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电图诊断基础培训教程方案

合集下载

心电图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

心电图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

心电图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一、培训计划1. 培训目标:本次培训的目标是提高医生对心电图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掌握心电图检查的操作技巧,熟悉心电图检查的常见标准,提高心电图的判读水平和准确性。

2. 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医院内科、心内科、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尤其是初级医生和临床护士。

3. 培训内容:(1)心电图基础知识a.心电图的概念和历史b.心电图的原理和检查方法c.心电图的常见图形和波形解读(2)心电图检查的操作技巧a.心电图机器的使用方法b.导联的正确贴位和调节c.检查时应注意的事项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3)心电图的常见标准和疾病诊断a.心脏正常的心电图特征b.心肌缺血、心肌肥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c.心脏起搏和心脏节律器的心电图表现d.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心肌炎和其他心脏病变中的应用(4)心电图临床诊断实践a.接触真实病例,通过讲解和讨论,提高医生的心电图判读水平b.医生主动参与心电图的检查和分析,提高实际应用能力4. 培训形式:本次培训将采取理论授课和实践结合的形式,通过专家讲解、案例讨论、模拟操作等,让医生们全面系统地了解心电图的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为每周两次,每次2-3个小时,共进行四周(8-12次)的培训。

培训地点为医院内部的会议室或教室。

6. 培训评估:在培训结束后,将进行培训成绩的考核和评估,针对性地进行学员的心电图知识和技能的检测,以了解培训效果,并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二、培训实施方案1.准备工作:(1)邀请专家学者和心电图专家进行相关专题讲座和实际操作指导;(2)准备心电图机器和相关设备,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3)确定培训的时间表和课程安排,通知培训对象并做好相关宣传。

2.开展培训:(1)首先进行心电图基础知识的理论讲解,包括心电图的概念、原理和检查方法等;(2)接着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操作技巧的实际操作演示,让学员们亲自操作心电图机器;(3)学员们进行心电图的常见标准和疾病诊断的理论学习,通过讲解和案例讨论,加深对心电图的理解和判读;(4)进行实际病例的心电图分析和讨论,让学员们通过实践来提高分析能力和临床诊断水平。

心电图培训学习计划

心电图培训学习计划

心电图培训学习计划一、培训学习目标通过本次培训学习,学员将能够掌握以下内容:1. 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和知识;2. 心电图的常见疾病诊断;3. 心电图的操作技能;4.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二、培训学习内容1. 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和知识(1)心电图的发展历史和意义;(2)心电图的采集和分析原理;(3)心电图的正常波形和异常波形;(4)心电图所反映的心脏病理生理过程。

2. 心电图的常见疾病诊断(1)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和诊断;(2)冠心病的心电图特征和诊断;(3)器质性心脏病的心电图特征和诊断;(4)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和诊断。

3. 心电图的操作技能(1)心电图仪器的使用方法;(2)心电图导联的布置方法;(3)心电图信号的采集和存储;(4)常见心电图波形的识别;4.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1)心电图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2)心电图在急救和监护中的应用;(3)心电图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4)心电图在科研领域中的应用。

三、培训学习方式1. 理论学习通过教材学习、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 实操训练通过模拟实验和临床操作,掌握心电图的操作技能。

3. 临床实践通过带教实习和实际操作,加深对心电图的理解和掌握。

四、培训学习时间安排本次培训学习总时长为40小时,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 第一周:理论学习,总时长8小时,每天2小时;2. 第二周:实操训练,总时长16小时,每天4小时;3. 第三周:临床实践,总时长16小时,每天4小时。

五、培训学习考核1. 学员需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和临床实习考核,才能获得培训学习证书。

2. 理论考核内容包括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和疾病诊断,操作考核内容包括心电图仪器使用和心电图波形识别,临床实习考核内容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电图采集和分析。

3. 学员需达到考核分数及格线,方可获得培训学习证书。

六、培训学习材料1. 《心电图学习手册》2. 《心电图仪器操作指南》3. 《心电图常见疾病诊断手册》4. 《心电图实操教程视频》七、培训学习师资力量1. 培训学习教师均为医院心电图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

心电图培训计划提纲

心电图培训计划提纲

心电图培训计划提纲一、培训介绍1.1 培训目的:心电图是心脏病诊断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医生判断心脏功能和心律异常。

本培训旨在帮助参与者掌握基本的心电图知识和技能,提高对心脏病的诊断能力,为临床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1.2 培训对象:医院内科、心内科、急诊科、心电图室等相关专业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1.3 培训方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以案例分析为主线,注重培训效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培训内容2.1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2.1.1 心电图的概念和作用2.1.2 心电图的常见术语和标准2.1.3 心电图的基本图形和波形解读2.2 心电图的常见异常2.2.1 心律失常的诊断和鉴别2.2.2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识别2.2.3 心肌病变和传导阻滞的判断2.3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2.3.1 心电图在心脏病诊断中的意义2.3.2 心电图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价值2.3.3 心电图在心脏手术前后监测的应用2.4 心电图的操作技能2.4.1 心电图仪器的基本操作2.4.2 心电图导联的正确安置2.4.3 心电图异常的实时监测和处理三、培训流程3.1 培训时间:5天- 第一天: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第二天:心电图的常见异常- 第三天: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第四天:心电图的操作技能- 第五天: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3.2 培训方式:分组教学- 每天上午:理论讲解,包括课件讲解、案例分析等- 每天下午:实践操作,包括心电图仪器操作、导联安置、异常解读等3.3 培训地点:医院内科或心电图室- 确保培训环境安静、整洁、设备齐全3.4 培训评估:每天结束时进行小结和答疑,最后一天进行综合考核四、培训师资4.1 主讲老师:心电图专家、临床医生- 具有丰富的心电图教学和临床经验- 熟悉心电图仪器和操作规程4.2 助教:心电图技师、临床护士- 熟练掌握心电图操作技能- 能够辅助培训参与者进行实践操作五、培训材料- 心电图实验仪器- 心电图导联、胶皮贴等相关试剂- 课件材料、教材和参考书籍- 培训手册和练习题六、培训后续- 培训结束后,组织参与者进行期中和期末考核- 培训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建立心电图培训学习小组,定期进行学习和讨论七、培训效果评估- 定期对参与者进行回访调查,了解培训效果- 监测参与者在临床工作中的心电图应用情况- 不断改进和完善培训方案,提高培训效果八、培训预算- 包括培训场地、设备租赁、师资费用、材料费用等-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预算和费用控制九、培训安全- 注重参与者的安全及设备的安全使用- 遵守医疗器械操作规程,确保心电图操作的安全性十、培训总结- 结合参与者的反馈意见,进行培训总结和评估- 总结培训经验,为下一次培训提供参考- 不断完善和提高心电图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以上是心电图培训计划的详细提纲,希望能够为医院内科、心内科等相关专业人员的心电图培训提供参考,提高参与者对心电图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心电图人才培训计划及内容

心电图人才培训计划及内容

心电图人才培训计划及内容一、培训计划目标1. 帮助培训者掌握心电图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心电图的理论知识、常见心电图图形特征的识别和分析、常见病例的心电图解读等。

2. 帮助培训者提高心电图解读的准确性和速度,以及提高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能力。

3. 帮助培训者了解心电图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技巧,提高心电图检查的质量。

4. 帮助培训者了解心电图报告的撰写规范和注意事项,提高沟通能力和职业素养。

5. 帮助培训者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以更好地服务患者和医院。

二、培训内容1. 心电图基础知识(1) 心电图的概念和作用(2) 心电图的图谱和导联位置(3) 心电图的采集方法和常见问题处理2. 心电图图形特征的识别和分析(1) 心房肥大、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心肌缺血等常见图形的识别和分析(2) 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和心室肌肉病等疾病的心电图特征(3) 心电图异常波形的识别和分析,如ST段异常、T波异常等3. 心电图解读(1) 常见疾病的心电图特征及诊断判断(2) 儿童心电图的解读和临床应用(3) 心电图在急救和监护中的应用4. 心电图仪器的使用和维护(1) 心电图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2) 心电图仪器的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3) 心电图仪器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管理5. 心电图报告的撰写(1) 心电图报告的格式和要求(2) 心电图报告的撰写规范和注意事项(3) 心电图报告与医生沟通的技巧和方法6. 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1)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方法(2) 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提高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三、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采用专业教师进行心电图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的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解析,让培训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实践操作安排心电图仪器的操作练习和模拟病例的心电图解读练习,加强培训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读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临床病例的心电图分析和讨论,帮助培训者了解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和意义,提高诊断能力和应变能力。

心电图诊断专题知识培训

心电图诊断专题知识培训

心电图诊断专题知识培训
第25页
正 常 心 电 轴 与 其 偏 移
心电图诊断专题知识培训
第26页
2、临床意义
心电轴右偏见于右心室肥大、左 后半支阻滞、肺气肿和广泛性侧 壁心肌梗塞。 心电轴左偏见于左心室肥大、左 前半支阻滞、原发性孔型房间隔 缺损等。
心电图诊断专题知识培训
第27页
第四节 心房、心室肥大
心电图诊断专题知识培训
第9页
第二节、正常心电图
心电图诊断专题知识培训
第10页
心电图诊断专题知识培训
第11页
一、心电图各波名称
心电图诊断专题知识培训
• P波 • QRS波群
Q波、R波、 S波、R’波、 S’波、QS波 • T波
第12页
心电图诊断专题知识培训
第13页
心肌细胞复极过程
心电图诊断专题知识培训
心电图诊断专题知识培训
第28页
心房、心室肥大
• 右房肥大心电图特征为: • 1、PV2高达0.15mv以上或PII高达0.25mv。 • 2、P波时间不延长。
心电图诊断专题知识培训
第29页
右房肥大
心电图表现 为P波尖而高耸, 其振幅≥0.25mV, P波宽度并不增加, 在II、III、aVF导 联表现最突出,称 为“肺型P波”, 常见于慢性肺原性 心脏病及一些先天 性心脏病。
后肢 • 黑色(RF)— 连接右后肢 • 白色(C) — 连接胸导联
心电图诊断专题知识培训
第6页
(二)、动物导联
心电图诊断专题知识培训
第7页
马导联
(1)双极肢导联(又称标准肢导联) (2)加压单极肢导联 (3)单极胸导联
(4) A-B导联法(马胸导联)

心电图培训实施方案及流程

心电图培训实施方案及流程

心电图培训实施方案及流程一、前言。

心电图(ECG)是临床医生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医护人员进行心电图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心电图培训的实施方案及流程,旨在帮助医疗机构建立科学、规范的心电图培训体系,提高医护人员的心电图诊断水平。

二、培训内容。

1. 心电图基础知识。

培训内容包括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心电图的解读方法、常见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分析等内容。

参训人员需了解心脏的解剖结构、心电图的采集方式以及心电图的各种波形代表的含义等基础知识。

2. 心电图操作技能。

培训将包括心电图仪器的使用方法、心电图的正确操作流程、心电图的采集技巧等内容。

参训人员需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心电图仪器的使用技能,确保能够正确、快速地完成心电图的采集工作。

3. 心电图异常的识别与分析。

培训将重点讲解心电图中常见的异常波形,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情况的识别与分析方法。

参训人员需要通过大量实例的分析,提高对心电图异常情况的识别能力。

4. 心电图诊断实战演练。

培训将设置实战演练环节,参训人员将在模拟临床环境中进行心电图诊断实践,以提高诊断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三、培训流程。

1. 培训准备阶段。

在确定培训计划后,需要对培训场地、设备、教材等进行准备,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要对参训人员进行统一的通知和预备知识的学习。

2. 理论培训阶段。

培训开始前,将进行心电图基础知识的讲解,包括心电图的原理、解读方法等内容。

理论培训将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以帮助参训人员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

3. 实操培训阶段。

理论培训结束后,将进行心电图仪器的使用方法、心电图的正确操作流程等实操培训。

参训人员将有机会亲自操作心电图仪器,掌握心电图的采集技巧。

4. 实战演练阶段。

培训的最后阶段将进行实战演练,参训人员将在模拟临床环境中进行心电图诊断实践,以检验培训效果。

四、培训评估。

培训结束后,将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操能力考核。

心电图基础培训计划

心电图基础培训计划

心电图基础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本培训计划旨在帮助学员掌握心电图(ECG)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测量心电图波形、分析心电图正常与异常特征、识别常见心律失常等,提高参训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诊断能力。

二、培训内容1.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脏解剖结构和电生理学基础- 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 心电图波形的解读和分析2. 正常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的特点和测量- 心房与心室复极过程的特征- 平静和运动状态下的心电图差异3. 心电图异常特征- 缺血性心脏病的心电图表现-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 心肌炎和心包炎的心电图变化4. 常见心律失常- 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 传导阻滞和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 心律失常的危害和临床意义5. 心电图设备使用和操作技巧- 心电图机的基本使用方法- 心电图信号的获取和处理技巧- 心电图数据的储存和传输三、培训方式本培训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际操作、模拟演练等,以帮助学员全面了解心电图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1. 理论讲解- 专业医生将对心电图的基础知识、正常与异常特征、常见心律失常等进行系统讲解,加深学员对心电图领域的理论理解。

2. 案例分析- 通过真实病例的分析讨论,学员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临床中,提高他们对心电图识别和分析的能力。

3. 实际操作- 学员将有机会亲自操作心电图设备,学习如何正确测量和记录心电图波形,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传输。

4. 模拟演练- 在模拟环境中,学员将进行心电图的模拟实验,模拟各种心律失常和异常情况,锻炼他们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分析心电图。

四、培训时间安排本培训计划为期2周,每周工作日进行培训,每天培训时间为8小时,包括理论学习、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

第一周:- 前三天进行心电图基础知识和正常心电图特征的学习和掌握- 后两天进行心电图异常特征和常见心律失常的深入学习和分析第二周:- 前三天进行心电图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技巧的培训和实际操作- 后两天进行模拟演练和案例分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训练五、培训师资力量本培训将邀请心电图领域的专业医生和技术人员来担任培训讲师,确保学员能够得到专业的指导和教育。

心电图的培训计划

心电图的培训计划

心电图的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掌握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2. 学习心电图的正常模式和异常波形;3. 提高心电图的识读和分析能力;4. 掌握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和意义;5. 提高对心脏病变的早期判断和诊断能力。

二、培训对象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心电图技师、学生等对心电图感兴趣的人员。

三、培训内容1. 心电图基础知识1.1 心脏电生理学1.2 心电图的起源和原理1.3 心电图机的使用和操作2. 心电图波形的解读2.1 P波、QRS波、T波的特征与意义2.2 心律失常的种类和诊断2.3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3. 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3.1 心电图在心脏病变的早期诊断中的作用3.2 心电图在药物治疗监测中的应用3.3 心电图在手术前评估中的意义4. 实际案例分析4.1 阵发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4.2 心室早搏的心电图表现4.3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4.4 心脏复律的心电图识别5. 实物操作和演练5.1 心电图仪的操作演练5.2 心电图波形的测量和分析5.3 常见心律失常的模拟训练5.4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模拟分析四、培训形式1. 讲座:邀请心电图专家进行理论讲解和实际案例分析;2. 案例讨论:参与者结合实际病例进行心电图分析和诊断;3. 实地操作:进行心电图仪的操作演练和心电图波形的测量和分析;4. 模拟训练:使用心电图模拟器进行心律失常的识别和分析练习。

五、培训时间及地点培训时间为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共8周。

培训地点为医院心电图室或培训教室。

六、培训评估1. 期末考核: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和心电图实际操作考核;2. 培训成绩评定:结合期末考核结果对参与者进行成绩评定和培训证书颁发。

七、培训效果通过心电图培训计划,参与者将能够全面掌握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和解读技巧,提高心电图的识读和分析能力,为心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同时,通过培训,也能提高医务人员对心电图检查设备的操作熟练程度,提高临床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的测量:一般P波电压测量以P波起点为基点,波电压测量以Q波 起点为基点。间期一般测、导联,时限在V13导联测量,间期在V4 导联或T波明显的导联测量。
波命名
初学者描述形态时可先把向上的波 标出,有一个向上波单写一个R波,有 两个向上的波第二个为R`波,第一个R 波前有负向波标为Q波,凡R波后面的负 向波标为S波。仅有一个向下的负向波标 为波。书写时波幅为4或不足4的用英文 小写字母表示,如q、r、s、波。波幅为 5或大于5时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Q、 R、S、波。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常规心电图必须 记录标准12导联,每个导联记录不少于3个完 整的波群,心律失常时用或V1导联延长记录 10-15秒或使用节律导联记录1分钟的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时, 加做V35R及V79共18个导
联心电图,用V16导联的电极,V13电极接 V35R,V46电极接V79导联。记录常规心电 图时,如使用无自动记录1定标方波的心电图 机,记录心电图前必须先描记一个定标方波, 方波时限约0.12s。每次更换定标电压时都要 再次打定标,记录结束时也要记录定标方波。
逆行P波2 :本 图导联P波正 向,、、导联P 波倒置,符合逆 行P波标准。其 间期达0.18s,不 符合交界心律特 征。此外, V1 导联P波负正双 向, V46倒置, 故符合起源于 “左房前下侧壁” 的房性激动 形成 的房性心律的。
房性P波: 导联P 波既不倒置,也不 正向,呈双向或平 坦时,也属于房性 P波。本图导联P 波正负双向,I、 导联正向,其它导 联P波倒置或负正 双向,既不符合窦 性P波,也不符合 逆行P波标准,且 间期又>0.12s, 故属于房性P波, 并构成房性心律。 (右房前下部心律)
一、心电图导联安装、记录 图形命名、测量及描述
标准导联I : 左上肢接正极,右上肢接负极。 标准导联 :左下肢接正极,右上肢接负极。 标准导联 :左下肢接正极,左上肢接负极。 导联:右手接正极,负极接到中心电端。 导联:左手接正极,负极接到中心电端。 导联:左下肢接正极,负极接到中心电端。
肢导联连接 示意图
二、常用心电图图像 诊断基础知识
正常窦性P波: 窦性P波标准:1) 导联P波必须倒 置。2)I、、、 V46导联波直立。 3)正常窦性P波 还需P波时限 <0.11s,P波电压 肢导联<0.25 (胸导<0.20 )。(诊断窦性心 律P电轴左偏或 右偏时必需倒置 5、V6必需直 立)。
逆行P波1:正常窦性心律 时心房除极方向由右上指 向左下,所以导联P波倒 置。当心房下部及交界区 以下的异位激动使心房除 极时,其除极方向由下向 上,与正常心房除极方向 相反(逆行),故把这种与 正常心房除极相反的P波 称逆行P波。由于逆行P波 除极时背离、、导联探查 电极,面对导联,故导联 P波正向、、、 P波倒置。 本图导联P波正向、、、 倒置,间期<0.12s,为加 速性交界逸搏心律。
房性P波: 本图为房性早搏构成的房性早搏二联律,其房早P波形 态与窦性P波稍不一致,但P波方向基本一致(房性早搏P波在导联 倒置,I、、、V46导联正向)。说明房性早搏起源部位在右房上部 靠近窦房结附近。
P波时限增宽:正 常P波时限< 0.11s。 当P波时限≥ 0.11s, 但<0.12s称房内传 导延缓,当P波时 限≥ 0.12s称房内传 导阻滞。如P波时 限≥ 0.12s,P波呈 M型(双峰型), 峰间距≥0.04s,称 二尖瓣P波。房内 传导阻滞,或二尖 瓣P波常见于左房 肥大、左房负荷过 重(二尖瓣狭窄或 返流)及房间传导
常见心电图基础知识
五之一
实习生、轮转生、进修生教案 广西医科大学三附院 山羊
一、教学目的:通过此教案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心 电图的电极安装及操作要求、熟识心电图波的命名、 测量,常见心电图的图像诊断基础知识,为如何诊 断心电图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心电图电极安装及操作要求、心电 图波的命名、测量, 正常或异常电轴偏移,正常 或异常波形态、时限、电压,正常或异常Q波,段 抬高或压低,正常或异常T波、U波等图像。教学 重点为:P、、T、U波什么是正常,什么是异常及 异常图像的鉴别与临床意义。 三、授课时间:2-3学时。 四、教学形式:同批学生入科后第2-3天集中一起 在电脑上授课。
前言: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已有一百多年 历史,它的临床价值显得越来越重要。12导 联同步心电图已经成为各级医院及门诊的常 规检查手段之一。危重病人,特别是急诊与 心内科的危重病人首先要做心电图,然后再 做其他检查与处理,个别病人还需要连续的 心电监护,目的是及时发现患者有无心肌损 害、心脏肥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与恶性 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以防误诊误治,保证 病人手术、特殊检查、治疗与用药安全。因 此,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好这门知识。本 教案主要用图片解释常见心电图基础知识。
P波电压增高1:正常P波较低钝,电压<0.25 ,当P波在、、导联呈 顶尖型,时限正常,电压>0.25和或V1导联正向部分P波电压>0.20 (国家考试中心用0.15),双向时≥ 0.30 (国家考试中心用0.20)称肺型P 波。肺型P波常见于右房肥大、右房负荷过重及房内传导阻滞。本 图、、波0.40~0.50。
1值(V1导联P波终末电势):正常V1导联P波 多为正负双向,正常1值≥-0.02 。当P波负向明显增大, 1值≤ 0.03 称1值 异常。本图P波负向部分电压为-1.5,负向 部分P波时限0.07s。 1值= -1.5× 0.070.105 。1值异常提示左房负荷过重、左房肥大或 房间传导阻滞。
胸导联连接示意图 V1导联: 正极放在第四肋间胸骨旁右缘。 V2导联: 正极放在第四肋间胸骨旁左缘。 V3导联: 正极放在V2~V4导联连线中点。 V4导联: 正极放在第五肋间与锁骨中线交点上。 V5导联: 正极放在腋前线与V4导联水平线的交点上。 V6导联: 正极放在腋中线与V4导联水平线的交点上。 附加导联:V36R分别接右胸与V36导联对称部位。V79导联电极分 别接腋后线、肩胛线、脊柱旁线与V4同一水平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