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治疗难治性水肿

合集下载

五苓散的配方与功能主治

五苓散的配方与功能主治

五苓散的配方与功能主治一、配方五苓散是由五种中药材组成的经典中药方剂,包括:1.茯苓2.泽泻3.粳米4.神曲(炒白术)5.泽令(炙甘草)二、功能主治五苓散是一种温和的中药方剂,其主要功能和主治有以下几个方面:1. 利湿渗透五苓散的成分中,茯苓和泽泻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此外,五苓散还能增加尿液的排出量,促进尿液的渗透排泄,有助于治疗湿热和水肿引起的疾病。

2. 强化脾胃消化功能粳米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膳食纤维,可以帮助调整脾胃功能,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吸收。

神曲(炒白术)则可以健脾和胃,提高脾胃的消化能力。

五苓散中的粳米和神曲共同发挥作用,可以改善脾胃虚弱和消化不良引起的症状,例如食欲不振、腹胀和泄泻等。

3. 缓解脾肾阳虚引起的水肿五苓散加入了泽令(炙甘草),其含有的甘草酸和甘草甜素,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尿液排泄量的作用。

甘草还可以健脾和胃,补益体虚,帮助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五苓散中的泽令可以增加方剂的补充,缓解脾肾阳虚引起的水肿症状。

4. 调理体液平衡五苓散的成分茯苓和泽泻都具有调理体液平衡的作用,可以帮助调节体内的液体平衡,防止水分滞留导致的水肿和湿热症状。

三、适应症五苓散适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湿热引起的水肿、浮肿、尿少•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和泄泻•脾肾阳虚引起的水肿症状,例如下肢浮肿、腹水、尿少等•体液平衡失调引起的水湿症状,例如浮肿、疲倦、口干等四、用法用量五苓散的常规剂量为每次服用6~9克,可根据病情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将五种药材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细粉,然后加入适量热水冲泡,煮沸15分钟后即可。

建议每日3次,温热时服用。

五、注意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五苓散。

•在使用五苓散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和油炸食物。

•遵医嘱使用,不宜自行调整剂量或停止服用。

以上是有关五苓散的配方与功能主治的详细介绍。

如果您对五苓散的使用有进一步的疑问,请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五苓散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五苓散可以说是医者喜用,患者乐意接受的一味方剂,但运用不当,服食方法不对,疗效会减弱。

下面来谈谈五苓散的主要功效与服用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处方】茯苓180g泽泻300g猪苓180g肉桂120g白术(炒)180g【性状】淡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微辛。

【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温阳化气,利湿行水。

用于膀胱化气不利,水湿内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贮藏】密封,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处方】泽泻(二钱半)肉桂(一两)赤茯苓(一两半)猪苓(一两半)【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中暑烦渴,身热头痛,霍乱吐泻,小便赤色,心神恍惚。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白汤调下,不拘时服。

【备注】一方加辰砂,名辰砂五苓散。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处方】泽泻(三钱),猪苓、茯苓、白术,各二钱。

官桂(去皮.一钱)。

【功能主治】治发汗后,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渴欲饮水,脉浮,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处方】泽泻二十五两,白术、猪苓(去皮)、赤茯苓(去皮),各十五两。

肉桂(去粗皮)十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温热病,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口燥咽干,烦渴饮水,或水入即吐,或小便不利,及汗出表解。

烦渴不止者,宜服之。

又治霍乱吐利,躁渴引饮。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热汤调下,不计时候,服讫多饮热汤,有汗出即愈。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别名】猪苓散(《太平圣惠方》卷九)、五苓汤(《宣明论方》卷五)。

【处方】猪苓10克(去皮)泽泻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桂枝7克(去皮)【制法】上五味,捣为散。

【药理作用】利尿作用《中国药学会1962年学术议论文文摘集》1963:327~328,将五苓散(猪苓18克、会泽泻30克、茯苓18克、桂枝12克、白术18克)研末,用50%酒精渗漉制成1:1的酊剂。

五苓散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五苓散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五苓散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组成用量】泽泻15g,茯苓、猪苓各12g,白术、桂枝各9g。

【服用方法】水煎服。

【功效作用】方中泽泻、茯苓、猪苓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畅通无阻;白术健脾除湿,运化水湿;桂枝温阳化气。

全方共呈通阳化气,利水渗湿之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太阳蓄水症及水肿、小便不利等病证。

本方具有利尿,调节水液代谢,护肝,增强免疫功能,调整血液循环,改善肾功能等作用。

【辨治病证】中医临床运用以表证发热,烦渴欲饮,或饮水即吐,以及水肿小便不利,无热象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适用于治疗肾炎、渗出性胸膜炎、尿潴留、颅内压增高、耳源性眩晕、脑水肿、青光眼、视网膜脉络膜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胃扩张、胃无力、三叉神经痛、膝关节积血、小儿睾丸鞘膜积液、慢性荨麻疹、心力衰竭、梅尼埃综合征等病证。

而必须症见小便不利,舌苔白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1.急性病毒性肝炎(湿热型)治宜清热、化湿、解毒。

以本方去猪苓、桂枝,加茵陈、生山楂、陈皮、鸡内金为主治方。

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肺脾气虚,水湿泛滥型)治宜健脾宣肺,利尿渗湿。

以本方加防己、车前子各10g,陈皮、生姜皮各4g为主治方。

若体倦乏力者,加炙黄芪,党参。

咳喘气急者,加麻黄、杏仁。

大便溏薄,苔腻者,加苍术,炒薏苡仁。

3.慢性肾小球肾炎(脾阳不振,气不化水型)治宜温振脾阳,利水消肿。

以本方加薏苡仁,车前子(包)各10g,生姜5g为主治方。

*若气虚乏力者,加黄芪、党参。

恶心呕吐者,加半夏、陈皮。

饮食不香者,加苍术、焦山楂。

尿蛋白高者,加芡实,山药。

4.脑积水(脾阳不升,水饮上泛型)治宜健脾祛湿,通阳利水。

以本方加川芎10g,车前子(包)12g,干姜5g为主治方。

,若倦怠乏力者,加黄芪、党参。

青筋浮露者,加丹参、川芎。

呕吐者,加半夏、陈皮。

痰多、苔腻者,加僵蚕,白芥子。

四肢不温者,加附子,巴戟天。

腹胀脘满,大便溏薄者,加焦山楂、木香。

5.妊娠合并肾炎(脾虚型)治宜健脾利水,佐以养血安胎。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和用量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和用量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和用量一、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五苓散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由茯苓、白术、赤苓、泽泻以及猪苓组成。

它具有多种功效和主治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水消肿:五苓散的主要作用是利尿排湿,可以有效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从而缓解水肿症状。

它可以促进尿液的排出,减少体内的水分潴留,对于水肿引起的浮肿、肢体困重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2.健脾开胃:五苓散含有的白术和泽泻等成分有助于健脾开胃,增加食欲,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

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3.清热利湿:五苓散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对于湿热引起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它可以促进体内湿气的排除,改善湿热引起的发热、口渴、尿短黄等症状。

4.调节水盐代谢:五苓散可以平衡水盐代谢,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它可以减轻体内的水钠潴留,防止水钠代谢紊乱带来的不适症状。

5.缓解泌尿系统疾病:五苓散还可以缓解泌尿系统疾病,比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引起的症状。

它可以促使尿液排出,改善尿路炎症症状。

二、五苓散的用量五苓散的用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建议遵循以下用法用量:1.成人通常每次口服6g~12g,一日2次,分2次服用。

2.儿童用量较成人减少,一般为成人用量的一半。

3.口服时可以直接吞服,也可以将药粉冲成糊状或加水煎煮后饮用。

4.五苓散属于中药复方剂,不适合长期连续使用,一般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治疗周期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五苓散在服用期间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症状,如口干、口苦、恶心等,这些反应一般是暂时的,不必过于担心。

如果出现严重不适症状,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并停止使用。

此外,五苓散是一种中药复方,其中的成分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服用五苓散时,应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

三、总结五苓散是一种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开胃、清热利湿等功效的传统中药方剂。

它可以缓解水肿、改善消化不良、调节水盐代谢,以及缓解尿路感染等症状。

五苓散的组成及功能主治

五苓散的组成及功能主治

五苓散的组成及功能主治一、概述五苓散是一种中医药方剂,由苓苁、茯苓、泽泻、猪苓和白术等五种药物组成。

它具有清热利湿、利水通淋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湿热水肿、泻痢等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五苓散的组成成分以及其功能主治。

二、五苓散的组成成分五苓散由以下五种药物组成:1.苓苁(Ling Cong)–苓苁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华南和长江以南地区。

–苓苁能清除湿气,利水通淋,使用于水气停滞、尿液不畅和浮肿等症状。

2.茯苓(Fu Ling)–茯苓是一种真菌,主要产于四川、湖南等地。

–茯苓可利尿,消肿,被广泛用于治疗尿频、水肿等症状。

3.泽泻(Ze Xie)–泽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地区。

–泽泻有清热利湿、利尿通淋的作用,常用于肾虚水肿、湿热下泻等症。

4.猪苓(Zhu Ling)–猪苓是一种真菌,产于我国江苏、山东等地。

–猪苓有利水渗湿、通淋利尿的功效,常用于浮肿、小便不通等症状。

5.白术(Bai Zhu)–白术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和东北地区。

–白术具有健脾益胃、止泻、祛湿和利水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虚弱、泄泻等症状。

三、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五苓散组成的药物具有不同的功效,结合使用后能够发挥出以下的功能主治:1.清热利湿–苓苁、泽泻和白术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以消除体内湿气,缓解湿热症状。

–清热利湿的功效使得五苓散被广泛应用于泄泻、湿疹等疾病的治疗。

2.利水通淋–苓苁、茯苓、泽泻和猪苓均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增加尿液排出,促进体内湿气排除。

–利水通淋的功效使得五苓散常用于浮肿、尿频、小便不通等症状的治疗。

3.消肿–茯苓和猪苓具有消肿的作用,可以减轻身体的水肿症状。

–五苓散因其消肿效果而常被用于水肿和肾病引起的水肿等疾病的治疗。

4.健脾益胃–白术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消化问题。

–健脾益胃的功效使得五苓散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的治疗。

四、五苓散的使用方法根据医生的指导,五苓散一般以煎剂的方式服用。

五苓散加减治疗伴有水肿症状的皮肤病4例

五苓散加减治疗伴有水肿症状的皮肤病4例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 年 3 月第 27 卷第 3 期
Chin J Derm Venereol, Mar. 2013 , Vol. 27 , No. 3
· 303·
肢见大片状弥漫性浸润性暗红斑, 表面覆大片状灰白色鳞屑; 双小腿、 双手足明显水肿; 双足底见皲裂, 局部有血性渗出物, 触痛阳性; 掌跖角化明显。诊断: 红皮病型银屑病; 红皮病低蛋
[2 ] 《杂病源流犀烛 》 “肿胀门惟 合五苓散方证。沈金鳌在 曾谈到
不能化生脾土, ( 下转第 314 页) 水病难治。其人必真火衰微,
· 314· Dis, 2008 , 47 ( 12 ) : 1546 - 1553. [ 3] Hamasuna R, Osada Y, Jensen JS. Isolation of Mycoplasma genitalium from firstvoid urine specimens by coculture with Vero cells [ J] . J Clin Microbiol, 2007 , 45 ( 3 ) : 847 - 850. [ 4] Jurstrand M,Jensen JS,Magnuson A,et al. A serological study of the role of Mycoplasma genitalium in pelvic inflammatory J]. disease and ectopic pregnancy[ Sex Transm Infect, 2007 , 83 ( 4 ) : 319 - 323. [ 5] Jensen JS,Borre MB,Dohn B. Detection of Mycoplasma genitalium by PCR amplification of the 16S rRNA gene[J]. J Clin Mi2003 , 41 ( 1 ) : 261 - 266. crobiol, [ 6] Wroblewski JK,Manhart LE,Dickey KA, et al. Comparison of transcriptionmediated amplification and PCR assay results for various genital specimen types for detection of . J Clin MicrobiMycoplasma genitalium[J] 2006 , 44 ( 9 ) : 3306 - 3312. ol, [ 7] Mirnejad R,Amirmozafari N,Kazemi B. Simultaneous and rapi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Mycoplasma genitalium and Ureaplasma urealyticum based on 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 Indian J Med Microbiol,2011 , phism[J] 29 ( 1 ) : 33 - 36. [ 8] Samra Z,Rosenberg S,MadarShapiro L.

倪海厦五苓散讲解

倪海厦五苓散讲解

倪海厦五苓散讲解
倪海厦五苓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宋代医学家倪海厦所创。

它是以五味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川朴为主要药材,配合其他辅助药材炮姜、甘草等而成。

五苓散主要用于治疗湿气内停所致的脘腹胀满、水肿等症状。

五苓散的主要药材之一是白术,它有健脾、益气、利湿的作用,能够消除湿气和水湿引发的脾胃功能不良。

茯苓和猪苓则具有利尿、祛湿的功效,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多余水分,缓解水肿症状。

泽泻则是一味常用的清热利湿草药,具有利尿通便的作用,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

川朴则能够健脾开胃,促进食欲,缓解胃脘胀满的感觉。

倪海厦五苓散在中医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湿气内停所引起的脾胃不和、水湿阻滞等病症。

例如,对于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五苓散可以通过健脾化湿的作用来缓解。

另外,对于水肿、浮肿的患者,五苓散可以通过利尿作用来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此外,五苓散还有一些辅助作用。

炮姜能够温中散寒,增加整个方剂的温和性,同时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和运行。

甘草则具有调和各种药材的作用,增加方剂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倪海厦五苓散是一种治疗湿气内停症状的中药方剂。

它通过健脾、利湿的作用来缓解脘腹胀满、水肿等症状,并且具有温和、稳定的特点。

然而,使用该方剂前应咨询专业医生,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监测。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与用量一、五苓散的概述五苓散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常用于治疗水湿引起的病症。

它由猪苓、茯苓、泽泻、桂枝和白术等五味药材组成,具有祛湿利水的功效。

二、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五苓散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功能和主治: 1. 祛湿利水:五苓散是一种常用的利尿药物,可通过增加尿量来排出体内的湿气,治疗水肿、尿频等症状。

同时,它还具有排除体内湿湿的功效,可舒缓湿气困扰的症状,如胸闷、气短等。

2. 健脾益气:五苓散中的白术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气虚弱引起的食欲不佳、腹部胀闷等症状。

白术还可以增强脾脏的功能,提高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3.调理肠胃:五苓散中的猪苓、茯苓和白术等药材具有舒缓肠胃、调理胃肠功能的作用。

它们可以缓解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对于一些肠胃不适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4. 缓解湿热症状:五苓散中的桂枝和泽泻有清热功效,可以缓解湿热病症,如口渴、尿黄、便秘等症状。

同时,它们还具有舒缓疼痛、消肿的作用,对于湿热引起的炎症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三、五苓散的用量五苓散的用量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5-10克,一日3次。

儿童的用量一般为成人用量的一半。

具体用法可参考以下几点:- 可以将五苓散用开水烫一下,取10克左右的药粉,加入300毫升的开水中,冲泡后分2-3次饮用。

- 也可以将五苓散用开水煮沸,取10克左右的药粉,加入500毫升的开水中,煮沸后慢慢喝完。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五苓散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根据自身病情和体质,调整用量和用法。

同时,不宜连续大剂量长期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四、五苓散的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慎用五苓散,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使用五苓散过程中,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过咸、过甜、过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如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总之,五苓散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祛湿利水、健脾益气、调理肠胃、缓解湿热症状等功能主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苓散治疗难治性水肿
发表时间:2009-12-22T11:33:03.5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9期供稿作者:林云祥[导读] 对五苓散的临床应用体会颇深,五苓散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疾病的水肿,特别是一些难治性水肿,其疗效卓著林云祥(泸县中医医院四川泸县 646102)
【中图分类号】 R28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29-0221-01 【关键词】五苓散临床应用体会
笔者从医三十年,对五苓散的临床应用体会颇深,五苓散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疾病的水肿,特别是一些难治性水肿,其疗效卓著。

现作如下介绍:
1 治疗功能性水肿
患者罗某某,女,52岁,居民。

患者近年形体发胖,体重增加,且活动受限,始时以为是发胖长身体了。

后在某大医院确诊为功能性水肿,更年期综合征。

服西药治疗半年,未见其效,仍有长胖趋势。

后来我处就诊,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小便常规均属正常;肝功能、肾功能检查正常;血压正常。

只是全身面部四肢稍浮肿,以面部眼睑为甚,舌质红苔薄白,脉濡滑。

笔者认为患者属更年期,肾气渐衰,脾肾气虚,阳气不振,气血津液运行欠畅。

投之以五苓散加味:猪苓10克、茯苓30克、白术15克、泽泻15克、桂枝10克、另加丹参10克、益母草15克、泽兰10克水煎服,服三剂。

三剂服完,身体完全正常,体重减轻约3000克,人徐感轻松舒服,活动自如,精神变佳。

后将此方加减服二剂告愈。

2 治疗慢性、急性肾炎
患者熊某某,女,64岁,农民。

患者患慢性肾炎近二十年,水肿时发时止,经各大医院中西结合治疗,其效不佳。

于2007年7月来我处就诊,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全身面目四肢浮肿,腹微胀,心下痞塞,干呕,时畏寒,时发热,食差,体软乏力,平素极易感冒,舌体胖嫩,苔微黄,脉濡。

尿蛋白(++++),管型0~1/HP,肝功能、肾功能正常。

故考虑患者年老脾肾气虚,肾气虚衰,肾阳已虚,组方五苓散加味:桂枝10克、茯苓30克、猪苓10克、泽泻15克、白术20克、丹参10克、黄芪45克、太子参15克、防风10克、甘草6克、鸡内金15克水煎服,服五剂。

五剂服完,患者水肿已完全消尽,自感体力和饮食增加,后在此基础上加减服十剂,十剂服完,患者身体完全正常,不再感冒,检查尿蛋白微量。

遂再加减和调整药物剂量,再服七剂收功。

患者水肿至今未复发,参加正常劳动生产。

3 治疗肝硬化腹水
患者邓某某,男,53岁,农民。

患者平素嗜酒,近月余自感体软乏力,腹饱胀痞塞,食不消化,饮食减少,双下肢水肿,……。

遂来我院诊治:门诊以酒精中毒性肝硬化收入住院,经住院治疗1个月,水肿消尽,出院。

患者回家半月水肿又起,故来求余诊治,腹膨隆,臌胀;面色晦暗带黑,纳差,食少,双下肢肿甚,体软乏力;B超提示:早期肝硬化,中量腹水;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123单位/L、谷草转氨酶156单位/L、蛋白倒置,……。

我认为患者平素嗜酒,饮酒伤肝,肝木乗脾,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投之五苓散加味:白术25克、茯苓30克、猪苓10克、泽泻15克、桂枝10克,加黄芪30克、丹参15克、鸡血藤15、青皮10克、陈皮10克、黄精20克、鸡内金15克、茵陈20克水煎服,服五剂;同时必须忌烟酒。

五剂服完,腹已不胀,水肿已消尽,饮食基本恢复正常,精神转好。

后仍以原方加减,服十剂,患者各方面基本恢复正常,肝功能,肾功能正常,病愈。

从事正常劳动生产。

至今,肝硬化水肿一病水肿未再复发。

4 治疗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患者张某某,男,47岁,居民,重庆永川人。

患者患糖尿病,慢性肾衰多年,在重庆某大医院住院治疗,作肾透析……住院期间近两天未解大便,小便,病危。

回家安排后事,后经患者亲戚介绍来我处就诊治疗,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全身四肢水肿甚剧,腹胀,已不能站立,不能行走,由他人挽扶着,面目灰暗微黄;查血糖25.7mmol/L、血尿素氮148mmol/L、血肌酐580.6mmol/L……已经不能进饮食,两天未解大便,小便。

余思之,遂将降血糖作常规用药外,急则治标,试投五苓散加味:桂枝10克、猪苓15克、茯苓30克、泽泻20克、白术25克、丹参15克、益母草20克、泽兰10克、苍术10克、车前仁20克、鸡内金15克水煎服,服三剂(1天1剂)。

患者服药约2小时欲解小便,约10小时解大便;三剂服完,大便,小便已趋正常,水肿已消,腹已不胀,稍微能进饮食,患者体重减轻,精神转佳。

后仍以五苓散加味化裁,调理治疗三个月,患者病情转好,一切如常人,后不再水肿,故患者未再治疗。

随访,患者仍又从事屠师工作四年,均未发生水肿,53岁时突然吐血而逝。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按六经辨证属太阳蓄水证,《伤寒论》条文71条、72条、74条、161条对五苓散的临床应用作了明确的解读,准确论述。

我认为这一优秀古方是以通阳化气,淡渗利湿,健脾的功能为其功效,方中桂枝具有通阳化气,振奋阳气之功,助白术、茯苓、猪苓健脾运化水利湿,助泽泻入肾渗湿利水,故水肿得治也。

临床上我对五苓散的使用中体会到:尽管,在现代临床医学已经很发达的今天,五苓散除可以用于治疗上述举例的难治性的各种疾病的水肿外,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治疗其他各种疾病的水肿(肺心病水肿、心原性水肿)等;还可以用于治疗小儿泄泻、肥胖症、下利、眩晕、高血压等内科、妇科、儿科的疾病。

且可以获得良好治疗的效果。

其临床疗效,具有能很好地控制病情和稳定病情作用,不致于疾病进一步加重和发展、或复发优点,对延续患者生命,都有其重要临床作用和意义。

其药物具有利水不伤正气优点,未见毒副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