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广联达钢筋计算审核实施细则(2016)
最新版广联达钢筋计算审核实施细则

最新版广联达钢筋计算审核实施细则广联达钢筋计算审核实施细则(202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广联达钢筋计算审核工作,提高钢筋计算审核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广联达钢筋计算审核工作。
第三条钢筋计算审核是指对工程项目中的钢筋计算内容和实施过程进行审查和验证的工作。
第四条钢筋计算审核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
第二章钢筋计算审核机构第五条建筑工程钢筋计算审核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钢筋计算审核机构进行。
第六条钢筋计算审核机构应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相应规模和技术力量,拥有一定数量的注册钢筋计算师;(二)具备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和相关经验;(三)有良好的信誉和业绩。
第三章钢筋计算审核流程第七条钢筋计算审核包括初审和复审两个阶段。
第八条初审阶段:(一)审核机构接收委托文件后,应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二)初审内容包括钢筋计算文件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计算过程的合理性等;(三)初审后,审核机构应书面向委托方报告初审情况,包括初审结果和意见;(四)初审通过后,进入复审阶段;未通过初审的,要指出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并提出修改意见。
第九条复审阶段:(一)复审内容包括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设计依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计算过程的规范性等;(二)复审过程中,审核机构应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解决设计单位对审核意见的异议;(三)复审结束后,审核机构应书面向委托方报告复审结果和意见;(四)复审通过后,审核机构应出具钢筋计算审核报告;不通过时,要指出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
第四章钢筋计算审核报告第十条钢筋计算审核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工程基本情况介绍;(二)钢筋计算文件的审查情况,包括初审和复审;(三)对设计依据、计算结果、计算过程等进行评价和意见;(四)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正的意见;(五)审核机构的盖章和签字。
第十一条钢筋计算审核报告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二条钢筋计算审核报告应在复审结束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向委托方提交。
广联达钢筋算量(连梁、框架梁)计算设置解析

2020/9/12
建筑工程竣工结算的钢筋软件计算设置
序号8条,软件默认是600,当前没有图集有明确标注, 根据12G901-1-3-23附注说明,应该有设计指定,设计未 指定视为不需要设置暗梁箍筋
序号9条,根据16101-1-81页的规定,无需修改
2020/9/12
序号10条默认按规范计算,在图纸没有标注具体 要求时,一般不予修改 序号11条,规范有规定的,默认“是”是正确的
序号29条,平法16G101-1-88页规定不需要修改
2020/9/12
建筑工程竣工结算的钢筋软件计算设置
序号30条,软件默认正确,依据看以下截图 序号31条,默认符合图集要求,无需修改
默认中C表示不同抗震等级(kzdj)的取值范 围
2020/9/12
建筑工程竣工结算的钢筋软件计算设置
序号32条,涉及根数计算,向上取整+1正确 序号33条,抗震设防地区,箍筋弯钩取135° 序号34条,要修改为“柱边”依据如下
序号12条要求,无需修改
2020/9/12
建筑工程竣工结算的钢筋软件计算设置
序号14条,符合16G101-1-90页要求
序号16条,根据16G101-1第84、85页规定。 结合施工要求,应该将“遇支座连续通过” 修改为“遇支座断开”
序号17条,根据16G101-86页,默认设置要修 改为“连续通过加液,伸入柱内判断”
结合施工要求应该将遇支座连续通过修改为遇支座断开序号17条根据16g10186页默认设置要修改为连续通过加液伸入柱内判断序号14条符合16g101190页要求序号15条根据16g101184页默认正确建筑工程竣工结算的钢筋软件计算设置202098序号2324条根据16g101188页规定序号1920两条根据16g101190页注3软件默认正确无需修改序号2122条根据16g10190页的注3说明侧面纵筋的锚固方式同框架梁的下部纵筋那么第22条要修改为遇支座断开建筑工程竣工结算的钢筋软件计算设置202098序号28条根据平法16g101188页规定是否要修改默认设置否为是要看设计要求设计无明确要求的按否计算序号29条平法16g101188页规定不需要修改序号26条根据16g101188页规定有设计指定一般根据结构说明要求填写6或者8序号27条符合平法图集约定无需修改建筑工程竣工结算的钢筋软件计算设置202098序号31条默认符合图集要求无需修改序号30条软件默认正确依据看以下截图默认中c表示不同抗震等级kzdj的取值范建筑工程竣工结算的钢筋软件计算设置202098序号35条根据16g101190页附注4的规定默认正确无需修改序号32条涉及根数计算向上取整1正确序号33条抗震设防地区箍筋弯钩取135序号34条要修改为柱边依据如下202098序号3940两条根据16g10192页要求软件默认正确无需修改序号3738两条根据16g10192页要求软件默认正确无需修改14本节课小结课程小结
最新版广联达钢筋计算审核实施细则(2016)

钢筋审核细则钢筋审核,首先需要明确算量文件的计算范围,检查套价文件的钢筋总工程量与算量软件的汇总量是否相同,再逐项检查定额子目对应规格钢筋量的计算结果。
如果有使用EXCEL表格计算(比如细石砼钢筋网)、或使用另外的算量文件(比如二次结构)计算的工程量,也需要了解各自计取范围,避免重复。
广联达钢筋软件计算的工程量,可以依照工程设置、绘图输入、单构件三个模块的顺序进行审核。
具体如下:一、工程设置(包括六大项):1、工程信息:根据结构施工图设计总说明,进择平法计算规则(03G或11G);汇总方式为“按中轴线计算钢筋(考虑弯曲调整值)",原因是纲筋弯折加工时,外灵尺寸会破拉长,按钢筋中轴线计算符合实际施工用量。
2、比重设置:如图纸设计为A6,需提供设计变更为A6.5,才可以调整比重。
如果工程中使用三级钢C6,需注意C6无需调整比重,市场有相应规格钢材。
3、弯钧设置:箍筋弯钧平直段勾选“按照图元抗震考虑”:抗震箍筋弯钧是11.9d,非抗震的是6.9d抗震工程中,某些构件仍然是按非抗震设计的。
如果选择“图元抗震考虑”则非框架梁、基础梁等非抗震构件的箍筋弯钩长度按非抗震考虑;如果选择“工程抗震考虑”,非框架梁、基础梁等非抗震构件的箍筋弯钧长度仍按抗震考虑计算有误。
4-.损耗设置:不计算损耗、5、计算设置:共297项。
根据合同附件说明、施工图设计说明、平法规则,并结合现场施工情况进行设置。
一般来说,需要修改软件默认值的有以下设置项:(1)按设计间距排布的各类构件钢筋(箍筋、拉筋、墙钢筋、梁腰筋等)根数计算方式:按“四舍五入+1”规则。
钢筋施工对精度要求较低,即使施工验收规范也允许钢筋间距有±2CM 的偏移。
按间距排布的钢筋是施工单位节省钢材的关键部位之一,比较而言,“四舍五入+1”计算量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比“向上取整+1”更接近施工实际,是地产公司使用较普遍的设置。
单构件输入楼梯钢筋需要一个个修改、板马凳筋也需要在楼层里改,如只改总设置的话,容易被忽视。
钢筋计算规则(广联达精选)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mm)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01.jpg注:(1)轻骨料砼的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轻骨料砼结构设计规程》。
广联达钢筋软件计算标准细节把控

预算部广联达钢筋软件计算标准为了达到公司每个预算人员的软件水平及操作习惯一致,便于内部资源的串换,将软件操作中的重点及要求罗列如下,大家都必须按施工图设计及以下要求做好施工图预算及结算工作:一、工程设置1、将A6的容重修改成A6.5的容重。
二、计算设置柱:1、2点:柱纵筋伸入基础锚固形式:如果插筋在软件里计算,要根据设计的要求修改计算式。
4点:柱在基础插筋锚固区的箍筋数量:软件默认为2个,按04G101-3第32页大样要求为“间距≤500且不少于两道”,注意箍筋的计算及修改。
5点:矩形柱基础锚固区只计算外侧箍筋:软件默认为是,但若在基础层未画柱,矩形柱的内箍仍然计算;基础层上画柱,基础层上所画的柱的钢筋就只计算所设置的几个外箍,我们就要根据设计图及施工方案做好设置是否只计算外箍。
(此条不适用于剪力墙柱)10点:纵筋搭接接头错开百分率:软件默认为50%,按设计修改。
剪力墙:2点:纵筋搭接接头错开百分率:软件默认为≤25%,按设计修改。
3点:拉筋配置:修改6为6.5。
9点:暗柱、端柱在基础插筋锚固区内的箍筋数量:软件默认为2个,按04G101-3第32页大样要求为“间距≤500且不少于两道”,注意箍筋的计算及修改。
21点:暗梁在暗柱内是否布置箍筋:软件默认为否,应修改为是,暗梁和暗柱不互为支座,应注意,设为是后柱内依然未计算箍筋,需人为的修改计算式。
22点:暗梁纵筋与连梁纵筋相交构造:软件默认为伸入连梁边暗柱内互相锚固。
29点:墙在基础锚固区内的水平分布钢筋排数:软件默认为2排,按04G101-3第32页大样要求为“间距≤500且不少于两排”,注意水平筋的计算及修改。
框架梁:10点:次梁两侧共增加箍筋数量:软件默认为0,按设计施工图要求将个数修改,减少输入工作量。
13点:拉筋配置:修改6为6.5。
18点:纵筋搭接接头错开百分率:软件默认为≤25%,按设计修改。
非框架梁:10点:次梁两侧共增加箍筋数量:软件默认为0,按设计施工图要求将个数修改,减少输入工作量。
广联达钢筋计算设置

广联达钢筋计算设置
钢筋计算设置统一规定
1、所有构件的箍筋及受力筋(板分布钢筋除外)均设置为:四舍五入+1
2、板分布钢筋根数计算方式为:向下取整+1
3、砌体加筋两端的起始距离应设置为:S
4、填充墙构造柱做法设置为:下部预留钢筋,上部植筋
5、钢筋的搭接设置预算按:梁、板、基础、柱、墙等所有构件≤Φ12钢筋采用绑扎,水平构件Φ14≤钢筋≤Φ20的钢筋按对焊;大于等于Φ22的水平构件采用直螺纹连接;墙与柱Φ14≤竖向筋≤20按电渣压力焊计入、Φ22及其以上的钢筋按直螺纹套管。
6、计算设置→柱/墙柱→柱/墙柱箍筋加密范围包含错开距离设置为“否”
7、梁垫铁计算设置为不计算。
8、基础筏板、基础梁为非抗震构件。
9、抗震设防烈度严格按照图纸说明设置。
10、负筋水段长度要根据图纸设计设置。
11、剪力墙纵筋距暗柱纵筋距间距为S,S为剪力墙纵筋间距,详见12G901-1第3-5页。
12、钢筋定尺按广联达默认设置(不修改)
造价成本部。
广联达钢筋规则

序言GGJ2009推出“从计算设置学平法系列”,旨在为大家详细介绍各个构件的基本算法,以及平法规范,让大家通过学习计算设置以及软件即可掌握平法相关知识;让大家深入了解软件的计算规则,能轻松应对非常规钢筋构造,能在钢筋预算和结算中得心应手。
“从计算设置学平法系列”资料特别适合刚接触广联达钢筋抽样软件GGJ2009的造价人员,也比较适合那些想深入了解软件计算设置规则和依据的造价人员。
相信通过学习“从计算设置学平法系列”,造价人员能快速掌握平法知识和软件计算规则,对钢筋预结算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从计算设置学平法系列”,只在导航栏“工程设置”→“计算设置”页面显示,可以通过“帮助”菜单下“学习中心”→“平法学习”控制是否显示。
从计算设置学平法之一——柱/墙柱的计算设置介绍柱/墙柱是指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柱、剪力墙结构中的暗柱、端柱。
一、算量基本方法:柱/墙柱钢筋的计算主要是纵筋和箍筋的计算,并因所处楼层的不一样,计算也略有不一样;一、基础层:(一)柱/墙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插筋弯折GGJ2009中,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可通过调整第18项来设置,插筋弯折长度可通过第16项设置;(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
二、中间层:(一)柱纵筋:中间层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中间层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广联达钢筋算量

其他
• 零星构件钢筋:单构件输入(参数输入和 直接输入) • 汇总计算查看钢筋:编辑钢筋,钢筋三维, • 查看报表
• 柱插筋在基础里只计算外侧箍筋即可,只是 起到固定纵筋的作用 也就是说,基础锚固区 内的柱子箍筋,其作用只是固定住纵筋不让 其移位,所以只要外箍即可
梁的纵向受力筋采用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层钢筋之间应垫直径 ≧25mm的短钢筋,为保证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
计算设置
• 1计算设置:系统内置各个构建的参数,默认的都是规范中所
用到的参数设置,按照图集设计的工程,一般不需要更改。
• • • •
•
2节点设置:系统内置,默认图集参数 3箍筋设置:系统提供多种组合设置,按实际工程可手动添加 4搭接设置:钢筋的搭接形式和定尺长度。10.3 5箍筋公式:可以查看,一般不需要更改
在绘制工程过程中,绘制了梁与剪力墙平行相交(部分重叠)或 CAD识 别过程中,由于CAD线绘制不精确或误差原因,导致梁与剪力墙平行相 交(部分重叠),此时,梁不能找剪力墙为支座;
悬挑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起始受力筋距支座边距离
温度筋和分布钢筋是相同的,一般在工程中钢筋是不带弯勾的,如果带弯勾 时,可以直接通过钢筋软件中的计算规则进行设置处理 2、如果只要温度 筋进行搭接,那可以在分布筋、温度筋是否带弯勾设置选择是,然后在 计算设置中分布筋与负筋的搭接值改为150-6.25*d(搭接值为150mm时)
2.按长轴线计算钢筋长度(一般施工现场下料使用)
工程信息
1.结构类型: 2.设防烈度: 3.檐高 :
框架结构 7度
檐口高度影响抗震等级,抗震等级影响钢筋的搭 接锚固值。(檐高是檐口标高到室外地坪标高的高度).以室外设计地坪标 高作为计算起点。1.平屋面带挑檐,算至挑檐板下皮标高;2.平屋面带女 儿墙,算至屋面结构板上皮标高;3.坡屋面或其他曲面屋顶均算至墙的 中心线与屋面板交点的高度;4.阶梯式建筑物按高层建筑物计算檐高;5. 突出屋面的水箱间、电梯间、亭台楼阁等均不计算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审核细则
钢筋审核,首先需要明确算量文件的计算范围,检查套价文件的钢筋总工程量与算量软件的汇总量是否相同,再逐项检查定额子目对应规格钢筋量的计算结果。
如果有使用EXCEL表格计算(比如细石砼钢筋网)、或使用另外的算量文件(比如二次结构)计算的工程量,也需要了解各自计取范围,避免重复。
广联达钢筋软件计算的工程量,可以依照工程设置、绘图输入、单构件三个模块的顺序进
行审核。
具体如下:
一、工程设置(包括六大项):
1、工程信息:根据结构施工图设计总说明,进择平法计算规则(03G或11G);汇总方式为“按中轴线计算钢筋(考虑弯曲调整值)",原因是纲筋弯折加工时,外灵尺寸会破拉长,按钢筋中轴线计算符合实际施工用量。
2、比重设置:如图纸设计为A6,需提供设计变更为A6.5,才可以调整比重。
如果工程中使
用三级钢C6,需注意C6无需调整比重,市场有相应规格钢材。
3、弯钧设置:箍筋弯钧平直段勾选“按照图元抗震考虑”:抗震箍筋弯钧是11.9d,非抗震的是6.9d抗震工程中,某些构件仍然是按非抗震设计的。
如果选择“图元抗震考虑”则非框架梁、基础梁等非抗震构件的箍筋弯钩长度按非抗震考虑;如果选择“工程抗震考虑”,非框架梁、基础梁等非抗震构件的箍筋弯钧长度仍按抗震考虑计算有误。
4-.损耗设置:不计算损耗、
5、计算设置:共297项。
根据合同附件说明、施工图设计说明、平法规则,并结合现场施
工情况进行设置。
一般来说,需要修改软件默认值的有以下设置项:
(1)按设计间距排布的各类构件钢筋(箍筋、拉筋、墙钢筋、梁腰筋等)根数计算方式:按“四舍五入+1”规则。
钢筋施工对精度要求较低,即使施工验收规范也允许钢筋间距有±2CM 的偏移。
按间距排布的钢筋是施工单位节省钢材的关键部位之一,比较而言,“四舍五入+1”计算量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比“向上取整+1”更接近施工实际,是地产公司使用较普遍的设置。
单构件输入楼梯钢筋需要一个个修改、板马凳筋也需要在楼层里改,如只改总设置的话,容易被忽视。
(2)搭接接头错开百分率。
设置效据主要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
应符合不列规定:1对梁类、板类及者类构件,不宜大于25%; 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
:50%,纵向受压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其中,对墙类(及暗住)构件, 03G平法
图集规定与此不同,区分抗震等级,错开百分至允许为50%或100%,但规定搭接长度均为 1.
2LaE。
如施工单位有提出,墙类(及暗柱)构件可考虑按平法规则设置。
综合起来,梁、板类
构件搭接接头错开百分率按25%,柱、墙、墙类构件搭接接头错开百分率不大于50%。
(3)柱/暗柱箍筋加密区范图包含错开距离:选择“否”。
03G101-1,P40或者11G101,P70 说明
都是“搭接长度”范围内加密,错开距离段并无搭接、也不属于“搭接长度”。
(4)柱/墙柱纵筋搭接箍筋间距:设置为100。
实际施工及按100布置,有部分地区项目在结
构设计说明就已明确此间距为100。
需结合现场查勘情况,建设在设计标准中明确。
(5)柱/墙柱第一个箍筋距离楼板面的距离:框架柱可设置为50:对于暗柱,由于暗柱不存在
节点加密区,每楼层首、尾箍筋间隔100mm,广联达计算箍筋根数时,布置范围取“楼层高度一第一
个箍筋距离楼板面的距离”,因此对暗柱此项建议可设里为100。
(6)暗柱/端柱垂直钢筋搭接长度:03G平法规则,设置为“按平法图集”计算;11G平法规则,一般可设置为“按墙柱”。
(7)梁垫铁:不计算。
规范只要求满足纵筋间距。
(8)柱纵筋伸入基础错固形式:区分平法规则及基础形式进行设置。
03G平法规则,对于
独立基础、独立承台,依据06G101-6, P67,可设置为“角筋伸入基底弯折”;对于筏板基础,
依据04G101-3, P45,筏板高度《2000时,可设置为“全部纵筋伸入基底弯折”。
(9)剪力墙,起始水平钢筋距楼面距离:50,依据06G901-1,P. 3-9等。
(10)剪力墙,起始竖向分布钢筋距暗柱边距离:S,依据06G901-1, P. 3-2等。
(11)砌体结构,砌体加筋两端的起始距离:S,参考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设置。
其它设置,如次梁两侧共增加箍筋数量、分布钢筋配置、板中间支座负筋标注是否含支座、
板负筋错固长度、独基与基础梁平行重叠部位是否布置独基钢筋等,根据图纸说明设置。
6、节点设置:
墙身拉筋布置构造、板拉筋布置方式、板马凳筋布置方式:施工图未注明布置方式时按“双向布置”。
设计方因谨慎起见,图纸未注明时会倾向解释为梅花布置,但实际施工基本均为双向布置,需结合现场登证。
即使图纸标注梅花布置,仍要查勘现场是否符合。
7、搭接设置:
(1)其余钢筋定尺:影响钢筋接头工程量,根据地方定额规定。
多数地区定额规定,设计图纸未注明的钢筋接头和施工损耗,已综合在定额项目内,钢筋定尺长度可修改为极大值(如50米)。
(2)墙柱垂直筋定尺:可按实际定尺长度,应大于任一楼层高度。
(3)连接方式:根据图纸设计说明、工程确认单等相关资料并了解现场确定。
8、楼层设置:各楼层标高、构件抗震等级、砼标号、保护层厚度,按施工图设计说明设
置。
基础、构造柱、圈梁、非框架梁、板按软件默认为非抗震构件。
二、绘图输入(模型界面)
在绘图输入模块,常规检查是按照楼层顺序,利用属性窗口、编辑钢筋窗口以及构件三维模型,依次检查基础层构件及主要标准层柱、墙、梁、板构件的私有属性(配筋,尺寸,标高等)是否符合竣工图标注。
检查的同时留意纸质版与电子版版二是否有区别,以及设计变更情况。
由于结构图配筋、砼标号、柱墙变截面不同的原因,标准层各层工程量稍有不同,但一般变化不大,当变化较大时需分析原因。
一般侧重检查以下项目:
1、基础、筏板、
(1)图纸节点大样或说明需重点关注,检查基础错固区、筏板变截面、封边、集水坑、截水沟、加强带布筋范围、锚固、配筋、出边距离、放坡等构造。
(2)检查马凳筋形式、布置方式是否符合图纸及现场签证情况。
(3)如果划分为地下室和地上两个模型文件,要注意检查汇总计算影响层住、墙属性,如负一层柱与首层柱钢筋交接部位设置是否正确。
2、柱、梁、墙、板、
(1)图纸标注节点大样或说明与软件默认计算设置不同时,注意构件私有属性是否已按图修改。
(2)核查是否有利用屏幕范围、分层、显示祥式设置透明等方法隐藏构件。
(3)核查剪力墙插筋、垂直加强筋、墙顶压筋配置。
当单层墙、柱高度小于楼层高度时,属性可改为纵筋错固,无需设置插筋。
(4)板受力筋为双层双向布置时,不能按照每个板块设置,需全部拉通受力钢筋;板受力筋、负筋、附加筋需核查布筋范围。
(5)按“隔一布一”间距排布钢筋的,需符合软件的输入规则。
(6)连梁交叉斜筋,图集中为两面构成一个交叉,不是一面一个交叉,在属性输入时要注意。
连梁的侧面钢筋,属性为总配筋,最好在属性里输入,这样者在连梁位置的水平钢筋就不会多计。
(7)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需要单画,如果与暗柱一起画,容易造成暗住箍筋根数多计,
因为非阴影区竖向筋为墙筋会存在搭接,暗柱箍筋在搭接部位需要加密。
3、二次结构构件、
(1)构造柱布置结合现场签证情况。
需注意框架(框剪)结构的填充墙有别于砌体(砖混)结构,在丁字墙、十字墙等转角位置,一般无雳设置构造注。
另外注意抱框柱的箍筋形式。
(2)过梁的截面、配筋根据设计说明设置,注意门窗洞顶部标高为建筑标高,对于洞口顶部标高己达到结构梁底的,无需再布置过梁。
4、自定义构件,使用较少。
如有构件,需检查与建模构件或单构件有否重复。
三、单构件输入
检查单构件的输入信息、层数及所计算构件的总数。
尤其注意兰构件(比如飘窗板、空调板)不能与模型构件或自定义构件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