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听力筛查中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作用的重要性
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作用

作者பைடு நூலகம்介
王 艳 梅 ( 9 3 ) 女 , 西 省 万 荣 人 , 管 护 师 , 科 , 事 临 16一 , 山 主 本 从
床 护 理 工 作 , 作 单 位 :0 40 , 工 4 2 0 山西 省万 荣 县 人 民 医 院 ; 怡 芳 工 作 单 高
位 :4 2 0 山西 省 万 荣 县 人 民医 院 。 040 , ( 稿 日期 :0 8 6—0 ) 收 20 —0 6
都施 加 了巨 大 的压 力 。通 过 本 次 调 查 研 究 , 目的在 于
E ] 王苏中 , 2 顾漫 , 李丽霞, 北 京方 庄社 区高血压 患病率 与管理现况 等.
的 调 查 口] 中 国慢 性 病 控 制 与 预 防 ,9 9 7 3 :3 . . 1 9 ,( ) 1 6
E ] 高京红. 3 步行锻炼治疗 中老年 高血压病 [] 现代康 复,0 0 4 2 : J. 2 0 , ( )
要作用 。
关 键 词 : 危 新 生 儿 ; 力 障碍 ; 力 筛查 ; 康 教 育 高 听 听 健
中 图 分 类 号 : 7 . R4 3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 苹 编 号 : 6 2~1 8 ( 0 8J B一1 0 17 8 8 2 0 6 5 9—0 2
听力 障碍 是最 常 见 的 出生 缺陷之一 , 常新生 儿 的 正 发病率为 0 1 ~O 3 , . . 高危 新生 儿 为 2 ~4 [ ] 故 1 , 。 对 高 危新 生儿 进行 听力 筛查 有 重要 的意 义 。对 高危 新 生儿 听力筛 查 的资 料 进 行 分 析 时 , 多 学 者 把 研 究 重 很 点放 在 一 些 客 观 指标 上 , 发病 率 、 阳性 率 、 阴性 如 假 假 率、 复诊 率 等 , 一些 主观 的情 况 常 常被 忽视 , 家长 而 如 对 听力筛 查 的认识 及检 查结 果 是否 对 患儿 家 庭 造成 困 扰等 。高 危新 生 儿 均 可 能 存 在 某 种 病 理 状 况 , 要 密 需 切观 察 。对 这 些患儿 进 行 听力 筛查 必然 会 增 加 患儿 家 长 的思想 负担 , 阳性 结 果 的 出 现可 能 给 患儿 家 庭 带 来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宣教及好处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宣教及好处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7BAIO7A13)摘要目的:在基层提高“新筛”的参筛率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早期予以诊断、治疗。
方法:对来院分娩的家庭进行“新筛”宣教,利用孕妇学校及开展孕妇学校下乡活动,普及新筛工作的临床意义,同时提高参筛率,对知情选择来院分娩并筛查者采用DTOAE进行筛查,根据其结查及随诊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新筛”的参筛率逐步提高,并在6个月前婴幼儿中筛出1例聋儿,转诊至辽宁省聋儿康复中心,予有效治疗。
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在语言学习期前筛出新生聋儿,通过医疗手段介入,可使其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大家庭。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聋哑医学干预参筛率孕妇学校谁都希望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但新生儿听力障碍引起宝宝终身聋哑,给其自身家庭社会都带来严重的负担。
听力正常的婴儿在4~9个月最迟不>11个月。
就开始咿呀学语,这是语言发育的重要阶段性标志,而严重的听力障碍的儿童,由于缺乏语言刺激和环境。
不能在此期间进入语言学习期,在语言发育最重要的关键的2~3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最终导致聋哑或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
如果能在新生儿成婴儿早期及时发现听力障碍的儿童。
可用助听器等人工帮助建立其必要的语言刺激环境,则可使语言发育不受或少受损害,由此可见,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在预防聋哑语言发育障碍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生儿期进行听筛就显得尤为重要。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6年12月始来我院分娩的新生儿并知情选择新生儿听力筛查者,近3000例新生儿筛查结果及逐年参筛率作为研究及讨论。
仪器与方法:仪器DTOAE测定。
在新生儿入睡状态并清理耳道后进行平持式诱发耳声发射测定,此法无创简便快捷。
出生后1~5天初筛未通过者,在出生后42天~3个月返回我院复筛,仍未通过发出转诊通知,到沈阳市辽宁省聋儿康复中心复查确诊,进行相应治疗。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
首先,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听力缺陷。
听力是婴幼儿语言和认知发展的基础,早期发现听力问题可以帮助幼儿从婴儿期就开始接受合适的治疗和康复,避免或减轻听力损失给儿童语言和认知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次,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促进早期干预。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主要目的是尽早发现听力缺陷,及时干预。
早期干预可以帮助婴幼儿尽早建立语言能力,通过听觉输入来认知和理解世界。
从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开始接受干预可以提高儿童的康复效果,帮助他们尽早适应听觉环境。
此外,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避免延误诊断。
新生儿听力问题如果延误诊断和干预,会对儿童的语言和认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及早发现和干预可以避免听力问题被忽视或被错误诊断,保证儿童能够获得适时的治疗和康复。
再次,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通过早期发现和干预听力问题,可以减少儿童的长期医疗和特殊教育支出,提高其生活质量。
此外,听力正常的儿童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成绩和就业机会,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积极的经济效益。
最后,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一项非常安全和简洁的方法。
新生儿听力筛查通常采用耳耳蜗电生理检测技术,通过记录婴儿耳蜗神经的电活动来评估听力功能。
这项检测方法安全、无创伤,对婴儿来说没有任何痛苦或不适感。
此外,筛查过程简单、迅速,通常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综上所述,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在于及早发现听力问题,促进早期干预,避免延误诊断,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通过对新生儿进行早期的听力
筛查,可以为他们的语言和认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2023婴儿健康筛查、听力筛查工作总结

2023婴儿健康筛查、听力筛查工作总结引言本文总结了2023年婴儿健康筛查和听力筛查工作的结果和经验,并提供了改进建议。
婴儿健康筛查工作总结在2023年的婴儿健康筛查工作中,我们坚持以婴儿的健康为首要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筛查措施和方法。
短短一年内,我们成功筛查了大量婴儿,并及时发现了一些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了及时的干预和治疗,保障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听力筛查工作总结针对2023年的听力筛查工作,我们严格按照相关指南和标准进行筛查,确保了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听力筛查,我们能够及早发现婴儿的听力问题,为他们提供早期干预,促进了其听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经验总结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首先,保持筛查工作的规范和标准非常重要,只有确保操作流程的一致性,才能保证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至关重要,他们是我们工作的合作伙伴,能够提供宝贵的信息和支持。
最后,定期进行培训和提升自身专业知识,能够更好地应对婴儿健康筛查和听力筛查工作中的挑战。
改进建议结合过去一年的工作经验,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首先,进一步完善筛查工作的操作流程,建立更为科学和规范的筛查指南。
其次,加强与医疗机构和专业团队的合作,充分利用专业资源,提高筛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家长对婴儿健康筛查和听力筛查的重视程度,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结论通过2023年的婴儿健康筛查和听力筛查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婴儿的健康成长做出了贡献。
然而,仍然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以更好地满足婴儿和家长的需求。
我们将持续努力,为婴儿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以上为2023婴儿健康筛查、听力筛查工作总结。
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研究

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作用和实施效果。
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选取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480例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40例和对照组240例,观察组按照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对照组应用传统方式的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的初筛率、复筛率、对假阳性的理解率、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
结果:两组新生儿听力初筛、复筛及家长的健康教育达标比较,选取指标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我们对对照组产妇实行传统方式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路径,从入院一直到出院进行有计划、有规律、有次序的健康教育。
自行设计新生儿听力筛查相关知识问卷以及工作满意度问卷,满分100分,得分≥80分的产妇视为健康教育达标。
住院分娩的正常新生儿于生后2~5d进行初筛测试,出生后42~45d进行复筛测试,诊断性听力评估选择在生后3个月进行测试。
对两组产妇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知识的掌握程度,满意度以及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的初筛率、复筛率、对假阳性的理解率等情况进行比较。
1.3临床护理路径1.3.1产妇入院时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患者入院时,向产妇或家属介绍住院的环境与一些医疗设施的使用方法,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讲解新生儿筛查的相关知识,要告知产妇筛查的时间、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给产妇及其家属播放影音图片,发放相关资料,指导孕妇孕期保护胎儿听觉发育的具体措施,告知其筛查方法及筛查对新生儿身心无损害性,指导听力高危因素评估登记、预防感染、安全用药、科学胎教,认真回答他们的提问,同时认真评估准父母对听力筛查了解和认知情况,必要时进行一对一的讲解,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
1.3.2初筛及复筛时的健康教育:在新生儿出生2~5d内,向产妇介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基本程序,让产妇填写筛查告知书,筛查测试中指导配合检测,嘱家属在筛查前将新生儿喂饱,听力筛查测试时新生儿处于安静或自然睡眠状态,以防止因新生儿喘气、吸吮、哭闹等以及筛查室噪音超过40db而影响筛查结果[3]。
儿童保健科常见疾病听力筛查护理

保持耐心:听力筛查 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 应保持耐心,避免急
躁。
清洁耳道:在听力筛 查前,应清洁婴儿耳 道,避免耳垢影响测
试结果。
及时就医:如果听力 筛查结果异常,应尽 快就医,进行进一步
检查和治疗。
听力筛查的护理风险
01
听力损失:可能导致
儿童听力下降,影响
语言发育和社交能力
02
耳道感染:可能导致
03
04
听力筛查的护理措 施:保持耳道清洁、 避免耳道感染、定 期复查听力
05
听力筛查的结果解 读:正常、可疑、 异常,需要进一步 检查和治疗
3
专业护理:由专 业人员提供听力 筛查和护理服务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F 其他因素:营养不良、代谢异常等
E
发育因素:胚胎发育异常、出生时缺氧等
D
疾病因素:耳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C
感染因素:病毒、细菌等感染
B
环境因素:噪音污染、药物滥用等
A
遗传因素: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
临床表现
听力损失:听力下降, 无法正常交流
耳鸣:耳内出现异常 声音,影响正常生活
眩晕:头晕目眩,站 立不稳
耳痛:耳部疼痛,影 响正常生活
耳道炎:耳道红肿, 疼痛,流脓
耳膜穿孔:耳膜破裂, 听力下降
耳道异物:耳道内有 异物,影响听力
耳道畸形:耳道结构 异常,影响听力
辅助检查和处理要点
听力筛查:通过听力测试,了解儿童 听力状况
常见疾病:中耳炎、耳道炎、耳膜穿 孔等
筛查过程: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听力测试,注意儿童情绪和配
合度
筛查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 判断儿童听力状况,提出护理
新生儿听力筛查实施方案

新生儿听力筛查实施方案一、引言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通过一系列听力测试,早期筛查婴儿和幼儿是否存在听力障碍。
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儿童听力和语言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实施方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目的本实施方案的目的是早期筛查新生儿的听力,以及及早发现和干预可能存在的听力问题,确保儿童的听力和语言发展得到充分关注和支持。
三、实施方案1. 筛查对象新生儿及幼儿2. 筛查方法a. 家庭询问和观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新生儿的听力情况,观察幼儿的听觉反应和注意力。
b. 听觉行为反应:通过观察幼儿对声音(例如噪音、语音)的反应,判断其听力水平。
c. 听觉生理检测:运用听觉诱发电位(ABR)和耳脑干制约反应(ASSR)等技术,测量婴儿和幼儿的听觉功能。
3. 筛查时间新生儿出生后的第24小时内进行初步筛查,如果结果异常,则在出生后1个月内进行复查。
4. 筛查地点筛查可以在医疗机构、儿童保健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地进行。
四、结果分析和处理1. 正常结果:表明儿童听力正常。
2. 异常结果:如果筛查结果异常,需要进一步评估,包括专业医生的详细检查和听力诊断。
必要时,进行听力干预和康复。
3. 结果跟踪:对筛查结果进行记录,并随时跟踪儿童的听力和语言发展情况,必要时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干预。
五、实施策略和推广1. 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宣传册、海报、互联网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培训和培训指导:培训医护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了解筛查方法,以及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3. 优化筛查流程:通过优化筛查流程,提高筛查效率和准确性。
4. 建立检测设施和团队:建立专业的听力筛查团队,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确保筛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六、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和干预听力问题的重要手段,对于儿童听力和语言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本实施方案为新生儿听力筛查提供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法,有助于推动早期听力筛查工作的开展和普及。
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配合

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配合(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降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假阳性率及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
方法:总结2362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的护理配合方法。
结果:加强新生儿听力筛查操作前、操作中的护理配合,保证筛查的顺利进行。
结论: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早期及时发现听力障碍,最终实现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聋而不哑。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配合我科从2009年3月~2010年6月共做新生儿听力2362例。
在听力筛查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护理配合,降低筛查的假阳性率及提高筛查的通过率。
1检查前的准备1.1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提高认识,检查前给新生儿家长讲解听力筛查的相关知识,筛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和听力障碍的后果,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1.2检查前的环境的准备:房间应保持安静,限制人员进入。
噪音应控制在40分贝为好[1],关好门窗,隔绝周围环境的声源,室温在18-25℃,相对温度在35%-55%。
为新生儿筛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保证筛查的顺利进行。
1.3设备的校准和检测:定期校准和检测设备,定期保养和检查。
每次进行筛查前首先检查仪器是否正常,防止因设备故障而降低准确性。
2操作及护理配合2.1选择筛查的最佳时间:从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在出生24小时内进行筛查的假阳性率增高。
因为在分娩时羊水和分泌物可残留在新生儿的外耳道,影响中耳传音。
应在新生儿沐浴后出生48-72小时内检查,检查前给新生儿换尿布,哺乳,待新生儿熟睡,安静的状态下进行。
如果未通过者在出院前复查一次,新生儿出生后转儿科者应通知家长在新生儿出院后进行筛查。
2.2正确摆放新生儿体位:检查时新生儿应取侧卧位,耳朝上,轻轻向后牵拉耳廓,使耳道变直,用消毒干棉签轻轻清洁外耳道,防止分泌物阻塞耳塞探头影响检查结果。
选择新生儿耳塞将探头轻轻放入外耳道1/3处,其尖端小孔要对着鼓膜,检查完后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儿听力筛查中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作用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7-01-06T15:20:16.9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28期作者:王艳华姚琪[导读] 探讨健康教育对42天婴儿听力筛查的影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42天婴儿听力筛查的影响。
方法:采用MAICOEROSCAN耳声发射分析仪对500例42天婴儿进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S)的检测,同时对婴儿家长施行听力筛查前后健康教育干预。
结果:健康教育可有效推进42天婴儿听力筛查的施行。
【关键词】健康教育;听力筛查;应用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8-0270-02 婴儿听力筛查是20世纪90年代首先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的一项医学实用技术。
我国起步稍晚,但目前根据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表明,我国0~6岁听力障碍人数在逐年递增。
听力障碍的后果市严重的,听觉神经中枢的正常发育,取决于1岁内这段敏感时期声音的足够刺激,如果生后1年内由于听力障碍而中枢听觉神经系统得不到应有的刺激,就会影响其发育,以致发生语言障碍甚至聋哑。
因此,婴儿听力筛查对于听力损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早期干预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临床实践表明,测试前后对婴儿家长实施内容丰富、生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可使其更加理解听力筛查并积极配合检查,最终可客观接受测试结果。
1.资料与方法
2014年1-12月42天婴儿542例,其中选择接受听力筛查 500例,实际筛查率92.3%。
2.方法
测试时间:(1)出生42天的婴儿处于自然睡眠或哺乳后安静状态。
(2)测试结果判定:双耳通过为通过,单耳通过或双耳不通过为不通过。
(3)筛查仪器:采用MAICO ERO SCAN耳声发射分析仪,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性、性能可靠的特点。
(4)测试环境:要求噪声≤40dB。
(5)卫生问题:测试前检查者洗手,探头部用75%乙醇擦洗,耳塞一人一塞,集中消毒备用。
(6)测试体位:婴儿测卧,被测试耳向上,轻轻将耳廓向下牵拉,使耳道变直,将探头轻轻放入。
同时测试前后对婴儿家长施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
(7)内容包括:婴儿听力筛查的必要性及意义,听力筛查的操作方法及过程;筛查结果通过或未通过的意义;复查的时间与注意事项等。
3.结果
经过对来诊的婴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干预,500例婴儿参加听力筛查,其中479例通过,21例未通过,21例未通过的3个月后自觉遵守回院复筛的约定,复筛后仍有3例未通过,需要到相关科室继续观察,家长对筛查的过程与结果均能客观愉快的接受。
4.讨论
婴儿听力筛查给家长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听力障碍市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早期筛查和干预对预后有很大的帮助。
但研究表明听力筛查本身不可避免的假阳性结果会给婴儿家长造成很大的困扰,增加心理和经济负担。
如在筛查前对家长进行系列健康教育干预,向家长讲解听力筛查相关知识,使家长了解筛查的必要性和意义,必要时示范听力筛查仪器的操作方法,指导家长观看筛查操作过程,协助婴儿取最佳测试体位,可大大减少或消除婴儿家长的顾虑和心理压力,积极配合听力筛查。
听力筛查后健康教育可使婴儿家长收益更深:(1)听力筛查通过婴儿,家长常理解为听见或听力正常,其实不然。
检查者应向家长讲明听力筛查通过仅表示外围听觉功能正常,并不代表完整的听觉器官完全没问题。
同时向家长发放相关资料,告知家长在婴儿发育过程中,听力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指导家长要按国家免疫规划施行预防接种,防止急性传染病,避免耳毒性药物,中耳炎和噪音等因素影响。
另外还须讲明极个别遗传性先天性的耳聋者,可以在初期无异常,随病情发展而出现听力障碍。
告知家长定期作听力筛查,持续关注孩子的听力和语言发育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咨询专家,及时解决。
(2)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常存在假阳性现象,与设备功能稳定情况、测试环境、婴儿状态及卫生情况有关。
婴儿听力筛查未通过,家长会表现得非常紧张,检查者注意做好解释,将可能造成未通过的原因耐心告知家长,若单侧耳朵未能通过,首先考虑婴儿睡姿影响,检查者指导家长取适宜体位,避免受压引起的测试未通过。
对确实未通过婴儿注意预约复查时间,交代注意事项。
健康教育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人的行为问题,通过有效的听力筛查健康教育,可帮助人们重视出生人口素质,实施优生优育,帮助婴儿家长自觉接受听力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疑病例和迟发型损伤,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开发残存听力,提高残疾儿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司徒妙,梁海华.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作用[J].家庭护士,2008,6(6):1509-1510.
[2]刘伟红.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健康教育[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15(10):84-85.
[3]乐凌等.健康教育对新生儿听力筛查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7,48(21):99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