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厂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污水处理厂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污水处理厂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污水处理厂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某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系:土木系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填表日期: 2015 年 03 月 24 日本工程为某新镇污水处理厂的施工图设计,污水厂位于xx-x交汇处,征地28604米2,设计地面标高用黄海2.3米。

经过处理的水至神仙沟,初沉池与二沉池剩余污泥浓缩处理后用泵输送至处理厂南面的苗圃作为肥料用。

该镇的地形由南向北稍有坡度,平均的坡度为0.5‰,地面平整,海拔高度为3.3—3.5米,属黄河冲积粉质沙土区,土质盐碱,全年最高气温39度,最低-8度,极值冻土深度为0.57米,全年降水量1600毫米。

镇东有卫东河,水流-1.5米,域防洪站加以控制。

处理厂厂址内地面标高位2.10—(高于黄海平均海面),土壤承载能力7—11吨/平方米。

污水厂污水进水总管管底标高(进水泵房处)为-4.41米,(相对地面标高±0.00)。

因为该镇人口较多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如果不处理直接排放到神仙沟和卫东河,将对水体造成污染,因为污水中含氮磷较多,也可使水体富营养化,所以必须建设污水处理厂对该镇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

所选择的污水处理工艺应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以防水体的富营养化。

据此,需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流程和处理构筑物的类型与数量,进行处理构筑物及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和污水厂各构筑物以及各种管渠等总体布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1.关于活性污泥法当前流行的污水处理工艺有:AB法、SBR法、氧化沟法、普通曝气法、A/A/O法、A/O 法等,这几种工艺都是从活性污泥法派生出来的,且各有其特点。

① AB法(Adsorption—Biooxidation) 该法由德国Bohuke教授首先开发。

该工艺对曝气池按高、低负荷分二级供氧,A级负荷高,曝气时间短,产生污泥量大,污泥负荷2.5kgBOD/(kgMLSS·d)以上,池容积负荷6kgBOD/(m3·d)以上;B 级负荷低,污泥龄较长。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开题报告doc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开题报告doc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开题报告篇一: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清远市污水处理厂扩大初步设计课题类别:设计论文□学生姓名:孟祥宇学号: XX 班级:XX-02 专业(全称):给水排水工程指导教师:谢敏XX年4月篇二: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开题报告编号: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院系班级设计(论文)题目: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职称职称日期年月日学生姓名同课题人员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城镇污水处理场厂初步设计开题简介(课题来源,设计或论文的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设计或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和提纲、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工作进度安排,所具备的条件等)1234篇三:污水厂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东营市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远期2.4万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系土木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随着东营市的快速发展,新建城镇拟建一污水处理厂。

污水厂位于新镇东北神仙沟与卫东河交汇处,征地25049米2,设计地面标高用黄海2.3米。

经过处理的水至神仙沟,初沉池与二沉池剩余污泥浓缩处理后用泵输送至处理厂南面的苗圃作为肥料用。

规划人口,近期40000人,2020年发展为70000人,生活污水标准为180L/cap.d,其总变化系数为1.5,工业最大日污水量为5000m3/d,排水采用分流制。

要求经过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

进出水水质如下所示:因为该镇人口较多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如果不处理直接排放到神仙沟和卫东河,将对水体造成污染,因为污水中含氮磷较多,也可使水体富营养化,所以必须建设污水处理厂对该镇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

所选择的污水处理工艺应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以防水体的富营养化。

据此,需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流程和处理构筑物的类型与数量,进行处理构筑物及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和污水厂各构筑物以及各种管渠等总体布置。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开题报告篇一: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清远市污水处理厂扩大初步设计课题类别:设计论文□学生姓名:孟祥宇学号: XX13040213 班级: XX-02 专业(全称):给水排水工程指导教师:谢敏XX年4月篇二: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开题报告编号: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院系班级设计(论文)题目: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职称职称日期年月日学生姓名同课题人员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城镇污水处理场厂初步设计开题简介(课题来源,设计或论文的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设计或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和提纲、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工作进度安排,所具备的条件等)1234篇三:污水厂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东营市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远期2.4万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系土木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随着东营市的快速发展,新建城镇拟建一污水处理厂。

污水厂位于新镇东北神仙沟与卫东河交汇处,征地25049米2,设计地面标高用黄海2.3米。

经过处理的水至神仙沟,初沉池与二沉池剩余污泥浓缩处理后用泵输送至处理厂南面的苗圃作为肥料用。

规划人口,近期40000人,2020年发展为70000人,生活污水标准为180L/cap.d,其总变化系数为1.5,工业最大日污水量为5000m3/d,排水采用分流制。

要求经过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

进出水水质如下所示:因为该镇人口较多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如果不处理直接排放到神仙沟和卫东河,将对水体造成污染,因为污水中含氮磷较多,也可使水体富营养化,所以必须建设污水处理厂对该镇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

所选择的污水处理工艺应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以防水体的富营养化。

据此,需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流程和处理构筑物的类型与数量,进行处理构筑物及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和污水厂各构筑物以及各种管渠等总体布置。

某污水处理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某污水处理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山东轻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某特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课题类型工程设计-X 导师姓名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环工1 一、常规设计选题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人口600万总设计规模14万m3/h进水指标为BOD5 112mg/LCODcr 163 mg/LSS 212 mg/LNH3-H 6mg/L。

温度21摄氏度。

要求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单位符号不对西文字体应该为新罗马。

表1 进水水质及排放标准项目CODcr/mg·L-1 BOD5/mg·L-1 SS/mg·L-1 NH3-H/mg·L-1 T℃设计进水水质163 112 212 6 21 排放标准≤100 ≤30 ≤30 ≤4 要求给出厂区的纵向流程一张采用比例尺11001:200。

包括设计地面高程、构筑物高程。

单体构筑物工艺图采用比例尺1501:100应表示出构筑物平面和剖面的工艺布置、高程。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随着城市工业生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递增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出量日益增多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周围河流致使城市周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不但直接污染了市区的地下饮用水而且对河流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危害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同时水生态系统体现了人与水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因素与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因而城市污水治理已成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理论用于实践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尤其是专业课知识用于本次毕业设计之中以提高自己的工程设计能力为自己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进行工程设计打下坚硬的基础。

通过毕业设计能够熟悉并掌握排水工程的设计内容、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能根据设计原始设计资料正确地选定设计方案掌握污水厂设计的基本流程及各构筑物的设计方法熟悉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内容和编制方法并绘制工程图纸。

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 题 类 别: 设计 ■ 论文 □学 生 姓 名:王羿然学 号:200913040113班 级:2009-01专业(全称):给水排水工程指 导 教 师: 谢 敏2013年4月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随着城市工业生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多,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直接污染市区的地下水,使得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人类生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了威胁。

因而,城市污水治理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的实际中去是我们先今大学生所要做的的一点,尤其是在本次设计中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通过自己独立的设计计算,熟练的应用所学知识,为自己以后的工作打下实践基础。

通过毕业设计,熟悉并掌握排水工程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根据原始设计资料正确地独立地选定设计方案,熟悉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内容和编制方法,并绘制工程图纸。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摘要:污泥中还有大量的有害物质,需要妥善处置。

本文叙述了污泥处理的方法和技术的发展,提出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污泥;处理;处置1、引言近几年来,我国污水处理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污水处理厂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水污染方面的问题,缓解了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

但是随着污水处理的技术日益成熟,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泥问题日益严重。

由于我国污水处理事业起步较晚,近些年来才有了一定的发展,污泥处理技术也不是很完善,还存在技术单一和处理率低等问题。

中国前些年污泥处理处置工作主要面临着两大技术难题:污泥含水率高和有机质利用率低。

污泥含水率是制约污泥处理处置的关键问题。

含水率过高限制堆肥、焚烧的高校处置技术的应用,同时也不利于污泥的再生产利用。

而有机质利用率低不仅浪费可回收利用的资源,也造成污泥易腐、有异味等不良特性。

2、污泥处理方法及新技术2.1.1 污泥的卫生填埋处理污泥的卫生填埋处理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在传统填埋的基础上从保护环境角度出发,经过科学选址和必要的场地防护处理,具有严格管理制度的科学的工程操作方法。

污水处理厂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污水处理厂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污水处理厂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污水问题日益突出。

污水处理是解决城市污水排放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保护水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毕业设计选题为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与规划,旨在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设备配置,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个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污水处理厂,以满足城市污水处理的需求。

具体内容包括:1. 污水处理厂的规划设计:根据城市的污水排放情况和处理需求,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和布局。

2.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以达到对污水进行有效分离、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3. 设备配置和运行管理:根据所选用的处理工艺,确定相应的设备配置和运行管理方案,确保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处理效果。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毕业设计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国内外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与运营管理经验,为本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 现场调查:对选定的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包括污水的水质特征、水量、排放标准等,为后续的设计和工艺选择提供依据。

3. 工艺设计:根据文献调研和现场调查的结果,结合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并进行相应的工艺设计。

4. 设备配置和运行管理:根据所选用的处理工艺,确定相应的设备配置和运行管理方案,包括设备选型、布局设计、运行参数的设定等。

5. 模拟和评估:利用专业的污水处理模拟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和评估,分析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性,优化设计方案。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毕业设计的预期成果包括:1. 污水处理厂的规划设计方案:包括污水处理厂的布局、工艺流程图、设备配置方案等。

2.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并进行相应的工艺设计。

污水处理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污水处理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科学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河北省某城镇的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学科部:理工学科部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班级:给排水131学号:***********名:***指导教师:***填表日期:2017 年1月4日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人类对水资源、水污染认识上存有一些误区,使得许多城市原有水资源不敷所用,许多地区进入水资源的污染物超过其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污染。

而我国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并呈发展趋势,每年有近300亿立方米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使水环境的污染量大大超过了自净能力所能承受的程度,从而破坏了水的良性循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加剧,进而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的加重,使人们已警觉到污水再生处理已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可持续生存。

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新政策下,环境保护已受到各级政府和全国人民的重视,对污水进行彻底的治理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大,高效节能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已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需求,结合我国环境保护最新研究成果和国际环境保护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提出一套合理、经济、运转效率高的工艺流程对污水进行处理,以达标排放。

对于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城市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是以污水中含有的污染物作为营养源,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染物降解,它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手段,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方法有: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SBR法等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城镇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

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其中BOD5:COD=0.828,该比值大于0.3,比较适合选用生化方法进行处理,因此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二级处理方案[1]。

城镇污水处理厂开题报告

城镇污水处理厂开题报告
通过实验研究和工程应用:证明高级氧 化技术在处理实际污水时的效果和处理 效率
通过经济性和环境影响评估:证明高级 氧化技术在城镇污水处理厂中的可行性 和优势
为新型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 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我国水环境 治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研究计划与进度安 排
5
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3个月):文献综述和实验准备
城镇污水处理 厂开题报告
xxxxxxxxxxxxxxxx
2024/2/28
1
-
1 背景与意义
目录
CONTENTS
2 研究目的与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4 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5 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
背景与意义
背景与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污水处理厂作为城市水环境 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处理效果和运营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水环境的状况
2
3
工程应用:将高级氧化技术应用于实际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中,通过 实际运行数据验证该技术的可行性和优势
经济性和环境影响评估:通过对高级氧化技术的经济性和环境影响 进行评估,确定该技术在城镇污水处理厂中的可行性和优势
4
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4
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本研究预期能够实现以下成果和创新点
深入研究和掌握高级氧化技术在城镇污 水处理厂中的应用技术和工艺流程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高级氧化技术的工艺流程和反应条件研究:通过实验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污染物去除 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和工艺流程
高级氧化技术在城镇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研究:将高级氧化技术应用于实际的城镇污 水处理厂中,通过实验研究该技术在处理实际污水时的效果和处理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厂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1 课题来源
在节能减排的新形势下,污水处理对于自动化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良好的质量控制,使产品能够高效稳定的运行,为保证水厂高效稳定运行,污水处理对控制系统的高可靠性要求,要求PLC支持多种冗余方式,能够更好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提高水厂、污水厂的运行效率,为更严格的水质达标提供保证。

本课题拟用PLC控制技术,设计污水处理厂行车、提升泵系统,潜污泵可实现远程手动、远程液位启停和控制;同时行车能实现远程手动启停和远程自动控制。

1.2 课题背景
基于现场设备自动化功能的全厂综合自动化的主要目标重点不仅仅是保证生产处理质量,而更现实的是减轻劳动强度、方便生产管理、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节能降耗、减员增效。

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无不例外均配置了自动化技术水平愈来愈高的全厂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其显著效果就是其运营人员数量的大幅度减少,节省成本。

据了解,污水处理厂建设自控系统,成本一般占设备的10%,包括控制
仪表、流量计这些等等都在内。

原来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控制是粗的控制,有了自控系统之后能够做到精确控制,避免很多失误,并且能够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成本。

自动化产品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由于现代污水处理厂规模越来越大,所以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

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应具有全自动逻辑控制、在线工艺状态显示及参数记录、运行故障诊断记录、生产报表显示记录等功能。

系统能长周期安全无故障运行,具有高可靠性。

1.3 国内外现状
我国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起步较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污水处理厂才开始引入自动控制系统,但多是直接引进国外成套自控设备,国产自动控制系统在污水处理厂应用很少。

早在70年代,我国的水行业就开始应用自动化技术,到90年代,自动化、信息化在水行业受到了普遍重视。

近20年来,我国水行业在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过去的二十年,自动化技术与信息技术已经
广泛地应用于水行业中。

尤其是自动化技术,应用于闸门泵站的自动化改造、水厂和污水厂的SCADA系统、城市供水调度系统。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视频技术等不断发展和普及,已基本实现了水行业的“可视化”。

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还相对滞后,整体上还处在国外80-90年代的水平。

主要体现在发展的不平衡和应用水平方面。

以智能决策为目标的信息化技术则相对迟缓,“信息孤岛”现象依然严重,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缺乏融合,大量的过程数据都静静地“躺”在现场,而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4 具体案例
1.5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