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链结构及特点--罗兰贝格

合集下载

钢铁行业供应链分析

钢铁行业供应链分析

1.钢铁行业供应链简介就钢铁企业而言,其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以及最终客户等成员,通过与上游、下游成员的连接组成的网络结构,也即是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钢铁企业供应链可以分为五个环节,即计划、采购、生产、配送和退货。

由于原材料采购存在资源约束,钢铁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焦点通常集中在采购和配送环节.钢铁企业采供主要包括大宗原材料采购和备品件采购.打破资源瓶颈,寻求优质优价的原材料供应商,保持生产与库存的平衡与稳定是采购环节的核心内容.通常情况下,钢铁企业主要与代理商建立分销渠道,最终客户一般从上游寻求资源采购。

代理商在供应链中起到大宗物资分解的作用,是供应链内巨大的库存和资金的缓冲池。

2.钢铁行业的供应链特征钢铁工业属于典型的流程性工业。

流程工业通常是指,以从原料到制成品、兼具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连续性生产过程实现增值的工业.典型的流程性工业有石油化工、钢铁等行业。

钢铁流程企业是以“V”型物流为主的。

如图2一l所示:从“V”型物流的情况,易看出其特点:原材料少、加工路线相似、最终产品种类多。

钢铁工业属于基础性产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工业,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加企业规模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工艺技术和材料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技术的刚性大。

其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有如下的特点:(1)物流特点:多段生产、多段运输、多段存储,物流种类多、工序多且形式不一。

所使用的都是大型设备,成本高、操作复杂工序连接紧密、作业的连续性强、对时问要求条件高.(2)资金流特点:企业投资巨大、资金流动频繁。

(3)信息流特点: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大量的特征值来描述,涉及到财务、人事以及生产管理领域。

不仅要根据订单进行生产、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还应以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数据采集来满足生产管理的实时陛要求,不断更新的人员、物料、产品等信息、全面详尽的统计信息,辅助管理者发布最合理的控制信息.总结:钢铁行业的供应链是以“钢铁”为载体,以“物流”为运作,以“信息”为核心,集钢材贸易、电子商务、三方物流为一体,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涵盖建筑行业、冶金行业、信息产业、现代物流四大行业的交叉行业。

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链情况

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链情况

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链情况概述我国钢铁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战略意义。

钢铁行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安全。

本文将从产业链的角度,对我国钢铁行业的情况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地探讨。

钢铁行业产业链概述钢铁行业的产业链是一个从上游到下游的完整体系,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制造和销售的全过程。

我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上游产业上游产业是指钢铁行业的原材料供应环节。

在我国,主要包括铁矿石、煤炭等资源的开采和生产。

铁矿石是生产钢铁的主要原料,而煤炭则是钢铁生产的重要能源。

我国拥有丰富的铁矿石和煤炭资源,为钢铁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1 铁矿石产业铁矿石是钢铁行业的基础原料,对钢铁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铁矿石产业规模庞大,具备一定的自给能力。

目前,我国的铁矿石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其中,河北、山西、辽宁等省份是铁矿石主要产区。

1.2 煤炭产业煤炭是钢铁生产的重要能源,对整个产业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迅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地区,其中山西省是我国的重要煤炭产区。

2. 钢铁生产环节钢铁生产环节是指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钢铁的过程。

在我国,钢铁生产主要分为炼铁和炼钢两个环节。

炼铁是将铁矿石还原成铁的过程,而炼钢则是将铁矿石中的杂质去除,并加入合适的合金元素,使其成为所需要的不同品种的钢铁。

2.1 炼铁炼铁是将铁矿石还原成铁的过程,主要通过高炉和直接还原炉进行。

高炉是目前炼铁的主要技术路线,其通过将铁矿石和焦炭等原料放入高炉中,在高温下进行还原反应,最终产出生铁。

我国的高炉技术相对成熟,保持了较高的生产水平。

2.2 炼钢炼钢是在炼铁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去除杂质并加入合适的合金元素,制造出满足不同需求的钢材。

我国的炼钢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炼钢技术,如转炉炼钢技术、电弧炉炼钢技术等。

国内外目前钢铁行业的现状

国内外目前钢铁行业的现状
1. 生命周期
•从钢铁行业的各个特征分析,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生命周期处于 成长阶段 .
2. 经济周期
•从钢铁行业的各个特征分析,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经济周期处 于增长性。
我国的钢铁产量位于世界第一位,但人均产量仍处 于快速增长区间。钢铁产量与人均钢铁产量的走势基本 一致,并在同一时期达到峰值,所以尽管中国的钢铁年 产量目前己经超过发达国家成长期,甚至成熟期的平均 值,但人均钢产量的发展即使考虑到人口基数问题仍相 距甚远,说明中国钢铁行业距离达到成熟期还有相当的 距离,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
第五章 获利能力 ................................................................................................................................ 26
第一章 行业分类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13 3.1. 钢铁行业的整体需求规律 ................................................................................................. 13 3.2. 工业化影响钢铁长期需求 ................................................................................................. 13 3.3. 投资对钢铁需求的影响 ..................................................................................................... 14

五矿总公司组织结构总体架构

五矿总公司组织结构总体架构

自下而上的过程
自上而下的过程
• 沟通企业的战略远景 控股公司) 集团 (控股公司 控股公司 • 为业务单元制定远景和战 略目标 • 制定战略规划 战略经营单元 • 为经营单元制定目标
• 批准和合并业务计划
• 分配资源 • 监督业务单元
• 批准 / 否决经营计划 • 准备和提交合并的业务计 划
• 监督和支持经营单元
• 增加战略层的管理复杂度 • 管理费用上升,失去竞争力 • 业务“失控”
操作层
• 以业务员为中心的运作模式导致许多“黑箱 ”操作 • 运作流程混乱,没有形成一致的、科学的操 作
• 业务员很容易借助公司的资产为自己牟利 -- 国 有资产流失 • 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竞争力丧03-04965-02-I
苗耕书总裁 人事部、 人事部、财务部 周中枢副总 张学武副总 林锡忠副总 俞晓总经济师 黄天文副总 高福来副总
• • • • •
党务 五金制品 科贸公司 贝钢公司 分管出口工作
• • • • • • • •
总裁办 企划部 资产管理中心 审计部 五矿发展 大鹏证券 厦门钨业 分管进口工作
• • • • • • • •
总裁办公室 财务部 审计部 企业规划管理部 IT服务部 服务部 人力资源部 法律部 政工部
1) 罗兰贝格建议将来厦钨由国际有色进行管理
资 金 融 通 和 运 用
参股子公司 参股子公司
- 355 -
PEK-4303-04965-02-I
各个战略业务单元争取成为相应市场的领先者
五矿发展 • 定位于以客户为 导向,提供增值 服务的中间商 • 发展成为领先的 金属品 (钢铁、有 色) 和原材料的采 购商和分销商
战略层(总公司)

钢铁产业链的价值链分析和利润点剖析

钢铁产业链的价值链分析和利润点剖析

钢铁产业链的价值链分析和利润点剖析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其发展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钢铁产业链进行价值链分析,并剖析其利润点,以探讨钢铁产业链的运作机制和发展潜力。

一、钢铁产业链的基本概述钢铁产业链是指由原材料采购、炼铁、炼钢、加工制造、销售等环节组成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产业活动。

在整个产业链中,每个环节都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任务,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决定了钢铁产业链的运转效率和竞争力。

二、钢铁产业链的价值链分析1. 原材料采购环节:原材料采购是钢铁产业链的首要环节,对钢铁生产过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原材料采购环节,企业需要与矿山、矿产公司进行谈判和合作,以确保获取优质、稳定的原材料供应。

2. 炼铁环节:在炼铁环节,企业通过高炉冶炼将铁矿石转化为生铁。

这一环节的关键是控制冶炼工艺和炉料配比,以提高炼铁效率和保证铁质的品质。

3. 炼钢环节:在炼钢环节,生铁经过炼钢炉的冶炼处理,最终成为各种不同成分和性能的钢材。

炼钢过程中,企业需要掌握合适的炼钢技术和工艺,以确保钢材的质量和成本控制。

4. 加工制造环节:在钢材的加工制造环节,企业将炼制好的钢材进行切割、冷轧、热轧、焊接等工艺处理,生产成各类钢结构、钢板、钢管等产品。

在这一环节,企业需要拥有先进的加工制造设备和技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5. 销售环节:在销售环节,企业将加工好的钢材产品销售给市场,包括建筑行业、汽车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

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提供及时的售后服务和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于企业在销售环节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三、钢铁产业链的利润点剖析一个完整的钢铁产业链中,每个环节都有机会创造利润。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利润点剖析:1. 原材料采购利润:通过与矿山、矿产公司的合作,企业可以在原材料采购环节中获取较低的采购成本,并通过价格差异等方式获得利润。

2. 炼铁炼钢利润:通过掌握优质的炼铁炼钢技术和工艺,企业可以提高生铁和钢材的产量和质量,从而获取较高的利润。

钢铁产业链结构

钢铁产业链结构

钢铁产业链结构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钢铁产业链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钢铁产业链结构包括煤炭资源、钢铁生产、钢铁加工以及钢铁销售等多个环节。

这些环节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首先,煤炭资源是钢铁产业链的基石。

煤炭资源的开采、生产是钢铁生产的前提条件。

同时,煤炭资源的供应情况也会对钢铁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其次,钢铁生产环节是钢铁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钢铁生产以铁矿石、煤炭、焦炭为主要原料,通过高炉冶炼和钢铁轧制等工艺技术,将原料转化为钢材。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首钢、宝钢、武钢等大型钢铁企业为主导的钢铁生产体系。

第三,钢铁加工作为钢铁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钢铁产品的深加工、钢材加工制造以及涂覆等环节,以及部分特种钢材的生产。

目前,我国的钢铁加工企业还比较分散,但是未来会朝着规模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最后,钢铁销售环节是钢铁产业链的终端环节,包括钢材和其他钢铁产品的贸易、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的
不断开放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钢铁销售也成为了国内钢铁企业的重要生存环节之一。

总体来说,钢铁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都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构成了完整的钢铁产业链。

在未来,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钢铁产业链也将会迎来更加高效、集约、优质的发展。

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链结构及特点--罗兰贝格

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链结构及特点--罗兰贝格

罗兰·贝格 国际管理咨询公司-钢铁行业全球决策者的杂志||| Which industries will be the next engines to drive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another 30 years? We tell you what to watch out for and provide key recommendations从粗放到精耕,中国钢铁行业的转型与契机一、前言1,中国钢铁行业的机遇钢铁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整体产业链约占中国GDP总值的8.8%,行业上下游关联产业多,在整个经济振兴的布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具体而言,中国钢铁行业上游牵涉铁矿石、煤炭、石油天然气、铁合金等行业,下游覆盖房地产、建筑、汽车、造船、家电、轻工、石油与化工。

2007年,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936亿元,实现利润2,436亿元,占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9%,直接从事钢铁生产的就业人数358万。

中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十几年居世界第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超过20%。

2008年,粗钢产量达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8%,消费量为4.5亿吨,直接出口折合粗钢6000万吨,占世界钢铁贸易量的15%。

但是,中国钢铁行业一直面临产能过剩、产业布局不合理、集中度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源控制力弱等一系列问题。

尤其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之下,全球经济陷入低迷波及中国,不但钢铁出口前景不佳,内部需求也形势堪忧。

罗兰·贝格研究认为,危机之下,中国钢铁行业仍有巨大的潜在机遇。

一方面,中国政府刺激经济的四万亿投资集中在基建领域及机械制造、汽车等行业,将间接放大用钢量,改善行业现状;另一方面,研究显示,国内钢铁产能是一种“相对过剩”的供需矛盾,高品质钢材产品供应不足,还需大量进口。

配合政府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国将加强发展特钢产品,因此高端产品领域潜在需求巨大。

钢铁行业的市场细分分析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态势

钢铁行业的市场细分分析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态势

钢铁行业的市场细分分析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态势钢铁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竞争加剧,钢铁行业需要更加精细的市场细分和深入的分析来满足各个市场的需求。

本文将对钢铁行业的市场细分、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态势进行分析。

一、市场细分在钢铁行业中,根据钢材的不同使用领域和市场需求的差异,可以将市场细分为建筑钢材、汽车钢材、机械钢材、家电钢材等多个细分市场。

这些细分市场的特点和需求各不相同,需要钢铁生产企业根据其特征制定相应的战略。

1. 建筑钢材市场建筑钢材市场是钢铁行业的最大市场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扩张,对建筑钢材的需求持续增长。

在这一细分市场中,主要需求包括建筑结构钢材、混凝土钢材和地下管道等。

同时,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对建筑钢材市场提出了新的挑战。

2. 汽车钢材市场汽车钢材市场是钢铁行业另一个重要的细分市场。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对汽车钢材的需求不断增加。

汽车钢材需要同时具备高强度和轻量化的特点,以满足汽车制造企业对汽车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

3. 机械钢材市场机械钢材市场主要包括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等领域。

这些领域对机械钢材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强度、耐磨、耐腐蚀等方面。

同时,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机械钢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4. 家电钢材市场家电钢材市场是钢铁行业的另一个重要细分市场,主要包括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产品。

随着家电市场的快速扩大和消费升级,对家电钢材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家电钢材需要具备良好的耐蚀性和外观质量,以满足消费者对家电产品质量的要求。

二、需求和竞争态势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态势也各有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对钢铁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1. 建筑钢材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态势建筑钢材市场的需求主要受到房地产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不断加强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建筑钢材市场需求整体稳定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兰·贝格 国际管理咨询公司-钢铁行业全球决策者的杂志||| Which industries will be the next engines to drive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another 30 years? We tell you what to watch out for and provide key recommendations从粗放到精耕,中国钢铁行业的转型与契机一、前言1,中国钢铁行业的机遇钢铁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整体产业链约占中国GDP总值的8.8%,行业上下游关联产业多,在整个经济振兴的布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具体而言,中国钢铁行业上游牵涉铁矿石、煤炭、石油天然气、铁合金等行业,下游覆盖房地产、建筑、汽车、造船、家电、轻工、石油与化工。

2007年,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936亿元,实现利润2,436亿元,占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9%,直接从事钢铁生产的就业人数358万。

中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十几年居世界第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超过20%。

2008年,粗钢产量达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8%,消费量为4.5亿吨,直接出口折合粗钢6000万吨,占世界钢铁贸易量的15%。

但是,中国钢铁行业一直面临产能过剩、产业布局不合理、集中度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源控制力弱等一系列问题。

尤其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之下,全球经济陷入低迷波及中国,不但钢铁出口前景不佳,内部需求也形势堪忧。

罗兰·贝格研究认为,危机之下,中国钢铁行业仍有巨大的潜在机遇。

一方面,中国政府刺激经济的四万亿投资集中在基建领域及机械制造、汽车等行业,将间接放大用钢量,改善行业现状;另一方面,研究显示,国内钢铁产能是一种“相对过剩”的供需矛盾,高品质钢材产品供应不足,还需大量进口。

配合政府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国将加强发展特钢产品,因此高端产品领域潜在需求巨大。

企业如果致力于通过研发投入或国际合作加强产品技术含量,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比如华菱管线就通过与米塔尔的战略合作,获得了多项核心技术并间接拥有了资源控制力。

另一方面,按照《规划》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的方针,以宝钢为首的国内钢铁龙头企业已经展开横向战略兼并,通过区域整合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并以参股或策略联盟的方式参与下游行业项目,加快实现与下游制造行业的完整对接,建立持续与稳固的产业链,以抵御行业周期性波动。

综上,在面临全球经济疲软以及国内钢铁产业供需失衡的市场环境下,中国钢企将经历一段无可避免的转型历程。

如果钢企妥善利用产业振兴政策,优化本身运营结构,发挥产业整合的优势,便有机会打造一流的国际竞争力,并最终促成中国钢铁产业全面升级。

2. 中国钢铁产业链特点我国整条钢铁产业链以钢材制造为重心向上游辐射。

国内矿产资源以低品位矿为主,加工成本大,因此较依赖进口资源,产业链上游的自然资源掌控能力不强。

钢材制造企业为抵御原材料成本上升风险,注重向上游扩张,锁定生产资源。

工业部件制造环节则与下游工业产品制造商联系紧密,通常围绕下游产业布局;然而由于与钢材生产商脱节,对原材料的抗风险能力较差。

[图表一]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链结构及特点图表一.资料来源:罗兰·贝格分析中国2008年钢铁下游产业用钢需求预测总量为45,100万吨图表二.资料来源:摩根大通银行预测钢铁行业钢铁工业作为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部门,处于产业链的中间位置。

我国钢铁下游行业需求比重最大为建筑地产板块、机电板块和基础设施板块,占总需求近70%;钢铁行业的发展与这些相关行业进步息息相关,如钢铁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技术革新,可为建筑工业提供一些特殊钢材,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持久性。

[图表二]二、国内钢铁行业先天体质不良1. 中国钢铁产能过剩经过90年代产能的急速扩张,中国目前钢铁的供需已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08年全年粗钢、钢材产量分别达到5亿吨和5.8亿吨,消费量仅为4.5亿吨和3亿吨,供需间的差距已达0.5亿吨及2.8亿吨,而预估2009年炼钢产能仍将缓步成长到6.7亿-6.9亿吨。

虽然2007年后因为国家钢铁产业政策指导下,国内新建粗钢产能已明显放缓,但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出口增速下降、刺激内需措施见效需待时日的环境下,钢铁行业下游需求难有起色,2009年国内产能仍面临过剩压力,而炼钢产能利用率将预估进一步降低至75%以下;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钢企以主动减产来适应需求下降,产能利用率的不足使企业整体利润大幅下降,无法弥补过去几年因大幅资本支出所产生的庞大固定成本。

结构上的失衡使中国钢铁业无可避免地进入新一阶段的调整期。

[图表三]2. 产业集中度低我国钢铁生产企业数目众多,全国现有粗钢生产企业500多家,但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大型企业集团市场影响力不足,2008年前十大钢铁厂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2.5%。

[图表四] 相对于国际而言,2006年韩国浦项一家钢铁厂的钢产量就占全国的66%,巴西前三家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86%,而在日本这一比例也高达近70%。

我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上海宝钢钢铁公司,钢铁产量不到国内钢铁总量的10%。

[图表五]3. 产品多为低附加值,且质量有待提升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钢铁行业特殊钢材产品比例较低。

目前在发达国家钢铁工业总量中,特钢产品占比约15-25%,例如日本、美国、欧洲分别占比25%、20%和18%左右,而我国仅为8%-10%,比例明显偏低。

另一项代表高附加值、高技术的板管材比例(板材、管材总产量与钢材总产量比)也只有39%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意味着我国钢铁产品结构还处于低档次状况。

此外,国内钢铁工业的产品结构亦不能完全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除了板材类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层板、电工钢板等普通钢材的产量还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对于高附加值的产品如高端的汽车板、高牌号硅钢、及建筑类钢材等,需大量进口,供需结构矛盾比较突出。

近期公布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对发展高速铁路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强度机械用钢等关键钢材品种,推广高强度钢筋使用和节材技术,发展高温高压干熄焦、烧结2002-2010年粗钢产能与表观消费量 [百万吨]图表三.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钢铁行业协会,摩根大通银行预测中国前10大型钢铁企业行业集中度(2002-2020)[%]图表四.资料来源:中原证券研究所,中国钢铁统计,钢铁产业政策余热利用、烟气脱硫等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艺技术,以及提升开发利用低品位、难选冶铁矿等技术,给予重点支持。

”再次明确“十一五”中的论调。

产品技术含量偏低源自于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目前大中型钢铁企业全年研究、开发费用仅占年销售收入的1%左右;全年新产品研发费用仅占当年销售收入0.8%,而发达国家的钢铁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年销售额高达2.5%至4%的水平。

配合政策出台,我国要实现成为钢铁强国的目标,必须加快发展特钢产品,预计2020年中国特钢产品的比重有潜力达到15%。

此外,国家“十一五”纲要中已明确提出重点发展铁路行业及中西部地区的战略,其中铁路、船舶、石化、航天、军工、机械等行业的发展需要高品质特钢产品,高端产品领域潜在需求巨大。

因此“十一五”将是我国特钢发展的重要阶段,品种和质量相信都有能力实现突破性的提高。

4. 产业布局不合理,影响生产效率与利润空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基本上是按国内资源和靠近铁矿原料产地的原则布局,布局较为分散。

中国钢铁行业生产布局改革源于1980年,但由于我国钢铁产业长期处于规模扩张阶段,市场机制对结构调整的作用不彰,导致优化布局进展仍较缓慢。

目前,主要产能仍位于内陆地区,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仍十分突出。

钢铁行业的生产布局严重影响到企业竞争力;钢铁产业是耗水大户,每吨钢平均耗水12立方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链结构及特点图表五.资料来源:中原证券研究所,中国钢铁统计钢铁行业米,而国内水资源短缺地区的粗钢生产能力占总产能的60%。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造成用水量逐年增加,许多企业发展已经和当地的农业、生活用水发生很大矛盾,制约钢铁产业发展。

最近几年,在市场需求和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在原料短缺、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内陆地区,又建设了一批钢铁企业,使不合理的生产布局进一步加剧。

布局不合理同时造成的运输费用上升,挤压了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

据运输研究部门统计,钢铁产品铁路运量仅次于煤炭,占全国第二位;沿海港口吞吐量次于煤炭和石油,占第三位。

5. 资源控制力弱,生产资源进口依赖度大中国的钢铁生产以铁矿石、焦炭作为主要的原料。

而废钢虽可以作为生产原料,但由于中国尚在工业化过程中,社会钢铁累计存量不多;以废钢作为主要原料的电炉钢占全国钢总量的比重较小。

中国的铁矿石资源储量400多亿吨,但其中达到经济规模的仅80多亿吨;相对于现今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铁矿资源明显不足,且产地分散,缺乏聚集经济效益,开发成本偏高;以开采价值而言,中国铁矿原矿含铁量低,多仅能提炼粗钢之用,较无法供应较高附加价值的产品。

2008年中国产铁矿82,401万吨,进口铁矿石 44,367万吨,进口占总量的30%以上,且依存度不断提高。

其中进口量最大的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占据了超过80%的份额。

[图表六]国际铁矿的高集中度,加上国内钢厂对进口依存度高,使历年的铁矿石谈判中我国都处于被动地位,2008年的巴西、澳大利亚的不对称大幅涨价,增加了我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吞噬了企业利润,严重影响了钢铁行业的正常发展。

此外,煤炭供应短缺形势加剧的影响,供电紧张及供电能力不足的矛盾仍然明显,拉闸限电的现象在许多地方出现,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6. 中国钢铁制造企业重资源,轻下游应用行业我国钢铁产业链呈现出了一种“重上游,轻下游”的倾向,如同一条射线,以钢铁企业为端点,单纯向上游方向延伸。

进入2008年以来,铁矿石、焦炭价格上涨,给钢铁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大小钢铁企业更是纷纷沿产业链向上走,谋求与上游企业的联合,降低生产成本。

上游的整合除了消极的规避原材料波动风险外,于积极面,企业将以更具有竞争力的生产来服务下游主要客户(KAM)。

相较钢铁企业在产业链上游的动作频频,下游的布局略显冷清。

仅有少数钢铁企业以参股或战略联盟的方式参与下游行业项目,如宝钢、鞍钢等,加快实现与下游等制造行业的完整对接,建立持续与稳固的产业链,以抵御行业周期性波动。

中国2008年铁矿石分国别进口量百分比总量为44,367万吨图表六.资料来源:中国海关下游机会仍多,市场潜力为选择要件在下游的诸多任务业部件制造细分行业中,存在许多成长潜力雄厚的潜质行业,如钢构行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