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罗马史提纲八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复习提纲)古代罗马

(高中历史复习提纲)古代罗马

古代史:古代罗马的法制[课前预习]:一、罗马法的含义:1、古罗马的政治变迁: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1)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3世纪早期,统一意大利半岛。

(2)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1世纪后期,成为建立三十多个行省的庞大帝国(3)395年,罗马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西476年灭亡,东1453年灭亡。

2、罗马法的含义:指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特点:随罗马国家的发展而演变,有明显的阶段性:习惯法到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

过程:《十二铜表法》第一部成文法;《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自然法标志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二、罗马法的内容:罗马法从形式上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从整体结构包括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1、《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特权,保护平民利益。

2、公民法: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

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烦琐,侧重国家事物和法律程序。

3、万民法: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原因:随着罗马共和国对外扩张,新的矛盾日益突出,原先法律不再适应新形势,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万民法体系。

特点:简洁灵活实用有效,注重调整财产关系和民事纠纷;核心内容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和原则。

四、罗马法的作用:维护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影响深远。

1、公民法: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

2、万民法:针对各地区和不同民族间的实际差别,以广泛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较好地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罗马政权,促进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3、自然法: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五、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体会法制建设的现实意义:法律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行政效率,保护经济的发展,调节各种社会关系, 维护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高三历史古罗马知识点框架

高三历史古罗马知识点框架

高三历史古罗马知识点框架古罗马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明古国,对世界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学高三历史教育中,学生需要掌握古罗马的相关知识点。

本文将为您提供关于高三历史古罗马知识点的框架性介绍。

一、古罗马的起源与发展1. 罗马城的建立:公元前753年,罗马城的建立标志着古罗马的诞生。

2. 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09年至公元前27年,是古罗马共和制度下的发展阶段。

3. 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至476年,古罗马由共和制度向帝制转变,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二、古罗马政治与社会制度1. 公民权与贵族统治: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中,贵族统治是主要特征,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公民权利。

2. 罗马法与法制精神:罗马法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法典,对法制精神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3. 奴隶制度与社会等级:古罗马社会分为贵族、平民和奴隶等级,奴隶制度是古罗马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古罗马的征服与扩张1. 都铎王朝的征服:古罗马通过不断的战争和征服,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帝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2. 帝国边境与防御工事:为保护帝国领土,古罗马修建了众多边境防御工事,如哈德良长城等。

3. 奴隶制与农业生产:古罗马奴隶制度的存在,促进了大规模农业生产,为帝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四、古罗马文化与科技1. 罗马建筑与城市规划:古罗马的建筑工艺和城市规划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如罗马斗兽场、巴西利卡等建筑物。

2. 文学与艺术:古罗马产生了众多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如维吉尔、奥维德和米开朗基罗等。

3. 罗马道路与水利工程:古罗马修筑了众多的道路和水利工程,为交通和农业灌溉带来了巨大便利。

五、古罗马的衰落与影响1. 内部政治斗争与帝国分裂:古罗马帝国的内部政治斗争和地域分裂给帝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 外部入侵与灭亡:公元5世纪,古罗马帝国先后受到日耳曼人、匈奴人和匈人的入侵,最终导致帝国的灭亡。

3. 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古罗马的法律、语言、文化和政治制度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罗马历史纲要

罗马历史纲要

罗马历史纲要
罗马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53年,最早是由一个小村庄发展而来的。

在公元前510年,罗马建立了共和政体,并开始扩张领土。

在共和国时期,罗马最辉煌的时期是在公元前2世纪至
1世纪,这一时期被称为罗马共和国时代的黄金时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的军事扩张和内部政治斗争逐渐导致了罗马帝国的建立。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的首席元老
屋及军队将领奥古斯都成为了帝国的首任皇帝。

罗马帝国的建立标志着罗马历史的新期。

在帝国时期,罗马帝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最强大的帝国之一,统治了大片土地,包括欧洲、北非和中东地区。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皇帝,如凯撒大帝、尤利乌斯•恺撒、庞培、尤
利乌斯·凯撒、奥古斯都大帝、尼禄、克劳迪乌斯和哈德良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帝国逐渐经历了内部动荡、经济衰退和外部入侵等问题。

西罗马帝国最终在476年被君士坦丁堡的日耳曼王国推翻,标志着罗马帝国的终结。

东部的拜占庭帝国继续存在,直到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征服。

尽管罗马帝国已经不存在了,但罗马的文明和法律观念仍然对后来的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马的历史也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古代罗马史提纲一

古代罗马史提纲一

古代罗马史提纲1第一章意大利半岛的自然条件和文化遗迹一、地理环境地中海三大半岛亚平宁半岛周边海洋山脉:阿尔卑斯山亚平宁山脉西西里(岛)河流:波河台伯河多山地少大面积平原罗马地理简介七丘之地那马提安(Rutilius Namatianus)《归乡记》(A Voyage Home to Gaul)第一卷对一个人来说,穷其所有时光来赞颂罗马亦不算长!当我历数那些在这片乐土上出生的幸运的人,我感到无限荣光!罗马贵族中高贵的后裔用卡皮托林山的光采照耀他们的门第。

上天把美德的种子只播撒在罗马的土地上。

其他阶层的人们也赢得了赞美,把拉丁的土地当作自己的家乡。

令人敬畏的元老院向外邦有识之士敞开大门,即使是陌生人,只要德才兼备的也可获得赞赏。

作为元老阶层他们分享统治权力,获得他们所遵从的宗族保护神的庇护。

这是天神能够在宇宙苍穹中赐予的最高智囊。

被纳入群星闪耀天空的世间最美丽的女王,罗马啊,请听我歌唱,你是众人与众神之母,我们生活在你的圣殿中犹如天堂:我们为你而歌唱,只要尚有生息,我们就为你歌唱。

只有在你的怀抱我我们才会安宁。

太阳神在你的土地之上运转,他所照耀的都是你的地方。

阿非利加的沙漠为你消弭了酷热,北极的寒冷被你的盔甲抵挡。

世间有生命之所在,必为你的勇气敞开它们的边疆。

你将天下四方结成了一个祖国;在你的主宰下,那些不知法律为何物的民族,心甘情愿被你束缚。

被战胜者分享你的正义,你将一个城市的统治扩大到整个世界。

我们承认维纳斯和马尔斯是我们民族的创造者,维纳斯是伊尼阿斯后代之母,马尔斯是罗慕路斯后裔之父:胜利后的仁慈义举使得武力发扬光大,两个神名为你增光添彩:你征服强大的敌人,爱抚被征服者。

北京颂歌(1971年创作,洪源作词,田光、傅晶作曲)灿烂的朝霞/升起在金色的北京/庄严的乐曲/报道着祖国的黎明/啊北京啊北京/祖国的心脏/团结的象征/人民的骄傲/胜利的保证/各族人民把你赞颂/你是我们心中的一颗明亮的星火红的太阳/照耀在中南海上/伟大的首都/你是毛主席居住的地方/啊北京啊北京/大庆红旗向你飞舞/大寨红花向你开放/捷报来自边疆海防/喜讯传遍村镇城乡马提阿尔(Martial),短歌集(Epigrams 1.86)诺维乌斯(Novius)是我的邻居;我们可以从窗户里伸出手来,彼此相晤。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1-4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1-4单元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复习纲要第一单元史前时代1、第一单元内容列表2、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特点比较3、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的比较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1、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四大文明古国4、告别野蛮---文化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1、希腊文明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前1200年,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城为中心形成了爱琴文明城邦时代-----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进入城邦时代,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重要代表。

2、罗马文明公元前700年左右,罗马在亚平宁半岛兴起;公元前700年-前500年,罗马“王政时代”;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大权,建立罗马帝国;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危机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为日耳曼人所灭5、阿拉伯文化的特点、成就和作用:特点:先进性(P63第二段)和包容性(吸收、消化了帝国范围内东西方不同文化)成就:将阿拉伯数字传播到世界各地;创造了伊斯兰建筑风格,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与当地文化传统结合,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结晶;在数学、天文学、化学、医学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文学、诗歌方面的成就,如《天方夜谭》等。

作用: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罗马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

同时也把中国和印度等东方国家的一些文化传到欧洲。

阿拉伯文化在世界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着桥梁作用。

第四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东周西周秦 西汉 东汉 魏蜀吴三国 西晋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 宋辽夏金 元2、 对秦始皇的历史作为评价: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他的功绩是主要有 (1)顺应历史潮流,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战乱状态。

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进步。

(2)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础。

古罗马简史8(卡拉卡拉时代)

古罗马简史8(卡拉卡拉时代)

古罗马简史(37年~41年卡利古拉帝时代)
卡利古拉把原本职业斗剑士一对一的比赛,改为职业对重刑犯的业余组对抗,以提高观赏性和残酷性。

卡利古拉还是职业四匹马战车竞驰中“绿”队的拥趸,有时他还会拿出二百万赛斯泰契斯作为比赛获胜的庆贺。

其余三队是蓝、白和红队。

他在今圣彼得大教堂的所在位置建了一座私人用的竞技场(Circus),供自己驾着四马战车尽情驰骋。

由此,卡利古拉特别命人打造大型船只,从埃及运回高二十五公尺的方尖碑竖立于中央部分的带状地区各端。

卡利古拉下令叙利亚总督贝特洛尼斯在耶路撒冷的大神殿建造以自己为模型的罗马主神朱比特像,同时还公开了这个命令。

整个犹太地区的犹太人都进入了抗议状态。

贝特洛尼斯一面偷偷地打造神像,一面出面安抚犹太民众。

古代罗马史提纲1

古代罗马史提纲1第一章意大利半岛的自然条件和文化遗迹一、地理环境地中海三大半岛:伊比利安亚平宁巴尔干亚平宁半岛周边海洋:第勒尼安海亚德里亚海山脉:阿尔卑斯山亚平宁山脉西西里(岛)河流:波河台伯河多山地少大面积平原罗马地理简介二、原始文化遗址20万年之前人类居住旧石器5000年前北部出现茅屋聚居区新石器典型是距今2000年之前的巴拉斐特Palafette 文化波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铜石并用文化穿越阿尔卑斯山的印欧语系居民湖居文化1700年之前的特拉玛拉文化T erramara 北部波河流域以南,以及中部意大利的埃特鲁里亚和拉丁地区,原始的农业畜牧业,豆、麦、马、牛、羊、猪,黑色陶器,火葬,骨灰瓮。

青铜文化,仿湖居文化。

其他青铜文化有亚平宁文化和南部西西里文化。

1000年前的维兰诺瓦Villanova 文化广泛分布于亚平宁各地,铁器文化,可能是特拉玛拉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混合。

火葬,坑形、河沟形墓葬。

三、地中海范围铁器时代的民族(公元前8世纪罗马兴起之前对罗马有影响的民族)埃特鲁里亚人公元前8世纪翁布里-萨比利人公元前8世纪拉丁人希腊人大希腊公元前8世纪腓尼基人迦太基公元前9世纪末期高卢人第二章早期罗马一、罗马起源的传说两大系统:美神系统Venus:特罗伊Troy——Anchises 安其希思——Aeneas 伊尼阿(艾尼亚斯)Dido迪多——Lavinium 拉维尼乌姆——儿子Ascanius (Iullus) Alba Longa 城,Virgil 维吉尔史诗战神系统Mars:12代之后——两王争夺——Ilia (Rhea 或Silvia)——Romulus罗慕路斯和Remus 雷慕斯——罗马城的建立Ennius 恩尼乌斯900BCFabius 法比比乌斯748 Cato 迦图Polybius波利比乌斯Varro 瓦罗753Virgil 维吉尔Livy李维古代帝国主义文化上的垄断。

古代罗马史提纲五

第六章罗马的对外扩张战争罗马共和国历史第二大线索:罗马对外征服和地中海范围内霸权的建立,包括维伊战争(埃特鲁里亚人)、萨姆尼特战争(萨比利人)、皮鲁士战争(大希腊)、布匿战争(迦太基)、希腊化东方国家的征服战争、高卢战争等等。

1,拉丁人拉丁人是生活在意大利半岛中部拉丁地区的古老民族,何时形成已经不可考证。

据传说,在罗马建城之前,拉丁已有30个城市,但并未形成统一的国家,只是维持着一种民族联盟状态。

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字语言系统。

2 拉丁同盟建立过程1)拉丁城市内部的斗争和拉丁同盟的建立在王政时代,在拉丁地区可能存在一个阿尔巴为中心的同盟,这个同盟是建立以对“拉丁地区的保护神朱庇特”(Jupiter Latiaris)的崇拜为基础;而罗马可能夺取了这个同盟的领导权。

迪奥尼苏斯,《罗马古代史》4.49在高傲者塔克文获得对拉丁人的霸权之后,他派使者去赫尔尼基人(Hernicans)和沃尔斯基人(Volscians)的城市,邀请他们参加与他订立的友好同盟。

赫尔尼基人投票一致同意加入联盟,但是沃尔斯基只有两个城市(Ecetra 和Antium)接受了邀请。

为了能够使这些城市缔结的联盟永存,塔克文决定指定一座神庙,罗马人、拉丁人、赫尔尼基人和参加联盟的沃尔斯基人可以共同使用,他们每年在这一固定的地点集会、庆祝共同的节日、一起举办宴会、共同举办祭祀活动。

所有人都非常乐意接受这个建议。

他选择了一座高山作为聚会的地点,这座山位于这些民族的中间位置,是阿尔巴人的中心城市,他制定了法律,规定每年举办节日庆典,在此期间他们应当停止一切敌对行动,共同祭祀他所称的“拉丁朱庇特神”(Jupiter Latiaris),并举行公餐,他还指定了每个城市在祭祀中应缴纳的份额以及他们应得的部分。

参加这个节日和祭祀的共有47座城市。

直到今天仍然有这个节日和祭祀活动(奥古斯都早期),它们被称为拉丁节日,参与的城市带来绵羊、奶酪、牛奶等这类东西。

第六章古代罗马


(3)后果: 首先是社会关系的改变。一方面打破贵族的特权和 垄断,平民经济和小所有制得到广泛的发展,平民成为 全权公民,平民与贵族逐渐合流。另一方面自由人与奴 隶之间的界限日益严格,罗马自由人与外籍奴隶之间的 对立进一步加深。上述变化的逻辑后果是,罗马自由人 与外籍奴隶之间的矛盾逐渐取代罗马自由人内部的矛盾, 上升为罗马社会的主要矛盾,至罗马共和国末期得到充 分的体现。 其次是政治生活的变化。元老院依然是最高行政机 构,处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枢地位。与此同时,面向全 体罗马人的特里布斯会议成为最高立法机构,与氏族部 落传统相关的库里亚会议和与早期贵族政治相关的森都 里亚会议名存实亡。 第三是外部扩张的动势。内部矛盾的缓解,导致罗 马人在地中海世界的广泛扩张。公民/土地/战士三位一 体的确立,为罗马人的广泛扩张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意大利人:属印欧语系的分支,包括拉丁人、萨宾人、萨 莫奈人、翁布里亚人 拉丁人的一支是罗马人。大约在印欧语系的希腊人移入 希腊世界的同时,同属印欧语系的意大利人逐渐移入亚平宁 半岛。 前2000年代初期,意大利人的第一次移民:中欧→阿尔 卑斯山→意大利。
(2)特拉马尔文化 拉丁人;青铜时代;母系社会;火葬 (3) 前1000年的第二次移民。维兰诺瓦文化 翁布里亚人;铁器时代;父系社会;火葬。 先于意大利人的属于非印欧语系的“地中 海人种”利古里亚人与意大利人逐渐融合。
(2)罗马城的建立 P244页 传说,罗马的建 立者名罗慕路斯,年 幼时曾由母狼喂养。 罗马城源于若干 部落的联合。 即所谓 的“七丘同盟”。 罗马城的建立大致 经历了4个阶段:P245 页
(3)王政时代(前8世纪- 前509年) 据传,自前753年罗慕路 斯建城至前510年塔克文王 朝结束,罗马历经七王统治 , 史称王政时代。

历史提纲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第五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1:罗马城邦的发祥地是哪里?答: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

2:罗马共和国的成立时间?答:公元前509 年。

3: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什么组织手中?答:掌握在由300 名贵族组成的元老园院手里。

4:什么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利机关?答:公民大会。

5:保民官有什么权利?答: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6:什么时间罗马公布了成文法?成文法的名字叫什么?答:在公元前450 年左右,罗马公布了成文法;成文法的名字叫做?十二铜表法? 。

7:?十二铜表法?涉及什么?答: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8?十二铜表法?的意义?答: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9:罗马什么时候征服了意大利半岛?答:在公元前 3 世纪初。

10:罗马什么时候征服了东地中海地区,成为了地中海地区的霸主?答:公元前 2 世纪。

11:奴隶起义中影响最大的一次起义是什么?答:斯巴达克起义。

12:斯巴达克发动起义的时间是?答:公元前73 年。

13:公元前 49 年睡谁进攻了罗马城且控制了长老院?元老院任命他为什么?答:凯撒;终身专制官。

14:凯撒被暗杀后,谁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答:公元前31 年,屋大维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15:屋大维首创什么政治形式?答:元首制。

16:罗马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的时间是?答:公元前27 年。

17:罗马帝国什么时候进入黄金时期?答: 2 世纪。

18:罗马帝国衰败的原因?答: 3 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

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民族凋零。

19:罗马帝国何时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答:在 4 世纪末。

20: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时间?答: 476 年。

第六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1: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表达在哪些方面?答:表达在神话、文化、艺术、哲学、科学、法学、史学、体育等各个方面。

2:希腊神话的特点是?答:神人同行同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罗马帝国古代的帝国与帝国主义罗马帝国分为两个阶段:1.(公元前30-公元283年)元首制时代2.(公元284-公元476年)专制君主制时代。

第一个阶段是罗马帝国产生发展和繁荣时期。

奴隶制经济呈现繁荣的局面。

罗马帝国的头两个世纪是罗马社会的全盛期。

第二个阶段是罗马帝国调整并逐步走向衰落的时代。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则于公元476年在日耳曼人的入侵中灭亡。

这标志着西欧上古社会的结束和中世纪历史的开始这两个阶段中间的公元三世纪危机时期,是从前期帝国到后期帝国的过渡。

第一个阶段罗马经历了四个重要的王朝:1.朱丽安-克劳迪王朝2.弗拉维亚王朝3.安东尼努斯王朝4.塞维鲁王朝。

一、元首政治1,元首政治是君主政治。

2,元首政治是罗马共和时代贵族政治发展为寡头政治的必然产物,并非东方而来。

3,在元首政治的初期存在着君主和元老院在中央和地方政权中的分治行为。

4,元首的继承制度并非世袭继承制度。

朱丽安克劳迪王朝公元前30-公元14年奥古斯都公元14-37年提比略公元37-41 年卡利古拉公元41-54年克劳迪公元54-68年尼禄公元68-69年四皇帝时代二、奥古斯都元首政治史料:大部分资料来自苏维托尼乌斯(Suetonius)《罗马十二帝王传》中的《奥古斯都传记》;迪奥(Cassius Dio)的著作《罗马》中52至56卷。

帕特库鲁斯(Velleius Paterculus)的《罗马史摘要》。

奥古斯都自己的《功绩碑》(Res Gestae divi Augusti)。

李维著作记载至公元9年的部分,只留下了134至142卷的摘要。

奥古斯都时代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纸草和碑铭文献,其中来自希勒尼行省(Cyrene,约今天利比亚)的有关奥古斯都的敕令,共四封,被称为《希勒尼敕令集》。

面临问题1,国家虽然暂时出于和平状态,但是莱茵河、多瑙河地区蛮族随时发动入侵战争。

帝国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2,屋大维在内战中建立约70个军团,而国家财力在和平时代能维持30个左右。

屋大维必须在维持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并不增加赋税的前提下,将近40个军团的士兵复原安置。

3,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回复元老院的特权与权威,建立帝国行政系统,整顿行省的财政和行政系统。

4,建立稳定的皇位继承制度有利条件:1,屋大维从东方回到罗马,成为全民崇拜的偶像,其优势和特权甚至超过了凯撒。

元老院宣布他的生日为国家节日,在罗马和布林迪西树立凯旋门。

连续三天举行三次凯旋式,分别庆祝在达尔马提亚(Dalamtia,克罗地亚)、雅克兴和埃及的胜利。

东部和西部地区向他宣誓效忠2,屋大维对罗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队有绝对的领导权,控制帝国的财政权。

没收托勒密王国财库,为退伍兵提供了土地和奖赏的保障,他甚至可以废止国家税收,并组织大规模的建筑工程,形成帝国初期的繁荣。

3,拥有各种名号:第一个称号是凯撒(Caesar),这也是他的姓氏,雅克兴海战之后正式归他自己所用。

第二个称号是Imperator,后来也成皇帝的固定称谓。

(古代在领导军团取胜之后,作为司令官可以拥有这个称号,直到完成凯旋式)。

屋大维在生前一共拥有这个称号27次,并把这个称号改变为自己的名字。

第三个称号是princeps civitatis(国家第一人),缩写为Princeps。

(在共和时代这个称号就存在,它指退职的执政官,成为元老院的领袖,拥有一定的特权,受人尊重的人。

)以后的Augustus元首制的建立1,公元前29年,屋大维面临尴尬的政治局面,他事实上是帝国的主人,但却没有合法的身份和官职。

为了抗拒安东尼,让三头同盟(triumvirate)的称号在公元前33年12月31结束,不再使用。

此后屋大维的地位完全依靠个人的威信。

但是这种个人威信并不正统和合法。

因此屋大维寻求竞选公元前31年执政官,并当选。

此后,连选连任执政官。

他还声称自己比其他执政官有优先权,拥有24个卫兵(lector)。

2,为避免对他的批评和指责,屋大维许诺,在战争结束之后,放弃自己的地位并恢复共和。

公元前29年是屋大维兑现诺言的机会。

一方面他必须恢复共和宪法,以便争取多数人的支持,而另一方面,他仍然不希望让出过多的政权,以损害自己的主导地位,因此必须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微妙的平衡。

元首制建立过程1,控制元老院。

公元前28年,他和阿格里帕(Agrippa)共同任执政官,表明他恢复了执政官同僚制度。

他还同阿格里帕一起担任监察官,重新登记公民和整顿元老院。

元老院的重组是恢复宪法的重要一步。

屋大维成功缩减了元老院人数,把原来的1000人缩减为800人,后来经过公元前18年和公元前13年的两次改革,屋大维将元老院的人数缩减为600人。

2,控制任职资格。

公元前28年,屋大维将财务官(quaestor)的人数由40人缩减为20人,并不接纳退职的财务官进入元老院。

并规定担任财务官的人最低年龄为25岁、出身元老家庭、道德品质高尚、拥有的财产至少80万(后来到100万)赛斯特赛斯(Sesterces)。

骑士也可以担任财务官。

把大法官(Praetor)的数量由16人缩减为8人,最低任职年龄为32岁,执政官为35岁。

他还规定进入骑士等级的人至少有40万赛斯特赛斯(sesterces)。

并允许意大利自治城市的贵族,甚至高卢和西班牙的贵族加入这个阶层。

3,公元前27年的改革公元前27年1月13日,屋大维出现突然向元老院和罗马人民交出所有权力。

表明恢复共和制的意愿,但是也引起人民的惊恐和不安。

元老院大多数人支持下,屋大维获得代行执政官的权力10年,统治西班牙、高卢、叙利亚和埃及行省,(多数的罗马军团在这里驻扎)。

他有权从执政官和大法官一级的人中任命他的代理人(legate)。

屋大维通过自己的代理人统治皇帝的行省。

元老院获得对罗马和意大利的控制权,同时拥有对西西里、萨丁尼亚和科西嘉、希腊、伊利瑞库姆(Illyricum塞尔维亚、克罗地亚)、马其顿、亚细亚、比提尼亚、阿非利加等行省。

元老院通过从退职执政官和退职大法官中任命自己的代行执政官(总督proconsul)。

元首每年都被选为执政官,他可以利用自己的执政官或者代行执政官的权力干预元老院行省事务。

在元首交出权力三天之后,元老院通过决议,订立纪念恢复共和日,并将一顶桂冠放在屋大维家门之上,同时将镌刻着歌颂屋大维美德的勇气、仁慈、公正和虔诚的黄金盾牌悬挂与元老院。

元老院赐予他奥古斯都的称号。

让步。

屋大维进一步扩大元老院的力量。

元老院还控制了罗马的金银铸币业。

公元前23年,元老院成为判定行省勒索罪的最高法庭,倾听来自意大利人和行省人的申诉。

尽管公民大会是立法机关,但奥古斯都允许元老院在不经公民大会的批准下,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元老院决议。

4,挫折屋大维控制罗马政局之后,于公元前27年领兵进入高卢和西班牙,历时三年。

在此期间他的改革措施遭到许多旧元老的不满。

公元前26年,屋大维在进行西班牙战争期间,试图恢复罗马的古代官僚制度—罗马市市长(prefect of the city),(此官职在王政时代就设立,但是在公元前367年随着大法官的兴起,罗马市市长一职不再存在)。

奥古斯都任命麦撒拉(Marcus Valerius Messala Corvinus)为市长,此人以前曾是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的党人,后投靠安东尼,最后转投屋大维阵营。

Messala只担任了6天遭到元老反对而卸任。

此事件体现出共和党人开始对屋大维不满。

而屋大维公元前24年从西班牙回到罗马之后,一直抱病在家休养。

公元前23年在处理元老贵族叛国罪中,屋大维通过干预将犯罪元老处以死刑,元老院认为自己的权力受到侵犯。

不久,元老院组织了对屋大维的刺杀,此事件败露,遭到奥古斯都的残酷镇压。

5,公元前23年的改革,以退为进在身体恢复之后,屋大维进行了宪法的进一步改革和调整。

旧贵族最为不满的是奥古斯都一直拥有执政官大权。

公元前23年7月1日,奥古斯都辞去执政官官职。

作为回报,他得到了全权保民官的权力(tribuniciapotestas)。

(公元前36年他已经拥有保民管神圣不可侵犯权力,公元前30年拥有援助权(auxilium)。

公元前30年他可能已久被授予全权保民官的权力,但是他自己拒绝)。

通过担任全权保民官,奥古斯都确立了自己的合法地位。

保民官职位特权:召集元老院;召开平民会议,提出法案和意见,并把动议以书面形式呈报元老院。

屋大维还得到更多的权力,弥补自己由于辞掉执政官的损失。

虽然不再是执政官,但是他拥有提名执政官候选人的权力;批准候选人身份的权力;提名常设法庭的陪审官权力,有权干涉司法活动;保留了代行执政官在自己行省的指挥权(imperium)。

在罗马城中保持自己的指挥权,并且更大(maius),因此它能够凌驾于其他总督之上。

这种指挥权(imperium)每隔5年或10年重新确立一次。

6,公元前22年改革罗马民众对奥古斯都的让步表示担心。

公元前22年的洪水和饥荒使得平民的生活难以为继,他们要求奥古斯都重掌政权,要求给予屋大维永久执政官、独裁官、监察官(censor)和粮食供给官(curator)(cura annonae)的职位。

屋大维拒绝执政官、独裁官和监察官的位置,但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了罗马的粮荒问题。

公元前22年,元老院认为总是由保民官召集元老院的方式对于元老院来说也有失身份,所以赐予奥古斯召集元老院的执政官权力。

公元前22年春,奥古斯都离开罗马在行省巡行,元老院同民众在选举执政官过程中发生冲突,元老院通过决议,恳请屋大维返回罗马恢复秩序。

公元前22年12月10日,奥古斯都返回罗马,被进一步授予执政官的权力,包括在他不在罗马时,可以有权任命罗马市长职位;使用12个法西斯仪仗;在每年选举的两个执政官中间设立专属牙座(特殊的座位)。

尽管奥古斯都并不是执政官,但是他事实上已经是第三执政官。

7,公元前19年之后的改革公元前19年开始对宪法进行最后调整。

公元前18年,把元老院减少到600人。

公元前15年,他获得批准铸造金币和银币权力。

公元前12年,当三头中的最后一位雷必达死后,奥古斯都取代担任大祭司长。

公元前2年元老院选举他为祖国之父(pater patriae,西塞罗再粉碎卡提林阴谋之后曾经拥有这个称号)。

元首政治评价1,奥古斯都成功的创立元首政治,使得罗马帝国享受了两个世纪的和平繁荣的局面。

表面上共和制度已经恢复,元老院、各级官吏和罗马人民继续以传统的形式发挥政治功能。

奥古斯都本人的职位和权力都从共和时代继承而来。

但是奥古斯都却比共和历史上任何一个人都多的权力。

尽管屋大维拥有极大的个人魅力,也拥有最高权力,但是元老院仍然是重要的权力机关,在管理帝国的过程中,元首必须同元老院合作。

因此有人认为奥古斯都的政治特征是两头共治(dyarchy),元首与元老院权力“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