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对颅神经出颅位置
十二对脑神经口诀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性质和主要分布

十二对脑神经口诀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性质和主要分布十二对脑神经口诀|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性质和主要分布一嗅二视三动眼,四划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走及副舌下全。
(1)嗅神经(2)视神经(3)动眼神经(4)滑车神经(5)三叉神经(6)外展神经(7)面神经(8)位听神经(9)舌咽神经(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12)舌下神经、嗅神经转导嗅觉冲动,由上鼻甲及鼻中隔上部粘膜内嗅细胞的中枢突聚集成15~20条嗅丝,穿过筛板入颅前窝,连于大脑腹侧的嗅球。
BACK2、视神经传导视觉冲动,起于眼球视网膜,由眶内经视神经管入颅中窝,续于视交叉。
BACK3、动眼神经为运动神经,自中脑腹侧离脑,穿硬脑膜入海绵窦外侧壁继续前行,经眶上裂入眶动眼神经含一般体躯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前者支配大部分眼外肌,后者即动眼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至眶内睫状神经节,节细胞发起之节后纤维至眼球,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BACK4、滑车神经为躯体运动神经于中脑背侧前髓帆处出脑,绕大脑脚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在动眼神经下方继续前行,经动眼神经外上方穿眶上裂入眶,支配上斜肌。
滑车神经和动眼神经亦含本体感觉纤维。
BACK、三叉神经 5为脑神经之最大者,是头面部主要的感觉神经,也是咀嚼肌的运动神经。
躯体感觉纤维大部分起源于三叉神经节。
三叉神经节位于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经压迹处,由节的前外缘分出3大支:(1)眼神经:是感觉神经,最小哦,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居滑车神经下方,继经眶上裂入眶。
(2)上颌神经:较大,亦为感觉神经,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下部,继水平向前,经圆孔出颅腔进入翼腭窝,再由眶下裂入眶,续为眶下神经。
(3)下颌神经:最大,为混合神经,经卵圆孔至颞下窝。
BACK6、展神经是躯体运动神经,于脑桥延髓之间正中线两旁离脑,在鞍背外侧方穿硬脑膜进入海绵窦内,在颈内动脉外侧行向前出海绵窦,继而经眶上裂内端入眶,至外直肌。
BACK7、面神经是混合神经,于延髓脑桥沟的外侧部附于脑,经内耳门入内耳道,穿过颞骨岩部骨质内弯曲的面神经管,最后出茎乳孔离颅。
十二对脑神经(附图)

十二对脑神经十二对脑神经-一、十二对脑神经出脑部位:-端脑:嗅神经-中脑: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脑桥: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延髓: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二、脑神经的纤维成份共7种:-感觉纤维、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特殊感觉纤维、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特殊感觉纤维、运动纤维、一般躯体运动纤维、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三、脑神经及分布:-1、嗅神经:-嗅细胞(鼻腔嗅粘膜)的中枢突(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嗅神经- 嗅球(端脑)。
嗅神经olfactorynerves为特殊内脏感觉纤维,由上鼻甲上部和鼻中隔上部粘膜内的嗅细胞中枢突聚集成20多条嗅丝(即嗅神经),穿筛孔入颅,进入嗅球,传导嗅觉。
---颅前窝骨折延及筛板时,可撕脱嗅丝和脑膜,造成嗅觉障碍,脑脊液也可流入鼻腔-2、视神经:-视杆、视锥细胞-视网膜节细胞的中枢突(特殊躯体感觉纤维)-视神经-视交叉-视束-间脑。
视神经optic nerve由特殊躯体感觉纤维组成,传导视觉冲动。
---由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在视神经盘处会聚,再穿过巩膜而构成视神经。
视神经在眶内行向后内,穿视神经管入颅窝,连于视交叉,再经视柬连于间脑。
由于视神经是胚胎发生时间脑向外突出形成视器过程中的一部分,故视神经外面包有由三层脑膜延续而来的三层被膜,脑蛛网膜下腔也随之延续到视神经周围。
---所以颅内压增高时,常出现视神经盘水肿。
--3、动眼神经:-中脑动眼神经核(躯体运动纤维)-动眼神经-上支:上直肌、上睑提肌;下支:下直、内直、下斜肌。
动眼神经副核(内脏运动纤维)-动眼神经-下斜肌支-睫状神经节短根-睫状肌和瞳孔扩约肌。
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为运动性神经,含有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
躯体运动纤维起于中脑动眼神经核,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动眼神经副核。
动眼神经自脚间窝出脑,紧贴小脑幕缘及后床突侧方前行,进入海绵窦侧壁上部,再经眶上裂眶,立即分为上、下两支。
十二对颅神经的解剖

三 、 动眼神经 Oculomotor nerve
(一)起止、走行、分布
动眼神经副核(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动眼神经核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动眼神经
脚间窝
海绵窦外侧壁
眶上裂 上、下、内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睫状神经节 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动眼神经
睫状神经节
• Ⅻ舌下神经 运动 延髓
舌下神经管
•
• 单纯感觉神经:Ⅰ、Ⅱ、Ⅷ
• 单纯运动神经:Ⅲ、Ⅳ、Ⅵ、Ⅺ、Ⅻ
• 混合性神经:Ⅴ、Ⅶ、Ⅸ、Ⅹ
脑 神 经 概 观
颅 底
三、脑神经的分支分布:
• (一)嗅神经:嗅粘膜 20条嗅丝(嗅神经)
筛孔 嗅球
•
筛板骨折,形成脑脊液鼻漏。
嗅神经olfactory nerve
眼 肌 运 动
眼 肌 运 动
四、 滑车神经 Trochlear nerve
滑车神经核(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海绵窦外侧壁
眶上裂
下丘下方 上斜肌
绕大脑脚前行
滑车神经损伤后出现内下斜视困难 眼性斜颈
五、 展神经 Abducent nerve
躯体运动纤维 展神经核
经海绵窦、眶上裂
展神经 外直肌
延髓脑桥沟中部出脑
面神经facial nerve
性质:混合性
纤维成分 特殊内脏运动 一般内脏运动
特殊内脏感觉 一般躯体感觉
起止核
支配部位
面神经核 面肌运动
上泌涎核 泪腺、下颌下腺、
舌下腺分泌
孤束核
舌前2/3味觉
脊束核
耳皮肤感觉
七、 面神经 Facial nerve
(一)起止、走行、分布
十二对颅神经

滑车神经 展神经
面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背侧面:
滑车神经
嗅束
视交叉
嗅球
乳头体 灰结节
(一)起止、走行:一 嗅神经
嗅神经
轴突
嗅细胞
嗅丝(嗅神经) 筛孔 嗅球
(第一级N元)
嗅束
(二)损伤:
胼胝体下回及前 穿质(第三级N元)
双侧颞叶钩回及海马 回(嗅觉皮质中枢)
筛板损伤可出现脑脊液鼻漏
嗅球
僧帽细胞
(第二级N元)
嗅丝
嗅细胞
嗅球
底面
嗅束 嗅三角 钩 海马沟 海马旁回
福斯特-肯尼迪氏综合征 (Foster-Kennedy)
• 1、嗅沟脑膜瘤
• 2、同侧原发性视萎缩及嗅觉障碍
• 3、对侧视神经乳头水肿(颅内压增高)
损伤表现
• 1、破坏性病变:嗅觉减退,多为单侧传导 径路病变
外侧膝状体
视神经
• 1、视神经有三层膜,分别与三层脑膜相连 续
• 2、视野与视网膜的关系:上下颠倒,左右 交叉
• 3、视交叉:鼻侧交叉,颞侧不交叉
瞳孔对光反射:
视网膜
瞳孔括约肌
视神经
节后纤维
视交叉
睫状神经节
两侧视束 上丘臂 顶盖前区
动眼神经
两侧动眼 神经副核
损伤及表现:
①视神经损伤:
患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一)脑神经名称
Ⅰ嗅N Ⅱ视N
脑神经 cranial nerves
Ⅲ动眼N
Ⅳ滑车N Ⅴ三叉N
Ⅶ面N Ⅷ前庭蜗N Ⅸ舌咽N
Ⅹ迷走N
Ⅺ副N
Ⅵ展N Ⅻ舌下N
十二对脑神经口诀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_性质和主要分布

十二对脑神经口诀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_性质和主要分布十二对脑神经口诀|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性质和主要分布一嗅二视三动眼,四划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走及副舌下全。
(1)嗅神经 (2)视神经 (3)动眼神经 (4)滑车神经 (5)三叉神经 (6)外展神经(7)面神经 (8)位听神经 (9)舌咽神经 (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 (12)舌下神经#1、2、8是感觉,,5、7、9、10是混合,3、7、9、10含副交感,3、4、6、11、12含运动。
1、嗅神经转导嗅觉冲动,由上鼻甲及鼻中隔上部粘膜内嗅细胞的中枢突聚集成15~20条嗅丝,穿过筛板入颅前窝,连于大脑腹侧的嗅球。
BACK2、视神经传导视觉冲动,起于眼球视网膜,由眶内经视神经管入颅中窝,续于视交叉。
BACK3、3、动眼神经为运动神经,自中脑腹侧离脑,穿硬脑膜入海绵窦外侧壁继续前行,经眶上裂入眶动眼神经含一般体躯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前者支配大部分眼外肌,后者即动眼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至眶内睫状神经节,节细胞发起之节后纤维至眼球,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BAC4、滑车神经 4、为躯体运动神经于中脑背侧前髓帆处出脑,绕大脑脚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在动眼神经下方继续前行,经动眼神经外上方穿眶上裂入眶,支配上斜肌。
滑车神经和动眼神经亦含本体感觉纤维。
BACK5、5、三叉神经为脑神经之最大者,是头面部主要的感觉神经,也是咀嚼肌的运动神经。
躯体感觉纤维大部分起源于三叉神经节。
三叉神经节位于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经压迹处,由节的前外缘分出3大支:(1)眼神经:是感觉神经,最小哦,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居滑车神经下方,继经眶上裂入眶。
(2)上颌神经:较大,亦为感觉神经,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下部,继水平向前,经圆孔出颅腔进入翼腭窝,再由眶下裂入眶,续为眶下神经。
(3)下颌神经:最大,为混合神经,经卵圆孔至颞下窝。
BACK6、展神经是躯体运动神经,于脑桥延髓之间正中线两旁离脑,在鞍背外侧方穿硬脑膜进入海绵窦内,在颈内动脉外侧行向前出海绵窦,继而经眶上裂内端入眶,至外直肌。
12对脑神经

③ 混合性神经(第Ⅴ、Ⅶ、Ⅸ、Ⅹ对)
12对脑神经除面神经核下部及舌下神经核只受 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外,其余脑神经运动核均受 双侧支配
脑神经连脑的部位
一端脑,二间脑,三腹四背在中脑 五六七八在脑桥,最后四对延髓找
12对颅神经进出脑的部位
一、嗅神经(Ⅰ) (Olfactory Nerve)
常见于颅内动脉瘤、结核性脑膜炎、颅底 肿瘤等
(2)滑车神经麻痹 单纯滑车神经麻痹少见,多合并动眼神经麻痹
其单纯损害表现为眼球位置稍偏上,向外下 方活动受限,下视时出现复视
(3)展神经麻痹 患侧眼球内斜视,外展运动受限或不能,伴 有复视 常见于脑动脉瘤、鼻咽癌颅内转移、桥小脑 角肿瘤、脑出血、脑疝或糖尿病等
(二)三叉神经核性损害 1. 感觉核 ① 分离性感觉障碍 痛温觉缺失而触觉和深感
觉存在 ② 洋葱皮样分布
2. 运动核
角膜反射通路
刺激角膜通过以下通路引起闭眼反应:
角膜
三叉神经眼支
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
面神经
两侧面神经核
三叉神经感觉主核
眼轮匝肌(出现闭眼反应)
角膜反射是由三叉神经的眼神经与面神经共同完 成的。当三叉神经第1支(眼神经)或面神经损害时, 均可出现角膜反射消失
视野缺损类型
视神经损害:单眼全 盲
视交叉正中损害:双 颞侧偏盲
视交叉外侧部损害: 同向性鼻侧视野偏盲
视束损害 :对侧同 向性偏盲
视辐射、视中枢损害: 象限盲、偏盲
眼底检查
检查宜在暗室中进行,病人多取坐位。检查右眼 时,检查者位于患者的右侧,用右手持镜,右眼 观察;检查左眼时,则位于患者左侧,左手持镜, 用左眼观察。
正常人的视力为1.0或者5.0,视力减退<1.0,检查 时应注意排除影响视力的眼部病变。
十二对脑神经(附图)

十二对脑神经十二对脑神经-一、十二对脑神经出脑部位:-端脑:嗅神经-中脑: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脑桥: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延髓: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二、脑神经的纤维成份共7种:-感觉纤维、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特殊感觉纤维、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特殊感觉纤维、运动纤维、一般躯体运动纤维、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三、脑神经及分布:-1、嗅神经:-嗅细胞(鼻腔嗅粘膜)的中枢突(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嗅神经- 嗅球(端脑)。
嗅神经olfactorynerves为特殊内脏感觉纤维,由上鼻甲上部和鼻中隔上部粘膜内的嗅细胞中枢突聚集成20多条嗅丝(即嗅神经),穿筛孔入颅,进入嗅球,传导嗅觉。
---颅前窝骨折延及筛板时,可撕脱嗅丝和脑膜,造成嗅觉障碍,脑脊液也可流入鼻腔-2、视神经:-视杆、视锥细胞-视网膜节细胞的中枢突(特殊躯体感觉纤维)-视神经-视交叉-视束-间脑。
视神经optic nerve由特殊躯体感觉纤维组成,传导视觉冲动。
---由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在视神经盘处会聚,再穿过巩膜而构成视神经。
视神经在眶内行向后内,穿视神经管入颅窝,连于视交叉,再经视柬连于间脑。
由于视神经是胚胎发生时间脑向外突出形成视器过程中的一部分,故视神经外面包有由三层脑膜延续而来的三层被膜,脑蛛网膜下腔也随之延续到视神经周围。
---所以颅内压增高时,常出现视神经盘水肿。
--3、动眼神经:-中脑动眼神经核(躯体运动纤维)-动眼神经-上支:上直肌、上睑提肌;下支:下直、内直、下斜肌。
动眼神经副核(内脏运动纤维)-动眼神经-下斜肌支-睫状神经节短根-睫状肌和瞳孔扩约肌。
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为运动性神经,含有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
躯体运动纤维起于中脑动眼神经核,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动眼神经副核。
动眼神经自脚间窝出脑,紧贴小脑幕缘及后床突侧方前行,进入海绵窦侧壁上部,再经眶上裂眶,立即分为上、下两支。
十二对脑神经详解,干货有点长,读完不一样!

十二对脑神经详解,干货有点长,读完不一样!脑神经也称“颅神经”。
是从脑发出左右成对的神经,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人的脑神经共12对: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外展神经、Ⅶ面神经、Ⅷ位听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
它们主要分布于头面部,其中迷走神经还分布到胸腹腔内脏器官。
在这12对脑神经中,第Ⅰ、Ⅱ、Ⅷ对是感觉神经;第Ⅲ、Ⅳ、Ⅵ、Ⅺ、Ⅻ对是运动神经;第Ⅴ、Ⅶ、Ⅸ、Ⅹ对是混合神经。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嗅神经:人的嗅神经始于鼻腔的嗅粘膜。
嗅细胞的中枢突先在粘膜内合并交织成丛,再由丛合成15~20条嗅丝。
嗅丝离开嗅粘膜,向上穿经筛骨板的小孔进入颅前窝,终止于嗅球。
嗅细胞既是嗅觉的一级传入神经元,又是嗅感受器的接受细胞。
嗅神经元髓鞘,其表面包着由硬膜和蛛网膜形成的双层“套鞘”。
颅内蛛网膜下腔可循此鞘下的间隙延至嗅粘膜。
因而有些颅压增高的病人,也可能出现自鼻腔外漏脑脊液的情况。
颅前窝骨折时,嗅丝可撕脱,引起嗅觉障碍。
视神经:视神经发源于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层,发自视网膜鼻侧一半的纤维,经视交叉后,与对侧眼球视网膜颞侧一半的纤维结合,形成视束,终止于外侧膝状体,在此处换神经元后发出纤维经内囊后肢后部形成视辐射,终止于枕叶距状裂两侧楔回和舌回的中枢皮质,即纹状区。
黄斑的纤维投射于纹状区的后部,视网膜周围部的纤维投射于纹状区的前部。
光反射的径路不经外侧膝状体,由视束经上丘臂而入中脑上丘,与动眼神经核联系。
对其检查主要包括视力、色觉、视野和眼底检查。
动眼神经:起自中脑的动眼神经核,含有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
躯体运动纤维支配眼球的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上直肌和上睑提肌的运动。
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使瞳孔缩小,晶状体变凸。
动眼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向外斜视、瞳孔散大等。
滑车神经:起自中脑上丘平面动眼神经核下端的滑车神经核,其纤维走向背侧顶盖,绕大脑脚外侧前行,穿入海绵窦外侧壁,经眶上裂入眶内,分布于上斜肌,支配此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