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杀虫剂对异迟眼蕈蚊的亚致死效应

合集下载

韭菜迟眼蕈蚊无公害治理药剂的研究

韭菜迟眼蕈蚊无公害治理药剂的研究
虫 为试 虫 。每 2 0头 放 入 1套 o c 培 养 皿 内 的滤 9m
中 国 农 大 在 职 博 士 生 , 在 山东 农业 大 学 植 保 系工 作 。 现
1 . 、 . 和 5 7 倍 ; 蝇 胺 毒 力 最 低 , 铀为 2 6 66 . 灭 I C 8 . 1 rg I, 为二 嗪 磷 的 0 0 9 4 9n / 仅 .4倍 。氟 啶脲 和 灭 蝇 胺分 别 为 几 丁 质 合 成 酶 抑 制 剂 和 昆 虫 生 长 调 节
上 补 充加 水 3 0A 然 后 置 于 ( 5±1 ℃ 恒 温 培 养 箱 0 t, 2 )
中, 每天 沿 滤纸 边 沿 加 水保 持适 宜 湿度 , 时 补充食 及 料 。速 效性 药 剂于 处 理 后 4 h检 查 结 果 , 异 性 杀 8 特
虫 剂 处 理 1龄 虫 后 于 9 h 4龄 幼 虫 于 处 理后 第 7 6, d
表 1 7种 药 剂 对 韭 菜 迟 眼 簟 蚊 1龄 幼 虫 的 毒 力 测 定 结 果
*为 9 h观 察结 果 , 余 为 4 h观 察 结 果 。 6 其 8
2 2 9种 药 剂对韭 菜迟 眼 蕈蚊 4龄 幼 虫的 毒 力 . 由表 2可 知 , 4龄 幼 虫 的毒 力, 9种药 剂 中 对 在 以毒 死 蜱 最 高 , 5为 0 3 1 mg L 是 二 嗪 磷 毒 力 I 0 C .1 3 / , ( C0 4 .1 / ) 12 6倍 ; 啶 脲 和 辛 硫磷 L 5:7 5 4mg L 的 5 . 氟 的毒 力 次 之 , C 0 别 为 0 5 6 / L 5分 .2 3 mg L和 0 9 3 .4 6 mg L 分 别 是 二 嗪 磷 毒 力 的 9 . /, 0 3和 5 . 0 4倍 ; 它 其 药剂 按毒 力 由高 至 低 依 次 为 氟 虫 腈 、 唑 磷 、 虫 三 吡 啉 、 蝇 胺 和 丁 硫 克 百 威 , 别 是 二 嗪 磷 毒 力 的 灭 分 3 .、02 1 .、 . 6 2 2 . 、0 9 4 8和 2 9倍 。 . 毒死 蜱和 辛 硫磷 是 目前 生 产 中防 治韭蛆 的常用 药剂, 两者 对 1龄虫 的毒 力 基本 一致 , 对 4龄 虫 的 但 毒 力前 者 明 显 高 于 后 者 。这 与 辛 硫 磷 的 用 药 历 史 长 , 蛆对 其 可 能 产 生 一 定 的 抗 药 性 有 关 。氟 啶脲 韭 和 灭蝇 胺均 为 特异 性 杀 虫剂 , 对 韭 蛆 1龄 和 4龄 但 幼虫 的 毒 力 两 者 却 相 差 很 大 , 别 为 1 8 9倍 和 分 6. 1 . 。但是, 文献报 道【, 蝇 胺对 葱蝇 ( 6 6倍 据 3 灭 】 蒜

常用低毒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防治效果评价

常用低毒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防治效果评价

常用低毒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防治效果评价宋健;曹伟平;张海剑;杜立新;王金耀;冯书亮【摘要】[目的]筛选对韭菜迟眼蕈蚊安全高效的防治药剂.[方法]采用胃毒触杀法测定吡虫啉、噻虫胺、噻虫嗪、辛硫磷、甲维盐、阿维菌素、虱螨脲、氟铃脲、氟啶脲、蚊蝇醚、灭蝇胺11种常用低毒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毒力.[结果]噻虫胺、噻虫嗪、吡虫啉、辛硫磷4种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表现出较高的杀虫活力,对韭菜迟眼蕈蚊2龄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312、0.965、1.269和2.517 mg/L,对韭菜迟眼蕈蚊4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1.354、3.268、2.916和7.725 mg/L;昆虫生长调节剂虱螨脲、氟啶脲和氟铃脲对韭菜迟眼蕈蚊4龄幼虫也表现出较高杀虫活性,LC50分别为0.309、0.408和0.475 mg/L;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验证了噻虫胺、吡虫啉、辛硫磷、噻虫嗪、噻虫嗪+虱螨脲、噻虫胺+虱螨脲均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防效均在93%以上.[结论]虱螨脲、氟啶脲和氟铃脲等昆虫生长调节剂和噻虫胺、噻虫嗪等新烟碱类药剂能有效防治韭菜迟眼蕈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34【总页数】4页(P173-176)【关键词】韭菜迟眼蕈蚊;新烟碱类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效果【作者】宋健;曹伟平;张海剑;杜立新;王金耀;冯书亮【作者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6.33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俗称韭蛆,属双翅目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1],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中、西北等地,是我国特有的害虫[2],主要为害百合科蔬菜的韭菜、大蒜、大葱和洋葱[3],还为害十字花科、藜科、菊科、葫芦科和伞形科等30多种蔬菜。

异迟眼蕈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风险及解毒酶活力分析

异迟眼蕈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风险及解毒酶活力分析
由于化学杀 虫 剂 的 长 期 使 用,国 外 已 有 食 用 菌眼蕈蚊抗药性 的 研 究 报 道,例 如 美 国 宾 夕 法 尼 亚州和 特 拉 华 州 的 厉 眼 蕈 蚊 属 害 虫 犔狔犮狅狉犻犲犾犾犪 犿犪犾犻 对 苄 氯 菊 酯 产 生 高 抗 水 平 的 抗 性 。 [6] ShirvaniFarsani等 研 [7] 究发 现 溴 氰 菊 酯、烟 草 提 取物不能有效控制食用菌的厉眼蕈蚊属害虫 犔狔 犮狅狉犻犲犾犾犪犪狌狉犻狆犻犾犪。 国 内 也 报 道 韭 菜 迟 眼 蕈 蚊 犅狉犪犱狔狊犻犪狅犱狅狉犻狆犺犪犵犪 对 有 机 磷 类、菊 酯 类 和 新 烟碱类 的 抗 药 性[89],其 中 河 南 郑 州 种 群 对 毒 死
西 北 农 业 学 报 2019,28(7):11951202 犃犮狋犪犃犵狉犻犮狌犾狋狌狉犪犲犅狅狉犲犪犾犻狅犮犮犻犱犲狀狋犪犾犻狊犛犻狀犻犮犪
网 络 出 版 日 期 :20190713
doi:10.7606/ji.ssn.10041389.2019.07.020
网 络 出 版 地 址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1.1220.S.20190712.0855.016.html
蜱 、辛 硫 磷 产 生 极 高 水 平 抗 性 ,对 高 效 氯 氰 菊 酯 产 生中等水平抗性;山 东 李 坡 种 群 对 噻 虫 嗪 产 生 高 水平抗性 。 [8] 目 前,中 国 还 没 有 关 于 食 用 菌 眼 蕈 蚊抗药性的研究 报 道,近 年 来 在 国 内 主 要 食 用 菌 栽 培 区 的 食 用 菌 样 品 中 检 测 到 有 机 磷 类 (乐 果 、甲 拌 磷 、甲 基 对 硫 磷 、马 拉 硫 磷 、倍 硫 磷 )和 拟 除 虫 菊 酯 类 (溴 氰 菊 酯 、氰 戊 菊 酯 、甲 氰 菊 酯 、三 氟 氯 氰 菊 酯)杀虫剂残留超标 。 [1011] 研究发现,昆虫对拟除 虫菊酯类 杀 虫 剂 的 抗 性 机 制 包 括 表 皮 穿 透 率 下 降 、靶 标 抗 性 以 及 代 谢 抗 性 ,其 中 以 代 谢 抗 性 机 制 较为普遍,昆 虫 体 内 的 多 功 能 氧 化 酶 (MFO)、羧 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 肽 S转 移 酶(GSTs)等 解 毒酶系的改变均与昆虫对该类杀虫剂的代谢抗性 有关 。 [12] 鉴于 拟 除 虫 菊 酯 类 是 目 前 用 于 防 治 食 用菌眼蕈蚊的常 用 杀 虫 剂,且 在 防 治 食 用 菌 眼 蕈 蚊中出现药效降 低 和 食 用 菌 样 品 的 残 留 问 题,本 试验采用溴氰菊酯对异迟眼蕈蚊种群进行抗性选 育,进一步明确异 迟 眼 蕈 蚊 对 溴 氰 菊 酯 产 生 抗 药 性的潜在风险;通 过 增 效 剂 的 增 效 性 和 解 毒 酶 的 活性分析,旨在探 究 异 迟 眼 蕈 蚊 对 溴 氰 菊 酯 代 谢

10种杀虫剂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综合药效试验研究

10种杀虫剂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综合药效试验研究

园艺园林10种杀虫剂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综合药效试验研究张文娟(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26)早期产量的不错条件。

最后是科学定植。

因为花椒生产中定植成活率不高,所以必须加强这一环节管理。

栽植要多带土、快移栽、大水、大肥、大坑,提高成活率。

还有除草施肥,1~3年是花椒缓苗期,该阶段一定要重视杂草的清除工作。

施肥则一般选择每年7~9月份在采完果以后做一次基肥的施肥工作,每一株施50公斤有机肥、7.5公斤草木灰、1公斤过磷酸钙。

生长阶段要做两次补氮,并施加0.25公斤的尿素。

定期做好修剪,祛除枯死树枝,做好平时的防虫。

在果实为鲜红色表面呈油光色泽时可以采收。

摘要:韭菜迟眼蕈蚊作为韭菜的重点害虫,如何科学防治是韭农的关心方向。

本文主要对噻虫胺、吡虫啉、辛硫磷、氟啶脲、氟铃脲、呋虫胺、噻虫嗪、灭蝇胺、根蛆净、苏云金杆菌(BT)乳剂等10种常用害虫防治药剂进行了测评,为韭菜种植筛选出既对土壤影响小又不影响韭菜生长和产量的适合药剂。

关键词:韭菜迟眼蕈蚊;防治药剂;测评;筛选韭菜迟眼蕈蚊是双翅目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是韭菜种植过程中的主要害虫之一。

这种害虫常常被农民称为“韭蛆”,食物种类广泛,主要生长在韭菜的鳞茎部位,通过破坏植物的表皮部位进入内部组织,造成植株的叶片泛黄,植株萎靡,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植株从根部断裂,严重影响韭菜的产量和质量。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对象与作物韭菜迟眼蕈蚊;韭菜。

1.2 试验试剂0.5%噻虫胺颗粒剂、2%吡虫啉颗粒剂、40%辛硫磷乳油、5%氟啶脲乳油、98.3%氟铃脲原粉、98.3%呋虫胺原粉、97.6%噻虫嗪原药、98.0%灭蝇胺原粉、根蛆净、苏云金杆菌(BT)乳剂。

1.3……试验方法管测药膜法测定药剂对韭菜中迟眼蕈蚊成虫的室内活性的影响:用丙酮将药剂原粉进行溶解,并且将溶解后的药剂原粉稀释成系列浓度。

将0.5毫升的稀释药液用移液器加入15毫米×150毫米的试管中,进行充分滚动,直到试管中的药液晾干。

迟眼蕈蚊对蝴蝶兰的危害识别与防治

迟眼蕈蚊对蝴蝶兰的危害识别与防治

迟眼蕈蚊对蝴蝶兰的危害识别与防治
韩群鑫;江秀娜;程东美;刘光华;周翠钻
【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1(038)011
【摘要】迟眼蕈蚊属于双翅目(Diptera)眼蕈蚊(Sciaridae)昆虫,个体小,数量大.繁殖快.结合田间调查和室内研究结果,首次报道了迟眼蕈蚊对蝴蝶兰的危害,并阐述了在温室大棚生产中如何识别眼蕈蚊并进行有效防治的方法.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韩群鑫;江秀娜;程东美;刘光华;周翠钻
【作者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学院,广东,广州,510225;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汕头,51502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学院,广东,广州,510225;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学院,广东,广州,510225;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学院,广东,广州,5102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6.8
【相关文献】
1.灭蝇胺对蝴蝶兰迟眼蕈蚊幼虫的生物活性 [J], 程东美;张志祥;许佩钗;韩群鑫
2.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蝴蝶兰异迟眼蕈蚊幼虫的活性研究 [J], 程东美;张蕊;张志祥
3.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物理防治方法改进\r及田间防治效果 [J], 孙丽娟;张芳;陈杰民;杨晓敏;康国栋;郑长英
4.鸡粪沼液与噻虫胺减量混用对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效果 [J], 王洪涛;陈敏;栾炳辉;王丽丽;王英姿;董泰丽;付传翠
5.异迟眼蕈蚊生物生态学特征及防治策略 [J], 苟玉萍;毛亮;刘长仲;张克信;李春春;张强艳;张艳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种植物源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评价

3种植物源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评价
Abs t r ac t :I n o r d e r t o s c r e e n e ic f i e n t p e s t i c i d e s f o r c o n t r o l l i n g Br a d y s i a o d o r i p h a g a , t h e t o x i c i t y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a n d
6 5 . 1 4 %, 7 0 . 0 4 %, r e s p e c i t v e l y .
( 泰 安市农业科 学研 究院 植物保 护研 究所 , 山东泰安 2 7 1 0 0 0 )
摘要: 为 筛选对 韭 菜迟 眼蕈 蚊 防治效 果好 的环 境友 好 型杀 虫剂 , 开展 了蛇 床 子素 、 苦 参碱 以及 印 楝 素3 种 常见植 物 源杀 虫剂 对韭 菜迟 眼蕈 蚊 的 室 内毒 力测 定和 田 间药效 试验 。结 果表 明 , 采 用 胃毒
素 乳 油3 0 0 0 , 2 0 0 0 倍 液校 正 防 效分 别 为6 9 . 1 0 %、 7 6 . 2 9 %; 0 . 4 %蛇 床 子 素乳 油3 7 5 0 , 2 5 O 0 倍 液校 正
防 效分 别 为6 5 . 1 4 %、 7 0 . 0 4 %。
关键词: 植 物 源杀 虫剂 ; 韭 菜迟 眼蕈 蚊 ; 毒 力 测定 : 防 治效果
触 杀联 合毒 力法 , 药后 7 2 h 苦 参碱 、 印楝 素 、 蛇 床子 素 的L C 0 值 分别 为3 6 . 9 4 , 9 9 . 9 5 , 1 9 7 . 0 7 me / L 。 田
间试验 中 ,药后2 1 d , 0 . 3 %苦 参碱 水剂3 0 0 0 , 2 0 0 0 倍 液 校 正 防效 分别 为7 2 . 8 5 %、 7 9 . 5 4 %; 0 . 5 %印 楝

4种杀虫剂对蘑菇迟眼蕈蚊的药效及其对双孢蘑菇的安全性评价

4种杀虫剂对蘑菇迟眼蕈蚊的药效及其对双孢蘑菇的安全性评价

4种杀虫剂对蘑菇迟眼蕈蚊的药效及其对双孢蘑菇的安全性评价邱良妙;刘其全;赵建伟;杜宜新;占志雄【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杀虫剂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室内菌丝生长的安全性,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4种杀虫剂对蘑菇迟眼蕈蚊的药效及其对双孢蘑菇生长的安全性.室内安全性测定结果表明,噻虫嗪、吡虫啉对双孢蘑菇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较低,室内安全性较高;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对菌丝具有极强的生长抑制作用,室内安全性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嗪41.67~125 mg/L和吡虫啉116.67~583.33mg/L处理对蘑菇迟眼蕈蚊具有良好的田间控制效果,除了药后3d具有轻度药害,对双孢蘑菇生长无其它明显的不良影响,具有显著的保产作用,对双孢蘑菇的田间安全性高,可以作为防治蘑菇迟眼蕈蚊的药剂使用;高效氯氰菊酯60~105 mg/L、阿维菌素24~42mg/L虽然对迟眼蕈蚊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对蘑菇造成了严重药害,并对蘑菇产量造成损失,因此,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对双孢蘑菇的田间安全性低,不宜选择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对蘑菇菌丝及子实体直接施药方式进行害虫防治.【期刊名称】《热带作物学报》【年(卷),期】2016(037)008【总页数】7页(P1540-1546)【关键词】杀虫剂;双孢蘑菇;迟眼蕈蚊;药效;安全性;评价【作者】邱良妙;刘其全;赵建伟;杜宜新;占志雄【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6.46;S481.9Abstract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four insecticides on Agaricus bisporus were determined in the laboratory by measuring the growth rate of mycelium.The field trials were conducted to ascertain the control efficacy of the four insecticides against the pest of Bradysia sp.and their biological safety on A.bisporus were also evaluated.The determination of indoor safety revealed that the thiamethoxam and imidacloprid performed lower inhibition rate on the mycelium and safer for A.bisporus than that the extremely strong inhibition effect of beta-cypermethrin and avermectins did. The field trials showed that the thiamethoxam and imidacloprid had good control efficacy against Bradysia sp.at the dosage of 41.67~125mg/L and 116.67~583.33 mg/L,respectively.Except the mild phytotoxicity after 3 days treated,the two insecticides could protect yield effectively and had no other distinct injury on A.bisporus.So the thiamethoxam and imidacloprid could be applied to control the Bradysia sp.,they exhibitedrelative high safety for A.bisporus.in field.However,at the dosage of 60~105 mg/L of beta-cypermethrin and 24~42 mg/L of avermectins had serious phytotoxicity on the A.bisporus and caused yield loss though they could control Bradysia sp.effectively. So beta-cypermethrin and avermectins could not be applied to control the Bradysia sp.by the method spaying on the mycelium or mushroom fruit body due to their poor safety on A.bisporus in field.Key wordsInsecticide;Agaricus bisporus;Bradysia sp.;Efficacy;Safety;Evaluationdoi10.3969/j.issn.1000-2561.2016.08.016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成分,经济价值高,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食用菌生产国和出口国,食用菌也是中国农业六大支柱产业之一[1-3]。

异迟眼蕈蚊生物生态学特征及防治策略

异迟眼蕈蚊生物生态学特征及防治策略

654-663草 业 科 学第 38 卷第 4 期4/2021PRATACULTURAL SCIENCE Vol.38, No.4DOI: 10.11829/j.issn.1001-0629.2020-0436苟玉萍,毛亮,刘长仲,张克信,李春春,张强艳,张艳蕾. 异迟眼蕈蚊生物生态学特征及防治策略. 草业科学, 2021, 38(4): 654-663.GOU Y P, MAO L, LIU C Z, ZHANG K X, LI C C, ZHANG Q Y, ZHANG Y L. Bio-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strategies of Bradysia impatiens . Pratacultural Science, 2021, 38(4): 654-663.异迟眼蕈蚊生物生态学特征及防治策略苟玉萍1,毛 亮2,刘长仲1,张克信1,李春春1,张强艳1,张艳蕾1(1.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70;2. 临洮县林业和草原局,甘肃 临洮 730500)摘要:本文综述了异迟眼蕈蚊(Bradysia impatiens Johannsen)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及其防治策略。

异迟眼蕈蚊对寄主植物食用菌和韭菜(Allium tuberosum)的适应性和嗜食性最佳;温度25 ℃、光周期L ꞉ D = 16 h ꞉ 8 h和光强度588 lx最有利于异迟眼蕈蚊种群增长;湿度与昆虫的生活习性及行为息息相关,但尚未见关于异迟眼蕈蚊在此方面的研究报道。

目前,异迟眼蕈蚊的防治依然以化学防治为主,此外,昆虫病原线虫、捕食螨、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等生物防治技术以及日晒高温覆膜、趋性诱杀等物理防治方法也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本文对异迟眼蕈蚊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阐述,以期为该虫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种杀虫剂对异迟眼蕈蚊的亚致死效应金婉丽;刘长仲【摘要】The method of immersing the insects in insecticides used to do the toxicity determination and sublethal testing of 3rd instar larvae of Bradysia difformis. Sublethal dose LC10、LC20、LC30 had been treated the insects,and then after 24 h survival larvae would breeded in regulated heating block (temperature 25 ℃,humidity 70%~80%). Biological parameters are recorded,such as pupation rate,pupa weight,emergence rate and eggs laid per female.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ree kinds of insecticides all had inhibiting effect,for 48%Chlorpyrifos EC the sublethal effects is the best,and 10%Imidacloprid wettable powder is the worst one. In the sub lethal dose of three kinds of insecticides,40% Phoxim EC the average single female eggs effect is the best,followed by 48%Chlorpyrifos EC and 10% Imidacloprid wettable powder,Compared with control,the pupa weight didn't change obviously,but other biological parameters declined especially the eggs laid per female.%采用浸虫法测定了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辛硫磷乳油及48%毒死蜱乳油对异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毒力,并计算致死中浓度LC50、亚致死剂量LC10、LC20和LC30。

结果表明,3种药剂LC10、LC20及LC30对异迟眼蕈蚊的化蛹率、羽化率和单雌平均产卵量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随着亚致死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3种亚致死剂量对异迟眼蕈蚊的抑制作用最小,48%毒死蜱乳油的3种亚致死剂量对异迟眼蕈蚊的影响最大。

在3种药剂的亚致死剂量中,对单雌平均产卵量影响最大的为40%辛硫磷乳油,其次是48%毒死蜱乳油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除蛹重与对照相比变化幅度不大,其余生物学指标均总体低于对照。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3页(P7-9)【关键词】异迟眼蕈蚊;亚致死效应;杀虫剂【作者】金婉丽;刘长仲【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6.33异迟眼蕈蚊(Bradysia difformis Frey)是迟眼蕈蚊属(Bradysia Winnertz)的一个种,属双翅目(Diptera),长角亚目,眼蕈蚊科(Sciaridea)。

1948年被首次记录,Menzel等又在2003年重新命名[1-3]。

在欧洲,异迟眼蕈蚊是常见的严重危害温室食用菌的经济害虫[1]。

我国对于眼蕈蚊的研究起步较晚,在2006—2008年云南省食用菌栽培地的调查中首次发现国内新纪录种异迟眼蕈蚊[2]。

近几年调查发现,异迟眼蕈蚊也是韭菜等葱蒜作物的重要害虫[4],同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原iphaga)一样,其幼虫取食韭菜的根部,使韭菜腐烂变质,甚至已成为部分韭菜种植区的优势种,与韭菜迟眼蕈蚊混合发生。

对于异迟眼蕈蚊的研究普遍集中在其分类、对菌类和花卉等作物的危害、防治遗传多样性等方面上[5-10],并未涉及杀虫剂异迟眼蕈蚊亚致死效应的研究。

我们以常见防治根蛆的3种农药的亚致死剂量(LC10、LC20、LC30)处理异迟眼蕈蚊3龄幼虫,研究农药亚致死剂量对该虫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以期为有效使用农药防治和控制异迟眼蕈蚊为害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供试3种药剂分别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福建新农大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40%辛硫磷乳油,河北志诚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48%毒死蜱乳油,天津百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防治对象为异迟眼蕈蚊,采集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大田韭菜地,于室内饲养,幼虫饲养在滤纸保湿培养皿,以新鲜韭菜段为饲料,成虫使用滤纸保湿透明塑料罐饲养[4]。

1.2 试验方法1.2.1 毒力测定毒力测定参考浸虫法[11]。

毒力测定试验重复3次,每组处理20头试虫,以清水处理为对照。

以3龄异迟眼蕈蚊幼虫为试虫,观察记录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辛硫磷乳油、48%毒死蜱乳油药后24 h的死亡虫数,用毛笔轻触虫体,虫体不动记为死亡。

数据均在Excel 2003中整理,使用SPSS17.0计算毒力回归方程和LC50、LC30、LC20及LC10值。

1.2.2 亚致死剂量确定用各药剂的LC10,LC20和LC30分别处理试虫,24 h后挑取存活幼虫(50头)移至铺有清水润湿滤纸的干净培养皿中,加入韭菜段继续饲养,观察并记录10 d内的化蛹率、蛹重和羽化率,将羽化成虫饲养于另置的滤纸保湿塑料罐中,记录单雌平均产卵量。

亚致死剂量处理试验重复3次,以清水处理为对照。

试验在温度为25℃,湿度70%~80%的人工气候箱中进行。

2 结果与分析2.1 3种杀虫剂对异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毒力及亚致死剂量确定由表1可知,3种杀虫剂对异迟眼蕈蚊的毒力回归方程均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吡虫啉r=0.945,P<0.01;辛硫磷 r=0.966,P<0.01;毒死蜱 r=0.991,P<0.01)。

卡方检验结果与实际相符(x2<x20.05=7.815),LC50均可靠。

3种杀虫剂在LC10、LC20、LC30浓度下对异迟眼蕈蚊的毒力从高到低均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辛硫磷乳油和48%毒死蜱乳油。

3种杀虫剂的亚致死剂量LC10、LC20、LC30分别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77、8.11、11.54 mg/L;40%辛硫磷乳油25.78、41.00、55.81 mg/L;48%毒死蜱乳油55.64、78.55、98.78mg/L。

表1 3种杀虫剂对异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毒力供试药剂毒力回归方程LC30(mg/L)(95%CL)吡虫啉 y=3.52x-4.585 0.945 2.611 20.10(14.62~28.29)(y=bx+a)r x2 LC50(mg/L)(95%CL)LC10(mg/L)(95%CL)LC20(mg/L)(95%CL)11.54(6.54~15.70)辛硫磷 y=4.02x-7.889 0.966 1.156 90.63(59.05~119.67)4.77(1.42~7.86)8.11(3.60-11.73)55.81(27.40~78.71)毒死蜱 y=5.42x-11.569 0.991 0.455 141.61(108.85~172.40)25.78(7.42~43.87)41.00(16.37-61.69)55.64(22.30~80.48)78.55(41.14-103.74)98.78(61.20~124.02)表2 3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异迟眼蕈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①①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差,同一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单雌平均产卵量(粒/雌)吡虫啉LC10 65.98±1.51 b 0.61±0.032 ab 78.88±1.45 a 40.31±3.64 bc LC20 59.89±0.66 b 0.60±0.090 ab 74.06±6.73 ab 32.40±9.47 cd LC30 46.83±3.61 c 0.51±0.038 b 63.20±11.76 abcd 25.53±2.75 cde辛硫磷 LC10 50.00±1.09 c 0.65±0.015 ab 60.76±3.05 abcd 48.00±4.62 b LC2022.21±2.38 e 0.57±0.021 ab 48.34±7.54 cd 25.50±8.05 cde LC3020.72±3.36 e 0.60±0.078 ab 45.00±10.41 d 22.67±0.96 de毒死蜱 LC1047.76±1.69 c 0.66±0.024 a 71.23±11.25 abc 28.11±4.62 cd LC2036.34±1.97 d 0.62±0.022 ab 52.60±6.48 bcd 17.56±4.33 de LC3023.80±1.27 e 0.58±0.017 ab 50.00±7.22 bcd 11.50±0.29 e清水(对照) CK 87.59±1.20 a 0.57±0.012 ab 78.70±1.68 a 89.26±3.51 a药剂剂量(mg/L)化蛹率(%)蛹重(mg)羽化率(%)2.2 3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异迟眼蕈蚊化蛹率和蛹重的影响由表2可知,3种杀虫剂各亚致死剂量处理后,异迟眼蕈蚊的化蛹率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但对蛹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

同种农药,随着亚致死药剂浓度的增加,化蛹率显著下降(P<0.05)。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异迟眼蕈蚊的化蛹率影响最小,LC30的化蛹率为对照的53.47%,显著低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LC20和LC10的化蛹率(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