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镇河南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河西镇河南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河西镇河南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1.5项目实施方 案编制河西镇河南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华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二◦一八年一月目录第一章 项 目 总论 ................ (4)1.1项目名称 ...... 41.2点建设地. 41.3主管单位 ...... 41.4 建设单位.....1.6 据......... 项目方案 (4)编制依1.7建设内容及规模.....51.8 投资概算... ….. 5第二章项目□匕背景.... (6)2.1 项目县概况.....62.2 建设□匕背景..... 102.3 项目建设性 (11)ATy -_*第三章11的必要建设方指导思3.1 想........113.2 建设原则.....113.3 建设目标.....123.4 建设方案说明..... 13第四章组织管理.... (16)4.1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 164.2 项目管理.....164.3 资金管4.4 质量管理....174.5 进度管理....17第五章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 (18)5.1 投资概算..才L.185.2 资金来源...18第六章进度计划安排... (19)6.1 建设工期.. (19)6.2 度......................................... .. (19)第七章保障措施 (20)附:河西镇河南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工程量清单初步设计图河西镇河南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概算表第一章项目总论1.1项目名称河西镇河南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1.2建设地点河西镇东南部河南村1.3主管单位华亭县发展和改革局1.4建设单位华亭县河西镇人民政府1.5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单位华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6项目方案编制依据依据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本实施方案。

1.7建设内容及规模新建文化广场1处900平方米,铺砌渗水砖600平方米,配套建成乡村舞台1座220 平方米、观景凉亭1座、文化活动室6间,休闲长廊12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宣传长廊15米、广场绿化亮化22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6盏、健身器材6套。

村文化广场实施方案

村文化广场实施方案

村文化广场实施方案村级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精神,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体质,切实保障群众享受基本的公共文化权益,促进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结合**镇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决定实施村级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工程。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当地十七大精神,以“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和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丰富广大群众文化和体育健身活动,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引导广大群众抵制各种非主流思想的侵蚀,提高自身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坚持长远规划与当前发展相结合原1则;坚持社会投资与当局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量体裁衣、实事求是原则。

三、工程概略(一)基本情况**镇王艾曲前街村位于潍徐路西侧,于新兴镇、向城镇两镇的结合地,村居蒙台路西,与XXX曲后街搭界。

建村于唐朝大和年间,公元827-835年,聚落在古运盐河西岸弯曲处,岸上常年生长宿根草药艾,俗称艾曲,历代年间,由于各种原因,迁入此村得姓氏六姓:XXX、XXX、XXX、曹、XXX、XXX。

因XXX姓先居此地、人口甚多故名XXX曲前街村,该村现居住面积150亩,耕地面积953亩,全村人口1060人,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5600元。

(二)项目名称XXX(三)工程建设规划面积规划区预计用地面积共3000平方米。

(四)工程经费预算2预计投资120万元(五)项目内容工程自2009年开始实施,2010年元月竣工。

(六)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运作方式1、我单位切实加强农贸市场建设工作的指导,构成当局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干部门辅佐抓的良好格局。

2、建设方式:由镇文化站发包给有资质的建筑队伍承建。

村级文化广场实施方案

村级文化广场实施方案

村级文化广场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村级文化广场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文化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文化需求的增加,建设村级文化广场已成为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二、实施目标。

1.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2. 增强村民文化自信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打造农村文化交流互动平台,促进村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4. 丰富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满足村民多样化文化需求。

三、实施措施。

1. 规划选址,选择村级文化广场建设地点,应当符合交通便利、空间宽敞、周边环境优美等条件,充分考虑村民文化活动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2. 设施建设,根据村级文化广场规划,建设包括文化活动场所、休闲娱乐设施、文化展示区、健身器材等功能区域,满足村民日常文化活动和休闲需求。

3.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文艺表演、书画展览、传统文化体验等,吸引村民参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4. 宣传推广,通过宣传栏、微信公众号、村务公开等渠道,及时宣传推广村级文化广场的活动信息,吸引更多村民参与。

5. 管理运营,建立健全村级文化广场的管理运营机制,制定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保障文化广场的正常运营和秩序。

四、实施保障。

1. 资金保障,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捐助、文化产业发展等多种渠道,筹集建设和运营经费,保障村级文化广场的正常运营。

2. 人才保障,加强对村级文化广场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其文化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保障文化广场的良好运营。

3. 安全保障,建立健全文化广场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设施设备维护和安全监控,确保村民文化活动的安全性。

五、实施效果。

1. 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增强村民文化自信心;2. 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村民身心健康;3. 加强村民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村民凝聚力和归属感;4. 提升村级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村民多样化文化需求。

六、总结。

村级文化广场的建设实施方案,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文化交流互动的重要举措。

乡镇文化广场实施方案文件

乡镇文化广场实施方案文件

乡镇文化广场实施方案文件一、项目背景乡镇文化广场是乡镇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乡镇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文化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为了更好地实施乡镇文化广场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以期为乡镇文化广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项目目标1.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镇文化广场,满足乡镇群众日常文化活动的需求;2. 促进乡镇文化交流,丰富乡镇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乡镇文化软实力;3. 加强乡镇文化广场的管理和运营,确保广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三、项目内容1. 规划设计根据乡镇实际情况,制定乡镇文化广场的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广场布局、功能区划、景观设计等内容,确保广场建设符合当地文化特色和群众需求。

2. 建设工程按照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乡镇文化广场的建设工程,包括场地平整、绿化美化、设施建设等内容,确保广场建设质量和进度。

3. 文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书画展览、传统技艺表演等,吸引乡镇群众参与,丰富广场文化生活。

4. 管理运营建立健全乡镇文化广场的管理体系,制定广场管理规章制度,配备专业管理人员,保障广场的日常管理和运营。

四、项目实施步骤1. 确定项目责任人员,成立项目实施小组,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

2. 制定乡镇文化广场规划设计方案,征求乡镇群众意见,最终确定规划设计方案。

3. 开展乡镇文化广场建设工程,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建设质量。

4.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乡镇群众参与,提升广场文化氛围。

5.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配备专业管理人员,确保广场的日常管理和运营。

五、项目保障措施1. 落实项目资金,保障乡镇文化广场建设经费。

2. 加强宣传推广,提升乡镇文化广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乡镇文化广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项目效果评估定期对乡镇文化广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提升广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七、结语乡镇文化广场是乡镇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实施本方案将有力推动乡镇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乡镇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乡镇的文化软实力,为乡镇文化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村民文化广场实施方案

村民文化广场实施方案

村民文化广场实施方案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打造美丽乡村,我们制定了村民文化广场实施方案。

一、文化广场建设。

1.选址,村民文化广场选址在村中心位置,便于村民前来参与活动。

2.规划,文化广场规划面积约500平方米,包括活动场地、休息区、文化展示区等功能区域。

3.建设内容,文化广场建设包括场地平整、植被绿化、文化墙壁绘画、文化展示设施等。

二、文化活动开展。

1.文艺演出,定期组织文艺演出活动,包括歌舞表演、戏曲演出、文学朗诵等,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手工制作,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如剪纸、编织、陶艺等,培养村民的动手能力和艺术修养。

3.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文化讲座,涵盖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地方风情等内容,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

4.书画展示,定期举办书画展览,展示村民的书画作品,激发村民的艺术创作热情。

三、文化广场管理。

1.设立管理机构,设立文化广场管理委员会,负责文化广场的日常管理和活动组织。

2.制定管理规定,制定文化广场管理规定,明确广场使用和活动安排的相关规定,保障文化广场的正常运行。

3.安全保障,加强文化广场的安全保障工作,确保村民在广场活动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四、宣传推广。

1.利用村务公告栏、微信群等途径,定期发布文化广场活动信息,吸引村民参与。

2.组织宣传活动,定期组织文化广场宣传活动,如文艺表演、手工制作展示等,提升文化广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3.利用媒体资源,通过村务公众号、乡村电视台等媒体资源,宣传文化广场的活动和成果,扩大影响力。

五、文化广场效果评估。

1.定期评估,每季度对文化广场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

2.听取意见,定期组织村民座谈会,听取村民对文化广场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活动质量。

3.成果展示,定期举办文化广场成果展示活动,展示文化广场的活动成果和影响,增强村民的参与动力和获得感。

通过实施以上方案,我们相信村民文化广场将成为村民们文化交流、精神享受的重要场所,为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注入新的活力,也将成为村庄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村文化广场实施方案

村文化广场实施方案

村文化广场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村庄面貌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村庄文化逐渐被淡化。

为了保护和传承村庄文化,有必要建设一个能够传播村庄文化的场所——村文化广场。

本文旨在讨论村文化广场的实施方案,以期提高村庄文化的传承价值和文化魅力。

一、村文化广场的建设目的村文化广场是指村庄中建设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和现代化功能的综合性场所。

它不仅可以提供文化传播和文娱活动的场所,同时还可以提供展览、学习、休闲等多项功能,成为村庄文化活动、商业交流、旅游观光等的重要场所。

二、村文化广场的设计规划(一)选址选择合适的位置是村文化广场的关键。

因为广场不仅要服务于村庄内部,还要吸引外来的游客前来参观,所以要结合村庄的特色和地理位置来进行选择。

(二)环境整治村文化广场的环境整治,包括绿化、铺装、灯光等方面。

在绿化方面要保留和加强村庄本土植物,让广场更加融入自然环境中;在铺装方面要选择对环境友好、美观实用的铺装材料;在灯光方面要注重节能、环保、美观的灯光设计,增强夜间的视觉效果。

(三)建筑设计村文化广场的建筑设计要符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建筑设计的风格、材料、形状等都要融入到村庄的文化氛围中去。

同时,建筑的布局和区域的分配要合理,方便游客和村庄居民的活动。

(四)设备设施村文化广场的设备设施要满足多种功能的需要。

比如,舞台、音响、多媒体设备、展示柜等等,这些设备设施可以提供文艺活动、展览、演唱会等多种文化娱乐活动。

三、村文化广场的运营管理运营管理是村文化广场实现文化功能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这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以便更好地利用广场资源,保护广场环境和文化价值。

(一)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包括人员体系、管理制度和运营模式三个方面。

人员体系要从村委、非公、文化艺术等组成专业化管理团队;管理制度要制定运营管理规范,落实管理委员会,实现社会化运营;运营模式要根据广场所面对的市场需求、文化特点和经济实际情况制定综合运营方案,包括商业租赁,文化活动等。

乡镇文化广场实施方案

乡镇文化广场实施方案

乡镇文化广场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乡镇文化广场是乡镇文化建设的核心载体,是展示乡镇文化内涵和特色的重要窗口,也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推动乡镇文化广场建设,提升乡镇文化品位,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

1. 打造乡镇文化广场成为乡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精神文明水平;2. 建设乡镇文化广场成为乡村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平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繁荣;3. 推动乡镇文化广场成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三、实施措施。

1. 完善设施建设,加强乡镇文化广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场地硬化、绿化美化、休闲设施等,提升广场整体形象和功能性。

2. 丰富文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传统文化展示、文艺演出、手工艺品展销等,吸引群众参与,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3. 加强管理服务,建立健全乡镇文化广场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维护和管理,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保障广场良好秩序。

4. 弘扬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活动,如书法、绘画、民俗文化传承等,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5. 拓展文化产业,鼓励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如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文化旅游等,推动乡镇文化广场成为文化产业集聚地。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对乡镇文化广场建设的财政投入,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

2.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乡镇文化广场建设的责任主体和工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3.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乡镇文化广场建设的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凝聚共识。

五、预期效果。

通过本实施方案的落实,预计能够使乡镇文化广场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精神文明水平,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繁荣。

六、结语。

乡镇文化广场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推动乡镇文化建设,提升乡村文化品位,促进乡村振兴。

希望各级相关部门和广大乡村群众共同努力,积极落实本方案,共同打造美丽乡村、幸福家园。

村文化广场实施方案

村文化广场实施方案

村文化广场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村文化广场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文化繁荣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通过村文化广场的建设,可以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豪感和幸福感,促进农村文化进步和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建设目标1. 创建一个开放、多元、共建、共享的村文化广场,为农民提供学习、娱乐、交流的场所;2. 形成村民活跃、文化氛围浓郁的村庄,提高农民文化素质;3. 营造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推动农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三、建设内容1. 建设标准化的多功能村文化广场,面积不少于5000平方米,采用独立性独特,符合农村地域特点的设计风格;2. 设立舞台、影院等公共设施,同时建造多种球类运动场地,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3. 配套建设文化广场配套的停车场、卫生间、供水、供电等设施,确保广场的正常运营和使用;4. 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增加绿化面积,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四、建设步骤1. 制定项目计划,包括项目来源、资金需求、工期安排等;2. 开展广泛调研,了解农民的需求、口碑、利益等,并与相关部门协商,争取政府支持;3. 找到合适的土地,明确场地方位和规模;4. 设计村文化广场详细规划,确保各项设施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5. 确定施工单位并制定施工方案,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6. 广泛宣传村文化广场的建设情况和效果,吸引农民的积极参与。

五、资金筹措1. 村集体资金;2. 政府拨款和扶持资金;3. 各类捐款和赞助。

六、组织领导1. 村委会是村文化广场的管理机构,负责广场日常管理,包括设备维护、安全保卫;2. 建立村文化广场管理委员会,负责广场各项活动的组织、策划和管理。

七、建设后期管理1. 建立村文化广场的定期检查制度,负责场地清洁卫生、设备维护等工作;2. 组织村民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广场利用率;3. 建立村民投诉处理与管理制度,处理与广场使用有关的投诉和纠纷;4. 定期做好村文化广场的统计与宣传工作,及时了解民意和改进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西镇河南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华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一八年一月目录项目总论 (4)项目名称 (4)建设地点 (4)主管单位 (4)建设单位 (4)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单位 (4)项目方案编制依据 (4)建设内容及规模 (5)投资概算 (5)第二章项目背景 (6)项目县概况 (6)建设背景 (10)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第三章建设方案 (11)指导思想 (11)建设原则 (11)建设目标 (12)建设方案说明 (13)第四章组织管理 (16)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16)项目管理 (16)资金管理 (17)质量管理 (17)进度管理 (17)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18)投资概算 (18)资金来源 (18)第六章进度计划安排 (19)建设工期 (19)建设进度 (19)第七章保障措施 (20)附:河西镇河南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工程量清单初步设计图河西镇河南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概算表第一章项目总论项目名称河西镇河南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建设地点河西镇东南部河南村主管单位华亭县发展和改革局建设单位华亭县河西镇人民政府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单位华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方案编制依据依据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本实施方案。

建设内容及规模新建文化广场1处900平方米,铺砌渗水砖600平方米,配套建成乡村舞台1座220平方米、观景凉亭1座、文化活动室6间,休闲长廊12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宣传长廊15米、广场绿化亮化22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6盏、健身器材6套。

投资概算项目计划总投资万元,其中:申请省级农村文化广场建设专项资金50万元,镇村自筹万元。

第二章项目背景项目县概况华亭县是甘肃省平凉市下辖的一个县,以境内皇甫山麓有华尖山亭而得名。

位于甘肃省东部、关山东麓,东临崇信县,西连庄浪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南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和陕西省陇县,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

辖5个镇、5个乡(2民族乡)、1个街道、1个省级工业园区,101个行政村,27个社区;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人口万(2013年)。

华亭素有"煤城瓷都"之称,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甘肃省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产业开发的核心区和工业重镇,是全国十三个产煤基地、西北三大产煤基地之一,也是陇东重要的能源供应与货运集散基地。

华亭是甘肃省唯一进入中国西部百强县的县市。

华亭曲子戏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朝安口镇的安口窑以"陇上窑"之名列入全国名窑。

地理位置华亭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关山东麓,地处甘肃、陕西、宁夏三省(区)交汇处,东临崇信县,西连庄浪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南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和陕西省陇县,北依平凉市崆峒区。

华亭县南北宽40公里,东西长46公里,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06°21′-106°53′,北纬35°1′-35°24′。

气候华亭气候温润,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温带半湿润性气候,多年年平均气温,年均降雨量607毫米。

2010年度,华亭县全年日照小时,降雨量毫米,其中汛期降雨量毫米,日最大降雨量毫米,无霜期163天,平均气温℃,其中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风速米/秒,最大风速米/秒,平均气压百帕,平均水气压百帕,平均相对湿度%。

地质华亭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关山东麓,地处六盘山褶皱带及东部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为中高山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所组成,境内梁峁起伏,群山逶迤,平均海拔1300米。

水文华亭境内有汭河、黑河、汘河3大水系,南北汭河、策底河、南川河、上关河、神峪河、麻庵河7条河流,总长公里。

汭河境内全长公里,经崇信、泾川县流入泾河。

黑河在该县境内主要为神峪河,境内全长26公里,由上关乡的陈家河与秋林河在神峪乡下关汇合而成,东经神峪乡柳家河出境入崇信。

汘河在该县境内为上关河和麻庵河,境内全长33公里,属渭河支流,向南汇入汘河。

自然资源华亭主要矿藏有煤炭、陶土、坩泥、石灰石、石英砂等。

其中煤炭储量亿吨(2010年),占甘肃省煤炭储量的%。

华亭境内林草丰茂,植被良好,植物种类达400多种,有核桃、中药材、大豆、大麻、黑木耳、蕨菜等农副产品多达318种。

境内有野生中药材208种,规模种植的大黄、独活、当归、党参、柴胡等道地中药材50余种。

天然林和人工林地万亩,草场38万亩,森林覆盖率%,是陇东优质肉牛、核桃和中药材生产基地。

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县(辖区内)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55801万元,增长%。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4346万元,增长%。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按行业分:煤炭企业完成增加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火电企业完成增加值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冶炼企业完成增加值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按类型分,公有制企业完成增加值万元,非公有制企业完成增加值万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和%。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指标单位2015年比上年增长(%)煤炭万吨其中:原煤万吨洗煤万吨发电量万千瓦时水泥万吨铁合金甲醇万吨万吨全县(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万元,下降%;实现利税万元,下降%;利润总额万元。

全县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户,实现总产值67000万元,完成增加值23920万元,上缴税金638万元,施工房屋面积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万平方米。

建设背景河南村地处河西镇东南部,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

全村辖5社,354户1401人,主导产业以药材种植、肉牛养殖为主。

文化广场建成后可以有效的普及科技、传播先进文化知识,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河南村是一个群众居住相对比较集中的村,在传统节日里,群众有组织秧歌、灯谜、自乐班、社伙、篮球赛、象棋等各种文化生活的习惯。

但是由于没有规范且开阔的场地,各种集体性、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制约了群众的体育活动和农村先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因此,建设农村文化广场、配套体育健身场所,对推动该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对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繁荣文明村风、构建和谐都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建设方案指导思想建设农村文化广场、配套体育健身场所,对推动该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对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繁荣文明村风、构建和谐都是十分必要;而且可以有效的普及科技、传播先进文化知识,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建设原则(一)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引导的原则。

科学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合理确定整治项目,规范运作程序,严格按规划推进村庄整治工作,建立政策体系,引导村庄整治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坚持群众为主、政府扶持的原则。

建立农民参与机制,确定农民在村庄整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整治的积极性;坚持政府主导,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以政府投入为主。

(三)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

注意农村与城市的区别,尊重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坚持以改善农村最迫切需要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充分利用农村现有条件和设施,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农村风貌。

(四)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原则。

以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为前提,尽量保留原有房屋、原有风格、原有绿化,不砍树、不填塘,维护农民利益,营造安全、方便、舒适的人居环境。

建设目标总体目标文化广场建设顺利施工,完整竣工,使先进文化知识快速传播与加快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的提升。

近期目标项目建成后,农民群众集体性、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正常开展。

远期目标通过文化广场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的实施,将给河南村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更大的推动河西全镇的文化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

建设方案说明工程概况新建文化广场1处900平方米,铺砌渗水砖600平方米,配套建成乡村舞台1座220平方米、观景凉亭1座、文化活动室6间,休闲长廊12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宣传长廊15米、广场绿化亮化22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6盏、健身器材6套。

设计依据1、该项目咨询委托书及工程咨询合同书。

2、该项目建设方案。

3、国家现行:《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9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006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3版;《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城市绿化工程及验收规范》CJJ/T82-99《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CJ14-86《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草》CJ/T34-91《园林栽植土质量标准》DBJ08-231-98《垂直绿化技术规程》DBJ08-75-98《园林植物栽植技术规程》DBJ08-18-91《大树移植技术规程》DBJ08-53-96《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规程》DBJ08-35-94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及原则1、在整体设计上,充分利用现有用地,并满足城市规划要求。

不同建筑有机结合,地上地下通盘考虑,合理组织各种人流、物流,内外交通简捷、畅通,互不干扰。

所有建筑应与周围环境形成有机整体,以提高环境质量,为城市建设增彩添色。

2、在单体设计上,应满足不同功能要求,为设备的安装、使用提供基本条件。

做到分区明确、流线清晰,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

同时,注重建筑造型设计,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处理好不同单体建筑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建筑的服务特点和强烈的时代感。

3、积极合理地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以达到先进合理、经济安全、洁净卫生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