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道下裂的护理 体会

合集下载

小儿尿道下裂手术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体会

小儿尿道下裂手术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体会

小儿尿道下裂手术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体会【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小儿尿道下裂手术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体会。

在引言部分中介绍了对该护理工作的认识和重要性。

在分别探讨了术前准备工作、麻醉恢复室的护理流程、监测和观察、病情变化的处理以及术后护理。

结论部分总结了相关护理体会并展望未来。

通过对小儿尿道下裂手术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护士实施相应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和舒适。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病情变化,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能够增进对该领域护理工作的认识,提高护理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小儿尿道下裂手术、麻醉恢复室、护理体会、术前准备、护理流程、监测、观察、病情变化、术后护理、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对小儿尿道下裂手术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体会的认识小儿尿道下裂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手术,需要在麻醉恢复室接受专业的护理。

对于护士来说,对小儿尿道下裂手术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体会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需要了解这种手术的特点和风险,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

护理工作的细致和耐心对于手术的成功恢复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关注患儿的细微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在麻醉恢复室,我们不仅要关注患儿的生理指标,还要关注其心理状态,给予及时的心理护理。

通过对小儿尿道下裂手术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体会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确保患儿的安全和健康。

护理工作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认真负责地开展护理工作,才能为患儿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

1.2 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护理工作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患者的“第二道防线”,护士需要全力以赴地保障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护士在术前准备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

他们需要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符合手术的要求,协助医生完成术前检查和准备工作,并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尿道下裂患儿的护理体会

尿道下裂患儿的护理体会

尿道下裂患儿的护理体会摘要】男性尿道下裂是泌尿科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尿道疾病,由于前尿道发育畸形引起尿道外口远端的尿道周围组织发育不全,形成纤维索,牵扯阴茎使阴茎弯向腹侧[1]。

根据尿道开口位置分为四型。

Ⅰ型:冠状沟型(约44%);Ⅱ型:阴茎体型(约占34%);Ⅲ型:阴茎阴囊型(约占9%);Ⅳ型:会阴型(约占2%);还有1%为单纯阴茎下屈畸形,尿道口开口于舟状窝。

该病不仅造成患儿排尿和生殖功能障碍,而且给患儿及家属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手术是目前唯一的治疗方法,细心的观察及适当的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科自2010年7月—2010年12月,共收治8例尿道下裂患儿,手术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最大的为13岁,最小的2岁,平均年龄为6岁;1例为冠状沟型;2例为阴茎体型;5例为阴茎阴囊型。

所有患儿均在全麻下行尿道成形术,经术前术后精心护理,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

2 护理体会2.1心理护理由于患儿的病变部位是生殖器,受我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患儿及家属的心理也不同于常人,因此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我们为患儿及家属保守秘密,并进行全程的心理护理。

针对患儿家属存在的焦虑,紧张等情绪,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属详细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成年后可能的影响,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如何配合护理,并介绍成功病例,以解除他们的顾虑,增强信心,通过他们积极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对于年龄大的患儿,主动与其交流,鼓励其表达思想顾虑,同时尊重其隐私,详细讲解手术有关注意事项,以及手术成功后的完美性。

引起他们正确对待疾病,树立起信心,年龄较小的患儿,对医院及医务人员存在恐惧心理,表现为对医务人员和治疗的拒绝、排斥。

根据具体情况,与患儿交谈、抚摸、逗引、鼓励等。

尽量满足他们的兴趣、习惯和心理需求,取得患儿信任,为护理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儿童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的护理体会

儿童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的护理体会

清 醒 。 向家 属 交待 术后 有 关 注意 事项 , 患儿 应 绝对 卧 床. 四肢 适 当 固定 , 防止 患 儿 清 醒后 用 手 抓 伤 口或 引 流管。 222 伤 口的观察 和 护理 行 尿 道 下裂 成形 术 后 。 .. 患 儿 尿道 一般 呈 伸直 状 .因此需 要 采 用特 制 的支 架 , 防 止被 褥 直接 压 迫伤 口。手 术并 发 症 主要 为 尿瘘 , 而尿 瘘 的 形成 主要 在 于 伤 口的血 供 是 否 丰 富 以及 是 否 存 在感 染 , 因此术后 应密 切观察 伤 口的渗血 情况 . 观察 局 部皮 肤有无 肿胀 、青 紫或组织 坏死 并及 时 向主管 医生 反 映 。每 日 2次 消毒尿 道外 口, 除分泌 物 。术后 5~ 清 7d暴露 伤 口后 常 规会 阴部 消毒 .可采 用新 洁 尔灭 或 洗必 泰 。患 儿排 便后 应 及 时用温 水洗 净 。 223 疼 痛 的护 理 手术 创 伤 、 .. 留置尿 管支 架 管等 刺 激 膀胱 颈部 、 三角 区及 后 尿道 均 可 引起 膀胱 痉 挛发 生 疼痛 。 出现 上 述情 况 应及 时 向医 生 汇报 . 遵 医嘱 适 可 当应 用 镇静 剂 和 止 痛 剂 . 采 用 消 炎痛 栓 纳 肛 . 免 或 避 形 成尿 道 内高 压 , 响 伤 口愈合 。 影 224 导尿 管护 理 保持 导 尿管 通 畅 至关 重要 . .. 由于 多采 用 一次 性 硅胶 导 尿管 ,导尿 管 的 固定尤 为 重要 。 多 采用 直接 缝 合 于龟 头上 , 因此 术后 会 阴部 清 洁护 理 至 关重 要 , 防尿 液 外渗 形 成感 染 。 每天更 换 引 流袋 预 次 , 意床 旁 尿 袋 不 能高 于膀 胱 , 止尿 液 反 流 造 注 防 成 逆行 感染 。 根据 术后 恢 复情 况 , 尿管 一般 在 7~1 4d 后拔除。 225 出 院 指 导 一 期 尿 道 成 形 术 拔 管 后 如 有 瘘 .. 口 , 继 续 留 置 尿 管 2~4周 , 瘘 口未 愈 , 应 如 3~6个

137例尿道下裂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137例尿道下裂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137例尿道下裂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尿道下裂围手术期的最佳护理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先天性尿道下裂围手术期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结果137例手术中,术后痊愈128例,并发切口感染1例,尿瘘5例,尿道狭窄3例。

结论先天性尿道下裂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标签:尿道下裂;护理先天性尿道下裂是一种男性下尿路及外生殖器发病率较高的泌尿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

临床表现为尿道外口异位,阴茎弯曲畸形,不能站立排尿或伴有痛性勃起及成年后不能够生育[1]。

故须采用手术治疗,要求在1岁后至学龄前期完成。

目的能使阴茎伸直,尿道口移至正常位置,修复尿道。

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12年8月~2013年10月共收治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137例,年龄1岁~22岁,平均 2.15 岁,住院天数7~15d,均采用阴茎伸直,尿道成形术。

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尿瘘5例,尿道狭窄3例。

2 护理体会2.1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由于病情的特殊性和到医院的环境改变,患儿及家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自卑心理,护士应针对不同情况做好心理护理,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为其保守隐私,并主动接近患儿,取得患儿信任,消除其精神上的不安,愿意配合治疗工作,并经常应用暗示性的鼓励语言。

并对家长介绍以前的成功病例,告知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法、护理要点、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等,共同做好患儿的工作,以取得手术的成功。

提倡家长在病室陪伴患儿,这样对患儿有很大安慰,有利于健康的恢复。

2.1.2术前准备术前协助患者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小儿阴茎、阴囊处皮肤皱褶多,细菌数量多,容易造成感染,因此术前皮肤清洁皮肤非常重要,可用5%聚维酮碘擦拭局部,年长的患儿常规术前一晚剔除阴毛。

需要全身麻醉的幼儿,按医嘱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术前进食禁饮,术前一晚或术晨灌肠。

2.2术后护理2.2.1麻醉后护理全麻清醒患儿回病房后给予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尿道下裂术后的护理体会

尿道下裂术后的护理体会

尿道下裂术后的护理体会1. 引言1.1 病情背景尿道下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更为常见。

患有尿道下裂的患者在尿道的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尿道开口位置不正确或者尿道管道异常狭窄,出现排尿困难或者尿液无法正常排出的情况。

这种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活影响,导致患者长期处于不适的状态。

为了解决尿道下裂给患者带来的困扰,尿道下裂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手术过程主要是通过对尿道进行修复或重建,确保尿液能够正常排出,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术后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尿道下裂术后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指导。

1.2 手术过程手术过程是指尿道下裂修复手术具体的操作步骤。

这种手术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患部组织,对尿道进行重建,以修复尿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手术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麻醉:手术开始前会给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2. 切口:医生会进行切口以暴露患部,通过切口将尿道下裂部位暴露出来。

3. 切除修复:医生会切除患部组织,并用自体组织或人工材料进行修复和重建尿道。

4. 缝合:修复完成后,医生会对伤口进行缝合,确保伤口愈合和恢复。

5. 排空:手术结束后,患者可能需要导尿管或尿管来帮助排尿,直至伤口愈合。

整个手术过程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术后的护理工作也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2. 正文2.1 术后护理措施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促进患者康复的速度。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尿道下裂术后的护理措施:1. 保持休息:术后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体力活动,以免引起伤口裂开或感染。

2. 注意伤口的清洁:术后伤口需要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更换纱布,避免感染。

可以用生理盐水轻轻擦拭伤口周围皮肤。

3. 定期复诊: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医生会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必要时会进行伤口换药或其他处理。

尿道下裂术后的护理体会

尿道下裂术后的护理体会

尿道下裂术后的护理体会尿道下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需要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

在手术后的护理过程中,患者需要格外关注伤口的愈合,注意饮食和心理护理,以便尽快康复。

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在尿道下裂手术后的护理体会。

首先是对伤口的护理。

术后的伤口需要经常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由于尿道下裂手术通常会在下体进行,因此更换敷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刚开始的时候我需要卧床休息,每天由家人帮忙更换敷料。

在家人的细心照料下,伤口的愈合情况良好,没有感染等情况发生。

其次是关于饮食方面的护理。

手术后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尤其是要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和饮料,以免刺激伤口。

多喝水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尿道冲洗和排泄体内废物。

再者是心理护理。

手术后需要长时间的恢复,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来说,心理上需要得到家人和医护人员的支持和鼓励。

在康复的过程中,我接受到了家人和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和鼓励,这对我的心理状态有着极大的帮助,让我能够更加乐观地面对手术后的康复过程。

最后是康复之后的生活调整。

尿道下裂手术并不是一次性的治疗,患者需要长期进行康复训练和饮食控制。

我在康复过程中学会了更加合理的饮食安排和均衡的营养摄入,也接受了医生的指导和康复训练。

经过长时间的调养,我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也更加重视对自己身体的保护和护理。

在完成尿道下裂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也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

通过坚持康复训练和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我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水平。

希望通过分享我的护理体会,能够给同样面临尿道下裂手术的患者带来一些帮助和鼓舞,让大家都能够乐观面对手术后的康复过程,尽快康复。

(本文不构成专业建议,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

)。

尿道下裂术后的护理体会

尿道下裂术后的护理体会

尿道下裂术后的护理体会尿道下裂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疾病,治疗的关键是手术。

尿道下裂手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不仅涉及到技术的要求,还需要严格的术后护理。

我是一名患者的家属,下面将分享我对尿道下裂术后护理的体会。

手术后患者需要休息。

尿道下裂手术是一种较大的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较大的刺激。

在手术后患者需要给予充足的休息,让身体尽快恢复。

我们要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打扰,保持手术室的安静。

术后伤口护理非常重要。

尿道下裂手术后,患者的伤口需要做好护理,避免感染。

每天要擦拭伤口,保持皮肤的清洁,勤换床单被罩,避免伤口受到污染。

需要定时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的干净。

患者饮食护理也很重要。

术后需要保证患者饮食的清淡易消化,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患者应避免进食富含咖啡因的食物,避免刺激尿道及术后伤口。

饮食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患者的心理护理也很重要。

术后患者需要很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恢复。

我们家属要保持和患者的良好沟通,鼓励患者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大家一起共同面对手术带来的困难,帮助患者重建对生活的信心,这对于患者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还需要注意术后康复护理。

尿道下裂手术后,患者需要适当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

这需要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协作,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让患者逐步参与运动,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重返社会。

术后护理工作极为重要,患者需要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够帮助更多的患者顺利渡过术后恢复期,重返健康的生活。

先天性尿道下裂治疗的护理体会

先天性尿道下裂治疗的护理体会

先天性尿道下裂治疗的护理体会小儿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尿道下裂是泌尿系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病率在男婴中约占4/1000。

一、临床表现 1、尿道开口异位:尿道异位开口于从正常尿道口近端至会阴部的任何部位。

因其外表有一层非常薄的黏膜样组织不完全覆盖所致,局部尿道口有轻度狭窄。

有时尿道的一段海绵体缺如,其壁菲薄,尿线一般向后,故患儿常取蹲位排尿,尿道口位于阴茎体近端时更明显。

2、阴茎向腹侧弯曲:主要因尿道口远真个尿道板纤维组织增生。

腹两侧不对称所致。

3、包皮堆积于背侧阴茎头腹侧,包皮未能在中线融合。

全部包皮转至阴茎背侧,包皮系带缺如,呈帽状堆积。

一般根据尿道开口位置尿道下裂分为4型:阴茎头型、阴茎阴囊型和会阴型。

二、治疗 1、治疗原则 (1)当性别确定为男性后,应根据尿道下裂的类型,结合女性生殖道有无、睾丸发育状况,制订全面治疗方案。

分阶段进行,各个阶段应保持治疗方案的连续性。

(2)如小儿阴茎发育差,可于术前用 1~2 个疗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待阴茎发育后,再行手术。

1/ 15(3)手术目的是矫正阴茎下弯,使尿道口恢复或接近正常阴茎头的位置,使小儿能站立排尿,成人后有生殖能力。

(4)有尿路感染者,术前必须严格控制感染。

(5)尿道成形术应暂行尿液分流术,根据尿道下裂类型,选择耻骨上膀胱造瘘或会阴部尿道造瘘。

(6)倾向于早期治疗。

手术年龄既往多偏重学龄期儿童,实际上 1 岁小儿阴茎发育的大小与 5~6 岁小儿相近,且幼儿手术后反应轻,早做手术能解除家属及小儿的精神压力,故目前以 1 岁后手术为宜,至少应于入学前或入幼儿园前完成。

2、矫正阴茎畸形:是治疗尿道下裂的第 1 个重要环节。

根据阴茎下弯程度及尿道下裂的有无,确定手术方法。

(1)阴茎下弯无尿道下裂:一般主张不切断尿道,仔细将尿道周围的纤维组织切除,将阴茎头背部的包皮转至腹侧,覆盖于尿道上面。

如果用此法不能将阴茎伸直,则切断尿道,伸直阴茎,中间缺损的尿道,行尿道成形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尿道下裂的护理体会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瞿桂玲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回顾总结120例小儿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结果 120例尿道下裂术后患儿经常规治疗及针对性护理,除20例患儿发生尿瘘,尿道狭窄8例外,余均痊愈出院。

结论加强小儿尿道下裂患儿的围术期护理,均有利于手术成功。

关键词:小儿:尿道下裂;护理体会尿道下裂是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的先天畸形,它以尿道发育不全、尿道外口开口于阴茎腹侧为基本特征。

尿道下裂的发生率为新生男婴的1/600-1/300[1]。

小儿尿道下裂术是目前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疗效的一种方法,但其术后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病率,文献报道多在10%-15%以上,其中许多因素可导致手术失败,需再次手术,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2],因此手术前后高质量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一项重要保证。

我科2012年6月—2013年1月,共收治尿道下裂患儿120例,经手术矫正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120例,年龄为7个月至8岁,平均年龄(2.8±0.6)岁,其中龟头型7例,阴茎型99例,阴茎根型5例,阴茎阴囊交界型3例,会阴型6例,。

术后住院13~34d。

术后20例患儿发生尿瘘,尿道狭窄8例。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2.1.1.1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由于患儿的病变部位是生殖器,受我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患儿及家长常承受巨大心理压力,患儿父母由于担心手术、麻醉、并发症或患儿今后是否能正常生活及生育等问题,会出现不良清绪。

劳德琼等[3]调查显示,尿道下裂患儿父母焦虑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患儿母亲的焦虑程度高于父亲,这可能是与女性身心更敏感、更脆弱、更外露有关。

Kolar M等[4]认为临床应通过良好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和舒适的环境取得家长的信任,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指导其了解先天性尿道下裂的有关知识、手术的适宜年龄及治疗原则,同时对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手术的可靠性,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和疼痛以及补液、注射和留置导尿的意义进行合理解释。

使家长能正确认识手术治疗,消除顾虑,提高信心,变被动陪护为主动参与护理,以促进患儿顺利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

2.1.1.2 患儿的心理护理由于阴茎尿道口异常畸形,排尿时需蹲位,不能站立排尿并经常尿湿衣裤,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自已排尿方式与别人不同,患儿思想负担加重,害怕遭到别人嘲笑、歧视,容易出现自卑、羞涩、恐惧、焦虑等心理[6]。

杨玉杰等[6]认为体贴入微的关怀和护理以及熟练的操作可增加患儿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积极配合治疗,舒缓心理紧张,降低焦虑水平,使患儿以稳定的心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王惠云等[7]提倡家长在病室陪伴患儿,这对患儿有很大安慰,有利于患儿健康的恢复。

在病室环境营造上,尽可能符合患儿心理要求,保持病房环境舒适、整洁,必要时可以在墙上或者病室各地放置患儿喜欢的卡通图画。

夜间睡眠时使用柔和光线,病室温度、湿度适宜,以利于患儿保持充足的睡眠[8]。

2.1.2 会阴部护理阴茎、阴囊处皮肤皱褶很多,细菌数量多,又因临近肛门,容易潜藏细菌[9],容易造成感染,而创口感染是造成皮肤裂开、尿瘘等最常见的原因。

因此清洁皮肤很重要,术前3d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交代患儿家长尽量将患儿会阴部浸泡于溶液中,强调坐浴时向上推动包皮以便于清洗包皮污垢的重要性,以达到局部消毒的效果。

对包皮长的要翻转清洗,术前1d常规备皮,特别注意包皮及阴囊皱褶的清洁,目的是清洁污垢,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2.1.3肠道准备术中由于麻醉状态可能出现肛门括约肌松弛,以致粪便污染手术区域,术后早期排便污染切口而影响切口愈合,所以术前3d指导患儿进食少渣饮食,并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尿液清亮,以达到冲洗尿道的目的,同时术前晚及术晨予开塞露通便各一次,消除肠道内积存的粪便。

术前2~3 d指导年长儿练习床上大便,以免术后不适而引起便秘。

术前禁食6-8h,禁水4h,病儿禁食后应给予补液,术前遵医嘱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2 术后护理2.2.1 一般护理患儿术后去枕平卧位6h,严密监测生命征的变化。

麻醉清醒后,若无禁忌,可取平卧位,48h内平卧少翻身,年龄较大或体型过胖的患儿应定时按摩受压部位,有条件的可使用气垫床,侧卧时两腿间垫一软枕,防止两腿压迫阴囊及会阴部。

另外还应观察患儿体温变化,注意尿道口有无脓性分泌物[10]。

术后遵医嘱予止血、抗炎、营养等静脉输液,每日开窗通风2次,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口腔护理2次/日,保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注意保暖,减少探视人数,防止感染。

2.2.3 疼痛护理薛峻岭等[11]认为术后疼痛是由体位不适、机械摩擦、手术创伤、阴茎勃起、留置引流管、拔管后排尿不畅等原因引起。

因此,脐下部至大腿上1/3上方使用支被架,以免被服压迫伤口,避免伤口与盖被之间的摩擦,还有利于观察和护理。

一般患儿术后采用PECA(硬膜外自动镇痛),必要时遵医嘱予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肠。

膀胱痉挛引起的疼痛,应调整尿道支架管的位置。

如果因阴茎勃起引起的疼痛,可用冰袋内敷于大腿内侧大血管处,减少勃起的次数以缓解疼痛。

我们多与患儿多接触交流,承认疼痛现实,告知疼痛是暂时的,拔除尿管后会象正常男孩一样排尿,采取批评与鼓励、控制与放松相结合的方法。

分散其注意力以减少疼痛,例如讲故事、唱儿歌、新玩具等,患儿年龄较大的,可以教会松弛疗法,如深呼吸、听音乐等等心理护理以减轻患儿的疼痛。

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休息,各种护理操作也应尽量在疼痛缓解期进行,避免打扰患儿休息。

2.2.3 引流管护理留置导尿管对于尿道下裂术后的患儿来说,不仅起到支撑、防止狭窄和有效引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修补瘘口的愈合[10]。

我们要特别注意,妥善固定(高举平台法),因为,一旦尿管脱落将导致手术的失败。

根据术中情况选择固定的角度,阴茎应固定在上翘的位置,如阴茎下垂,尿道受折角导管的压迫会出现坏死,形成尿瘘。

发现松动及时固定,应告知患儿避免动作过大,以免发生引流管脱出及反复牵拉引起的不适。

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折叠、堵塞、脱落,标识明显。

保持引流通畅,如尿管堵塞,1-2h挤压尿管一次,予0. 9%的生理盐水冲管。

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尿量并记录。

指导患儿每日饮水达 1500ml,以达到冲洗尿道的作用。

严格无菌操作,每周定期更换引流袋,每日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以防止尿液逆流感染。

2.2.4 切口护理术后24-48 h观察阴茎头部血运情况,有无水泡、血泡或水肿,若龟头发紫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

术后 3-5d拆除海绵油纱布,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血、渗液,需用1:5000的呋喃西林或碘伏溶液软化并清除创面表面的结痂,保持局部的清洁。

预防切口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4]。

患儿术后局部可能产生骚痒症状,使用约束带约束患儿,避免患儿用手触碰伤口,影响切口愈合。

使用支被架防止压迫、摩擦切口。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

对尿道口有分泌物及时清除,伤口局部给予金霉素眼膏外涂[12]。

2.2.5 饮食的护理患儿术后长期卧床及活动减少可抑制肠道功能而导致便秘发生,术前3天及术后7天内给予低渣半流饮食,如鸡蛋、果汁、瘦肉末,鱼肉等,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并鼓励患儿多饮水软化大便。

术后7d后给予予富含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并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促进排便。

向患儿及其家长讲解限制饮食的必要性,最好将排便控制在手术后三天[7]。

告知家长术后过早排便的危害:排便用力,可增加切口的张力;在排便排尿中枢的控制下,常大小便一起排,可使尿液通过未完全愈合的尿道切口,产生尿道瘘;残余尿液滞留于再造的尿道内,易使切口感染;手术切口距离肛门较近,粪便中的细菌进入切口深层组织易引起感染。

术后3天必要时予开塞露协助排便,遵医嘱使用缓泻剂—乳果糖等。

2.2.6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对于尿道下裂的并发症,要积极给予正确的护理干预,如手术切口观察及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早期予低渣半流并制动,后期予富含纤维素饮食并适度床上活动等。

排尿训练一般于尿道成形术后拔除造瘘管后第1天,观察新尿道排尿情况,很多患儿因害怕排尿疼痛而不敢排尿,易引起尿储留,甚至下腹胀痛,故应鼓励患儿自行排尿,亦可予膀胧热敷,促进排尿,向患儿家长做好必要的说明。

注意观察如出现尿瘘应记录瘘口的位置、直径、尿液流出的情况,及时通知医师采取相应措施,对于一些瘘口较小的患儿,可嘱其在排尿时捏住瘘口,有利于瘘口的自然愈合。

感染引起的尿瘘应加强感染控制,保持局部干燥,半年后进行尿瘘修补术。

如出现排尿不畅,尿射程5~7cm,并且有尿急、尿痛等尿道狭窄现象,如要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必要时行尿道扩张[13]。

2.2.7 出院指导出院时要认真做好家长及患儿的健康教育工作,对于活泼好动的学龄前患儿,出院时一定要嘱咐家长在半年至1年内避免剧烈活动、避免骑跨动作,防止重力对阴茎的挤压、撞击、摩擦,避免损伤愈合成形的尿道 [14]。

嘱穿宽松、柔软的衣裤,避免直接摩擦会阴部,并嘱其多饮水,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

遵医嘱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2次,每次l5min,以保持会阴部的清洁。

嘱患儿不要憋尿,保持大便通畅,预防感冒,防止咳嗽,避免腹内压增高造成尿瘘。

教会家长观察尿线粗细及射程的远近,如尿线逐渐变细或射程变短、排尿困难,应及时就诊,必要时行尿道扩张,并定期返院复查。

3.小结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临床治疗较复杂,成功率较低,易发生尿瘘、尿道狭窄等并发症。

完善的治疗和个性化护理是治疗成功率提高的有效保证。

术前加强会阴部清洁、心理护理及胃肠道的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疼痛护理、留置管道的护理、切口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等,认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 李森恺.尿道下裂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42.2 何恢绪,梅骅.尿道下裂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49.3 劳德琼,潘雪英,莫华.尿道下裂患儿父母围术期焦虑状况与护理[J].全科护理2009,7(7):503~5044 Kolar M,Kolar D.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genital surgery inchildhood[J]. Srp Arh Celok Lek,2003,131(3~4):176~181.5 杨玉杰,张晓飞,葛建强.护理干预对尿道下裂残疾孤儿术前焦虑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7,21(2):395~396.6 李滢,林金玲,陈洁.心理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4):33~34.7 王惠云.Snodgrass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围术期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3):350~351.8 付朝红,燕丽,郭莉.尿道瘘修补术对不同年龄患儿的心理影响及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9):123~124.9 何恢绪,姚华强.尿道下裂的手术治疗进展及经验[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4,9(4):192.10 田甫翠,王爱莲,陈立华,等.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54~5511 薛峻岭,薛朝华,唐薇.尿道下裂患儿尿道成形术后疼痛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6):59~60.12 Sanders C. Comparison of dressing removal following hypospa-dias repair[J]. Br J Nurs,2003,12(15):21~28.13 吴向阳,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34例围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第(16):70~7114 Gormley A,Fishwick J,Whitnall B. Home dressing removalfollowing hypospadias repair [J]. J Child Health Care,2007,11(2):158~1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