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置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与实践
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适应性评价研究

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适应性评价研究
随着传统油田的逐渐开发,潜山油藏的开发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潜山油藏是指
埋藏在潜山地层中的油藏,其开发方式与传统油藏有一定的差异。
为了评价水平井在潜山
油藏中的适应性,本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分析。
本研究采集了潜山地层的岩心样品,并利用剖面观察、薄片鉴定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地
质学和岩石学的研究。
结果表明,潜山地层主要由砂岩和泥岩组成,具有较好的储层特性。
潜山地层还存在一定的构造特点,如断层和褶皱等,这对水平井的开发产生了一定的影
响。
接着,本研究通过一些基本的物理实验,如孔隙度测试、渗透度测试等,研究了潜山
油藏的储集特征。
结果显示,潜山油藏的储集特征较好,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度,适
合开展水平井开发。
然后,本研究利用数学模型对潜山油藏的开发进行了模拟。
模拟结果表明,水平井在
潜山油藏中可以有效提高采收率,并减少开发成本。
水平井还可以减少地面施工对周围环
境的影响,对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研究还在实际的潜山油田进行了试验,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试验结
果显示,水平井在潜山油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水平井在潜山油藏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减少开发成本,并保护
环境。
水平井的开发在潜山油藏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底水驱潜山油藏水平井位置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底水驱潜山油藏水平井位置优化数值模拟研究李青;刘月田;宋正聪【摘要】利用编制的底水裂缝性油藏模型模拟底水驱潜山油藏,进行水平井合理深度的研究。
采用不同深度的模型分别进行模拟,得出了不同水平井深度下该潜山油藏的生产指标。
对比生产指标,分析结果产生原因,最终与实际相结合,得出所采用模型的合理水平井的深度。
%A numerical model of buried hill fractured reservoir is made to simulate the real buried hill fractured reservoir with bottom water, and then to catch on the research about right place of horizontal well in this kind of reservoirs. Models with different horizontal well depths have been simulated, figured out this buried hill reservoir's production-indexes with different horizontal well depths. Comprised production-indexes, analyzed reasons for the re- sults and finally combined with practice, then we can get the right depth of horizontal well in the model.【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2(031)007【总页数】3页(P11-13)【关键词】水平井;底水驱;潜山油藏;数值模拟【作者】李青;刘月田;宋正聪【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西北油田分公司,新疆轮台8416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19水平井的开采技术虽然起步没有直井早,但是经过近几十年的开发应用,证明水平井在开采垂直裂缝、薄层、底水以及稠油等类型的油藏时效果远远好于直井。
水平井油藏数值模拟及开发方案优化

水平井油藏数值模拟及开发方案优化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资源的开采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常规的石油开采中,大多数地下储层都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压力,因此难以直接开采。
而水平井油藏正是一种新型的油藏开发方式,其通过操作油井的钻头来建造水平井,进而从原本无法开采的地下储藏层中开采出石油。
但是,水平井油藏的开发受到很多限制,一方面是由于其开采的深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石油开采的深度,另一方面是由于其所处的地层环境比传统石油开采的地层环境更加复杂。
因此,对水平井油藏的数值模拟和开发方案优化显得非常重要。
数值模拟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被开采油藏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研究油藏的特征和行为。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确定最佳开采方式、优化提高开采效率和降低开采成本。
在水平井油藏的开发过程中,则需要对其进行三维模拟。
以“UGR grid”为例,可以对地层进行划分,建立“广义导向网格(Generalized Finite Difference Grid)”,并对每一层的物理性质、流体动力学特性、化学特性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快速而精确的地层模拟和分析,提高开采效率。
除了数值模拟外,优化开发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水平井油藏的开采过程中,存在诸多因素影响开采效率,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则是压裂工艺和注水治理工艺。
压裂工艺是指在地下储藏层中注入压裂液,让石油从储藏层流出,而注水治理工艺则是指在储藏层内注入水来提高储层压力,从而使石油流动起来。
因此,针对水平井油藏的开发,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优化方案。
例如,可以采用大口径、高质量的水平井钻头,以确保正常的钻井效率和钻井质量;可以采用“断点注压”技术,在地层下方注入一定压力的水压,使压裂液沿更多的微小孔隙点分布,从而提高了压力的均匀性和扩散率;还可以采用高精度压裂技术,在压裂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精确定向注入位置。
综上所述,水平井油藏的数值模拟和开发方案优化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优化,可以提高开采效率,同时也能降低开采成本,从而推动石油资源的更有效开采。
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适应性评价研究

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适应性评价研究水平井是一种在油田开发中被广泛应用的钻井技术,特别适用于开发潜山油藏。
水平井的开发方式为横向穿越储层,从而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开采,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水平井的开发是否适应潜山油藏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行科学评价研究。
本文将对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进行适应性评价研究,以期为油田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经验借鉴。
1. 潜山油藏特点潜山油藏是指地层中储集有石油、天然气或其他矿物资源的层位,其上方有一层浸没岩石盖层,且盖层具有一定的覆盖厚度。
这种类型的油藏常常发现于地表破坏程度低、岩性及构造变动小的地区。
潜山油藏通常被视为低渗透、低产能的油气田,因此开发难度较大。
2. 水平井开发特点水平井是指在垂直深井的基础上,在油藏中水平方向钻进一定长度的井眼,然后在水平段进行完井作业,使其成为一种新的开发方式。
水平井开发具有井距大、控制能力强、排采有效、投资回收期短、增产、减耗等特点。
3. 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的优势水平井适应性评价研究需要分析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的优势。
水平井在潜山油藏开发中可以降低渗透性差、孔隙度小等因素对油藏开采的影响,提高采收率。
水平井开发可以增加油藏的有效压力力量,提高单井单片产能。
水平井能够有效地改善油藏开采的地物条件,降低井网压力,减小地物浸透差异,提高采收率。
水平井开发可以有效地降低地面排采能耗,降低油藏开采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的挑战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也存在一些挑战,需要进行适应性评价研究。
潜山油藏的开发需要对地质构造、储层特点等进行深入分析,水平井在潜山油藏地质条件下的选址难度大。
水平井的设计和施工需要克服盖层强度、井眼弯曲控制、对水平段的完井作业等技术难题。
水平井在潜山油藏开发中需要考虑排采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以及对地质靶层的有效控制,需要克服一定的技术难度。
5. 适应性评价研究方法为了对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进行适应性评价,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特超稠油油藏叠置水平井二次开发实践与认识

高采 收率 的 主 导 技 术 。按 照 “ 价 、 究 、 署 、 评 研 部 试
验 、 广 ” 五个 二次 开 发 工 作 程 序 , 洼 5 推 的 在 9块 特
超稠 油油藏 开 展 了加 密 水 平井 ( 叠 置 水 平 井 ) 含 二
次开发 实践 . 。
在 15 .%以上稳产 8 ; a 回采水率高, 累计 回采水率达 9% ; 0 纵向动用程度高 , 7 .% ; 达 55 与同类油藏相 比 开发效果较好 ; I 与 类开发标准相 比, 高于中国石油 天然气 集 团公 司制定 的开发标 准 。 2 2 开发 矛盾 . 洼5 9块油 井 已进入 高吞 吐周期 , 产难 度 日益 稳 加大 , 续吞 吐 开发 效 果及 经 济 效益 变 差 。直 井 开 继 采 出砂 严重 , 造成 洼 6 0断块 l 5口井 全 部 停 产 ,5 41
中图 分 类 号 பைடு நூலகம்E 5 T 26
洼5 9块 沙 三段 (3 油 藏 为 深 层 超 稠 油 油 藏 , s)
油水界 面深度 约为 14 m。主要 目的层 为沙三水 下 50
19 9 7年采用蒸 汽吞吐 开发方 式 10 0 m井 距 正 方形 井
网投入 开发 , 随着 新井 的逐年 投入 , 区块 日产 油量 呈
1 . M a 地层 压 力 系数 为 0 9 , 35 P , . 5 油层 温 度为 5 ℃ , 8 地 温 梯 度 为 0 0 4 m。原 油 性 质 为 特 超 稠 油 , . 3 ℃/ 5 ℃ 时地 面脱气 原油粘 度 为 1 80 MP s2 ℃ 时 0 2 6 0 a・ ,0 平均 地面 密度为 0 9 7 / m , 质 +沥清 制质 含 量 .9 6 c 胶 为 4 .2 , 蜡 量 为 4 , 油 凝 固 点 为 2 c 地 67 % 含 % 原 6C, 层水为 N H O a C 3型 , 总矿化 度为 30 5 O m / 。 0 0~ 0 O g I
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适应性评价研究

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适应性评价研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水平井开发裂缝性潜山储层的影响参数进行了分析,评价参数包括基质渗透率、裂缝渗透率、有效厚度、单井产能和单井控制面积。
分析结果表明:单井产能和基质渗透率对水平井开发裂缝性潜山油藏的开发效果影响最大,并对A油田裂缝性潜山储层采用水平井开发适用性进行研究,筛选出适合水平井开发的区块。
标签:潜山油藏;水平井;正交实验;1 前言水平井开发技术是集油藏描述、钻采工艺、井下改造和经济评价多项技术的综合体现,目前水平井开发在国内外复杂油气田已经取得较好的开采效果[1-2]。
无论是碳酸盐岩油藏还是浅变质岩潜山油藏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裂缝,而且大多为高角度缝甚至是垂直缝,相对常规直井而言,采用水平井开发此类油藏有明显的技术优势[3-4],裂缝改善水平井近井油藏地带的渗流能力,保证了在較低生产压差下较高的产液能力,但是对于油藏地质特征不适合的区块采取水平井开发,可能会造成不可预见的开发风险。
因此采用水平井开发裂缝性潜山油藏时需要开展适应性分析。
2 潜山油藏地质参数适应性分析裂缝性潜山油藏分布复杂,通过运用数理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裂缝性潜山油藏储层各项参数对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依据主要影响因素评价对潜山各断块储层适应性进行筛选。
2.1正交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基础、科学安排多因素试验的实用数学方法。
它利用一套现成的规格化的正交表,借助于它的均衡分散、整齐可比进行多因素试验设计,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利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影响水平井开发裂缝性潜山油藏的主要因素,评价参数为基质渗透率、裂缝渗透率、有效厚度、单井产能和单井控制面积,每项参数分别赋予4个选择范围,按照水平井开发裂缝性潜山油藏的影响参数正交设计表格得到16个方案,见表1。
2.2 水平井开发裂缝性潜山油藏影响参数研究在完成试验收集完数据后,将要进行的是极差分析,利用正交设计的直观分析方法研究水平井开发裂缝性潜山油藏的主要因素,具体结果见表2和图1。
纵叠平错井网实现潜山油藏高效开发

纵叠平错井网实现潜山油藏高效开发梁飞【摘要】针对兴隆台潜山年代古老、山体巨厚、岩性复杂、裂缝层控、非均质严重的特殊油藏,打破传统的一套层系、一套井网的开发模式,设计直井控制垂向、水平井及复杂结构井控制平面的井网,形成了"四段七层、纵叠平错、平直组合"的立体开发井网,建立平面径向驱、垂向重力驱等驱动方式,实现特殊油藏的立体高效开发.【期刊名称】《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2页(P61-62)【关键词】巨厚潜山;立体井网;重力驱;高效开发;【作者】梁飞【作者单位】中油辽河油田公司,辽宁盘锦 12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在油气田生产中,井网的选择和部署是油藏开发的关键,井网形式主要受油气田的地质特点控制。
对于块状厚层油藏,采用直井或者单层水平井二维面积井网,难以实现油层合理动用,油气储量动用程度低,注水后水驱波及系数低,难以解决厚层油藏开采的实际问题。
如何设计立体井网结构是实现该类油藏合理有效开发的关键。
兴隆台潜山位于辽河西部凹陷中南段,构造上是以太古界变质岩为主的块状裂缝性潜山。
构造裂缝发育方向以北东向,中高角度裂缝为主。
含油幅度超过2000m,为具有统一压力系统的新生古储潜山油藏。
兴隆台潜山构造和油层分布具有潜山面高差变化大、含油高度差异大、有效厚度差异大的特点,满块含油局部富集。
裂缝孔隙度、密度和开度都低于同类型油藏,直井产量不高,地面处于城区,使得油藏的合理开发面临很大困难和风险。
针对兴隆台潜山的山体巨厚、岩性复杂、裂缝层控、非均质严重的油藏特点,和特殊的城区地面环境,打破传统的一套层系、一套井网的开发模式,采用直井控制垂向、水平井及复杂结构井控制平面的立体井网,形成多段、多层的三维部署,建立平面径向驱、垂向重力驱等驱动方式,最终实现油藏的高水平、高效开发。
油藏现有直井产能低、递减快,可用于认识和控制有利储集岩,减少水平井部署风险。
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适应性评价研究

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适应性评价研究潜山油藏是指油气藏位于山区地质构造中的一类特殊油气藏。
由于山地地质环境的特殊性,水平井开发在潜山油藏中的适应性评价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结合具体例子对水平井开发在潜山油藏中的适应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建议。
水平井技术在潜山油藏中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水平井能够有效地利用潜山地质构造中的天然裂缝系统,在垂直井难以开采的情况下提高油气产量。
第二,水平井能够降低油井开采的动态物理性质,如油井柱塞效应和液面前移效应,从而提高油井生产效率。
水平井技术可以降低地质库页岩的水平上的侧漏,减少水平钻探中的地层围岩的水平面破裂和破碎现象。
水平井在潜山油藏中的开发也存在一些适应性问题,需要通过具体的评价来解决。
潜山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变化大,水平井的钻探路径和井筒设计需要更加谨慎和精确。
在潜山地质中,地下水位的变化可能会对水平井的稳定性产生影响,需要通过适当的工程措施来保持井眼稳定。
潜山油藏中地层裂缝系统的特殊性也可能导致水平井的侧向延伸能力不足,需要通过合理的井位选择和井段设计来解决。
对于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的适应性评价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
可以在现有的潜山油田中选取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水平井开发案例,通过实际生产数据和现场观测数据来评价水平井的开采效果和适应性。
可以借助数值模拟方法,对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模拟和分析,比如钻井过程中的应力状态和井眼稳定性等。
也可以结合实验室研究对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物理实验,比如地层侧向延伸能力和水平井稳定性等。
在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中的适应性评价研究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需要充分考虑潜山地质条件和油气藏特征的影响,比如山地地层的变化和破碎程度,以及油气藏的储集层性质和流体性质等。
需要准确评价水平井的开采效果和适应性,包括油气产量的提高程度和井眼稳定性等。
还需要考虑工程经济性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对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的可行性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9月断块油气田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and practice on buried-hill reservoir development with overlapped horizontal wellZhou Wanshan(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Liaohe Oilfield Company,PetroChina,Panjin 124010,China)Abstract:Block XG7of Xinglongtai Oilfield is a buried hill oil reservoir discovered in recent years.This reservoir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al geological condition,old formation,complex internal structures,diverse lithology,huge pay layer and strong heterogeneity.Unique geological conditions bring enormous challenges to reservoir development.Faced with a number of negative factors and aimed at low development degree of vertical wells,researchers present development from separate zones with overlapped horizontal well and optimize the key parameters of overlapping way of horizontal wells,vertical spacing,horizontal segment length and water injection through innovative,preliminary practi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ies.Practice proves that it is feasible to use overlapped horizontal wells and achieves a good development effect.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XG buried-hill reservoir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reservoir development.Key words:numerical simulation,overlapping,horizontal well,buried hill reservoir.XG7块开发目的层为兴隆台太古界潜山,是具有双重介质特征的裂缝性储层[1-3],区域构造裂缝以中高角度裂缝为主,油藏埋深2335~3960m ,油层从潜山顶部到底部均有发育。
在潜山的上部、中部、底部各有一个油层集中发育段,其分布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
孔隙度平均5.1%,渗透率小于1×10-3μm 2。
地面原油密度平均0.8207g ·cm -3,地面原油黏度平均3.57mPa ·s 。
1模型概述根据XG7块油藏构造、岩性、储层物性及开采特点,选用GMSS 软件,对XG7块中生界3大段1600m 厚的油层进行三维地质建模。
采用CMG 软件中黑油模型IMEX 进行油藏动态建模,平面划分为均匀网格113×65=7345的网格系统,X 、Y 方向网格步长均为50m ;将每一大段细分为5个小层,共15层;模型采用以基质孔隙为主要储油空间、裂缝为主要渗流通道的双重介质模型,总节点数220350个,建立油藏动态模型。
2叠置水平井开发可行性研究XG7块无边底水,天然能量不足,一次采收率仅为11%。
调研资料表明[4-6],人工注水是潜山油藏成功开发的一条重要途径。
因此,考虑天然能量开采和注水开发2种方式,对单水平井和叠置水平井2种井型整体开发XG7块太古界巨厚油层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叠置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与实践周万山(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摘要兴隆台油田XG7块是近年来发现的潜山油藏,该油藏地质条件特殊,地层古老,潜山构造及内幕复杂,岩性多样,储层巨厚,非均质性强,独特的地质条件给油藏开发带来巨大挑战。
面对诸多不利因素和挑战,通过创新研究和初步实践,针对直井开发动用程度较低的状况,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利用叠置水平井进行分层开发,并对叠置水平井的叠置方式、纵向井距、水平段长度及注水方式等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
实践证明:叠置水平井是可行的,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兴古潜山油藏的成功开发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关键词数值模拟;叠置;水平井;潜山油藏中图分类号:TE3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8907(2010)05-602-03引用格式:周万山.叠置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与实践[J ].断块油气田,2010,17(5):602-604.Zhou Wanshan.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and practice on buried-hill reservoir development with overlapped horizontal well [J ].Fault-Block Oil &Gas Field ,2010,17(5):602-604.断块油气田FAULT-BLOCK OIL &GAS FIELD 第17卷第5期602第17卷第5期模拟预测结果表明(见图1),在天然能量、人工注水2种开发方式下,叠置水平井阶段采收率均高于单水平井开发,体现了其开发巨厚油层的优越性;从开发指标看,XG7块采用叠置水平井注水开发更为适宜,较其天然能量开发的采收率提高了8%。
图1不同开发方式采出程度对比曲线3整体开发设计中的关键问题3.1水平井叠置方式主要考虑了2种叠置方式:1)平行叠置,各层水平井的入靶点在纵向上呈阶梯状分布,同段水平井没有错开一定距离,呈现为完全堆叠状,5口叠置水平井在俯视图上呈一条直线;2)交错叠置,纵向上的布井原则为交错型,保证各层水平井的入靶点在纵向上呈阶梯状分布,同段水平井错开一定距离,而不是完全形成叠置状。
采用交错叠置方式可以变注入水由底而上的一线脊进为带状连续托进,从而延长底水锥进的时间,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波及系数,阶段水驱采收率高达22.5%,比平行叠置方式提高了4.5%。
3.2井距的确定将模型划分为4个平衡区,分别建立井距为600,500,400,300m的井网。
数模结果分析:水平井平面井距在300m左右,油层动用更充分。
分别对水平井叠置距离为100,150,200,300m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当叠置距离为200m 时,油藏动用程度最高,综合含水上升平缓,累计产油量最高,地层能量得以有效恢复和充分利用,为最佳的纵向距离(见图2)。
3.3纵向上叠置层数纵向上,对于含油幅度1600m的潜山油藏,水平井需部署1层,还是3层、5层,或更多,这是前无古人的探索。
通过3层、5层和6层不同层数的比较,在相同注水开发方式下(见图3),认为5层叠置水平井阶段采出程度最高、含水上升缓慢,为最佳叠置层数。
图2纵向上水平井井距含水效果对比曲线图3纵向上不同叠置层数含水效果对比曲线3.4注水方式优选考虑了2种注水方式:1)底部直井和水平井组合注水,上部水平井采油;2)对应层段注水,水平井采油。
数模结果表明:从累计产油量和含水变化指标看,方式1)好于方式2);方式1)阶段累计产油量达630×104t,而方式2)只有380×104t,且含水上升迅速,水淹严重。
由于注水方式1)充分利用油水重力差异,在油藏底部进行注水,油藏顶部进行采油,油藏基质系统自吸排油可以得到较好地进行,基质系统动用程度相对较高,裂缝系统也得到较充分的动用。
通过2种注水方式的开发效果分析及对兴隆台潜山油藏非均质性的认识,推荐底部注水方式。
注水纵向位置,选择在目前认识的含油底界之上且有吸水能力的裂缝较发育油层段。
4叠置水平井实施效果在深化地质研究和叠置水平井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在XG7块太古界潜山共部署叠置水平井33口,目前完钻17口。
17口水平井累计产油29.7×104t,累计产气9556×104m3;单井初期最高产油量109t·d-1,平周万山:叠置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与实践6032010年9月断块油气田均产油量79t·d-1,平均产气量3.3×104m3·d-1;目前单井平均产油量65.7t·d-1,平均产气量2.1×104m3·d-1,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5结论1)叠置水平井是整体开发XG7块巨厚潜山油藏的有效手段,采用交错叠置方式部署水平井更有利于下一步开发方式的调整。
2)叠置水平井平面井距为300m左右,纵向上叠置距离要大于300m。
纵向上最佳叠置层数为5层。
3)应采用底部直井和水平井组合的注水方式。
参考文献[1]孟卫工,李晓光,刘宝鸿.辽河坳陷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油藏形成主控因素分析[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28(5):584-589.Meng Weigong,Li Xiaoguang,Liu Baohong.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formation of interior reservoirs in the metamorphic palaeo-buried hills of the Liaohe Depression[J].Oil&Gas Geology,2007,28(5):584-589.[2]慕德梁.辽河坳陷兴隆台古潜山深部油藏地质特征及勘探意义[J].特种油气藏,2007,14(3):16-31.Mu Deliang.Ge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ion significance of Xinglongtai deep buried hill in Liaohe Depression,China[J].Special Oil&Gas Reservoirs,2007,14(3):16-31.[3]钱宝娟.兴隆台古潜山储层特征及成藏条件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7,14(5):35-48.Qian Baojuan.Xinglongtai buried hill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ditions[J].Special Oil&Gas Reservoirs,2007,14(5):35-48.[4]龚姚进,梁光迅.沈625块裂缝型低潜山油藏注水开发主要做法及效果评价[J].特种油气藏,2007,14(2):93-96.Gong Yaojin,Liang Guangxun.Waterflooding measures and response evaluation in fractured low buried hill reservoirs in Block Shen625[J].Special Oil&Gas Reservoirs,2007,14(2):93-96.[5]王爱景,刘静,王锋,等.富台油田车古201潜山开发对策研究[J].河南石油,2005,19(2):23-25.Wang Aijing,Liu Jing,Wang Feng,et al.A study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egu201buried hill reservoir in Futai Oilfield[J].Henan Petroleum,2005,19(2):23-25.[6]张跃明,李庆章,张建英.静北潜山高凝油油藏开发特征再认识及开发效果分析[J].特种油气藏,1995,2(2):21-25.Zhang Yueming,Li Qingzhang,Zhang Jianying.A new knowledge of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pour point oil reservoir in Jingbei buried hill[J].Special Oil&Gas Reservoirs,1995,2(2):21-25.收稿日期:2010-01-04;改回日期:201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