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范文(精选)

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范文(精选)一、背景为进一步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我单位制定了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旨在促进机关员工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目的本实施方案的目的是规范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流程,指导机关员工如何正确分类生活垃圾,并建立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机制,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工作内容1. 纸类垃圾:包括各类废纸、纸箱、纸包装等,应放入专门的纸类垃圾桶中;2. 塑料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袋、塑料瓶、塑料包装等,应放入专门的塑料类垃圾桶中;3. 金属类垃圾:包括各类金属瓶、易拉罐、金属包装等,应放入专门的金属类垃圾桶中;4.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果皮果核、蔬菜残渣等,应放入专门的厨余垃圾桶中;5. 其他垃圾:包括玻璃、陶瓷等其他垃圾,应放入专门的其他垃圾桶中。
四、具体措施1. 在机关各个办公区域设立分类垃圾桶,标注清晰分类标识;2. 定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3. 委托专业垃圾处理公司定期对分类好的垃圾进行收运处理;4. 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台账,定期进行分类处理效果评估。
五、责任分工1. 机关领导:负责审批实施方案,并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2. 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监督各部门的分类工作;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员工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配合做好分类工作;4. 物业公司:负责分类垃圾桶的设置和维护,负责垃圾的定期收运处理。
六、工作进度安排1. 实施方案自领导审批通过之日起生效;2. 设立分类垃圾桶和标识工作于××日前完成;3. 宣传教育活动于××日前展开;4. 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台账于××日前完成;5. 定期进行分类处理效果评估,不定期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检查。
最新机关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三篇

【其它】垃圾分类作为我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是建设宜居城市、打造美丽绍兴的战略布局。
为坚定不移地打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攻坚战,根据省、市两级会议精神和《绍兴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工作要求,结合行政中心实际,特制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紧紧围绕生活垃圾分类“控增量、促减量、提质量”的工作要求,以及实现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覆盖率100%、准确率全面提升的目标任务,行政中心率先垂范、拉高标杆、做好榜样,以智能化管理为手段,加强监督考核,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提升分类实效,致力打造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样板示范工程。
二、管理模式行政中心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要是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运行模式,从每个办公室到每个楼层、到每幢办公楼、再到整个大院,层层落实监督管理职责。
各部门(单位)为各自垃圾分类责任部门(单位),市机管局为大院内公共区域责任单位(有二次分类、监督、检查等责任)。
辅助引入智能化设施设备,实现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智慧管理。
具体运作方式体现为以发袋机、巡检机、分类垃圾桶、垃圾袋等设备设施为载体,以发袋机的平台管理系统为依托。
以每间办公室为单位,制作生成一个账号(二维码形式体现)。
办公室内工作人员在发袋机上扫描该二维码,可领取印有该二维码的垃圾袋。
垃圾分类督查人员通过巡检机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可查询到该垃圾归属的办公室,以物联网、互联网融合技术,实现垃圾分类的有效监管。
三、设施配置及分类流程各类分类设施由市机管局配置到位。
分类垃圾袋以每间办公室为单位2个月领用一次,每次领用垃圾袋两卷,分别为其他垃圾袋和可回收物垃圾袋。
(一)设施配置1.发袋机1-4号楼安置2台,5号楼、6号楼、7号楼、食堂楼各安置1台,配套用房安置1台,共配置7台;2.每间办公室配置组合垃圾桶(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一个;3.每层楼卫生间内配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垃圾桶各一个,在洗手盆旁设置厨余垃圾垃圾篓一个;4.每幢楼配置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四个垃圾桶(主楼1-4号楼配两组);5.信访楼旁、洗车场、食堂楼东面小广场、会议中心楼设四个垃圾集中投放点,配置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四类垃圾桶各一个;6.在大院地下停车场合适位置设置有害垃圾存储处。
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量逐年增加,垃圾处理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垃圾问题尤为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旨在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这一方案进行深入探讨。
二、理论分析1.1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垃圾分类是指将垃圾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分类,以便于垃圾的回收、利用和处理。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处理,从而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
(2)减少环境污染。
垃圾分类可以有效减少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降低处理成本。
垃圾分类有助于提高垃圾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1.2 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的目标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提高垃圾分类处理效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具体目标包括:(1)实现事业单位内全体员工的垃圾分类意识全覆盖。
(2)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
(3)提高垃圾分类处理效率,确保垃圾得到有效处置。
(4)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5)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二、实践探讨2.1 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的实施步骤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定详细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明确各项措施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时间节点。
(2)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垃圾分类意识。
(3)完善垃圾分类设施。
在事业单位内设置专门的垃圾分类收集点,配备相应的垃圾分类设施,方便员工进行垃圾分类。
(4)加强监督检查。
定期对事业单位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检查和督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事业单位生活垃圾的分类管理,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订立本制度。
二、管理标准1. 定义(1)生活垃圾指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包含食品残渣、纸张、塑料制品、玻璃制品、金属制品、纺织品等。
(2)垃圾分类是指将生活垃圾依照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包含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2. 分类规定(1)可回收物包含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和废金属等。
应在工作场合设置特地的可回收物收集容器,员工需将可回收物放入指定容器内。
(2)厨余垃圾指食品残渣、厨房废料等可进行堆肥或发酵产生有机肥料的垃圾。
事业单位应配备特地的厨余垃圾收集容器,员工需将厨余垃圾放入指定容器内。
(3)有害垃圾包含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涂料和废药品等。
这些垃圾应与其他垃圾分开收集,放入特地的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内。
有害垃圾的收集和处理要遵从相关法律法规。
(4)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其他垃圾应放入指定容器内。
3. 垃圾收集(1)事业单位应配备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包含各类垃圾收集容器和分类标识牌等,并保持清洁卫生。
(2)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的设置应合理布局,方便员工使用,避开交叉污染。
4. 员工培训(1)事业单位应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培训,加强员工的垃圾分类意识和操作技能。
(2)培训内容包含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分类方法、分类收集设施的使用方法等。
5. 监督检查(1)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相关岗位。
(2)定期进行内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矫正。
(3)定期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考核评估,督促员工按规定分类垃圾,并记录考核结果。
6. 惩罚制度(1)对于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事业单位可采取以下惩罚措施: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检查、降低年度考核评价等。
(2)对于有意违反垃圾分类规定严重影响单位形象的行为,事业单位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三、考核标准1. 考核内容(1)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的设置是否合理、完备。
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引言垃圾分类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旨在减少垃圾的数量并促进可回收物的再利用。
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必须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将介绍事业单位垃圾分类的实施方案,旨在为相关单位提供指导和建议。
一、目标1. 落实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政策,推动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开展;2. 减少垃圾的数量与危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3. 培养事业单位员工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二、方案内容1. 筹备阶段在垃圾分类实施之前,事业单位应进行充分的筹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制定垃圾分类实施计划:明确实施的目标、时间表和具体步骤,确保实施工作的有序进行;(2)组织培训会议:组织培训会议,介绍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分类方法和操作流程,并向员工传达相关政策法规;(3)制定内部宣传方案:开展内部宣传,向员工传达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与好处,倡导绿色环保的工作理念。
2. 实施阶段(1)设立垃圾分类专区:在事业单位内设置垃圾分类专区,明确不同垃圾分类桶的位置和用途。
标示清晰、醒目,方便员工投放垃圾;(2)明确垃圾分类流程:制定清晰的垃圾分类流程,明确不同垃圾的投放要求和分类方法。
例如,有机垃圾应放在特定的垃圾桶内,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分别投放到相应桶内;(3)加强监督与管理:设立垃圾分类管理小组,负责监督事业单位内的垃圾分类情况,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纠正与指导;(4)建立日常交流与反馈机制:设立垃圾分类交流群或反馈箱,鼓励员工提出问题和建议,并及时做出回应和改进。
3. 效果评估阶段(1)定期检查垃圾分类情况:定期检查垃圾分类区域的使用情况,评估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效果;(2)统计与分析数据:通过统计分类垃圾的数量与比例等数据,分析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与不足之处,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3)持续改进和宣传:根据评估结果,持续改进垃圾分类工作,并加强对员工的宣传教育,提高垃圾分类的便捷度与员工的参与度。
机关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机关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机关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垃圾分类作为我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是建设宜居城市、打造美丽绍兴的战略布局。
为坚定不移地打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攻坚战,根据省、市两级会议精神和《绍兴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工作要求,结合行政中心实际,特制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紧紧围绕生活垃圾分类“控增量、促减量、提质量”的工作要求,以及实现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覆盖率100%、准确率全面提升的目标任务,行政中心率先垂范、拉高标杆、做好榜样,以智能化管理为手段,加强监督考核,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提升分类实效,致力打造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样板示范工程。
二、管理模式行政中心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要是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运行模式,从每个办公室到每个楼层、到每幢办公楼、再到整个大院,层层落实监督管理职责。
各部门(单位)为各自垃圾分类责任部门(单位),市机管局为大院内公共区域责任单位(有二次分类、监督、检查等责任)。
辅助引入智能化设施设备,实现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智慧管理。
具体运作方式体现为以发袋机、巡检机、分类垃圾桶、垃圾袋等设备设施为载体,以发袋机的平台管理系统为依托。
以每间办公室为单位,制作生成一个账号(二维码形式体现)。
办公室内工作人员在发袋机上扫描该二维码,可领取印有该二维码的垃圾袋。
垃圾分类督查人员通过巡检机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可查询到该垃圾归属的办公室,以物联网、互联网融合技术,实现垃圾分类的有效监管。
三、设施配置及分类流程各类分类设施由市机管局配置到位。
分类垃圾袋以每间办公室为单位2个月领用一次,每次领用垃圾袋两卷,分别为其他垃圾袋和可回收物垃圾袋。
(一)设施配置1.发袋机1-4号楼安置2台,5号楼、6号楼、7号楼、食堂楼各安置1台,配套用房安置1台,共配置7台;2.每间办公室配置组合垃圾桶(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一个;3.每层楼卫生间内配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垃圾桶各一个,在洗手盆旁设置厨余垃圾垃圾篓一个;4.每幢楼配置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四个垃圾桶(主楼1-4号楼配两组);5.信访楼旁、洗车场、食堂楼东面小广场、会议中心楼设四个垃圾集中投放点,配置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四类垃圾桶各一个;6.在大院地下停车场合适位置设置有害垃圾存储处。
事业单位对垃圾分类的管理规定

事业单位对垃圾分类的管理规定简介本文档旨在规定事业单位对垃圾分类的管理规定,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垃圾分类是一项重要的环保行动,通过正确分类和处理垃圾,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1. 分类准则: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垃圾分类准则进行分类。
2. 源头分类:事业单位应在垃圾产生的源头进行分类,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性。
3. 分类指导:事业单位应提供垃圾分类的指导和培训,使员工和管理人员掌握正确的分类方法和技巧。
垃圾分类的具体要求1. 可回收物:事业单位应设立明显的回收物收集容器,对可回收物进行单独收集和分类。
2. 有害垃圾:事业单位应设立专门的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并定期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有害垃圾的处理和处置。
3. 厨余垃圾:事业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厨余垃圾收集容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提倡厨余垃圾的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4. 其他垃圾:事业单位应设立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置,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监督与执法1. 监督机构: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将负责对事业单位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处罚措施:对于违反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的事业单位,将依法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责令整改等。
宣传与教育1. 宣传活动:事业单位应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
2. 教育培训:事业单位应定期组织垃圾分类培训,提高员工的垃圾分类技能和知识水平。
总结事业单位对垃圾分类的管理规定是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垃圾分类制度,事业单位可以更好地履行环保责任,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同时,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可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事业单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单位,其生活垃圾的分类工作相对来说相对简单。
下面是一份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如下:一、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事业单位的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为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减少垃圾的总量和对环境的污染,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1.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
2.减少非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产生,提高可回收垃圾的回收率。
3.规范事业单位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工作措施1.环保宣传教育(1)制作环保宣传展板,张贴在事业单位内的显眼位置,提醒员工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提高员工的垃圾分类意识及操作技能。
2.垃圾分类设施建设(1)在事业单位内设置垃圾分类箱,包括可回收垃圾箱、厨余垃圾箱和其他垃圾箱。
(2)通过垃圾分类箱的设置,提高员工的垃圾分类意识。
(3)定期检查垃圾分类箱,保持其使用功能的正常。
3.垃圾分类收运(1)与当地的环卫部门和垃圾分类中心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定期安排垃圾收运车辆至事业单位进行收运。
(2)制定垃圾分类收运计划,确保垃圾及时、准确地被收运到指定的处理地点。
4.监督检查(1)设立垃圾分类管理岗位,由专门人员负责对员工的垃圾分类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
(2)定期进行垃圾分类的抽查和检查,对垃圾分类工作的不合格行为进行纠正和惩罚。
四、预期效果通过以上的工作措施的实施,预期能够实现以下效果:1.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为环保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2.减少非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产生,提高可回收垃圾的回收率,降低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伤害。
3.规范事业单位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垃圾分类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应该包括环保宣传教育、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垃圾分类收运和监督检查等主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关各科室:
为进一步落实街道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工作成效,根据《关于印发〈萧山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萧城管〔2018〕24号)文件精神,结合街道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为加强工作领导,成立街道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由孙行军同志任组长,沈阳同志任副组长,李晓玲、徐恩、朱宁宇、沈伟、沈琦敏、戎振松、方超、占月华、朱红星任成员,推进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党政办,负责机关生活垃圾分类日常各项工作开展,包括制定实施方案、指导设施配置、监督检查、宣传培训、垃圾集中堆放点选址等。
二、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8年5月31日至6月24日)
1、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机关实际情况,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
2、召开动员会议。
召开街道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动员会议,提出实施方案、落实任务要求。
3、开展宣传发动。
完善机关生活垃圾分类相关标识,完成各分类点位的设施布置,保障分类设施统一规范。
开辟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栏,采取分发公开信及操作指南、专题讲座等方法,宣传垃圾分类相关政策知识,营造浓厚氛围。
(二)实施阶段(2018年6月25日至6月30日)
1、落实分类职责。
建立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员、专管员、督查员、保洁员等四员管理制度,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互为补充、互相监督。
宣传员牵头做好机关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
专管员负责督促保洁员和食堂工作人员做好垃圾分类和分类设施管养工作,提高分类设施的完好率和整洁度,联系垃圾收运单位按规范及时清运垃圾。
督查员根据日常检查考核办法,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做好机关垃圾分类工作。
保洁员负责每日对各楼层及会议室易腐垃圾、其他垃圾进行收集、清理,统一收集至机关大院的投放点;每周定时收集各办公室的废弃纸张(文件等)、报纸;每半月对大院
投放点的可回收物进行分拣、清理并集中到堆置点;做好公共场所垃圾桶的清洁工作,确保干净整洁完好;对各办公室分类错误的垃圾进行分拣,并将发现问题反馈给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食堂工作人员负责及时清理收集食堂内垃圾,分类投放至投放点,严禁乱倒乱放,定期清洗垃圾桶,确保干净整洁完好。
2、实施分类投放。
按照分类要求,将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别投放至对应的投放点,确保垃圾不落地,垃圾投放正确。
3、检查分类成效。
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检查及不定时抽查垃圾分类效果,及时通报结果。
(三)总结阶段(2018年7月1日起)
1、做好自查自检。
各科室认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自查自纠,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抓好整改,实现常态化管理。
2、推进分类覆盖。
街道办事服务中心根据实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7月底前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三、设施配置及投放要求
(一)设施设置
1、楼层内:每层卫生间各设置一个其他垃圾桶和一个易腐垃圾桶,开水间设置一个带过滤设施的茶叶渣收集容器。
2、街道机关:在机关大院内设置一处集中投放点,集中放置易腐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废品及可回收物收集桶和其他垃圾桶一套。
3、各办公室:设置一个其他垃圾、易腐垃圾双拼垃圾桶。
4、食堂:设置易腐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各一个。
5、可回收物集中堆置点:在机关大院内设立一处废品及可回收物集中堆置点。
(二)投放要求
1、易腐垃圾:日常办公生活产生的茶叶渣倒入开水间的专用茶叶渣收集容器,纸杯等倒入其他垃圾桶;水果皮核、枯枝树叶等投放至各办公室易腐垃圾桶内,再投放至卫生间易腐垃圾桶内。
2、其他垃圾:实行定点投放,日常产生的其他垃圾投放到各办公室其他垃圾桶内,再集中投放至卫生间其他垃圾桶内。
3、废品及可回收物:(1)废弃纸张(文件等)、报纸由各自办公室临时整齐堆放,每周由保洁员统一上门收集;(2)其他可回收物由办公人员自行分类投放至集中投放点,饮料瓶投放前将喝剩的饮料倒尽,确保可回收物干燥。
4、有害垃圾:投放至集中投放点。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
全街道机关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结合我是党员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等,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当好样板、做好示范。
2、严格管理。
本着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原则,合理配置分类设施,规范分类标识,落实管理责任,强化日常管理,做到坚持不懈,取得实效。
3、加强宣传。
广泛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责任意识、文明意识,共同维护好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