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
认识各种动植物的名称

认识各种动植物的名称动植物是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生命形式,我们身边的自然世界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动植物。
了解这些动植物的名称对于扩展我们的知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都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名称,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它们。
一、动物名称1. 狗(Canis lupus familiaris)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也是人类最重要的家养宠物。
狗分为很多不同的品种,大型犬、中型犬、小型犬等,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貌和特性。
2. 猫(Felis catus)猫是一种灵活的、小型的肉食性哺乳动物,是独立而又喜欢与人类亲近的宠物。
猫有着特殊的嗅觉和听觉,能够看到非常微弱的光线。
3. 鸟(Aves)鸟是一类有羽毛、产卵、恒温的脊椎动物。
鸟类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和习性,如鹦鹉、鹰、鸽子等。
4. 虎(Panthera tigris)虎是一种大型的食肉动物,被誉为丛林之王。
虎具有强大的猎食能力和敏锐的触觉,是食物链中的顶级捕食者。
5. 熊(Ursidae)熊是一种大型的哺乳动物,分布于北半球的森林和山区。
熊有着强壮的身体和锋利的爪子,以植物和动物的肉为食。
二、植物名称1. 树(Tree)树是一种大型的木本植物,具有坚固的茎和丰富的叶子。
树木可以提供氧气和栖息地,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草(Grass)草是一种低矮的、多年生的植物,分布广泛。
草一般生长在草原、旱地和水边等地方,对于环境的保护和土壤的防蚀起到重要的作用。
3. 玫瑰(Rosa)玫瑰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植物,被誉为“花中皇后”。
玫瑰的花色多样,有红、粉、白等多种颜色,常用于庭院美化和花束装饰。
4. 菊花(Chrysanthemum)菊花是秋天的象征,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花卉之一。
菊花有着丰富的花色和丰满的花朵,是人们常用来做花束和插花的优选花材。
5. 蔬菜(Vegetables)蔬菜是指可以作为食物的植物的一部分,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
蔬菜有很多种类,如西红柿、萝卜、黄瓜等,是人们健康饮食的必备之物。
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2.能够识别常见的动植物;3.能够描述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辨认常见的动植物并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2.学生能够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3.学生能够描述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生命活动。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不同类型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基本生命活动的区别;2.学生能够辨认不同的植物和动物种类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分类问答: 学生分小组回答“什么是动物?什么是植物?”。
2.案例教学: 通过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识别出图中物体是动物还是植物并说明理由。
二、知识讲解环节1.植物的基本特征: 讲解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包括植物的生长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等;2.植物的基本生命活动: 介绍植物的不同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物质运输等;3.动物的基本特征: 讲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动物的细胞结构、运动方式等;4.动物的基本生命活动: 介绍动物的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消化、排泄、感知等。
三、识别动植物环节1.植物识别游戏: 学生分小组参加植物识别游戏,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或物品,识别出物体是植物还是动物并描述其特征。
2.动物识别游戏: 学生进行动物识别游戏,根据老师播放的动物视频或声音识别动物种类,并描述其特征。
四、实际操作环节1.实际观察: 老师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植物和动物,刻画出种类、环境、食物等基本特征;2.提供教具: 老师提供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样本供学生观察,同时让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细胞和细节特征。
五、探究和总结环节1.自主探究: 学生利用提供的植物和动物样本,探究其特征和生命特性,以便深入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2.总结复习: 分组学生进行PPT总结演讲,复习所学的植物和动物知识。
总结本文阐述了关于“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针对七年级生物上册的学习需求,制定出真实可行的课程方案。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海洋生物珊瑚礁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海洋生物珊瑚礁当我们提及海洋,那广阔无垠、深邃神秘的世界总是让人充满了无尽的遐想。
在那蔚蓝的海底世界中,有一种独特而又美丽的生物——珊瑚礁。
珊瑚礁,就像是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可不是普通的岩石,而是由无数微小的珊瑚虫经过漫长的岁月累积而成的。
珊瑚虫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生物。
它们个体微小,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这些小小的生物通过分泌碳酸钙,逐渐形成了坚固的外壳,一代又一代的珊瑚虫不断地生长、死亡,它们的遗骸堆积在一起,最终造就了珊瑚礁这一壮观的海底景观。
珊瑚礁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繁殖和觅食的场所。
各种各样的鱼类、贝类、虾蟹等都在珊瑚礁周围繁衍生息。
比如色彩斑斓的小丑鱼,它们常常在海葵的保护下穿梭于珊瑚礁之间;还有行动敏捷的龙虾,在礁石的缝隙中寻找着食物。
珊瑚礁就像是一个热闹的社区,不同的生物在这里和谐共处,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又稳定的生态系统。
而且,珊瑚礁对于海洋生态平衡的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减缓海浪的冲击力,保护海岸线免受侵蚀。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珊瑚礁的存在,海浪可能会更加肆无忌惮地冲击着海岸,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破坏。
同时,珊瑚礁还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对于缓解气候变化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然而,如今珊瑚礁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水温度上升,给珊瑚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温度过高会导致珊瑚虫出现“白化”现象,这意味着它们失去了共生的藻类,无法获取足够的营养,最终可能会死亡。
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珊瑚礁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
过度捕捞使得依赖珊瑚礁生存的生物数量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海洋污染,尤其是塑料垃圾和化学污染物,会直接损害珊瑚礁的健康;此外,不适当的旅游开发也可能对珊瑚礁造成破坏。
为了保护珊瑚礁,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到支持可持续的渔业和旅游业,再到积极参与海洋保护的宣传和行动,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两栖蛙类生活史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两栖蛙类生活史《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两栖蛙类生活史》在我们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神奇的生物,两栖蛙类就是其中一类独特而引人注目的存在。
两栖蛙类的一生,经历了从卵到幼体再到成体的显著变化,这个过程被称为生活史。
蛙类的繁殖通常始于春天,当气温逐渐回暖,水源充足时,它们便开始寻找合适的繁殖场所。
雄蛙会通过响亮的鸣叫声来吸引雌蛙。
蛙类的产卵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会将卵产在水中,形成一团团透明的卵块;有的则会将卵产在水边的植物上。
蛙卵是蛙类生命的起点。
这些小小的卵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外面有一层透明的胶质膜保护着。
在适宜的水温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卵中的胚胎逐渐发育,最终破膜而出,成为蝌蚪。
蝌蚪刚孵化出来时,体型很小,全身透明,几乎看不到内部器官。
它们依靠卵黄提供的营养物质生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蝌蚪开始摄取水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作为食物。
此时的蝌蚪没有四肢,只有一条长长的尾巴,用于在水中游动。
在生长过程中,蝌蚪会经历一系列的形态变化。
它们的嘴巴逐渐变大,适合摄取更大的食物。
身体内部的器官也在不断发育和完善。
最为显著的变化是,蝌蚪的后肢首先开始生长,从身体两侧慢慢伸出。
起初,后肢非常短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变得越来越强壮,能够帮助蝌蚪在水中更灵活地游动。
当后肢发育到一定程度后,蝌蚪的前肢也开始生长。
此时的蝌蚪外形已经与成蛙有了一些相似之处,但仍然保留着长长的尾巴。
在这个阶段,蝌蚪的呼吸系统也发生了变化,从通过鳃呼吸逐渐转变为通过肺和皮肤呼吸。
随着四肢的发育完全,蝌蚪开始进入变态期。
在这个时期,蝌蚪的尾巴会逐渐被吸收,身体的颜色和形态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原本透明的皮肤变得粗糙,出现了各种颜色和斑纹。
眼睛、嘴巴等器官的形态也逐渐接近成蛙。
当尾巴完全消失,一只幼蛙就诞生了。
幼蛙的体型相对较小,身体还比较脆弱,但它们已经具备了在陆地和水中生活的能力。
幼蛙会离开水域,开始探索周围的陆地环境。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生物链捕食猎物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生物链捕食猎物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除了人类自身,还存在着无数其他生物。
这些生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生态系统。
其中,生物链中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我们先来谈谈什么是生物链。
简单来说,生物链就是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比如,草被兔子吃,兔子被狐狸吃,狐狸又可能成为老虎的食物。
这样就形成了一条简单的生物链:草→兔子→狐狸→老虎。
在这个链条中,每个生物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
捕食者在生物链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以狮子为例,狮子是草原上的顶级捕食者。
它们强壮、敏捷,拥有出色的捕猎能力。
狮子通过捕食羚羊、斑马等食草动物,控制着这些动物的数量。
如果没有狮子这样的捕食者,食草动物的数量可能会过度增长,导致草原上的草被过度啃食,从而影响整个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
被捕食者也并非完全处于弱势地位。
它们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来适应和躲避捕食者的追捕。
比如,兔子有着敏锐的听觉和快速的奔跑能力,一旦察觉到危险,便能迅速逃离。
有些动物还会通过变色、伪装等方式来隐藏自己。
例如,竹节虫的形状和颜色与竹子非常相似,让捕食者难以发现。
再来说说昆虫世界。
在花园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地采集花蜜。
蜜蜂在获取食物的同时,也帮助花朵传播花粉,促进了植物的繁殖。
而蜘蛛则在角落里织网,等待着飞虫自投罗网。
飞虫成为了蜘蛛的食物,而蜘蛛也控制了飞虫的数量。
在海洋中,也存在着类似的生物链。
小鱼以浮游生物为食,大鱼又吃小鱼,而鲨鱼则是海洋中的顶级捕食者。
海洋中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基础。
生物链中的捕食猎物关系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环境的变化、季节的更替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从而改变生物链的结构。
比如,在干旱的季节,草的生长受到限制,食草动物的食物来源减少,这可能会导致它们的数量下降,进而影响到捕食它们的动物。
人类的活动也对生物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学二年级科学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

小学二年级科学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常见动物和植物的科学认识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通过科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周围的动物和植物世界。
在小学二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将接触到一些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有趣的科学知识。
一、常见的动物1. 蜜蜂蜜蜂是一种昆虫,它们通常生活在蜂巢中。
蜜蜂有三个主要的职责:工蜂、雄蜂和蜂王。
工蜂负责搜集花蜜和花粉,雄蜂负责交配,而蜂王则负责产卵。
蜜蜂不仅产生蜂蜜,还对花朵进行传粉,帮助植物繁殖。
2. 海豚海豚是一种非常聪明的海洋动物,它们属于哺乳动物,而不是鱼类。
海豚通常生活在海洋中,通过尾巴的摆动来游泳。
它们使用超声波进行通信和定位。
海豚是非常友善和善良的动物,常常和人类建立深厚的关系。
3. 老虎老虎是一种大型的猫科动物,它们有强壮的肌肉和锐利的牙齿。
老虎通常生活在丛林中,是顶级捕食者之一。
它们以其他动物为食,如鹿、野猪等。
由于人类的猎杀和栖息地丧失,老虎正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危险。
二、常见的植物1. 玫瑰玫瑰是一种常见的花卉植物,具有美丽的花朵和芳香的香气。
玫瑰有各种颜色和品种,如红色、粉色、白色等。
它们通常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并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肥料来生长。
2. 树木树木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植物之一,它们起到保护土壤和提供氧气的重要作用。
树木通常有坚实的树干和茂密的树叶,能够吸收太阳能并进行光合作用。
除了提供氧气外,树木还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
3. 小麦小麦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被广泛种植和食用。
它是我们日常面包、面条等食物的主要成分。
小麦通常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量的水分才能生长,然后通过收割来获得谷物。
在认识这些常见的动物和植物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保护它们,帮助它们生存和繁衍。
同时,我们也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探索更多有关动物和植物的知识,深入了解它们的生态特点和生活习性。
通过科学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自然的美丽,增加我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拓展阅读】四种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微生物介绍

四种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微生物介绍●微生物到底是什么●提到微生物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但微生物具体指哪些,相信很多人不一定能马上说出来,这次就让小编带大家认识一下,我们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它们吧。
微生物是个肉眼难以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的统称,它们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
它们的特点就是个体小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能力快、生长繁殖快。
下面给大家介绍四种微生物:No.1 螨虫螨虫:体型微小的动物,一般在0.5mm左右。
它是和人共生最亲近的微生物,可以说只要有油脂分泌的就肯定会有螨虫。
皮肤的结构是:表皮-真皮-皮下组织;表皮的结构又分为:基底层-有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螨虫就生活在皮肤表面的这个微生物层中。
寄生人体表面的一般是毛囊螨和皮脂腺螨,一般将皮脂腺螨统称为螨虫。
螨虫会引起皮肤瘙痒、严重会引起毛囊炎。
螨虫在生活中常藏身于床、床垫、窗帘等容易积聚灰尘的地方。
因此在生活中,日常彻底清洁皮肤和保持生活起居的卫生是避免螨虫滋生的重要因素。
No.2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一种重要的病原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是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以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均可以找到。
美国疾控中心报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通过日常接触与食品接触传播。
因此,对加工不充分或密封不严的食品要特别注意。
另外,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存在皮肤当中,如果是有皮肤问题的,如痤疮、粉刺、痘痘等。
以上皮肤问题均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存在。
因此,在治疗上述皮肤问题时,应先考虑清洁杀菌除螨,然后再到护肤环节。
日常生活中,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生成,我们应该做到勤洗手、彻底清洁瓜果蔬菜在低温和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贮藏食物,以防肠毒素形成;在气温高的春夏季,食物置冷藏或通风阴凉地方也不应超过6h,并且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No.3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通常被称为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植物共生寄生情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植物共生寄生情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植物们以各种独特的方式相互关联着。
其中,共生和寄生关系是植物世界中十分有趣且引人深思的现象。
共生,顾名思义,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紧密合作、相互依存,共同生存和发展的关系。
在植物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豆科植物如大豆、豌豆等,在其根部常常会形成一些小小的根瘤。
这些根瘤可不是什么病变,而是根瘤菌的“家”。
根瘤菌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含氮化合物,为植物提供了重要的氮素营养。
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了生存所需的养分和栖息环境。
这种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使得豆科植物在氮素相对缺乏的土壤中也能茁壮成长。
再来说说菌根共生。
大多数植物的根系都与真菌形成了菌根共生关系。
真菌像一张细密的网,延伸在土壤中,帮助植物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特别是那些植物根系难以获取的磷元素。
同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也会回馈给真菌,以维持真菌的生存和生长。
这种合作使得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土壤环境,增强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竞争力。
除了与微生物的共生,植物之间也存在着共生关系。
比如,一些附生植物会生长在大树的枝干上。
附生植物并非从大树身上夺取养分,而是利用大树提供的支撑和较高的位置,获得更多的阳光和空气。
它们在不损害大树的前提下,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这种共生关系丰富了生态系统的层次和多样性。
与共生关系相对的是寄生关系。
寄生植物则是完全或部分依赖于其他植物来获取生存所需的营养和水分。
菟丝子就是一种常见的寄生植物。
它没有根,通过缠绕在寄主植物的茎上,伸出特殊的吸器,深入寄主植物的组织内,窃取养分和水分。
被菟丝子寄生的植物,往往会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槲寄生也是一种寄生植物,但它的寄生方式相对温和一些。
它通常寄生在树木的枝干上,通过吸取寄主植物的部分养分来生存。
不过,槲寄生并不会对寄主植物造成致命的伤害,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下列生物属于真菌的是( 下列生物属于真菌的是( AB ) A.蘑菇 B.木耳 C.蝉 D.小麦 蘑菇 木耳 蝉 小麦 微生物主要包括 病毒 、细菌 和 菌物 。 体形极微小, 其中 病毒 和 细菌 体形极微小,必须 借助 显微镜 甚至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 到。
复习
1. 下列名词属于生物的有 ( D ) ①狗 ②山羊 ③死猫 ④钟乳石 ⑤生物课本 ⑥杂草 A. ①②③⑤⑥ C. ③④⑤Biblioteka B. ①②⑤⑥D. ①②⑥
2.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D )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牛吃草 牛吃草 C.北风吹,雁南飞 北风吹, 北风吹 B.蝌蚪长成青蛙 蝌蚪长成青蛙 D.铁生锈 铁生锈
1、霉 菌
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霉菌的生长、 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霉菌的生长、 繁殖。 繁殖。 生活中常见的霉菌:青霉和曲霉。 生活中常见的霉菌:青霉和曲霉。
青霉:灰绿色,呈粉末状。 青霉:灰绿色,呈粉末状。
青霉的菌丝
匍匐菌丝可以吸收营养。 匍匐菌丝可以吸收营养。 可以吸收营养 直立菌丝可以产生孢子, 可以产生孢子 直立菌丝可以产生孢子,孢子可以产生 新的青霉。 新的青霉。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
说一说
你调查的校园周围的生物或 你家周围的生物, 你家周围的生物,现在展示 你们的调查结果。 你们的调查结果。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二节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
一、自然界中除了 动物和植物外,还 有病毒、细菌、菌 物等生物。
二、菌物这一类生 物中最多的是真菌。 真菌中的两大类: 霉菌和蘑菇。
青霉的直立菌丝
曲霉:颜色多样,呈毛絮状。
曲霉的直立菌丝
青霉的直立菌丝 曲
霉 的 直 立 菌 丝
2.蘑菇
香菇
菌盖 菌褶 菌柄
蘑菇的自我介绍
2. 蘑菇
蘑菇由菌盖和菌柄两部分组成。 蘑菇由菌盖和菌柄两部分组成。 菌盖 两部分组成 菌褶可以产生孢子,孢子能长成新 菌褶可以产生孢子, 产生孢子 的蘑菇。 的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