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重要图片识记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 专项 材料(1)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 专项 材料(1)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专项材料(1)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1.观察图片阅读相关文字,回答问题。

图一: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经济特区。

1984年5月曾以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城市定为沿海开放城市:此后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以及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区又纵向推进到内地。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重大举措,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图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发行的特种邮票,中国已经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成员,国际经贸往来日益广泛而频繁。

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选择,满足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需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巨大潜力的发展需要,更深入地融人世界经济之中。

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图三: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按大洲分,亚洲34国,欧洲18因,大洋洲2国,南美洲1国,非洲2国,总计57国。

截至2018年12月日,亚投行有93个正式成员国。

这是全球首个由中国侣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

(1)图二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A.文献资料B.实物资料(2)根据图片及解说文字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3)通过文字以及图片介绍分析我国从对外开放到进一步进入世界舞台,并发挥重要作用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说明了什么?【答案】(1)B。

(2)可以从开放(成立)时间、开放城市、成员国、机构地位、机构作用等符合题意即可。

(3)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结构图 第一部分(1-6课)课件共计11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结构图 第一部分(1-6课)课件共计11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全册知识结构图 第一部分(1-6课)
共计11张ppt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中 华
筹建新中国
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949年9月 北平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民 共 和
新中国的成立
开国大典 北京天安门 1949年10月1日
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他强调“以
原 因 阶级斗争为纲”,想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严 时 间 1966年夏---1976年10月
重 指挥部 中央文革小组(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

挫 折 文
动乱的 表现
造反派打砸抢;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党政机关受冲 击,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揪斗,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策动反革命政变,夺取最高权力。 江青反革命集团(王、张、江、姚)进行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
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范 人
英模人物 “铁人”王进喜、好干部焦裕禄、好战士雷锋

二、文革时期建设成就
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确 立
全国 人大 政治制度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改造内容 农 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方式
建立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大 改
改造的实质
造 完成时间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956年底
意义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同步练习:土地改革一、选择题:1.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能力要求,如下图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1950-1952年土地改革C.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D. 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土地改革”可知,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1950-1952年土地改革。

为了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制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始了土地改革,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真正获得了解放,土地改革运动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2.“贫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这一局面出现于()A. 1931年B. 1941年C. 1947年D. 1952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实施策略。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即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食其力。

在这次土地改革中,注意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这样,使中农放心,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故选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3.1950-1954年中国农村小同阶层人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A. 土地改革B. 一五计划完成C. 三大改造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到1954年贫民和中农所占土地比重大幅增长,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土地改革。

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真正获得了解放。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5课《钢铁长城》课件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5课《钢铁长城》课件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 国防和军队事业如何, 现代我国在国防和军队 建设方面又取得了什么 新成果?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5 钢铁长城
目标1: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 队建立的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及搜集资料,简述中国陆、海、空军的发展历程,体会我 国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重点、难点) 目标3:结合教材相关史事,概括导弹部队与建国初期相比的变化,理解科 技强军的重要性,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目标4:结合教材,概括新时代强军之路的举措,体会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 增强民族自豪感。(难点)
歼—7:是我国第一次自行研 制的战斗机,机型模仿苏联的米格 —21战斗机,从中也有很多我国自 行研制的高科技含量成果。
2017年,中国第五代 隐形战斗机歼-20列装部队, 成为全球第二个自主研制 并正式装备部队的国家, 标志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和 军事实力的巨大提升。
中国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歼-20
任务三
什么是“钢 铁长城”
主要是指人民军队英勇作战的优良传统与先进的武器装 备相结合,构筑坚固的保卫祖国疆土和安全的防线。
任务一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 记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队建立的基本史 实;
任务二
【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及搜集 材料及图片,简 述中国陆、海、 空军的发展历程。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
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舷 号1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 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2012年 9月25日,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 ”正式加入海军服役,标志着中国加人 了“航母国家俱乐部”,圆了中国海军 百年航母梦,大大提升了中国的海军力 量。中国海军终于建成一支令敌人不敢 小觑的强大力量。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优秀PPT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优秀PPT

1、纵向联系法:前后对比港澳历史与现状, 使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历史概念。
2、讨论探究法:解释阐述“一国两制”的 内涵。
说 教 法
3、情景教学法:利用图片、影像等资料还 原中英、中葡谈判的情景及港澳回归的盛况, 激发学生兴趣。
1、学生要自主学习,事前预习,对要学的内 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上课的时要积极参与教 学活动中。
活动探究,学习新课
3.知识链接:
介绍邓小平为祖国统一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一国两制”构想的创始人、奠基者 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谈判,签 定《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邓小平的事迹,让同学们对他有个深 刻的印象,知道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换来今天的统一, 增强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探究,学习新课
设计意图:《七子之歌》让学生体会香港、澳 门回归的喜悦之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 尊心、自信心。通过歌曲,教师明确七子的含义, 顺势导入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活动探究,学习新课(13分钟)
1.看地图回顾历史,小组讨论: 香港、澳门是怎样离开祖国怀抱的?
(回顾:结合地图讨论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应用知识,拓展提高(10分钟)
展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 引导同学们说出两面区旗的寓意, 并进一步引导启发同学们思考香 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能较好 地看图归纳知识点,从而达到师 生课堂互动效应。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 一面中间配有五颗星的动 态紫荆花图案的红旗。红 旗代表祖国,白色紫荆花 代表香港,寓意着香港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 上的五颗星象征着香港同胞心中热 爱祖国,红、白两色体现了“一国两 制”的精神。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同步课件第12课新文化运动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同步课件第12课新文化运动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历史
根据材料,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们以什么为旗帜,掀起 了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并分析他们认为阻碍中国近代 科学发展的因素是什么。(4分) 旗帜:民主与科学。(2分) 因素: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2分)
·历史
研读 材料所说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 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 束缚所致”是指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仅有 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须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 害,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们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掀起 了新文化运动。依据材料“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 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可知,他们认为阻碍中国 近代科学发展的因素是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
·历史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C )1.下面组图的四位历史人物在中国近代发起了一场思 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
陈独秀 蔡元培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鲁迅
胡适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
·历史 【解析】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高举“民主” 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 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 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观察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这场运动是新文化运动,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历史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01 目标导航 02 思维导图 03 知识要点 04 历史图片 05 解题技巧 06 课堂探究 07 课堂过关
·历史
课程 标准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知道陈独秀、李大钊、 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认识新文化运 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打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打印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目标1、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内容,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周恩来在会中提出的方针等基础知识;2、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内容,认识到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3、理解“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归纳万隆精神的内涵;分析概括新中国初期取得重大的外交成就的原因,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教学难点: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理解。

【自主学习】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下图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研讨会的现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一年由谁提出的?它的内容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1.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而________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___,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________________。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________年底,________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____________,和平共处。

(3)倡导: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4)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____。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上右图为纪念万隆会议十周年的邮票,万隆会议上曾出现怎样的不利局面?周恩来提出的能“改变会议航向”的著名方针是什么?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2019年春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9对外开放同步课件新人教版

2019年春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9对外开放同步课件新人教版

妙招巧记 歌谣记忆法:1980年代起,对外开放建“(经济)特区”。深、 珠、汕、厦得先机,吸收外商来投资。引进技术和管理,加大力度抓机 遇。上海浦东来开发,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外资搞建设,沿海发展到 内地。多层次又宽领域,全方位成新格局。经过艰难15年,加入世贸组 织里。融入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新阶段。走向世界来竞争,机遇挑战 双并行。 图示归纳
知识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经济特区的建立
1.对外开放的含义 对外开放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 的原则,同世界各国进行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2.我国首先选择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地创办经济特区的原因 (1)毗邻港澳,交通便利,利于招商引资、扩大外贸。 (2)这几处是重要侨乡,利于吸引侨资。 (3)物产丰富,风光秀丽,对外资的吸引力强。
答案 (1)十一届三中全会。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 (2)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 (3)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促进了我国对 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 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解析 第(1)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图1是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摁手印的雕像,包产到户是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的主要内容。第(2)问,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增设海南岛经济特区。第(3)问,我国现在形成了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 局,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回答。
(3)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 点拨 2001年11月11日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了中国加入世界贸 易组织议定书签字仪式,时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部 长的石广生代表中国政府在议定书上签字。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 定书规定了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权利和义务。12月11日,中国 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重要图片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黄继光邱少云
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农民丈量土地农民分到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精装本和表决票样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邓稼先王进喜
焦裕禄雷锋
《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邓小平为深圳题词上海浦东开发区上海浦东亚太组织会议主会场的夜景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香港区旗香港区徽澳门区旗澳门区徽
汪辜会谈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情景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穿的夹克衫毛泽东和斯大林周恩来访问印度
周恩来访问缅甸周恩来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
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毛泽东会见再度访华的尼克松
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APEC各国领导人
中国代表签字加入世贸组织乔冠华开怀大笑东方红1号卫星一箭三星发射袁隆平“ 863”计划的倡导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