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夺冠)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8分)1.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个温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
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
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
A.光B.温度C.水2.制作生态瓶的正确顺序是()①在瓶中种上水草,在水面放上浮萍②植物存活后,放入小鱼、小虾等小动物③找一个透明的大塑料瓶,洗干净后减去上半部分④在瓶的底部铺上一层干净的沙子,再装入大半瓶水。
A.④②①③B.③④②①C.③④①②3.喜欢生活在潮湿的泥土里的动物是( )A.蜈蚣B.蚯蚓C.苍蝇D.蚊子4.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因其长相可爱,神态温驯,给人以优雅、活泼的感受,深受人们的喜爱。
大熊猫属杂食性动物,主要以箭竹为食,偶尔捕食竹鼠。
在四川、甘肃等地生存着野生大熊猫。
(1)根据对大熊猫的描述,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箭竹→大熊猫→竹鼠B.大熊猫→竹鼠→箭竹C.箭竹→竹鼠→大熊猫(2)假如大熊猫栖息地中的箭竹大量死亡了,对这条食物链中的其他生物有什么影响?(3)大熊猫有时会“光顾”周边小山村觅食,造成庄稼受损,有些村民建议把这些“不速之客”送到动物园中饲养,对这个建议,你赞同吗?你的理由是什么?5.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B.水质污染造成鱼虾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6.王明同学自己做了一个生态瓶;用一个500毫升的透明玻璃瓶,里面加入400毫升的水、少量的土壤和石块,放入新鲜的水草,2~3条小鱼和几个螺蛳。
用软木塞塞住瓶口,观察生态瓶中生物的生活情况。
(1)生态瓶中的生物有;非生物有。
放入水草的作用是;放入土壤和石块的作用是。
(2)王明同学的生态瓶应该放在。
(3)生态瓶上部留有一定空间的目的是。
7.( )被称为“沙漠之舟”。
A.华北赤狐B.骆驼C.鸵鸟D.金鱼8.蚯蚓又叫“地龙”,它喜欢生活在( )的土壤里。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名师推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2分)1.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的水。
这个实验设计()。
A.是科学的B.是不科学的C.我不知道2.完善生态系统关系图。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
(2)有人认为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结合上面图示,判断这句话是否正确,并写出理由。
3.( )被称为“沙漠之舟”。
A.华北赤狐B.骆驼C.鸵鸟D.金鱼4.生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
下列不能体现光对动物行为影响的是()。
A.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B.刺猬的身上长满尖刺C.夏季的夜晚利用灯光诱捕昆虫喂鱼5.“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谜语体现燕子的生活习性是( )。
A.冬眠B.迁徙C.洄游6.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除光照以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如温度、水等)( )。
A.必须相同B.可以不同7.用一些沙子、金鱼藻和小鱼做成生态瓶,瓶中这些沙、金鱼藻、小鱼之间( )A.有的存在食物联系B.它们构成食物网C.只有食物联系8.奇奇也体验了制作生态瓶的活动,奇奇制作生态瓶的步骤正确的是()。
A.准备玻璃瓶--种水草--放鱼虾B.准备玻璃瓶--铺沙装水--种水草--放鱼虾C.准备玻璃瓶--铺沙装水--放鱼虾--种水草D.准备玻璃瓶--种水草--铺沙装水--放鱼虾9.奇奇发现旁边的黑豆芽有的叶子翠绿且茎粗短,但有的叶子发黄且茎细长,可能是因为()造成的。
A.缺少阳光B.温度过低C.缺少水分D.缺少空气10.蚯蚓通常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但雨后会爬到地面上。
这是因为()。
A.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B.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C.蚯蚓需要到地面呼吸空气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飞蛾扑火”、花儿朵朵向太阳”体现了动植物具有( )特点。
2.我们在课堂上,在蚯蚓与环境的实验中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 ) 、 ( )的环境里。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必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46分)1.研究水量的多少对小鱼生存的影响。
一分钟内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记录表(1)生态瓶里的水较时,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多。
(2)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保证小鱼的数量。
(3)请解释这种变化的原因。
2.每个食物链中的生产者一定是() 。
A.植物B.动物C.植物和动物3.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单元后,你认为维护生态平衡最好的方法是()。
A.进行人工饲养和培育B.保护适合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少人为影响C.人为地把更多种类的生物组合在一起,为生物搭建复杂的食物网4.奇奇制作生态瓶时,下面做法合适的是()。
A.把生态瓶放置避光处B.植物可以供氧气,所以瓶子里的植物越多越好C.瓶子内的水用消毒过的自来水D.瓶子内的生物数量和种类要平衡5.(1)什么是沙尘暴?沙尘暴的起因是什么?(2)为了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应该禁止的行为有哪些?(至少写出3条)6.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的是()。
A.微生物B.土壤C.植物7.食物链的理论是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在1942年首先提出的。
他曾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一只彩蝶翩翩飞来落在鲜花上津津有味地吮吸花蜜,冷不防背后划过一道绿色刀影,转眼之间,蝴蝶已在螳螂的绿色大刀下奄奄一息。
螳螂正要品尝美餐,蛤蟆出其不意地吐射长舌,一下子把它卷入口中。
蛤蟆还没来得及吞咽螳螂,悄悄爬到近旁的长蛇猛地一窜,准确无误地一口咬住蛤蟆。
正在这时,盘旋在天空中的鹰一个猛子扎下去用利爪紧紧攫住蛇。
在大自然里,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场面。
(1)写出林德曼例子中的食物链:→→→→→(2)这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是。
(3)这条食物链中的消费者是。
8.对种子发芽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会发芽B.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芽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空气9.田野里的蝗虫,( )A.只是生产者B.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C.既吃植物也被其他动物吃10.完成制作生态瓶的步骤。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及完整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32分)1.当研究空气是不是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时,需要使( )成为对照组、实验组显著不同的条件。
A.水B.空气C.温度2.下列关于冬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冬眠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B.所有的动物都要冬眠C.冬眠时,动物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会大大减少3.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是()。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4.田野里的蝗虫,( )A.只是生产者B.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C.既吃植物也被其他动物吃5.认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是通过茎里的导管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的实验过程:()→()→()→()→()⑴在其中一个容器加入一药匙红色色素,搅拌均匀使水染色。
⑵分别取出浸泡在液体中的植物,截取一段茎,将茎纵向剖开,观察现象并将发现记录下来。
⑶取两个透明容器,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水。
⑷选取两条带花的枝条,分别插入两个容器中。
⑸准备一种开白花的植物。
6.对种子发芽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会发芽B.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芽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空气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食物关系为()。
A.蝉→螳螂→黄雀B.黄雀→螳螂→蝉C.树→蝉→螳螂→黄雀8.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单元后,你认为维护生态平衡最好的方法是()。
A.进行人工饲养和培育B.保护适合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少人为影响C.人为地把更多种类的生物组合在一起,为生物搭建复杂的食物网9.小草、老虎、狐狸、野兔等生物构成了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1)请写出这条食物链:。
(2)其中是生产者,、、是消费者。
(3)如果狐狸被大量捕杀,这个生态系统会发生什么变化?10.( )会把卵生在其他鸟巢中,靠其他鸟来孵化喂养。
A.杜鹃B.喜鹊C.麻雀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班级姓名分数第一关、我会填。
(15分,每空1分)1、把泡沫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水的()。
2、在日常生活中,()、()、()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浮的,()、()、()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沉的。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轻的容易();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大的容易(),体积小的容易()。
(填“沉”或“浮”)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
5、当一个物体静止漂浮在水面时,它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是:方向(),大小()。
6、不同的物体产生的浮力也()。
(填“相同”或“不相同”)第二关、我能辩,对的打“√”,错的打“×”。
(20分,每空2分)()1、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轻重、体积大小无关。
()2、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3、汗青上“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利用浮力的道理。
()4、轻的一定浮,重的一定沉。
()5、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是因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
()6、相同体积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7、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8、现在的船是钢铁制造的,在水中不会沉,所以钢铁在水中是浮的。
()9、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10、在死海里,纵然不会泅水的人也不会淹死,是由于死海很浅。
第三关、我会选,把精确谜底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0分,每空2分)1、相同重量的以下物体中只有一种在水面能够上浮,它最多是()。
A、铁块B、木块C、橡皮2、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能够在液体中()。
A、加盐B、加清水C、加糖3、下列物体最容易浮在水面上的是()。
A、铜块B、塑料泡沫C、硬币4、物体在水中遭到的浮力的大小,首要与()有关。
A、物体的重量B、物体的色彩C、物体排开的水量5、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来到达上浮和下沉。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含答案【综合题】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34分)1.当研究空气是不是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时,需要使( )成为对照组、实验组显著不同的条件。
A.水B.空气C.温度2.完成制作生态瓶的步骤。
①制作准备:透明塑料瓶、田螺、水、浮萍、细沙、虾、石块、水藻。
②将剪掉上面一部分。
③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再装人大半瓶自然水域中的水。
④在瓶里种上几棵,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⑤植物存活后,再放入等小动物。
⑥选择合适的地方安置生态瓶。
3.在研究昼夜交替现象时,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对研究对象直接进行实验,我们可以采用()的方式开展研究。
A.对比实验B.模拟实验C.控制变量4.下列描述中,属于群落的是()。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B.一个池塘里的全部动物C.一个池塘里的全部生物5.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是()。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6.(1)这是(填“草原”或“海洋”)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
(2)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3)由于人类大量捕猎狐,短时间内会使兔和鼠数量,造成这个生态系统的破坏。
(4)下列既有消费者又有生产者的一组生物是()。
A.蛇鼠B.草树C.草兔7.将蚯蚓放入木盆内,用手电简照射蚯蚓,我们会看到蚯蚓( )A.原地不动B.向黑暗的一端爬去C.向有亮光的地方爬去8.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老虎→狼→草B.阳光→狼→老虎C.草→昆虫→青蛙9.奇奇发现旁边的黑豆芽有的叶子翠绿且茎粗短,但有的叶子发黄且茎细长,可能是因为()造成的。
A.缺少阳光B.温度过低C.缺少水分D.缺少空气10.下列动物中,主要在夜间活动的是( )。
A.蝴蝶B.蝙蝠C.蜜蜂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1.在“减少生态瓶里的水的实验”中,由于水量( ),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氧气量( ),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含答案(培优b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42分)1.种子萌发最不可缺的一组条件是()。
A.阳光、适宜的温度、水分B.土壤、充足的空气、水分C.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2.奇奇也体验了制作生态瓶的活动,奇奇制作生态瓶的步骤正确的是()。
A.准备玻璃瓶--种水草--放鱼虾B.准备玻璃瓶--铺沙装水--种水草--放鱼虾C.准备玻璃瓶--铺沙装水--放鱼虾--种水草D.准备玻璃瓶--种水草--铺沙装水--放鱼虾3.金鱼藻是在阳光照射下,叶片周围不断产生肉眼能看到的气泡,这种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4.小科同学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的研究。
请根据下表请完成答蚊小题:1.如果要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应该选择()A.甲组和乙组B.甲组和丙组C.乙组和丙组2.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这种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A.需要B.不需要C.不知道3.在种子发芽实验过程中,首先钻出种皮的是()A.胚根B.胚芽C.子叶4.甲组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可以推测:最有可能的是()A.在①这边浇水B.在②这边浇水C.在培养皿中均匀浇水5.我还知道,如果把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也不容易发芽,其原因是缺少()A.阳光B.土壤C.空气5.关于光照下的绿豆芽与黑暗处的绿豆芽的生长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黑暗处,绿豆芽不能生长B.在黑暗处的绿豆芽,叶的颜色更绿C.光照下的绿豆芽,叶的颜色更绿6.完善生态系统关系图。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
(2)有人认为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结合上面图示,判断这句话是否正确,并写出理由。
7.下列关于冬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冬眠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B.所有的动物都要冬眠C.冬眠时,动物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会大大减少8.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因其长相可爱,神态温驯,给人以优雅、活泼的感受,深受人们的喜爱。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30分)1.每个食物链中的生产者一定是() 。
A.植物B.动物C.植物和动物2.奇奇从宣传板上还了解到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比如有一种鸟喜欢白天休息,晚上出来觅食,影响它的这种习性的因素是()。
A.空气B.温度C.光照D.水3.某同学在校园里发现了一种小动物,为了研究这种小动物的生存环境,他四(1)通过观察记录,我们可以知道最适宜这种小动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A.阳光充足B.土壤干燥C.阴暗、潮湿(2)如果这种小动物怕生存的环境突然变得十分干燥,那么这种小动物会( )。
A.迅速适应干燥的环境B.生存得很健康C.生病或死去4.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互惠互利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5.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少它就会死亡。
这是因为(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改变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6.下列描述中,属于群落的是()。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B.一个池塘里的全部动物C.一个池塘里的全部生物7.负鼠靠()防御敌害。
A.用盔甲保护B.放臭气C.放“墨汁”D.假死8.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的水。
这个实验设计()。
A.是科学的B.是不科学的C.我不知道9.(1)这是(填“草原”或“海洋”)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
(2)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3)由于人类大量捕猎狐,短时间内会使兔和鼠数量,造成这个生态系统的破坏。
(4)下列既有消费者又有生产者的一组生物是()。
A.蛇鼠B.草树C.草兔10.下列动物中,喜欢昼伏夜出的是( )A.老鼠B.羊C.舵鸟D.鳄鱼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书面形式有( )、( )、( )。
2.种子的萌发需要( )、( )和适宜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练习
班级姓名分数
第一关、我会填。
(15分,每空1分)
1、把泡沫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水的( )。
2、在日常生活中,( )、( )、( )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就是浮的,( )、( )、( )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就是沉的。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 ),轻的容易( );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大的容易( ),体积小的容易( )。
(填“沉”或“浮”)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 )。
5、当一个物体静止漂浮在水面时,它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就是:方向( ),大小( )。
6、不同的物体产生的浮力也( )。
(填“相同”或“不相同”)
第二关、我能辩,对的打“√”,错的打“×”。
(20分,每空2分)
( )1、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轻重、体积大小无关。
( )2、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 )3、历史上“曹冲称象”的故事就是利用浮力的原理。
( )4、轻的一定浮,重的一定沉。
( )5、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就是因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
( )6、相同体积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 )7、物体在水中下沉,就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 )8、现在的船就是钢铁制造的,在水中不会沉,所以钢铁在水中就是浮的。
( )9、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就是不同的。
( )10、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就是因为死海很浅。
第三关、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0分,每空2 分)
1、相同重量的下列物体中只有一种在水面能够上浮,它最可能就是( )。
A、铁块
B、木块
C、橡皮
2、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 )。
A、加盐
B、加清水
C、加糖
3、下列物体最容易浮在水面上的就是( )。
A、铜块
B、塑料泡沫
C、硬币
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 )有关。
A、物体的重量
B、物体的颜色
C、物体排开的水量
5、潜水艇就是通过改变自身的( )来达到上浮与下沉。
A、轻重
B、大小
C、体积
6、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 )它受到的重力。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7、甲、乙两艘相同的船,在同一海上,甲为空船,乙为载满货物的船,则( )所受的浮力较大。
A、甲船
B、乙船
C、相等
8、橡皮泥做的小船,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 ),装载的货物越( )。
A、浮……多
B、沉……少
C、浮……少
9、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5个大小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有的小球就是沉的,有的小球就是浮的,然后她把小球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寻找物体沉浮的规律,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物体的沉浮与( )有关。
A、大小
B、轻重
C、形状
10、铜砝码能浮在水银上,就是因为( )。
A、相同体积的铜砝码比水银轻
B、相同体积的铜砝码比水银重
C、相同体积的铜砝码与水银一样重
11、如果以下三个物体的体积都相同,那么重量最重的就是( )。
A、水
B、油
C、水银
1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取决于( )。
A、物体在液体里的深度
B、物体的体积与形状
C、物体的体积与液体的重量
13、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就是( )的。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向两边
14、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一铁块沉入水底,原因就是( )。
A、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铁块受到的浮力
B、木块受到浮力,铁块没有受到浮力
C、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铁块的重力
15、一个物体放入甲水槽时浮的,放入乙水槽时沉的,说法就是正确的就是( )。
A、甲水槽里装的可能就是清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就是盐水
B、甲水槽里装的可能就是盐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就是清水
C、甲水槽里装的可能就是色拉油,乙水槽里装的可能就是盐水
第四关、我会在括号里填“沉”或“浮”。
(6分,每空2分)
1立方厘米塑料块重0、9克,根据下表中提供的数据,您知道塑料块放入清水、浓盐水与食用油里,就是沉还就是浮?
1立方厘米清水1克( ) 1立方厘米浓盐水1、3克( ) 1立方厘米食用油0、8克( )
第五关、我会答。
(15分,每题5分)
1、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2、一片长约10厘米宽约5厘米的薄铁片,放入水中就是下沉的,您有什么办法让薄铁片
浮起来不?
3、外观一样的两杯水,一杯就是盐水,一杯就是清水,请您想办法把它们区分开来。
请写出方法或过程。
第六关、我的研究。
(14分)
1、把两个重量相等的马铃薯分别放入两个水槽中,在甲槽中的马铃薯就是沉的,在乙槽中的马铃薯就是浮的,这可能就是什么原因?(4分)您有什么办法让乙槽中的马铃薯沉下去?(3分)
2、用手把一块木块按入水中,然后放手。
(7分)
(1)请在图中用箭头线画出浸没在水中的木块受力情况。
(3分)
(2)在刚松手后,木块受到的浮力( )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此时,木块怎样运动?( )。
(2分)
(3)最后,木块的位置怎样?( ) ,这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重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分)
参考答案:
第一关:1、浮力2、木头、泡沫塑料、乒乓球、图钉、铁钉、铜块(其它只要合理就可) 3、沉、浮、浮、沉4、排开的水量5、相反、相等6、不同
第二关: 1-5√√√×√6-10√××√×
第三关:1-5 BBBCA 6-10 BBABA 11-15 CBACB
第四关: 浮、浮、沉
第五关:
1、与排开的水量有关,与液体种类有关
2、做成船形,增加排开水的水量
3、A取相同的土豆块,放入二烧杯中,沉的快的就是清水杯;沉的慢或不沉的就是盐水杯
B用滴管分别各取一液滴,放于金属片上,置于酒精灯上加热,烧干后留有痕迹的为盐水杯,没有痕迹的为清水杯(二种方法,答其一就可)
第六关:
1、A可能原因液体类型不一样,甲槽可能就是水,乙槽可能就是盐水。
B向乙槽中加入大量清水,能让其下沉
2、(1)略
(2)大于、向上
(3)漂浮在水面上、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