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气压、风、降水和蒸发的观测
《气象学》实验指导书

目录实验一温度和湿度的观测实验二风速和风向的观测实验三气压的观测实验四云的观测实验五能见度的观测实验六天气现象的观测实验一温度和湿度的观测1 气温和湿度观测1.1概述空气温度(简称气温,下同)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空气湿度(简称湿度,下同)是表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和潮湿程度的物理量。
地面观测中测定的是离地面1.50米高度处的气温和湿度。
需要获取的项目及其单位:气温有:定时气温,日最高、日最低气温。
配有温度计的气象站应作气温的连续记录。
以摄氏度(℃)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湿度有:水汽压(e)——空气中水汽部分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以百帕(hPa)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相对湿度(U)——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
以百分数(%)表示,取整数。
露点温度(Td)——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不变的条件下,降低气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以摄氏度(℃)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配有湿度计的气象站应作相对湿度的连续记录,并挑选日最小值。
测量气温和湿度的仪器主要有干球温度表、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毛发湿度表、通风干湿表、温度计和湿度计、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和湿敏电容湿度传感器。
1.2干湿球温度表干湿球温度表是用于测定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仪器。
它由两支型号完全一样的温度表组成,气温由干球温度表测定,湿度是根据热力学原理由干球温度表与湿球温度表的温度差值计算得出。
在小百叶箱的底板中心,安装一个温度表支架,干、湿球温度表垂直悬挂在支架两侧的环内,球部向下,干球在东,湿球在西,球部中心距地面1.5m高。
湿球温度表球部包扎一条纱布,纱布的下部浸到一个带盖的水杯内。
杯口距湿球球部约3cm,杯中盛蒸馏水(只允许用医用蒸馏水),供湿润湿球纱布用。
湿球包扎纱布时,要把湿球温度表从百叶箱内拿出,先把手洗干净,再用清洁的水将温度表的感应部分洗净,然后将长约10cm的新纱布在蒸馏水中浸湿,使上端服贴无绉折地包卷在感应部分上(包卷纱布的重叠部分不要超过球部圆周的1/4);包好后,用纱线把高出感应部分上面的纱布扎紧,再把感应部分下面的纱布紧靠着球部扎好,但不要扎得过紧,并剪掉多余的纱线。
实习五_降水和蒸发观测

实习三降水和蒸发观测一、降水的观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以降雨为主,北方地区冬季以降雪为主。
降水量以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或雪、雹等融化后的深度表示,以mm 为单位。
降水量可采用器测法、雷达探测和利用气象卫星云图估算。
器测法用来测量降水量,雷达探测和卫星云图一般用来预报降水量。
(一)器测法器测法是观测降水量最常用的方法,观测仪器通常有雨量器和自记雨量计。
1、雨量器雨量器是直接观测降水量的器具。
它是一个圆柱形金属筒,由承雨器、漏斗、储水瓶和雨量杯组成,如图2-1 所示。
承雨器口径为20cm,安装时器口一般距地面70cm,筒口保持水平。
雨量器下部放储水瓶收集雨水。
观测时将雨量器里的储水瓶迅速取出,换上空的储水瓶,然后用特制的雨量杯测定储水瓶中收集的雨水,分辨率为0.1mm。
当降雪时,仅用外筒作为承雪器具,待雪融化后计算降水量。
图2-1 雨量器示意图用雨量器观测降水量的方法一般是采用分段定时观测,即把一天分成几个等长度的时段,如分成4 段(每段6 小时)或分成8 段(每段3 小时)等,分段数目根据需要和可能而定。
一般采用2 段制进行观测,即每日8 时及20 时各观测一次,雨季增加观测段次,雨量大时还需加测。
日雨量是以每天上午8 时作为分界,将本日8 时至次日8 时的降水量作为本日的降水量。
2、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自记雨量计是观测降雨过程的自记仪器。
常用的自记雨量计有三种类型:称重式、虹吸式(浮子式)和翻斗式。
称重式能够测量各种类型的降水,其余两种基本上只限于观测降雨。
按记录周期分,有日记、周记、月记和年记。
在传递方式上,有线远传和无线远传(遥测)的雨量计。
(1)称重式:这种仪器可以连续记录接雨杯上的以及储积在其内的降水的重量。
记录方式可以用机械发条装置或平衡锤系统,降水时全部降水量的重量如数记录下来。
这种仪器的优点在于能够记录雪、冰雹及雨雪混合降水。
(2)虹吸式:虹吸式自记雨量计是常用的降水自记仪器,它能连续记录液体降水量和降水时数,从降水记录上还可以了解降水强度。
气象蒸发观测实验报告

气象蒸发观测实验报告1. 引言蒸发是指液体在常温下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蒸发过程中,液体表面的分子受到外界热量的激发,逐渐获得足够的动能,从而克服液体内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液体分子逸出形成气态。
蒸发是自然界中很常见的现象,它对地球水循环、气候变化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和研究蒸发过程对于气象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测液体蒸发的过程,探究蒸发与外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蒸发的规律。
2. 实验方法2.1 实验器材- 蒸发皿- 温度计- 秤- 平衡杆和挂钩- 不同液体(如水、酒精、盐水等)2.2 实验步骤1. 将蒸发皿清洗干净并擦干。
2. 在蒸发皿中注入一定的液体(如水)。
3. 将蒸发皿置于室内,避免直接日光照射。
4. 在蒸发皿旁边的环境中设置温度计,并记录环境温度。
5. 将蒸发皿挂到平衡杆上。
6. 通过调整平衡杆和挂钩的位置,使蒸发皿完全悬空,并记录此时的重量。
7. 以一定时间间隔(如每小时)测量蒸发皿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8. 持续观察蒸发的过程,直至蒸发皿的质量变化趋于平稳。
9.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环境温度的变化。
3.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测和记录,得到如下结果:时间(小时)蒸发皿质量(克)环境温度(摄氏度)0 100 201 98.5 212 96.8 22.53 95.1 23.24 93.7 245 92.3 246 90.9 23.57 89.5 22.94. 实验分析4.1 蒸发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蒸发皿质量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蒸发速率是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
最初蒸发速率较大,但随着蒸发的进行,蒸发皿中的液体减少,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因此蒸发速率逐渐减小。
4.2 蒸发速率与环境温度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观察到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蒸发速率有所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会增加液体分子的活动能力,使分子能够克服液体内部的相互作用力而蒸发为气态。
因此,环境温度越高,液体分子蒸发的速度越快,蒸发速率越大。
降雨蒸发观测实验报告

降雨蒸发观测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测降雨与蒸发过程,探究降雨后蒸发速率的变化规律,并对相关气象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实验装置与材料- 实验装置:降雨模拟装置、蒸发速率测量仪- 实验材料:模拟降雨液、蒸发速率测量仪记录表3. 实验方法1. 将降雨模拟装置放置在室外开阔区域,确保装置与任何建筑物或遮挡物保持距离。
2. 将模拟降雨液加入降雨模拟装置中,等待液体均匀喷洒出来,确保水滴大小和强度一致。
3. 将蒸发速率测量仪放置在装置下方,待仪器正常工作之后开始记录实验数据。
4. 每间隔10分钟记录一次蒸发速率,并将数据记录在蒸发速率测量仪记录表中。
5. 实验结束后,关闭降雨模拟装置,收集已使用的模拟降雨液,清洗实验装置。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测数据,我们将蒸发速率与时间进行图示和分析。
下表为实验部分数据记录:时间(分钟)蒸发速率(单位:ml/min)0 0.210 0.1820 0.1630 0.1540 0.1350 0.1260 0.1... ...通过绘制蒸发速率与时间的曲线图,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规律:1. 初始时刻的蒸发速率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蒸发速率逐渐减小。
2. 在离降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蒸发速率保持相对稳定,但逐渐趋向于一个较低的稳定值。
根据以上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分析:1. 降雨后的蒸发速率与时间成反比关系,即降雨后初始蒸发速率较高,随着时间推移,蒸发速率逐渐减小。
2. 实验中观察到的蒸发速率趋向于一个较低的稳定值,这可能与环境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有关。
3. 实验数据还可以为降雨及蒸发过程的气象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提高气象预测的准确性和精度。
5.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降雨蒸发观测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降雨后的蒸发速率与时间成反比关系,随着时间推移,蒸发速率逐渐减小。
2. 实验中观察到的蒸发速率趋向于一个较低的稳定值,这可能与环境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有关。
降水蒸发实验

蒸发观测实验
1.仪器名称:ADM7A型蒸发器 2.结构与工作原理 构造:由不锈钢质器皿和镀锌彩虹色的钢 质防禽圈组成。皿是由内径 20cm 的承水 口、圆筒以及出水咀构成。
原理: 每天20时进行观测,测量前一天20时注入20mm 清水经24小时蒸发剩余的水,记录实验报告, 重新量取20mm清水注入蒸发器内用于下次观测。 蒸发量计算式如下: 蒸发量=原量+降水量-余量 3.安装调整与使用 蒸发口器缘面用水平仪调整呈水平,距离地面高 度70cm。 蒸发器内的水量全部蒸发完时,记为 >20.0 ,此 种情况应避免发生。
降水观测实验
1.实验仪器名称:SDM6A型雨量器 (注意在报告上注明仪器编号) 2.规格: 雨量器承水口面积:314cm2(内径20cm)
雨量杯(内径4cm)的标度范围0~10mm
雨量杯每小格:0.1mm,1大格为1mm 正常工作范围为-50~45℃ 3.安装:周围无影响障碍物, 器口离地面70cm,应保持水平
降水与蒸发观测实验
降水量: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液体(或溶化后的固体降水) 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水层厚度;以mm 为单位;取小数一位。 降水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常以mm/h、mm/10h和 mm/d表示。
蒸发观测:测定在一天内因为蒸发而减少的水层厚度。
实验内容:1.观测24h内降水量与降水强度; 2.观测24内蒸发量; 实验目的:1.了解降水与蒸发实验仪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学会雨量筒、蒸发皿的安装与使用 3.掌握降水与蒸发的实验方法;
4.测量原理:
设雨量器承水口的面积为积为B,杯内水深为h,因hB=HS S 故
h
B
H
以口径为20cm 的雨量器为例,与此配合实验的专用量杯 口径为4cm,因而雨量器内所积聚的1mm水的深度,在雨量 杯中的高度为 S 10 2 h H 0.1cm 2.5cm 25mm 2 B 2 也即量杯上每隔 2.5mm 刻成一格,作为 0.1mm 降水量。 所以量杯的放大倍数为S/B 因此,一定口径的量杯只能用于测量对应口径雨量器 的降水量,不能错用于别的口径的雨量器。
实验三 气压、风、降水和蒸发的观测

3.2 观测数据记录整理和订正
通风干湿表检定证的仪器差订正值与读数的代数和即 为订正后的正确温度值
轻便风向风速表读数的订正
➢ 由检定证的指示风速和实际风速对应线读出实际风速
蒸发量=原量(20mm)+降水量-剩余量 空盒气压表的读数订正
➢ 本站气压:P=气压读数+刻度订正+温度订正(αt)+补充订正
e Etw AP(t tw ) U e
E
8.5t
E E0 •10 273t
d Ee
3.3 空气湿度的查算
查算步骤
n ① P =1000hpa
时,由观测的t
和tw由表2直接
19 查取td、U和e
例如(102页)
19
表2
tw e U td 19.0(干球温度)
10.4 6.9 31 1.6 10.5 7.0 32 1.9
表3(214页,百叶箱Δtw )
P n0 1 2 3 4 5 6 7 8 9
1020 0 0.0 0.0 0.0 0.0 0.0
-0.1
10 0.0 0.0 0.0 -0.1 -0.1
-0.1
20
30
表2 (101页)
n
tw e
U
td
19.0(干球温度) 19 10.3 6.7 31 1.3
3.3 空气湿度的查算
③ 如果由t和tw由通风干湿表测得,根据n和p由附表
2查出订正值Δtw,用t和tw+ Δtw由表2查算td、U和
e
附表2(241页,通风干湿表Δtw )
P n0 1 2 3 4 5 6 7 8 9
1020 0 0.0 0.0 0.0 0.0 0.0
天气与气压变化实验

天气与气压变化实验天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气压是天气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知道,气压变化与天气的变化密切相关,了解气压的变化规律对我们预测天气并做出相应的准备非常重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天气与气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一系列实验是必要的。
实验一:气压与海拔的关系为了观察气压随海拔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在不同海拔高度进行气压测量。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一个气压计。
在实验开始之前,应保持气压计的底部与地面齐平,记录下当前的气压数值。
然后,我们选择一个相对较高的海拔,例如山顶,重新测量气压数值。
比较两个数据,我们可以观察到气压随海拔的上升而下降的趋势。
这表明气压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变化,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实验二:气压与天气的关系天气的变化常常伴随着气压的变化。
为了研究气压与天气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实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天晴朗的日子,并记录当前的气压数值。
然后,我们每隔几个小时测量一次气压,直到天空出现变化,例如云层逐渐增多或风力增强等。
比较不同时间点的气压数值,我们可以发现气压的变化往往与天气的变化相呼应。
例如,气压的降低可能意味着天气变得更加恶劣,而气压的上升则可能预示着天气将变得晴朗。
实验三:气压与风的关系风是天气变化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气压与风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为了研究气压与风的关系,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天风力较强的日子,并记录当前的气压数值。
然后,我们可以观察风向标的指示情况,并测量风的速度。
比较不同时间点的气压数值和风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气压的降低往往伴随着风力的增加,而气压的上升则可能导致风力减弱。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初步理解气压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然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天气形成的过程十分复杂,其中涉及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
因此,单凭气压的观测并不能完全预测天气的变化。
然而,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天气与气压之间的关系,并为我们的天气观测和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天气预报与气象观测

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天气预报与气象观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天气的预测能力也越来越强。
但是,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天气预报和气象观测可能还是一个神秘而有趣的领域。
通过进行一些简单的趣味科学实验,可以帮助幼儿园的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天气预报和气象观测的原理,让科学变得更加有趣。
1. 实验材料准备为了进行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我们需要准备一些简单易得的材料。
比如透明的玻璃瓶、一些水、一些冰块、一张小白板和马克笔。
2. 实验一:演示云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利用玻璃瓶、水和冰块来演示云的形成过程。
将一些水倒入玻璃瓶中,然后在玻璃瓶口吹气,使水蒸气充满瓶内。
将冰块放在玻璃瓶口上,不一会儿就会看到玻璃瓶内出现了白色的云状物质。
这是因为玻璃瓶内的水蒸气在遇冷后凝结成了水滴,形成了云。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水蒸气的凝结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云的形成原理。
3. 实验二:制作自制气压计幼儿园的孩子们还可以通过制作自制气压计来了解气压的变化对天气的影响。
他们可以将一张小白板固定在一根粗短的木棍上,然后在小白板上画上一条直线,并写上“高压”和“低压”两个字样。
通过观察小白板的形变,可以看出当气压增加时,小白板会凹陷;气压减小时,小白板则会凸起。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可以简单了解气压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天气变化的,从而更好地理解天气预报的原理。
4. 实验三:观测天气变化幼儿园的孩子们可以通过简单的观测天气变化来巩固他们的认识。
他们可以每天都在同一个时间段观察天空的情况,并记录下来。
通过这样的实践,他们可以慢慢积累起对天气变化规律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天气预报的原理。
总结和回顾通过以上的实验和观测,幼儿园的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天气预报和气象观测的原理,使科学变得更加有趣。
通过亲自参与简单的实验和观测,他们可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对天气预报和气象观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进行这些实验的过程中,我深感科学是如此的贴近生活,无处不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实验内容
3.1 各项气象要素观测 3.2 观测数据记录、整理、订正和计算
3.1 各项气象要素的观测:观测项目
a. 地面温度、地面最低温度、地面最高温度、 5cm、10cm、15cm、20cm土壤温度
b. 小百叶箱内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 c. 阿斯曼通风干湿表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 d. 空盒气压表气压(P)和附属温度 e. 风向、风速 f. 蒸发量、降水量
e Etw AP(t tw ) U e
E
8.5t
E E0 •10 273t
d Ee
3.3 空气湿度的查算
查算步骤
n ① P =1000hpa
时,由观测的t
和tw由表2直接
19 查取td、U和e
例如(102页)
19
表2
tw e U td 19.0(干球温度)
10.4 6.9 31 1.6 10.5 7.0 32 1.9
0.0
238
页)
4、实验报告
附已经订正、整理查算后的观测记录 实验目的、内容、实验仪器 分析比较20cm、1.5m高度的气温和空气湿度
梯度
3.2 观测数据记录整理和订正
通风干湿表检定证的仪器差订正值与读数的代数和即 为订正后的正确温度值
轻便风向风速表读数的订正
➢ 由检定证的指示风速和实际风速对应线读出实际风速
蒸发量=原量(20mm)+降水量-剩余量 空盒气压表的读数订正
➢ 本站气压:P=气压读数+刻度订正+温度订正(αt)+补充订正
实验三 空气温度、湿度、气压、风、降水 和蒸发的观测
1、实验目的
了解空气温度、湿度的野外及梯度观测仪器, 掌握测定方法
了解气压、风、蒸发和降水的观测仪器,掌握 测定方法
2、实验仪器
阿斯曼通风干湿表 水银气压表 电接风向风速计、三
杯轻便风向风速表 雨量器、翻斗式遥测
雨量器、虹吸式雨量 器 小型蒸发器
③ 如果由t和tw由通风干湿表测得,根据n和p由附表
2查出订正值Δtw,用t和tw+ Δtw由表2查算td、U和
e
附表2(241页,通风干湿表Δtw )
P n0 1 2 3 4 5 6 7 8 9
1020 0 0.0 0.0 0.0 0.0 0.0
0.0
10 0.0 0.0 0.0 0.0 0.0
0.0
20
30
表2 (102页)
n
tw e
U
td
19.0(干球温度) 19 10.4 6.9 31 1.6
饱和差d:由附表1查取干球温度对应的饱 和水汽压E,则:d=E-e
t 0.0 0.1 0.2 0.3 0.4 0. 0.6 0.7 0.8 0.9 5
19( 21.96 0.0 0.0 0.0 0.0
表3(214页,百叶箱Δtw )
P n0 1 2 3 4 5 6 7 8 9
1020 0 0.0 0.0 0.0 0.0 0.0
-0.1
10 0.0 0.0 0.0 -0.1 -0.1
-0.1
20
30
表2 (101页)
n
tw e
U
td
19.0(干球温度) 19 10.3 6.7 31 1.3
3.3 空气湿度的查算
n ② 若P≠1000hpa,则须对
湿球温度tw订正,然后再
查取空气湿度,订正方
19 法是:根据t和tw由表2
找出n值
19
tw e U td 19.0(干球温度)
10.4 6.9 31 1.6 10.5 7.0 32 1.9
③ 如果t和tw由百叶箱测得,根据n和p由表3查出订
正值Δtw,再用t和tw + Δtw值查取td、U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