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小儿尿道下裂的疾病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尿道下裂健康教育

尿道下裂健康教育

尿道下裂健康教育关键信息项:1、尿道下裂的定义及症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尿道下裂的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治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术前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术后护理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康复期的饮食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心理支持与疏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定期复查的时间与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尿道下裂的定义及症状尿道下裂是一种男性尿道开口位置异常的先天缺陷。

尿道口可分布在正常尿道口至会阴部的连线上,多数患者可伴有阴茎向腹侧弯曲。

常见的症状包括尿道口位置异常、阴茎下弯、包皮异常分布等。

111 尿道口位置异常尿道口可能出现在阴茎头、冠状沟、阴茎体、阴囊或会阴等部位,而不是正常的阴茎头前端。

112 阴茎下弯阴茎向腹侧弯曲,程度轻重不一,严重者可能影响排尿和性生活。

113 包皮异常分布包皮通常不在阴茎头正前方堆积,而是在阴茎背侧呈帽状堆积。

12 尿道下裂的病因尿道下裂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121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尿道下裂患者的,其亲属患病的风险可能增加。

122 内分泌因素胎儿在母体内雄激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异常可能导致尿道下裂的发生。

123 环境因素孕妇在孕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药物,或受到辐射等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增加胎儿患尿道下裂的几率。

13 治疗方法治疗尿道下裂主要通过手术矫正,手术的目的是恢复正常的尿道开口位置、矫正阴茎下弯,使患者能够站立排尿,并具有正常的性生活。

131 手术时机一般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在 6 个月至 18 个月之间进行手术较为适宜,但对于病情严重或伴有其他畸形的患儿,手术时间可能会提前或推迟。

尿道下裂健康教育PPT

尿道下裂健康教育PPT
尿道下裂健康 教育PPT
目录 引言 尿道下裂的定义 尿道下裂的症状 尿道下裂的治疗方法 尿道下裂的预防措施 结语
引言
引言
欢迎大家先天畸 形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 产生重要影响。
引言
本次PPT将介绍尿道下裂的定义、症状 、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尿道下裂的定 义
尿道下裂的定义
尿道下裂是指尿道开口位置异 常,导致排尿功能受损的一种 疾病。 它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 后天因素引起的。
尿道下裂的症 状
尿道下裂的症状
排尿困难:患者可能无法正常排尿,需 要经常用力或花费较长时间。 尿失禁:部分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等动 作中会有尿液泄漏。
尿道下裂的症状
希望通过本次尿道下裂健康教育PPT的 介绍,能提高大家对于尿道下裂的认识 和意识,促进健康教育的传播。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小便道疼痛:一些患者可能会 有尿道口疼痛、灼热感等不适 症状。
尿道下裂的治 疗方法
尿道下裂的治疗方法
手术矫正:尿道下裂可通过手术进行修 复,恢复正常的尿道功能。 心理辅助:患者在手术和康复过程中可 能面临心理压力,需要心理辅助和支持 。
尿道下裂的治疗方法
康复护理:手术后需要进行康 复护理,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恢 复训练。
尿道下裂的预 防措施
尿道下裂的预防措施
注意孕期保健:孕妇在孕期要保持健康 饮食,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避免药物滥用:非必要情况下避免使用 不安全的药物。
尿道下裂的预防措施
注重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 人卫生习惯,预防感染等疾病 。
结语
结语
尿道下裂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在及时 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下,患者可以恢复正 常生活。

杭州复旦儿童医院尿道下裂患儿护理课件

杭州复旦儿童医院尿道下裂患儿护理课件
自我关爱
在照顾患儿的同时,家长也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合理安排时间进 行休息和放松活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03
术前准备与手术过程简介
术前评估及准备工作
详细了解患儿病史
包括出生情况、生长发育、既往手术史等 ,以评估手术风险。
体格检查
全面检查患儿身体状况,特别注意生殖器 、会阴部及下肢有无畸形、感染等。
危险因素
家族遗传史、母亲孕期接触某些化学 物质或药物、早产、低出生体重等因 素可能增加患儿发生尿道下裂的风险 。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患儿可出现排尿异常、阴茎弯曲、包皮异常等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性功能及生 育能力。
诊断方法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结合B超、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同时需排除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实验室检查
完善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等术前常 规检查,确保手术安全。
心理准备
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情 绪,增强手术信心。
手术方法选择及原理
手术方法
根据患儿年龄、尿道下裂程度及合并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如尿道成 形术、尿道口前移术等。
手术原理
通过重建尿道结构,恢复正常的排尿功能,同时改善生殖器外观,提高患儿生活 质量。
生活习惯改善
保持患儿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同时,教育患儿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避免憋尿和用力 排尿。此外,家长应关注患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增强其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05
康复训练与随访管理策略
康复训练计划制定和执行情况评估
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
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计划,包括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频率和时长等。

尿道下裂护理

尿道下裂护理

尿道下裂护理
尿道下裂为男性下尿路及外生殖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

其解剖特点为:尿道外口异位。

阴茎下弯。

【观察要点】
术后留置尿管,观察尿流是否通畅、尿液性质、颜色,有无血尿,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术前护理措施】
1、按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按儿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3、术前3天每日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阴囊阴茎处皮肤,特别注意包皮及阴囊皱褶处的清洁。

4、术前一天洗肠一次。

【术后护理措施】
1、按儿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2、阴茎向上固定,平卧位,支架将下腹部被褥支起。

3、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以1000mg/L碘伏擦拭。

4、若行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术后特别注意保持膀胱引流通畅。

5、按医嘱口服乙烯雌酚,防阴茎勃起。

6、鼓励患孩多饮水,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其水肿、出血和感染。

【健康教育】
1、向家长宣传培养患儿良好的外生殖器及会阴部卫生习惯。

2、教会家长观察患儿术后排尿、阴茎勃起情况,定期到门诊复查。

小儿尿道下裂健康教育课件

小儿尿道下裂健康教育课件

预防措施
孕期保健:孕妇在孕期要注意 避免受到感染,尽可能减少使 用药物,以及加强锻炼等。
婴幼儿护理:每天要注意清洁 、更换尿布,并随时观察宝宝 大小便情况,洗澡时注意保护 阴茎和尿道。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定期手术:绝大多数尿道下裂患儿需通 过手术进行治疗,一般手术年龄为6~ 12个月。
术后注意事项:手术后需注意保持切口 清洁,避免摔跤和开车颠簸,合理饮食 ,注意休息等。
护理建议
护理建议术后防感染:手术后的伤口易 感染应该多注意卫生,洗手 等护理措施。
保温通风:手术后宝宝需要保 持温暖,并且注意保持室内空 气清鲜,避免感冒等疾病。
护理建议
心理疏导:尿道下裂手术对孩子来说是 一种创伤,需要家长关爱以及心理疏导 支持,帮助孩子尽快恢复。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小儿尿道下裂 健康教育课件
目录 背景介绍 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 护理建议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简介:小儿尿道下裂是一种先 天性疾病,是男性婴幼儿常见 的疾病之一。
发病原因:尿道的发育异常, 导致尿道口无法正常开放。
背景介绍
症状表现:新生儿大小便困难、不能自 行排尿,尿流量小、尿液常渗漏等症状 。
预防措施

尿道下裂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尿道下裂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尿道下裂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尿道下裂是指因前尿道发育不全,尿道开口于正常尿道口近侧至会阴部途径上,部分病例可伴发阴茎下弯。

【护理常规】1.术前(1)饮食护理:进食普食,饮食中应多添加蔬菜、水果预防患儿便秘,会阴型尿道下裂手术前晚进流食。

(2)练习床上使用便器排尿、排便。

2.术后(1)饮食护理:清醒后给予少量流食,术后第1日起鼓励多饮水以起到冲洗尿道、排出细菌及炎性物质的作用。

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尿液和排便通畅。

(2)体位护理:平卧位并适当约束四肢。

(3)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留置导尿管,不能提拉导尿管,按要求定期更换引流袋,做会阴护理每日2次,尿道口用莫匹罗星等抗生素软膏封闭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引流通畅,详细记录24h尿量。

(4)切口护理:严密观察龟头部血供情况,若皮色发绀,明显肿胀,应及时通知医师。

7d左右可开包,打开敷料后注意观察包皮水肿情况。

(5)排除增加腹压的因素,患儿保持安静、排便通畅,必要时使用镇静药、缓泻药。

(6)按医嘱口服镇静药或雌激素,减轻烦躁及阴茎勃起,防止切口裂开。

【健康教育】1.休息与活动避免剧烈活动,避免骑跨动作,穿宽松衣物。

2.饮食指导多饮水,勤排尿,夜间要保证叫起患儿饮水1次。

多进食蔬菜水果,保证排便通畅。

3.用药指导遵医嘱按时给药。

告知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4.心理指导告知患儿及其家长疾病情况,减轻其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康复指导教会患儿家长观察有无尿线变细、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等情况,如有尿道狭窄,应定期做尿道扩张。

6.复诊须知术后2周门诊复查,成年患者或患儿成年后应复诊向医师咨询性功能问题。

小儿尿道下裂健康宣教

小儿尿道下裂健康宣教
尿道下裂的定义和分类
E
D
C
B
A
F
健康教育方式
面对面交流:与家长、患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讲解尿道下裂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视频教学:通过播放视频,让家长和患儿了解尿道下裂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术后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宣传手册:制作宣传手册,发放给家长和患儿,方便他们随时查阅尿道下裂的相关知识。
05
社会影响:计划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06
评价方法
目标人群:小儿尿道下裂患者及其家属
评价指标:健康知识、行为改变、满意度等
评价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
结果反馈: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者,以便改进和优化计划
3
2
1
4
5
评价结果分析
1
健康促进计划实施前后的比较:如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改变率等
04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提高计划执行效果
6
健康促进计划评价
评价指标
目标人群覆盖率:计划是否覆盖到目标人群
01
干预措施有效性:干预措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02
实施过程质量:计划实施过程中是否遵循规范和标准
03
资源投入与产出比:计划投入的资源与产出的效果是否匹配
04
参与者满意度:参与者对计划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01
基因突变:导致尿道下裂的基因突变
02
染色体异常:如染色体缺失、重复或倒置
03
遗传性综合征:如VACTERL综合征、Prune-Belly综合征等
04
4
健康教育策略
健康教育内容
尿道下裂的心理支持和家庭关爱

小儿外科 :尿道下裂-复旦精品课程

小儿外科 :尿道下裂-复旦精品课程

定义
前尿道发育不全 尿道口位于正常尿道口近侧至会阴部 阴茎腹侧皮肤缺少 系带缺如 背侧包皮堆积如帽状 伴或不伴阴茎下弯或阴茎阴囊转位
发病率
国外报道,出生男婴中发病率 3.2/1000(USA,Sweet,1974) 3.97/1000(USA,Paulozzi,1997) 11.03/1000 (Danish,Boisen,2005)
包皮内板 膀胱粘膜 睾丸鞘膜 大隐静脉 口腔粘膜 游离皮肤
无或轻中度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手术
尿道口基底血管皮瓣法(Mathieu or flip-flap法,Mathieu,1932)
1932年 Mathieu报道后,已被广 泛采用。此法适用于冠状沟及尿道口 位于阴茎体前1/3的轻度或无阴茎下 弯的远端型尿道下裂。
在胚胎期,由于内分泌异常或其他原因导致 尿道沟融合不全时,即形成尿道下裂
病因
明显的家族性 多基因遗传性
兄弟同患为14%,父子同患为9% 胚胎期睾酮产生不足 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的过程出现异常
可引起男性外生殖器畸形
病理解剖
围绕正常尿道海绵体的Buck筋膜及 肉膜等组织异常发育的结果
纤维组织从正常的尿道海绵体起扇 形向远端插入龟头的腹面
包皮在腹侧是大宽度的缺如
分类
根据尿道口位置分为三度六型: Ⅰ度:阴茎头型、冠状沟型 Ⅱ度:阴茎体型 Ⅲ度:阴茎阴囊型、阴囊型、会阴型
临床表现
三个特点:
异位尿道口 阴茎下弯 包皮异常分布
治疗原则
手术年龄:分期手术 6-12月进行,
一期手术 1-2岁进行
尿道重建:达到三个标准 • 矫正阴茎下弯
尿道下裂
复旦精品课程
外生殖器缺陷
尿道下裂 尿道上裂 性分化异常(两性畸形) 隐匿性阴茎 & 蹼状阴茎 包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外科小儿尿道下裂的疾病健康教育
一、尿道下裂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尿道下裂?
尿道下裂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是指因前尿道发育不全,尿道开口于正常尿道口近侧至会阴之间的任何部位,常伴有阴茎下弯畸形,严重时常需蹲位排尿。

严重尿道下裂和阴茎弯曲的新生儿在出生时可能会出现不典型外阴,导致难以迅速、准确地判断其性别。

(二)尿道下裂有哪些类型?
尿道下裂依据尿道口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以下四型。

1.阴茎头、冠状沟型前者尿道外口位于龟头腹侧,后者尿道外口位于冠状沟腹侧的中央,即包皮系带部,系带常缺如。

阴茎头扁平并稍微向腹侧弯曲,其腹侧有一浅槽。

患儿能站立排尿,阴茎勃起时阴茎能挺直。

此类患儿一般不需手术治疗。

有些患儿合并有尿道口狭窄,尿线变细,影响排尿,则须做尿道口扩张或切开扩大。

2,阴茎体型尿道外口位于腹侧冠状沟至阴茎与阴囊交界处之间任意位置,常伴有尿道外口狭窄。

3.阴茎阴囊型尿道外口位于阴茎与阴囊交界处。

尿道
开口往往呈裂隙状,失去尿道口的形状。

4.会阴型尿道外口位于会阴部。

有的患儿外生殖器严重畸形似女孩,在新生儿时期常被家长误认为女孩。

(三)尿道下裂的病因是什么?
尿道下裂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疾病,遗传、内分泌及环境因素均可能影响尿道下裂的发病。

尿道下裂发病有家族聚集性,男性外生殖器的发育受雄激素影响,研究表明多种调控雄激素信号通路的基因或因子可能干预尿道下裂的发病;母亲怀孕前或孕期使用孕激素也被认为与尿道下裂的发病相关。

(四)尿道下裂有哪些临床表现?
典型的尿道下裂有三个临床特点。

1.异位尿道口正常位置无尿道开口,仅见一略为凹形的浅窝。

尿道口可出现在正常尿道口近端到会阴部之间的任何一处阴茎缝或阴囊缝上。

2,阴茎下弯阴茎向腹侧弯曲,多为轻度阴茎下弯。

按阴茎头与阴茎体纵轴之间的夹角可将阴茎下弯分为:轻度(<15°)、中度(15°〜35°)、重度(>35°)。

3.包皮异常分布阴茎头腹侧包皮未能在中线融合,故呈V形缺损,包皮系带缺如、全部包皮转移至阴茎头背侧呈帽状堆积,阴茎头完全暴露。

(五)尿道下裂常见的合并症有哪些?
(1)隐睾和腹股沟斜疝:其尿道开口越靠近阴囊其发
生率越高。

(2)尿路畸形。

(3)前列腺囊:尿道下裂合并前列腺囊拉长,向膀胱后方延伸,形成一个大的囊腔,可能会造成尿路梗阻,囊内结石形成和感染等。

(4)两性畸形:严重的尿道下裂如合并有外生殖器的性别特征模糊,如睾丸下降不全、小阴茎、阴茎阴囊转位、阴囊分裂等表现,则应注意两性畸形的情况。

(六)尿道下裂如何诊断?要注意哪些鉴别诊断?
尿道下裂为常见的体表显露性疾病,一般一望而知,诊断较为容易。

但会阴型尿道下裂、尿道下裂合并双侧隐睾,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男性假两性畸形、女性假两性畸形、真两性畸形及性腺发育不全。

体检时注意患儿生长发育、第二性征、有无阴道、尿道外口位置、有无阴茎下曲、阴茎发育情况、睾丸位置及发育等;若睾丸触诊不清时,行B超或CT检查睾丸或是否存在卵巢及子宫;怀疑性别畸形时行性染色体检查;检测睾酮、黄体生成素等内分泌激素水平;仍不能明确诊断时,应行腹腔镜探查性腺或行性腺活检术。

(七)尿道下裂如何治疗?
尿道下裂患儿由于异位尿道口、阴茎下弯,会影响患儿排尿
和成年后性功能,对患儿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故需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据文献报道有300多种,但至今仍没有一种十全十美的方法。

手术治疗分为阴茎下曲矫正和尿道成形两个步骤。

无论何种手术方法均应达到尿道下裂的治愈标准:①尿道口位于阴茎头正位;②阴茎下弯完全矫正;③阴茎外观接近正常,能站立排尿,成年后能进行正常性生活;④无尿痿、尿道狭窄、尿道憩室等并发症。

(八)尿道下裂手术什么时候做最合适?
尿道下裂畸形应该在患儿能感觉到他的先天缺陷之前进行矫正,以防止其自我形象及情感发育受到不利影响,6~18个月是初次手术的最佳时机。

小儿3岁之内阴茎增长幅度很小,如果患儿年龄过大,如青春期后阴茎明显发育,阴茎体增大,由于修复尿道的阴茎皮肤相对少,手术缝合操作增加,反而影响手术效果。

若患儿阴茎短小,或并隐睾、睾丸发育不良时,须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辅助治疗,待阴茎增大后再手术。

二、尿道下裂术前健康教育知识
(一)术前如何观察及护理?
(1)观察患儿尿道开口部位、排尿姿势及尿线方向、粗细,阴茎外观、大小,包皮内有无污垢等,如有明显异常者,注意保护患儿隐私。

(2)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指导家长将包皮轻轻向后翻,清洗外露的阴茎头并清理包皮垢。

(3)饮食指导:鼓励患儿多饮水,宜进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三、尿道下裂术后健康教育知识
(一)术后护理常规有哪些?
(1)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及低流量吸氧,暂禁饮食。

(2)遵医嘱抗炎、止血支持治疗。

(3)导尿管的护理:妥善固定导尿管,用宽胶布在腹部或大腿内侧皮肤上加强固定。

保持管道通畅,鼓励患儿多饮水,每天饮水100O〜2000mL,防止导尿管堵塞、尿路感染。

(三)术后活动要注意什么?
(1)术后平卧位、双大腿外展休息2周,减轻阴茎水肿及出血。

卧床期间避免频繁更换体位,以减少对导尿管的牵拉。

(2)初次下床患儿应先在床上坐起30min后再逐渐下
床活动,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3)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应适当约束四肢,防止活动
过多或碰撞伤口引起的出血。

(五)患儿卧床期间如何促进患儿的舒适?
1.疼痛的护理学龄前的患儿采取讲故事、看动画片等方法分散其对疼痛的注意力;年长的患儿因生殖器勃起引起出血、疼痛,
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止痛。

术后第1次换药在术后3〜5天进行,换药时应先用生理盐水浸润伤口敷料5〜IOnlin后再取除敷料,以减轻出血和疼痛。

2•肛周瘙痒的护理术后患儿易出现肛周皮肤瘙痒,可采用热敷肛周皮肤、外擦润肤油、遵医嘱给予止痒药物等方法缓解。

3.睡眠的护理安排环境安静的病室,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病房空气清新。

帮助患儿形成正常的生理睡眠习惯,夜间应用壁灯,避免灯光直射影响睡眠。

4.皮肤护理术后患儿会阴部暴露,卧床时间长,注意保持床单整洁。

每天用温水擦洗使患儿清洁、舒适,还需预防压疮。

(六)术后心理护理有哪些?
(1)重视患儿父母等家庭因素的支持作用,多与家长交流沟通,进行有关尿道下裂知识的宣教,减轻患儿家长的消极情绪,积极参与孩子的治疗。

(2)保护患儿隐私,对年龄较大或表现比较害羞的患儿应更注重对其隐私的保护。

安排较小的房间,观察伤口、伤口换药前应先征得患儿同意,操作时拉上床边围帘,满足患儿心理需求,增加患儿依从性。

(七)术后有哪些并发症?
1.出血表现为新鲜血液自伤口周围渗出,少量渗血压迫即可,出血较多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可用LlOOO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
稀释液滴注于局部伤口,不能止血者可进行重新包扎伤口止血。

2,感染表现为伤口周围异味,龟头、包皮水肿,阴囊肿胀,尿道口脓性分泌物。

应保持患儿会阴部清洁、干燥,嘱患儿多饮水,遵医嘱严格使用抗生素,术后5天拆除阴茎敷料后,用棉签由尿道根部向远端轻轻地滚动挤压尿道,将分泌物由尿道口及时排出。

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周围、尿道口,再用0.5%活力碘消毒,以保持创口清洁、干燥,同时喷敷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使药液形成一层均匀的保护膜,利于创口愈合。

3.尿道矮为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主要原因为组织血供不佳、感染、尿道狭窄、切口张力高等。

表现为拔管后尿液自新建尿道口以外位置流出,多数发生在冠状沟及尿道吻合口处。

发生尿道疹后要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排便、哭吵时可用棉球按压小疹口,部分小樱口可自愈,未愈合者应在术后6个月后局部皮肤瘢痕软化后再次手术。

4.尿道狭窄表现为排尿困难、尿线细、排尿时间长,多发生在阴茎头段、尿道及吻合口处。

在导尿管拔除后3~6个月注意观察排尿情况,发现以上症状进行早期干预及治疗。

术后3个月内的早期狭窄可用尿道扩张解决,无效者则需手术治疗。

(八)出院后要注意什么?
(1)出院后回家应及早开始温盐水盆浴,具体事项同本章第
六节隐匿阴茎。

(2)观察患儿的排尿情况,观察尿线,检查尿流率、尿道有无狭窄以及外形等。

若有小的痿口未愈,排尿时可用棉签按压住疹孔,有利于痿口的自然愈合。

如果已经有尿道痿形成,半年后需再次手术修补。

若有排尿困难、尿流变细等表现,应及时来院复查,确诊并发尿道狭窄者,需定期行尿道扩张术。

(3)合理饮食:进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粗纤维食物,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伤口愈合。

(4)指导患儿出院后多饮水,保证足够的尿量以达到
冲洗尿路的目的,防止尿盐沉积堵塞尿道而影响排尿。

(5)在半年至1年内避免患儿剧烈活动,应穿宽松柔软的棉制裤,避免骑跨动作,防止重力对阴茎的挤压、撞击、摩擦,避免损伤愈合成形的尿道。

(6)术后门诊复查,复查时应提前侧方拍摄孩子排尿视频,以拍摄充分勃起的情况供医生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