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福建高考文学名著专题语文

合集下载

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福建卷2019高考语文6月7日上午结束,关于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难易程度大伙儿也是众说纷纭,以下是查字典高三语文频道为广大考生准备的2019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下一届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2019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狗吠深巷中,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2)潦水尽而寒潭清, 。

(王勃《滕王阁序》)(3) ?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 ,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6)余立侍左右, ,俯身倾耳以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龙洞山记【元】张养浩历下多名山水,龙洞尤为胜。

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

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

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①尝封其神曰灵惠公、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②及其半。

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象甚夥、世兵,逃乱在多此焉、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望之窅然。

窃欲偕同来数人入观、或曰是中极暗,非烛不能往,即遣仆燃束茭前导。

初焉,若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磐折③焉;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蒲伏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

会所导火灭,烟郁勃满洞中。

欲退,身不容;引进,则其前隘,且重以烟,遂缄吻、抑鼻、潜息。

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出矣。

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余适居前,倏得微明,意其穴竟因此,极力奋身,若鱼纵焉者,始获脱然以出。

如是,仅里所、既会,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

福建高考经典名著例题

福建高考经典名著例题

高中文学名著简答题精选姓名:周扬峰一、《红楼梦》1.简述“木石前盟”的故事.“木石前盟”交代了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

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浇灌一棵绛珠仙草,在顽石下世之前,绛珠仙草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眼泪还他。

表示贾宝玉与林黛玉前生有缘,林是木,宝玉为石,黛玉(绛珠草)与宝玉(神瑛)为木石前盟。

2.简述“宝黛初会”的情节内容.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宝黛初见,便都有似曾相识的心灵感应,两人一见如故,心灵相通。

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问黛玉读书、姓名、表字、是否佩玉等情况,闻知黛玉无玉,他便摔玉于地,此举惊坏了黛玉。

3.简述元妃省亲故事.贾政的大女儿元春入宫多年,被封为贤德妃。

为迎接元妃省亲,贾府大肆铺张,建造豪华的大观园。

元宵节元妃省亲归来,骨肉相见,千言万语,化作辛酸泪。

宝玉见了阔别七年的大姐,洒泪痛诉思念情,牵衣顿足不让走。

4.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

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

5. 简述“泣残红黛玉葬花”的故事黛玉访宝玉吃了闭门羹,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产生误会,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

黛玉曾因为怜桃花落伴,手把花锄,收拾残红,葬于花诼。

如今时值暮春时节,有来到花诼,她从落花中联想到自己的悲剧的宿命,于是以落花自况,十分伤感地哭吟了这首《葬花吟》。

6.简述“宝玉挨打”的故事。

宝玉与忠顺亲王府戏子琪官结交,琪官出逃,宝玉送别于破庙中。

忠顺亲王府来向宝玉索要出逃的琪官;贾环进谗说宝玉强奸金钏,并说宝玉不仅与戏子为伍,还自当戏子串过戏。

贾政积忿迸发,毒打宝玉。

福建高考文学名著简述题全集

福建高考文学名著简述题全集

《红楼梦》情节简述题1、宝黛初会时双方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它照应了书中的哪一传说?(眼泪还债)【答案】木石前盟。

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棵绛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

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其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

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赤瑕宫神瑛侍者曾以甘露浇灌三生石畔绛珠仙草,使其久延岁月,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

后神瑛侍者偕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投胎人间,即为贾宝玉。

绛珠仙草为报灌溉之恩随之一起下凡,投胎为林黛玉,用一生的眼泪相报答,故有木石前盟之说。

)(第一回)2、简述贾宝玉取名和抓周的故事:贾宝玉一出世,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来历不小,便取名叫“宝玉”。

一年后抓周时,贾政摆上各种东西,叫宝玉抓取,可是他什么都不取,只把脂粉钗环抓过来。

贾政大怒,说“将来一定是个酒色之徒”,因此便大不喜悦。

(第二回)(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

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

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

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

)3、请简述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因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黛玉读书。

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如海求荣国府帮助。

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

林如海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

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第三回)4、简述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黛玉的母亲死后,贾母怕她无人照顾便接她到贾府。

黛玉进贾府先拜见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等人,然后到邢夫人、王夫人房间,最后回到贾母处与宝玉相见。

宝玉见黛玉没有玉,便将通灵宝玉摔在地上,惹得黛玉伤心落泪。

(第三回)5、简述“宝黛初会”的情节内容:林黛玉进贾府,见到了贾宝玉。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专题【24】文学名著、文学常识(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专题【24】文学名著、文学常识(含解析)

专题24文学名著或文学常识[:1.(2018·天津卷)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②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使照尘寰③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④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A.①韩愈②班固③屈原④苏轼B.①韩愈②司马迁③屈原④李清照C.①欧阳修②司马迁③贾谊④苏轼D.①欧阳修②班固③贾谊④李清照【解析】选B。

A项,是指韩愈。

所谓“金石文章”,是指韩愈的文章“掷地有金石声”,掷地有声。

所谓“空八代”,源自苏轼的评价“文起八代之衰”,认为自从汉魏八代以来,只有韩愈的文章是直接继承圣人文章。

B项,是指司马迁,写了司马迁刚直不阿的精神,奋发图强的努力,勾画了司马迁坎坷的人生路,还有他写成史书的伟大历史意义。

C项,是指屈原,上联“三户”指楚,下联“九歌”指屈原的代表作,此处借代屈原。

D项,是指李清照,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对联。

2.(20184·江西卷)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3分)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玄德闻言大惊失色,是因为担心之前的哪件事被曹操觉察?答:【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的识记能力。

对于客观题来说,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它要求对文学名著有更加深入全面的把握,对主要情节要烂熟于心。

高考试卷中设置主观题对文学名著进行考查,一般有三种题型:一是要点识记题,即要求记住名著中的一些要点;二是故事情节概括题,即对名著中某个故事情节做简要的梳理、概括,可以针对全书,可以针对某章节,也可以针对某个具体事件设题;三是人物形象描述题,即针对名著中重要人物形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描述,考查的对象既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

2019年全国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及标准答案

2019年全国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及标准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 ,三岁食贫。

(《诗经·氓》)(2)群贤毕至,。

(王羲之《兰亭集序》)(3)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4) ,孰能无惑?(韩愈《师说》)(5),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6)浩荡离愁白日斜, 。

(龚自珍《己亥杂诗》)(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

游龙鸣山记【明】陶安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

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

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蠲,相距百步,绵亘东趋。

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宵曲折。

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

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

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

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

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

僧舍雄丽,榜日“禅寂”。

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

修篁干霄,森列门内。

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匪曰“白云深处”。

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

其北有“甘露室”。

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

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

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

地势斗峻,褰裳②。

援萝,履苍莽中。

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

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

渺焉四顾,心目豁然。

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

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

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专题【23】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阅读(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专题【23】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阅读(含解析)
-2-
去。
答案:(1)( 第一问)吕布
[来源:]
(第二问 ) 要点: ①陈宫与曹操一起逃亡 , 投宿在吕伯奢家时误杀多人②外逃时路
遇吕伯奢③曹操为绝后患 , 杀了吕伯奢④陈宫见曹操如此不义 , 就弃他而去 ( 意
思对即可。 )
(2)( 第一问)贾宝玉
(第二问 ) 要点: ①众清客交口称赞大观园②大观园题匾额对联 , 宝玉施展了诗才
2. 简答题。 (选做一题 )(5 分) [来源:] (1) 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 下邳城曹操鏖兵 ) 选段, 完成后面的题目。
徐晃解陈宫至。 (曹)操曰:“公台别来无恙 ! ”宫曰: “汝心术不正 , 吾故弃汝 ! ”
[ 来源:]
(第三问 ) 要点: 几个小厮将宝玉所佩之物尽行解去 (意思对即可。 ) 【评分标准】 (1) 第一问 1 分; 第二问 4 分, 一个要点一分。 (2) 第一问 1 分; 第二 问 2 分, 一个要点 1 分; 第三问 2 分。 二 (2014 ・福建卷 )文化经典阅读 (6 分)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 , 完成后面的题目。
专题 23 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阅读
一、(2014・福建卷 ) 文学名著阅读 (10 分) 1. 下列各项中 , 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 , 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 ) A.冯云卿靠放高利贷挣起了一份家产 , 因投机公债库券 , 很快就亏折了 , 但他不 承认是自己失误 , 而认为是运气不好。 ( 《子夜》 ) B.觉慧去看生病的祖父 , 祖父对他说 , 冯家的亲事不能不提 , 要他去把二哥找回 来谈这件事 , 但是觉新等人却把觉民藏了起来。 ( 《家》) C.老葛朗台知道欧也妮把私房钱给了堂弟 , 大怒, 把她关在房间里。克罗旭得知 后, 提醒他欧也妮拥有母亲去世后的遗产继承权 , 劝他善待欧也妮。(《欧也妮・葛 朗台》) D.伽西莫多因为出奇的丑陋 , 没有参赛却意外地当选为愚人王。当有人称他是十 全十美的愚人王时 , 伽西莫多激动地说 : “谢谢! ”(《巴黎圣母院》 ) E.押解马斯洛娃这一批人的火车就要开了 , 涅赫柳多夫去为她送行。见到他 , 马 斯洛娃很高兴。 涅赫柳多夫告诉她 , 下一班火车他也去西伯利亚。 (《复活》) [来源:] 【解析】 选 BD 。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把握能力。 B项, 祖父对他说的 是“冯家的亲事暂时不提 , 要他把二哥找回来 , 他想看看觉民” ;D 项, 伽西莫多没 有说“谢谢”。 【评分标准】 选对一项得 2 分,两项都对得 5 分。

2019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2)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3)?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6)余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1)鸡鸣桑树颠(2)烟光凝而暮山紫(3)此情可待成追忆(4)烽火扬州路(5)惶恐滩头说惶恐(6)援疑质理(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龙洞山记【元】张养浩历下多名山水,龙洞尤为胜。

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

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

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①尝封其神曰灵惠公。

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

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②及其半。

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象甚夥。

世兵,逃乱在多此焉。

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

望之窅然。

窃欲偕同来数人入观。

或曰是中极暗,非烛不能往,即遣仆燃束茭前导。

初焉,若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磐折③焉;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蒲伏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

会.所导火灭,烟郁勃满洞中。

欲退,身不容;引进,则其前隘,且重以烟,遂缄吻、抑鼻、潜息。

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出矣。

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

余适居前,倏得微明,意.其穴竟于是,极力奋身,若鱼纵焉者,始获脱然以出。

如是,仅里所。

既会,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

惟导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无所苦,见众皆病,亦阳慑.力殆。

其宴于外者,即举酒酌穴者,人二杯。

福建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福建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福建高考语文试卷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师者,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3)宁溘死以流亡兮,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4)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5)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6)夕阳西下,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与王昆绳书①[清]方苞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

接手书,义笃.而辞质。

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

又违膝下色养②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

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

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③辈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

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

聚落居人,貌甚闲暇。

因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

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文章皆肖以出。

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

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

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

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⑤也。

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彷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高考文学名著专题福建高考文学名著专题(一)一、《红楼梦》专题作品简介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同时,通过对这些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描绘,牵涉到封建社会政治法律、宗法、妇女、道德、婚姻等方面的问题,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世态,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表面看来都是平常的生活琐事,但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反映生活的本质,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意义。

答题示例1、提问一:《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生的命运都与他随身的一块玉密切相联,请简述贾宝玉与玉有关的一件事。

提问二:请简述一个情节说明宝玉的“痴”。

提问三:请简述一个情节说明宝玉的叛逆性。

宝玉摔玉表妹林黛玉来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

可当他闻知黛玉无玉,便摔玉于地说: “这玉连人的高下都不识,不要了。

”此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去抢,多方哄他才作罢。

2、简述体现黛玉多愁善感的一件事。

黛玉葬花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吃了闭门羹,而闷闷不乐。

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于是在沁芳桥畔含泪葬花,“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

3、简述《红楼梦》中的一位人物的出场方式熙凤出场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闷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们围拥着一个人从后门进来,原来是被称为“凤辣子”的王熙凤来了。

4、简述体现王熙凤工于心计的一件事。

计害尤二姐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偷地同尤二姐结了婚,就将尤二姐骗进府中。

一面唆使被逼退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一面又暗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借刀杀人。

尤二姐十分痛苦、懊悔。

王熙凤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

维系生命的一丝希望也断绝了,尤二姐遂吞金自尽。

凤姐故作姿态,伤心痛哭。

5、请你简述大观园一次风波事件的主要情节抄检大观园园子里发现象征男欢女爱的香囊,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

在怡红院里,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

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和家的一记响亮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

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证据,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

6、简述《红楼梦》中“木石前盟”的故事。

女娲补天之时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因通了灵性,变为神瑛侍者。

他以甘露浇灌一棵绛珠仙草,使其久延岁月。

在顽石下世之时,绛珠仙草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用一生眼泪还他。

小说中的贾宝玉为石(神瑛侍者),林黛玉是木(绛珠仙草),“木石前盟”表示宝黛两人的前世姻缘。

7、请简述《红楼梦》中的一位丫环之死金钏之死一天中午,宝玉来到母亲王夫人住处,见丫头金钏儿在旁为母亲捶腿。

宝玉以为母亲睡着了,就同金钏儿开玩笑,谁知母亲翻身而起,就给金钏儿一个嘴巴,并叫人把金钏儿赶出贾府。

金钏儿满含冤屈,竟投井而死。

8、提问一、简述《红楼梦》中一件热闹的事。

提问二、简述《红楼梦》中一件有趣的事。

A: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竟投了贾母、凤姐等人的缘。

她们留姥姥宴会、游园,把她当作“玩物”取乐,刘姥姥也有意哄着老太太开个心,令黛玉等都笑得喊痛。

姥姥最后迷了路,醉卧在宝玉床上。

9、提问一、简述《红楼梦》中一件热闹的事。

提问二、简述《红楼梦》中一件有趣的事。

B:刘姥姥在大观园游园时,有个贾母的侄孙女史湘云,天真爽朗,常不为礼法所拘。

她爱穿男装,这天贾母竟把她错当作宝玉了,席上喝酒行令,而后她就失踪了,原来她喝醉而后竟酣睡在假山背后一条石凳上,让芍药花瓣飞落个满身。

10、简述《红楼梦》中一个凄惨的情景。

黛玉之死黛玉从贾母丫环口中得知宝玉将与宝钗成婚的消息,为知详情,往宝玉处问询,二人相见,宝玉自诉病因;从宝玉处回来后,黛玉想自己“这病日重一日”“自料万无生理”,并将题诗的绢帕和一本诗稿烧毁。

最终在疾病的折磨中直声叫着宝玉而死去。

11、《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请简述他们爱情故事中的一个情节。

诉衷肠湘云带丫环翠缕来贾府,拾到宝玉不慎丢失的金麒麟;黛玉不放心湘云的到来,尤其担心金麒麟又引来“金玉良缘”之说,因此悄悄前来欲察二人之意,听到宝玉在湘云、袭人面前对自己不避嫌疑的称扬,心有所感;接着,宝玉向黛玉倾吐了积聚已久的肺腑之言。

12、简述一个《红楼梦》中的经典情节。

A.宝钗扑蝶宝钗见一双玉色蝴蝶,十分有趣,想扑了来玩耍,就一路跟踪蝴蝶,来到滴翠亭上。

无意听到小红和坠儿在谈一些闺房私话。

为了避免尴尬和无趣,装出一付正找黛玉的样子,还大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B:晴雯撕扇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把他扇子跌折,便训斥了她几句,晴雯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击了一通,把宝玉“气得浑身乱颤”。

而宝玉赴宴回来,仍和晴雯有说有笑。

听说晴雯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就任凭她将一大堆名扇痛痛快快撕尽了。

最后晴雯将宝玉手中的扇子撕了,又把麝月的扇子也撕了。

福建高考文学名著专题六十题(二)二、《三国演义》专题内容概要东汉末年,汉室衰弱,黄巾起义,各路英雄乘剿黄之机发展势力。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最强。

连年混战,弱肉强食。

官渡之战,曹操灭袁绍,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吴国大将周瑜大败曹操,使曹操暂无力侵犯长江以南,形成三足鼎立,相对稳定的局面。

三国是曹操的魏国,孙权的吴国,和刘备的蜀国。

曹操死后,曹匹称帝。

大将司马昭统一全国,结束了三足鼎立之局面,夺魏为晋,建立晋朝。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

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

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

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

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200多次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

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题目示例13、(1)请简述一个有关曹操奸雄本色的故事(2)你对曹操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3)你认为曹操是怎样一个人,举一个故事说明错杀吕伯奢曹操与陈宫逃亡,躲到吕伯奢家,吕家杀猪款待,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绑上再杀。

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连杀吕家八口,最可恨的是,当他发现杀错人之后,并没有放过吕伯奢这一无辜的老人。

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14、(1)简述一个张飞粗豪的故事(2)谈一件你对张飞印象最深的故事(3)三国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断喝长坂坡张飞见曹操亲自率大批人马到来,知道曹操向来多疑,于是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冀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连喝三声,声如巨雷,喊声未绝,曹操身边的夏候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曹操见状忙下令撤军。

15、张飞性格粗豪,但也有细心的时候,举一故事说明张飞用计刘岱、王忠奉曹操之命进攻徐州。

关羽擒了王忠,张飞邀功心切,刘岱却任其叫骂,坚守不出。

张飞情急计生,假作酒醉,打一士卒,使他误传信息,诱使刘岱上当,最后将刘岱一举活捉。

16、简述一个赵子龙英勇无敌的故事千军之中救阿斗曹操大军来袭,刘备携百姓渡江,被杀得首尾不能相顾,妻离子散。

赵子龙受刘备之命保护主公的妻儿,但混乱中走失。

赵子龙杀入曹军阵营救出甘夫人,再杀入曹营怀揣幼主大战长坂坡,赵子龙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人。

赵子龙一战成名。

17、简述一个有关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故事草船借箭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

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

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

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18、简述一个表现关羽“义”的故事徐州失守,关羽中计被围屯土山,被张辽以“忠义”名义劝说后,提出三个条件而后暂居曹营。

曹操对他极尽恩宠,更赠他赤兔宝马,后听说了长兄刘备的消息后,义无反顾地离开曹操,追随刘备去了。

事后曹操感叹说:事主不记其本,乃天下义士也。

19、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经典故事A、温酒斩华雄董卓部将华雄骁勇异常,先后战败盟军多名大将,盟军各将都有些惊慌失措。

袁绍正担心没人可拿下华雄时,关羽挺身而出。

曹操给关羽酾热酒一杯,与他饮了上马,关羽却叫曹操手下先斟下酒,便提刀而出,俄顷,关羽拍马而回,掷华雄人头于地,而斟的酒还是热的。

B、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国家不安,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惜力量不足。

一天他正在看官府的招兵告示,遇上路过的张飞,听说了刘备的宏图大志,决定与刘一起做番大事。

于是,二人相约到酒店相商,巧遇关羽,。

三人志向相同,惺惺相惜,在张飞家后的桃园义结金兰,共图大志。

20、请写出一个源于《三国演》的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A锦囊妙计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

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

”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

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B舌战群雄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

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

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

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

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C羽扇纶巾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

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

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

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

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

此成语形容诸葛亮的装束,也形容谋士镇定自若的潇洒风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