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习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某同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探究。

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 g 该品牌的洁厕灵,再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HCO 3溶液120 g ,反应结束后溶液的总质量是215.6 g 。

试计算下列问题:(知识卡片)①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 ,洁厕灵中其它成分均不跟NaHCO 3反应。

②HCl 和NaHC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HCO 3=NaCl+H 2O+CO 2↑(1) 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_克。

(2) 该品牌洁厕灵中HCl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4.4 3.65% 【解析】【分析】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的是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

【详解】(1)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的是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故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100g+120g-215.6g=4.4g 。

(2) 设100 g 该品牌洁厕灵中HCl 的质量为x322HCl +NaHCO =NaCl +H O +CO 36.544x4.4g↑36.544=x 4.4gx=3.65g该品牌洁厕灵中HCl 的质量分数为:3.65g100%=3.65%100g⨯答:该品牌洁厕灵中HCl 的质量分数为3.65%。

【点睛】=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2.某造纸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Na 2CO 3和NaOH 。

为测定废水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取50g 废水样品于烧杯中,将40g 稀盐酸分成4等份分4次缓慢加入到烧杯中,产生气体质量与稀盐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曲线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请仔细分析如图数据,完成下表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123 4 稀盐酸的质量(g ) 10 101010生成气体质量(g )____ ____ ____(2)上述生成气体________ g 。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20套(带答案)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20套(带答案)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欲测得某块大理石中所含碳酸钙的含量,现取该大理石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该实验中最多制得CO2的质量为_____。

(2)该大理石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8.8g 20g【解析】【分析】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1)由图像可知,该实验中最多制得CO2的质量为8. 8g。

(2)设该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3222CaCO+2HCl=CaCl+H O+CO10044x8.8g100x =448.8gx=20g答:大理石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为20g。

2.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稀盐酸中溶质质量。

【答案】7.3g【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可得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12g+100g+100g-207.6g=4.4g设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3222CaCO2HCl=CaCl CO H O7344x 4.4g73x=,x=7.3g44 4.4g++↑+答:稀盐酸中溶质质量7.3g【点睛】根据质量守恒,求出二氧化碳质量,根据二氧化碳质量求稀盐酸中溶质质量3.有一种自生氧防毒面具,其使用的生氧剂的主要成分是(KO2)。

取100g生氧剂放入质量为20g的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20g水,使生氧剂KO2全部反应,其充分反应后(4KO2+2H2O═4KOH+3O2↑),称得烧杯及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6g,计算(假设杂质不含钾元素且不与稀硫酸反应)(1)100g生氧剂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2)KO2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 0.1%)(3)要将烧杯中的溶液完全中和,通过计算,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_____。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精选习题15道(含答案解析)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精选习题15道(含答案解析)

1.化学反应在防治环境污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某工厂废气中的 SO2,可用以下方式处理:方式一:2SO2 +O2+2CaO=2CaSO4方式二:2SO2 +O2 +4NaOH= aNa 2SO4 +bH2O回答下列问题:(1) CaSO4中有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呈整数倍关系,这两种元素是硫元素和_______ (填元素符号)。

(2) 若用方式二处理 9.6tSO2 ,理论上可生成 Na2SO4的质量是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t)2.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

(1) 氯酸钾中钾、氯、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

(2) 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g。

(3) 求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_______。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若有 9.8g 硫酸参加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反应化学方程式:Zn+H2 SO4=ZnSO4+H2个)4.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具有放热量高、无污染的优点。

计算: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 10kg 氢气完全燃烧可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2) 消耗氧气的质量至少是多少?5.碳酸氢钠固体受热易分解生成一种盐和两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将 10g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充分加热至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6.9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______。

6.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50g,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物质的质量为 40.4g。

请计算:(1) 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

(2) 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7.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氧气时,反应时间和剩余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习题带答案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习题带答案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习题一、选择题:1.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A.27:32:102B.27:24:43C.4:3:2D.108:96:2042.现有氢气和氧气共10g,点燃使之充分反应,生成7.2g水,则反应前氧气质量可能是( )3. 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3B.46C.48D.924.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A.50 B.40 C.10 D.705.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6. 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9g,与氢气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物质8g,则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则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4B.27C.56D.658. 有下列化学方程式:A+3B2=2C +2D ,若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7克,参加反应的B2的质量为24克,生成D的质量为9克,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6 B.20 C.32 D.369、两种金属混合物共13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产生1gH2,该混合物可能是( )A.Zn和AlB.Fe和MgC.Fe和ZnD.Al和Mg10、相同质量的Na2CO3、K2CO3、MgCO3、CaCO3四种物质,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CO2最多的是( )A.Na2CO3B.K2CO3C.MgCO3D.CaCO3二、计算题:1. 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往往可利用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粉末作用来获得所需的氧气,并合理处理呼出的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假如某宇航员在某次太空飞行中预计消耗氧气480kg,则该宇航员应在太空舱中至少准备多少克过氧化钠。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合金 10g ,向其中不断加入稀硫酸,产生的气体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

【答案】67.5% 【解析】 【分析】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图示数据可以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根据氢气的质量可以计算出锌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出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详解】由图示数据可知,当加入20g 稀硫酸时,合金中的锌恰好反应完全,产生0.1g 氢气。

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ag 。

2442n +H SO nSO H 652ag0.1gZ Z =+↑65a =20.1,解得a=3.25g 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10g-3.25g=6.75g ,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6.75g10g×100%=67.5%, 答: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聚宝盆,浩瀚的海洋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1)在第①步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步骤②产生的氯化镁的质量与原卤水中氯化镁的质量相比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之一)。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镁固体,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烧杯中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当加入10%的稀盐酸73g (即A 点)时,请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_____。

【答案】产生白色沉淀 不变 78.8g 【解析】 【分析】 【详解】(1)石灰乳中的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在第①步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2)根据中镁元素守恒,所以步骤②产生的氯化镁的质量与原卤水中氯化镁的质量相比不变;(3)设反应的氢氧化镁的质量为x222Mg(OH)2HCl =MgCl 2H O5873x73g 10%5873=x 73g 10%++⨯⨯x=5.8g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73g+5.8g=78.8g 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78.8g 。

化学方程式综合计算(习题及答案)

化学方程式综合计算(习题及答案)

化学方程式综合计算(习题及答案)
1.
2.已知:2CO2 +2Na2O2 2Na2CO3+O2,在密闭容器中,将
CO2 与一定量的Na2O2 固体充分反应后,气体质量减少5.6g,则参加反应的CO2 的质量为多少?
3.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 Na2CO3+CO2 ↑+H2O 。

现取Na2CO3 和NaHCO3 混合物100 g,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剩余固体质
量为69 g。

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2CO3 的质量。

4.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将6 g 木炭放在一定量氧气中充分燃烧,
测得数据如下,请你帮他填好实验报告。

第一次第二
次第三次
给定O2 的质
量12 g 26 g 16 g
生成CO2 的质
量16.5 g 22 g 22 g
)以上数据说明,三次实验中第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次实验木炭有剩余,剩余g。

(3)第次实验氧气有剩余,剩余g。

5.某密闭容器中含有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10 g,点燃条件
下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气体质量减少了9 g,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1. D
2. 2.8 3C3H8+14O2 △△
7CO2+12H2O+2CO
3. 65 g
4. 6.8 g
5. 8.8 g
6. 16 g
7. (1)三
(2)一 1.5
(3)二10 8. 8 g 或9 g。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试题和答案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试题和答案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试题和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测试题1.在反应X+2Y====R+2M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且反应生成的R和M 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A.23∶9 B.16∶9 C.32∶9 D.46∶9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A.(A+B-C)克 B.(A-B-C)克 C.(A+B+C)克 D.(A+C)克3.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A.44克 B.32克 C.22克 D.12克4.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的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 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A.12克 B.44克 C.56克D.100克5.只含铜和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9.0 g,测得铜的质量为8.0 g。

已知铜的氧化物有CuO和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u2A.固体样品的组成只有两种情况O的混合物B.固体样品一定是CuO与Cu2OC.固体样品可能是Cu2D.若固体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则其中一种质量分数为4/96.在2A+B====2C的反应中,1.2 g A完全反应生成2 g C,又知B的式量是32,则C的式量为___________。

7.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

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 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8.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元素。

(填写元素名称)9.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1.用某金属颗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如生成氢气的质量(以纵坐标表示,单位:g)与所用金属的质量(以横坐标表示,单位:g)之间的关系如图,该金属颗粒可能是A.纯净的锌B.含铜的锌C.含有不与酸反应杂质的铁D.含有不与酸反应杂质的锌【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当金属质量为6g时,产生的氢气质量为0.2g,再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通式:假设金属符号为R,则化学方程式为:R+2HCl=RCl2+H2↑,根据方程式中金属与氢气的质量关系可列式为:R:2=6g:0.2g,则金属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R=60,则不是纯净的锌,应是混合物,且一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应大于60,另一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应小于60,故选C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平均值的计算方法2. Zn + 2NH4Cl +2MnO2="==" ZnCl2+2NH3+ X + H2O是手电筒中使用的锌-锰干电池在工作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则X的化学式为A.MnO B.Mn2O3C.Mn3O4D.HMnO4【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所以不难推出X的化学式为Mn2O3,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3.(6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做如下实验:反应①结束后,所加盐酸刚好反应了一半,反应②恰好完全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___;(3)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4)所加氢氧化钙的质量为_______;(5)溶液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6)用36.5%的浓盐酸配制80g上述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习题
一、选择题:
1.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
A.27:32:102
B.27:24:43
C.4:3:2
D.108:96:204
2.现有氢气和氧气共10g,点燃使之充分反应,生成7.2g水,则反应前氧气质量可能是( )
A.0.8g
B.3.6g
C.6.4g
D.9.2g
3. 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2.3gA跟
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3
B.46
C.48
D.92
4.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
A.50 B.40 C.10 D.70
5.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6. 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9g,与氢气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物质8g,则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88.9%
B.80.0%
C.11.1%
D.61.5%
,则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1.4g某二价金属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0.5gH
2
( )
A.24
B.27
C.56
D.65
8. 有下列化学方程式:A+3B
2C +2D ,若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7克,参加反
2=
的质量为24克,生成D的质量为9克,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B的应的B
2
相对原子质量为
A.16 B.20 C.32 D.36
,该混合物可能是9、两种金属混合物共13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产生1gH
2
( )
A.Zn和Al
B.Fe和Mg
C.Fe和Zn
D.Al和Mg
10、相同质量的Na
2CO
3
、K
2
CO
3
、MgCO
3
、CaCO
3
四种物质,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产生CO
2
最多的是( )
A.Na
2CO
3
B.K
2
CO
3
C.MgCO
3
D.CaCO
3
二、计算题:
1. 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往往可利用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粉末作用来获得所需的氧气,并合理处理呼出的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为
2Na
2O
2
+2CO
2
===2Na
2
CO
3
+O
2
)假如某宇航员在某次太空飞行中预计消耗氧气480kg,
则该宇航员应在太空舱中至少准备多少克过氧化钠。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2
(2)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SO
2
多少克?
(3)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成SO
2
的质量.
3.把10gKClO
3和MnO
2
的混合物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质量减少了2.4g.
计算原混合物中KClO
3
的质量分数.
4.CO和CO
2
的混合气体10g,通过足量灼热的CuO,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得沉淀25g.求原混合物中CO的质量.
5.一定量的石灰石与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
2
2.2g,求:(1)参
加反应的CaCO
3
的质量;(2)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6.实验室用CO还原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
2O
3
)样品3.0g,反应后生成的
CO
2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生成4.0g白色沉淀,求赤铁矿石中Fe
2
O
3
的质量分数.
7.用H
2
还原Cu和CuO的混合物2g,完全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1.68g,求原
混合物中金属铜的质量分数.
8.3.6g CaCO
3
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含钙元素57.6%,求剩余固体中CaO的质量.
9.某样品为Cu和CuO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CuO的含量,取用20g此样品,分四次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与之充分反应.相应数据见下表:
(2)样品中CuO的质量分数
(3)用氢气充分还原5g此样品可得到固体多少克?
10.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得到的固体粉末为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粉末中的单质铜的含量进行测定。

三组同学各取10克粉末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加入不同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对烧杯中剩余固体
组实验中剩余固体是。

号)
(2)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

(3)加入的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无数据计算:
1.同学在托盘天平两端的烧杯内,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

然后向两端烧杯内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铝铜合金,反应完毕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则该合金中铝和铜的质量比为
A.9:19 B.19:9 C.13:1 D.1:13
2.一定量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过滤,所得固体不溶物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的质量是原混合物质量的一半,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镁粉的质量比为下列的
A. 1 :1
B. 4 :3
C. 2 :3
D. 3 :2
3.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和铜粉置于一敞口容器中,加热煅烧使其完全反应。

若反
应前后容器内固体质量不变,则容器中铜和碳酸钙的质量比是()
A.11 :14 B.20 :14 C.44 :25 D.16 :25 习题部分:
(一)选择题:1.D 2.CD 3.B 4.D 5.A
6.A
7.C
8.A
9.C 10.AB
(二)计算题:1. 2340Kg2.(1)1:1:2 (2)8g (3)8g 3.61.25%
4.1.75g
5.5g 7.3%
6.71%
7.20%
8.1.44g
9.(1)8g (2)60% (3)4.4g 10.(1)铜(2)80% (3)9.8%。

无数据计算:1.A 2.C 3.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