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降水和蒸发观测 2
降雨蒸发观测实验报告

降雨蒸发观测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测降雨与蒸发过程,探究降雨后蒸发速率的变化规律,并对相关气象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实验装置与材料- 实验装置:降雨模拟装置、蒸发速率测量仪- 实验材料:模拟降雨液、蒸发速率测量仪记录表3. 实验方法1. 将降雨模拟装置放置在室外开阔区域,确保装置与任何建筑物或遮挡物保持距离。
2. 将模拟降雨液加入降雨模拟装置中,等待液体均匀喷洒出来,确保水滴大小和强度一致。
3. 将蒸发速率测量仪放置在装置下方,待仪器正常工作之后开始记录实验数据。
4. 每间隔10分钟记录一次蒸发速率,并将数据记录在蒸发速率测量仪记录表中。
5. 实验结束后,关闭降雨模拟装置,收集已使用的模拟降雨液,清洗实验装置。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测数据,我们将蒸发速率与时间进行图示和分析。
下表为实验部分数据记录:时间(分钟)蒸发速率(单位:ml/min)0 0.210 0.1820 0.1630 0.1540 0.1350 0.1260 0.1... ...通过绘制蒸发速率与时间的曲线图,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规律:1. 初始时刻的蒸发速率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蒸发速率逐渐减小。
2. 在离降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蒸发速率保持相对稳定,但逐渐趋向于一个较低的稳定值。
根据以上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分析:1. 降雨后的蒸发速率与时间成反比关系,即降雨后初始蒸发速率较高,随着时间推移,蒸发速率逐渐减小。
2. 实验中观察到的蒸发速率趋向于一个较低的稳定值,这可能与环境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有关。
3. 实验数据还可以为降雨及蒸发过程的气象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提高气象预测的准确性和精度。
5.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降雨蒸发观测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降雨后的蒸发速率与时间成反比关系,随着时间推移,蒸发速率逐渐减小。
2. 实验中观察到的蒸发速率趋向于一个较低的稳定值,这可能与环境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有关。
降水蒸发实验

蒸发观测实验
1.仪器名称:ADM7A型蒸发器 2.结构与工作原理 构造:由不锈钢质器皿和镀锌彩虹色的钢 质防禽圈组成。皿是由内径 20cm 的承水 口、圆筒以及出水咀构成。
原理: 每天20时进行观测,测量前一天20时注入20mm 清水经24小时蒸发剩余的水,记录实验报告, 重新量取20mm清水注入蒸发器内用于下次观测。 蒸发量计算式如下: 蒸发量=原量+降水量-余量 3.安装调整与使用 蒸发口器缘面用水平仪调整呈水平,距离地面高 度70cm。 蒸发器内的水量全部蒸发完时,记为 >20.0 ,此 种情况应避免发生。
降水观测实验
1.实验仪器名称:SDM6A型雨量器 (注意在报告上注明仪器编号) 2.规格: 雨量器承水口面积:314cm2(内径20cm)
雨量杯(内径4cm)的标度范围0~10mm
雨量杯每小格:0.1mm,1大格为1mm 正常工作范围为-50~45℃ 3.安装:周围无影响障碍物, 器口离地面70cm,应保持水平
降水与蒸发观测实验
降水量: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液体(或溶化后的固体降水) 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水层厚度;以mm 为单位;取小数一位。 降水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常以mm/h、mm/10h和 mm/d表示。
蒸发观测:测定在一天内因为蒸发而减少的水层厚度。
实验内容:1.观测24h内降水量与降水强度; 2.观测24内蒸发量; 实验目的:1.了解降水与蒸发实验仪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学会雨量筒、蒸发皿的安装与使用 3.掌握降水与蒸发的实验方法;
4.测量原理:
设雨量器承水口的面积为积为B,杯内水深为h,因hB=HS S 故
h
B
H
以口径为20cm 的雨量器为例,与此配合实验的专用量杯 口径为4cm,因而雨量器内所积聚的1mm水的深度,在雨量 杯中的高度为 S 10 2 h H 0.1cm 2.5cm 25mm 2 B 2 也即量杯上每隔 2.5mm 刻成一格,作为 0.1mm 降水量。 所以量杯的放大倍数为S/B 因此,一定口径的量杯只能用于测量对应口径雨量器 的降水量,不能错用于别的口径的雨量器。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指导书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技能培训实验一气温和湿度的观测一、目的与要求熟悉各种观测温湿度的仪器,掌握观测的方法。
二、主要内容空气温度的观测、空气湿度的观测三、仪器用品干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温度计及自记纸、通风式干湿温度表、毛发湿度表、湿度计及自记纸。
四、原理方法1.温度表:观测温度的仪器通常都为各种类型的液体温度表。
温度表的感应部分呈球形或圆柱形,其中充满酒精或水银。
与感应球相连的是一根一端封闭,粗细均匀的毛细管。
这种温度表就是利用感应液体随温度改变而引起体积膨胀,有毛细管中液柱的位置变化来测定温度的。
最低温度表:使用来测定某段时间的最低温度,,它以酒精为测温液。
其构造特点是:在毛细管内的酒精柱中放一枚蓝色能滑动的哑铃型指标,当温度下降时,球部酒精收缩,酒精柱下降,并借助酒精柱表面张力而是小指标也随之下降;当温度上升时,酒精膨胀,酒精柱上升,而小指标本身因为重力缘故,原封不动,这是小指标离球部远端的示度,即某一时间间隔内的最低温度。
最高温度表:是用来测定一定时间间隔内最高温度的一种特殊构造的水银温度表。
这种温度表接近内管镶有一根玻璃针,当温度上升时,水银球部水银膨胀,压力增大,迫使水银挤过狭管上升;但当温度下降时,因无足够的压力使水银挤过狭管回到球部,因而水银柱就在狭管处断裂,于是狭管以上这段水银柱的顶端,就保持住过去一段时间内温度表所感受的最高温度示度。
2干湿球温度表:干球温度表用来测定任意时刻的瞬时温度。
湿球温度表用来测定水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湿球温度表的读数小于干球温度表的读数,从干湿球温度表的差值就可以测出湿度的大小。
3通风式干湿温度表:他测定湿度的原理与干湿球测试的原理一样。
区别在于它有个通风器,通风器的主要作用是使空气不断地流过温度表的球部,使温度表准确的感应外界空气的冷热和干湿的变化。
4毛发湿度表:当相对湿度增大或减小时,毛发也相对的伸长或缩短,指针随刻度盘向右或向左转动,指示出相对湿度数值。
实验三 气压、风、降水和蒸发的观测

3.2 观测数据记录整理和订正
通风干湿表检定证的仪器差订正值与读数的代数和即 为订正后的正确温度值
轻便风向风速表读数的订正
➢ 由检定证的指示风速和实际风速对应线读出实际风速
蒸发量=原量(20mm)+降水量-剩余量 空盒气压表的读数订正
➢ 本站气压:P=气压读数+刻度订正+温度订正(αt)+补充订正
e Etw AP(t tw ) U e
E
8.5t
E E0 •10 273t
d Ee
3.3 空气湿度的查算
查算步骤
n ① P =1000hpa
时,由观测的t
和tw由表2直接
19 查取td、U和e
例如(102页)
19
表2
tw e U td 19.0(干球温度)
10.4 6.9 31 1.6 10.5 7.0 32 1.9
表3(214页,百叶箱Δtw )
P n0 1 2 3 4 5 6 7 8 9
1020 0 0.0 0.0 0.0 0.0 0.0
-0.1
10 0.0 0.0 0.0 -0.1 -0.1
-0.1
20
30
表2 (101页)
n
tw e
U
td
19.0(干球温度) 19 10.3 6.7 31 1.3
3.3 空气湿度的查算
③ 如果由t和tw由通风干湿表测得,根据n和p由附表
2查出订正值Δtw,用t和tw+ Δtw由表2查算td、U和
e
附表2(241页,通风干湿表Δtw )
P n0 1 2 3 4 5 6 7 8 9
1020 0 0.0 0.0 0.0 0.0 0.0
水文气象观测实验报告

气象要素能表明一定地点和特定时刻天气状况的大气变量或现象, 如温、压、湿、风、降水等。
也能表明大气物理状态、物理现象以及某些对大气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有显著影响的物理量。
主要有:气温、气压、风、湿度、云、降水、蒸发、能见度、辐射、日照以及各种天气现象。
通过实地观测,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气候和天气系统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活动内容及要求1、通过观测初步学会气象观测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熟悉气象观测仪器的使用,同时加深和验证课堂上所学的内容。
3、初步学会建立小型气象园的步骤、要求等。
二、活动内容(一)温度的观测一、百叶箱中的温度观测1、百叶箱百叶箱的四边是由两排薄的木板及叶组成,木板向内倾斜成45°角,箱底由三块木板组成,中间一块比边上两块稍高些,箱盖有两层,其间空气能自由流通。
百叶箱应具有良好的反辐射能力,故内外均涂以白色,以减少太阳辐射的影响。
百叶箱应水平牢固地安装在一个高出地面125mm的特别的架子上,箱门对正正北、以避免开箱读数时太阳辐射的干扰。
2、百叶箱内仪器安装百叶箱内各仪器都安置在箱内特别的铁架上,干湿球温度应垂直固定在铁架的两端,干球在东,湿球在西,球面据地面1.5米,湿球的下方是一个带盖的水盂,水盂固定在铁架下面的横梁上,盂口离湿球约3cm,湿球纱布通过杯盖的狭缝引入盂内,侵入水中。
最高温度表应水平放置在铁架下面横梁上的铁钩上,最高温度表放在较高的一对横钩上,球部稍向下倾斜。
最低温度表放在稍低的一对横钩上,球部稍向上倾斜。
百叶箱内外应保持清洁,大雨、大雪后,要及时将箱内的雨水擦干净,以免影响记录的正确性。
3、温度表的观测观测程序,先读干球,后读湿球。
记录后复读干球和湿球温度,然后读最高、最低温度,复读记录后,调整最高、最低温度表,放回最高温度表时应先放球部后放头部。
(二)风的观测空气的水平运动叫风。
空气的水平运动既有风向和风速两项。
风向指风的来向,用十六向来表示,通常以符号来表示,如:N、SSE 等。
水文学实验指导

图2.1 某一水文测站图
水文测站所观测的项目有: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发、 水温、冰凌、水质、地下水位等。只观测上述项目中的一项或 少数几项的测站,则按其主要观测项目而分别称为水位站、流量 站(也称水文站)、雨量站、蒸发站等。
根据测站的性质,河流水文测站又可分为:
(1)基本站:是水文主管部门为全国各地的水文情况而设 立的,是为国民经济各方面的需要服务的。 (2)专用站:是为某种专门目的或用途由各部门自行设立 的。
wiPi
实验二 水文测站与站网(4学时)
内容提要 • 1.水文测站的内容和分类; • 2.水文站网的定义和布设原则; • 3.水文测站的设立; • 4.收集水文信息的基本途径。 学习要求
• 掌握水文测站和站网的定义、布设原则和 内容以及水文信息收集的基本途径。
一、水文测站
•在流域内一定地点(或断面)按统一标准对 所需要的水文要素作系统观测以获取信息 并进行处理为即时观测信息,这些指定的 地点称为水文测站(如图2.1)。
水文学实验指导
(西华师大地理科学专业) 许武成
实验实习一
降水资料的整理
(必做,3学时)
一、实验实习目的
• 1.掌握绘制降水过程线 • 2.掌握绘制降水累积曲线 • 3.理解并掌握面降水计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降水过程线
大气探测第七章(2):降水与蒸发的观测

32
2.测量蒸发量的主要仪器
E601B
水圈:
型 蒸
发
器
是安装在蒸发桶外围的环套,材料也 是玻璃钢。用以减少太阳辐射及溅 水对蒸发的影响。它由四个相同的 弧形水槽组成。
33
2.测量蒸发量的主要仪器
E601B
型 蒸
发
器
溢流桶: 是承接因降水较大时而由蒸 发桶溢出的水量的圆柱形盛 水器,可用镀锌铁皮或其它 不吸水的材料组成。桶的横 截面以300cm2为宜,溢流桶 应放置在带盖的套箱内。须 注意防止降落在胶管上的雨 水顺着胶管流入溢流桶内。
34
2.测量蒸发量的主要仪器
E601B
型 蒸
发
器
测针: 是专用于测量蒸发器内水面高 度的部件,应用螺旋测微器的 原理制成。读数精确到0.1mm。 测针插杆的杆径与蒸发器上测 针座插孔孔径相吻合。测量时 使针尖上下移动,对准水面。 测针针尖外围还设有静水器, 上下调节静水器位置,使底部 没入水中。
37
2.测量蒸发量的主要仪器
E601B
型 蒸
发
器
观测与记录: 每日20时进行观测。观测时先调整测针针尖与水 面恰好相接,然后从游标尺上读出水面高度。读 数方法:通过游尺零线所对标尺的刻度,即可读 出整数;再从游尺刻度线上找出一根与标尺上某 一刻度线相吻合的刻度线,游尺上这根刻度线的 数字,就是小数读数。 蒸发量=前一日水面高度+降水量(以雨量器观测 值为准)-测量时水面高度。
雨 量 器
雨量器的结构: 由雨量筒(包括承水器、储水瓶、 外筒)和量杯组成。
R=10cm
r=2cm
模拟水循环实验

使用温度计和湿度计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 变化。
03
使用纸巾或棉花吸收水蒸气,观察和记录水蒸气的 形成和凝结过程。
04
实验结果与分析
分析水循环的各个阶段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蒸发
在模拟实验中,我们观 察到水体逐渐蒸发,转 化为水蒸气。这一过程 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反映了自然界中蒸发作 用的存在。
在容器中设置不同高度的障碍物,如石头、沙子等, 以模拟地形变化。
添加蓝色染料或彩色纸模拟降雨
• 将蓝色染料或彩色纸均匀地洒在 设置的模拟地形上,以模拟降雨。
使用小型风扇或其他工具模拟空气流动
• 将小型风扇对准容器口,调整风速,以模 拟空气流动。
观察和记录水循环的变化和过程
01
观察蓝色染料或彩色纸在容器中的流动和变化,记 录水的蒸发、凝结、降水的全过程。
了解水循环的重要性和影响
总结词
通过模拟水循环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水循环的重要性和影响,包括对气候、生态系 统和人类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详细描述
水循环对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例如,水循环调节气 候,影响降水分布和气候变化;水循环对生态系统的水分平衡和物质循环也有重要影响; 同时,人类的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都依赖于水循环。因此,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重要
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材料
透明塑料盒或玻璃箱:用 于模拟水循环的容器。
小型风扇或其他工具:用 于模拟空气流动。
湿度计:用于测量湿度变 化。
蓝色染料或彩色纸:用于 模拟降雨。
温度计:用于测量温度变 化。
纸巾或棉花:用于吸收和 观察水蒸气。
设置模拟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