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弱秽蝇在生物防治中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4年度病媒生物防治研究方向

2024年度病媒生物防治研究方向一、研究背景病媒生物,如蚊、蝇、鼠、虫等,携带多种病原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有效防治病媒生物,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我国在病媒生物防治领域已取得一定成果,但面临的问题仍十分严峻。
因此,加强病媒生物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标1. 深入了解病媒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性及病原携带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 探究病媒生物防治新技术、新方法,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环境污染。
3. 完善病媒生物监测体系,为实时掌握病媒生物动态、预防疾病传播提供技术支持。
4. 加强病媒生物防治药物研发,提高药物安全性、有效性。
三、研究内容1. 病媒生物生物学特性、生态性及病原携带研究- 调查分析各类病媒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性。
- 研究病媒生物携带的病原种类、传播途径及风险评估。
2. 病媒生物防治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探索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的结合应用。
- 研究病媒生物防治药剂的优化配方,提高防治效果。
3. 病媒生物监测体系构建- 建立病媒生物监测网络,实现全国范围内监测数据共享。
- 研究监测方法标准化、自动化,提高监测准确性和效率。
4. 病媒生物防治药物研发- 开展新型高效、低毒、环保的病媒生物防治药物研究。
- 探索药物纳米化、缓释等技术,提高药物使用效果。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采用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等方法,收集病媒生物相关数据。
2. 利用现代生物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开展病媒生物特性研究。
3. 结合计算机模拟、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构建病媒生物监测体系。
4. 通过化学合成、药理学等方法,研发新型病媒生物防治药物。
五、预期成果1.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提升我国病媒生物防治研究国际地位。
2. 形成一系列病媒生物防治新技术、新方法,为实际应用提供支持。
3. 构建完善的病媒生物监测体系,为预防疾病传播提供技术保障。
病媒生物防制苍蝇分析报告

6.大头金蝇
中型种至大型种,体长8-11毫米, 体躯肥胖;呈亮绿至蓝绿色;胸部(包 括小盾片)略长于腹部;颜、颊部橙黄 色,侧额及颊部均具黄色毛;颜堤仅上 1/4具黄色毛;下颚须黄;腹侧片棕1: 1;翅:前缘脉第3段长于第5段;翅下 大结节有明显纤毛;腹部第3、4背板具 蓝色后缘带;雄:间额消失,额极狭; 复眼上2/3为大型小眼面,下1/3为 小型小眼面;露尾节小,藏于第5背板 之下;雌:中段间额宽常为1侧额的2倍 或超过2倍;腹侧片及第2腹板上以黄色 小毛占多数;复眼上下小眼面一致;。
毒性低,生物降解快,但部分品种残效短(即对光不 稳定),对上述三类杀虫剂有抗性的昆虫仍有作用, 因而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被认为具有发展前途的杀 虫剂。
我国目前主要使用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和顺 式氯氰菊酯,后两者对光稳定,残效可达3~6个月。
5、昆虫生长调节剂 通 过 阻 碍 或 干 扰 昆 虫 的发育而使其死亡,其优点是生物活性高,有明 显的选择性,只作用于一定种类的昆虫,故对人 、畜安全,对天敌、益虫无害,不污染环境等特 点。目前进行实验或试用的有保幼激素、发育抑 制剂。
如何区别蝇类的雌、雄
雌性:多数蝇类复眼的距 离较宽
雄性:多数蝇类复眼的距 离狭窄(麻蝇除外)
成蝇胸部
胸背部纹饰; 翅一对; 平衡棒一对; 足三对:基、转、股、胫、附(五节); 爪、爪间刺、肉垫。
(二)成蝇胸部
胸部背面观 1.中鬃 2.背中鬃 3.肩后鬃 4.翅内鬃 5.缝前鬃 6.翅前鬃 7.翅上鬃 8. 小盾基鬃 9. 小盾端鬃 10. 小盾缘鬃 11. 小盾心鬃 12. 小盾沟 13. 中胸盾片 14. 盾沟 15. 小盾片
蝇类化学防治的进展与问题

酯 类杀 虫剂是 防 治蝇 类 的重 要 杀 虫剂 , 其 发展 到今 天, 先后 经历 了从 对光不 稳 定到对 光稳 定 , 从 环 丙烷 结 构到 非环结 构 , 从 羧 酸酯 结构 到非 酯结构 , 以及 引 入 含 卤素 基 团 、 氰基 基 团、 杂 环 结 构 等 一 系 列 过 程 j 。 目前 , 应 用 于蝇类 防治 的拟 除 虫 菊 酯类 杀 虫
WA NG Do n g , WA NG Y o n g — mi n g’ X I N Z h e n g , Q I Me i , 1 2 D i a n — x i a n g
,
( 1 . J i n a n C e n t e r f o r D i s e a s e C o n t r o l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 J i n a n 2 5 0 0 2 1 , C h i n a ; 2 . J i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n 0 n 2 5 0 0 1 4 , C h i n a )
・
2 26 ・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 0 1 5年 6月第 2 1卷第 3期
C h i n JH y gI n s e c t &E q u 咖J u n 2 0 1 5 V o 1 . 2 1 N o . 3
【 专 题报 告 】
蝇 类 化 学 防治 的进展 与 问题
王东 , 王永 明 , 辛正 , 齐梅 , 李殿香
Ab s t r a c t :F l i e s a r e i mp o r t a n t v e c t o r s , a n d c h e mi c a l c o n t r o l i s s t i l l p r i n c i p a l me t h o d . T h e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c h e mi c a l c o n t r o l f o r l f i e s i n c l u d i n g a c t i v e i n g r e d i e n t s , f o r mu l a t i o n, e q u i p me n t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me t h o d . T h e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s a r e r a i s e d a s we l 1 . Ke y wo r d s :f l i e s ; c h e mi c a l c o n t r o l ;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蝇类防制工作进展与发展展望

・
:
:
创 刊 3 0周 年 纪 念 ・
蝇类 防制工作进展与发展展望
L I U Ho n g — x i a , XU J i n — q i u , S UN C h e n — x i
1 S h a n g h a i C e n t e r f o r Di s e a s e C o n t r o l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 S h a n g h a i 2 0 0 3 3 6 , C h i n a ; 2 C o l l e g e o f C h e m i s t r y a n d B i o l o g y
中图 分 类 号 : R 3 8 4 . 2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3 — 4 6 9 2 ( 2 0 1 5 ) 0 3 — 0 2 1 7 — 0 7 D O I : 1 0 . 1 1 8 5 3  ̄ . i s s n . 1 0 0 3 . 4 6 9 2 . 2 0 1 5 . 0 3 . 0 0 1
控制 蝇类 , 开 展 蝇类抗 药 性监 测 , 合理 应用 化学 防治
控制 蝇类 。
1 蝇种 鉴定 研 究进 展
0 u c h i ( 1 9 3 8 ) n 等 。从 2 O 世纪5 0 年代的全民“ 除四 害” 运动 中, 蝇 类 被列 为 “ 四害 ” 之一 , 蝇 类 的 防制 需 技术力 量 的支撑 , 故 蝇类分类 研究受 到空前 的重 视 。于是 举 全 国 之力 的研 究 形 势 由此 形 成 , 并 取 得
苍蝇危害的分析和对策研究的调查报告

它能感知我们要打它,主 要就是因为它长有一双复眼 , 这个复眼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在 观察我们的动作的时候,我们 自己觉得已经快如闪电,而对 它而言你就等于是慢慢地把苍 蝇拍出的。所以给了它足够的 逃脱时间。光有时间不行,它 还得能够逃跑,而它的逃跑路 线是什么呢?
当我们掌握了它的飞行路线,我 们就可以利用它的飞行路线这一特点, 进行捕蝇计划了。我们首先探讨了苍 蝇飞行路线的特点,于是我们想到如 何可以制止它飞行的方法。经过我们 一番讨论,我们确定了可以利用内壁 光滑瓶身弯曲的瓶子。
它想飞出来 但瓶口的弯曲弧度 过大,苍蝇又被反 时,必须要 当苍蝇飞进 弹回来,如此来来 经过内壁连 瓶子当中 回回地进行弹飞, 续的反弹到 最终它也只能被困 达瓶口 死在瓶子当中了。
研究流程 苍蝇的危害 苍蝇的飞行路线 苍蝇的防治方略
高一12班
研究目的
苍蝇的危害
研究苍蝇 的弱点
总结
防治方案
研究苍蝇 飞行路线
蝇的危害
苍蝇因携带多种病原微生物传播而危害人类,苍 蝇的体表多毛,足部抓垫能分泌黏液喜欢在人或畜的 粪尿、痰、呕吐物以及尸体等处爬行觅食,极容易附 着大量的病原体,又常在人体、食物、餐饮具上停留, 停落时有搓足和刷身的习性,附着在它身上的病原体 很快就污染食物和餐具.苍蝇吃东西时,边吃、边吐、 边拉;这样也就把原来吃进消化液中的病原体一起吐 了出来,人再去吃这些食物和使用污染的餐饮具相关。
病虫害防治的新进展与前景展望

政策法规对未来防治的影响
环保法规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化学农药的 限制将更加严格,促进绿色防治技术 的发展。
农业政策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病 虫害问题,推动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应 用。
农业政策将鼓励生态友好型的病虫害 防治方式,如生物防治和有机农业。
社会经济发展对未来防治的影响
市场需求
2023 WORK SUMMARY
病虫害防治的新进展 与前景展望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7
REPORTING
目录
• 病虫害防治的现状 • 新技术新方法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 科研进展对病虫害防治的影响 • 病虫害防治的前景展望
PART 01
病虫害防治的现状
病虫害防பைடு நூலகம்的现状
• 请输入您的内容
精准施药技术
基于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的精准施药技术,能够精确识别病虫害发生区域,减少 药剂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
科研进展对防治策略的影响
综合防治策略
科研进展推动了病虫害防治策略的转 变,从单一的化学防治向综合防治转 变,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 防治等多种手段的协同应用。
绿色防治策略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防治策略 成为研究重点。强调在控制病虫害的 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 农业可持续发展。
精准施药技术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智能 施药机等,实现精准施药,提高防治 效果并减少药剂的使用量。
新型防治工具与设备
新型防治工具和设备
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有新型的防治工具和设备被研发出来,这些 工具和设备具有高效、便捷、智能等特点,能够提高防治效率和效 果。
智能监测系统
天津地区主打型天敌昆虫研究现状

天津地区主打型天敌昆虫研究现状邹德玉;孙洁【期刊名称】《中国农村科技》【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2页(P38-39)【作者】邹德玉;孙洁【作者单位】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昆虫研究室【正文语种】中文我国食品安全总体形势有所好转,但是农药残留(以下简称“农残”)超标问题仍然很突出。
农产品作为很多食品加工的原材料,如果农残超标问题不解决,势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影响我国整体的食品安全状况。
生物防治是解决农残超标问题、保障食品安全的一个有效途径。
因此,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开展了新型天敌昆虫资源挖掘与应用、天敌昆虫人工饲料及营养基因组学等研究。
说起食品安全,想必大家对毒韭菜并不陌生。
由于农残超标,近些年在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毒韭菜事件,甚至出现了“谈‘韭’色变”的现象。
毒韭菜的罪魁祸首即为韭蛆,其成虫为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即是我们俗称的韭蛆。
由于韭蛆在地下为害韭菜根和假茎,所以防治起来较难。
主要方法就是杀虫剂灌根。
为达到较高的防效,杀虫剂被过量使用或违规滥用,以至于造成了毒韭菜事件。
针对韭蛆等害虫的为害,我们挖掘出一种优良的天敌昆虫资源—瘦弱秽蝇。
其成虫在地上捕食韭蛆成虫韭菜迟眼蕈蚊,其幼虫在地下捕食韭蛆,可对韭蛆达到很好的立体防控效果。
瘦弱秽蝇有三大优点:①耐高温。
其成虫进行捕食活动的最高温度高达36℃,因此适合在温室内应用。
②幼虫耐饥饿能力强。
在食物不足时,幼虫仍可存活10~20天。
③捕食量大。
成虫每天可捕食15~20头蕈蚊成虫,幼虫在发育历期内可捕食100~150头蕈蚊幼虫。
此外,成虫具有领地保护的本能,在其身边飞过的小型昆虫,即使瘦弱秽蝇成虫不饥饿,也要飞起捕获猎物将其杀死,因此瘦弱秽蝇的控害潜能很大。
除蕈蚊以外,粉虱也是瘦弱秽蝇的猎物之一。
瘦弱秽蝇成虫每天可捕食20~25头粉虱成虫。
粉虱中的烟粉虱可传播上百种植物病毒,尤其是双生病毒为害很重,因此,烟粉虱被称为“超级害虫”。
应用瘦弱秽蝇防治烟粉虱为一种绿色、有效的好方法。
昆虫生理生化技术在我国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进展—昆虫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

昆虫生理生化技术在我国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进展----------昆虫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昆虫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前言:对于大多数昆虫来说,信息素在它们的生存,繁殖,社会行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五十年里,破译昆虫之间的化学语言一直是化学生态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对于昆虫信息素表现形式,功能,合成途径的研究不仅促进农业害虫防治技术的发展也给进化生物学提供了更加深入的视野。
提供了更加深入的视野。
信息素防治害虫与传统的化学防治相比,信息素防治害虫与传统的化学防治相比,信息素防治害虫与传统的化学防治相比,具有无毒,具有无毒,特异性强的特点。
目前利用信息素控制害虫主要有三个策略:交配干扰,诱捕,诱杀[1]。
所运用的信息素主要有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产卵信息素等。
本文重点介绍性信息素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包括性信息素诱捕效果的影响因素,植物挥发物与性信息素的协同作用,利用性信息素进行虫情测报等方面。
并对聚集信息素,产卵信息素等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虫情测报等方面。
并对聚集信息素,产卵信息素等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方法:1.数据库:NCBI 检索关键词:insect pheromone 输出文献数量:4410 符合要求文献数量:12.数据库: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害虫生物防治方法输出文献数量:54526 符合要求文献数量:23.数据库: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昆虫信息素输出文献数量:16187 符合要求文献数量:34.数据库: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昆虫信息素的应用输出文献数量:13339 符合要求文献数量:25.数据库: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昆虫性信息素输出文献数量:3137 符合要求文献数量:26.数据库: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昆虫聚集信息素输出文献数量:4285 符合要求文献数量:17.数据库: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昆虫产卵信息素输出文献数量:6001 符合要求文献数量:1昆虫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许多行为活动受信息化学物质调节和控制,许多昆虫必须依靠它们对气味的感觉才能生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瘦弱秽蝇在生物防治中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邹德玉;徐维红;刘晓琳;白义川;刘佰明;许静杨;胡霞;谷希树;吴惠惠
【期刊名称】《环境昆虫学报》
【年(卷),期】2017(039)002
【摘要】The tiger-fly Coenosia attenuata Stein is a predator that is currently thought to be a useful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 for insect pests in greenhouses.It has received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ability to effectively suppress a wide range of agricultural pests,including fungus
gnat,whitefly,leaf miner,winged aphid,and
leafhopper.Distribution,biology,morphology,bionomics,behavior,feeding requirements,phylogeographical patterns,existing problems,and future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of C.attenuata were discussed.%瘦弱秽蝇Coenosia attenuata为一种优良天敌昆虫,可以捕食蕈蚊、粉虱、斑潜蝇、有翅蚜及叶蝉等多种害虫而得到昆虫学者的关注.本文对瘦弱秽蝇的地理分布、生物学、形态学、生态学、行为学、取食需求及亲缘地理格局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析和讨论了其在生物防治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总页数】9页(P444-452)
【作者】邹德玉;徐维红;刘晓琳;白义川;刘佰明;许静杨;胡霞;谷希树;吴惠惠
【作者单位】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津300384;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津300384;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津300384;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津300384;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津300384;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津
300384;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津300384;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津300384;天津农学院农业分析测试中心,天津3003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68;S476
【相关文献】
1.中国秽蝇属区系研究(双翅目:蝇科) [J], 郑立军
2.瘦弱秽蝇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捕食功能研究 [J], 王一昕;徐维红;史一荔;刘佰明;许静杨;白义川;谷希树;邹德玉
3.中国蝇科秽蝇族分类、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学研究 [J],
4.秽蝇族分类研究概况及我国秽蝇族研究现状 [J], 郑立军
5.尾秽蝇属分类研究概况及我国尾秽蝇属研究现状(双翅目:蝇科) [J], 郑立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