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导论

合集下载

大一经济学专业导论知识点

大一经济学专业导论知识点

大一经济学专业导论知识点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优选择以满足不同需求的问题。

作为大一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导论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市场经济、需求与供给、经济增长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其基本原理包括稀缺性、选择性和机会成本。

稀缺性指的是资源有限但需求无限的现实情况;选择性是指在面临多种选择时,人们根据自身需求和利益进行决策;机会成本是指选择一种方案而放弃的其他所有可行的方案所造成的成本。

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和分配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核心原理是供需关系,即供求双方通过市场交易来满足各自的需求。

市场经济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但也存在市场失灵和不公平等问题。

三、需求与供给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和能力,供给则是生产者将商品或服务提供给市场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通过价格的变化来相互作用,形成市场均衡。

需求和供给的变化会导致价格和数量的变动,进而影响市场的平衡状态。

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增加投资、技术创新等手段来实现。

经济增长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但也需要注意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

五、价格与效率价格是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和分配的信号和工具,起到衡量价值和激励作用。

价格机制可以促使资源从低效率领域流向高效率领域,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然而,价格机制也存在市场失灵和市场外部性等问题,需要政府进行适度调节和引导。

六、货币与通货膨胀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在经济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超过市场需求,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重要影响,需要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

经济学专业导论的学科发展历程

经济学专业导论的学科发展历程

经济学专业导论的学科发展历程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生产、分配和利用稀缺资源的学科,经历了丰富而复杂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回顾经济学专业导论的学科发展历程。

1. 古代经济思想的形成(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代经济思想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前后,当时的希腊和罗马等古代文明开始探讨经济活动的规律和理论。

其中最著名的学派是亚当·斯密所属的古典经济学派,他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自由市场理论和利润最大化等理论,对后世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古代经济学的衰退与中世纪的黑暗时期(公元5-15世纪):在古代经济学取得一定成就后,由于战争、文化衰退和政治动荡等原因,经济学研究陷入停滞。

在中世纪的黑暗时期,天主教教廷统治下的禁忌和宗教限制对经济研究形成了阻碍,经济学知识无法正常传播。

3. 经济学的复苏:重商主义(16-18世纪):重商主义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兴起于16世纪末到18世纪。

重商主义强调对外贸易的积极作用,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活动,通过保护和扩大国内工业、促进贸易顺差等手段来增强国家财富和实力。

重商主义思想为经济学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4. 古典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18-19世纪):18和19世纪是古典经济学的黄金时期,亚当·斯密、杰里米·边沁、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等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生产、价值、供求等经济问题,并形成了竞争市场、自由贸易等基本理论。

古典经济学派为后世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 边际革命与新古典经济学(19-20世纪):19和20世纪见证了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向边际主义的转变。

边际革命的核心观点是人们在决策时考虑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这对个体选择和市场均衡分析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威廉·斯坦利·杰文斯等。

6. 凯恩斯主义的兴起与新古典合成(20世纪):20世纪的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经济学专业导论理解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经济学专业导论理解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经济学专业导论:理解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分配和利用的学科,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关注个体、组织和社会如何决策和资源分配,同时还研究市场、产业、国家和全球经济如何运作。

本文将介绍经济学的基础知识,让读者了解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和主要应用领域。

1.经济学的分类在开始探究经济学的基础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经济学的分类。

经济学可以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国家或全球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转,研究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财政政策等。

微观经济学则是研究单独的市场、公司、消费者和生产者等。

它对决策者的追求效率和利益最大化的决策过程进行了深入了解。

2.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它们帮助我们解释经济现象、预测未来发展、制定经济政策。

以下是几个主要理论:2.1.供给和需求理论供给和需求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供给和需求互相影响,确定市场价格和数量。

当需求上升,价格上涨并引起供应量增加。

当供应量增加,价格下降并降低需求。

这种供求运作方式在市场中出现,然后在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化中反应。

理解供给和需求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市场动态和预测经济行为。

2.2.边际分析边际分析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它探讨如何决定额外变化对决策的影响,同样地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之间的平衡。

例如,一家公司将如何评估成本和效益之间的权衡,以及如何决定生产规模或定价策略。

2.3.生产和成本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研究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量之间的关系。

它提出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资源的成本,并阐述了企业如何最小化成本。

这些理论可以应用于制定公司的成本控制策略,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

3.经济学应用领域经济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以下是一些主要应用领域:3.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涉及决策者如何影响资源分配,在社区、城市、国家和全球范围内推动发展。

例如,经济学家可以分析制定税收政策的影响,并提出如何满足社会需求的建议。

经济学专业导论的重要研究领域及前沿问题

经济学专业导论的重要研究领域及前沿问题

经济学专业导论的重要研究领域及前沿问题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等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规律的学科,奠定了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在经济学专业导论中,我们将探讨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以及当前的前沿问题。

一、经济增长与发展领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是经济学中的核心议题之一。

该领域主要关注经济体如何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并通过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来实现社会发展。

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经济学家关注的关键问题包括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产出与就业的关系、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等。

二、宏观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的总体运行规律,关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体表现和经济政策的制定。

重要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增长理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经济关系等。

在当前的前沿问题中,宏观经济学领域关注的重点议题包括经济危机与金融风险管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影响的评估等。

三、微观经济学领域微观经济学关注决策个体,如家庭、企业和市场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决策。

在这个领域中,经济学家研究个体决策的原理和行为模式,以及市场供需关系、价格形成等。

前沿问题包括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信息不对称对市场效率的影响、竞争与垄断等。

四、发展经济学领域发展经济学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研究范围包括贫困与不平等现象、逃避贫困圈的策略、可持续发展等。

前沿问题涉及到如何有效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等。

五、环境经济学领域环境经济学关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研究重点包括资源配置、环境污染与减排、生态系统服务等。

当前的前沿问题涉及到如何平衡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等。

六、行为经济学领域行为经济学关注人们的决策行为和行为模式,研究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对经济决策的影响。

该领域的前沿问题包括决策过程中的行为偏差、行为经济学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应用等。

以上仅是经济学专业导论中部分重要研究领域及前沿问题的简要介绍。

经济学专业导论分析

经济学专业导论分析

经济学专业导论分析经济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学科,研究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需求。

经济学专业涉及到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主要领域。

本文将对经济学专业进行分析,从专业特点、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专业特点1. 经济学专业的学科门类广泛,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等。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在不同的领域专攻。

2. 经济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将学习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案例和模型分析来理解现实经济问题。

3. 经济学专业侧重于数据分析和定量分析,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统计学、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知识。

这些技能在职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4. 经济学专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经济学从业者需要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进行有效的沟通,共同制定经济政策和解决经济问题。

二、就业前景1. 政府部门: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在政府部门从事经济研究、政策制定和经济管理等工作。

可以参与制定和评估宏观经济政策,为国家决策提供经济分析报告。

2. 金融机构: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需大量从事风险评估、投资分析和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经济学专业人才。

3. 国际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为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可以从事国际经济研究、国际合作和项目管理等工作。

4. 企业咨询: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在企业咨询公司从事市场分析、竞争战略和投资分析等工作。

为企业提供经济预测和决策支持。

5. 学术研究:有部分经济学专业毕业生选择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投身于大学、研究机构或经济专业学会,专注于经济学理论探索和学术发表。

三、发展趋势1. 数量持续增加:由于经济学专业具有广泛的就业范围和较高的薪资水平,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就读经济学专业。

导致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

2. 技术与经济学的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经济学专业需要结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经济学专业导论心得体会

经济学专业导论心得体会

经济学专业导论心得体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生产、交换和分配等经济现象的学科,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门专业导论课程中,我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方法论以及学科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学习,我发现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运行的基础,而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我们有责任深刻理解和应用经济学的知识,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导论课程让我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有了全面的了解。

经济学涉及很多基本概念,如供求关系、边际效用、机会成本等,这些概念都是经济学理论的基石。

了解这些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经济现象和分析经济问题至关重要。

例如,通过学习供求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的运行机制和价格的形成过程;通过学习边际效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和企业的生产决策。

这些基本概念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导论课程向我们介绍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复杂多样,因此在研究经济问题时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了解了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的不同特点和应用场景。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主要的经济学派别,如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等,以及它们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论。

这些理论体系不仅拓展了我们对经济学的认识,还为我们在实际研究和应用中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第三,导论课程还涵盖了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学者的贡献。

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不断演进和发展。

通过学习经济学的历史,我们了解了经济学的起源和演变,以及经济学家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经济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例如,亚当·斯密提出的“国富论”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凯恩斯的“通货膨胀与失业论”对于解决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危机起到了重要作用。

了解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和学科特点。

经济学专业导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及发展趋势

经济学专业导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及发展趋势

经济学专业导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及发展趋势导论是学科研究中的基础,经济学专业导论的研究旨在对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以帮助学生对经济学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

在经济学专业导论研究中,涉及到一系列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经济学专业导论研究的学者和学生提供一些参考。

1. 人工智能与经济学的融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与经济学的交叉领域逐渐形成。

经济学专业导论的研究应关注人工智能对经济学研究的影响和改变。

例如,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风险管理和决策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人工智能算法在市场分析和预测中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和市场预测。

因此,经济学专业导论研究应关注如何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学理论,以推动经济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2. 环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背景下,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学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环境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学科,而可持续发展则是探索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和协调。

经济学专业导论的研究应关注环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方法。

如何在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增长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未来经济学导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3. 数字经济与互联网经济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经济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门领域。

经济学专业导论的研究应聚焦数字经济与互联网经济的产业结构、市场机制和政策调控等方面。

数字经济领域的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如共享经济、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等对传统经济产业和市场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

经济学导论的研究应关注对这些新兴产业和业态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如何优化和升级传统经济体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

4.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和变化的主要趋势之一。

经济学专业导论的研究应关注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挑战。

专业导论结课论文经济学

专业导论结课论文经济学

专业导论结课论文经济学导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如何做出选择的学科。

它涉及到个体、企业和政府如何分配资源,以实现最大利益。

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们的消费和生产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经济学对于政府的决策制定、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个人的生活选择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经济学的重要性以及它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首先,我们将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包括供给和需求、边际效用和成本、市场结构和竞争力等内容。

其次,我们将探讨经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包括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环境政策以及劳动市场政策等方面。

最后,我们将分析经济学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包括消费决策、职业选择、金融投资以及家庭规划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我们将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学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深入地了解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和实践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代社会中各种经济问题。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能够对经济学有一个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中的经济挑战。

经济学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的探讨,更是对实际经济现象的分析和研究。

经济学家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政策和经营战略。

例如,经济学家可以通过对市场供求关系的研究,预测商品价格的变动趋势,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依据;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为政府提供就业政策的制定建议。

总之,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在实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经济学还对于实现社会发展和公平分配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经济学可以帮助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经济学也关注着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的问题,通过调节税收政策、社会福利制度等手段,促进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可能性边界PPF(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或产品转换曲线PTC(product transformation curve)
指一国在既定的资源与技术条件下所能够生产的最大数量产品组合 的轨迹
边际转换率MRI( 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区 域 经 济 学
财 政 学金 融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劳动经
统 计
数 量 经 济
国 防 经
二级学科 学 学济 学 学 济


一 经济学的含义
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 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 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 给社会的各个 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萨缪尔森:《经济学》
指一种产品增加一个单位所必须减少的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电 脑
G C D
0
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 曲线或生产转换线)PPF
A
.E
.B .F
I J IH 汽车
二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Questions for you -examples of shifts in PPF






3.迈克尔·曾伯格:《经济学大师人生哲学》,商务印 书馆2001.12.
4.托马斯·A·博伊兰:《经济学方法论新论》,经济科 学出版社2002.3
第一讲 经济学是什么
一 经济学的含义(definition) 二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object) 三 经济学的发展演变(evolvement) 四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methodology)
从前,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 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 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 牙齿。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 就像一个又大、又粗、有光滑的大 萝卜。”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 的耳朵。“不对,不对,大象明明 是一把大蒲嘛!”他大叫起来。 “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 子。”原来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 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却嘟 嚷:“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 不过是一根草绳。”四个盲人争吵 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真正大 象的样子。
汽车
汽车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有限的资源有效率 的配置于多种需求和欲望的科学。
二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 经济学中的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what) 生产什么品种、
如何生产(how) 由谁生产、用什么资源生产、用什么技 术生产、用什么组织形式生产
为谁生产(for whom)
二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 生产可能性边界(特点及经济含义)
(2)资源的稀缺(有限)性。 Scarcity
资源可分为: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如空气) 物品通常可分为: 经济品(economic goods):如衣服、食品 自由品或免费品(free goods):如阳光
经济资源主要有: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资本资源 (capital resources)等
一 经济学的含义
家庭
household


和 服 务
要 素
企业enterprise
工资 转移支付
要素 税收
政府购买
政府
government
基本经济主体
二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人类需要无限性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
需要的无限性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资源的稀缺性
稀缺性是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的显著特征之一。 稀缺性并不意味着稀少,而主要指不可以免费得到。 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用其他经济物品来交换。
稀缺规律 law of Scarcity:商品一般是稀缺的,只能得到有限供应, 必须通过价格或其他形式进行分配。
稀缺的原因:一定时期内 资源或物品本身是有限的 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
➢ 有限的人力资源 ➢ 有限的自然资源 ➢ 有限的资本资源
(1) 人欲望(需要)的无限性。
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 》诗: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生产要素包括:土地(land)、劳动(labor)、资本 (capital)、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ship)
(当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时,被成
为生产要素。)
(2) 资源的稀缺(有限)性。 Scarcity
稀缺: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缺的。
一 经济学的含义
一 经济学的含义
一 经济学的含义
主 流 经 济 学
微 宏 发展经济学
观 观 制度经济学
经 经 企业经济学
济 济 公共经济学
学学
………
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一级学科
学科门类
应用经济学





政经 西 与
治 经 济 学
济 思 想 史
经 济 史
方 经 济 学
世环
界境

经 济
济学
国 民 经 济 学
稀缺性:资源相对于欲望或需要的不充分性
二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 经济学:研究稀缺条件下如何抉择的学科 欲望的无限性 资源的稀缺性 选择的重要性(资源的多用途性) 最优化思维: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以求无限欲 望的最大满足
二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只有相对稀缺的、机会成本大于零的资 源才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一 经济学的含义
1 含义(definition) 一般来说,通常所说的西方经济学指:
1930年代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在西方经 济理论界有重要影响的(主流的)经济学说或 基本理论。 (西方)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 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组合中,进行选择 的科学。
一 经济学的含义
盲人摸象
专业导论
主讲教师:刘树林
专业导论
教材: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经济 出版社,2008
参考资料:
1.曼昆:《经济学》(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8
2.萨缪尔森:《经济学》(第十七版),人民邮电出 版社2004.1;(第十六版)华夏出版社1999;(第十 二版)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