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茅以升学院交运拔尖班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

茅以升学院交运拔尖班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2016级本科生适用版)一、培养目标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秀、崇尚科学、追求卓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综合运输系统思想和较强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在交通运输及其相关领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二、培养要求1、素质结构要求——“品德纯洁,深具服务精神”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职业道德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文化素质:具有现代意识、良好的人文与艺术修养,善于进行人际沟通与交流;专业素质: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潜心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讲究效率和效益,追求卓越;身心素质:身体健康,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知识结构要求——“善用文字、善于说辞、明白环境、富于经济思想”工具性知识:具有从事工程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所需的外语、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等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知识:具有丰富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经济管理等方面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扎实的相关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专业技术基础及专业知识:系统深入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及工程科学、工程原理、工程技术等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本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跟踪本专业、本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新发展和新趋势。
3、能力结构要求——“善于思想、明于知己、知所以然”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信息获取与表达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研究及科学研究问题的能力;具有大型工程系统和科学研究的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具有战略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具有产品开发和设计的能力;具有工程项目研究、开发和集成能力,工程技术创新和工程科学研究能力;具有处理工程、科学与社会、自然相和谐的能力;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一定的领导能力。
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计划

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计划介绍交通运输类专业是一门关于交通运输系统理论、技术和管理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交通运输领域相关理论基础、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的专业人才:1.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交通运输系统、交通规划、交通管理等;2.掌握交通运输领域的基本技能,如交通工程设计、交通运输规划与组织等;3.具备实践能力,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协作完成各种交通运输项目;5.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跟进交通运输领域的最新发展。
培养内容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交通运输理论基础学生将学习交通运输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管理与运营等。
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将掌握交通运输领域的基本框架和理论模型,为后续的实践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交通运输技术与实践学生将学习交通运输领域的基本技术知识,包括交通设施的设计与建设、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运输装备的选型与维护等。
学生还将通过实践项目,熟悉交通运输领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通运输管理与组织学生将学习交通运输领域的管理和组织知识,包括交通规划与组织、交通安全管理、交通运输政策与法规等。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交通运输领域的管理要点和政策法规,为未来的管理工作做好准备。
专业实习与实践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培养计划还包括专业实习和实践项目的安排。
学生将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培养计划需要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方案:第一年•交通运输理论基础课程–交通运输系统基础–交通规划与设计基础–交通管理与运营基础•公共基础课程–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交通运输技术与实践课程–交通设施设计与建设–交通工程施工管理–运输装备选型与维护•专业实践项目–参与交通工程实践项目第三年•交通运输管理与组织课程–交通规划与组织–交通安全管理–交通运输政策与法规•专业实习–在交通运输相关企业进行实习•专业选修课程–交通运输经济学–地铁交通系统设计与运营–现代物流管理•毕业设计–完成交通运输领域的毕业设计项目总结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交通运输领域相关理论基础、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
2023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

2023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及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一般的最优化方法和计算机在交通运输、车辆工程中应用的基本技术;3.具有交通运输组织指挥、交通运输企业、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交通工程设备及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交通运输专业简介此专业主要学习运筹学、汽车学、物流学,交通运输组织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交通运输技术管理、车辆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运用运输技术设备,车辆设计制造,汽车运用技术,合理组织运输生产以获得最佳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基本能力。
交通运输专业主要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测量学》、《汽车构造》、《汽车设计》、《汽车理论》、《热工与发动机原理》、《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设计》、《汽车制造工艺学》、《机械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土质学与土力学》、《道路建筑材料》、《路基路面工程》、《公路勘测设计》、《桥梁工程》、《交通工程学》、《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与管理》、《智能交通》、《现代物流学》、《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运筹学》、《城市轨道交通与站场设计》、《列车牵引计算》、《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轨道交通信号原理》、《地铁车辆结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运输市场营销》、《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城市交通规划》、《项目投资与评估》、《交通运输组织学》、《管理学营销学》、《财务管理》、《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设备》、《交通运输技术管理》、《交通运输商务管理》、《交通运输企业管理》、《交通港站与枢纽》、《交通运输法规》等。
交通运输类本科生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类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总体培养目标:交通运输类专业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交通运输设备现代化发展需要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具备交通运输工程及机电技术方面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在交通运输、交通设备、物流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检修与运用研究、生组织与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交通运输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的基本原理,以及铁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某一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能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组织与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交通设备信息工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交通运输设备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具备交通设备信息工程及机电技术方面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在交通设备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检修、运用研究、生产及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物流工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物流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掌握物流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能够从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要求:学生毕业时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以及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如信息工程、经济学、管理学等。
2、熟悉交通运输设备,具有从事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基本能力。
3、具有现代交通运输企业生产组织与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4、具有运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解决运输生产组织和管理问题的能力。
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有机结合,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并具备运筹学、交通运输学、企业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及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运筹学、交通运输学、企业管理学、交通工程学、汽车运用工程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汽车运用工程和交通运输规划与组织管理、物流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对运输技术设备进行科学运用和管理,合理组织运输生产以及服务,以获得最佳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一般的最优化方法和计算机在交通运输中应用的基本技术;3.具有交通运输组织指挥、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具备交通运输及汽车运用技术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基础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最新科学技术信息的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7.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精神。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基本学制四年,可在三至六年完成学业。
达到学位授予规定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学分要求项目准予毕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能力与素质提高课程课程课程要求学分 165 62 63 40其中:必修课132学分;限选课17学分;任选课16学分。
公益劳动、形势与政策教育及大学生职业、就业与创业教育课程必须合格。
五、主要课程运筹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交通运输学、汽车构造、汽车运用工程、交通工程学、交通安全学、交通港站与枢纽、交通运输法规、交通运输行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物流基础等。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公益劳动 60学时电工与电子学实验 16学时军事训练 3周机械设计基础实验 4学时制图测绘 1周材料力学实验 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2周汽车电气设备 10学时金工实习 2周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 4学时汽车结构实习 2周机械设计基础实验 4学时汽车驾驶实习 2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实验 8学时毕业实习 7周汽车构造实验(1) 12学时毕业设计 10周汽车构造实验(2) 10学时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实验 6学时液压传动实验 4学时汽车维修工程实验 10学时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实验 4学时七、课程结构与学分要求(一)基础教育课程 (共62学分)1.公共基础课(必修40学分):课程号课程名学分考核方式开设学期42901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1 试 2 429008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4+2 试 1 429009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1 试 4 4290100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试 3 4190011-4 大学英语(1-4)14 试1-4 3390011-4 大学体育(1-4) 4 查/试1-4 4390080 计算机文化基础2+1 试 1 4390011 程序设计基础3+1 试 2 5290011 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 1 查 1 5190033 公益劳动4年共60学时,见本方案“九、说明”4290160 形式与政策教育4年共64学时,见本方案“九、说明”5290021 大学生职业、就业与创业4年共36学时,见本方案“九、说明”2.学科专业基础课(必修2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学分考核方式开设学期2190011 高等数学A1 4 试 1 2190012 高等数学A2 4 试 2课程号课程名学分考核方式开设学期2190013 高等数学A3 4 试 3 2190060 线性代数B 2 试 3 219008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2 试 3 2390031 普通物理B1 3 试 2 2390032 普通物理B2 2 试 3 2390040 普通物理实验B 1 查 3(二)专业教育课程(共63学分)1.专业主干课(必修46学分):课程号课程名学分考核方式开设学期2800011 电工学与电子学(1) 2 试 1 2800012 电工学与电子学(2) 2 查 2 2800021 机械制图(1) 3 试 1 2800022 机械制图(2) 2 查 2 2800880 理论力学 2.5 试 3 2800160 材料力学 3 试 4 2800041 汽车构造(1) 3 试 3 2800042 汽车构造(2) 3 试 4 2800890 管理信息系统 2 试 4 2800900 交通运输学 2 试 6 2800910 运筹学 3.5 试 4 2800920 交通港站与枢纽 2.5 试7 2800930 机械设计基础 3.5 试 5 2800940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 2.5查 4 2800950 交通安全学 2 试 6 2800960 交通工程学 2 试 6 2800970 交通运输法规 1.5 试7 2800140 市场营销学 2 试 5 2800150 企业管理 2 试72.专业方向课程(在以下任一方向课组限选17学分):汽车运用工程方向课组(课组号:28101 28102 28103)课程号课程名学分考核方式开设学期2800211 专业英语(1) 2 试7 2800220 汽车电气设备 3.5 试 5课程号课程名学分考核方式开设学期2800230 液压传动 2 试 5 2800240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3.5 试 5 2800250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3.5 试 6 2800260 汽车运用工程 2.5 试 6 2800270 汽车维修工程 2 试7 2800280 交通运输技术管理 2 查 6 2800290 现代交通运输管理讲座 1 查7 2800300 专业文献阅读 2 查7 汽车服务工程方向课组(课组号:28111 28112 28113)课程号课程名学分考核方式开设学期2800360 西方经济学 3 试 5 2800370 统计学原理 2 试 5 2800380 消费心理学 2 试7 2800212 专业英语(2) 2 试7 2800390 会计学原理 3 试 5 2800400 汽车服务工程 3 试7 2800410 国际贸易 3 试 6 2800440 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技术 3 试 6 2800420 商务谈判 2 试 6 2800430 汽车供应链管理 2 试7 物流工程方向课组(课组号:28121 28122 28123)课程号课程名学分考核方式开设学期2800490 仓储与配送管理 3 试 6 2800500 物流系统工程 2 试7 2800510 国际物流 2 试 6 2800520 物流技术装备 3 试 5 2800360 西方经济学 3 试 5 2800450 工业工程概论 2 试 6 2800530 物流信息技术 3 试7 2800540 物流基础 3 试 5 2800213 专业英语(3) 2 试7 2800550 生产与运作管理 3 试 5(三)实践能力与素质提高课程(共40学分)1.实践教学课程(必修24学分):课程号课程名学分考核方式开设学期2800610 制图测绘 1 查 2 2800620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2 查 6 2800630 金工实习 2 查 4 2800640 汽车结构实习 2 查 5 2800650 汽车驾驶实习 2 查 5 2800660 毕业实习 5 查8 2800670 毕业设计10 查82.综合素质提高课程(共选修16学分):学科专业任选课(课组号:28201 28202 28203)(选修8学分)课程号课程名学分考核方式开设学期2800710 汽车空调系统 2 查 6 2800720 车身维修技术 2 查 5 2800730 汽车与发动机测试技术 2 查 6 2800740 汽车节油与排放控制 2 查7 2800750 公差与技术测量 2 查 5 2800760 交通运输商务管理 2 查7 2800770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2 查7 2800780 运输经济学 2 查 5 2800790 旧机动车评估学 2 查7 2800800 公共关系管理 2 查7 2800810 物流外包理论与实践 2 查7 2800820 供应链管理 2 查7 2800830 物流经济地理 2 查 6 2800840 技术经济学 2 查 5 2800850 电子商务 2 查 6 2800860 MRPII/ERP原理与实践 2 查 6 全校公共任选课(选修8学分)见《全校公共任选课一览表》九、说明1. 应认真阅读本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选课时须将二者结合使用。
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ies i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一、培养目标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的,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交通领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具备交通运输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In this program, students will acquire knowledge in traffic engineering, system planning, design & control, etc. Students can be fit into jobs as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traffic engineering design and traffic control system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planning departments, traffic planning & designing departments, as well as traffic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s.二、基本规格要求Ⅱ.Skills Profile1.掌握交通运输及物流的基础理论;2.掌握交通运输的专业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3.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及现代物流技术的基本技能;4.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动态;5.具有本专业必要的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交通运输专业自学培养计划

交通运输(铁道运输)专业本科自学培养计划本科层次交通运输(铁道运输)一、必要性和可行性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处于快速建设发展阶段,我校是河北乃至全国交通运输专业铁路运输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尤其铁路运输方向针对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形势,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建设了国家级特色专业交通工程专业和省级精品课程“铁路行车组织”、“铁道工程”等,完成了大量教学和科研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利用我校优质的交通运输专业教育资源,申请开设交通运输本科自考专业,这将对河北和国家铁路行业专业人才培养产生积极作用。
二、专业设置指导思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交通运输专业(独立本科段)是为满足我国大规模建设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发展国情下,运输业需要大量铁路技术人才而设置的。
同时,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着“加强基础,重视实践,增强适用性”的原则,注重考核应考者对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历层次本专业为本科层次,在总体上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同或相近专业本科水平相一致。
本专业课程采用学分制计算,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
每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获得本课程的相应学分。
凡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取得18门课程合格成绩,学分累计达到72学分,毕业论文及实践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合格者,发给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
同时,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由具有学位授予权的主考学校授予学士学位。
四、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开阔视野和大交通意识,较强的学习与交流能力,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掌握交通运输专业基础,以及铁路运输学科方向的专门技术,和一定人文、社科知识,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能够从事运输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输组织、经营管理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化管理需要,具有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方面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创新能力,能从事交通运输规划设计、管理和应用研究,以及物流工程技术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物流化运输、协调发展、国际合作、适用创新、科技与人文结合等大交通工程意识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知识结构: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如信息工程、经济学、管理学等。
能力结构:具有交通运输工程和物流工程基本技能、独立获取知识、开拓创新、组织管理、分析解决问题、决策应变和社交表达能力等。
外语水平: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良好的国际交流意识和交流能力。
经过专业培养,学生毕业后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良好表达能力;2、系统地掌握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和物流工程相关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掌握交通运输所需要的电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交通运输现代化生产所必需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能力及相应的电子技术技能;4、具有必要的生产实践、文献检索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专业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和其学科发展趋势;5、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及新的管理模式;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7、毕业生除应具备良好的文化和业务素质外,还应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和身心素质。
三、主干学科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四、主要课程和特色课程主要课程:运筹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运输经济学、铁路行车248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车站与枢纽、旅客运输、现代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特色课程:经济地理与交通布局、国际货物运输、高速铁路、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集装箱运输、物流与配送中心五、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六、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七、教学进程安排附表一、二、三、四八、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要求及安排附表五249附表一交通运输专业学历符号说明:⊙军训及入学教育·理论教学∶考试= 假期○实习※设计⊗综合实验、计算机实践+ 制造工程训练△公益劳动/ 学年论文廿社会实践(调查) ▲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毕业教育×机动250附表二交通运输专业教学进程表251续表252续表253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254双语教学、计算机教学课程安排表255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要求及安排注:(1)每个学生四年内必须取得6学分课外学分,超过的学分可以取代相应的选修课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培养计划Un 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ies in Tran sportati on Engin eeri ng一、培养目标I . Educational Objectives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的,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交通领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具备交通运输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In this program, stude nts will acquire kno wledge in traffic engin eeri ng, system pla nning, desig n & control, etc. Students can be fit into jobs as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traffic engineering design and traffic control system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planning departments,traffic pla nning & desig ning departme nts, as well as traffic adm ini strati on departme nts.二、基本规格要求n . Skills Profile1.掌握交通运输及物流的基础理论;2.掌握交通运输的专业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3.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及现代物流技术的基本技能;4.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动态;5.具有本专业必要的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As a stude nt of this program, you will gain:1.Basic theory of tran sportati on and logistics engin eeri ng;mon an alytical methods of system engin eeri ng and basic tech niq ues in system con trol;3.Primary theory and skill of moder n logistics man ageme nt and tech no logy;4.Un dersta nding of the guideli nes, policies and regulati ons of the country in tran sportati on and logistic pla nning;5.Kno wledge of the developme nt of traffic engin eeri ng, esp. in tellige nt traffic; and6.Basic methods of literate survey, file retrieving and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actical working ability.三、培养特色in. Program Features培养从事交通运输与物流组织、研究和决策以及交通运输与物流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包括:1、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2、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3、注重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4、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体现培养个性化;5、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To train the senior engineers engaging in organization、research and make decision for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engineering, including:1. This program carries out the general education model of wide scope;2. This program pays much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basic professional theory;3.This program attaches much importanee to the training of basic skills and practice ability;bine oneness with diversity ,indicate the education of individuality;5 . This program highlights the ability of problem analysis and resolve.四、主干学科n . Major Disciplines交通运输工程Tran sportati on Engin eeri ng 、物流工程Logistics Engin eeri ng五、学制与学位IV . Length of Schooling and Degree学制:四年Duration : 4 years授予学位:工学学士Degrees Con ferred: Bachelor of Engin eeri ng六、学时与学分V . Hours/Credits完成学业最低课内学分(含课程体系与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要求:215Minimum Credits of Curricular (Compris ing course system and inten sified intern ship practical trai ning): 215 完成学业最低课外学分要求: 5Mi nimum Extracurricular Credits: 51 .课程体系学时与学分2.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周数与学分3 •课外学分Extracurricular Creditsdeemed respectively the first prize, the second prize and the third prize of university level.七、主要课程W . Main Courses in Specialty运输经济学Transportation Economics、物流与供应链管理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Man ageme nt、交通运输组织学Tran sportatio n Organizing 、电子商务Electr onic Busin ess、管理学与企业管理Management and Enterprise Management、交通运输系统规划TransportationPlanning.八、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含专业实验)Vfl . Main Intern ship and Practical Training (In cludi ng experime nts)工程测量Engineering Surveying、电子技术实验Electronic Technical Experiment、交通调查实习Traffic Research、道路勘测设计Road Reconnaissanee Design、交通控制实验Transportation Control Experiment、交通港站与枢纽Transportation Port and Hub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s Management Analysis and Experiments、交通运输规戈U Traffic Planning、交通运输组织Tran sportati on Orga nizing九、教学进程计划表忸.Table of Teaching Schedule院(系):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专业:交通运输续表续表续表续表交通运输第二主修专业培养计划Un dergraduate Program for the Sec ond Specialty in Tran sportati on Engin eeri ng一、培养目标I. Educati onal Objectives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的,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交通领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具备交通运输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In this program, stude nts will acquire kno wledge in traffic engin eeri ng, system pla nning, desig n & control, etc. Students can be fit into jobs as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traffic engineering design and traffic control system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planning departments, trafficpla nning & desig ning departme nts, as well as traffic adm ini strati on departme nts.二、学位n. Degree Con ferred工学学士Bachelor of Engin eeri ng三、学分in. Credits完成学业最低学分要求:50Minimum Course Credits : 50其中:Including :学科大类基础课程:14学分Basic Courses in Gen eral Discipli ne : 14学科专业基础课程:7.5学分Basic Courses in Discipline : 7.5专业核心课程:12.5学分Common Core Courses in Specialty : 12.5专业方向课程:6学分Specialty-Oriented Courses : 6毕业设计:10学分Undergraduate Thesis : 10四、教学进程计划表IV. Table of Teach ing Schedule续表交通运输辅修专业培养计划Un dergraduate Program for Auxiliary Specialty in Tran sportati on一、培养目标I. Educati onal Objectives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的,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交通领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