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库农村与城镇数据套合方法探讨
文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汇报

文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汇报文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汇报市考核组: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号)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全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甘政发〔2007〕28号)及《陇南市政府关于开展全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通知》(陇政发〔2007〕39号)精神,我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早安排、早部署,于2007年底正式启动,由国土局负责抽调专人,具体实施此项工作。
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严格依照国家、省、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我县周密规划,以干克难,历时两年多,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的完成了城镇地籍调查、农村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和各类数据汇总等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了这次调查任务,现将两年多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及时安排部署,下发通知文件按照国家和省、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统一安排,我县把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并拉入国土资源年度主要考核内容,将土地调查经费按标准纳入了财政预算,做到了思想认识、安排部署、组织领导、经费保障“四到位”,为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县为了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不等不靠、及早规划、超前运作,及时召开了全县第况、调查目标和任务分工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为我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顺利进行打下了较好的操作规程基础。
(三)加大宣传力度,减少工作障碍。
调查办在各乡镇的配合下通过宣传车广播、电视滚动、移动手机短信和散发宣传单等方式,共出动宣传车20余次,电视滚动每日分三个时段共十天,散发宣传单2000余份,广泛宣传第二次调查的意义、内容和政策,使老百姓从心底里消除对调查的疑虑,动员全社会的支持,促进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2007年9月4日省国土资源厅举办了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培训班,调查办安排1名国土资源信息化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学习了国土资源信息系统软件、3S系统及网络硬件与组网、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省金土工程与电子政务建设、省国土资源门户网站建设与管理等相关知识。
浅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

浅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摘要:为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掌握详实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和国土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国土调查、检查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的需要,进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关键词:解译标志;举证1 前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包括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市、建制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乡镇调查,查清全国城乡各类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土地权属调查时将城镇国有建设用地范围外已完成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成果落实在国土调查成果中,对发生变化的地区开展补充调查【1】。
2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流程2.1准备工作为促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顺利开展,需要制定实施方案、人员培训以及资料收集。
2.1.1制定方案根部本地区实际情况,编制本地区第三次国土调查方案。
包括调查区基本概况、目标任务、技术路线与工作流程、调查准备工作、内业数据处理、外业实地调查、内业整理建库、成果质量控制、调查主要成果、计划季度安排和组织实施等。
2.1.2人员培训在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权,各地对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调查任务和主要内容、统一地类标准和成果要求、规范作业程序和调查方法、确定调查原则和工作纪律,保证调查进度,确保调查质量。
2.1.3资料准备第二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坡度图数据、耕地等别数据、基本农田数据、国有土地界线、林区界线、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界线、生态界线、批准未建设用地界线、分辨率优于1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资料,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成果资料等。
2.2 内业信息提取根据区域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及土地利用结构、分布规律与耕作方式等,建立调查区典型地类解译标志。
依据下发的影像,全体人员以村为单位按照工作分类,依据遥感影像特征内业勾绘地类图斑边界,判读地类,并且通过第二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成果资料填写地类属性。
全国三调数据采集方法及数据库创建思路探讨

全国三调数据采集方法及数据库创建思路探讨发表时间:2019-11-06T11:04:20.8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作者:陈少峰1 苏琳2[导读]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发扎十分迅速,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土地的合理利用成为限制城市扩大的主要因素。
郑州华程测绘有限公司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发扎十分迅速,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土地的合理利用成为限制城市扩大的主要因素。
为了协调发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迫切需要了解目前全国的土地利用情况,就此在全国范围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
文章对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测绘成果、数据库的创建思路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土地调查;测绘成果;数据库引言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以下简称国土三调)于2017年正式启动。
2018年2月2日国务院国土三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通知指出,国土三调是在国土二调成果基础上利用遥感、航测、地理信息、互联网和测绘等技术实施全国土地的地类、面积、权属和现状等基础属性的摸排清查。
国土三调将启动包括卫星遥感、信息数据共享平台、登记实地调查核实等方式的技术手段。
1全国三调测绘成果外业数据采集方法1.1传统调绘方法土地利用现状这一调查,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很多,最新的手段有卫星遥感、航测和直接外业调绘。
其中,遥感数据具有一定的便捷性,但分辨率并不高,主要用于某一区域的土地进行动态监测。
1.2基于PixelGrid的区域网平差方法PixelGrid采用基于RFM通用成像模型的算法,可以实现对稀少地面控制点区域的区域网平差技术。
在PixelGrid软件主要进行局域网平差解算、RPC参数文件更新。
首先利用RPC拟合工具将不同类型的RPC文件拟合成PG软件相适应的类型。
然后分析已有资料,在有1:10000基础测绘DEM和DOM成果覆盖区域,优先采用基于1:10000正射影像和DEM密集匹配的方式开展平差,多点自动匹配能够实现多度重叠区的控制点以及连接点匹配,从而减少人工采集控制点的工作量。
土地调查中城乡土地面积计算的差别及其处理方法

K = SQ /SP
( 3)
式中: SQ 为球面面积; SP 为平面面积; K 为改算系数。
31 3 计算城镇 区域内各地块的球面面积
P=
1 2
E
x i ( yi+ 1
-
y i- 1
)
=
1 2
E
yi ( x i-
1-
xi+ 1 )
( 2)
式中: x, y 为宗地 界址 点坐 标, 单 位为 m。 显然, 此 面积 为平 面 面积。
城镇中的非宗地面 积, 如 道路、绿地、广场、湖 泊等, 是通 过
人工 构 面 后, 由 计 算 机系 统 完 成 其面 积 计 算, 结 果 亦 为 平 面 面积。
结果表明, 同一纬 度线 上 ( 如纬 度为 24b00c), 靠近 投影 带 中央子午线的图幅 ( G 50 G 096049) 其球 面积与 平面 积之差 $S 较小, 为 12. 1 m2, 两者 的相对 较差 约为 1 /2 425 100, 而位 于投 影 带边缘的图幅 ( G 50 G 096072), 其球面积与平面积之差 $S 则 较大, 为 16 184. 4 m2, 两者的相对较 差达 1 /1 810左 右; 在 同一 经度线上, 图幅的 (球、平 )面积差随 纬度的增 大而减 小, 例 如同 是位 于 ( 118b 30c) 经 度 线 上 的 图 幅 ( G 50 G 096072 与 L 50 G 096072), 前者 ( 纬度 24b00c) 其面 积差 $ S= 16 184. 4 m2, 后 者 ( 纬度 44b00c) 其 面 积 差 $S = 7 910. 6 m2, 相 对 较 差 分 别 为 1 /1 810和 1/2 930。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质量控制技术探讨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质量控制技术探讨发布时间:2022-09-06T02:14:03.23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第8卷9期作者:王尽尧[导读] 我国地大物博,土地资源辽阔,做好国土调查工作十分重要。
如何做好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的质量控制,王尽尧新疆中宸美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摘要:我国地大物博,土地资源辽阔,做好国土调查工作十分重要。
如何做好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的质量控制,保证三调数据成果质量,成为该项工作能否圆满完成的关键所在。
笔者根据从事三调工作积累的经验,介绍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背景,分析了全国国土调查的目的及内容,并详细阐述了三调工作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检查要点和方法。
从基础层面保障三调质量管理工作有序高效,确保三调成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质量控制;技术探讨引言目前各地按照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有关部署要求,处于“三调”工作总结、成果集成阶段。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先后有21.9万人参与,历时3年,全国共调查了2.95亿个图斑,全面查清了全国国土利用状况,建立了覆盖国家、省、地、县四级的国土调查数据库。
“三调”成果的整理、分析及其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共享应用,都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质增效。
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目前做好“三调”工作总结、技术总结和数据分析提自己的几点想法和建议。
1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背景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在2017年10月16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展开,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对全国国土资源使用情况进行更深层次的调查统计,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新的科学技术细化现有的调查结果及相关信息,提升国家对自然资源开发的最大效益,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为创建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奠定基础。
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中,遥感、3S一体化和影像提取等科学技术在国土调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高科技对土地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形成的数据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 单选题

266. 乔木林地的乔木郁闭度_____。( ) 267. 灌木林地的灌木覆盖度_____。( )
268. 其他林地包括_____。( )
269. 草地的灌木覆盖度_____。( ) 270. 草地的树木郁闭度_____。( ) 271. 农村道路的宽度应_____。( ) 272. 水库水面总设计库容大于等于_____。( ) 273. 坑塘水面蓄水量小于_____。( ) 274. 裸岩石砾地表层岩石或石砾的覆盖面积_____。( )
275. 2007国标的有林地对应于2017国标的_____地类。( )
276.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家标准设施农用地图斑最小调查上图面积是___。( )
277. 属于三次土地调查核查的重点地类的是:_____。( ) 278. 省级内业抽检城镇土地调查成果的比例是_____。( ) 279. 下列不能认定为设施农用地的是_____。( ) 280. 下列不能认定为临时用地的是_____。( )
303. 关于数据库面积汇总,以下描述错误的是_____。( )
304.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各比例尺标准分幅及编号应执行GB/T 13989-2012标准。标准分幅图采用_____。( ) 305. 椭球面积计算结果以平方米为单位,_____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小数点后第2位四舍五入。( 306. 土地调查的控制面积是依据标准分幅的图幅理论面积计算得到的,在用大地坐标生成标准分幅 图框时,要求在每条边框线上_____插入加密点。( ) 307. 在高斯平面坐标系下进行数据采集时,要求县级及以上行政界线线段长度_____。( )
300. 关于图斑耕地坡度级别,以下分级描述正确的是_____。( )
地籍测绘-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_测绘规范大全_地籍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保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质量,全面完成调查任务,统一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的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县级土地调查成果、市(地)级汇总成果和省级汇总成果的检查验收工作。
成果的自检、抽查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检查验收的制度对县级调查成果实行自检、预检、验收、核查确认的检查验收制度。
检查验收工作分别由各级土地调查办公室负责,县级负责自检,市(地)级负责复查,省级负责预检和验收,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负责核查确认。
市(地)级、省级汇总成果,实行自检和上级验收的检查验收制度。
第四条检查验收的依据(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四)《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五)《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六)《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定》(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八)《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1993)(九)《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发〔2001〕359号)(十)《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籍]字第26号)(十一)《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汇交办法》(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十二)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的其他技术文件第五条检查验收的程序(一)县级调查成果检查验收程序1.自检县级土地调查办公室组织调查承担单位及相关部门,对调查成果进行全面自检,并形成自检报告。
土地调查数据库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土地调查数据库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摘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内容复杂,土地调查数据库的价值在于,能够以县级农村和城镇土地为对象,对其调查管理需求加以满足,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高质量推进。
本文就土地调查数据库进行介绍,进一步探究土地调查数据库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旨在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成效,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土地调查数据库;国土资源管理;应用通过国土资源调查工作的开展,能够就当前农村土地使用情况加以全面且系统的了解,以调查结果为参考,新编安排土地资源,并就城镇土地情况开展分析,设计并构建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促进国土资源的互联共享,对于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也至关重要。
一、土地调查数据库(一)数据库的建立首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人员、软硬件、管理制度及其他工作。
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制订建库方案,做好数据源准备,并就数据质量进行检查。
其次,做好数据采集与处理工作。
采集前数据源质量检查确认合格后,应就土地权属、土地利用、基础地理等要素进行采集,开展数据接边和拓扑处理,外业合适并补充完善后,对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可采取自检、互检、专检、抽检等方式。
在入库前对数据质量进行检查,若不合格需返回上一步骤,若合格可进入下一流程。
再次,数据入库。
入库前数据质量检查合格后,令矢量数据、DEM数据、元数据、正射影像数据和其他数据入库,检查入库后数据,进行运行测试,若不合格则应返回上一步骤,若合格可进入下一环节。
最后,成果汇交。
主要包括数据、文字、图件、表格等成果。
(二)土地调查数据库的种类其一,遥感影像数据库。
在土地调查数据库中,基础信息的提供可经航天、航空遥感影像来实现。
遥感影像数据库能够以遥感影像技术为支持,对地面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获取,以此为参考建立相应数据库,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其二,土地利用数据库。
结合国家土地利用现实情况出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构建,以县、区为基本单位,以标准比例尺1:10000为依据,以基础性数据内容为参考,科学调查土地利用情况,比如类型、位置、相关规定等,就土地相关数据进行记录,比如土地面积、现有耕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