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那2气田气藏类型研究

合集下载

塔里木盆地迪那2大型凝析气田的地质特征及其成藏机制

塔里木盆地迪那2大型凝析气田的地质特征及其成藏机制

塔里木盆地迪那2大型凝析气田的地质特征及其成藏机制朱光有;杨海军;张斌;苏劲;陈玲;卢玉红;刘星旺【摘要】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迪那2凝析气田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储量规模最大的凝析气田,含气层位为古近系苏维依组与库姆格列木群;储集岩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属于低孔低渗储层,近似于致密砂岩气.气藏储量丰度大于15亿方/km2,气油比为8100~12948m3/m3,凝析油含量60~80g/m3;储层温度129 ~138℃,地温梯度为2.224℃/1OOm;地层压力为105 ~106MPa,压力梯度为0.39MPa/1OOm,压力系数为2.06~2.29,属于常温超高压凝析气藏.天然气以湿气为主,碳同位素较重,属于典型的煤成气;原油碳同位素较重,生物标志化合物体显出陆相油特征.研究认为,油气主要来自阳霞凹陷侏罗系煤系烃源岩;圈闭形成时间较晚,根据热史、埋藏史、烃源岩热演化史、流体包裹体等资料以及天然气碳同位素动力学拟合的油气充注成藏时间都表明,迪那2凝析气田的成藏时间是在2.5Ma以来,是一个典型的晚期快速充注成藏的大型凝析气田.晚期前陆逆冲挤压作用在形成超压的同时,发生了储层的致密化和烃类的充注,储层致密化过程与烃类充注同步.%The the Dina 2 gas field, locating in the Kuqa Depression, Tarim Basin, is the largest condensate field in China. The gas beds are the Suweiyi Formation and the Kumugeliemu Group of the Paleogene. The lithology of reservoir is siltstone and fine sandstone, with low porosity and low permeability, which is similar to tight sandstone gas. The reserve abundance is more than 1. 5 x 109m3/km2 , and the GOR is 8100 ~ 12948mVm3 including 60 ~80g/m3 condensate oil. The geothermal system is regular with 129 ~ 138t of the formation temperature and 2. 224℃/100m of geothermal gradient, while the pressure system is quite abnormal with 105 ~ 106MPa of groundpressure and 0. 39MPa/100m of pressure gradient or 2. 06 ~ 2. 29 of the pressure ratio, showing a hyperpressure system. The major component of the natural gas is wet gas, with heavy stable carbon isotope, showing a typical coal-derived origin. The heavy stable carbon isotope and biomarkers indicate terrestrial characters of the oil. The hydrocarbon was sourced from the Jurassic coaly shale of the Yangxia Sag. The trap of the Dina 2 was formed quite late. According to data of geothermal history, burial history, evolve history and fluid inclusion, and the reservoir formation time fitted by kinetics of the gas carbon isotope, we can see that the Dina 2 condensate gas field was formed since 2. 5Ma. It is a typical fast charging gas reservoir in late stage. When foreland thrusting and hyperpressure was formed, the reservoir became tight and the hydrocarbon charged into the reservoir, i. e., the process of tight the reservoir and hydrocarbon charging occurred at the same time.【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12(028)008【总页数】14页(P2479-2492)【关键词】凝析气;致密砂岩气;超高压气藏;迪那2气田;库车坳陷;塔里木盆地【作者】朱光有;杨海军;张斌;苏劲;陈玲;卢玉红;刘星旺【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库尔勒8410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库尔勒8410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近年来,致密砂岩气成为研究的热点(张金川,2006;Zhu et al.,2012)。

迪那2气田井筒堵塞物来源分析及解堵方法

迪那2气田井筒堵塞物来源分析及解堵方法

迪那2气田井筒堵塞物来源分析及解堵方法吴燕;唐斌;晏楠;尹怀润;白晓佳;达扬【摘要】针对迪那2气田井筒堵塞问题,根据井口异物、生产管柱堵塞物化学成分,认为井筒堵塞物主要来源有3种,分别为地层砂、一定环境下结晶的碳酸盐垢和有机物.总结油管穿孔、连续油管疏通管柱、更换管柱并清理井筒的已有解堵措施经验,结合迪那2气田单井打开厚度大、非全通径管柱为主、井筒遇阻位置距离射孔底界较远的实际情况,分析化学解堵如酸化井筒解堵的可行性,认为迪那2气田目前阶段合适的解堵方法为酸化井筒化学解堵.【期刊名称】《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47)002【总页数】6页(P146-151)【关键词】迪那气田;井筒;堵塞;化学解堵【作者】吴燕;唐斌;晏楠;尹怀润;白晓佳;达扬【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 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 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 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 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 8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80 引言迪那2气田为块状底水裂缝发育的凝析气田,原始地层压力105.89 MPa、温度139 ℃,总体上属于低孔、低渗和特低渗碎屑岩储层,目的层苏维依组中深5 046.16 m、库姆格列木群中深5 253.15 m,碎屑组分以石英为主,其次为岩屑,长石含量低,胶结物以方解石类为主。

2009年投产后在单井井口间断获取异物,多数井存在油压异常现象。

自2015年以来,相继有6 口井因生产异常油压低至回压关井,已治理恢复5 口。

目前油压异常井20 口,井口见异物的单井16 口,油压接近30 MPa 面临关井风险的单井6 口。

井筒堵塞情况普遍,严重影响单井产能,增加正常井生产压力,需优选解堵方法,最大程度地恢复单井产能,延长治理措施的有效周期。

迪那2异常高压凝析气田井筒动态分析方法及软件研制(为庆祝塔里木油田石油会战20周年而作)

迪那2异常高压凝析气田井筒动态分析方法及软件研制(为庆祝塔里木油田石油会战20周年而作)

迪那2异常高压凝析气田井筒动态分析方法及软件研制(为庆祝塔里木油田石油会战20周年而作)江同文;常志强;肖香姣;唐明龙;阳建平;王洪峰【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09(030)002【摘要】迪那2深层异常高压凝析气藏,井口压力动态监测出现资料异常现象.在拟合迪那2气田井筒温度剖面基础上,推导了考虑相态变化、动态摩阻和动能损耗等因素的压力折算新公式,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软件,得到了更为完善的异常高压凝析气井井筒动态分析方法.实例验证表明,该模型可靠程度较高,适用性较好.【总页数】3页(P225-227)【作者】江同文;常志强;肖香姣;唐明龙;阳建平;王洪峰【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同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开发处,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32.1【相关文献】1.海西运动在塔里木盆地油气成藏中的意义(为庆祝塔里木油田石油会战20周年而作) [J], 李启明;蔡振忠;唐子军;周勇;胡剑峰;李保华;吴敏2.新构造运动对塔里木盆地油气的控制作用(为庆祝塔里木油田石油会战20周年而作) [J], 徐汉林;江同文;顾乔元;张小芳;吴敏3.塔里木盆地二叠纪大火成岩省发育的时空特点(为庆祝塔里木油田石油会战20周年而作) [J], 陈汉林;杨树锋;厉子龙;余星;罗俊成;何光玉;林秀斌;王清华4.塔里木盆地东南坳陷侏罗系沉积特征与构造演化——以若参1井为例(为庆祝塔里木油田石油会战20周年而作) [J], 罗俊成;孙雄伟;琚岩;李明和5.塔里木油田地震叠后数据管理质量控制方案(为庆祝塔里木油田石油会战20周年而作) [J], 李世吉;高辉;曹瑜;张耀堂;李文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库车坳陷迪那2气田地质特征与沉积储层研究

库车坳陷迪那2气田地质特征与沉积储层研究

天然气地质学收稿日期:2008209205;修回日期:20082112301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科技项目(编号:2008A 206)资助.第一作者E 2m ail :yanwh 2tlm @.①肖香姣,邹国庆,李保柱,等.迪那2气田气藏工程方案.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2007.库车坳陷迪那2气田地质特征与沉积储层研究颜文豪1,李建明1,王冬梅2,韩 海3(1.塔里木油田公司天然气事业部迪那作业区,新疆库尔勒841000;2.塔里木油田公司人事处,新疆库尔勒841000;3.塔里木油田公司职工教育培训中心,新疆库尔勒841000)摘要:迪那2气田是塔里木盆地库车前陆区2006年探明的储量为1000亿m 3以上的大型气田,含气层位为古近系苏维依组与库姆格列木群。

综合各种研究认为,迪那2气田主要位于受南北2条逆冲推覆断层所夹持的一个东西向展布的长轴背斜带;储集岩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次为粒间和颗粒溶孔、微裂缝、微孔隙,总体上属于低孔低渗和低孔特低渗储层,且非均质性强;储层主要受沉积相带控制,储层成岩阶段总体达中成岩A 亚期,对储集性能有影响的主要是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其中溶蚀作用较强,使次生孔隙发育,这是储层物性变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迪那2气田;砂岩储层;库车坳陷;塔里木盆地中图分类号:TE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926(2009)0120086208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进展很快,无论是在海相碳酸盐岩领域,还是在陆相砂岩领域,均取得了巨大进展,发现了一批大型油气田[1210]①。

迪那2气田是塔里木盆地继克拉2气田发现之后又一新的重大发现,是一个1000亿m 3以上的大型煤成气气田。

迪那2气田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库车前陆盆地属于一个富气盆地[11214]。

因此对其开展石油地质领域的研究,对于深入认识库车盆地石油地质结构及油气富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2003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结果公告

2003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结果公告

2003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结果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4.03.30•【字号】•【施行日期】2004.03.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2003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结果公告2003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工作,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经过申报、受理、初审、行业组评审和综合评审,现已结束。

本次共受理上年度取得的科技成果187项,通过初审,对符合申报条件的153项成果进行了评审。

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评定,共评选出拟奖励成果112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34项,三等奖70项。

现将拟奖励成果的名称、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予以公告。

如对拟奖励成果有异议,请在公告之日起一个月内,向该成果推荐部门或自治区科技成果管理办公室提出书面意见(加盖单位公章或署本人真名)。

电话:(0991)3839347 382376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2004年3月30日一等奖盐渍土地区公路利用风积沙筑路技术开发与应用完成单位:新疆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陈发明,周鹏海,王立临,徐惠芬,周志强,刘玉萍,刘冰,陈飞捷,刘国培,李志远,余战军。

荒漠区高效生态产业综合技术开发与示范完成单位: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克拉玛依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新疆西部绿洲生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畜科院草原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陈亚宁,邱长林,潘存德,李学森,程争鸣,李疆,王维翰,何江成,李军,王毅,李卫红,廖康。

吡唑啉酮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的研究完成单位:新疆大学。

主要完成人:贾殿赠,刘浪,刘广飞,唐新村,吉亚丽,梁凯。

150 千伏安太阳能动力电源控制系统完成单位: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迪那2凝析气田全生命开采周期纵横向出砂规律探索

迪那2凝析气田全生命开采周期纵横向出砂规律探索

量塑性应变 [11] 。 2 个控制方程迭代耦合得到压力
符,但缺乏相关理论支撑,是目前迪那 2 气田亟需
础上,综合考虑开采过程中储层力学特性、地应力
ot 的孔隙弹性理论和改进莫尔 - 库仑模型计算增
和增量位移。
p KM 2
(∇·u)
=
∇ p -bM
t μ f
t
2( ρu)
= ∇· [ G∇du +G( ∇du) T +I·tr( ∇du) ] -∇· [ 2G( dε p ) +I·tr( dε p ) ] +∇·( σ ori -bpI)
MPa,2009 年投产至今,出砂井逐年增加,出砂问题
日趋严重,主要表现为力学、流体冲蚀以及压力激
1. 1 多相流动与岩石变形耦合方程
假设多相流体( 水、气和油) 为不混溶且可微
动多种破坏机理相互作用。 该现象与传统观点不
压缩的流体,为了推导出孔隙弹塑性方程,结合 Bi-
解决的问题。 在综合分析迪那 2 气田出砂机理基
具有低孔低渗特点,传统观点均认为该类型储层不存在出砂问题,但自 2009 年投产至今,21
口井取到砂样,出砂情况普遍,已成为影响气田稳产的一个关键技术难题。 为此,建立了多孔
弹塑性 3D 出砂流固耦合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迪那 2 气田开展全方位出砂量预测。 研
究表明:迪那 2 气田出砂过程可划分为少量出砂、出砂递增、出砂加剧及稳定出砂 4 个阶段;重
small amount of sand production, incremental sand production, intensifying sand production and stable sand production; the area of heavy sand production is around Wells X-6, X-7 and X-8, and the amount of sand produc-

凝析气田地面集输工艺技术浅述

凝析气田地面集输工艺技术浅述
1O O
内蒙 古石 油4 r L- - -
2 l 年第 1 期 O1 5
凝 析 气 田地 面集 输 工 艺 技 术 浅 述
杜 善 波
t 利 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 究院有 限公 司) i l l 摘 要 : 文 对 国 内外 已经 投 入 开 发 的 凝 析 气 田 地 面 集 输 方 式进 行 总 结 。 内 外 凝 析 气 田 均 根 据 各 本 国
摘 要 : 缝是 岩石 发 生破 裂 的一种 地质现 象 , 壁 上发育 的 裂缝 将影响 声 波 、 性 等信 号传播 。 裂 井 电 常 规 测 井 资 料 进 行 裂 缝 识 别 的 传 统 方 法 是 手 工 经 验 识 别 , 性 判 断 裂 缝 发 育 带 。 这 种 方 法 自 缺 点 是 人 为 定 但 寺
1 1 微 球 电 阻 率 特 性 参 数 . 微 球 电 阻率 反 映 井壁 附近 地层 电性 特 征 , 造 构
微 球 电 阻 率 特 征 参 数 , 取 裂 缝 发 育 指 示 信 息 [ 。设 提 5 ] 致 密 层 段 微 球 读 数 为 R , 缝 发 育 层 段 微 球 读 数 裂 为 R 待 评 价 层 段 读 数 为 R, 造 特 征 参 数 x , 算 … 构 。计 公 式如 () 示 : 1所
2 布站 方式
气 、 井 油 气 计 量 、 析 气 处 理 、 析 油 稳 定 、 品 储 单 凝 凝 产 运 及 外 输 、 环 注 气 、 气 放 空 等 部 分 组 成 , 用 了 循 油 采 在 气 田 中 部 布 置 一 座 集 中 处 理 站 , 生 产 井 单 井 直 各
接 进 入 集 中处 理 站 计 量 、 理 的 总 体 布 局 方 式 。 防 处 在 止 生 成 水 化 物 和 凝 析 油 凝 固 的 措 施 上 , 哈 凝 析 气 牙 田 充 分 利 用 了 井 口 出 气 温 度 高 的 优 势 , 用 了 单 管 采 常 温 不 加 热 集 气 流 程 , 气 压 力 为 1 ~ 1 M P 该 流 集 2 8 a, 程 简 单 、 耗 低 。 牙 哈 凝 析 气 田采 用 了 集 中 增 压 、 能 分

迪北气藏侏罗系阿合组烃包裹体特征及成藏分析

迪北气藏侏罗系阿合组烃包裹体特征及成藏分析

迪北气藏侏罗系阿合组烃包裹体特征及成藏分析张宝收;杨海军;张鼐;赵青【摘要】迪北气藏侏罗系阿合组储集层共见到2期烃包裹体:Ⅰ期发黄色荧光的烃包裹体和Ⅱ期发蓝白色荧光的烃包裹体.根据包裹体光性特征和组分分析:Ⅰ期烃包裹体为成熟的中质油,Ⅱ期烃包裹体为成熟—过成熟的轻质凝析油.油源对比认为,形成这2期烃包裹体的主力烃源岩是阳霞凹陷三叠系湖相烃源岩.通过包裹体测温、捕获深度计算及埋藏史恢复,Ⅰ期烃包裹体形成于中新统康村组沉积早—中期(17-10 Ma),Ⅱ期烃包裹体形成于中新统康村组沉积晚期—库车组沉积中期(10-5 Ma).迪北气藏所在的依奇克里克构造带自中新世以来快速沉积,快速沉降,导致其具有多期连续成藏的特点,先后形成Ⅰ期和Ⅱ期油气的聚集.【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9(040)001【总页数】7页(P41-47)【关键词】迪北气藏;阿合组;烃包裹体;均一温度;油源对比;成熟度【作者】张宝收;杨海军;张鼐;赵青【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113继发现克拉2,迪那2和牙哈等大气田后,库车地区近年又相继发现了大北、克深等一大批气田(藏),从而成为塔里木盆地重要的天然气勘探区域,受到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前人通过地化指标和埋藏史研究,认为库车地区成藏期为2期,其中吉迪克组沉积时期为主要成油期,库车组沉积时期至今为主要的聚气期[1];根据生烃史法、油藏地球化学方法等分析认为,库车地区油气系统具有多期成藏、多阶连续的成藏特点,其主要成藏期有3期[2]。

迪北气藏位于库车坳陷依奇克里克构造带迪北斜坡带的中段(图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67221926(2004)0120091204收稿日期:2003206210;修回日期:20032112231作者简介:马玉杰(19682),女,黑龙江嫩江人,在职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储量地质综合研究.迪那2气田气藏类型研究马玉杰1,2,郜国玺1,张丽娟1,周 厉1,黄新林1,郝祥宝1(11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 841000;21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 102249)摘 要:迪那2气田位于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东部,是在塔里木盆地发现的第二个地质储量上亿方的大气田,主要含气层系为下第三系。

由于测试作业风险很大,获取的温度、压力资料有限,故确定气藏类型难度大。

利用测试结果、测井泥岩声波趋势线、储层横向预测结果及烃类检测结果,并结合沉积储层特征等综合研究手段,研究了迪那2气田气藏的类型,认为迪那2气田是由3个气藏组成的常温超高压、低含凝析油的层状边水凝析气藏。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前陆盆地;迪那2气田;下第三系;异常高压;气藏类型中图分类号:T E 12213+2 文献标识码:A 迪那2气田位于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东部,是继克拉2大气田后在塔里木盆地发现的第二个地质储量上亿方的大气田。

该气田为超高压气田,井下压力高达105M Pa 。

由于测试作业风险大,总计仅进行了7层单层测试。

这就给认识气藏类型带来了很大难度。

利用测试结果、测井泥岩声波趋势线、储层横向预测及烃类检测结果,并结合沉积储层特征等综合研究手段,基本搞清了迪那2气田气藏类型,并顺利上报了气田东高点探明地质储量。

1 迪那2气田地质背景迪那2气田所处的库车坳陷属于中新生代前陆盆地,北邻南天山造山带,南为塔北隆起。

该坳陷进一步可划分为4个构造带和3个凹陷,迪那2气田就位于中部秋里塔格构造带东部的迪那2号构造上,西距克拉2气田104km (图1)[1]。

1.1 地层及沉积相钻井资料揭示出迪那地区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上第三系库车组、康村组、吉迪克组,下第三图1 库车前陆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迪那2气田位置系苏维依组、库姆格列木群和白垩系;含气层系为下第三系。

吉迪克组为干旱盐湖相沉积,膏盐岩段厚800~1000m ,为区域性盖层[2]。

下第三系钻厚356~408m ,岩性较杂,以粉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和泥岩为主,次为含砾砂岩、第15卷第1期2004年2月天然气地球科学NA TU RAL GA S GEO SC IENCE V o l .15N o.1Feb . 2004砾状砂岩及砾岩,底部为灰质角砾岩或膏岩。

该系从上而下划分为苏维依组和库姆格列木群。

苏维依组钻厚184~216m,库姆格列木群钻厚172~192m。

二者均可以分别细划出3个岩性段,这6个岩性段在井间分布稳定,对比性好。

下第三系为湖泊-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砂体类型有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前缘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扇三角洲平原亚相的辫状河道等。

1.2 储层特征在上述6个岩性段基础上,划分了6个砂层组,对应于苏维依组3个岩性段及库姆格列木群第1、2、3岩性段,分别记为苏维依组1、2、3砂层组,库姆格列木群1、2、3砂层组,各砂层组之间存在稳定或不稳定分布的泥岩隔层。

下第三系储集岩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次为次长石岩屑砂岩。

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储层孔径分布区间10~60Λm。

压汞曲线反映排驱压力较高,主要分布区间0.1~1.5M Pa,具小孔细喉结构特征。

储层总体属低孔低渗和低孔特低渗储层,平均孔隙度4%~10%,平均渗透率(0.1~1.5)×10-3Λm2。

苏维依组E2-3s11、E2-3s31砂层组物性好、砂层连续、有效厚度大而集中;E2-3s21砂层组粒度变化较大、泥质层增多、砂岩连续性较差。

库姆格列木群储层与苏维依组相比,整体物性变差,E1-2km22砂层组储集性能相对较好。

1.3 气田构造特征迪那2号构造主要受南界东秋里塔格断裂和北界迪北断裂控制。

两条大断裂走向均为北东东向,均从三叠系断至上第三系吉迪克组。

在构造南翼还发育一条迪南次级断裂,倾向主要为北倾,是控制迪那2号构造圈闭面积的主断层。

区内小断裂不发育,以南倾、北倾为主,断层落差一般15~50m,是在挤压环境下形成的一些逆断层,具纵向封堵性。

气藏内产层没有被沟通,对气藏形态影响不大。

迪那2号构造为一近东西向、由东、西两个高点所组成的两翼基本对称的长轴背斜(图2)。

在下第三系顶面构造图上,圈闭面积78.8km2,圈闭幅度375m。

随深度增加,下第三系构造圈闭闭合幅度和面积逐渐变大,但高点基本没有发生偏移。

2 气藏类型分析2.1 温压系统的确定迪那22井、迪那201井和迪那202井等3口评图2 迪那2气田下第三系顶面构造价井在下第三系共成功进行7层单层测试作业,在5个井段,即苏维依组1砂层组2个井段、3砂层组2个井段和库姆格列木群2砂层组1个井段取得了较可靠的温度、压力资料,并据此建立了地层温度、压力与深度的关系。

迪那2气田地温梯度2.259℃ 100m,属正常温度系统。

从压力与深度关系图上可以看出(图3),苏维依组1砂层组与3砂层组测试的压力点不在同一压力梯度线上,属于不同的压力系统,为此建立了各自的压力与深度关系公式。

库姆格列木群2砂层组只有一个压力点,无法回归。

但从压力系统判断,迪那2气田是由不同的气藏所组成的,可能存在3个气藏。

为弥补迪那2超高压气田压力资料点少、无法对气藏类型进行准确判断的不足和进一步加深对气藏的认识,在研究中从测井角度用泥岩地层声波趋势线法以及计算迪那2气田各砂层组凝析气分子量角度进行了佐证。

图3 迪那2气田压力梯度(1)各砂层组凝析气分子量首先对迪那2气田油气分析化验资料进行分析,筛除空气含量较大的天然气样品,选择各井层测试相对稳定的、差别最小的工作制度下的生产气油比,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出各井层凝析气平均相对密度和平均分子量[3](图4)。

从图4可以看出,凝析气分子量在苏维依组129 天 然 气 地 球 科 学 V o l.15图4 迪那2气田凝析气分子量与深度关系砂层组、3砂层组及库姆格列木群2砂层组各不相同,说明其来自于3个不同的气藏。

(2)泥岩声波趋势线正常泥岩地层声波时差的对数和地层深度有线性关系,但在有异常压力的地层,线性关系被破坏,泥岩地层声波时差将偏离正常的泥岩声波趋势线。

图5是迪那22井泥岩声波时差与地层深度的交绘图,在吉迪克组膏泥岩段以下,泥岩地层声波时差偏离正常趋势线。

在下第三系目的层段明显存在3个不同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于苏维依组第1和第2岩性段、第3岩性段及库姆格列木群第2岩性段的3个气藏。

用泥岩声波趋势线进一步佐证了迪那2气田是由3个气藏组成,分属于不同的压力系统。

图5 迪那22井泥岩声波时差与地层深度交会据实测,迪那2气田压力系数为2.14~2.29,属超高压气田。

2.2 流体性质迪那2气田天然气相对密度低(0.63~0.64),甲烷含量较高(86.7%~88.85%),氮气和CO 2含量很低(分别为0.8%~2.0%、0.26%~1.02%),原始气藏条件下气体偏差系数高(1.935~1.948):该气田天然气属湿气。

该气田原油具有密度低(0.8g c m 3)、粘度低(50℃时动力粘度为0.7442~1.1M Pa ・s )、凝固点低(-6.0~6.0℃)、含硫低(0.02%~0.06%)和含蜡中等(3.9%~10.87%)的特点,气油比8100~12948m 3 m 3。

相态分析表明迪那2气田为低液烃含量(凝析油含量65~97g m 3)的凝析气藏。

2.3 气藏类型的确定背斜构造气藏的确定:通过压力系统等多种方法综合研究认为,迪那2气田存在3套压力系统,形成了3个气藏。

尽管下第三系各岩性段纵向差异明显,但根据沉积和储层特征分析认为,这3个气藏均为背斜构造气藏。

理由有3点:①迪那2气田下第三系主要为扇三角洲前缘及平原亚相沉积,物源来自北部,东西面积很宽,南北向也有较宽展布,在气田东西、南北两翼范围内不存在局部相变的可能;②迪那2气田3口评价井揭示,砂体较稳定,都存在相同的砂层组;③储层横向预测结果表明,在圈闭范围内储层是有生产能力的。

气水边界的确定:主要利用测试结果、烃类检测结果及类比法综合确定。

(1)通过测试结果判断。

3口评价井都处在构造较高部位,均未钻遇水层,未见明显底水和气水界面。

相比而言,迪那202井处于构造较低部位,测试最低气层底界深度比苏维依组顶面构造图溢出点还低37.67m ,含气高度超出局部构造幅度,有可能是整个构造带含气。

但据上述对温压系统等研究,迪那2气田存在3套不同的压力系统,应该有各自的气水界面,为此推测1气藏在圈闭范围内是全充满的。

(2)通过烃类检测结果判断。

地震反射信息不仅能反映地层的空间结构变化和储集层的特征,还能反映含气情况[4]。

通过研究发现迪那2气田振幅异常与富含天然气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强振幅异常特征非常明显,含气区为强振幅区,尤其在南北方向上强弱振幅界限与地震T 6反射层等T 0图最大闭合圈投影吻合得更好,振幅信息解释证实了迪那2气田是全充满的。

(3)通过类比法分析。

库车坳陷油气源充足,已39N o .1 马玉杰等:迪那2气田气藏类型研究 探明的油气田圈闭基本都是全充满的,如库车坳陷西部克拉苏构造带上的克拉2气田、前缘隆起带上的羊塔克油气田等。

综合上述理由,判断迪那2气田各气藏是全充满的,气水界面海拔即为各气藏顶面构造图闭合线海拔(图6)。

各气藏幅度大,储层段厚度远小于圈闭幅度,具层状特点。

图6 迪那2气田东西向气藏剖面 迪那2气田为一常温超高压、超深层、高丰度、大型、高产、低含凝析油的层状边水凝析气田①[5],存在少量边水,但边水不活跃。

3 结论在迪那2气田东高点,由于井少和井控面积大以及测试层少,故取得的温度、压力资料点有限。

利用测井、地震储层横向预测及烃类检测、沉积储层研究等综合研究手段,对迪那2气田气藏类型做了科学、合理的认识,实现了气田高效评价的目标,降低了勘探成本和测试风险。

参考文献:[1] 马玉杰,谢会文,蔡振忠,等1库车坳陷迪那2气田地质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14(5):3712374.[2] 吕修祥,金之钧,周新源,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与膏盐岩相关的油气聚集[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27(4):20221.[3] 杨通佑,范尚炯,陈元千,等.石油及天然气储量计算方法[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4] 陆基孟.地震勘探原理(下册)[M ].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5] 周兴熙1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成藏机制再认识[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14(5):3542361.THE K IND OF D INA 2GAS F IELDM A Yu 2jie 1,2,GAO Guo 2x i 1,ZHAN G L i 2juan 1,ZHOU L i 1,HU AN G X in 2lin 1,HAO X iang 2bao1(1.B ranch of T a ri m O ilf ield Co m p any ,CN PC ,K uerle 841000,Ch ina ;2.B asin and R eservoir R esea rch Cen ter ,U n iversity of P etroleum ,B eij ing 1022497,Ch ina )Abstract :D ina 2gas field is situated on the eastern side of Q iu litage structu re belt ,Kuche dep ressi on .It is the second b iggest gas field found in T ari m basin .Paleogene sand is the m aj o r bearing gas layer .B ecau se of the risk of fo rm ati on test ,the data of tem p eratu re and p ressu re are li m ited ,it’s difficu lt to confirm the gas reservo ir’s m ode .In the face of th is situati on ,w e adop ted the resu lt of fo rm ati on test ,the trendline of log 2ging sound w ave in shale ,the fo recast of reservo ir’s landscap e o rien tati on and the resu lt of hydrocarbon testing ,also com b ined the featu re of reservo ir and sedi m en t .B ased on above research w o rk ,w e draw a righ t conclu si on to the m ode of gas reservo ir ,that’s dina 2gas field is a bedding condesate gas field com 2po sed of 3gas reservo irs ,w h ich has fo rm al tem p eratu re ,sup er 2overp ressu re ,low condesate o il.Key words :T ari m basin ;Fo reland basin ;D ina 2gas field ;Paleogene ;A bno rm al h igh p ressu re ;T he k ind of gas reservi o r .49 天 然 气 地 球 科 学 V o l .15①国土资源部储量司、人教司1矿产储量评估师培训教材(三)石油天然气专辑120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