎间盘与椎体及前后韧带相连接的作用。腰椎间盘 最后,从上到下逐渐增厚,一般以L4-5间盘最后。
腰椎影像解剖学知识

腰4椎体前缘软骨结节
腰椎滑脱症
❖常见分类:
❖ 一侧或两侧椎弓根峡部崩裂、不连续,患椎向前 滑移,称为腰椎滑脱,又称真性滑脱。
❖ 无峡部崩裂,而是因间盘退变或其他原因致椎间 位置滑移,称为假性滑脱,又称退行性性滑脱。
❖椎弓根下 层面可见锯 齿样裂隙, 宽窄不一, 走行不定, 呈双关节面
❖ 椎 管 前 后 径 延 长
在一定的诱因作用下,如反复的损伤或一定 量的冲击力使压缩载荷的力度加大,髓核 便通过纤维环薄弱处,尤其是退变的裂隙 或断裂处疝出。
如髓核仅冲出破裂的纤维环而外层纤维环仍保持完 好,并推挤这部分纤维环突向椎间盘的轮廓之外, 称为椎间盘突出。
CT表现为局部突出于椎体后缘的的弧形软组织密度 影,边缘光滑,突出缘与纤维环后缘呈钝角相交, 大多数呈丘状、新月形或半月形突出椎管。疝块 密度较高,偶而可钙化。
下颈椎,胸椎和腰椎韧带
前纵韧带
棘间韧带
棘上韧带 项韧带
后纵韧带
黄韧带
黄韧带
硬脊膜与蛛网膜粘贴在一起,统称为硬脊膜囊 硬膜外间隙:骨性椎管与硬脊膜囊之间的间隙
内含脂肪密度影 蛛网膜下腔:蛛网膜内侧的间隙
马尾神经在蛛网膜下腔呈均匀排列的多个圆点状低密度影, 含脊神经根。
神经根鞘为直径约1~3mm的圆形影,位于硬脊膜囊前外 方侧隐窝内。
据椎间盘突出部位分为: 中央型、旁中央型、 椎间孔型、椎间孔外侧型 ;
椎间盘脱出的特殊类型:纵向型 中央型:许莫氏结节 边缘型:椎体前、后缘软骨结节
椎间盘突出示意图
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
1、直接征象:自椎间盘向后局限性突起的高密度软 组织块影,大多数呈丘状、新月形或半圆形突入 椎管内,轮廓多不规则,基底部与椎间盘组织相连。
3分钟学会看腰椎MRI片

3分钟学会瞧腰椎MRI片(核磁共振)解剖基础:有关脊柱及椎间盘的详细解剖,请大家参阅本网相关文章,这里主要讲一下MRI/CT片中与椎间盘病有关的几个关键解剖结构。
MRI轴状面观的关键结构如下:硬膜囊(Thecal Sac )发出神经根(Exiting Spinal Nerve Roots )(L5)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 Spinal Nerve Roots)(S1 )以上任何结构如受到刺激或受到压迫均可导致病人疼痛。
要瞧清哪个结构受到压迫,被什么压着,正确的方法就是瞧其轴状面图(从上往下瞧),矢状面图(侧面观) 只能粗略地瞧出压迫、膨出或突出。
随着您对下面内容的学习,您可能感到MRI图像并不象所画的那样清晰可辨。
有时您不得不用点“形象思维”。
哪个在先哪个在后?怎样知道哪个图像呈现的就是哪个椎间盘:定位图如果没有“定位图”,对外行来说几乎无法分清腰部的5个椎间盘的不同。
定位图就象地图一样告诉您每个扫描层的具体扫描部位,所以即使对于很有经验的医师都就是必不可少的。
这张定位图从矢状面观标出了腰部脊柱的20个MRI切片层。
每个数字代表一个通过该平面所拍的MRI图像。
此例中的图像层只涵盖了L3, L4, 及L5。
例如,层11 (标为红色的第10层上的一层)正好穿过L4椎间盘。
如果您L4椎间盘有问题,就瞧此层图像。
图层18( 第18层)对应L3椎间盘,图像5就是正好穿过L5椎间盘的最佳图像。
对于椎间盘很薄的病人,层的厚度应最好更薄一点(6mm),以便保证其正好穿过变薄的椎间盘。
所以,如果您想把您有病的椎间盘图像以邮件形式发过来,您现在应该知道怎样通过“定位图”找到它。
在有些MRI片上,每个大的图像都附上一个小的定位图,这就使我们很容易知道我们所瞧的就是哪个椎间盘。
MRI解剖:轴状面观。
图10及11就是L5椎间盘的轴状面观。
此病人虽有中度椎间盘退化(黑色的椎间盘)及小的非压迫性4mm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但却有很大的“中央管”,可以很好地表现轴状面核磁共振解剖。
(收藏)腰椎MRI怎么阅片呢?腰椎间盘突出如何看?零基础可读懂

(收藏)腰椎MRI怎么阅片呢?腰椎间盘突出如何看?零基础可读懂1. 腰椎MRI矢状面腰椎MRI正中矢状面(mid-Sagittal Region)。
阅片细节见下方标注。
腰椎MRI正中矢状面(mid-Sagittal Region)。
可见两种主要的骨结构:方形椎体(黄色轮廓)和后弓的棘突(蓝色轮廓和S)。
棘突与椎板的连接构成后弓的前边界,后弓也形成中央椎管的后部。
这被黄韧带覆盖(绿色L)。
椎体和后弓之间的极度高信号空间(几乎纯白色)是硬膜囊(红色T),充满着脑脊液。
黑线为椎体后部(PB)、椎弓根和椎板之间的距离,为椎管的直径。
在正中矢状面中,马尾神经根通常不太明显(淡蓝色箭头),除非它们靠近神经孔(未显示)。
位于5个腰椎椎体之间的是5个腰椎间盘(红色轮廓和D),它们承载身体80%的轴向载荷。
腰椎MRI旁矢状位(Para-Sagittal Region),阅片细节见下方标注。
腰椎MRI旁矢状位(Para-Sagittal Region),在硬膜囊内可见走行根(红色箭头),但L5除外,它已从硬膜囊出芽(第3个红箭头)。
腰椎MRI旁矢状面(侧隐窝)可见L4-5椎间盘突出(红色箭头)。
腰椎MRI旁矢状面(侧隐窝)可见L4-5椎间盘突出(红色箭头),接触到一个走行根,甚至将其推得有点偏离轨道(绿色箭头)。
腰椎椎间孔矢状位(Foraminal-Sagittal Region),阅片细节见下方标注腰椎椎间孔矢状位(Foraminal-Sagittal Region)是一个位于旁矢状位外侧的区域,可很好的显示椎间孔的边界(粉红色圆圈):顶部和底部分别由上下椎弓根(P)组成。
后边界由下位脊椎的上关节突组成,前边界由椎间盘和椎体(VB)组成。
注意,椎间孔因高脂肪含量而呈高信号,而出口神经根(红色箭头)呈低信号。
2. 腰椎MRI横断面椎间盘水平T2加权像的横断面MRI片椎间盘水平T2加权像的横断面MRI片(Disc-Level T2-Weighted Axial MRI Image)。
(参考资料)脊柱MRI断面解剖

腰部MRI矢状断面解剖
1腰椎椎间孔断面:
• 腰椎椎体外侧部、椎弓根、关节突、椎 间孔内脂肪和脊神经、椎间盘外侧部纤 维环
2正中矢状断面:
• 硬膜囊、硬膜囊内脑脊液、椎体、椎间 盘纤维环、髓核、后纵韧带、硬膜外脂 肪、黄韧带
腰部MRI横断面解剖
1腰椎椎体平面:
• 腰椎பைடு நூலகம்体、椎弓根、椎板、棘突、关节 突、后纵韧带、硬膜囊、外侧隐窝内脊 神经、硬膜外脂肪、黄韧带
脊柱MRI断面解剖
颈部MRI矢状断面解剖
1颈椎椎间孔断面:
• 颈椎椎体外侧部、颈椎椎间孔内脂肪和 脊神经、颈椎椎间盘
2脊髓外侧部断面:
• 脊髓外侧部、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颈 椎椎体、颈椎椎间盘
3正中矢状断断面:
• 脊髓、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第1颈椎、 第7颈椎椎体、颈椎椎间盘、棘突
2腰椎椎间盘平面:
• 腰椎椎间盘、后纵韧带、硬膜囊、外侧 隐窝内脊神经、椎间孔内脊神经、硬膜 外脂肪、黄韧带、椎板、棘突、关节突
谢谢
3正中矢状断面:
• 脊髓、脊髓圆锥、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 椎体、椎间盘、后纵韧带、硬膜外脂肪、 黄韧带
胸部MRI横断面解剖
1胸椎椎体平面:
• 胸椎椎体、椎弓根、椎板、棘突、椎孔、 横突、肋-胸椎体关节、肋-横突关节、脊 髓、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
2胸椎椎间盘平面:
• 胸椎椎间盘、后纵韧带、外侧隐窝内脊 神经、椎间孔内脊神经、黄韧带、脊髓、 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
3颈椎椎体平面:
• 颈椎椎体、外侧隐窝、椎间孔内脊神经、 黄韧带、脊髓、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
胸部MRI矢状断面解剖
1胸椎椎间孔断面:
• 胸椎椎体外侧部、椎弓根、关节突、胸 椎椎间孔内脂肪和脊神经、椎间盘外侧 部
椎间盘的磁共振诊断课件

但在一个正常的,非退 化性椎间盘T2加权像上, 很容易看清髓核区及纤椎 环区(见图7) “后部神经结构”包括过 往神经根 (Traversing Nerve Root s)、硬膜囊(Thecal Sac) 及发出神经根 (Exiting Nerve Roots)。 发出神经根位于椎间孔 (IVF粉红色区)内,在 此图像中看不到。
蓝色: 为“中 央区”,紧靠 椎间盘后方并 环抱硬膜囊前 方。因为后纵 韧带在此区最 厚,椎间盘突 出在此区通常 不是轻微偏左 就是偏右。
粉红色: 为“旁中央区” 或称侧隐窝,位于中央 区紧外侧。因为此区的 后纵韧带不象中央区那 样厚,故常在此区出现 椎间盘突出。事实上, 这是椎间盘突出发生的 头号位置。常常看到过 往神经根在此区被突出 的椎间盘接触到、被移 位和被压迫。(请记住, 发生在侧隐窝的L5椎间 盘突出压迫的是过往神 经根S1,而不是位于椎 间孔的发出神经根L5)
硬膜囊(红星)表现为 “超白色”结构,填充 在椎体后方的中央椎管 内。此囊袋内有可自由 浮动的由运动神经纤椎 及感觉神经纤维共同组 成的脊神经根(马尾) 黄韧带(绿星)位 于每个椎骨之间,增强 脊柱的稳定性。此结构 可变大或增厚,助长年 长者易患的中央型椎管 狭窄的形成。
硬膜外腔前区:突出 区 现在让我们一些 CT轴状面图来学习前 硬膜外腔的不同区域, 椎间盘突出就发生在 此部位。如果你曾经 读过核磁共振报告, 有些术语听起来可能 很熟悉,因为这些区 域常被放射科医师用 来描述椎间盘突出的 具体位置。
MRI轴状面观的关键 结构如下: 硬膜囊 (Thecal Sac ) 发出神经根 (Exiting Spinal Nerv e Roots )(L5) 过往神经根 (Traversing Spinal N erve Roots)(S1 ) 以上任何结构如受到 刺激或受到压迫均可 导致病人疼 痛。
腰椎X检查摄影技术PPT精选课件

【中心线】 脊柱与床面平行时,经髂嵴最高点向上3cm 即第3腰椎平面,垂直暗盒摄入胶片。脊柱有侧弯畸形, 按脊柱倾斜方向,中心线向距床面的一侧倾斜5°角左 右。臀部较宽,腰部未放棉垫者,中心线向足端倾斜10 °角。由于腰椎侧卧时下段组织较厚,应使X线管阴极 置于腰椎下段。
【照片显示】全部腰椎呈侧位显示于照片内,椎间孔投影 于照片正中。各椎体边缘及椎间隙显示清晰。椎体后缘 无双边影像,椎体及附件骨质结构清楚。 当腰椎前后位与侧位照在同一张照片上时,侧位摄影 用正位的2倍毫安秒,增加15千伏,方可使冲洗后正侧 位影像的黑化度基本相同。
1
脊柱由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5 节骶椎以及3至5节尾椎组成。椎骨之间 由小关节、韧带和椎间盘连接。
2
全脊柱整体观察
3
——横突 ——椎间隙 ——椎体上缘 ——椎体下缘
4
椎弓根——
—— 椎弓板——
——椎弓峡部
5
腰椎间盘解剖
6பைடு நூலகம்
椎间盘影像学分型
7
腰椎影像检查技术分为:普通X线检查、CT检查及MRI检 查。 1、我们首先介绍普通X线检查方法。普通X线检查有腰 椎正侧位片、腰椎双斜位片及腰椎过伸、过屈位片(功 能位片) 。 2、CT检查根据需要有腰椎间盘扫描和腰椎骨扫描两类, CT检查中根据需要,可进行CT增强检查。 3、MRI检查可根据扫描要求不同,选择不同的扫描序 列,常规扫描序列包括:横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 我们分别介绍腰椎普通X线检查、CT检查及MRI检查。
30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拍摄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2)图像显示采用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
窗宽200~400HU;骨窗,窗位 L300~600HU,窗宽 W1200~2 000HU。
最全面详细的脊柱腰段解剖图讲解

讲解员:xxx 时间:2018.11
一、腰椎的形态结构
腰段椎 管
腰椎的 形态结 构
腰椎神经
椎骨的形态结构腰椎的形态结构(俯视图)腰椎的形态结构 (正视图)
腰椎的形态结构 (后视图)
第三腰椎(正中矢面)
第五腰椎(正中矢面)
腰椎侧视面
第三腰椎CT图
第三腰椎CT图
腰椎的横突
组成:在发生上由肋部和横突部愈合而成,其前部为肋部。 横突由椎弓根与椎弓板汇合处向外突出。第5腰椎横突由椎弓根与椎 体连接处发出。 长度:第3腰椎横突最长,其次为第2、4腰椎横突,第5腰椎横突最短。 附着的肌肉:相邻横突之间为横突肌,横突尖端与棘突之间为横突棘 肌,横突前侧有腰大肌和腰方肌,横突背侧有竖脊肌,第2腰椎前有 膈肌。 乳突:为上关节后缘的卵圆形隆起。 副突:为横突根部的下侧的小结节。乳副突间沟(57.0%)、如副突 间切迹(34.6%)、如副突间孔或管(8.4%);
椎间盘的血液供应
椎间盘的血液供应
胎儿时期和幼儿:有起自背内侧椎体动 脉的轴向椎间盘动脉,临近脊索。发生 中椎间盘:有北侧、腹侧和轴向椎间盘 动脉供应,并在透明软骨板区内互相吻 合。成人椎间盘:几乎完全无血管,仅 纤维环周围有小血管传入,其硬要主要 靠近椎体内血管经软骨板弥散而来。退 行性的椎间盘有血管浸润现象。
二、腰段椎管
腰椎的 形态结 构
腰段椎 管
腰椎神经
腰椎椎孔的形状
椎管:中央椎管和侧椎管(侧隐窝)
腰段的椎管
前界:为椎体、椎间盘和前纵韧带;
后界:为椎弓板、棘突基底和黄韧带;
两侧界:为椎弓根和椎间孔;
后外侧界:为关节突关节。
椎管分为中央椎管(为硬膜囊占据的部位)和侧椎管 (为神经根通道的神经根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对软组织的高分辨率的优势使得其在脊髓方面的检查方面逐步替代了CT检查。
对疾病的准确诊断的前提是要熟知正常的解剖学结构,下面结合脊椎的磁共振检查图来复习下解剖结构吧。
图1正常脊椎的MRI检查,左图为正中矢状位T2WI,右图为T1WI
图2胸椎T2WI轴位图:1,肋椎关节;2,类骨头;3,黄韧带;4,椎弓根;5,椎弓板;6,横突;7,棘突;8,肋横突关节;9,肋结节;10,半奇静脉;11,后纵韧带
图3腰椎矢状位T1WI序列成像:1,脊髓;2,脊髓圆锥;3,马尾;4,蛛网膜下腔;5,硬膜外脂肪;6,黄韧带;7,棘间韧带;8,棘上韧带;9,椎体静脉丛;10,硬膜外静脉丛;11,硬膜外脂肪;12主动脉
图4L5/S1水平轴位T1WI序列成像:1,腰肌;2,L5神经根(前支);3,L5神经根(后支);4,黄韧带;5,蛛网膜下腔;6,马尾神经根;7,小关节面;8,髂腰韧带;9,左髂外静脉;10,左髂外动脉;11,右髂外动脉;12,右髂外静脉;13,多裂肌;14,竖脊肌组
图5腰椎旁矢状位T1WI序列成像:1,腰静脉;2,腰动脉;3,椎间孔静脉;4,脊神经节后根;5,椎间孔静脉;6,关节面;7,多裂肌;8,竖脊肌群;9,胸腰筋膜,后层
图6胸椎T1WI序列成像:1,胸髓;2,蛛网膜下腔;3,硬膜外脂肪;4,黄韧带;5,多裂肌;6,棘突;7,硬膜外静脉;8,棘上韧带
图7胸椎矢状位T2WI序列成像:1,胸髓;2,蛛网膜下腔;3,黄韧带;4,多裂肌;5,棘突;6,棘上韧带;7,椎体静脉;8,脊髓圆锥;9,马尾
图8胸椎旁矢状位T2WI序列成像:1,硬膜囊后壁;2,硬膜外脂肪;3,黄韧带
图9胸椎轴位T2WI序列成像:1,主动脉;2,半奇静脉;3,奇静脉;4,椎间孔静脉;5,胸肋间血管;6,脊神经节后根;7,椎体静脉;8,后纵韧带;9,脑脊液流动伪影;10,多裂肌;11,背最长肌;12,斜方肌
图10胸椎旁矢状位T2WI序列成像:1,椎间孔静脉;2,胸椎旁肋间动静脉;3,神经根;4,上关节突;5,下关节突;6,关节面;7,椎弓峡部;8,椎弓根;9,黄韧带;10,竖脊肌群;11,斜方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