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厦门市信息学竞赛厦门一中(初中部)考场振万教学楼

合集下载

厦门一中考试题目及答案

厦门一中考试题目及答案

厦门一中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厦门一中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厦门一中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学校。

B. 厦门一中成立于20世纪初,是厦门市最早的中学之一。

C. 厦门一中只提供高中教育,不包括初中部。

D. 厦门一中是厦门市唯一的重点中学。

答案:A2. 厦门一中在以下哪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A. 体育竞技B. 艺术表演C. 科技创新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厦门一中的学生在以下哪个国际竞赛中获得了金牌?A.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B.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C.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D. 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答案:A4. 厦门一中的特色课程包括以下哪一项?A. 传统文化课程B. 国际交流课程C. 环境科学课程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厦门一中的学生社团活动包括以下哪一项?A. 科技创新社B. 模拟联合国C. 音乐剧社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厦门一中在以下哪个领域与国外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A. 教育交流B. 学术研究C. 文化交流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厦门一中的学生在以下哪个全国性竞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A.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B.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C. 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厦门一中的教学理念是什么?A. 以学生为中心B. 以教师为中心C. 以考试为中心D. 以成绩为中心答案:A9. 厦门一中的学生在以下哪个活动中表现出色?A. 社区服务B. 环境保护C. 文化传承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厦门一中的学生在以下哪个领域获得了国家级奖项?A. 科技创新B. 文学创作C. 艺术设计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厦门一中成立于________年,至今已有________年的历史。

答案:1906年,100多年12. 厦门一中的校训是“________,________”。

厦门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厦门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三大题,19小题,共6页,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2.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3.全卷g取10N/kg.一、选择题(本题14小题,共46分.第1~10题每题3分,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4题每题4分,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同学们去三峡旅游遇到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A.在岸边能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三峡的船闸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工作的C.大坝放水时,听到震耳欲聋的水声是由音调高造成的D.船上的声呐设备利用次声波工作2.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房屋在水中的“倒影” B.小鸟在镜中的"像”C.日食的形成D.竹筷在水面处“折断”3。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大B.两个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小C.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大D.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小4.从高为8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一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3m处被接住,则这段过程中()A.小球的位移为5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11mB.小球的位移为11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11mC.小球的位移为5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5mD.小球的位移为11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5m5.如图是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则由图可知()A.0时刻乙的速度大B.在相等的时间内甲的速度变化大C.甲、乙两质点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在前5s内乙的速度大6.如图所示,一个被吊着的空心均匀球壳,其内部注满了水,在球的底部有一带阀门的细出水口。

在打开阀门让水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水的共同重心将会()A.一直下降B.一直不变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7.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ac绳和bc绳中的拉力分别为()A.34,1 2mgB.12mg,32C.32,1 2mgD.12mg38.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M,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成水平,在水平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劈形物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抛物线C.无规则曲线D.竖直向下的直线9.中国选手张湘祥在奥运会上获得男子举重62kg级冠军,挺举成绩是176kg,图为他比赛时的照片。

2017-2018学年厦门一中第二次模拟卷物理

2017-2018学年厦门一中第二次模拟卷物理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次质量检测初三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min ,满分:100分)考生注意:命题人:孟宪魁2018.06.011.全卷五大题,33小题。

试卷共8页,另有答题卡;2.答卷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以0分计算;3.作图题可以直接用铅笔画图;4.全卷g 取10N/kg 。

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重拳整治大气污染,使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

PM2.5是空气中的“超细灰尘”,直径还不到头发丝粗细的1/20,易吸入肺部影响健康。

你认为PM2.5是指颗粒直径小于或等于2.5A . mB .mmC .cmD .dm2.现代化超市为了提高结算效率利用条形码扫描器扫描商品上的条形码,其原理是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照射到条形码上,光敏二极管接收被条形码反射回来的光,从而读取条形码信息。

条形码扫描器所用的发光二极管主要是由下列哪种材料制成的A .陶瓷材料B .金属材料C .半导体材料D .纳米材料3.如图1所示是微信的登陆界面,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是依据声音的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都可以4.2017年11月10日上午,空军发言人表示,歼-20列装部队后,已经开展编队训练。

歼-20是我国第五代战斗机,图2是我国空军歼-20进行多机编队飞行的图片,多架歼-20在空中并驾齐驱,若认为其中一架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A .云朵B .天空C .地面D .一起飞行的另一架歼-205.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图1****图2A .羊角锤B .理发剪C .筷子D.钓鱼竿6.空降兵某团进行跳伞训练,伞兵打开降落伞后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时,若人自身重700N ,伞和其他装备重100N ,则他们受到的阻力大小是A .100NB .700NC .800ND .600N7.如图3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截图。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理科数学试卷一、选择题。

1.在复平面内,复数1ii+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答案】D 【解析】 【分析】先化简复数1ii+,再由复数的几何意义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21(1)1i i ii i i++==-,所以其对应点为(1,1)-,位于第四象限. 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运算以及复数的几何意义,熟记运算法则与几何意义即可,属于常考题型.2.抛掷两枚骰子各一次,记第一枚骰子掷出的点数与第二枚骰子掷出的点数的差为X ,则“4X >”表示试验的结果为( ) A. 第一枚为5点,第二枚为1点 B. 第一枚为5或6点,第二枚为1点 C. 第一枚为6点,第二枚为1点 D. 第一枚为1点,第二枚为6点【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意,“4X >”即是“5X =”,利用随机事件的定义直接求解.【详解】抛掷两枚骰子各一次,记第一枚骰子掷出的点数与第二枚骰子掷出的点数的差为X , 所以,“4X >” 即“5X =”表示的试验结果为“第一枚为6点,第二枚为1点”.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随机事件,熟记概念即可,属于常考题型.3.已知曲线C 的方程为22121x y m m+=-,现给出下列两个命题:p :210<<m 是曲线C 为双曲线的充要条件,q :21>m 是曲线C 为椭圆的充要条件,则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 A. ()()p q 刭? B. ()p q 刭C. ()p q ∧⌝D. p q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充分必要条件及双曲线和椭圆定义,分别判定命题p 与命题q 的真假,进而判断出复合命题的真假。

【详解】若曲线C 为双曲线,则()210m m -< ,可解得102m <<若102m <<,则()210m m -<,所以命题p 为真命题 若曲线C 为椭圆,则12m >且m≠1,所以命题q 为假命题因而()p q ∧⌝为真命题 所以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椭圆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属于基础题。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厦门第一中学八下期中数学试卷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厦门第一中学八下期中数学试卷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厦门第一中学八下期中数学试卷1.要使二次根式√x −3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A.x >3 B.x <3C.x ⩾−3D.x ⩾32.李晨想做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木架,以下四组木棒中,哪一组的三条能够刚好做成()A.2,3,4B.3,4,5C.4,5,6D.1,1,23.化简»(−2)2的结果正确的是()A.−2B.2C.±2D.4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40◦,则∠C 大小为()A.40◦B.80◦C.140◦D.180◦5.如图,在△ABC 中,∠C =9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 =AC +BCB.AB =AC ·BCC.AB 2=AC 2+BC 2D.AC 2=AB 2+BC 26.能判定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的条件是()A.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B.一组邻边相等C.两条对角线相等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7.下列各点在函数y =1−2x 的图象上的是()A.(0,2)B.(1,0)C.(1,−1)D.(2,−1)8.对角线分别为6和8的菱形ABCD 如图所示,点O 为对角线的交点,过点O 折叠菱形,使B ,B ′两点重合,MN 是折痕,若B ′M =1,则CN 的长为()A.7B.6C.5D.49.在矩形ABCD 中,动P 从点A 出发,沿着“A →B →C →D →A ”的路径运动一周,线段AP 长度y (cm)与点P 运动的路程x (cm)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矩形的面积是()A.32cm 2B.48cm 2C.16√5cm 2D.32√5cm210.如图,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ABCD 中,点M 是正方形ABCD 内一点,连接AM 并延长交CD 于N,连接MC ,△BCM 是等边三角形,则△MNC 的面积为()A.√3−12a 2B.√5−12a 2C.√3−14a 2D.√5−14a211.计算:3√3+2√3=12.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6cm ,8cm ,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cm13.在课本的阅读与思考中,科学家利用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这个函数模型来测算岩石的年,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这样半衰的现象,请思考下面的问题:一个皮球从16m 高处下落,第一次落地后反弹起8m ,第二次落地后又反弹起4m ,以后每次落地后的反弹高度都减半,试写出表示反弹高度h (单位:m )与落地次数n 的对应关系的函数解析式,皮球第次落地后的反弹高度是18m ?14.在菱形ABCD 中,两条对角线AC 与BD 的和是14,菱形的边AB =5,则菱形ABCD 的面积是15.观察下列式子:1⃝Ã1+112+122=1+11×2;2⃝Ã1+122+132=1+12×3;3⃝Ã1+132+142=1+13×4计算:Ã1+112+122+Ã1+122+132+Ã1+132+142+···Ã1+192+1102,其结果为16.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4,AD =3,矩形内部有一动点P 满足S △P AB =13S 矩形ABCD,则点P到A ,B 两点的距离之和P A +P B的最小值为17.计算:(√8+√3)×√6−Ã131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为边BC,AD的中点,求证:△ABE∼=△CDF19.先化简,再求值m−4mm−1÷(1m−1−1),其中m=√2−220.画函数y=2x的图象.21.《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之一,在“勾股”章中记载了一道“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根三尺,问折者高几何?”翻译成数学问题是:如图所示,△ABC中,∠ACB=90◦,AC+AB=10,BC=3,求AC的长.22.小红帮弟弟荡秋千(如图1),秋千离地面的高度h (m )与摆动时间t (s )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1)根据函数的定义,请判断变量h 是否为关于t 的函数?请说明理由;(2)结合图象回答:1⃝当t =0.7s 时,h 的值是多少?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2⃝秋千摆第二个来回需多少时间?2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AB =AD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C 平分∠BAD ,过点C 作CE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OE(1)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2)若AB =√5,BD =2,求OE 的长.24.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边AB 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连接DE ,点A 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为F ,连接EF 并延长交BC 于点G ,连接DG ,过点E 作EH ⊥DE 交DG 的延长线于点H ,连接BH(1)求证:GF =GC ;(2)用等式表示线段BH 与A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5.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1,△ABC 中,∠C =9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连接BD ,若AC =2,BC =1,则△BCD 的周长为;(2)O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E 为CD 边上一点,F 为AD 边上一点,且△EDF 的周长等于AD 的长.1⃝在图2中求作△EDF (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图3中补全图形,求∠EOF 的度数;3⃝若AF CE =89,则OFOE的值为答案1.【答案】D【解析】由题意,得x−3⩾0,解得x⩾3【知识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2.【答案】B【解析】A.22+32=4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B.32+42=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C.42+52=6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D.12+12=2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知识点】勾股逆定理;3.【答案】B【解析】原式=|−2|=2【知识点】二次根式的化简;4.【答案】A【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A=40◦【知识点】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5.【答案】C【解析】在△ABC中,∠C=90◦∴AB2=AC2+BC2【知识点】勾股定理;6.【答案】C【解析】A、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错误;B、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菱形不一定是矩形,故本选项错误;C、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本选项正确;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本选项错误..【知识点】矩形的判定;7.【答案】C【解析】A.当x=0时,y=1−2×0=1=2,不符合题意;B.当x=1时,y=1−2×1=−1=0,不符合题意;C.当x=1时,y=1−2×1=−1,符合题意;D.当x=2时,y=1−2×2=−3=−1,不符合题意.【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点;8.【答案】D【解析】连接AC,BD,如图.∵点O为菱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OC=12AC=3,OD=12BD=4,∠COD=90◦在Rt△COD中,CD=√32+42=5∵AB∥CD,∴∠MBO=∠NDO在△OBM和△ODN中,∠MBO=∠NDO,OB=OD,∠BOM=∠DON,∴△OBM∼=△ODN∴DN=BM∵过点O折叠菱形,使B,B′两点重合,MN是折痕,∴BM=B′M=1∴DN=1∴CN=CD−DN=5−1=4【知识点】菱形的性质;9.【答案】A【解析】由图象可知,当x=a时,AP=8,∴此时点P与点B重合,∴AB=8,∵根据图象点Äb,4√5ä表示点P与C重合,∴此时AC=AP=4√5,在Rt△ABC中BC=√AC2−AB2=√Ä4√5ä2−82=4,∴矩形面积为8×4=32【知识点】矩形的性质;10.【答案】C【解析】作MG⊥BC于G,MH⊥CD于H,则BG=GC,AB∥MG∥CD∴AM=MN∵MH⊥CD,∠D=90◦,∴MH∥AD∴NH=HD∵△MBC是等边三角形,∴MC=BC=a由题意得,∠MCD=30◦,∴MH=12MC=12a,CH=√32a∴DH=a−√3 2a∴CN=CH−NH=√32a−Ça−√32aå=Ä√3−1äa∴△MNC的面积=12×12a×Ä√3−1äa=√3−14a2故选:C.【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11.【答案】5√3;【解析】原式=(3+2)√3=5√3【知识点】二次根式的加减;12.【答案】10;【解析】∵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6cm,8cm,∴斜边长为√62+82=10cm【知识点】勾股定理;13.【答案】h=162n(n为正整数);;7;【解析】表示反弹高度h(单位:m)与落地次数n的对应关系的函数解析式h=162n(n为正整数).18=162n,2n=16×8=27,n=7故皮球第7次落地后的反弹高度是18m【知识点】解析式法;14.【答案】24;【解析】∵四边形ABCD是菱形,∴OA=12AC,OB=12BD,AC⊥BD,在Rt△AOB中,∠AOB=90◦,根据勾股定理,得:OA2+OB2=AB2,即14(AC+BD)2−12AC·BD=AB2,14×142−12AC·BD=52,AC·BD=48,故菱形ABCD的面积是48÷2=24【知识点】菱形的性质;15.【答案】9910;【解析】Ã1+112+122+Ã1+122+132+Ã1+132+142+···Ã1=1+11×2+1+12×3+1+13×4+ (1)19×10=9+1−12+12−13+13−14+···+19−110=9910.【知识点】二次根式的化简;16.【答案】4√2;【解析】设△ABP 中AB 边上的高是h ∵S △P AB =13S 矩形ABCD,∴12AB ·h =13AB ·AD ,∴h =23AD =2,∴动点P 在与AB 平行且与AB 的距离是2的直线l 上,如图,作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E ,连接AE ,连接BE ,则BE的长就是所求的最短距离.在Rt △ABE 中,∵AB =4,AE =2+2=4,∴BE =√AB 2+AE 2=√42+42=4√2,即P A +P B 的最小值为4√2【知识点】找动点,使距离之和最小;矩形的性质;17.【答案】原式=√8×6+√3×6−√33=4√3+3√2−√33=11√33+3√2.【知识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18.【答案】∵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B =∠D ,AD =BC ,∵点E ,F 分别为边BC ,AD 的中点,∴BE =DF ,在△ABE 和△CDF 中,AB =CD,∠B =∠D,BE =DF,∴△ABE ∼=△CDF (SAS)【知识点】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19.【答案】原式=−3m m −1÷1−m +1m −1=−3m m −1·m −1−m=3.【知识点】分式的混合运算;20.【答案】如图所示.【知识点】正比例函数的图象;21.【答案】设AC =x ∵AC +AB =10,∴AB =10−x ∵在Rt △ABC 中,∠ACB =90◦,∴AC 2+BC 2=AB 2,即x 2+32=(10−x )2解得:x =4.55,即AC =4.55【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22.【答案】(1)h 是t 的函数是两个变量、每一个时间t 的确定值,高度h都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故变量h 是关于t 的函数.(2)1⃝当t =0.7s 时,h =0.5m ,它的意义是:秋千摆动0.7s 时,设地面的高度为0.5m 2⃝从图象看前两个来回用时2.8,后面两个来回用时5.4−2.8=2.6,再后面两个来回用时7.8−5.4=2.4,为均匀减小,故第一个来回应该是1.5s ,第二个来回1.3s 【解析】1.略2.略【知识点】函数的概念;图像法;23.【答案】(1)∵AB ∥CD ,∴∠CAB =∠ACD ∵AC 平分∠BAD ∴∠CAB =∠CAD ∴∠CAD =∠ACD ∴AD =CD 又∵AD =AB ,∴AB =CD 又∵AB ∥CD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又∵AB =AD ,∴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2)∵四边形ABCD 是菱形,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C ⊥BD ,OA =OC =12AC ,OB =OD =12BD∴OB =12BD =1在Rt △AOB 中,∠AOB =90◦∴OA =√AB 2−OB 2=2∵CE ⊥AB ,∴∠AEC =90◦在Rt △AEC 中,∠AEC =90◦,O 为AC 中点.∴OE =12AC =OA =2【解析】1.略2.略【知识点】菱形的判定;菱形的性质;24.【答案】(1)如图,连接DF∵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A =DC =AB ,∠A =∠C =∠ADC =90◦又∵点A 关于直线DE 的对称点为F ,∴△ADE ∼=△F DE ∴DA =DF =DC ,∠DF E =∠A =90◦∴∠DF G =90◦在Rt △DF G 和Rt △DCG 中, DF =DC,DG =DG,∴△DF G ∼=△DCG (HL)∴GF =GC(2)在线段AD 上截取AM ,使AM =AE∵AD =AB ,∴DM =BE 由(1)得∠1=∠2,∠3=∠4∵∠ADC =90◦,∴∠1+∠2+∠3+∠4=90◦∴2∠2+2∠3=90◦∴∠2+∠3=45◦∴∠EDH =45◦∵EH ⊥DE ,∵∠DEH =90◦,∠A =90◦,∵∠1+∠AED =90◦,∠5+∠AED =90◦,∴∠1=∠5在△DME 和△EBH中,DM =BE,∠1=∠5,DE =EH,∴△DME ∼=△EBH (SAS)∴ME =BH ∵∠A =90◦,AM =AE ,∴ME =√2AE ∴BH =√2AE【解析】1.略2.方法二:三垂直模型.过点H 作AB 的垂线交AB 延长线于点N∴∠ENH =90◦由方法一可知DE =EH ,∠1=∠5在△DAE 和△ENH 中,∠A =∠ENH,∠1=∠5,DE =EH,∴△DAE ∼=△ENH (AAS)∴AE =NH ,AD =EN ,∵AD =AB ,AB =AE +BE ,EN =BE +BN ,∴AE =BN =NH ∵∠ENH =90◦,BN =NH ,∴BH =√2BN ∴BH =√2AE 【知识点】斜边、直角边;正方形的性质;边角边;25.【答案】(1)3(2)1⃝如图1所示,△EDF 即为所求;2⃝如图2所示,AH=DE,连接OA,OD,OH∵点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OA=OD,∠AOD=90◦,∠1=∠2=45◦,在△ODE和△OAH中,OA=OD,∠2=∠1,AH=DE,∴△ODE∼=△OAH(SAS),∴∠DOE=∠AOH,OE=OH,∴∠EOH=90◦,∵△EDF的周长等于AD的长,∴EF=HF,在△EOF和△HOF中,OE=OH,OF=OF,EF=HF,∴△EOF∼=△HOF(SSS),∴∠EOF=∠HOF=45◦;3⃝2√23【解析】1.∵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BD=AD,∴△BCD的周长=BC+CD+BD=BC+AC=1+2=32.3⃝作OG⊥CD于G,OK⊥AD于K,如图3所示.设AF=8t,则CE=9t,设OG=m,∵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四边形OGDK为正方形,CG=DG=DK=KA=12AB=OG,∴GE=CE−CG=9t−m,DE=2CG−CE=2m−9t,F K=AF−KA=8t−m,DF=2DK−AF=2m−8t,由(2)2⃝知△EOF∼=△HOF,∴OE=OH,EF=F H,在Rt△EOG和Rt△HOK中,OE=OH,OG=OK,∴Rt△EOG∼=Rt△HOK(HL),∴GE=KH,∴EF=GE+F K=9t−m+8t−m=17t−2m,由勾股定理得:DE2+DF2=EF2,∴(2m−9)2+(2m−8t)2=(17t−2m)2,整理得:(m+6t)(m−6t)=0,∴m=6t,∴OG=OK=6t,GE=9t−m=9t−6t=3t,F K=8t−m=2t,∴OFOE=√OK2+F K2√OG2+GE2=√36t2+4t2√36t2+9t2=√4045=2√23【知识点】斜边、直角边;正方形的性质;边角边;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边边边;11。

2017-2018学年福建省厦门一中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2017-2018学年福建省厦门一中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2017-2018学年福建省厦门⼀中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2017-2018学年福建省厦门⼀中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选择题(本⼤题有10⼩题,每⼩题4分,共40分)1.(4分)4的平⽅根是()A.±2B.﹣2C.2D.162.(4分)在直⾓坐标系中,点(2,1)在()A.第⼀象限B.第⼆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4分)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则与∠1是同位⾓的是()A.∠2B.∠3C.∠4D.∠54.(4分)如图所⽰,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A.线段P A的长度B.线段PB的长度C.线段PC的长度D.线段PD的长度5.(4分)如图,AB⊥CD,垂⾜为O,EF经过点O,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1=∠3B.∠1+∠2=90°C.∠2+∠3=90°D.∠1+∠3=90°6.(4分)下⾯⼏个数:﹣2,3.14,0,,,,,0.1010010001……,其中,⽆理数的个数有()A.1B.2C.3D.47.(4分)⽐较下列各组数的⼤⼩,正确的是()A.B.C.D.8.(4分)将⽅程2x﹣3y﹣4=0变形为⽤含有y的式⼦表⽰x是()A.2x=3y+4B.x=y+2C.3y=2x﹣4D.y=9.(4分)张翔从学校骑⾃⾏车出发去县城,中途因道路施⼯步⾏了⼀段路,1.5h后到达县城,他__________,路程全长20km,他骑车与步⾏各⽤多少时间?依题意,设骑车的时间为xh,步⾏的时间为yh,可列⽅程组为,则横线上的信息可以是()A.⼀半的路程骑车平均速度为15km/h,⼀半的路程步⾏平均速度为5km/hB.⼀半的路程骑车平均速度为5km/h,⼀半的路程步⾏平均速度为15km/hC.骑车平均速度为15km/h,并且骑车平均速度是步⾏平均速度的3倍D.骑车平均速度为15kmh,并且步⾏平均速度是骑车平均速度的3倍10.(4分)如图,正⽅形(实线)四条边上横坐标和纵坐标都为整数点的个数为()A.4个B.8个C.12个D.16个⼆、填空题(本⼤题有6⼩题,每题4分,共24分)11.(4分)⼆元⼀次⽅程x+y=7,当x=3时,y的值为.12.(4分)如图,平⾏线AB、CD被直线AE所截.如果∠BAF=100°,则∠AFC度数为.13.(4分)计算:(1)=;(2)=.14.(4分)在平⾯直⾓坐标系中,点C在x轴的上⽅,y轴的右侧,距离每个坐标轴都是2个单位长度,则C点的坐标为.15.(4分)天⽓晴朗时,⼀个⼈能看到⼤海的最远距离s(单位:km)可⽤公式s2=16h来估计,其中h(单位:km)是眼睛离海平⾯的⾼度.如果⼀个⼈站在岸边的⼭丘上观察,当他的眼睛离海平⾯的⾼度是40m时,他能看到的最远距离是km.16.(4分)养⽜场的饲养员李⼤叔分别四次购进若⼲头⼤⽜和⼩⽜,每次购进⼤⽜和⼩⽜的价格不变,购买的数量和总价李⼤叔记录如表所⽰:若其中⼀次的总价李⼤叔记录错了,则是第次.三、解答题(本⼤题9⼩题,共86分)17.(12分)解⽅程组:(1);(2);18.(8分)如图,∠BOA内有⼀点P(1)过点P分别画OA、OB的平⾏线交OB于点E交OA于点F;(2)写出图中⼀定与∠EPF相等的⾓.19.(8分)已知点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4),(6,2).(1)请在平⾯直⾓坐标系中描出A,B;(2)O为原点,连接AO,BO,AB,求三⾓形AOB的⾯积.20.(8分)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这样⼀题,原⽂是:“今有⼤器五⼩器⼀容三斛,⼤器⼀⼩器五容⼆斛,问⼤⼩器各容⼏何.”意思是:有⼤⼩两种盛酒的桶,已知5个⼤桶加上1个⼩桶可以盛酒3斛(斛,是古代的⼀种容量单位),1个⼤桶加上5个⼩桶可以盛酒2斛.1个⼤桶、1个⼩桶分别可以盛酒多少斛?请解答.21.(10分)如图,命题1:如果∠1=30°,∠B=60°,AB⊥AC,那么AD与BC平⾏;命题2:如果∠1=30,∠B=60°,AB⊥AC,那么AB与CD平⾏;(1)请判断上述两个命题分别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2)根据(1)中的判断,如果是真命题的,请证明;如果是假命题的,请举出⼀个反例.22.(8分)关于x,y⽅程组(1)当y=2时,求m的值;(2)若⽅程组的解x与y满⾜条件x+y=2,求m的值.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可以通过下列步骤估计的⼤⼩第⼀步:因为12=1,22=4,1<2<4,所以1<<2第⼆步:通过取1和2的平均数确定所在的范围:取x==1.5,因为1.52=2.25,2<2.25,所以1<<1.5(1)请仿照第⼀步,通过运算,确定界于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2)在1<<1.5的基础上,重复应⽤第⼆步中取平均数的⽅法,将所在的范围缩⼩⾄m<<n,使得n﹣m=.24.(10分)如图1所⽰,将⼀副三⾓尺的直⾓点重合放置,其中∠B=30°,∠C=45°.三⾓尺AOB的位置保持不动,将三⾓尺COD绕着直⾓顶点O按顺时针旋转.(1)当旋转⾄图2所⽰的位置时,恰好有OD∥AB,求此时∠BOD,∠COA的⼤⼩;(2)若将三⾓尺COD继续绕着O旋转,直⾄回到图1的位置,在这⼀过程中,当AB与三⾓尺COD的⼀边平⾏时,求∠COA的⼤⼩.25.(12分)在平⾯直⾓坐标系中,点A,B在y轴正半轴上,且点A在B的下⽅,将线段AB进⾏平移得到线段CD,点A的对应点为点D,点B的对应点为点C,(1)若点A(0,1),B(0,3),D(3,2),求点C的坐标;(2)点E是第⼆象限上的⼀个动点,过点E作EF垂直x轴于F,连接DF,DE,EC.若点A(0,m),B(0,b),C(a+b+1,m+3)D(m,﹣2m+3),三⾓形DEF的⾯积为S△DEF=﹣a+,点D到直线EF的距离为3,试问是否存在m,使得S△BCE=S若存在,请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CE2017-2018学年福建省厦门⼀中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选择题(本⼤题有10⼩题,每⼩题4分,共40分)1.(4分)4的平⽅根是()A.±2B.﹣2C.2D.16【分析】根据平⽅根的定义,求数a的平⽅根,也就是求⼀个数x,使得x2=a,则x就是a的平⽅根,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2)2=4,∴4的平⽅根是±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根的定义.注意⼀个正数有两个平⽅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根是0;负数没有平⽅根.2.(4分)在直⾓坐标系中,点(2,1)在()A.第⼀象限B.第⼆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应先判断出所求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符号,进⽽判断点所在的象限.【解答】解:因为点P(2,1)的横坐标是正数,纵坐标也是正数,所以点在平⾯直⾓坐标系的第⼀象限.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牢记平⾯直⾓坐标系中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第⼀象限正正,第⼆象限负正,第三象限负负,第四象限正负.3.(4分)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则与∠1是同位⾓的是()A.∠2B.∠3C.∠4D.∠5【分析】直接利⽤同位⾓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则与∠1是同位⾓的是∠2.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同位⾓,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4.(4分)如图所⽰,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A.线段P A的长度B.线段PB的长度C.线段PC的长度D.线段PD的长度【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垂线段的长度,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线段PB的长度,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利⽤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解题关键.5.(4分)如图,AB⊥CD,垂⾜为O,EF经过点O,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1=∠3B.∠1+∠2=90°C.∠2+∠3=90°D.∠1+∠3=90°【分析】根据垂直定义可得∠COB=90°,根据对顶⾓相等可得∠1=∠3,再利⽤余⾓性质可得答案.【解答】解:A、∠1=∠3正确,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AB⊥CD,∴∠1+∠2=90°,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1+∠2=90°,∠1=∠3,∴∠2+∠3=90°,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1+∠3=90°,错误,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线,关键是掌握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中,有⼀个⾓是直⾓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6.(4分)下⾯⼏个数:﹣2,3.14,0,,,,,0.1010010001……,其中,⽆理数的个数有()A.1B.2C.3D.4【分析】根据⽆理数是⽆限不循环⼩数,可得答案.【解答】解:=﹣4,∴﹣2,3.14,0,,是有理数,⽆理数有,,0.1010010001……共3个.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理数的定义,注意带根号的要开不尽⽅才是⽆理数,⽆限不循环⼩数为⽆理数.如π,,0.8080080008…(每两个8之间依次多1个0)等形式.7.(4分)⽐较下列各组数的⼤⼩,正确的是()A.B.C.D.【分析】先估算出的范围,再变形,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2.2<<2.4,∴1.2<﹣1<1.4,∴,∴ABC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理数的⼤⼩,能估算出⽆理数的范围是解此题的关键.8.(4分)将⽅程2x﹣3y﹣4=0变形为⽤含有y的式⼦表⽰x是()A.2x=3y+4B.x=y+2C.3y=2x﹣4D.y=【分析】将y看做已知数求出x即可.【解答】解:⽅程2x﹣3y﹣4=0,解得:x=y+2.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元⼀次⽅程,解题的关键是将y看做已知数求出x.9.(4分)张翔从学校骑⾃⾏车出发去县城,中途因道路施⼯步⾏了⼀段路,1.5h后到达县城,他__________,路程全长20km,他骑车与步⾏各⽤多少时间?依题意,设骑车的时间为xh,步⾏的时间为yh,可列⽅程组为,则横线上的信息可以是()A.⼀半的路程骑车平均速度为15km/h,⼀半的路程步⾏平均速度为5km/hB.⼀半的路程骑车平均速度为5km/h,⼀半的路程步⾏平均速度为15km/hC.骑车平均速度为15km/h,并且骑车平均速度是步⾏平均速度的3倍D.骑车平均速度为15kmh,并且步⾏平均速度是骑车平均速度的3倍【分析】设骑车的时间为xh,步⾏的时间为yh,分析⽅程组中的两个⽅程,找出⽅程②代表的含义,此题得解.【解答】解:设骑车的时间为xh,步⾏的时间为yh.由⽅程①x+y=1.5,可得出1.5h后到达县城,由⽅程②15x+5y=20,可得出:骑车平均速度为15km/h,并且骑车平均速度是步⾏平均速度的3倍.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元⼀次⽅程组,由给定⽅程组找出各⽅程表⽰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10.(4分)如图,正⽅形(实线)四条边上横坐标和纵坐标都为整数点的个数为()A.4个B.8个C.12个D.16个【分析】确定4个象限内整数点共8个,坐标轴上有4个,即可求解.【解答】解:第⼀象限,正⽅形(实线)四条边上横坐标和纵坐标都为整数点的个数为2个,4个象限共8个,坐标轴上有4个,共12个,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图形的性质和坐标的确定,本题为简单图形,分象限和坐标轴,逐次确定即可.⼆、填空题(本⼤题有6⼩题,每题4分,共24分)11.(4分)⼆元⼀次⽅程x+y=7,当x=3时,y的值为4.【分析】把x=﹣2代⼊⼆元⼀次⽅程求出y即可.【解答】解:当x=3时,3+y=7,所以y=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解⼆元⼀次⽅程,理解⼀个变量的值确定后,另⼀个变量的值就确定了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2.(4分)如图,平⾏线AB、CD被直线AE所截.如果∠BAF=100°,则∠AFC度数为100°.【分析】两条平⾏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相等,据此可得结论.【解答】解:∵平⾏线AB、CD被直线AE所截,∠BAF=100°,∴∠AFC=∠A=100°,故答案为:10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线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4分)计算:(1)=3;(2)=﹣.【分析】根据算术平⽅根和⽴⽅根的定义计算即可.【解答】解:(1)=3;(2)=﹣.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算术平⽅根和⽴⽅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算术平⽅根和⽴⽅根的定义.14.(4分)在平⾯直⾓坐标系中,点C在x轴的上⽅,y轴的右侧,距离每个坐标轴都是2个单位长度,则C点的坐标为(2,2).【分析】先判断出点C在第⼀象限,再根据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写出即可.【解答】解:∵点C在x轴的上⽅,y轴的右侧,∴点C在第⼀象限,∵点C距离每个坐标轴都是2个单位长度,∴点C的坐标为(2,2).故答案为:(2,2).【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象限(+,+);第⼆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5.(4分)天⽓晴朗时,⼀个⼈能看到⼤海的最远距离s(单位:km)可⽤公式s2=16h来估计,其中h(单位:km)是眼睛离海平⾯的⾼度.如果⼀个⼈站在岸边的⼭丘上观察,当他的眼睛离海平⾯的⾼度是40m时,他能看到的最远距离是0.8km.【分析】将h=40m=0.04km代⼊s2=16h,再根据算术平⽅根的定义求解可得.【解答】解:由题意知h=40m=0.04km,则s2=16×0.04=0.64,∴s=0.8(负值舍去),即他能看到的最远距离是0.8km,故答案为:0.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算术平⽅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算术平⽅根的概念.16.(4分)养⽜场的饲养员李⼤叔分别四次购进若⼲头⼤⽜和⼩⽜,每次购进⼤⽜和⼩⽜的价格不变,购买的数量和总价李⼤叔记录如表所⽰:若其中⼀次的总价李⼤叔记录错了,则是第⼆次.【分析】设⼤⽜每头x元,⼩⽜每头y元,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可得出关于x,y的⼆元⼀次⽅程组,变形后可得出记录错误的次数.【解答】解:设⼤⽜每头x元,⼩⽜每头y元,依题意,得:18x+30y=3960①,27x+45y=5850②,15x+25y=3300③,24x+40y=5280④,由①③④可得出3x+5y=660,由②可得出3x+5y=650,∴李⼤叔第⼆次记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元⼀次⽅程的应⽤,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元⼀次⽅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题9⼩题,共86分)17.(12分)解⽅程组:(1);(2);【分析】(1)利⽤代⼊消元法求解即可;(2)利⽤加减消元法求解即可.【解答】解:(1),把①代⼊②得:3x+x﹣2=8,解得:x=,将x=代⼊①得:y=,则⽅程组的解为;(2),①×2+②×3得:13x=13,即x=1,将x=1代⼊①得:2+3y=5,解得y=1,则⽅程组的解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元⼀次⽅程组,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8分)如图,∠BOA内有⼀点P(1)过点P分别画OA、OB的平⾏线交OB于点E交OA于点F;(2)写出图中⼀定与∠EPF相等的⾓∠PEB,∠PF A,∠AOB,∠1.【分析】(1)根据⼏何语⾔画出对应的⼏何图形;(2)利⽤对顶⾓相等和平⾏线的性质进⾏判断.【解答】解:(1)如图,PE、PF为所作;(2)与∠EPF相等的⾓有∠PEB,∠PF A,∠AOB,∠1.故答案为∠PEB,∠PF A,∠AOB,∠1.【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个⾓等于已知⾓;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的⾓平分线;过⼀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也考查了平⾏线的性质.19.(8分)已知点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4),(6,2).(1)请在平⾯直⾓坐标系中描出A,B;(2)O为原点,连接AO,BO,AB,求三⾓形AOB的⾯积.【分析】(1)根据平⾯直⾓坐标系找出点A、B的位置即可;(2)利⽤矩形的⾯积以及三⾓形⾯积公式,根据△OAB的⾯积=矩形的⾯积减去三个直⾓三⾓形的⾯积即可求得.【解答】解:(1)在平⾯直⾓坐标系中描出A,B如图:(2)S△AOB=6×4﹣×6×2﹣×2×4﹣=1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形的⾯积、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解答该题时,利⽤点的坐标求得相关线段的长度,然后根据图形的⾯积公式求解.20.(8分)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这样⼀题,原⽂是:“今有⼤器五⼩器⼀容三斛,⼤器⼀⼩器五容⼆斛,问⼤⼩器各容⼏何.”意思是:有⼤⼩两种盛酒的桶,已知5个⼤桶加上1个⼩桶可以盛酒3斛(斛,是古代的⼀种容量单位),1个⼤桶加上5个⼩桶可以盛酒2斛.1个⼤桶、1个⼩桶分别可以盛酒多少斛?请解答.【分析】直接利⽤5个⼤桶加上1个⼩桶可以盛酒3斛,1个⼤桶加上5个⼩桶可以盛酒2斛,分别得出等式组成⽅程组求出答案.【解答】解:设1个⼤桶可以盛酒x斛,1个⼩桶可以盛酒y斛,则,解得:,答:1个⼤桶可以盛酒斛,1个⼩桶可以盛酒斛.【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元⼀次⽅程组的应⽤,正确得出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21.(10分)如图,命题1:如果∠1=30°,∠B=60°,AB⊥AC,那么AD与BC平⾏;命题2:如果∠1=30,∠B=60°,AB⊥AC,那么AB与CD平⾏;(1)请判断上述两个命题分别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2)根据(1)中的判断,如果是真命题的,请证明;如果是假命题的,请举出⼀个反例.【分析】利⽤同旁内⾓互补可判断AD∥BC,从⽽可判断命题1为真命题;先计算出∠ACB=30°,然后根据内错⾓相等,两直线平⾏可判断命题为2为真命题.【解答】解:(1)命题1和命题2都为真命题;(2)∵AB⊥AC,∴∠BAC=90°,∵∠1=30°,∴∠BAD=120°,∵∠B=60°,∴∠BAD+∠B=180°,∴AD∥BC,所以命题1为真命题;∵∠ACB=180°﹣90°﹣∠B=30°,⽽∠1=30°,∴∠ACB=∠1,∴AB∥CD,所以命题2为真命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解的部分是结论.命题的“真”“假”是就命题的内容⽽⾔.任何⼀个命题⾮真即假.要说明⼀个命题的正确性,⼀般需要推理、论证,⽽判断⼀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个反例即可.22.(8分)关于x,y⽅程组(1)当y=2时,求m的值;(2)若⽅程组的解x与y满⾜条件x+y=2,求m的值.【分析】(1)解⽅程组得,根据y=2得出关于m的⽅程,解之可得;(2)由x+y=2得出关于m的⽅程,解之可得.【解答】解:(1)解⽅程组,得:,∵y=2,∴1﹣5m=6,解得:m=﹣1;即m的值是﹣1;(2)∵x+y=2,∴+=2,解得:m=2.即m的值是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元⼀次⽅程组的解法,熟练掌握加减消元法或代⼊消元法是解题的关键.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可以通过下列步骤估计的⼤⼩第⼀步:因为12=1,22=4,1<2<4,所以1<<2第⼆步:通过取1和2的平均数确定所在的范围:取x==1.5,因为1.52=2.25,2<2.25,所以1<<1.5(1)请仿照第⼀步,通过运算,确定界于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2)在1<<1.5的基础上,重复应⽤第⼆步中取平均数的⽅法,将所在的范围缩⼩⾄m<<n,使得n﹣m=.【分析】(1)根据第⼀步,由82=64,92=81,即可确定界于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2)先根据第⼆步中取平均数的⽅法,求1和1.5的平均数x==1.25,再求得1.25<<1.5;同理再求1.25和1.5的平均数x==1.375,得到1.375<<1.5,从⽽得结论.【解答】解:(1)因为82=64,92=81,64<66<81,所以8<<9;(2)通过取1和1.5的平均数确定所在的范围:取x==1.25,因为1.252=1.5625,1.5625<2,所以1.25<<1.5,n﹣m=1.5﹣1.25=0.25>;通过取1.25和1.5的平均数确定所在的范围:取x==1.375,因为1.3752=1.890625,1.890625<2,所以1.375<<1.5,n﹣m=1.5﹣10375=0.125=.故1.375<<1.5.【点评】本题为阅读理解题,主要考查算术平均数的定义以及估算⽆理数的⼤⼩.在解题时注意对题⽬中所给知识的正确理解,考查了阅读所给材料的理解和运⽤的能⼒,运⽤类⽐的⽅法,难度适中.24.(10分)如图1所⽰,将⼀副三⾓尺的直⾓点重合放置,其中∠B=30°,∠C=45°.三⾓尺AOB的位置保持不动,将三⾓尺COD绕着直⾓顶点O按顺时针旋转.(1)当旋转⾄图2所⽰的位置时,恰好有OD∥AB,求此时∠BOD,∠COA的⼤⼩;(2)若将三⾓尺COD继续绕着O旋转,直⾄回到图1的位置,在这⼀过程中,当AB 与三⾓尺COD的⼀边平⾏时,求∠COA 的⼤⼩.【分析】(1)由OD∥AB可得∠BOD=∠B=30°,再由∠BOD+∠BOC=90°和∠AOC+∠BOC=90°求出∠AOC.(2)将三⾓板△COD继续绕O旋转,OC边能与AB平⾏,由平⾏可得∠COB=∠B=30°,从⽽求出∠AOC.【解答】解:(1)∵OD∥AB,∴∠BOD=∠B=30°,⼜∠BOD+∠BOC=90°,∠AOC+∠BOC=90°,∴∠AOC=∠BOD=30°.②存在,如图1,当AB∥OC时,则∠COB=∠B=30°,∴∠AOC=90°+30°=120°;如图2,当AB∥CD时,延长DO交AB于D′,∴∠AD′O=∠D=45°,∴∠AOD′=75°,∴∠AOC=∠AOD′+90°=165°;如图3,当AB∥OD时,∠DOB=∠B=30°,∴∠AOC=∠DOB=30°;如图4,当AB∥OD时,∠AOD=∠A=60°,∴∠AOC=90°+60°=150°;如图5,当AB∥OC时,∴∠AOC=∠A=60°;如图6,当AB∥CD时,∠1=∠A=60°,∴∠AOC=60°﹣45°=15°;综上所述,∠AOC的度数为:15°,30°,60°,120°,150°,165°.【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线的性质及三⾓形的外⾓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三⾓形外⾓性质平⾏线的性质求解.25.(12分)在平⾯直⾓坐标系中,点A,B在y轴正半轴上,且点A在B的下⽅,将线段AB进⾏平移得到线段CD,点A的对应点为点D,点B的对应点为点C,(1)若点A(0,1),B(0,3),D(3,2),求点C的坐标;(2)点E是第⼆象限上的⼀个动点,过点E作EF垂直x轴于F,连接DF,DE,EC.若点A(0,m),B(0,b),C(a+b+1,m+3)D(m,﹣2m+3),三⾓形DEF的⾯积为S△DEF=﹣a+,点D到直线EF的距离为3,试问是否存在m,使得S△BCE=S若存在,请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CE【分析】(1)求出AB的长,利⽤平移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2)利⽤平移变换的性质构建⽅程组求出a,b(⽤m表⽰),利⽤三⾓形的⾯积公式构建⽅程求出m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A(0,1),B(0,3),D(3,2),∴AB=3﹣1=2=CD,∴C(3,4).(2)由题意:,解得,。

厦门一中旧校区考场(初一)

厦门一中旧校区考场(初一)

2011年全国希望杯数学邀请赛厦门一中旧校区考场考室考生考号年级考生所在校考生姓名指导教师每个考室人数清点11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王逸凡焦保坤112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陈子尧黎强213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陈思航黎强314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李皕奇黎强415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陈彦冰焦保坤516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王羿琳黎强617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杨昕宇黎强718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郑奕聪黎强819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吴厚丘黎强9110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林东权黎强10111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陈顼焦保坤11112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陈思远焦保坤12113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吴南燕焦保坤13114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戴知微焦保坤14115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李雨轩黎强15116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席揽月黎强16117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蔡洵晟邓衍生17118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吴双焦保坤18119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刘宗铭黎强19120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叶崴焦保坤20121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柯炳鑫黎强21122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马文迪黎强22123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陈瀚哲邓衍生23124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肖紫麒焦保坤24125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欧凌峰黎强25126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卢林越黎强26127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蔡俊民焦保坤27128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何书彧焦保坤28129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陈伊唯黎强29130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徐千越黎强30231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何凌飞黎强1232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兰馨焦保坤2233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陈胤杰焦保坤3234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林为栋黎强4235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黄嘉铭焦保坤5236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李宣林焦保坤6237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李雨荃焦保坤7238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孙瑞焦保坤8239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叶继璘焦保坤9240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许林黎强10241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赵蕾馨黎强11242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许璀杰黎强12243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林旭帆焦保坤13244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何宗霖焦保坤14245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谭嘉伟焦保坤15246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余邦锴焦保坤16 247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方榆超焦保坤17 248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杨玉娟张溶18 249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邱书鹏张溶19 250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陈俊张溶20 251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康婧仪邓衍生21 252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阮宏洋张溶22 253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刘家宁张溶23 254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李元钰张溶24 255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王佳恒张溶25 256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叶子绿张溶26 257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朱诗雯张溶27 258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朱秋达张溶28 259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庄宇航张溶29 260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王静惠张娜30 361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吴泽志张娜1 362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陈欣怡张娜2 363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张文欣张娜3 364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林津宇张娜4 365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游含佳张娜5 366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谭婷伊张娜6 367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陈宇峰张娜7 368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陈惠玲张娜8 369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叶亦菲张娜9 370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许力成张娜10 371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谭露陈奕11 372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林书田陈奕12 373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王镕倩陈奕13 374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廖子瑶陈奕14 375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伍运帆陈奕15 376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王家园陈奕16 377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蔡子锌陈奕17 378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翁超群陈奕18 379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孙君陈奕19 380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曾力行陈奕20 381初一厦门市第一中学李超予陈奕21 382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刘 洋王荣芳22 383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罗铮王荣芳23 384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夏济海王荣芳24 385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孙旭洋王荣芳25 386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江永新王荣芳26 387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张巧倩王荣芳27 388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叶婧怡高思远28 389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方剑扬高思远29 390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刘鸿鑫高思远30 491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陈佳靖高思远1 492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戚子豪高思远2493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万钊宏高思远3 494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温逸鑫高思远4 495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林乙鹏池德庆5 496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黄翰之池德庆6 497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王昊然池德庆7 498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朱美祺池德庆8 499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余鹏彬池德庆9 4100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隆新伟赖玉虹10 4101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高绚赖玉虹11 4102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陈颖赖玉虹12 4103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苏培森赖玉虹13 4104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甘卫祥赖玉虹14 4105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叶子怡赖玉虹15 4106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王斯凡李燕萍16 4107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洪艺珊李燕萍17 4108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王全李燕萍18 4109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纪荣毅李燕萍19 4110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肖松李燕萍20 4111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吕任泽李鸿荣21 4112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叶伊钒李鸿荣22 4113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戴永昌李鸿荣23 4114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李世博李鸿荣24 4115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邵芊李鸿荣25 4116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胡安瑜李鸿荣26 4117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翁立李鸿荣27 4118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蔡雯婷李鸿荣28 4119初一厦门市第五中学陈加洛李鸿荣29 4120初一30 5121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杨天鸿赵蕊1 5122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甘燕芬王冰冰2 5123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史安琪苏圣奎3 5124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陈诗睿赵蕊4 5125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陈茗陈青燕5 5126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潘博文陈青燕6 5127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孙颖张育丽7 5128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董浩伍赵蕊8 5129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杨泓臻苏圣奎9 5130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孙玥陈青燕10 5131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方馨怡苏圣奎11 5132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陈婧琦苏圣奎12 5133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王琪洪燕13 5134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刘慧张育丽14 5135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叶泽宇洪燕15 5136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朱江徽黄闽兴16 5137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吴陈轩黄闽兴17 5138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刘晟龙陈青燕18 5139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周志敏苏圣奎195140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杨婧湲王冰冰20 5141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吕冰遥张育丽21 5142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易景河黄闽兴22 5143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尹江帆黄闽兴23 5144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陈雯峣张育丽24 5145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胡天翼王冰冰25 5146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黄雅欣洪燕26 5147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陈馨怡赵蕊27 5148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吴承潞苏圣奎28 5149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孙炳旭苏圣奎29 5150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林钰航张育丽30 6151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蔡林鑫张育丽1 6152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纪煌毅张育丽2 6153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戴雨欣张育丽3 6154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魏璐炜王冰冰4 6155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骆英豪王冰冰5 6156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陈栩宁洪燕6 6157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吕时娟黄闽兴7 6158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佘珅霖陈青燕8 6159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周洋王冰冰9 6160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傅锦瑜王冰冰10 6161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于泽苏圣奎11 6162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肖康柏张育丽12 6163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苏小玲张育丽13 6164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郑静虹张育丽14 6165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周毅荣王冰冰15 6166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姜佳欣洪燕16 6167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杨伟坚洪燕17 6168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周锡豪黄闽兴18 6169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何鹭颖黄闽兴19 6170初一厦门市第六中学郑婕张育丽20李玮祺刘世雄21 6171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6172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陈子涵董涛22朱弈祺刘世雄23 6173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汪文潇刘世雄24 6174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郭天成刘世雄25 6175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史丹妮刘世雄26 6176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吴亮霖刘世雄27 6177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6178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纪泽伟黄慧萍28戴洋杭刘世雄29 6179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张延嘉余芳30 6180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吕可歆黄慧萍1 7181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王哲源董涛2 7182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方亦芸黄慧萍3 7183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7184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阮曈昕刘世雄4魏文彬黄慧萍5 7185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吴志伟黄慧萍6 7186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黄舒波黄慧萍7 7187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陈以哲刘世雄8 7188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林宇超刘世雄9 7189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朱薇洁刘世雄10 7190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蔡征真黄慧萍11 7191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蔡泽鑫刘世雄12 7192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吴吉鹏黄慧萍13 7193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杨楚榆黄慧萍14 7194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黄铭雅黄慧萍15 7195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王镇南刘世雄16 7196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7197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蔡芷涵刘世雄17施琰黄慧萍18 7198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张曾杰黄慧萍19 7199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7200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郭铭浩刘世雄20杨菁刘世雄21 7201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李毅滨刘世雄22 7202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郭景滨宋荣云23 7203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赖鹏旭宋荣云24 7204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许舒路黄慧萍25 7205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7206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吴晓琳黄慧萍26陈智媛黄慧萍27 7207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陈润宇谢振武28 7208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7209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黄贻挺刘世雄29黄嘉怡刘世雄30 7210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邵涵黄慧萍1 8211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洪铨健黄慧萍2 8212初一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8213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江天张梅良3 8214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方浩铖周毅4 8215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陈家棋周毅5 8216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陈栋徐士永6 8217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翁妮娜张梅良7 8218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姜清欢张惠瑜8 8219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于博洋张惠瑜9 8220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杨安琪周毅10 8221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陈罗娜周毅11 8222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陈心怡张梅良12 8223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谢舒仪徐士永13 8224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庄泽瀚周毅14 8225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曾建顺张梅良15 8226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杨祉煜张梅良16 8227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郑俊杰赖健祥17 8228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曾炜旭张惠瑜18 8229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尤丹倩徐士永19 8230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陈彦杰徐士永20 8231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胡晋毅张梅良21 8232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刘青青张梅良22 8233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张烨徐士永238234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徐璐娜徐士永24 8235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叶欣张梅良25 8236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陈伟嵘徐士永26 8237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林嘉芊周毅27 8238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许伟志周毅28 8239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黄玉廷蔡军29 8240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陈慕耕蔡军30 9241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吕睿周毅1 9242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赵镕昆张梅良2 9243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王坤张梅良3 9244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陈博栋陆雪萍4 9245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苏琬晶周毅5 9246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苏彤周毅6 9247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王佳鹏周毅7 9248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叶光张梅良8 9249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谢佳君张梅良9 9250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黄雨馨张梅良10 9251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魏源标张梅良11 9252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杨馨张梅良12 9253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熊文峥张梅良13 9254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林志豪陆雪萍14 9255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陈柏铭陆雪萍15 9256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兰杰周毅16 9257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周宇张梅良17 9258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刘至张梅良18 9259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黄浩霖徐士永19 9260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林豆豆周毅20 9261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李子扬周毅21 9262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洪天佳张梅良22 9263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迟百丰张梅良23 9264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柯舒榆张梅良24 9265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陈逸如张梅良25 9266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施宇豪赖健祥26 9267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陈希瑶蔡军27 9268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李庆晖张惠瑜28 9269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洪思劼杨露29 9270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赵婉雯陆雪萍30 10271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李钰玟陆雪萍1 10272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黄明毅周毅2 10273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游思琪张梅良3 10274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张榕韬张梅良4 10275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谢名洲张梅良5 10276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高博洋张梅良6 10277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方琰雯蔡军7 10278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郭艺惠张惠瑜8 10279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李明坤赖健祥9 10280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郭瀚绅陆雪萍1010281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邱乔晖徐士永11 10282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叶宸周毅12 10283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林慧娟周毅13 10284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郑凌飞周毅14 10285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黄阳周毅15 10286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曾晖周毅16 10287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郭伟杰周毅17 10288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曾璟仪周毅18 10289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田凯锋张梅良19 10290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刘文韬张梅良20 10291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肖晗张梅良21 10292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谢子欣张梅良22 10293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陈思含赖健祥23 10294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李文嵩赖健祥24 10295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张紫珊蔡军25 10296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杜俊达蔡军26 10297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周煜钦蔡军27 10298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兰兴增蔡军28 10299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林渴心蔡军29 10300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倪睿阳蔡军30 11301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张岱勃张惠瑜1 11302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黄睿益张惠瑜2 11303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王菁雯张惠瑜3 11304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许可欣张惠瑜4 11305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刘瑀杨露5 11306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黄泽鑫杨露6 11307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洪琪珊杨露7 11308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余思涵陆雪萍8 11309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徐斌陆雪萍9 11310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周子扬陆雪萍10 11311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吴超龙徐士永11 11312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徐静雯徐士永12 11313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黄鹭凌徐士永13 11314初一厦门外国语学校黄弋川徐士永14 11315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邓 吉肖永庆15 11316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蔡庆堂段尚鹏16 11317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洪振东肖永庆17 11318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黄 威肖永庆18 11319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柏陈曦蔡建勋19 11320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叶 颖肖永庆20 11321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林美娟肖永庆21 11322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吴鹏辉肖永庆22 11323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廖正昀肖永庆23 11324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苏玉秋肖永庆24 11325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汪远东肖永庆25 11326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梁福宇肖永庆26 11327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董鸿武段尚鹏2711328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何智鹏蔡建勋28 11329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魏湧鹏肖永庆29 11330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陈 浚段尚鹏30 12331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卢弘民蔡建勋1 12332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刘 峥肖永庆2 12333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林浩东肖永庆3 12334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洪新锐肖永庆4 12335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高一点肖永庆5 12336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陈元灵肖永庆6 12337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郑莎蕾肖永庆7 12338初一厦门市科技中学朱志礼肖永庆8 12339初一厦门市音乐学校吴涌源李淼丞9 12340初一厦门市音乐学校黄瑞恒李淼丞10 12341初一厦门市音乐学校孙玉树李淼丞11 12342初一厦门市音乐学校向楚涵李淼丞12 12343初一厦门市音乐学校林韵涵李淼丞13 12344初一厦门市音乐学校王怀远詹小杰14 12345初一厦门市音乐学校赵童莹詹小杰15 12346初一厦门市音乐学校朱昭鸿詹小杰16 12347初一厦门市音乐学校黄铭明詹小杰17 12348初一厦门市音乐学校徐芷萌詹小杰18 12349初一厦门市音乐学校朱奕唯詹小杰19 12350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甘伟彬许青山20 12351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成逸然许青山21 12352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朱琳娜许青山22 12353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陈斯杰许青山23 12354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杨书豪许青山24 12355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杨莹许青山25 12356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王佺峰许青山26 12357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吴晗倩许青山27 12358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林浩陈海烽28 12359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陈晟陈海烽29 12360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蒲文文陈海烽30 13361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陈晰陈海烽1 13362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俞屹梵陈海烽2 13363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訾阳陈海烽3 13364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岳秀超陈海烽4 13365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陈格平陈海烽5 13366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游一凡陈海烽6 13367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郭晨艳陈海烽7 13368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林锡联陈海烽8 13369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刘雅楠林舒妍9 13370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周耀华林舒妍10 13371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丁子峻林舒妍11 13372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王若楠林舒妍12 13373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肖宏斌林舒妍13 13374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林青蓝林舒妍1413375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叶柏龄林舒妍15 13376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余榕熙林舒妍16 13377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陈鸿滨陈海烽17 13378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朱晨智陈海烽18 13379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王鹭翔陈海烽19 13380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陈淑婷陈海烽20 13381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洪光耀陈海烽21 13382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蒋嘉烜陈海烽22 13383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林禹昕林舒妍23 13384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林家薇林舒妍24 13385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蒋进新林舒妍25 13386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陈燕林舒妍26 13387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钟泽斌林舒妍27 13388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潘颖嘉林舒妍28 13389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郑霖茵许青山29 13390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吴宇晨许青山30 14391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庄林峰许青山1 14392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熊浩成许青山2 14393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李佩怡许青山3 14394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黄智晖许青山4 14395初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唐诚毅许青山5 14396初一厦门华侨中学卢婉宸黄宜章6 14397初一厦门华侨中学韩知行黄宜章7 14398初一厦门华侨中学郑伊辛黄宜章8 14399初一厦门华侨中学许逸群黄宜章9 14400初一厦门华侨中学邱梓欣黄宜章10 14401初一厦门华侨中学张馨文黄宜章11 14402初一厦门华侨中学陈慧萱黄宜章12 14403初一厦门华侨中学李嘉奇黄宜章13 14404初一厦门华侨中学翁雯静黄宜章14 14405初一厦门华侨中学李英卓黄宜章15 14406初一厦门华侨中学洪天悦黄宜章16 14407初一厦门华侨中学周达文黄宜章17 14408初一厦门华侨中学郑思凡黄宜章18 14409初一厦门华侨中学张奇娉黄宜章19 14410初一厦门华侨中学卢义豪黄宜章20 14411初一厦门华侨中学陈思琪黄宜章21 14412初一厦门华侨中学李宇成黄宜章22 14413初一厦门华侨中学魏明萱黄宜章23 14414初一厦门华侨中学李世凌黄宜章24 14415初一厦门华侨中学侯盛伟黄宜章25 14416初一厦门华侨中学杨少男黄宜章26 14417初一厦门华侨中学欧思宇黄宜章27 14418初一厦门华侨中学吴艳玲黄宜章28 14419初一厦门华侨中学许啸天黄宜章29 14420初一厦门华侨中学高乐馨黄宜章30 15421初一厦门华侨中学林莹镜黄宜章115422初一厦门华侨中学张玥莹黄宜章2 15423初一厦门华侨中学许怀赢黄宜章3 15424初一厦门华侨中学郭诗铭黄宜章4 15425初一厦门华侨中学杨铮铮黄宜章5 15426初一大同中学张怡晨邱淑媛6 15427初一大同中学郑琪邱丽芬7 15428初一大同中学缪峻涛刘盈盈8 15429初一大同中学林树鸣潘小荣9 15430初一大同中学张耿森刘盈盈10 15431初一大同中学张睿甫邱丽芬11 15432初一大同中学方菲邱丽芬12 15433初一大同中学邵凯旋邱丽芬13 15434初一大同中学郭睿颖潘小荣14 15435初一大同中学蔡兴叶邱丽芬15 15436初一大同中学何尧邱淑媛16 15437初一大同中学吴昌萃邱淑媛17 15438初一大同中学彭奕荣潘小荣18 15439初一大同中学李颖潘小荣19 15440初一大同中学陈晓鸿邱丽芬20 15441初一大同中学曾艺彬潘小荣21 15442初一大同中学程紫微刘盈盈22 15443初一大同中学杨可邱丽芬23 15444初一大同中学蔡辛成潘小荣24 15445初一大同中学陈伟安刘盈盈25 15446初一大同中学李敏燕潘小荣26 15447初一大同中学阮正鑫邱丽芬27 15448初一大同中学骆琳刘盈盈28 15449初一大同中学茅伟斌邱淑媛29 15450初一大同中学潘万楷邱丽芬30 16451初一大同中学陈洪崴邱淑媛1 16452初一大同中学林思辰邱淑媛2 16453初一大同中学韩苏贤邱淑媛3 16454初一大同中学黄凤娇潘小荣4 16455初一大同中学伊若晗潘小荣5 16456初一大同中学梁子豪邱淑媛6 16457初一大同中学徐意凡邱丽芬7 16458初一大同中学李宇刘盈盈8 16459初一大同中学郭卫明刘盈盈9王佳星林宝义10 16460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李钟艺郑素金11 16461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陈俣策陈媛慧12 16462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李丹琦郑素金13 16463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16464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侯秉镜陈媛慧14江帆林宝义15 16465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16466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姜欣怡陈媛慧16李豪林宝义17 16467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陈心怡郑素金18 16468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16469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黄嘉盛郑素金19王可郑素金20 16470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何鹏郑素金21 16471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欧阳玥陈媛慧22 16472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黄泽岚林宝义23 16473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叶锦龙林宝义24 16474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16475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李佳晨林宝义25陈斐郑素金26 16476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王子桦陈媛慧27 16477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彭怡婷林宝义28 16478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胡慧怡郑素金29 16479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曾子欣郑素金30 16480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17481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叶智晨林宝义1甘新平林宝义2 17482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曾志杰陈媛慧3 17483初一大同中学(前埔校区17484初一松柏中学李嘉琳洪新蓉4 17485初一松柏中学朱妍琳洪新蓉5 17486初一松柏中学叶思雨洪新蓉6 17487初一松柏中学黄天翼骆美芬7 17488初一松柏中学王桐语骆美芬8 17489初一松柏中学夏靖恺吴成强9 17490初一松柏中学马宇驰吴成强10 17491初一松柏中学陈宇韬吴成强11 17492初一松柏中学王君临吴成强12 17493初一松柏中学吴达辉吴成强13 17494初一松柏中学周怡吴成强14 17495初一松柏中学卢苇珊吴成强15 17496初一松柏中学黄文怡吴成强16 17497初一松柏中学李世涵陈庆华17 17498初一松柏中学陈旭陈庆华18 17499初一松柏中学林潮旭陈庆华19 17500初一松柏中学徐梓霖陈庆华20 17501初一松柏中学林和明陈庆华21 17502初一松柏中学陈跃菁陈庆华22 17503初一松柏中学刘肇宏陈庆华23 17504初一松柏中学吴炜琪陈庆华24 17505初一松柏中学黄浩量陈庆华25 17506初一松柏中学杨贺翔祁剑坤26 17507初一松柏中学谢彬枫祁剑坤27 17508初一松柏中学谢志印祁剑坤28 17509初一松柏中学黄颖洁祁剑坤29 17510初一松柏中学林暐翔祁剑坤30 18511初一松柏中学李钺钒陈丽青1 18512初一松柏中学黄济民陈丽青2 18513初一松柏中学刘洪捷陈丽青3 18514初一松柏中学廖心阳陈丽青4 18515初一松柏中学周子骥陈丽青5。

2017-2018学年厦门一中初三年(下)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无答案)

2017-2018学年厦门一中初三年(下)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无答案)

厦门一中初三年2017-2018学年(下)第二次模拟考试数 学(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教师:郑辉龙 陈山泉班级 姓名 座号 注意事项:1.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2.可直接用2B 铅笔画图.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甲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下列甲骨文中,不是..轴对称的是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623=⋅ B .532=+ C .2)2(2-=- D .222=+3. 函数1-=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A.1>xB.1<xC.1≥xD.1≤x4. 对于下列调查:①对从某国进口的香蕉进行检验检疫;②审查某教科书稿; ③中央电视台“鸡年春晚”收视率.其中适合抽样调查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5. 气象台预报“本市明天降水概率是85%”,对此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本市明天将有85%的地区降水 B .本市明天将有85%的时间降水 C .明天降水的可能性比较大D .明天肯定下雨6. “若a 是实数,则a ≥0”.这一事件是A. 必然事件B. 不确定事件C. 不可能事件D. 随机事件 7.如图1,在△ABC 和△BDE 中,点C 在边BD 上,边AC 交边BE于点F ,若AC =BD , AB =ED ,BC =BE ,则∠ACB 等于 A . ∠EDB B . ∠BED C .∠EBD D . 2∠ABF8. 在1~7月份,某种水果的每斤进价与每斤售价的信息 如图2所示,则出售该种水果每斤利润最大的月份是 A. 3月份 B. 4月份 C. 5月份 D. 6月份9. 为了节约水资源,某市准备按照居民家庭年用水量实行阶梯水价,水价分档递增.计划使第一档、第二档和第三档的水价分别覆盖全市居民家庭的80%,15%和5%.为合理确定各档之间的界限,随机抽查了该市5万户居民家庭上一年的年用水量(单位:m 3),绘制了统计图,如图所示.下面有四个推断: ①年用水量不超过180 m 3的该市居民家庭按第一档水价交费 ②年用水量不超过240 m 3的该市居民家庭按第三档水价交费 ③该市居民家庭年用水量的中位数在150~180 m 3之间 ④该市居民家庭年用水量的众数约为110 m3其中合理的是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图1图210.“单词的记忆效率”是指复习一定量的单词,一周后能正确默写出的单词个数与复习的单词个数的比值.右图描述了某次单词复习中M,N,S,T 四位同学的单词记忆效率y 与复习的单词个数x 的情况,则这四位同学在这次单词复习中正确默写出的单词个数最多的是A .MB .NC .SD .T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 不等式组4342x x ->-⎧⎨>⎩的解集为_____.12. 点(1,-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 13. 如图5,点A 、B 、C 在⊙O 上,⊙O 半径为1cm , ∠ACB =30°,则弧AB 的长是 cm. 14. 百子回归图6是由1,2,3,...,100无重复排列而成的正方形数表,它是一部数化的澳门简史,如:中央四位“19 99 12 20”标示澳门回归日期,最后一行中间两位“23 50”标示澳门面积,……,同时它也是十阶幻方,其每行10个数之和、每列10个数之和、每条对角线10个数之和均相等,则这个和为________15.在线段AB 上,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如果ACBCAB AC =,那么点C 叫做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若点P 是线段MN 的黄金分割点,当MN=1时,PM 的长是__________.图3图6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 已知反比例函数y kx=图像经过点A(3,4),将射线OA 顺 时针旋转45°得射线OB ,点B 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此时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9小题,共86分)17.(本题满分8分) 计算:20180+-112(). 18. (本题满分8分)解方程:312+2x x =-. 19.(本题满分8分)如图7,已知:AD 和BC 相交于点O ,∠A=∠C ,AO =2,BO =4,OC =3,求OD 的长.20.(本题满分8分)在围棋盒中有x 颗黑色棋子和y 颗白色棋子,从盒中随机地取出一个棋子,如果它是黑色棋子的概率是38;如果往盒中再放进10颗黑色棋子,则取得黑色 棋子的概率变为12.求x 和 y 的值.21.(本题满分8分)如图8,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A 看一栋高楼顶部B 的 仰角为30°,看这栋高楼底部C 的俯角为60°,热气球A 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0m , 求这栋高楼BC 的高度.图722. (本题满分10分)如图9,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OA=OB=OC=OD,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23. (本题满分11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是(0,4),点M为x轴上任意点,直线a过点M且与x轴垂直;(1)画图:步骤①,按上述叙述在图10坐标系中尽量准确地画好示意图;步骤②,尺规作图:连接AM,作线段AM的垂直平分线b,记直线a、b的交点为P.(保留痕迹不写画法)(2)操作:在你的稿纸上操作探索:多次改变点M的位置,用(1)的方法得到相应的点P,把这些点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用平滑的曲连接起来,形成点P的轨迹,观察画出的曲线L,猜猜它是我们学过的哪种曲线.(3)证明:请说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24.(本题满分11分)如图11,已知AB 是半圆O 的直径,PB 是⊙O 的切线,点C 在⊙O 上,PO ∥AC ,(1)求证:PC 是⊙O 的切线; (2)若OP=AC ,求∠CPO 的正弦值;(3)若AC=12,AB=20,M 是直径AB 上的动点,点D 、E 在直线CM 上,记d=AD ,t=BE ,m=d+t ,当d 、t 均为最小值时,求m 的取值范围.25.(本题满分14分)若抛物线2y ax bx c =++上有两点A 、B 关于原点对称(点A 在点B 左边),则称它为“完美抛物线”. (1)若A(-1,-1) ,求b 的值;(2)若抛物线c x ax y +-=2是“完美抛物线”与y 轴负半轴于点E ,与x 轴交于C 、D 两点(点D 在点C 左边),顶点为点G ,△ABC 是以AC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点F(ac ,0), 求GF 的取值范围.图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