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380A型动车组-驾驶设施讲义
CRH380型动车组

CRH380型动车组(1)CRH380A型动车组编组及平面布置。
①编组结构。
CRH380A型动车组采用8辆编组,6动2拖,设有二等/特等座车、一等座车、一等/特等座车、二等座车、二等座车/餐车。
CRH380AL型动车组采用16辆编组,14动2拖,设有一等商务座车、一等座车、二等座车、二等座车/餐车及商务车(仅6041~6070列设商务车)。
②平面布置。
CRH380A型动车组的全列定员为494人。
其中,一等座车座椅采用“2+2”布置,中间为走廊,定员89人;二等座车座椅采用“2+3”布置,中间为走廊,定员387人;3号车为带包间的一等座车,包间定员为6人;带观光座的二等座车定员12人。
CRH380AL型动车组的第一阶段全列定员为1 066人。
其中,一等座车座椅采用“2+2”布置,中间为走廊,定员162人;二等座车座椅采用“2+3”布置,中间为走廊,定员838人;观光区商务座椅采用“1+1”布置,3号商务车商务座椅采用“2+1”布置,中间为走廊,定员28人(含观光区);餐车定员38人。
CRH380AL型动车组的第二阶段全列定员为1 099人。
其中,一等座车座椅采用“2+2”布置,中间为走廊,定员118人;二等座车座椅采用“2+3”布置,中间为走廊,定员923人;观光区商务座椅采用“1+1”布置,头车一等商务车商务座椅采用“2+1”布置,中间为走廊,定员20人(含观光区);餐车定员38人。
(2)CRH380B型动车组编组及平面布置。
①动车组编组。
CRH380B系列动车组包括长、短两种车型,分别为CRH380B型和CRH380BL型。
CRH380B型动车组采用8辆编组,4动4拖,设有二等座车/观光车、一等座车/包间车、一等座车、二等座车、二等座车/餐车。
CRH380BL 型动车组采用16辆编组,8动8拖,设有观光车、一等座车、VIP车、二等座车、餐车。
②动车组平面布置。
CRH380B型动车组的全车定员为490人。
CRH380A型动车组-司机室讲义

CRH380A型动车组-司机室讲义司机室布置在CRH380A型时速350公里速度级动车组(非高寒)两端的头车上,是司机对动车组的主要操纵平台。
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司机根据线路信号状态和周边情况,通过对司机室内相关设备的相应操作,完成动车组牵引、制动控制,同时控制全列动车组的空调、车门和广播等设备。
7.1概述司机室设计为单人驾驶模式,司机操纵台在中央。
司机室的设计遵行UIC 651标准,符合现代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原则。
7.1.1司机室的主要功能●在每列编组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司机室,由前端司机室实施动车组控制,另一个非工作的司机室则可用作乘务员室。
两个司机室具有相同的结构与功能。
●司机室布置了动车的主要操控设备,对全车进行牵引、制动控制,同时控制全动车组的空调、车门和广播等设备,检测动车组运行信息并进行故障诊断,保证动车组高速、准时、安全运行。
●司机室的设计,除了保证正常的功能性要求,还要尽可能地使整个司机室显得整洁、美观、平整、明快、舒适。
7.1.2司机室特点7.1.2.1司机操作空间司机室安装设备较多、设备结构复杂。
为了拓展可利用空间,将气密隔墙至操纵台的空间设计为设备舱,安装布置了一些不常操作的设备,如司机室空调相关设备、气压开关、救援电源变换装置等。
为了方便操作,而且也是为了能扩大司机放脚周围的面积,司机控制器采用小型化设计。
操作手柄轴带动凸轮旋转,接通相应的触点,使对应的档位线加压,向TCMS中央控制装置输出控制信号。
为了方便不同的人对列车进行操控,采用高度及前后位置可调整的司机座椅,司机座椅设在司机室中间靠近操纵台的位置。
为了使整个司机室显得更加宽敞明亮,司机室电气柜全部采用矮柜结构,分布在操纵台的左右两侧。
7.1.2.2视野新一代动车组司机室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司机视野的开阔性;前窗坐姿视野符合UIC651标准要求,保证了司机视线开阔,具体分析见图7.1.2-1。
图7.1.2-1 司机室前方视野分析按照UIC561要求,司机坐姿驾驶时,高度方向可以观察到车钩前15m地面信号及车钩前10m距地面6.3m高的信号;水平方向可以观测到左右2.5m的信号。
CRH380A型动车组-前照灯

CRH380A型动车组-前照灯7.1前照灯司机前窗玻璃下方左右两侧布置有前照灯和标志灯,车辆在起动状态时,前照灯就会自动打开。
制动手柄解锁侧车头点亮,反向车头为红色标志灯。
两侧操纵台的制动手柄都未开锁的场合,两侧都为红色标志灯。
前照灯布置如图7.2-1所示。
前照灯图7.2-1 头灯布置图7.1.1前照灯基本性能参数(1)电气参数:工作电压:DC77V~DC137.5V前照灯功率:远光工况:4×35W;近光工况:2×35W;尾灯工况:2×15W 瞬间启动功率:远光工况<4×150W;近光工况<2×150W(2)启动性能额定电压范围内,前照灯冷态点燃时间应≤1s, 热态点燃时间应≤3s;从远光工况至近光工况所需时间≤6s。
(3)抗震动冲击性能在动车组正常运行情况下,前照灯持续在相对于机车垂、横、纵三向频率为(1~50)Hz、加速度为3m/s2的正弦振动以及短时间出现的加速度为10m/s2的正弦振动下,能以正常和减光两种工况正常工作,无共振和机械损伤及紧固件松动。
(4)光照性能在环境照度≤0.1 lx,前照灯远光工况下,距前照灯发光点450m位置处最亮点光照度≥2.5 lx。
(5)标志灯的光电参数和颜色符合TB/T2878-1998要求。
(6)在任何情况下,前照灯的光线不得影响信号灯及信号标志灯的色光质量,不得干扰动车驾驶员对各种行车信号灯的正确辨认。
(7)在正常工作环境条件下,前照标识灯带电部位与金属壳体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Ω。
(8)前照灯灯体外框内外表面均进行光滑平整处理,材料强度满足EN 12663标准中的冲击加速度要求,耐温106℃。
使用寿命为30年。
灯体材料具有阻燃性,满足BS6853:1999标准的Ia相应等级中的规定。
灯体材料不含卤族元素,也不含磷、镉等有害物质,甲醛释放量应符合GB18580-2001标准。
(9)前照灯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满足耐高温的要求,既要满足照度透光的要求,也要满足前照灯灯泡使用时发光和发热的温度要求,并应充分考虑灯体散热的问题,灯体的壳体最高温度不超过60℃,保证前照灯正常照明的长期使用。
高速铁路动车组-CRH380A型动车组车内设备(一)

体
检
修
车内门上部的气阀
手动隔离锁
项目二、动车组车体及车内设备维护与检修
外端门
任 务 一
车
体
检
外端门
拉手
修
项目二、动车组车体及车内设备维护与检修
内端门
任 务 一 车 体 检 修
项目二、动车组车体及车内设备维护与检修
小间门
任 务 一
车 体 检 乘务员室门 修
配电室拉门
厨房拉门
卫生间拉门
项目二、动车组车体及车内设备维护与检修
任
务 一
任务二 CRH380A型动车组车内设备
车 体 检 修
项目二、动车组车体及车内设备维护与检修
车窗
任 务 一
车
客室车窗
体
检
修
紧急逃生窗
司机室前窗
项目二、动车组车体及车内设备维护与检修
车门
任 务 一
车
侧拉门
体
检
修
外内端门
内端门 小间门
项目二、动车组车体及车内设备维护与检修
侧拉门
任 务 一 车 体 检 修
1—门板组件;2—排水部件;3—复位弹簧装置;4—隔离锁 ;5—驱动装置;
6—气压液压转换装置;7—压紧装置
项目二、动车组车体及车内设备维护与检修
任
务
关闭侧拉
一
门
显示灯熄 灭
驾驶台关门显 示灯亮起
开车
车 体 检 修
项目二、动车组车体及车内设备维护与检修
任 务 一
车
客室车窗
任 务 一
车
车窗
项目二、动车组车体及车内设备维护与检修
紧急逃生窗
任 务 一 车 体 检 修
CRH380A型动车组-电务车载设备讲义

1电务车载1.1组成及原理电务车载系统系统包括A TP系统及CIR系统。
1.2设备布置ATP系统及CIR系统显示器及操作界面位于司机室操纵台,主机分布在头车的A TP 配电柜内,相应的通讯天线分布在车下和车顶,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车辆的轴端。
1.3主要部件结构及功能1.3.1ATPATP系统为列车自动防护系统,根据地面(应答器、BRC)提供数据,实施控制列车时速,防止列车运行时冒进、超速等,对列车当前定位、速度进行控制,进行安全行车许可。
ATP系统由A TP主机、GSM-R天线、BTM主机、BTM天线、TCR天线、速度传感器、DMI显示器等组成。
1.3.1.1D MI显示器对于300S设备,司机主要通过对人机界面(以下均称DMI)的操作来实现对列车的控制。
DMI的整体主要包括主显示区、可扩展功能键区和固定功能键区。
DMI的主界面使用图形化的方式显示由车载设备主机发送来的数据。
显示界面被划分为A ~ F六个区域,A区显示距离监控信息,B区显示速度信息,C区显示辅助驾驶信息,D区显示计划信息,E区显示监控信息,F区显示功能键信息,如图16-1所示,该图仅用于说明各个显示区的显示内容和位置,数据显示不具备逻辑性。
图16-1主显示的分区显示详细的显示界面区域划分如图16-2所示,标有白色的区域为保留区域。
目标距离ATP 状态机控/络状态状态图 16-2DMI 基础界面显示区域划分1.3.1.2 速度传感器300T 、300S 型A TP 速度传感器采用霍尔型,安装结构与要求相同,主要参数: 测速范围:0~20KHz测速齿轮:模数=2.5,齿数72,材料为导磁低碳钢 安装间隙:0.3~1.5mm, 建议1.0mm相位差: 在齿轮如图旋转时,1 通道超前2 通道90±30° 输出阻抗:<50Ω300T 型A TP 速度传感器为2个,300S 型A TP 速度传感器为3个;1.3.1.3 GSM-R 天线安装图纸如下图 16-3 DMI GSM-R 天线安装图要求天线的反射面需要大于500×500mm ,GSM-R 天线要求天线接地,380A/AL 动车组采用平顶式安装,以车顶作为反射面。
CRH380动车组培训资料-司机室

车
车
辅
内
外
助
布
布
设
置
置
备
操 纵 台
左 控 制 柜
右 控 制 柜
司 机 座 椅
窗 系 统
司 机 室 间 壁
内 部 照 明
雨 刷 系 统
撒 砂 系 统
空 调 系 统
外
轮
逃
部
风
缘
生
照
笛
润
梯
明
滑
等
主 控 制 台
脚 踏
第 二 操 作 区
故 障 面 板
侧 窗
前 窗
蒸 发 单 元
冷 凝 单 元
风 道 布 置
信 号 灯
2.3.2 第三操作区(故障面板)
• 与CRH3相同,故障开关控制台 113.30 位于二级操作区 下司机室右侧挡板后。
• 布置一些在维修期间或故障发生时主要需要的元件;
• 与CRH3相比,CRH 380故障面板区域新增空调测试 开关和2个ETCS开关
2.4 左控制柜
左控制柜设置一个乘务员休息座椅,如下图所示:
注意:当动车组中的司机室无人驾驶时,必需将遮阳帘关闭;有人驾驶时则必需 将其打开。
机械操作遮阳帘
步骤
措施
通过将位于右休息室柜 LSS 面板 115.10 处的 LSS “遮阳帘卷起”
1
(–71–F14) 打开将百叶窗帘电源切断。
2
拆下百叶窗帘左侧和右侧的维护盖。请注意不要损坏固定粘扣带。
使用 13 mm 套筒扳手插在驱动电机(1)的轴端将百叶窗帘移至
2.5 司机座椅
➢ 司机座椅为现代人体工程学设计; ➢ 司机座椅的重量不得超过55kg; ➢ 强度满足“EN 12663铁道应用――铁
CRH380A-8编组动车组总体介绍 ppt课件

牵引系统
高压系统保护性能
M1 M2
M3
M4
M5
冗余设计:设两台受电弓,单弓受流,另一台备用。 保护接地开关:电控气动控制,安全保障及时 真空断路器:车底密闭箱体安装,小型化,过流保护 高压隔离开关:隔离故障受电弓,起用备用受电弓 交流避雷器:防过压,防雷击 安全连锁:高压设备箱检修时强制高压回路接地 高压连接器:固体绝缘物填充,流线型外壳
动车组各车车下设备布置如图5.2-1~图5.2-8所示。
Page 13
1号车下布置
青岛动车段
总体技术方案—车下设备布置
图动5.车2-组1 各1车号车车下车设下备设布备置布如置图5.2-1~图5.2-8所示。
Page 14
图5.2-2 2号车车下设备布置
2号车下布置
青岛动车段
总体技术方案—车下设备布置
青岛动车段
转向架
转向架性能参数
设计速度 550km/h; 轴重15t;
安全性 416.6 km/h 构架横向加速度为限值的32.6%; 脱轨系数和轮轴横向力分别仅为限值的5%和16%。 舒适性 时速380公里时,振动舒适度达到优级。 结构强度 车轴符合EN13103\13104,构架符合JIS E 4207
变压器 3345 4174
电机
322 400
轴向增加20mm 变流器
1371 2054
青岛动车段
牵引系统
牵引系统性能
平直道上350km/h剩余加速度: 0.02 m/s2
加速性能: 0~200km/h平均加速度约0.39 m/s2 0~350km/h的加速时间405s,加速 距离25.5km 再生制动功率:14040KW 温升试验
制动控制单元
CRH380A-8编组动车组总体介绍PPT精选文档

变压器 3345 4174
电机
322 400
轴向增加20mm 变流器
1371 2054
青岛动车段
牵引系统
牵引系统性能
平直道上350km/h剩余加速度: 0.02 m/s2
加速性能: 0~200km/h平均加速度约0.39 m/s2 0~350km/h的加速时间405s,加速 距离25.5km 再生制动功率:14040KW 温升试验
Page 4
青岛动车段
总体技术方案—动车组编组及平面
8辆编组,6动2拖(两头车为拖车),2辆一 等车、5辆二等车、1辆餐座合造车,总定员 490人
Page 5
青岛动车段
总体技术方案—动车组编组及平面
一号车
Page 6
青岛动车段
总体技术方案—动车组编组及平面
二号车
Page 7
青岛动车段
总体技术方案—动车组编组及平面
青岛动车段
CRH380A(8辆编组)动车组总体
青岛动车段 2013年9月
总体概述
技术平台: 继承CRH2型动车组平台成熟、安全、可靠、轻量化、节能的优点。
研发基础 CRH2C动车组京津线、武广线、郑西线路的试验数据、运营情况和新
一代顶层指标的要求,系统研发。 项目概况
2010年8月 首列下线。 目前完成40列交付。
优化传动比, 设置温度调
节装置
高热容量制 动盘(轮装)
拖车转向架
非线性空气 弹簧
单侧双抗蛇 行
减振器
16t轴重构架
轻量化15t轴 重 轮轴
高热容量制 动盘(轴装)
优化一系 垂向阻尼
满足时速350 公里持续运
行轴承
青岛动车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驾驶设施驾驶设施是司机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并对有关系统进行指令控制、驾驶动车组完成各种任务的主要设备。
驾驶设施布置在CRH380A统型动车组两端的车头最前侧的司机室里,是司机对动车组的主要操控平台。
动车组在运行过程中,司机根据线路信号状态和周边情况,操作相应的驾驶设施,完成动车组牵引、制动控制;同时根据运行需要,控制动车组各车厢的空调、车门和广播等设备。
1.1组成及布置驾驶设施主要由操纵设施和驾驶配套设施组成。
操纵设施主要包括显示器、仪表、指示灯、开关按钮、通讯电话、牵引控制器、制动控制器等,这些设备集中安装在操纵台上,共同完成操控动车组的操作;驾驶配套设施主要包括电气边柜、刮雨器、风笛、前照灯、遮阳帘、座椅等。
CRH380A统型动车组采用单司机驾驶模式,驾驶设施在司机室内据此布置:司机室前窗设置有刮雨器和遮阳帘;前窗下方设置前照灯;司机室侧窗下方设置电气边柜,左后电气边柜处设置辅助座椅;司机室中部设置操纵台和司机座椅;司机室顶板设置司机室灯;气密隔墙上设置风笛等等。
CRH380A统型动车组驾驶设施在司机室里的布置见图15-1,图15-2.图15-1 司机室驾驶设施总体布置效果图图15-2 司机室驾驶设施剖面布置图1.2操纵设施1.2.1操纵设施分类操纵设施主要包括显示器、仪表、指示灯、开关按钮、通讯电话、牵引控制器、制动控制器等。
根据各设备的主要功能特点和动车组控制通信原理,对操纵设施分类如下:1)显示控制类:A TP显示器(2个)、TCMS显示器(2个)、CIR显示器;2)仪表指示类:故障显示器、关门灯、电压表、双针压力表、空调运行状态指示灯、警惕报警灯等;3)主控操作类:牵引控制器、制动控制器(含主控钥匙)、紧急制动开关、VCB合按钮、VCB断按钮、降弓按钮、复位按钮、紧急复位按钮、恒速按钮、恒速切按钮等;4)联络类:无线打印机、无线话筒、广播话筒等;5)辅助类:刮雨器开关、开关左右门类按钮、司机室灯开关、头灯减光开关等;6)其他:监视器扬声器开关、司机室空调控制类开关、暖风机开关等。
根据操纵设施分类及使用情况,将开关按钮和仪表进行整理并集中布置,形成了3个集中开关盘和2个显示盘。
1)中央开关盘布置了与列车运行紧密相关的主控制类按钮,包括VCB合按钮、VCB断按钮、降弓按钮、复位按钮、紧急复位按钮、恒速按钮、恒速切按钮、撒砂开关;2)左开关盘布置了与司机室空气环境有关的开关按钮及列车左门的控制按钮,包括2个司机室电暖气开关、开左门按钮、关左门按钮、空调控制类开关及其指示灯;3)右开关盘布置了司机室灯和列车灯的控制开关、列车右门的控制按钮和监控器扬声器开关;4)仪表显示盘布置了广播话筒、无线打印机、电压表、风压表、刮雨器开关;5)CIR及故障显示器盘布置了CIR显示器、故障显示器、无线话筒、关门灯。
1.2.2操纵设施布置操纵设施在操纵台上的布局示意图见图15-3。
图15-3 操纵台操纵设施布置示意图操纵台采用单司机操纵模式,操纵台功能区主要由仪表盘和台面构成,仪表盘功能区主要布置各系统显示设备等,仪表盘功能区由6块区域组成,从左至右分别为A TP显示器2、TCMS显示器2、ATP显示器1、TCMS显示器1、仪表显示盘、CIR及故障显示器盘。
台面功能区主要布置牵引、制动控制器手柄,行车过程中重要的操作开关等。
台面功能区左手侧布置制动控制手柄、右手侧布置牵引手柄、方向手柄,同时设置左、中、右三个开关盘。
另外,操纵台上还设有紧急制动开关、风笛开关等。
操纵设施在司机室的最终布局见图15-4。
图15-4司机室驾驶设施1.2.3主要操纵设施功能1.2.3.1A TP显示器ATP显示器是列车运行控制(A TP)车载设备的显示终端,显示地面信息和ATP车载设备的控制状态。
司机在注视前方的同时监视A TP显示器,通过显示器或者前方线路状况来操作牵引手柄和制动手柄,控制列车的加速、减速。
同时,司机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按压显示器画面上的开关进行确认操作和警戒操作等。
ATP显示器的基本功能:为乘务员提供必须的显示、数据输入及操作,并能够以字符、数字及图形等方式显示列车运行速度、允许速度、目标速度和目标距离;1)能够实时给出列车超速、制动、允许缓解等显示以及设备故障状态的报警;2)乘务员输入装置应配置必要的开关、按钮和有关数据输入装置;3)具有标准的列车数据输入界面。
1.2.3.2T CMS显示器TCMS显示器是车辆信息控制系统与司机之间的主要人机界面。
通过它对列车运行及车载设备动作的相关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司机和乘务员的辅助作用、加强对设备的保养和提高对乘客的服务质量。
通过它,可以实现以下功能:运行里程的检测、车辆检查信息的显示(变流器、受电弓状态、VCB等)、监视器信息的修改和输入、运行状态的显示(列车号、各单元状态等)、安全装置动作状态、编组形式、空调的控制、室内灯广播等的控制、发生故障时的状态记录、故障的实时显示及处理的指南、电力累计、运行或试运行中车辆性能信息的收集等近60项功能。
TCMS显示器的显示模式可细分为司机模式、列车员模式和记录模式,见图15-5。
图15-5 TCMS显示器显示界面示例➢司机模式,可以查看列车行驶状态、车辆信息、出库信息、制动信息、电源电压、配电盘信息、车门状态及车次设定等项功能;➢列车员模式,可以查看车门信息、空调状态、实现对服务设施、广告显示、空调模式等项目的设定等项功能;➢记录模式,可以实现各运行信息的记录下载,以及试运行功能的实现。
1.2.3.3C IR显示器、话筒及打印机CIR显示器、话筒及打印机是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与司机的人机交互界面,见图15-6。
通过CIR显示器,可以实现调度通信功能,包括列车调度通信、牵引变电调度通信、其他调度及专用通信、站场通信、应急通信、施工养护通信和道口通信等。
同时也可以实现车次号传输与列车停稳信息的传送,调度命令传送,列尾装置信息传送、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信息系统传输、列车孔子数据传输功能。
图15-6 CIR显示器、话筒1.2.3.4制动控制器制动控制器是司机发出制动指令的操纵设施,见图15-7。
图15-7 制动控制器主要作用:设定制动力的大小,分运行、B1-B7、快速、拔取位。
制动控制器有4种功能:➢在“运行”位,与牵引控制信号连锁,生成牵引指令条件,牵引指令有效;➢在“制动”位,发出“1~7”级常用制动;➢在“快速”位,发出快速制动级位指令;➢在“拔取”位,在紧急情况下激发快速制动。
解锁:确认制动手柄处在“拔取”位,将主控钥匙插入制动手柄钥匙孔,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解锁制动控制器。
1.2.3.5牵引控制器牵引控制器是司机发出方向指令和牵引指令的操纵设施,见图15-8。
图15-8牵引控制器方向手柄:方向手柄可以设定动车组的运行方向,分前、关、后3档。
牵引手柄:设定牵引力的大小,分为OFF档、P1-P10档,生成牵引指令的10个级位指令。
1.2.3.6故障显示器故障显示器(见图15-6)主要显示动车组行车时的各种故障信息、动作信息和动力单元信息,并用于快速定位动车组系统设备故障。
通过其显示模块的状态指示灯的点亮,可方便快捷准确的定位故障位置和原因,节约故障排查时间,提高故障处理速度和效率。
1.3驾驶配套设施驾驶配套设施主要包括电气边柜、刮雨器、风笛、前照灯、遮阳帘、座椅等。
1.3.1电气边柜电气边柜位于司机室的左右两侧,见图15-1,驾驶列车所需的电子和电气、空气和机械的设备设于司机室柜中。
设备组件按功能分组安装。
电气边柜按位置划分为4部分:右前电气柜、右后电气柜、左前电气柜、左后电气柜。
图15-9 右前电气柜右前电气柜主要布置了联解控制盘、司机室电暖气、24V电源、EOAS数据转储装置、熔断器(仅1车)等设备以及QE连接器和接线端子台等电气元件。
图15-10 右后电气柜右后电气柜主要布置了司机室配电盘1、联解试验开关盘、保护接地开关、IC卡控制装置、QE连接器、司机室配电盘2、司机室端子排盘、接地开关盘、接线端子台、大型端子台等设备。
图15-11 左前电气柜左前电气柜主要布置了显示控制装置、刮雨器控制装置、压力开关、感烟探测器、司机室转换开关盘2、QE连接器等电气设备。
图15-12 左后电气柜左后电气柜主要布置了辅助座椅、救援切换开关、司机室控制放大器、司机室转换开关盘1、灭火器、前照标识灯接触器盘、EOAS主机、QE连接器、LJB接线端子盘1、LJB接线端子盘2等电气设备。
1.3.2刮雨器驾驶室前窗安装有电控式刮雨器装置。
刮雨器装置包括电机驱动装置、刮臂组成、刮片组成、控制箱、水泵、刮雨器开关、连接器组件、穿墙体接头、水位开关及软管,见图15-13。
通过设置在操纵台仪表显示盘上的刮雨器开关,实现启动、关闭刮雨器,调整刮雨器动作速度,喷水等功能。
刮雨器开关图15-13 刮雨器装置总成示意图1.3.3风笛风笛分为高音风笛和低音风笛,见图15-14,安装在司机室气密墙外,操纵台右开关盘上设有“风笛选择”开关,通过对双控笛阀控制,实现高、低音的选择。
通过设置在操纵台搁脚台上的风笛脚踏开关(图15-3),实现对鸣笛的控制。
图15-14 高低音风笛1.3.4前照灯司机室前窗玻璃下方左右两侧布置有前照灯和标志灯,见图15-15。
车辆在起动状态时,前照灯就会自动打开。
制动手柄解锁侧车头点亮,反向车头为红色标志灯。
两侧操纵台的制动手柄都未开锁的场合,两侧都为红色标志灯。
图15-15 前照灯操纵台右开关盘(图15-16左)上有前照灯开关,能够进行前照灯强光、弱光的选择。
主控钥匙未插入状态,需要强制点亮前照灯时,操作司机室转换开关盘(图15-16右)上的前照灯强制开关,强制性点亮前照灯。
图15-16(左)右开关盘 图15-16(右)转换开关盘 1.3.5 遮阳帘在司机室前窗玻璃内侧设置电动遮阳帘。
遮阳帘由遮阳系统、滑轨导向系统、电动驱动系统三部大分组成,遮阳帘通过设在操作台上的开关控制,即按即行,松开即停。
见图15-17,图15-18。
附图 15-17 遮阳帘结构示意图 前照灯前照灯开关前照灯强制开关遮阳系统滑轨导向系电动驱动系图15-18 遮阳帘控制开关1.3.6 座椅CRH380A 统型动车组司机室座椅包括司机座椅和辅助座椅。
1.3.6.1 司机座椅司机室座椅采用格拉默的MSG85/822座椅,由头靠、靠背、扶手、座垫、减震系统等组成。
该座椅采用剪刀架式减振系统,减振系统外部采用皮裙包装,不易被外来污水污物污染侵蚀,减振系统的减振行程可以达到100mm 。
悬浮系统同时具备高度调节功能,调节简单,舒适性高。
见图15-19。
图15-19 司机室座椅示意图 回位踏板遮阳帘控制开关头靠靠背扶手减震系统座垫1.3.6.2辅助座椅在司机室左后电气边柜处设置辅助座椅,为其它司乘人员提供休息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