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判断心电图技巧实用版

合集下载

医学专题实用急诊心电图的识别与处置

医学专题实用急诊心电图的识别与处置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九页。
严重心律失常(xīn lǜ shī chánɡ)的急诊处理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病因:
➢ 器质性心脏病 冠心病,心肌梗死(xīn jī ɡěnɡ sǐ),非缺血性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等),心肌炎,瓣膜病,等
➢ 无器质性心脏病 LQTS,Brugada综合症,特发性室速,特发性心 室扑动或/和心室颤动,等
➢ 病因治疗 ➢ 缺血者可使用β-阻滞剂、利多卡因 ➢ 其他情况可用胺碘酮、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
索它洛尔、β-阻滞剂、苯妥英钠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九页。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九页。
严重心律失常的急诊(jízhěn)处理 --长QT综合征和尖端扭转型室速
临床特征:
–心电图QT间期延长(yáncháng)(QTc>0.45) –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脏性晕厥和猝死。 先天遗传性LQTS 后天获得性LQTS
第十一页,共四十九页。
严重(yánzhòng)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
--房颤/房扑
控制房颤心室率的药理学:一般是先静脉给药 以迅速控制快速室率,后口服维持,期望达到 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心室率控制的目标:
➢ 静止时心率60-80次/分;轻微活动时心率90-115次/ 分;
➢ 动态(dòngtài)心电图:平均心室率≤90次/分;
--窄QRS心动过速
➢ 尽量明确诊断
--12导心电图
--临床资料
--刺激迷走操作
➢ 可能的类型(lèixíng) --异位性房速
--多源性房速
--室上速
➢ 按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
第十六页,共四十九页。
严重(yánzhòng)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测量与诊断实用指南

心电图测量与诊断实用指南

心电图测量与诊断实用指南简介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心脏的电活动。

本实用指南旨在提供心电图测量与诊断的基本准则,帮助医务人员正确解读心电图结果并做出准确的诊断。

心电图测量步骤1. 准备好心电图仪器,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2. 让患者脱掉上身衣物,清洁皮肤以确保电极的良好接触。

3. 安放电极:将四个电极分别放置在患者胸部和四肢上,按照指定位置进行固定。

4. 开始测量:启动心电图仪器,确保信号的稳定和清晰。

5. 确认数据准确性:检查心电图波形是否规范,有无干扰信号或运动伪影。

6. 结束测量:记录测量时间,并关闭心电图仪器。

心电图诊断准则1. 心率判断:根据心电图上R波的出现频率,计算患者的心率。

2. 心律分析:观察心电图上的P波、QRS波群和T波形态,判断心律是否正常。

3. 导联分析:比较不同导联上的心电图波形,检测异常波形的出现。

4. 心室肥厚判断:观察心电图上的QRS波群,判断心室肥厚的程度。

5. 心肌缺血评估:观察ST段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

6. 心脏传导阻滞判断:观察P波和QRS波群的关系,判断是否存在传导阻滞。

注意事项1. 心电图测量和诊断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务人员进行。

2. 在进行心电图测量时,应确保环境安静,避免干扰信号的干扰。

3. 心电图结果的解读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

4. 心电图诊断结果应谨慎使用,需与其他临床信息相结合。

本实用指南提供了心电图测量与诊断的基本指南,但仍需在临床实践中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解读。

诊断心电图知识点总结

诊断心电图知识点总结

诊断心电图知识点总结一、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来反映心脏功能的一种检查方法。

心脏的电活动主要由心脏肌细胞的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所产生,这种电活动可以在体表上被检测到并记录下来。

心电图的记录是通过体表电极将心脏的电活动传导到纸上形成图形来完成的。

心电图的记录包括心电图波形(P波、QRS波和T波)和时间间隔的测量,通过对心电图的分析可以获得心脏的许多信息,例如心率、心律、心室肥大、心室复极化异常等。

二、正常心电图的特征1. P波:P波是心房去极化的电活动,代表心房收缩。

在心电图上,P波通常应该是正向的,并且形态规则,持续时间正常。

2. PR间期:PR间期是P波结束到QRS波开始的时间间隔,它代表心房去极化到心室去极化的传导时间。

正常情况下,PR间期的持续时间应该在0.12-0.20秒之间。

3. QRS波:QRS波是心室去极化的电活动,代表心室收缩。

在心电图上,QRS波通常应该是对称的,形态规则,持续时间正常。

4. ST段:ST段是心室去极化到复极化的时间间隔,它代表心室肌收缩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ST段应该是等电位水平的,并且与基线平行。

5. T波:T波是心室复极化的电活动,代表心室舒张。

在心电图上,T波通常应该是对称的,形态规则,持续时间正常。

6. QT间期:QT间期是心室去极化的整个时间间隔,它代表心室去极化的总时间。

正常情况下,QT间期的持续时间应该在0.35-0.44秒之间。

以上是正常心电图的一些特征,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了解这些特征可以帮助他们快速诊断心电图的异常情况。

三、心律失常的诊断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搏动节律异常,主要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心律不齐等情况。

心电图的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和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 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60次/分钟,常见的心动过缓有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在心电图上,可以通过测量RR间期和观察P波与QRS波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心动过缓的类型。

心电图读图五步法,太实用了!

心电图读图五步法,太实用了!

心电图读图五步法,太实用了!干货满满,还不收藏?第一步观察P波判断心律P波代表心房除极波一、分析观察P波方向,通过观察P波,可以确认基本心率是窦性还是异位心律。

窦性心律心电图: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波方向的产生原因是心房在除极过程中所产生的心动力即心房综合向量指向左前下方,故电极位于心房右上方的avR导联所记录的P波是倒置,即除极方向指向的导联出现正向波,背向的导联出现负向波)。

若P波avR直立,Ⅰ、Ⅱ、avF倒置,称逆行P波,表示激动起自房室交界区。

心房、心室示意图二、分析观察P波时限正常﹤0.12s,形态直立圆凸。

(P波的前一半主要由右心房除极所产生,后一半主要由左心房除极所产生)1、若P波时间超过0.12秒,表示左心房肥大或房内传导阻滞。

1.1左心房肥大心电图①P波增宽≥0.12s,常出现在Ⅰ、Ⅱ、avL导联②呈双峰P波,且第二峰>第一峰,峰距≥0.04s③PtfV1≤-0.04mm.s三、观察分析P波振幅:正常<0.25mv(肢体导联)1、若P波振幅>0.25mv,表示右心房肥大。

右心房肥大心电图:P波高而尖,振幅≥0.25mv,常出现在Ⅰ、Ⅱ、avF导联又称肺型P波,常见肺心病。

四、分析观察P-R间期P-R间期表示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正常成人为0.12-0.20s。

若大于0.20s,表示I度房室传导阻滞(简称ⅠAVB)。

1、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P-R间期>0.20s(或P-R间期>相应心率最高值)。

(房室传导阻滞是由于房室交界区不应期延长,引起心房和心室间传导延缓或阻断,简称AVB。

根据传导阻滞程度可分为Ⅰ、Ⅱ、Ⅲ度,Ⅰ度、Ⅱ度称不完全性阻滞,Ⅲ度称完全性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临床甚为常见,常见原因有心肌炎、心肌病、冠心病、洋地黄中毒及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

)2、P-R间期<0.12s,可见于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引起的房室间出现附加通路,使窦房结的激动快速下传激动心室的一部分,并使之预先激动,故名预激综合征。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 第四讲 心率_心电轴与心电图伪差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  第四讲  心率_心电轴与心电图伪差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第四讲心率、心电轴与心电图伪差薛松维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 心内科主任医师一、利用心电图计算心率利用心电图计算心率是掌握心电图实用技术的第一个体现。

方法有以下几种:1.心率计算公式法(1)心率(次/m in)=60s/R-R间期秒数(s)。

R-R间期代表了一个心动周期所需要的时间。

如R-R间期为3个大格,每个大格=0.20s,3个大格=0.60s,套入公式法(1) 60s/0.60s=100,即该心率为100次/m i n。

公式法(1)需要首先将R-R间期的格数换算成秒数,相对麻烦一些。

2.心率计算公式法(2)心率(次/m in)=1500/R-R间期小格数。

按照正常心电图仪走纸速度为25mm/s,心电图仪每分钟走纸为25mm×60s=1500m m,即心电图每分钟为1500个小格。

如R-R间期为3个大格,3个大格=15个小格,套入公式法(2)1500/15=100,即该心率为100次/min。

公式法(2)比较直接、简便易行,多被临床医生采用。

注意:公式法中所说的R-R间期只是为了更简便快捷地辨认,因为心电图波形中QRS振幅较P波振幅大得多,R-R间期比P-P间期更明显、更容易识别。

实际上,正确提法应为P-P间期。

因为心动周期起于P波(心房除极),终于下一个P波前(心室复极后)。

正常心脏节律的心房与心室为1∶1传导关系,所以R-R间期就等于P-P间期。

但在心律不齐,特别是心房纤颤时,上述公式法并不适用。

3.目测法计算心率为了节约计算心率的时间,在心律规整时可采用简便的目测法,粗略地推算心率。

此种方法虽不十分精确,但非常适合临床应用,每位医生必须掌握。

首先计算R-R间期的大格数,并参考多出来的小格数加以修正。

如心电图R-R间期为1个大格,心率为300次/min;2个大格,心率为150次/min;3个大格,心率为100次/min(见图4-1);4个大格,心率为75次/min;5个大格,心率为60次/min; 6个大格,心率为50次/min,以此类推。

心电图总结笔记及典型心电图判读

心电图总结笔记及典型心电图判读

左房肥大:左房肥大P增宽, V1改变最明显. 双峰距超过0.04',P波切迹双峰显. 右房肥大:右房肥大P高尖,ⅡⅢ avF最明显. 肺A高压是根源,肺心先心均可见. 左室肥大:左室肥大高振幅,RV5高达2.5mv.若加V1s值,男高4.0mv女高3.5mv. V5室壁激动>0.05,电轴左偏约-30' 横位Ravl高1.2mv,RⅠ+SⅢ>2.5mv. RⅡ+RⅢ高达4.0,左肥高尖更清楚. 右室肥大:右室肥大看V1,试看R/S两相比.如若R/S>1, 右肥诊断立考虑.假如单看V1值,R波应≥1.0mv.若加V5的S值,综合1.2mv就问诊. 顺钟较常出现,平均电轴>+110'心梗Q单下倒,急梗快救.Q遗倒T, 陈旧性梗阻非急.Q单:指ST呈单向曲线抬高Q遗:指Q波不消失窦性心率:频率不快也不慢,每分搏动60~100之间.P波外貌长半圆, P-R 0.12'-0.20'之间.P-P距差0.16',ⅠⅡ导轴不偏.顺逆钟均可见,窦性心律可诊断.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整齐,P-P间隔有差异.同导相差>0.16秒,P-R正常应熟记.窦性停搏:窦性P波无规律,较长时间不见P.长短P-P不成比,窦性停搏要考虑.逸搏及逸搏心律:逸搏常在窦缓时,被动代偿是机制.逸搏波形同早搏,也分交界及房室.逸搏出现周期后,这个特点要熟记.逸搏出现连三次,逸搏心律便成立.房性期前收缩:异位早搏P颠倒,P'在QRS前后找.若及QRS相重叠,P波一定找不到.P'在QRS前见到,P'-R小于0.12'.QRS后边遇到P',R-P'<0.2'莫忘了.提前QRS室上性,完全代偿为交界.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一出现,这个周期必提前. QRS宽大又畸形,它及P波不相关.T及R波方向反,实是继发之改变.如侧前后周期距,代偿间歇局完全.房扑:窦性P波看不见,F"波形似锯齿状.频率250-350次/分,等电位线无可观. 房颤:房颤窦性P波看不见,f波形大小连串. 房率350-600次/分,多数不能向下传. 心动周期绝不整,T波往往不明显.颤中常有乱中乱,真假房颤V1辨.Ⅱ房室传导阻滞:Ⅱ阻滞分两型,轻重有别不相同.P-R逐延室漏搏,文氏现象就形成.此种阻滞较前重,P-R前短较固定.房室脱落成比例,莫氏Ⅱ型则形成.Ⅲ房室传导阻滞:Ⅲ阻滞一出现,P-R正常QRS宽.V1导联呈M型,S-T下移T倒转.Ⅰ导S'波似V5,粗钝挫折自了然.阻滞完全或不全,QRS0.12'是关键.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W-P-W综合征,QRS起始u波存.P-R间期<0.10',QRS增宽为佐证第二节心电向量概念一、心电向量及综合心电向量物理学上用来表明既有数量大小,又有方向性的量叫做向量(Vector),亦称矢量。

【实用】快速看懂心电图

【实用】快速看懂心电图

【实用】快速看懂心电图有些人会觉得心电图不好看,不好懂,所以,我就写个帖子来帮助大家来快速看懂心电图,如有不到之处,敬请指出。

当然,最基础的,心电图每一个格子宽和高代表什么必须要知道。

第一步,看心律是否整齐,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关系到后面对心电图的判断,所以第一部一定要看心律是否整齐,RR间期是否都相等。

第二步,假如是心律整齐的,看以下步骤:1.看RR间期,小于三大格,心动过速,大于五大格,心动过缓。

2.看V1和V5导联,正常心电图V1主波方向向下,V5导联主波方向向上。

如果V1或V5的QRS波成“M”型,则考虑束支传导阻滞,表现在V1为右束支,V5为左束支。

(这个不用解释吧?)然后看QRS宽度,大于等于0.12秒,为完全性传导阻滞,小于0.12秒为不完全性传导阻滞。

如果V1、V5的QRS波高尖,在V1上大于1.0mv (2大格),在V5上大于2.5mv(5大格),那么考虑心室肥大,V1高尖为右室肥大,V5高尖为左室肥大。

3.看I、III导联,这个只需要念口诀了,口对口,向左走,尖对尖,向右偏。

就是看I、III导联的主波方向来判断心电轴是向左还是向右偏。

4.看ST段,ST抬高,表示心肌梗死,ST降低,表示心肌缺血。

怎么判断是哪部分缺血或者梗死呐?V1、V2表示前间壁,V3、V4表示前壁,V5、V6表示前侧壁,V1-V4表示广泛前壁,I、aVL、V5、V6表示高侧壁,II、III、aVF表示下壁。

这个后面附图给大家看就很好记了。

5.如果有看到p波缺如的,那么考虑室上性心动过速。

6.看P-R间期,大于0.2s(1个大格)表示房室传导阻滞。

如果P-R间期固定,每个P波后都有QRS波,那么就是I度房室传导阻滞。

以上是针对心律整齐的心电图而言的。

第三步,假如是心律不齐的,看以下步骤:1.还是看P-R间期,假如P-R间期进行性延长,QRS波正常,那么考虑II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假如P-R间期固定,而部分P波后没看到QRS波,那么考虑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如果P波与QRS波无关系,P-R间期不固定,那么考虑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实用文档之心电图怎么看

实用文档之心电图怎么看

实用文档之"心电图怎么看"正常心电图:1.没刻度的:2. 有刻度的(临床常用):纵向每一小格代表0.1mV,横向每一小格代表0.04s。

(因为心电图机的灵敏度和走纸速度分别是1mV/cm和25mm/s.)P波:<0.25mV, <0.12sQRS波:0.06~0.10sPR间期:0.12~0.20sQT间期:<0.40s.HR(心率):60~100次/min.3.所有的12个导联(肢体导联Ⅰ,Ⅱ,Ⅲ,aVR,aVL,aVF;胸导联V1,V2,V3,V4,V5,V6):各段意义:纵向每一小格代表0.1mV,横向每一小格代表0.04s。

(因为心电图机的灵敏度和走纸速度分别是1mV/cm和25mm/s.)10种心电图一句话牢记: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

(P,QRS,T波;PR,QT间期)2,左心室肥大:只要看V5大于5格,是上下纵的5格 (即V5导联QRS波>0. 25mV)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即V1导联QRS波中R/S>1,也就是R波>S波的幅度)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P波的位置上乱七八糟的。

可发展为心室颤动。

(即P波的位置被大小不一的小f波取代,而QRS波正常)心室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正常QRS波消失,只剩下大小不一的小波。

此时病人极度危险,随时心室骤停,应及时电除颤。

5,窦性心动过缓:P波正常,且每个心动周期,即两个P波之间,也叫P-P间期,都大于5个大格(25个小格),是左右横的格。

(即P-P间期>1.00s,可算出心率<60次/min )6,窦性心动过速:P波正常,且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大格(15个小格),是左右的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速判断心电图技巧实
用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快速判断心电图技巧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
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正常心电图应与窦缓窦速区别:当看见QRS波还有P波,T波都正常的时候不要立即确定是正常心电图,要注意看相邻P波之间的距离,如果>诊断窦缓;如果<诊断窦速。

2,左心室肥大:先看整个心电图有没有1/2字样,要光有这个就能确诊左室肥厚,要是没有就看V5的R波>或伴有ST-T改变,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左偏
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右偏
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看
V1,R波是不是不匀称,绝对不等,无P波,QRS波正常。

心室颤动:室颤就不用说了很典型,谁也能认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有些考官比较缺德给你出一个里面即有室速也有室扑还有室颤,遇到这样的,你一定要答室颤。

(要答严重的)
5,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6,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与阵发性室上速相比有P波
7,房性期前收缩: 看P波是否都一样,PP间距逐渐缩短,然后又突然较长,再次逐渐缩短。

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但是伴室内差异性传导v1呈M型波,QRS也可以增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有P'(大
多代偿不完全)
8,室性期前收缩: 总体看起来比较凌乱,层次不齐,无P波。

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T与主波相反 (大多代偿完全)
9,典型心肌缺血:V456的ST段下移,上抬:v12> v3> v45>,记住ST-T下移或T 波倒置(人低着头或者倒着走路)
10,急性心肌梗死:Q波增宽+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V123456;前壁看V456;下壁看Ⅱ,Ⅲ,aVF
侧壁,Ⅰ,v56,aVL红旗飘飘(人抬起头走路)
11.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看整个心电图均有QRS增宽,ST-T改变。

V1、V2S波加深。

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就看V1多了一个大的R波(畸形),伴有ST-T改变。

12.室速:有P波,QRS畸形增宽。

阵发性室上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2个格,节律规则,QRS正常,无P,T(需要与窦速鉴别)
13. 房室传导阻滞: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RR间期>,其余正常;需与窦缓鉴别
Ⅱ度Ⅰ型传导阻滞(莫氏型):PR间期逐渐延长,有QRS波脱落;
Ⅱ度Ⅱ型传导阻滞(固定性):PR间期固定不变,有QRS脱落,PP间期固定;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房走房,室走室,P波与QRS波没有任何关系,P波次数>QRS 波,P-P<R-R
1、正常心电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窦性心动过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3、窦性心动过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房性期前收缩---特点:各个波形正常,但是节律不一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5、室性期前收缩---特点:出现宽大畸形的QRS 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点:与窦性心动过速有点相似,但是频律更快一些,在150-250次/分之间。

在电视节目中反映抢救危重病人时常常用此图来衬托紧张的气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7、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特点:没有正常波形,可见宽大畸形的QRS波及深的T 波,有点象拉开的弹簧一样一圈一圈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8、房颤---特点: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 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9、房扑---特点: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状相同的F 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0、II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特点:P-R间期逐渐延长,至QRS 波发生一次脱落,周而复始出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1、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特点:P-R间期固定不变,QRS 波自动发生一次脱落,周而复始出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2、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特点:各个波形正常,但P波的节律与QRS 波的节律没有联系,各自维持自己的节律。

此图P 波130次/分;QRS 波只有42次/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3、左、右心室肥厚---特点:心电图对右心肥大的诊断敏感性较差。

通常以QRS波群电压增高为标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4、典型心肌缺血---特点:ST段水平形或下斜形压低大于或抬高。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5、急性心肌梗死---特点:
早期:首先T波高大,ST段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

急性期:出现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高耸直立T波开始降低并倒置。

近期: ST段基本恢复至等电位线,T波由倒置逐渐变浅。

陈旧期: ST-T恢复正常,残留坏死Q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