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1)

合集下载

全国自考工程力学(一)试题

全国自考工程力学(一)试题

全国自考工程力学(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不计主梁AB,杆EC、BC和滑轮E的重量。

画整体的受力图时,铰链B处约束反力的画法是()A.一个力,铅垂向上B.二个正交分力C.沿BC方向,斜向上D.沿BC方向,斜向下2.杆重不计,处于平衡判断二力杆()A.AB是,BC不是B.BC是,AB不是C.AB和BC都是D.AB和BC都不是3.在平面力系中,固定端的约束反力的画法是( )A.一个约束反力B.一个约束力偶C.二个正交的约束反力D.二个正交的约束反力和一个约束力偶4.两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其上均作用有平面力系,该系统可以列出的独立的平衡方程式的数目是( )A.3个B.4个C.5个D.6个5.为保证构件能正常的工作,要求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与承载能力有关的是( )A.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B.构件的强度,应力和稳定性C.构件的变形,刚度和稳定性D.构件的强度,刚度和变形6.在常温静载下衡量塑性材料是否失效的重要指标是( )A.比例极限B.弹性极限C.屈服极限D.强度极限7.切应力互等定理是指两垂直于截面交线的切应力必定成对出现,且( )A.大小相等,方向均指向或背离此交线B.大小相等,方向平行此交线c.大小不等,方向均指向或背离此交线D.大小不等,方向平行此交线8.梁上有分布载荷作用受弯曲变形时,其内力图的特征是( )A.剪力图无变化,弯矩图有突变B.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无变化C.剪力图是斜直线,弯矩图是抛物线D.剪力图是抛物线,弯矩图是斜直线9.细长压杆的柔度对临界应力有很大的影响,与它有关的是( )A.杆端约束,截面的形状和尺寸,压杆的长度B.杆端约束,截面的形状和尺寸,许用应力C.压杆的长度,截面的形状和尺寸,许用应力D.杆端约束,截面的形状和尺寸,许用应力10.脉动循环的交变应力,如果=0,其循环特征( )A.r=-lB.r=0C.r=1/2D.r=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工程力学(一)

工程力学(一)

1。

低碳钢材料由于冷作硬化,会使( )提高。

A 。

弹性极限2。

杆件的应力与杆件的( )有关。

D 。

外力、截面、杆长、材料3.截面上的剪应力的方向( )。

C 。

可以与截面形成任意夹角4。

扭转变形时,圆轴横截面上的剪应力( )分布。

A.均匀5。

如图所示,简支梁A 端剪力为( )。

A 。

16kN6。

用同一材料制成的实心圆轴和空心圆轴,若长度和横截面面积均相同,则抗扭刚度较大的是下列哪项?B.空心圆轴7。

圆形截面梁剪切弯曲时,横截面上最大切应力发生在( )。

A 。

中性轴上,方向平行于剪力8.圆轴扭转时,表面上任一点处于( )应力状态.B 。

二向9。

圆轴受外力偶作用如图,圆轴的最大扭矩为( )kN 。

m 。

D 。

610.直径为d=100mm 的实心圆轴,受内力扭矩T=10kN 。

m 作用,则横断面上的最大剪应力为( )MPa 。

C 。

50。

9311。

设矩形截面对其一对称轴z 的惯性矩为Iz,则当长宽分别为原来的2倍时,该矩形截面对z 轴的惯性D 。

16Iz12.在下列关于平面图形几何性质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C 。

图形对对 称轴的静矩为零13。

多跨静定梁是由单跨静定梁通过铰链连接而成的( )。

A 。

静定结构14。

多跨静定梁中必须依靠其他梁段的支撑作用才能维持平衡的梁段称为( )。

B.附属部分15。

建立虚功方程时,位移状态与力状态的关系是( ).A.彼此独立无关16.静定刚架在支座移动作用下的位移是由( )产生的。

D.扭转变形17.静定结构的截面尺寸发生改变,( )会发生改变。

C.位移18。

静定结构改变材料的性质,( )会发生改变。

D.支座反力19.力产生的内力在其他原因所引起的位移上做的功称为( )。

D.内力虚功20。

力产生的内力在自己所引起的位移上做的功称为( )。

B.内力实功21。

图示外伸梁中EI 相同,A 点的转角为( )。

答案:D22。

图示外伸梁中EI 相同,B 点的转角为( )。

答案:B23.图示外伸梁中EI 相同,C 点的位移为( ).答案:A24。

工程力学(一)重点考点及试题解析

工程力学(一)重点考点及试题解析

《工程力学(一)》串讲讲义】课程介绍一、课程的设置、性质及特点《工程力学(一)》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械等专业必考的一门专业课,要求掌握各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包括主要的各种公式。

在考试中出现的考题不难,但基本概念涉及比较广泛,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章的基本概念、公式、例题。

本课程的性质及特点:1.一门专业基础课,且部分专科、本科专业都共同学习本课程;2.工程力学(一)课程依据《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基本内容而编写,全面介绍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以及材料力学。

按重要性以及出题分值分布,这几部分的重要性排序依次是:材料力学、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

二、教材的选用工程力学(一)课程所选用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机械类专业),该书由蔡怀崇、张克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年版)。

三、章节体系依据《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基本体系进行,依次是第1篇理论力学第1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受力图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第3章力矩平面力偶系第4章平面任意力系第5章空间力系重心第6章点的运动第7章刚体基本运动第8章质点动力学基础第9章刚体动力学基础第10章动能定理第2篇材料力学第11章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第12章轴向拉伸与压缩第13章剪切第14章扭转第15章弯曲内力第16章弯曲应力第17章弯曲变形第18章组合变形第19章压杆的稳定性第20章动载荷第21章交变应力●静力学公理和物体受力分析静力学公理:二力平衡公理:作用在刚体上的二力使刚体平衡的充要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应用此公理,可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作用于刚体的已知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何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效应。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于物体上某一点的两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亦作用于该点上,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由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

力的可传性原理: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至同一刚体内任意一点,并不改变其对于刚体的效应。

工程力学(一)试卷及答案详解

工程力学(一)试卷及答案详解

工程力学(一)试卷及答案详解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已知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汇交力系,其力系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可知2.一平面任意力系向O点简化后,得到如图所示的一个力一个矩为MO的力偶,则该力系的最后合成结果是A.一个合力偶 B.作用在O点的一个合力C.作用在O点右边某点的一个合力 D.作用在O点左边某点的一个合力题2图题3图3.小物块重P=lOkN,用F=40kN的力把物块压在铅垂墙面上,如图所示,力与水平线成300夹角,物块与墙面之间的静摩擦因数则作用在物块上的摩擦力大小等于A. lOkNB. 15kNC. 20kND. 20 kN4.动点A作曲线运动,某瞬时A点所在处的曲率半径为ρ,速度大小为υ,则此时A点加速度的大小为5.工程上区分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标准是看其延伸率δ大于等于还是小于A.1% B.3%C.5% D.10%6.直径和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圆轴,在相同扭矩作用下,它们的A.最大切应力相同,而扭转角不同 B.最大切应力相同,扭转角也相同C.最大切应力不同,而扭转角相同 D.最大切应力不同,扭转角也不同7.梁在弯曲变形时,其中性层的曲率A.与弯矩成反比,与抗弯刚度成正比B.与弯矩成正比,与抗弯刚度成反比C.与弯矩及抗弯刚度均成正比D.与弯矩及抗弯刚度均成反比8.图示矩形截面对x、y,两形心轴的惯性矩分别为A. I Z=(1/12)bh2, I y=(1/12) hb2B. I Z=(1/12) hb2, I y=(1/12)bh2C. I Z=(1/12) hb3, I y=(1/12)bh3D. I Z=(1/12)bh3, I y=(1/12) hb3题8图9.用积分法求一悬臂梁受力后的变形时,边界条件为:在梁的固定端处A.挠度为零,转角也为零 B.挠度为零,转角不为零C.挠度不为零,转角为零 D.挠度不为零,转角也不为零10.影响构件疲劳强度的三个主要因素是:构件的A.外形、尺寸大小、残余应力B.残余应力、尺寸大小、表面加工质量C.外形、残余应力、表面加工质量D.外形、尺寸大小、表面加工质量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工程力学(1)-第2章

工程力学(1)-第2章

力的平移定理:可以把作用在刚体上点 的力 平行移到任一 力的平移定理 可以把作用在刚体上点A的力 F 可以把作用在刚体上点 点B,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这个力偶 ,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 对新作用点B的矩 的矩。 的矩等于原来的力 F对新作用点 的矩。 [证] 力F 证 力系 F,F′, F′ ′
• 简化的含义
力系的简化
力系简化的基础是力向一点平移定理 力系简化的基础是力向一点平移定理。 力向一点平移定理。
力系的简化
♣ 力向一点平移定理
力系的简化
♣ 力向一点平移定理
力向一点平移
F :力; O :简化中心; α :F与O所在平面;
r
n :α 平面的法线; en :n 方向的单位矢。
F
力系的简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
向一点简化 一般力系(任意力系) 汇交力系+力偶系 一般力系(任意力系) 汇交力系 力偶系 未知力系) 已知力系) (未知力系) (已知力系) 主矢) 作用在简化中心) 汇交力系 力 , R'(主矢 , (作用在简化中心 主矢 作用在简化中心 主矩) 作用在该平面上) 力偶系 力偶 ,MO (主矩 , (作用在该平面上 主矩 作用在该平面上
Ry Y −1 ∑ =tg Rx ∑X
简化中心 (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 [因主矢等于各力的矢量和]
大小: 大小 主矩M 主矩 O 方向: 方向
MO =∑mO (Fi )
方向规定 + —
(转动效应 转动效应) 简化中心: (与简化中心有关 转动效应 简化中心: 与简化中心有关 与简化中心有关) (因主矩等于各力对简化中心取矩的代数和) 因主矩等于各力对简化中心取矩的代数和)

工程力学(1)-第1章

工程力学(1)-第1章

第一篇 工程静力学
第1章 静力学基础
第1章
静力学基础
本章主要介绍静力学模型—物体的模型、 本章主要介绍静力学模型—物体的模型、 连接与接触方式的模型、载荷与力的模型, 连接与接触方式的模型、载荷与力的模型, 同时介绍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同时介绍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1章
静力学基础
力和力矩 力偶及其性质 约束与约束力 平衡的概念 受力分析方法与过程 结论与讨论
力偶与力偶系
♣ 力偶系的合成
力偶与力偶系
力偶系及其合成
力偶系: 力偶系:由两个或 两个以上力偶组成的 特殊力系
力偶与力偶系
力偶系及其合成
z
ΣMz
ΣMy
x
ΣMx
y
力偶与力偶系
力偶系及其合成
力偶系合成的结果仍然是 一个力偶, 一个力偶,其力偶矩矢量等 于原力偶系中所有力偶矩矢 量之和。 量之和。即 n M = ∑Mi
F1
F2
q
力和力矩
♣ 集中力和分布力
表面力 直接接触的物体,通过接触表面的相互作用。 直接接触的物体,通过接触表面的相互作用。 如物体间压力等。表面力分布作用在接触面上。 如物体间压力等。表面力分布作用在接触面上。
体积力 非直接接触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非直接接触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如物体重力、惯性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如物体重力、惯性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体积力分布作用在物体整个体积内,与质量有关。 体积力分布作用在物体整个体积内,与质量有关。
♣ 关于力偶性质推论的应用限制
弯曲力偶作用在 自由端时, 自由端时,全梁发生 弯曲变形。 弯曲变形。 弯曲力偶移至中 间时, 间时,梁只有左端发 生弯曲变形, 生弯曲变形,梁的右 端不发生弯曲变形。 端不发生弯曲变形。

工程力学一试卷及答案详解

工程力学一试卷及答案详解

工程力学(一)试卷及答案详解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已知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汇交力系,其力系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可知2.一平面任意力系向O点简化后,得到如图所示的一个力一个矩为MO的力偶,则该力系的最后合成结果是A.一个合力偶B.作用在O点的一个合力C.作用在O点右边某点的一个合力D.作用在O点左边某点的一个合力题2图题3图3.小物块重P=lOkN,用F=40kN的力把物块压在铅垂墙面上,如图所示,力与水平线成300夹角,物块与墙面之间的静摩擦因数则作用在物块上的摩擦力大小等于A. lOkN B. 15kNC. 20kND. 20 kN4.动点A作曲线运动,某瞬时A点所在处的曲率半径为ρ,速度大小为υ,则此时A点加速度的大小为5.工程上区分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标准是看其延伸率δ大于等于还是小于A.1% B.3%C.5% D.10%6.直径和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圆轴,在相同扭矩作用下,它们的A.最大切应力相同,而扭转角不同B.最大切应力相同,扭转角也相同C.最大切应力不同,而扭转角相同D.最大切应力不同,扭转角也不同7.梁在弯曲变形时,其中性层的曲率A.与弯矩成反比,与抗弯刚度成正比B.与弯矩成正比,与抗弯刚度成反比C.与弯矩及抗弯刚度均成正比D.与弯矩及抗弯刚度均成反比8.图示矩形截面对x、y,两形心轴的惯性矩分别为A. I Z=(1/12)bh2, I y=(1/12) hb2B. I Z=(1/12) hb2, I y=(1/12)bh2C. I Z=(1/12) hb3, I y=(1/12)bh3D. I Z=(1/12)bh3, I y=(1/12) hb3题8图9.用积分法求一悬臂梁受力后的变形时,边界条件为:在梁的固定端处A.挠度为零,转角也为零B.挠度为零,转角不为零C.挠度不为零,转角为零D.挠度不为零,转角也不为零10.影响构件疲劳强度的三个主要因素是:构件的A.外形、尺寸大小、残余应力B.残余应力、尺寸大小、表面加工质量C.外形、残余应力、表面加工质量D.外形、尺寸大小、表面加工质量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工程力学1

工程力学1

三、画出下列各图中字母标注物体(如A,AB,AC ,ABC等)的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自重不计,所有接触处光滑。
四、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力图。未画重力的物体不计自重,所有 接触处均光滑。
A C
B
q D
杆AD、BC、整体
杆AD、杆DB、整体
五、计算题
1)在图示结构中,构件AB与BC在B处以光滑的铰链连接,自重不计。在 AB上作用一力偶矩M,求固定铰支座A和C的约束力。
3、受力图 选取研究对象后,要把施力物体对研究对象 的作用力(包括主动力和约束反力)全部画出 来,这种表示物体受力的简明图形,称为受力图 画受力图是解决静力学的一个重要步骤, 不能省略,更不能发生错误,否则,将导致以后 分析计算上的错误
4、画受力图步骤: 1、取所要研究物体为研究对象(分离体) 2、画出所有主动力 3、按约束性质画出所有约束力
2)图示简支梁中,求AB两端约束的约束反力。
2ql 2
A
q
B
l
l
3)在图示刚架中,已知 qm 3 kN / m , F 6 2 kN , M 10 kN m , 不计刚架自重。求固定端A处的约束力。
4)如图所示,组合梁自重不计。已知 q 10 kN / m, 40 kN m 。求 M 支座A、B、D 的约束力和铰链C所受的力。
平衡
•主矢 FR 0 ,主矩
MO 0
① FR //M O 力螺旋最简单力系,不能进一步合成
MO FR
FR
MO
O
①拧螺丝 ②炮弹出膛时炮弹螺线
O
② FR M O
FR′ FR
FR
FR"
M O FR d , MO d , FR ' 合力FR F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4.建筑力学的任务和内容(P3-4) (1)了解建筑力学的任务、目的,结
构正常工作必须满足的要求; (2)掌握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 (3)了解建筑力学的内容。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5.荷载的分类(P4-5) (1)掌握荷载的概念; (2)了解按荷载作用范围的分类及分
工程力学(1)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工程力学》(1)(2)课程 一体化设计方案介绍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工程力学》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水利 水电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它包含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材 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1、该课程实践性较强,需要学员多作练习。 2、辅导教师需要有比较熟练的教学经验,
多讲例题、习题。 3、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参见教学网页),
重点复习。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五、学时分配
按中央电大要求,课程教学总学时数 为144学时,8学分,其中工程力学(1) 72学时工程力学(2)72学时。工程力学 (1)含实验4学时;具体安排时,课程教 学总学时数为 72学时,4学分,其中课内 学时68(面授辅导36学时,期中考试3学时, 小组讨论12学时,习题课11学时网上答疑 6学时),实验学时4。
• 一物体(例为一刚性杆件)在平面内确定其 位置需要两个垂直方向的坐标(一般取水平x, 竖直y)和杆件的转角。 因此对应的约束力 是两个力与一个力偶。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 根据约束(限制)的位移与相应的约 束力可以将7种约束形式归纳为以下4 类:
(1).一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反力
• 固定端:使杆件既不能发生移动也 不能发生转动的约束;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4.一个位移及一个转角的约束 及约束反力
• 定向支座:将杆件用两根相邻的等 长、平行链杆与地面相连接的支座。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二、结构计算简图
• 计算简图是实际结构的简化模型。
2、考试形式:卷面100分,占课 程总成绩的80%。
(1).试题类型及结构:试题类型主 要为计算题,选择题,填空题。
(2).试题内容不超出中央电大复习 提要的范围。
(3).期末笔试:学生自带钢笔、铅 笔、三角板、计算器等工具。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八、责任教师
1.中央电大课程主讲教师:涂令康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工程力学(1) 1、掌握刚体平衡方程的应用。 2、掌握基本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
性问题的分析。 3、了解杆件结构的基本组成规则。 4、掌握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
方法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工程力学(2) 1、掌握静定结构的位移的计算方法。 2、掌握简单超静定结构内力的计算方法。 3、掌握基本构件稳定性问题的分析。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工程力学(2)具体安排时,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 72学时,4学 分,其中课内学时72(面授辅导36学 时,期中考试3学时,小组讨论12学 时 , 习 题 课 12 学 时 , 网 上 答 疑 9 学 时)。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面授、网上答疑、期末复习(共 87学时)由省校统一实施,小组讨论、 习题课、实验由分校或教学班实施。 《工程力学》(1)、(2)录像各6学 时可在小组讨论、习题课中播放。期 中考试(各3学时)由省校命题(网上 发布),分校阅卷(试题答案与省校 联系)。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 支座约束要注意:
(1)链杆支座的约束反力必定沿着 两铰链中心的连线作用在物体上。 准确地说应为约束的位移方向。如: 表示为滚轴支座和可动铰支座形式, 则约束反力应为竖直方向,
2020/11/12
工程力学(1)
十、主要教学环节
• 课堂教学分面授、习题课(作业辅导) 及录像课三种形式。
• 作业要求(每章结束布置作业或参见 作业要求)。
• 实验4学时。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十一、学习方法
• 工程力学是水工类各专业必修的 技术基础课。直播课堂只能讲解重点 内容,并布置一些重点习题。同学们 应在系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尽可能作 较多习题,才能熟练掌握本课程的知 识。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 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平衡条件及熟 练掌握平衡方程的应用;掌握基本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 分析和计算;掌握平面杆件结构内 力和位移的计算方法。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二、先修课要求 它以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为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2.刚体、变形体及其基本假设(P1-2)
(1)了解建筑力学中物体的概念;
(2)掌握在建筑力学中将物体抽象化 为两种计算模型,以及刚体、理想 变形固体的概念及其主要区别。
(3)掌握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的概念。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3.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P2-3)
掌握轴向变形或压缩、剪切、扭转、 弯曲四种基本变形的变形特点。
布荷载、集中荷载的概念;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3)了解按荷载作用时间的分类及恒 荷载、活荷载的概念;
(4)了解按荷载作用性质的分类及静 荷载、动荷载的概念及动荷载作用 的基本特点。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第二章 计算简图、受力分析
本章知识点: 1.约束与约束反力 2.结构计算简图 3.平面杆系结构分类 4.物体受力分析
• 选用原则是:反映实际结构的主要 性能;同时便于分析和计算。
• 计算简图的选用需要较深厚的力学 概念,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以及 实践的检验。
• 本课程只讨论(典型)计算简图。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1.支座形式及反力:
• 支座的形式有:链杆支座、铰支 座、固定支座及定向支座。
• 包括拉压、剪切、扭转、弯曲, 这四种基本的变形形式是日常生 活中常见的,在本课程的学习中, 应注意产生变形的力和力偶与相 应的变形的对应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4.建筑力学的内容和任务
(1)结构由杆件组成,如何组成 才能成为一个结构是我们首先要 研究的问题;
(2)结构是要承受荷载的,这里 讨论最简单的结构(静定结构) 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杆件 视为刚体)
(7)直杆受压的稳定问题
5.集中荷载、均布荷载 主要讨论集中荷载、均布荷载
问题,其它荷载在其他课程讨论。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二、基本内容及要求
1.结构与构件 (P1) (1)理解结构的概念; (2)了解结构按其几何特征的三种分
类。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2020/11/12
工程力学(1)
九、学习资源
(文字教材、CAI课件、音频视频、网上 资源)
• 文字教材:本课程的文字教材选用李前 程、安学敏编著的《建筑力学》,由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 音像媒体:工程力学(1)、(2)各6讲 录像课。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3)结构稳定性要求
(4)研究单个杆件在基本变形形式下 的受力情况,及其相应的变形以及 受力与变形之间关系(变形体)
(5)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与 位移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6)超定结构的内力(位移)三个经 典方法
2002-2003年第一学期首先 从《工程力学》(1)开始实施。 全程直播。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七、考核
1、作业及实验:作业、期中考试及实 验成绩作为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 总成绩的20%,形成性考核成绩不及格 者不得参加考试。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工程力学(1)
• 链杆约束:链杆是两端用光滑铰链与 其它物体连接,不计自重且中间不受 力作用的杆件。物体在竖直方向受到 约束,约束力可向上,可向下。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2
工程力学(1)
• 这部分重点要求:
• 根据约束形式、熟练确定其约束性 质,并正确画出约束力。约束力的 方向可根据判断确定一个正方向; 不易判断的可以任意确定一个正方 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