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麻醉与局部麻醉

合集下载

肛肠科手术麻醉及护理ppt课件

肛肠科手术麻醉及护理ppt课件

麻醉后评估:
1、术中情况:麻醉方式、麻醉药种类和用量 ;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和补液量;术中有 无局麻药的全身中毒反应或呼吸心跳骤停 等异常情况发生。
2、术后情况:生命体征(意识、心电图、血 氧饱和度、基本生理反射、感觉、麻醉并 发症征象)、辅助检查、心理和社会支持 状况
窒息:
全身麻醉时,病人意识消失、吞咽和咳嗽 反射丧失、喷门松弛,若胃内容物较多且 未及时吸除时易发生胃内容物返 流、呕吐或误吸而引起窒息。
醉) 3、局部麻醉:(主要用于骶管阻滞后麻醉不全以及身体状
况不适合做椎管内麻醉的)
全身麻醉:
是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并抑 制其功能,以使病人全身疼痛消失
的麻醉方法。
麻醉前护理评估:
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个人史、过去史、既 往手术麻醉史、用 药史、家族史
2、身体状况:局部、全身、辅助检查 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麻醉前护理:
麻醉前护理分为: 1心理护理 2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
绝大部分手术患者都认为手术和麻醉是件可怕的 事,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知识,担心手术医生、 麻醉医师的技术水平,害怕手术或麻醉意外,术 中疼痛等均会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 影响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手术室护士 术前应给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如麻醉方法、麻醉 后的感觉、麻醉体位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 认真解答患者的提问,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 患者获得安全感和相对稳定的心态,以最佳的心 理状态配合手术麻醉的实施。
护理应注意:
①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吸入物 ②注意病人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经常听诊
肺部,注意有无肺部啰音、潮气量降低、 气道阻力增高、心率增快和血压降低等下 呼吸道梗阻的症状,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医生并配合治疗 ③注意避免病人因变换体位而引起气管导管 扭折。

各种麻醉的基本原理

各种麻醉的基本原理

各种麻醉的基本原理麻醉是一种医学技术,通过使用各种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产生全身或局部失去感觉、疼痛或意识的状态。

麻醉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手术、疼痛管理以及其他医学操作过程中的病人镇静等。

不同类型的麻醉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式。

本文将介绍各种麻醉的基本原理。

一、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通过在特定局部区域应用药物,使该区域的神经末梢暂时失去感觉来实现疼痛控制的方法。

局部麻醉药物可以分为两类:表面麻醉药和浸润麻醉药。

表面麻醉药通常以乳膏或喷雾的形式涂抹在皮肤表面,通过局部作用阻断疼痛神经冲动的传导。

例如,利多卡因乳膏常用于皮肤上的切口缝合前。

而浸润麻醉是将麻醉药直接注射到需要麻醉的组织中,常用于局部麻醉手术,如拔牙、手术等。

常见的浸润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和普鲁卡因。

二、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应用药物使病人完全失去意识和疼痛感觉,进入无痛无感觉状态的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需要由麻醉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技术。

全身麻醉药物主要包括镇静药、诱导药、维持药和肌松药四类。

镇静药用于前期镇静和焦虑缓解;诱导药用于迅速诱导失去意识;维持药用于维持麻醉效果;肌松药用于肌肉松弛,便于手术操作。

常见的全身麻醉药物有丙泊酚、异丙酚、芬太尼等。

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是一种通过在患者的脊柱下方或外侧注射药物,使下半身或局部区域失去感觉和疼痛的麻醉方式。

这种麻醉方法常用于剖腹产、下肢手术和疼痛管理。

腰麻是将麻醉药注射到硬膜外腔,从而阻断感觉神经的传导。

常用的腰麻药物有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

硬膜外麻醉是通过在鞍区或腰椎间隙注射药物,实现神经传导的阻断。

硬膜外麻醉药物有布比卡因等。

四、静脉麻醉静脉麻醉是通过在患者静脉内输注麻醉药物,使其快速进入大脑,产生快速和短暂的麻醉效果。

这种麻醉方法常用于短时间的手术和疼痛管理。

静脉麻醉药物主要包括诱导药和维持药。

诱导药通常是快速起效的药物,如异丙酚。

维持药用于维持麻醉状态,如雷米芬太尼等。

基础麻醉与局部麻醉

基础麻醉与局部麻醉


二、优点:



病人神志清、对生理干扰小、并 发症少、操作简单、设备要求少、 安全有效、价格低。
缺点:
不适合于手术大、部位广、病情 重、不合作、年老体弱者及小儿。




三、常用的方法有:
表面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区域阻滞 神经阻滞
局 部 麻醉
四、局部麻醉的一般原则
1、一般由术者实施,应熟悉局麻药的药理性质及不良 反应,并有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 2、应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不能合作而又必须行局 麻者可在基础麻醉下施行 3、应询问病人对局麻药有无不良反应,选择适当的局 麻药及其浓度和剂量,至少两人核对 4、麻醉应完善,达到无痛,避免疼痛刺激引起的全身 反应 5、可适当应用镇静、镇痛药以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本节课主要介绍
●基础麻醉的适应症、操作原则及常用药物 ●常用局麻药的种类、性能、浓度、用法及不良反应 ●局部麻醉的一般原则、禁忌症、局部麻醉方法及应用
利多卡因起效快、弥散性能强
局部麻醉
理化性能和麻醉性 脂溶性
决定局麻药效能,脂溶性越高麻醉效能越强 。
布比卡因>罗哌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局 部 麻 醉
理化性能和麻醉性 蛋白结合率
布比卡因 95.6% 罗哌卡因 94% 丁卡因 75.6% 利多卡因 64.3% 普鲁卡因 5.8% 与作用时间有密切关系结合率越高作用时间越长




七、局麻药的化学结构和分类
局麻药的共同特点是由三个基本部分 组成,分别为芳香族环、胺基团和将二者 连接起来的中间链,中间链分为酯链和酰 胺链,根据中间链的不同将局麻药分为两 大类: 酯 类:普鲁卡因 、丁卡因 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

麻醉药及麻醉方法

麻醉药及麻醉方法

麻醉药及麻醉方法麻醉是在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用于使患者在手术或其他医疗过程中无痛或减轻疼痛。

麻醉药物的使用和麻醉方法的选择对手术结果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常见的麻醉药及麻醉方法,以帮助读者对麻醉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麻醉药物麻醉药物是用于引起麻醉效果的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别。

以下是目前常用的麻醉药物:1. 局部麻醉药:局部麻醉药主要用于表面手术或局部麻醉,通过阻断神经传导来减轻疼痛。

这些药物可以分为酯类和酰胺类两大类。

常用的酯类局部麻醉药有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而最常用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是利多卡因。

2. 全身麻醉药:全身麻醉药可以分为静脉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包括巴比妥类药物(如硫喷妥钠)、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咪达唑仑)以及苯咪喹啉类药物(如异丙酚)。

静脉麻醉药的作用快速、效果可控,并且适用于较短时间的手术。

吸入麻醉药主要是指气体形式的麻醉药物,如氧气、一氧化氮和氯仿。

吸入麻醉药的优点是可以快速达到麻醉效果,并且适用于长时间手术。

二、麻醉方法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麻醉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手术的性质、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

以下是常用的麻醉方法:1.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通过直接应用局部麻醉药物在手术区域产生麻木,从而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感。

局部麻醉方法适用于小型手术,如皮肤修复、探查等。

2. 腰麻和硬膜外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腰椎或硬膜外腔,以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

这种麻醉方法常用于剖腹产、盆腔手术等。

3. 静脉麻醉:静脉麻醉是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处于麻醉状态。

这种麻醉方法应用广泛,适用于多种手术。

4.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将患者气管插管后,通过给予吸入麻醉药物维持麻醉的效果。

这种麻醉方法适用于复杂手术和长时间手术。

总结麻醉药及麻醉方法是现代医学手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了解麻醉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各种麻醉方法的适用范围,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案。

部分麻醉与局部麻醉技术

部分麻醉与局部麻醉技术
解症状。
04
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操作前准备及消毒措施
操作前准备
了解患者病情、手术部位及麻醉方式,准备相关器械和药品,确保设备完好。
消毒措施
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对手术部位进行彻底消毒,避免感染风险。
注射技巧与剂量控制方法
注射技巧
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和进针角度,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确保药液准确注入目标 区域。
神经外科手术
对于神经外科手术,如脑肿瘤切除、脑血管手术等,局部麻醉能够 减少手术对全身的影响,降低手术风险。
泌尿外科手术
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如肾结石手术、前列腺手术等,部分麻醉或局部 麻醉能够确保手术在无痛状态下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
经验总结与启示
麻醉技术的选择应根据手术类型、患 者情况和医生经验进行综合考虑,以 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药物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根据手术部位和性质选择药物
01
不同手术部位和性质需要选择不同的局部麻醉药物,以达到最
佳麻醉效果。
注意药物剂量和浓度
02
使用局部麻醉药物时,应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浓度,避免过量
或浓度过高导致毒性反应。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03
使用局部麻醉药物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
良反应的发生。
新型局部麻醉药物研发动态
长效局部麻醉药物
研发持续时间更长、安全性更高的局部麻醉药物,减少麻醉药物 使用量和注射次数。
靶向性局部麻醉药物
研究具有靶向性的局部麻醉药物,实现精确麻醉,降低对周围组 织的损伤。
复合型局部麻醉药物
开发具有多种麻醉成分和辅助成分的复合型局部麻醉药物,提高 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技术进展

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规范

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规范

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规范基础麻醉麻醉前是病人进入类似睡眠状态,以利于其后的麻醉操作,这种麻醉前的处理称为基础麻醉。

基础麻醉与麻醉前用药的区别是,前者必须产生神志消失的效果,而后者则以不使病人神志消失为原则。

【适应证】1、需要手术而又难以合作的儿童。

2、精神非常紧张、不能自控的病人。

3、因各种原因而失去自控能力者。

【基本操作原则】1、基础麻醉必须有麻醉科医师实施,并进行麻醉记录。

2、基础麻醉可在病人进入手术室或手术室内进行。

3、主要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维持病人的呼吸和循环稳定。

4、在基础麻醉下进行其他有创性操作或麻醉操作时,应有麻醉医师观察病人。

【常用药物】氯胺酮3-5mg/kg,肌内注射。

用于儿童。

咪达唑仑常用于成人,0.07-0.15mg/kg,肌内注射。

如进入手术室,0.01-0.03 mg/kg,静脉注射。

局部麻醉一、局部麻醉的一般原则1、局部麻醉一般由手术者实施。

因此,术者应熟悉所用局麻药的药理性质和不良反应,应具有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

2、麻醉前病人应禁食8h、禁饮4h以上。

对于不能合作而又必须行局部麻醉者,可在基础麻醉下施行。

3、麻醉前应询问病人对局麻药有无不良反应,并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局麻药及其浓度和用量。

用药前应经至少有两人对药物名称和浓度进行核对。

4、麻醉应完善,完全阻滞疼痛传导径路以达到无痛和避免刺激引起的全身反应。

5、麻醉前或麻醉期间可适当应用镇静、镇痛药,以降低大脑皮质的兴奋性。

二、局部麻醉方法和临床应用(一)表面麻醉局麻药直接粘膜接触后,穿透黏膜作用与神经末梢而产生局部麻醉作用。

【适应证】眼、耳鼻喉、气道等部位黏膜麻醉。

不同部位选择不同药物浓度,如:角膜选用低浓度的药物。

【给药方法】用喷雾器喷于黏膜表面;以棉球涂抹在黏膜表面;以棉球或纱条填充。

为达到完善的麻醉作用,需多次给药,一般2-3次,每次间隔5分钟。

2﹪-4﹪利多卡因,1﹪-2﹪丁卡因。

【不良反应】局麻药毒性反应、局部组织刺激、过敏反应等。

外科护理学——麻醉病人护理重点、考点整理

外科护理学——麻醉病人护理重点、考点整理

外科护理学——麻醉病人护理重点、考点整理1、麻醉的分类:①局部麻醉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神经丛阻滞麻醉(颈丛阻滞、臂丛阻滞)、椎管内阻滞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②全身麻醉有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复合麻醉。

2、全身麻醉: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并抑制其功能,使病人全身疼痛消失的麻醉方法。

*目的:是尽快缩短诱导期,使病人平稳进入麻醉状态。

*气管内插管的拔管条件:①意识和肌力恢复,病人可根据指令作睁眼、张口、伸舌、握手等动作,上肢抬高时间达到10秒以上;②自主呼吸良好,无呼吸困难,潮气量>5ml/kg,肺活量>15ml/kg,呼吸频率维持在15次/分钟左右;PaCO2<6kPa (45mmHg);吸空气状态下PaO2>8kPa(60mmHg);吸纯氧状态下PaO2>40kPa(300mmHg);③咽喉反射恢复;④鼻腔、口腔、气管内无分泌物。

*(必考)常见并发症:(1)反流与误吸:头低脚高,头偏向一侧;防窒息:成人择期手术前禁食8~12小时、禁饮4小时;小儿择期手术前禁食(奶)4~8小时、禁水2~3小时;(2)呼吸道梗阻:①上呼吸道梗阻: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表现为不完全梗阻时呼吸困难并有鼾声;完全梗阻时有鼻翼扇动和三凹征;②下呼吸道梗阻:轻度无明显症状,仅在肺部听到啰音。

(3)低氧血症:当病人吸入空气时,其SpO2<90%、PaO2<8kPa (60mmHg)或吸入纯氧时,PaO2<12kPa(90mmHg)即为低氧血症。

监测血气分析:SpO2和PaO2;(4)低血压:收缩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30%或绝对值<80mmHg时,即为低血压。

(5)高血压:最常见,麻醉期间舒张压高于100mmHg或收缩压高于基础值的30%;(6)心跳骤停:最严重。

3、椎管内麻醉:将局麻药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隙或硬脊膜外腔,从而使部分脊神经传导功能发生可逆性阻滞的麻醉方法。

麻醉学ppt课件

麻醉学ppt课件

32
LOGO
局麻药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毒性反应处理 关键在于预防 发生后立即停药 轻度:安定0.1mg/kgIV;抽搐:硫喷妥钠1~2mg/kg或琥珀 胆碱1mg/kgIV;升压药、抗胆碱药、心肺复苏
33
LOGO
局麻药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罕见 酯类较多:荨麻疹、咽喉水肿、支气管痉挛、低血压、血 管神经水肿 立即抢救:肾上腺素0.2~0.5mgIV,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 药 预防:过敏试验
43
LOGO
硬膜外阻滞
硬膜外穿刺术 黄韧带:阻力消失法、毛细管负压法 间隙选择、导管置入 常用药物 麻醉平面调节 • 局麻药容积 • 穿刺间隙、导管方向 • 注药方式 • 病人体质
44
LOGO
硬膜外阻滞
并发症 术中:全脊椎麻醉、局麻药毒性反应、低血压、呼吸抑制、 恶心呕吐 术后: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脓肿、脊髓前动脉 综合征 适应证 腹部及以下的手术,包括泌尿、妇产科及下肢手术 禁忌证 凝血机制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休克、感染、败血症、 脊柱外伤或结核、急性心力衰竭或冠心病发作
49
LOGO
麻醉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一、监测 心电、血压、脉搏、呼吸频率、SpO2、体温、吸氧 神志、感觉、运动恢复情况 二、全麻清醒延迟处理 全麻药残余作用 麻醉过深 病人病理生理改变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50
LOGO
麻醉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四、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低血压:低血容量、静脉回流障碍、血管张力低 高血压:疼痛、尿潴留、低氧血症、颅内压升高、术 前停用抗高血压药 五、恶心呕吐处理
4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麻醉与局部麻醉
---------------------------------------------------------------最新资料推荐------------------------------------------------------ 基础麻醉与局部麻醉
基础麻醉与局部麻醉
1/ 47
麻醉方法的分类麻醉方法简单分类如下:1、全身麻醉吸入全身麻醉静脉全身麻醉2、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3、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硬脊膜外腔阻滞(硬膜外麻醉)骶管麻醉(骶麻)腰硬联合麻醉4、复合麻醉 5、基础麻醉
---------------------------------------------------------------最新资料推荐------------------------------------------------------ 基础麻醉重点掌握基础麻醉的:概念适应症基本操作原则常用药物基础麻醉的目的主要在消除病人的精神创伤
3/ 47
基一、概念础麻醉麻醉前使病人神志消失进入类似睡眠状态,以利于其后的麻醉操作,这种麻醉前的处理称为基础麻醉。

基础麻醉与麻醉前用药的区别:前者—必须产生神志消失的效果后者—则不使病人神志消失为原则
---------------------------------------------------------------最新资料推荐------------------------------------------------------ 基二、适应症础麻醉1、需要手术而又不合作的儿童 2、精神非常紧张、不能自控的病人 3、因各种原因而失去自控能力者
5/ 47
基础麻醉三、基本操作原则1、基础麻醉必须由麻醉医师实施,并有麻醉记录 2、基础麻醉可在病人进入手术室前或在手术室内进行
3、注药后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维持病人的呼吸和循环稳定
4、在基础麻醉下进行其他有创操作时,应有麻醉科医师观察病人
---------------------------------------------------------------最新资料推荐------------------------------------------------------ 基础麻醉四、常用药物硫喷妥钠基础麻醉—3个月至6岁以下儿童有助于消除病儿的精神创伤使局部麻醉、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能成功的用于小儿手术氯胺酮既可作基础麻醉,又可产生全麻
7/ 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