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藏天然气田不同分类标准
天然气

天然气:指以甲烷为主的复杂烃类混合物,通常也含少量的乙烷、丙烷和更重要的烃类,以及若干不可燃气体。
天然气分类:天然气的组成通常用摩尔组成,体积组成或质量组成。
1、按烃类组成关系分类:干气、湿气、贫气、富气。
干气:C5以上液态烃类含量低于13、5m3的天然气。
湿气:C5以上液态烃类含量高于13、5m3的天然气。
贫气:丙烷以及以上烃类含量少于13、5cm3/m3的天然气。
富气:丙烷以及以上烃类含量少于13、5cm3/m3的天然气。
2、按矿藏特点分类:纯气藏天然气、凝析气藏天然气、油田伴生天然气。
3、按硫化氢、二氧化碳含量分类天然气中硫化物和二氧化碳含量很多的天然气称为酸性天然气。
硫化氢含量和二氧化碳可以忽略的天然气称为净气。
气体的偏差系数:一定量的天然气,在相同压力温度下,实际体积与理想体积之比。
天然气体积系数:一定质量天然气在地层条件下的体积与地面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之比。
体积系数的倒数定义为膨胀系数膨胀系数:等温条件下,单位压力改变引起的天然气气体体积的变化量。
天然气粘度:单位面积上的剪切力与垂直流动方向上的速度梯度成正比例系数就称为流体的粘度。
τxy=-μ=ФμxФyτxy—剪切应力N/m²μx—在施加剪切力的x方向的流体速度m/sμ—绝对黏度,也称动力粘度pa·s运动粘度:绝对黏度与同温、同压力下该流体的密度的比值。
V=μρ天然气水露点:指在一定压力下与天然气饱和水蒸汽量对应的温度。
天然气的烃露点:在一定压力第一滴烃类液体析出时的平衡温度。
天然气的密度:单位体积天然气的质量。
ρg=mv =pMgRT天然气的相对密度: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天然气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值比。
r g=ρgρa =M gM a=M g28.97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一般为0、5-----0、7。
天然气的分类(新编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天然气的分类(新编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天然气的分类(新编版)依据不同的原则,有3种天然气的分类方式。
1.按矿藏特点分类按矿藏特点的不同可将天然气分为气井气、凝析井气和油田气。
前两者合称非伴生气,后者又称为油田伴生气。
①气井气:即纯气田天然气,气藏中的天然气以气相存在,通过气井开采出来,其中甲烷含量高。
②凝析井气:即凝析气田天然气,在气藏中以气体状态存在,是具有高含量可回收烃液的气田气,其凝析液主要为凝析油,其次可能还有部分被凝析的水。
这类气田的井口流出物除含有甲烷、乙烷外,还含有一定量的丙、丁烷及C5以上的烃类。
③油田气:即油田伴生气,它伴随原油共生,是在油藏中与原油呈相平衡接触的气体,包括游离气(气层气)和溶解在原油中的溶解气,从组成上亦认为属于湿气。
在油井开采情况中,借助气层气来保持井压,而溶解气则伴随原油采出。
当油田气随原油一起被开采到地面后,由于油气分离条件(温度和压力)和分离方式(一级或多级)的不同,以及受气液平衡规律的限制,气相中除含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外,还含有戊烷、己烷,甚至C9、C10组分。
液相中除含有重烃外,仍含有一定量的丁烷、丙烷,甚至甲烷。
与此同时,为了降低原油的饱和蒸气压,防止原油在储运过程中的蒸发损耗,油田上往往采用各种原油稳定工艺回收原油中的C1~C5组分,回收回来的气体,称为原油稳定气,简称原稳气。
2.按天然气的烃类组成分类(1)C5界定法——干、湿气的划分据天然气中C5以上烃液含量的多少,用C5界定法划分干气和湿气。
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

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以下简称资源/储量)的分类和定义。
1.2 本标准适用于资源/储量计算、评审和统计,也适用于国内采矿权和开发方案的审批、矿业权转让和油气勘探开发筹资、融资等活动中的储量中介评估。
2 基本术语本标准在分类定义中采用下列基本术语,这些基本术语均为泛指的名词:2.1 原地量:是指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油气自然聚集量,即在原始地层条件下,油气储集层中储藏的石油和天然气及其伴生有用物质,换算到地面标准条件(20℃,0.101MPa)下的数量。
在未发现的情况下,称为原地资源量;在已发现的情况下,称为原地储量,特称地质储量。
2.2 可采量:是指从油气的原地量中,预计可采出的油气数量。
在未发现的情况下,称为可采资源量;在已发现的情况下,称为可采储量。
2.3 资源量:是原地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的统称。
2.4 储量:是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的统称。
可采储量又是技术可采储量和经济可采储量的统称。
2.5 技术可采储量:是指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经理论计算或类比估算的、最终可采出的油气数量。
2.6 经济可采储量:是指在当前已实施的或肯定要实施的技术条件下,按当前的经济条件(如价格、成本等)估算的、可经济开采的油气数量。
2.7 不可采量:是原地量与可采量的差值。
3 勘探开发阶段划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完整的勘探开发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区域普查阶段、圈闭预探阶段、油气藏评价阶段、产能建设阶段、油气生产阶段。
3.1 区域普查阶段:对盆地、坳陷、凹陷及周缘地区,进行区域地质调查,选择性地进行非地震物化探和地震概查、普查,以及进行区域探井钻探,了解烃源岩和储、盖层组合等基本石油地质情况,圈定有利含油气区带。
13.2 圈闭预探阶段:对有利含油气区带,进行地震普查、详查及其它必要的物化探,查明圈闭及其分布,优选有利含油气的圈闭,进行预探井钻探,基本查明构造、储层、盖层等情况,发现油气藏(田)并初步了解油气藏(田)特征。
燃气地分类及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燃气的分类及基本性质一、燃气的分类(一)天然气1、常规天然气(1)、气田气:是指产自天然气气藏的纯天然气,主要组分是甲烷。
(2)、石油伴生气:是指与石油共生的、伴随石油一起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其主要组分是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
(3)、凝析气田气:是指从深层气田开采的含石油轻质馏分的天然气。
主要组分是甲烷、2%-5%戊烷及戊烷以上的碳氢化合物。
2、非常规天然气:是指受目前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尚未投入工业开采及制取的天然气资源,包括天然气水合物、煤层气、页岩气、煤制天然气等。
(1)、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类冰固态化合物。
主要组分为甲烷。
(2)、煤层气:是煤层形成过程中经过生物化学和变质作用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煤层及固岩中的自储式天然气。
(3)、页岩气:是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的天然气。
(4)、煤制天然气:是指煤经过气化产生的合成气,再经过甲烷化处理,生产代用天然气(SNG)。
(二)、人工燃气1、固体燃料干馏煤气:利用焦炉等对煤进行干馏所获得的煤气。
2、固体燃料气化煤气:是指以煤作为原料采用纯氧和水蒸气作为气化剂,获得的煤气。
如:水煤气、发生炉煤气等。
2、油制气;是指利用重油(炼油厂提取汽油、煤油、柴油之后剩余的油品)制取城市燃气。
3、高炉煤气:是冶金工厂炼铁时的副产气,主要组分是一氧化碳和氮气。
(三)、液化石油气:是指在天然气及石油开采或炼制石油过程中,作为副产品而获得的。
(四)、生物气: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的可燃气体,也叫做沼气。
二、燃气的基本性质1、热值:单位体积的燃气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
2、热值单位的换算关系:1千卡=4.187千焦;1千焦=0.239千卡:1千瓦小时=3600千焦=859.8千卡3、常用燃气的热值:4、、爆炸极限: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而引起爆炸时的可燃气体浓度范围成为爆炸极限。
天然气藏天然气田不同分类标准

天然气藏天然气田不同分类标准
(1)按千米井深的单井稳定天然气产量划分标准:
千米井深稳定产量[104m3/(km•d)]
(2)天然气田储量丰度划分标准:
天然气储量丰度(108m3/km2)
(3)天然气田总储量划分大小标准:
天然气田总储量(108m3)
(4)按气藏埋藏深度划分标准:
此外,还有特殊天然气储量,例如:
非烃类天然气储量:二氧化碳、硫化氢及氦气。
低经济储量:指达到工业气流标准,但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开发难度大、经济效益低的天然气储量。
至于石油天然气勘探生产技术指标,目前的行业标准已对各专业技术工种规定了生产指标(如计划完成率、平均队年工作量……)和技术指标(如地震专业的地震剖面品质合格率、空炮率、废品率等)。
这是各专业技术工种的具体工作标准,是为油气勘查工业标准的基础。
天然气的分类

天然气的分类依据不同的原则,有三种天然气的分类方式:1、按矿藏特点分类按矿藏特点的不同可将天然气分为气井气(gas well gas)、凝析井气(condensate gas)和油田气(oil field gas)。
前两者合称非伴生气(unassociated gas)后者也称为油田伴生气(associated gas)。
气井气:即纯气田天然气,气藏中的天然气以气相存在,通过气井开采出来,其中甲烷含量高。
凝析井气:即凝析气田天然气,气藏中以气体状态存在,是具有高含量可回收烃液的气田气,其凝析液主要为凝析油,其次可能还有部分被凝析的水,这类气田的井口流出物除含有甲烷、乙烷外,还含有一定量的丙烷、丁烷及C5+以上的烃类。
油田气:即油田伴生气,它是伴随原油共生,是在油藏中与原油呈相平衡接触的气体,包括游离气(气层气)和溶解在原油中的溶解气,从组成上亦认为属于湿气。
在油井开采情况中,借助气层气来保持井压,而溶解气则伴随原油采出。
油田气采出的特点是:组成和气油比(gas-oil ratio,GOR,一般为20~500m3气/t原油)因产层和开采条件不同而异,不能人为地控制,一般富含丁烷以上组分。
当油田气随原油一起被开采到地面后,由于油气分离条件(温度和压力)和分离方式(一级或二级)不同,以及受气液平衡规律的限制,气相中除含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外,还含有戊烷、己烷,甚至C9、C10组分。
液相中除含有重烃外,仍含有一定量的丁烷、丙烷,甚至甲烷。
与此同时,为了降低原油的饱和蒸气压,防止原油在储运过程中的挥发耗损,油田上往往采用各种原油稳定工艺回收原油中C1~C5组分,回收回来的气体,称为原油稳定气,简称原稳气。
2、按天然气的烃类组成分类按天然气的烃类组成(即按天然气中液烃含量)的多少来分类,可分为干气、湿气或贫气、富气。
(1)C5界定法—干、湿气的划分。
根据天然气中C5以上的烃液含量的多少,用C5界定法划分为干气(dry gas)和湿气(wet gas)。
气藏的分类——精选推荐

气藏分类SY/T6168—1995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天然气藏单因素分类和多因素组合分类系列与指标,同时规定了组合分类的原则和命名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气常规气藏、凝析气藏和非常规等气藏的分类。
3.1按气藏圈闭因素分类天然气藏按圈闭类型可分为四类十亚类,见表1。
3.2按储层因素分类3.2.1依据储层岩石类型划分。
见表2。
3.2.2依据储层物性划分,见表3。
按储层物性划分气藏类型时,应以试井资料求取得有效渗透率为主,绝对渗透率和孔隙度参数仅作参考使用。
尤其是非孔隙型储层,绝不能仅使用绝对渗透率进行划分。
表1 按圈闭因素划分表2 气藏按储层岩类的划分表3 气藏按储层物性的划分表4 气藏储渗空间类型特征表气藏按驱动方式可分为三类,其类型划分及特征见表5。
表5 气藏按驱动因素分类3.4按相态因素分类:按天然气藏地层条件下的压力—温度相态可分为干气藏、湿气藏、凝析气藏、水溶性气藏、水化物气藏五类。
3.4.1干气藏:储层气组成中部含常温常压条件下液态烃(C5以上)组分,开采过程中地下储层内和地面分离器中均无凝析油产出,通常甲烷含量大于95%,气体相对密度小于0.65。
3.4.2湿气藏:气藏衰竭式开采时储层中不存在反凝析现象,其流体在地下始终为气态,而地面分离器内可有凝析油析出,但含量较低,一般小于50g/m3 。
3.4.3凝析气藏:在初始储层条件下流体呈气态,储层温度处于压力--温度相图的临界温度与最大凝析温度之间。
在衰竭式开采时储层中存在反凝析现象,地面有凝析油产出。
3.4.4水溶性气藏:烃类气体在地层条件下溶于地层水之中,形成的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气藏。
3.4.5水化物气藏:烃类气体与水在储层条件下呈固态存在,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气藏。
3.5凝析气藏的分类3.5.1按露点在压力—温度相图中的位置划分A)常规凝析气藏:储层温度距流体压力—温度相图的临界温度点较远,露点压力随凝析油含量增多而增高。
B)近临界态凝析气藏:在初始储层条件下流体呈气态。
天然气分类(标准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天然气分类(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天然气分类(标准版)一、天然气分类原则(1)按组分划分:干气、湿气;烃类、非烃类。
(2)按天然气来源划分:有机来源、无机来源。
(3)按生储盖组合划分:自生自储型、古生新储型和新生古储型。
(4)按天然气相态划分:游离气、溶解气、吸附气、固体气(气水化合物)。
(5)按有机母质类型划分:腐殖气(煤型气)、腐泥气(油型气)、腐殖腐泥气(陆源有机气)。
(6)按有机质演化阶段划分:生物气、生物一热催化过渡带气、热解气(热催气、热裂解气)、高温热裂解气等。
(7)其他。
二、国内外学者对天然气类型划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的学者以气体的来源、化学成分、存在条件为基础划分天然气类型,对广义天然气研究起积极推动作用。
七八十年代,欧美的地质学家,趋向于以狭义天然气为主的成因分类,并形成以有机来源和无机来源两大类天然气成因分类的轮廓,出现以有机质不同母质类型天然气划分的雏型,见表1-1-1。
80年代,我国天然气地质学家发展了狭义天然气成因类型的划分,确定了天然气有机和无机两大基本来源,明确地提出有机成因气中的油型气和煤型气的基本类型,并以有机质的化学作用形式及演化特征,确定出微生物作用形成的生物气、热解作用形成的热催化气和热裂解气的概念,见表1-1-2。
1989年戴金星院士等提出原始物质、化学作用形式及成熟度、组分、相态等不同天然气分类方案,见表1-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气藏天然气田不同分类标准
(1)按千米井深的单井稳定天然气产量划分标准:
千米井深稳定产量[104m3/(km•d)]
(2)天然气田储量丰度划分标准:
天然气储量丰度(108m3/km2)
(3)天然气田总储量划分大小标准:
天然气田总储量(108m3)
(4)按气藏埋藏深度划分标准:
此外,还有特殊天然气储量,例如:
非烃类天然气储量:二氧化碳、硫化氢及氦气。
低经济储量:指达到工业气流标准,但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开发难度大、经济效益低的天然气储量。
至于石油天然气勘探生产技术指标,目前的行业标准已对各专业技术工种规定了生产指标(如计划完成率、平均队年工作量……)和技术指标(如地震专业的地震剖面品质合格率、空炮率、废品率等)。
这是各专业技术工种的具体工作标准,是为油气勘查工业标准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