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作家-林海音.ppt

合集下载

名著介绍《城南旧事》ppt课件(20页)

名著介绍《城南旧事》ppt课件(20页)

读后感
1、回忆童年或许是每个人都会有 的一件事,童年的时光如此短暂,成 年或许都会留恋童年的无忧无虑。
2、作者英子用不那么悲伤的语调 来讲述着这些事情,用她们身边的美 好景色掩盖着内心的伤痛,用坚强面 对生活。
3、人世间没有绝对的是非善恶, 用一颗悲悯同情的心去看待,世界会 是另一番景象,自己也会变得善良而 真诚。即使彼此都是过客,只要温暖 过记忆,转身天际又如何?
在荒草园里,小英子遭遇了和气而又忠厚的 小偷。萦绕在他俩头顶上的乌鸦的嘶鸣和聒噪声 似乎就昭示着一种宿命的悲剧氛围。 小偷是好 人,社会现实却逼良为盗。传统的文化教养和不 堪负荷的生活压力导致了他精神和行为的双重分 裂,使他在偷盗别人钱财的同时承受着庞大的精 神苦难。
可在小英子那纯洁善良的目光背 后,她不经意间又害了小偷。她把一 尊小佛像〔这可喻指小偷寻求出路的 内心必需要〕送给了一个摇拨浪鼓的 便衣警察,却成了小偷被抓的一个依 据。在小英子含着泪花的眼里,又一 个朋友离她而去了。在她还来不及忏 悔的心灵里,又抹上了一道情感的伤 痕。
《城南旧事 》
林海音
禄丰县彩云中学何春祥
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2001〕, 原名 林含英,小名英子, 于1918年 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 湾苗栗县头份镇。3岁随父母返 台湾,5岁来到北京。1948举家 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 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系 了大批在台湾的文化界人士提 携了大量台湾文学青年出版了 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 文学的祖母级人物〞,1998年 荣获“终身成就奖〞。
作品简介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 海音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 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初 版1960年。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 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 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 感染了一代馆传奇

《金鲤鱼的百裥裙》PPT课件

《金鲤鱼的百裥裙》PPT课件

• 金鲤鱼的不幸命运,是与她传统思想的局 限缠绕在一起的。她生下儿子,却对许大 太太夺去儿子抚养毫无反抗,内心痛苦而 隐忍为安。儿子成婚,她下定决心要穿百 裥裙以争名分,但又唯恐结果难卜而未敢 缝好衣裙。她儿子出国留学,以及后来在 丧礼上的举动,都是悲愤心情下间接或直 接的反抗行为,是对生母的真实情感忍无 可忍的喷发,这对金鲤鱼的悲惨命运起到 了很大的侧面烘托作用。
.
16
小说的主题
• 这篇小说通过金鲤鱼穿一次百裥裙梦想的破 灭,表现了身为小妾的小人物令人心碎的遭 遇及其凄惨的一生。矛头所指,是封建婚姻 的纳妾制度,这是封建等级制度在婚姻中的 具体表现。小说的意义不完全在于同情小妾 的遭遇,而是对整个纳妾制度乃至封建等级 制度的揭露和批判。“纳妾制度不仅是抽在 小妾身上的鞭子,也是捅入大妇心窝的刀 子。”作者的另一篇小说《烛》即从正室的 角度写大妇的悲哀,正说明了一夫多妻制给 妇女带来的灾难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
.
14
清代百裥裙之一
.
15
清代汉族妇女服饰
• 清代妇女服饰中,裙子除朝裙外,一般妇 女的裙子没有什么规定。清初崇尚“百裥 裙”。在康熙、乾隆年间又流行“凤尾 裙”。到咸丰、同治年间又出现一种叫 “鱼鳞百裥裙”。到中期以后,有用西洋 印花布为裙,此外还有“凤凰裙”、“百 蝶裙”等。在汉族妇女中,红裙仍为喜庆 时所穿着。婚嫁、节日庆典都可穿用。本 图为红裙实物展示图。
.
4
林海音
•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 名英子,台湾省苗栗县人, 1919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林海音自幼在北平读书, 先后在北京城南厂甸小学、 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北京 新闻专科学校学习,毕业 后担任北京《世界日报》 记者。
.
5
林海音

《城南旧事》PPT

《城南旧事》PPT

从这段话我体会出了“爸爸”的“爱花之心”,对花爱护得这么好。 接着一幅夕阳西下图展开了:“妈妈”抱着“妹妹”,注视
着花朵,“爸爸”呢?他拿着剪刀、小绳和钉子在院里修花。 真是像一幅以生活为纸、情趣为笔所绘的家庭画。

再来细读品味

红花的衫裤,一条像狗尾巴似的黄毛辫子,大大的眼睛,一排小帘子似的长睫毛,一闪一闪的,在向我招手呢!(妞)

• 我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呢?

自1957年起,林海音陆续写回忆童年的小说,《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和《爸爸的花儿落了》等
五个短篇。故事各自独立,但在时空、人物、叙述风格上连贯,组成了系列。高阳评论林海音的小说:“不仅
故事感人,她的文笔令人击节赞叹:细致而不伤于纤巧,幽微而不伤干晦涩,委婉而不伤于庸弱。对于气氛的
渲染,更是她的拿手好戏。”1960年以《城南旧事》为书名结集出版,并未引起社会关注。20年后,被大陆引
进,拍成电影,一夜誉满天下。《城南旧事》曾在47个国家放映,获过多项国际大奖。
• 《城南旧事》简介:

《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小说,作家借童年英子纯净而质感的目光,以北平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个
个哀婉动人的城南故事,展开了一幅幅北平的风物画,同时也完成了她对童年的眷念与回味。全书包括《惠安
护得这么好。 接着一幅夕阳西下图展开了:“妈妈”抱着“ 妹妹”,注视着花朵,“爸爸”呢?他拿着剪刀、小绳和钉 子在院里修花。 真是像一幅以生活为纸、情趣为笔所绘的家 庭画。
精选可编辑ppt
7
细读品味

红花的衫裤,一条像狗尾巴似的黄毛辫子,大大的
眼睛,一排小帘子似的长睫毛,一闪一闪的,在向我招手
呢!(妞)

一只破藤箱子里,养了最近买的几只刚孵出来的小油鸡,那柔软的小黄绒毛太好玩了,我和妞儿蹲着玩弄箱里的几只小油鸡。

《作家林海音》课件

《作家林海音》课件
《作家林海音》ppt课件
目录
• 林海音的生平简介 • 林海音的文学作品 • 林海音作品的主题与思想 • 林海音的影响与评价 • 林海音的创作心路历程 • 林海音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
01
林海音的生平简介
出生背景与家庭
出生背景
林海音出生于中国台湾,是20世 纪中国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家庭背景
林海音成长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母均为教师,从小受到良好 的教育。
访学与讲学
林海音曾多次受邀到国外访学和讲学,与国际文 学界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合作出版
林海音与国外出版社合作出版作品,为中国文学 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对世界文学的贡献与影响
文化交流的使者
林海音的作品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促进了不同文化之 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文学创新
林海音在文学创作上勇于创新,突破传统束缚,为世界文学的发 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亲情
林海音的作品中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她通过描写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 纽带,展现出亲情的温暖和支持。
友情
林海音的作品中也经常涉及到友情 ,她通过描写朋友之间的支持和互 助,展现出友情的力量和重要性。
社会批判与人性的探索
社会批判
林海音的作品中经常对社会现象进行批判,她通过描写社会 中的不公和不义,呼吁社会正义和公平。
通过对北平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的描述,表达了对这座古都的热爱与 敬意。
《故乡的元宵》
回忆了故乡元宵节的习俗和场景,展 现了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儿童文学
01
02
03
04
《绿野仙踪》
改编自弗兰克·鲍姆的同名经 典童话,以优美的文字和插画 呈现了一个奇幻的冒险故事。

《城南旧事》课件ppt

《城南旧事》课件ppt

• 这两首歌的反复出现,既反应出剧中人物 情感变化和心理的波动,也在整个故事中 把几个生活场景、事件连在一起,起着起 承转合的作用,同时还营造出平和、舒缓 的叙事节奏。
• 第二首歌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沉沉 的相思的情感基调。
借助简洁凝练的音乐语言,渲染离
别之情,有力烘精选托完整p主pt课件题思想。
2、聪明可爱。
英子 妈妈,告诉你一个好事。
妈妈 (在旁门口出现)什么好事?
英子 你猜。
精选完整ppt课件
31
“妈妈开抽屉拿出一块纱巾,英子立刻抢过 来,披到身上,走到穿衣镜前左看右看。” 也表现了英子的可爱。
3、善良、富有同情心。
课文里小英子与“厚嘴唇的人”的交 往和语言,都透露出英子的善良的本性和 同情心。
• 流露出她为那个考第一名的却没有母亲陪伴的 毕业生骄傲而又担心的复杂心理。
精选完整ppt课件
20
《送别》的歌声第一次在欢送毕业生游 艺会之前唱起来,表现了小英子在父母陪伴 下参加游艺会时高兴、幸福的心理;小偷被 捕后,课堂上的小英子再次唱起《送别》时 流下了心酸的眼泪。
精选完整ppt课件
21
深入品评:两首歌在整个故事的叙 述中起什么作用?
精选完整ppt课件
27
“厚嘴唇的人”是个什么人? 文中哪些地方作了铺垫?
合作探究
他是生活在上世纪初乱世的 一个普通小人物,为生活所 迫而做了贼。一个人默默承 受生活的艰难,养家糊口, 供精弟选完弟整pp上t课件学,为人朴实厚道2。8
1、他是个穷人:“我们娘儿仨,奔窝头, 还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有评论认为:林海音的去精世选完,整是ppt课台件湾文学一个时代的结束4。
对于电影《城南 旧事》你又了解少?

《窃读记》ppt课件

《窃读记》ppt课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 悟作者对书的热爱。 3.体会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及心 理描写来表达人物感情的写作方法。
窃 (窃读) 腋(yè)(腋下) (qiè) 哟 (yō) (哎哟) 婪(lán) (贪婪)
惧 (jù) (惧怕)
辘(lù) (饥肠辘辘)
撑 (chēng) (支撑)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 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 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 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怕被书店老板发现——走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 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
顾而从不购买的,恐
怕没有。因此我要把
自己隐藏起来。有时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 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她找到书后怎样读?贪婪地 比喻:将我比作饿狼,写出了 对书籍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
当饭店飘来一阵阵 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 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 做白日梦: 如果口袋里 有钱该多好! 去吃一碗 热热的面条。
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 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 地把书放回书架。 她读完书后怎样放回去? 依依不舍地
通过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 描写,写出我高兴无比的心情及我 对书籍的热爱和知识的渴求。
思考
作者小时候读书的滋味是什么?
思考 哪些段落写了她的惧怕?她惧怕什么呢? (找出她惧怕的原因)
课文4-6段写出了她的惧怕的原因: 走——怕被书店老板发现 贴——怕被人注意 装——怕理由不充足
思考 她是怎么做的,心里怎么想的?(找出描 写她动作和心理的语句)
关于读书的名言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 话。 ——歌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金庸

城南旧事人物(共21张PPT)

城南旧事人物(共21张PPT)

城南旧事-“小偷”和宋妈 的故事
后来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遇到了厚嘴唇“小 偷”,了解到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 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被淹死,心里十分伤心,不明 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英子 的爸爸也因肺病去世。英子因为爸爸的离开,体会到了 自己的责任,觉得自己长大了。
送 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城南旧事
原著:林海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于作者
关于作品
关于人物
英秀 妞 宋 爸 子贞 儿 妈 爸
林海音(1918年- 2001年),原名林含英, 女,台湾著名作家,于 1994年荣获“世界华文作 家协会”及“亚华作家文艺 基金会”颁赠的“向资深华 文作家致敬奖”,于1998 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大会” 颁“终身成就奖”
城南旧事-秀贞的故事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 妞儿自出生起就被外婆抛弃在城楼外,被养父母收养后并没有得到过温暖,过着凄凉的生活。
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 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我们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虽然很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秀2、贞很曾重与感一情个,大他学听生到思弟康弟暗被中日相本爱人,害后死来的思消康息回便了急老得家吐,血再了也。没回来。
很快很快。所以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美丽童年时光!
《城南你旧都事了》解讲了述什的是么,呢半?个多世纪,小女孩 ( )英跟子随着爸爸妈妈从( )飘台洋湾过海来到
( ),住在北城平南的一条胡同里。京华古都的城垛
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这一切都让英子感到 新奇,为之着迷。惠安馆前的( )、遍体鳞伤的

林海音个人简介PPT课件

林海音个人简介PPT课件
林海音个人简介
2020/10/13
1
❖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父母曾 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不久即
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
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在北京长大。先后
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 《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
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 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 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0/13
2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那些美好的回忆都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也许,童年,是
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梦的符号,它代表经历沧桑后的人对纯真年代
的怀念。读着《城南旧事》,我渐渐地走近了书里,看着英子在城南
度过的幸福童年,它们就像是一股细流静静地,慢慢地渗入我的脑海
中:惠安馆、胡同的井、闹市僻巷、草垛子……这些地方所浮现的人
2020/5/18
制作人:104陈延鑫
1
你还记得林海音吗?
《爸爸的花儿落了》
2020/5/18
制作人:104陈延鑫
2
2020/5/18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 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于日本 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 作家。父母曾在日本经商,出生 后不久回到台湾,但旋即又举家 迁往北平居住,就读北京城南厂 甸小学、春明女子中学、北京新 闻专科学校。担任“世界日报” 实习记者,与笔名何凡的作家夏 承楹结婚,后来主持《联合报》 副刊10年。以小说《城南旧事》 (1960年)闻名,是关于林海音 童年在北京生活的五则小故事, 曾改编成电影。
制作人:104陈延鑫
5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
心灵。在我内心的深处,曾经有这样一本书,它像一滴清水折射了我
心中的太阳,这本书就是《城南旧事》,作者是林海音,它是以年少
的心态来记叙自己在北京城南的幸福童年生活。看完书后,古城的残
片、大树的几根垂落枝条、临街老店被涂盖的字号、半扇院门的插闩
2020/5/18
制作人:104陈延鑫
4
2020/5/18
关于《城南旧事》
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 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 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 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 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 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 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忌,急忙 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 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 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 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 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 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 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英子 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 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 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 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 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 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思的特点,是形 散神不散。为使 散文神凝,她很 注意“文眼”的 安设,却又不露
的风格,表现在人物塑造 上,更为突出。她笔下的 人物,不是淡色素描,就 是工笔细雕,她从不用浓 墨重彩把人物嵌进油画里。
痕迹。
2020/5/18
制作人:104陈延鑫
7
2020/5/18
制作人:104陈延鑫
8
2020/5/18
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学
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其中,《窃读记》被选
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和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 课,《冬阳·童年·骆驼队》被选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 六课,《窃读记》被选为初中六年级上册第二十七课课文。 《爸爸的花儿落了》被选为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二课课文, 《迟到》被选为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
制作人:104陈延鑫
6
1. 她的散文充满乡恋、哲理、亲情,浸润着 人们的心。那 北京风貌、台湾民情、异国景物,以及天伦之乐、同乡之亲、 师生之 谊,读书心得,偶闻杂感,都令人兴起缕缕情思。而最 令人感动的是:大多文字都 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挚爱,对 第二故乡北京的怀念 。
2.林海音散文构
3.这种朴素、淡雅、自然
物:井边的小伙伴妞儿、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躲在草垛里的小
偷、斜着嘴笑的兰姨娘、不理“我们”的德先叔、和“我”朝夕相伴
的宋妈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爸爸都与我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都不
是一朝一夕可以筑成的。
• 《城南旧事》一书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 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力的作品。
2020/5/18
制作人:104陈延鑫
3
• 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 《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
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
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
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
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