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之安徽省解析3篇
安徽地理——精选推荐

安徽地理⼀、安徽省⾃然地理总体特征(⼀)安徽省的位置特征1、经纬度位置:安徽地跨115°54′E—119°37′E,29°41′N—34°38′N。
⼤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2:相邻位置:安徽东邻江苏、浙江、北接⼭东,西连河南、湖北,南毗江西。
3:区位特征:安徽省位于东部季风区,中部经济地带,华东腹地,接北联南,承东启西。
⽆论⾃然地理还是区域地理都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候特征安徽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地处29°41′N—34°38′N,⼤部分地区年均温14—17℃;由于东距海洋较近,⼤部分地区年均降⽔量在800—1700mm;由于重要地理分界线“淮河”从北部通过,因此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候,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候。
在中国⽓候⼤背景下,除具有⾬热同期、⼤陆性季风⽓候显著的特征外,还因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都适中,具有⽓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过渡性明显的特点。
(三)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安徽地形多样,平原(占44.7%)、⼭地(占27.8%)、丘陵(占27.5%)兼备。
2、主要地形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长江沿岸平原、⼤别⼭区(主峰⽩马尖海拔1774m)、皖南⼭区(主峰莲花峰海拔1873m,全省最⾼点)。
(四)、河流、湖泊特征1、长江:长江下游⾃西南向东北斜贯安徽中南部,长401⽶,号称“⼋百⾥皖江”,流域⾯积6.6万平⽅千⽶,占全省总⾯积47.5%。
长江流域⽔系发达,⽀流、湖泊多,⽔⽹密度⾼,航运意义⼤。
较⼤⽀流有皖河、青⼷江,较⼤的湖泊有龙感湖、武昌湖、泊湖等。
2、淮河: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区,流经安徽北部过江苏洪泽湖⼊江⼊海,安徽段长270千⽶,流域⾯积6.7万平⽅千⽶,占全省总⾯积48%。
流域内⽔系发达、⽀流众多,较⼤⽀流有浍河、涡河、西淝河、颍河、淠河、史河等,北岸⽀流⽐南岸多⽽长,为不对称⽔系。
高一地理知识点大全安徽

高一地理知识点大全安徽安徽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东部。
它有着丰富的地理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特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安徽地理的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9°41'04''至34°38'38'',东经114°54'45''至119°37'50''之间。
它与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和河南等省份相邻。
二、地形地貌:安徽省地势复杂,地形地貌多样。
北部是淮河平原,中部是巢湖和大别山,南部是皖江和南岳山。
整个省份地势起伏,山丘、平原和河流相互交错。
1. 淮河平原:淮河平原是安徽省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
这个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
淮河平原的主要农产品有稻谷、小麦、玉米、棉花等。
2. 巢湖:巢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也是安徽省的重要湖泊。
巢湖周围地势较低,湖水丰富,湖泊景色优美。
巢湖周边的土地适宜发展渔业和农业。
3. 大别山:大别山是安徽省的一条山脉,也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
大别山地势险峻,山脉纵横交错。
这里的森林资源丰富,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绿色发展。
4. 皖江:皖江是安徽省的一条重要河流,流经省会合肥市。
它是长江的支流之一,河水丰富,对安徽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气候特点:安徽省气候温和多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有所差异。
1. 北部地区:北部地区由于靠近淮河和黄河,夏季多雨,冬季干燥,气温较高。
年平均气温在14°C左右。
2. 南部地区:南部地区受到大别山和江淮河谷的影响,气候湿润,四季分明。
夏季较炎热,冬季较寒冷。
年平均气温在16°C左右。
四、资源状况:安徽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1. 自然资源:安徽省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包括煤炭、铁矿石、铜、锌、硅石等。
此外,森林、水力、风力等能源资源也很丰富。
安徽省综合分析范文

安徽省综合分析范文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之一、下面对安徽省进行综合分析。
首先,安徽省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安徽历史悠久,有着众多的历史名人和历史遗迹。
比如,合肥的庐山、黄山等自然景区以及徽派建筑和民间工艺等都是安徽省的特色文化。
此外,安徽省还是黄帝、伏羲等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其次,安徽省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安徽省位于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接处,地势起伏,地形复杂。
这使得安徽省拥有了大片的山地、丘陵、平原和水域。
安徽省是中国三大名山之一的黄山所在地,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区之一、此外,安徽省还有大型湖泊如巢湖和洪泽湖等,是重要的淡水资源和生态系统。
再次,安徽省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
安徽省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铜等矿产资源。
安徽省的制造业、建筑业、农业等经济部门发达,特别是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和科教中心,拥有完善的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资源,吸引了众多的投资和人才。
此外,安徽省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提升。
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日益完善,为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同时,安徽省还积极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和农村道路建设力度,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
然而,安徽省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安徽省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安徽省的工业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
其次,安徽省的城乡发展不平衡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快速增加,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压力较大。
另外,安徽省的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
综上所述,安徽省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较为迅速的经济发展。
但是,安徽省也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及教育和医疗水平不高等问题。
安徽省作文模板

安徽省作文模板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域。
安徽省地处中国东部,东临江苏、浙江两省,南接福建、江西两省,西邻湖北、河南两省,北靠山东省。
安徽省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安徽省的一些基本情况和特色。
一、地理位置。
安徽省地处中国东部,地理位置优越。
安徽省地处中国东部,东临江苏、浙江两省,南接福建、江西两省,西邻湖北、河南两省,北靠山东省。
安徽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二、自然地理。
安徽省地形多样,自然资源丰富。
安徽省地形多样,有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和皖南山区等地貌类型。
安徽省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铁矿、铜矿等矿产资源,还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森林资源。
三、历史文化。
安徽省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省。
安徽省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地方,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安徽省有着众多的历史名胜古迹,如黄山、九华山、庐山等风景名胜区,还有敦煌石窟、云冈石窟等著名的文化遗址。
四、特色产业。
安徽省有着丰富的特色产业。
安徽省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如稻谷、小麦、棉花、茶叶等农作物,还有着丰富的畜牧业资源,如猪、牛、羊等畜禽养殖业。
此外,安徽省还有着发达的制造业和建筑业,如钢铁、化工、建材等产业。
五、风土人情。
安徽省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
安徽省有着独特的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如皖剧、徽派建筑、徽菜等地方特色。
安徽省的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好客,善于创新,有着独特的民风民俗。
六、发展前景。
安徽省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安徽省地处中国东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
安徽省将继续加大对经济建设、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总之,安徽省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地处中国东部,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安徽省的人民一定能够在建设美丽家园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我的家乡安徽地理位置作文

我的家乡安徽地理位置作文安徽,这两个字一提起来,我的心里就涌起一股亲切劲儿。
安徽,地处华东地区,东边紧挨着江苏和浙江,西边靠着河南和湖北,南边是江西,北边则是山东。
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就像是一颗镶嵌在中华大地上的明珠,散发着自己独特的光芒。
说起安徽的地理位置,那可真是有说不完的话。
就拿淮河来说吧,它从安徽中间穿过,把安徽分成了淮河以北和淮河以南两个部分。
淮河以北,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那里土地肥沃,种啥长啥。
春天的时候,田野里绿油油的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到了秋天,金黄色的麦浪此起彼伏,那丰收的景象让人看了心里都乐开了花。
农民伯伯们在田地里忙碌着,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他们用粗糙的双手收获着辛勤劳作的成果。
淮河以南呢,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山峦起伏,河流纵横。
皖南的山区,山峰峻峭,云雾缭绕。
我曾经去过一次黄山,那景色真是美得让人窒息。
站在山脚下,抬头望去,山峰直插云霄,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仿佛是大自然用最浓郁的绿色颜料画出来的。
沿着山路往上爬,每走一步都能看到不同的风景。
有时候是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有时候是清澈见底的溪流,溪水潺潺流淌,发出悦耳的声音,让人忍不住想去捧一把水洗洗脸。
爬到山顶的时候,看着脚下的云海翻腾,远处的山峰在云海中若隐若现,真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安徽还紧邻长江。
长江在安徽境内流淌了好长一段距离,给安徽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和便利的交通。
江边的城市,如芜湖、马鞍山,依靠着长江的优势,发展得越来越好。
我记得有一次去芜湖,看到江边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货轮、游轮、渔船,各种各样的都有。
江面上波光粼粼,阳光洒在上面,就像无数颗金子在闪烁。
江边还有很多人在钓鱼,他们悠闲地坐在那里,眼睛紧紧盯着水面,等待着鱼儿上钩。
远处的江岸上,是一排排高大的工厂和仓库,显示出这座城市的繁荣和活力。
安徽的地理位置还造就了丰富多样的气候。
北部冬天的时候,会下起纷纷扬扬的大雪,整个世界都变得银装素裹。
安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的介绍

安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的介绍《安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篇一嘿,朋友,今天咱就唠唠安徽这个地方。
安徽啊,那地理环境可真是相当丰富多样,就像一个超级大的地理宝藏盒。
先说说自然地理环境吧。
安徽有大片的山脉,像皖南山区那可是相当有名。
山脉连绵起伏,就像大地皱起的眉头。
黄山,那可是安徽的招牌名山。
我去黄山的时候,真的是被震撼到了。
那山峰啊,尖尖的,直插云霄,就像一个个巨人站在那里守卫着这片土地。
云雾缭绕在山峰之间,有时候感觉自己就像走进了仙境,那些云雾像是白色的丝绸在山间飘舞。
山上的松树也很奇特,歪歪扭扭地长在悬崖峭壁上,就像一个个倔强的老头儿,不肯离开自己的地盘。
再看看安徽的水。
长江和淮河这两大水系贯穿安徽,就像两条大动脉,给安徽带来了生机。
巢湖也是个好地方,湖水清澈的时候,能看到湖底的水草在水中摇曳,就像绿色的精灵在跳舞。
我有一次在巢湖边上,看到渔民们在捕鱼,那画面可美了。
清晨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的,渔民们熟练地撒网,我就想啊,这巢湖可真是养活了不少人呢。
安徽的人文地理特征也是杠杠的。
徽派建筑那可是一绝。
白墙黑瓦,马头墙高高地立着,远远看去就像一幅水墨画。
我去过宏村,那里的建筑保留得特别好。
走进村子,就像走进了历史。
小巷子弯弯曲曲的,地上的石板路都被磨得光溜溜的,也许是几百年的脚步踩踏的结果吧。
徽派建筑的木雕、石雕、砖雕那是相当精美。
我看到一扇门上的木雕,刻的是各种神话故事里的人物,栩栩如生,就像要从门上走下来一样。
安徽的文化底蕴也很深厚。
黄梅戏,那可是全国闻名的戏曲。
我奶奶就特别喜欢黄梅戏,我小时候也跟着听了不少。
那婉转的唱腔,就像山间的溪流一样,潺潺地流进人的心里。
什么《天仙配》啦,《女驸马》啦,故事都特别有意思。
不过呢,安徽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比如说,山区的一些地方交通不是很方便,这可能就限制了当地的发展。
但是呢,随着现在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也许这些问题会慢慢得到解决。
安徽地理知识讲解

安徽地理知识讲解安徽,那可是个特别的地方,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大盒子,一打开就有各种各样的惊喜。
安徽的地理位置很有趣,它在咱中国的华东地区。
这就好比是一群小伙伴中的一员,位置刚刚好。
安徽东边靠着江苏和浙江呢,这就像一个孩子靠着两个比较富有的兄长,多少会受到些影响。
江苏和浙江经济比较发达,安徽和它们相邻,就像在大树旁边的小树,也能沾点光,有不少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安徽的地形就像一个丰富的拼图。
皖南有很多山,那些山啊,连绵起伏,像巨龙一样盘踞在那儿。
黄山就特别出名,它的山峰就像一个个尖尖的竹笋,直插云霄。
云雾在山间缭绕,就像给山穿上了一层薄纱。
山上的松树更是奇特,歪歪扭扭的,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在做着奇怪的姿势。
这皖南的山不仅风景美,还孕育了独特的文化。
山里的人家,就像住在世外桃源一样,过着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生活。
相比之下,皖北就比较平坦了,大片大片的平原,像一块巨大的绿色毯子铺在地上。
在这片平原上种满了庄稼,小麦、玉米之类的,到了收获的季节,那真是一片金黄的海洋,风一吹,麦浪滚滚,就像金色的波浪在跳舞。
这皖北的平原就像一个老实憨厚的大汉,虽然没有山那么秀丽,但是充满了朴实和力量。
安徽的河流也不少呢。
淮河从安徽中部穿过,就像一条腰带系在安徽的身上。
淮河以北和淮河以南的气候、文化还有些不同呢。
淮河以北的地方,到了冬天比较冷,就像进入了一个大冰柜,人们都穿上厚厚的棉衣。
淮河以南呢,相对就温和一些,就像在温室里一样。
长江也流经安徽的南部,长江那可是一条巨龙啊,它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也带来了繁荣的水运。
沿着长江的城市,就像一颗颗明珠,在江边闪闪发光。
说到安徽的文化,那也是多姿多彩的。
徽文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
徽派建筑那可是一绝,白墙黑瓦,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那些房子的马头墙,高高地翘起来,像一个个骄傲的将军在站岗。
走进古徽州的村落,就像走进了历史的长河。
古街上的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发亮,每一块石板都像是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安徽省综合分析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分析与总结
立足两个加快 夯实两个基础 着力三个抓手 放大两个效应 强化四个保障
既要加快发展,也要加快转型
三化同步(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和人才教育
抓好皖江示范区、自主创新试验点以及皖北振兴三大 战略平台的推进
把安徽与央企和全国知名民企的合作进一步推向 深入,着力形成央企民企双力驱动格局
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数量少、经济总量小。 2007年安徽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总量不到 2%;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 品和技术不多,尤其是中小企业差距较大;重大装备制 造和成套能力弱,高技术产品少,一般性低端产品多, 围绕重点产品的配套能力不足,商用车、工程机械发展 的配套动力发展滞后;产业外向度低,2007年安徽装备 制造业出口产品交货值率为9.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 个百分点;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原有的优势小行业中 ,农业机械仍呈下滑趋势;安徽装备制造业与省内有关 产业依存度不高,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合协作不够紧密, 为能源、冶金、石化等领域的服务能力不强。
平板玻璃1054万重量箱,比2005年增加546万重量箱; 玻璃深加工产品804万m2,比2005年增加350万m2; 陶瓷砖3087万m2,比2005年增加2676万m2;化学建 材产量居全国前列,其中PVC型材66万吨,PVC管材 5.7万吨。吨水泥熟料标准煤耗:机立窑平均为120 Kg/t, 新型干法旋窑平均为109Kg/t,分别比2005年下降15 Kg/t和8 Kg/t;吨水泥综合电耗:机立窑平均为 80 Kwh, 新型干法窑平均为105 Kwh,分别比2005年下降5 Kwh 和9 Kwh;水泥粉磨站综合电耗48 Kwh,比2005年下 降7Kwh。全行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 5.0 吨标准煤, 比2005年下降0.4吨标准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理之安徽省解析3篇
初中地理知识点:安徽省的旅游与生态环境
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
后因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成仙,唐玄宗信奉道教,故于天宝六年改为“黄山”。
明朝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次登临黄山,赞叹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
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有人评黄山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秀”。
并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1982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6年黄山被评选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且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风景区;1990年12月黄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一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3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安徽省的旅游与生态环境:
1、丰富的旅游资源: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2、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亳州、寿县、歙(shè)县、安庆;
3、名山:九华山、齐云山、天柱山、琅琊山。
4、环境问题:水污染、酸雨、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5、“生态省”建设:2023年确立“生态省”建设战略。
初中地理知识点:安徽省的工业、交通与城市
合肥:
合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省会,因淝、施二水交汇而得名,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交通中心,合肥位于安徽省正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
安徽省的工业、交通与城市的知识扩展
1、矿产:煤(淮南、淮北)、铁(马鞍山)、铜(铜陵)、硫和明矾石。
2、工业:淮南、淮北煤炭工业基地,铜陵、马鞍山冶金工业中心。
目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推进阶段,汽车等工业发展迅速。
3、对接“长三角”的综合交通体系:铁路是主体,主要有南北向的京沪线、京九线-阜淮线-淮南线-皖赣线、合九铁路(合肥-九江),东西向的陇海线、宁铜线、宁西线(南京-西安)。
公路运输是主要方式,合肥是公路总枢纽,芜湖、蚌埠、阜阳、安庆是区域中心。
内河航运:长江、淮河、巢湖地位重要,芜湖、蚌埠是重要港口,④合肥(骆岗机场、在建新桥机场)、黄山是国家一类空港口岸。
4、“一点两线”的城市格局: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以皖江沿线“马芜铜宜”为重点的城市群,以淮河沿线“两淮以蚌”为重点的城市群。
5、省会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是安徽省最大的城市,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未来将建成现代化滨湖大城市
安徽省的工业、交通与城市的知识点拨
安徽省的工业、交通与城市:
1、矿产:煤(淮南、淮北)、铁(马鞍山)、铜(铜陵)、硫和明矾石。
2、工业:淮南、淮北煤炭工业基地,铜陵、马鞍山冶金工业中心。
目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推进阶段,汽车等工业发展迅速。
3、交通:对接“长三角”的综合交通体系主要有南北向的京沪线、京九线-阜淮线-淮南线-皖赣线、合九铁路(合肥-九江),东西向的陇海线、宁铜线、宁西线(南京-西安)。
枢纽,芜湖、蚌埠、阜阳、安庆是区域中心。
4、内河航运:长江、淮河、巢湖地位重要,芜湖、蚌埠是重要港口,合肥(骆岗机场、在建新桥机场)、黄山是国家一类空港口岸。
5、“一点两线”的城市格局: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以皖江沿线“马芜铜宜”为重点的城市群,以淮河沿线“两淮以蚌”为重点的城市群。
6、省会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是安徽省最大的城市,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未来将建成现代化滨湖大城市
初中地理知识点:安徽省的位置、行政区划与人口
安徽省的位置、行政区划与人口的知识扩展
1、地理位置:安徽省位于我国东南部,面积为13.96万平方千米。
安徽省与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六省相邻。
从纬度位置看,地跨暖温带、亚热带,自然条件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从海陆位置看,属于内陆省份,但距海不远,降水较为丰富,利于农林牧渔各业发展;从经济地理位置看,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紧密相连,是其重要经济腹地和物流的天然桥梁;我省地跨长江、淮河、钱塘江三大流域,境内有陇海线、京沪线、京九线等多条铁路干线穿过,水陆交通便利。
2、行政区划:安徽省简称“皖”,淮河以北为皖北,淮河与长江之间为皖中,长江以南为皖南。
辖17个地级市,105个县区。
合肥市与淮南市、滁州市、巢湖市、六安市四市相邻。
3、人口大省:安徽全省6500余万人,居全国第8位,是全国主要的劳务输出省区之一。
安徽省位置、行政区划与人口:
1、地理位置: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南部,面积为13.96万平方千米。
安徽省与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六省相邻。
从纬度位置看,地跨暖温带、亚热带,自然条件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从海陆位置看,属于内陆省份,但距海不远,降水较为丰富,利于农林牧渔各业发展;从经济地理位置看,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紧密相连,是其重要经济腹地和物流的天然桥梁;我省地跨长江、淮河、钱塘江三大流域,境内有陇海线、京沪线、京九线等多条铁路干线穿过,水陆交通便利。
2、行政区划:
安徽省简称“皖”,淮河以北为皖北,淮河与长江之间为皖中,长江以南为皖南。
辖17个地级市,105个县区。
合肥市与淮南市、滁州市、巢湖市、六安市四市相邻。
3、人口大省:
安徽全省6500余万人,居全国第8位,是全国主要的劳务输出省区之一。
中国地理之安徽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