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流域尺度水资源网络图构建

合集下载

基于DEM的流域特征信息提取与三维可视化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DEM的流域特征信息提取与三维可视化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DEM的流域特征信息提取与三维可视化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遥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地形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成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基于DEM(数字高程模型)的流域特征信息提取和三维可视化系统的研究成为了近年来地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流域特征信息提取旨在通过DEM模型分析地形结构,提取出流域内的特征信息,如流向、坡度、高程等,为地质灾害预测、生态环境保护、水域资源规划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而三维可视化系统则为流域特征信息的快速展示和社会大众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因此,本课题旨在基于DEM数据,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流域特征信息的自动化提取、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为流域管理、水资源保护等领域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本研究对于实现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减少地质灾害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DEM数据的处理与流域特征信息的提取本研究将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工具,如ArcGIS、ENVI等,对已有的DEM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主要包括DEM数据预处理、流向提取、坡度计算、高程划分等步骤,最终实现对流域内的特征信息提取。

2. 流域特征信息数据的模型构建和存储本研究将结合数据库技术,设计流域特征信息数据模型,采用MySQL等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查询,实现数据的快速检索和处理。

3. 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本研究将采用Unity等先进的三维可视化软件,对提取的流域特征信息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实现流域内的地形结构、水文特征、地质灾害等信息的可视化呈现。

同时,本研究将结合VR互动技术,实现用户与数据的互动和交互,提高数据传播和科普效果。

三、技术路线和研究进程1. DEM数据处理与流域特征信息提取(预计完成时间:3个月)本阶段将主要完成DEM数据的获取和预处理、流向提取、坡度计算、高程划分等工作,形成流域特征信息数据。

2. 流域特征信息数据模型的构建和存储(预计完成时间:2个月)本阶段将设计流域特征信息数据模型,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查询,实现数据的快速检索和处理。

基于DEM与实测河网的流域编码方法

基于DEM与实测河网的流域编码方法

基于DE M 与实测河网的流域编码方法罗翔宇,贾仰文,王建华,王 浩,秦大庸,周祖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44)摘要:借助于GIS 技术对大流域进行划分与编码。

修正实测河道上部分栅格单元的高程,以避免大面积“伪洼地”的出现,从修正后的栅格型数字高程模型(DE M )提取出与实测河网比较一致的模拟河网。

提取出模拟河网后,再进行河网的编码,以及流域的划分与编码。

提出了一种对P fafstetter 规则的改进方法,并且按照改进后的P fafstetter 规则来对河网与流域进行编码。

所有编码工作是由本次研究中专门编制的程序来自动完成。

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黄河流域,将整个黄河流域划分为8255个子流域并赋予了P fafstetter 编码。

关 键 词:流域编码;P fafstetter 规则;河网;GIS;DE M;黄河流域中图分类号:P34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6791(2006)022*******收稿日期:2004210222;修订日期:2005203210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G 1999043602)作者简介:罗翔宇(1975-),男,重庆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文及水资源研究。

E 2mail :luoxy @iwhr 1com在流域规划与管理工作中,通常需要对流域进行划分和编码。

另外,在较大的流域上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时,一般也需要将流域划分为更小的子流域。

比如在对黄河流域这样的大流域进行分布式水文模拟时,如果选择规则的方形格子作为计算单元,则考虑到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及存贮量等因素的限制,只能选用较大的格子(比如10km ×10km )。

然而,选用较大的格子作为计算单元具有明显的弊端,它使得更难于模拟地形对产汇流的影响,而且很可能严重地歪曲了水流的流向与流量,特别是在山区。

较好的方法是采用相对较小的子流域作为计算单元。

基于DEM的流域数字河网提取算法研究

基于DEM的流域数字河网提取算法研究

第20卷第1期2009年2月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Journal of W ater R es ources &W ater EngineeringV o l.20N o .1Feb .,2009收稿日期:2008212204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 09B 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7CB 407206);西安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207-210010)资助作者简介:沈中原(19812),男(汉族),河南信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土壤侵蚀模型研究。

基于D E M 的流域数字河网提取算法研究沈中原1,李占斌1,2,李鹏1,武金慧3(1.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48;2.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3.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5)摘 要:以G IS 为平台,介绍了基于地表径流漫流模型的流域河网提取算法与流程。

根据D E M 数据特点,通过洼地的识别和填充、平地的抬升、水流方向的确定、水流累积矩阵的确定、河流栅格网络的生成、河网水系的生成以及子流域的分割等过程,实现了流域河网特征的提取,得到了数字流域矢量图。

以西安市氵产灞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NA S A 提供的90m 分辨率的SR TM -D E M 为基本的地形数据,进行流域特征信息的提取。

经计算得到的研究区域河网特征以及流域信息与实际河流水系特征及流域信息基本吻合,认为基于地表漫流模型的流域数字河网提取算法,结果合理可信,能够满足科学研究和实际工程的应用。

关键词:河网提取;数字地面模型;数字流域;水系中图分类号:S 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43X (2009)0120020204Research on the A lgor ith m s of the D i g it a l Channel Network Extracti onBa sed on D i g it a l Eleva ti on M odelSHEN Zhong -yuan 1,L I Zhan -bi n 1,2,L I Peng 1,W U J i n -hui3(1K ey L ab of N orthw est W ater R esou rces and E nv ironm ent E colog y of M O E ,X i ’an U niversity of T echnolog y ,X i ’an ,S haanx i 710048,Ch ina ;2S tate K ey L aboratory of S oil E rosion and D ry L and F ar m ing on L oess P lateau ,Y ang ling ,S haanx i 712100,Ch ina ;3N orthw est H y d ro Consu lting E ng ineers ,CH ECC ,X i ’an ,S haanx i 710065,Ch ina )Abstract :Based on geograph ic info r m ati on syste m (G IS )and the surface runoff model ,the algo 2rithm s and p rogra mm e fo r ex tracting the channel net w o rk w as in troduced .T he terrain characters of topography based on the D E M w ere analyzed in th is paper .A cco 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 E M data ,th rough the p rocedures distinguished from billabong and filling ,up lifting the flat land ,deter 2m in ing the directi on of w ater course and the strea m accum ulated m atrix ,the ex tracti on of the river grid net w o rk and w ater syste m w as realized and the digital vecto rgraph of the w atershed w as ob 2tained .T he Chanba R iver W atershed fl ow ing th rough X i’an C ity w as taken as a research object fo r channel net w o rk ex tracti on .U sing the basical land data supp lied fo r SR TM 2D E M being 90m res o lv 2ing pow er by NA SA .T he channel net w o rk ex trati on from D E M w as basically con sisten t w ith the fac 2tual w ater syste m .T he results show ed that th ism ethod can be used in p ractical scien tific research and hydro l ogical analysis.Key words :channel net w o rk ex tracti on ;digital surface runoff model ;digital w atershed ;w ater sys 2te m 流域是水资源的自然载体,也是水资源规划、管理、开发、利用、保护与科学研究的基本应用单元。

基于DEM的数字化渭河流域水系构建

基于DEM的数字化渭河流域水系构建
维普资讯
第4 o卷
第 2期
V o . 0 NO. 14 2
A Dr 2 08 . 0
20 0 8年 4月
基 于 DE 的数 字 化 渭 河 流域 水 系构 建 M
西

林 金 辉 , 张 荔 , 晓 昌 , 田 哲 也 。 王 楠
河 水陡涨 陡 落 , 季河流 干涸. 枯 渭河 在陕西 横 穿关 中地 区 , 西起 渭河宝 鸡峡 水库 , 至 潼关 港 口镇. 究 范 围为渭 河 流 经 的主 要城 东 研 区 , 括宝 鸡市 、 阳市 、 安市 、 包 咸 西 渭南 市及其 所辖 地 区. 2 0 从 0 2年 起 , 沿着 渭 河 陕西 段 进 行河 流 断 面 的
渭 河发 源于 甘肃 省渭源 县 , 流经甘 肃 、 夏 、 宁 陕西 三省 2 个 县市 , 6 于潼 关 汇人黄 河 , 为黄 河第一 大支
流. 渭河南 岸 支流 发源 于秦岭 山 区 , 有黑 河 、 河 、 河 、 沣 灞 尤河 等 , 自南 而北 , 切割 秦岭 山地 , 成许多深 邃 形 的峡谷 , 成为关 中平 原 出入 秦 岭 的通 道 ; 岸 主要支 流 有泾河 、 河 、 河 、 水 河 、 川河 、 北 洛 千 漆 石 沮河 等 , 期 汛
州 ) 处 理 有 限 公 司 从 事 水处 理 方 面 的 工 作 . 水
水质监 测. 体 的 1 个 监测 断面 如下 : 家 村 、 具 3 林 卧龙寺 桥 、 虢镇 桥 、 常兴桥 、 兴平 、 营 、 阳铁 桥 、 南 咸 天江人 渡、 耿镇 桥 、 新丰镇 桥 、 沙王 渡 、 园 、 树 潼关 吊桥. 1为 生 化需 氧 量 B Dj 测 值 的分 析 , 污染 最 严重 图 O 监 其 期 为 20 0 3年 1 , 月 平均 值达 到 1 5 6mg L, 2 . / 超过 国家地 表水 V 类标 准 1 . 1 5倍 ; 2 0 从 0 3年 1 1月开 始 ,

基于多尺度DEM一体化融合技术构建水利枢纽三维地形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多尺度DEM一体化融合技术构建水利枢纽三维地形技术研究与应用

0引言研究背景和意义:水利部党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将推进智慧水利建设作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六条实施路径之一,将数字孪生流域作为数字孪生水利的核心和关键,先后印发《智慧水利建设顶层设计》《“十四五”期间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实施方案》《“十四五”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总体方案》《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技术大纲(试行)》等系列文件,组织行业内外有关单位编制了《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技术大纲(试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导则(试行)》等技术文件,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在算据方面,要求建成覆盖全国的L1级数据底板,主要江河流域重点区域建成L2级数据底板,重点水利工程建成L3级数据底板,监测数据自动采集率明显提升,智能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为数字孪生流域提供全面及时“算据”支撑。

乌鲁瓦提水利枢纽作为国家重点工程,为其建设了L2、L3级数据底板。

本文研究的技术就是数据底板的其中一种数据类型,为数字孪生乌鲁瓦提水利枢纽提供“算据”支撑,并为构建三维可视化场景提供数据底座。

本文技术研究的意义有以下几点:①通过对不同尺度的DEM 数据融合试验,提出了一种一体化融合方法,提高了水陆一体化三维地形模型的准确性,为乌鲁瓦提数字孪生工程L3级数据底板提供支撑数据。

②利用不同尺度水陆的DEM 进行融合,实现了三维地形模型实用性,为乌鲁瓦提数字孪生工程库区计算库容曲线以及洪水淹没范围计算提供了数据基础。

③利用不同期DEM 进行比对分析,获得淤积严重和冲淤变化明显区域的情况,为乌鲁瓦提管理局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④水陆一体化三维地形模型的可视化展示为乌鲁瓦提管理局管理提供直观地形数据,方便管理人员做出判断决策。

总之,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DEM 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并为水利枢纽的规划和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该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潜力,并完善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细节和操作流程。

基于DEM与遥感的数字流域水系提取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DEM与遥感的数字流域水系提取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DEM与遥感的数字流域水系提取研究的开题报

一、研究背景
数字流域水系提取技术是水文流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通过分析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因素,将流域内的河流、湖泊等水体、以及河流间的连通关系,进行精确的提取和重构。

随着科技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遥感技术和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数字流域水系提取已经成为研究的重要手段。

因此,本研究旨在针对数字流域水系提取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新的方法和实现手段,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
1. 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构建及应用
2. 遥感影像的选择和处理
3. 数字水文模型的建立及模拟
4. 数字流域水系提取算法的改进和优化
三、研究方法
1. 采用DEM数据、遥感影像和数字水文模型对流域内的河流、湖泊等水体信息进行初步提取和重构。

2. 针对DEM数据和遥感影像特点,选取合适的算法和数据处理工具,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数字流域水系提取和算法的改进和优化。

3. 对数字流域水系提取结果进行评估和优化,比较不同方法的差异性,并进行精确的统计分析。

四、研究意义
数字流域水系提取技术是当前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准确性和实用性对于水资源的监测、利用以及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拓展数字流域水系提取的技术和应用,同时为河
流流域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更精细和多样化的信息支撑,对于水资源
的科学合理利用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和社会价值。

基于DEM和RS的流域河网提取

基于DEM和RS的流域河网提取

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基于DEM和RS的流域河网提取学生姓名:学号:200601440030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指导教师: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2010年5月24日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介绍目录摘要 (I)ABSTRACT (I)1 概述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现状 (1)1.3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4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数据 (3)1.4.1 研究区概况 (3)1.4.2 研究数据 (5)2 数据预处理 (6)2.1遥感影像预处理 (6)2.1.1 辐射校正 (6)2.1.2几何校正 (8)3 基于遥感影像水体信息的提取 (9)3.1水体的光谱特征 (9)3.2水体指数法提取水系 (10)3.2.1 波段比值原理 (10)3.2.2 应用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提取水体信息 (11)3.2.3 应用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提取水体信息 (12)3.3多波段谱间关系法 (12)3.3.1 多波段谱间关系法原理 (12)3.3.2 应用多波段谱间关系法提取水体信息 (13)4 基于DEM数字河网的提取 (14)4.1基于DEM提取水系的方法 (15)4.2基于DEM的数字流域水系提取 (16)4.2.1 数据预处理 (17)4.2.2 水流方向提取 (19)4.2.3 汇流累积量生成 (20)4.2.4 河网生成 (21)4.3基于遥感影像纠正DEM流域水系提取 (22)4.3.1 数据预处理 (23)4.3.2 基于修正DEM水系提取 (24)5 结论与展望 (25)5.1结论 (25)5.2展望 (26)参考文献 (27)基于DEM和RS的流域河网提取摘要:流域水文模型是水文科学中一个重要分支之一,4是研究水文自然规律和解决水文实践问题的主要工具。

而流域水系这一地貌特征是流域水文建模的主要参数,其包含的水系信息是水文模型分析的基础数据。

因此,流域水系特征的提取一直是水文科学研究的热点。

基于DEM的流域尺度水资源网络图构建

基于DEM的流域尺度水资源网络图构建

1引言水资源配置及调度模型中最基础的一项工作是水资源系统网络图构建,即通过节点、水传输系统连接线对水资源系统中水库、计算单元、河渠道交汇点、河道、渠道等进行概化。

其中水库是水资源网络图中的水源节点,计算单元是用水节点,河渠道交汇点、河道、渠道等则描述了水源节点与用水节点之间的水力联系。

水资源系统网络图包括天然地表水流关系、地下水开采回补关系以及人工供水关系等。

魏传江等[1]详细论述了构成水资源系统网络图的基本原理,各元素的构成、功能、简化和抽象方法,并进行了实例研究。

Daene C.McKinney 等[2]提出了一种结合GIS 和水资源管理的面向对象的模型,并利用GIS 对水库、渠道、地下水源等进行了概化,从而通过GIS 来构建水资源系统网络图。

邢志等[3]提出了一种基于SuperMap Objects 的水资源系统网络概化图绘制方法。

从发展趋势上看,随着GIS 的发展与成熟,可以较好地支持水资源模拟分析与综合管理,与GIS 相结合将成为对水资源系统进行分析的主流。

水资源系统网络图构建过程包括:①确定各个计算单元之间的天然地表水流关系;②确定各个计算单元的地下水开采回补网络;③确定各个水库的供水对象、供水范围。

本文把分布式水文模型子流域划分的思想引入到水资源网络图的构建,提出一套新的根据DEM 数据自动构建网络图的方法,其基本思想就是利用从DEM 中提取得到的模拟河网来自动判断各个水库、计算单元之间的天然水流关系。

对各个计算单元的地下水开采回补网络而言,提出结合计算单元分区图与平原区分区图自动计算得到各个计算单元的地下水开采回补网络的方法。

而供水网络则由于其主要受人为控制,仍然采用手工方法确定。

最后,本文以海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该方法进行了实践验证。

121Feb水文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第30卷第2期2010年4月Vol.30No.2Apr .,2010收稿日期:2009-04-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项目“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50721006);“十一五”国家重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三峡及长江特大型梯级枢纽群联合调度技术”(2008BA29B08)作者简介:雷晓辉(1974-),男,陕西澄城人,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方面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
水 资 源配置 及调 度模 型 中最 基础 的一 项工 作是 水
将 成为对 水 资源 系统进 行分 析 的主流 。
资源 系统 网络 图构建 , 即通过节 点 、 水传 输 系统 连接 线
水 资源 系统 网络 图构建 过程 包括 :① 确定 各个 计 算 单 元 之 间 的天 然 地 表 水 流 关 系 ;② 确 定 各 个 计 算
( . 国水 利 水 电科 学研 究 院水 资 源 研 究所 北 京 1 0 3 ;2 天 津 大 学建 X 学院 , 1中 008 . - 天津 3 0 7 ; 002
3 中国 农 业 科 学 院农 业 环 境 与可 持 续 发展 研 究所 农 业部 农 业 环 境 与气 候 变 化 重 点 开放 实 验 室 , 京 10 8 ) . 北 0 0 1
单元 的地下水开采 回补 网络 ;③确定各个水库 的供
水 对象 、供 水 范 围 。本 文 把 分 布 式 水 文 模 型子 流 域 划 分 的思 想 引 入 到 水 资 源 网络 图 的构 建 。提 出一 套 新 的根 据 D M 数 据 自动 构建 网络 图 的方法 ,其基 本 E 思想 就是 利 用 从 D M 中提 取 得到 的模 拟河 网来 自动 E
各个 计 算 单 元 的地 下 水 开 采 回补 网络 而 言 ,提 出结
合 计算 单 元 分 区 图 与平 原 区分 区 图 自动 计 算 得 到各
合 G S和水 资 源管 理 的面 向对象 的 模 型 ,并 利 用 G S I I 对水库 、 道 、 渠 地下 水 源 等 进 行 了 概 化 , 而 通 过 G S 从 I
对 水 资源 系统 中水库 、 算单元 、 计 河渠 道交 汇点 、 道 、 河
渠道 等进行 概 化 。其 中水 库是 水 资源 网络 图中 的水 源 节点 , 计算 单元 是用 水节 点 , 渠 道交 汇点 、 道 、 道 河 河 渠 等则 描述 了水 源节 点与 用水节 点 之 间的水 力 联系 。水 资源 系统 网络 图包 括天 然地表 水 流关 系 、地 下水开 采 回补关 系 以及人 工供 水关 系 等 。
同 时该算 法也 可 以 自动构 建各 个计算 单元 的地 下 水 开采补 给 网络 , 再通 过人 工 添加供 水 网络就 可 以 完
成整 个水 资源 系统 网络 图的 构建 。该 方法 已成 功应 用 于海 河流域 。该 方法 可 以推进 水 资源 系统 网络 图 构建 的科 学性 , 水 资 源 系统 网络 图绘 制工具 的软 件化 水平 , 而促 进 水资 源配置 及调度 模 型 系统 的推 及 进
判 断各 个 水 库 、计 算 单 元 之 间 的天 然 水 流 关 系 。对
魏传 江 等【 细论 述 了 构成 水 资 源 系统 网络 图 的 1 详
基本 原理 。 各元 素 的构成 、 能 、 功 简化 和抽 象方 法 , 进 并
行 了实例 研究 。D e e C an .Mc iny等圜 出 了一 种结 K ne 提
收 稿 日期 :0 9 0 — 0 20—4 2
基 金 项 目 : 家 自然 科 学基 金 创 新 研 究 群 体 基 金 项 目“ 域 水 循 环模 拟 与调 控 ”5 7 10 )“ 一 五 ” 家 重 点 科 技 支 撑 计 划 课 题 “ 峡 及 长 江 特 国 流 (0 2 0 6 ;十 国 j 大 型 梯 级 枢 纽 群 联 合 调 度 技术 ”2 0 B 2 B 8 (0 8 A 9 0 ) 作 者 简 介 : 晓 辉 (9 4 ) 男 , 西 澄 城 人 , 雷 17 一 , 陕 高级 工 程 师 , 士 , 要 从 事 水 文 水 资源 方 面研 究 。 博 主 通 讯 作 者 : 云 钟 (9 9 , , 江 东 阳 人 , 蒋 16 一)男 浙 教授 级 高级 工 程 师 , 要 从 事 水 资 源 调 度及 水 资源 信 息 化 研 究 。 主
个 计算 单 元 的地 下 水 开 采 回补 网络 的方 法 。 而供 水 网络 则 由于其 主要 受 人 为控 制 。仍 然 采用 手 工 方 法 确 定 。最后 ,本 文 以海 河 流 域 为研 究 对 象 ,对该 方
法进 行 了实 践验证 。
来 构建 水 资源 系 统 网络 图 。邢 志等 【 出 了一 种 基 于 3 J 提 S p r p 0 jcs的 水 资 源 系 统 网 络 概 化 图绘 制 方 u eMa bet
第3 卷 第 2 0 期
2 1年 4 00 月
水 文
J OURNAL O HI F C NA HYDROL OGY
Vo.0 No2 13 . Apr,2 0 . 01
基 于 D M 的流 域 尺 度水 资 源 网络 图构 建 E
雷晓辉 , 田 雨 , 薇 , 海 潮 , 白关键字 : E ; D M 水资 源 网络 图; 海河 ; 流域 划分 中 图分 类 号:3 3 P 3 文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0 — 8 22 1 1 — 0 6 0 1 0 0 5 (0 0 0 0 — 5 0 o2
法 。从 发展 趋势上 看 , 随着 G S的发 展 与成熟 。 以较 I 可 好 地支持 水 资源模 拟分 析与 综合 管理 ,与 G S相结 合 I

要 : 资 源 系统 网络 图是 流域 水资 源配置 及调 度模 型 的基 础 。但 对大型 流域 而 言 , 水 网络 图构建 复 杂
且容 易犯错 。 了解决 该 问题 , 文提 出一种 基 于数 字高程模 型 ( M ) 为 本 DE 的水 资源 网络 图构建 方法 。 方 该
法借鉴 分 布式 水文模 型 中子 流域 划分 的思 想 , 据 DE 数 据 自动绘 制地 表 水 网络 中的天 然 水流 关 系。 根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